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郑鹏知道他担心什么,拍拍郭子仪的肩膀说:“大哥,放心,我敢把水泥的配方给他,自然有信心破解。”
看到郑鹏自信的眼光,郭子仪心中一动:“三弟,为兄这条命是你给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千万不要客气,尽管开口。”
郑鹏自顾坐下,看了看坐在对面的郭子仪,没有继续说这个问题,而是开口道:“大哥,回来后有什么打算”
郭子仪毫不犹豫地说:“吃了当兵这碗饭,就没有后悔药,这次是栽了,不过胜负是兵家常事,败了找机会找回场子就行,对了,三弟你的路子比为兄的多,这事还得劳烦你。”
以二人的关系,郭子仪不跟郑鹏客气。
官场就是这样,有门路的轻而易举,没门路的跑断腿,郭子仪知道,郑鹏的认识的人比自己强太多。
这就是名将自带的光环吧,虽说受了一些挫折,可郭子仪的心态很好,人也积极向上。
百胜不殆的前提是百折不挠。
“兄弟之间,说劳烦二字太见外了”郑鹏毫不犹豫地说:“不知大哥有什么打算”
“刚才说了,哪里跌倒就哪里站起来,要是三弟不弃,为兄还做你的左膀右臂,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就不知三弟嫌不嫌弃。”
郭子仪很清楚,去哪里也没在郑鹏身边机会多,再说有郑鹏在,自己不用费心思勾心斗胆,一门子心思放在建功立业就行。
郑鹏长长松了一口气,有些如释重负地说:“不嫌弃,不嫌弃,刚才不知多担心大哥要走,不夸张地说,要是大哥不在,做什么都不得劲,大哥能留在这里,真是太好了。”
打仗自己真是外行,阿军不在了,曹奉、周权那些老部下也折了,身边有一个红雀,可她只擅长保卫和暗杀,单打独斗还行,让她练兵领兵肯定不行,郭子仪是自己过命的兄弟,文武兼备,自带名将光环,没人比他更合适。
郭子仪哈哈一笑,走到门口推开门,笑着说:“三弟,你出来看一下。”
外面冰天雪地,有什么好看的,郑鹏嘴里嘟嚷着,走到门外一看,整个人顿时惊呆了:人,营房外全是人,这些人笔直地站在雪地上,一个个帽子上、衣服上都是雪花,为首的,正是老部下陆进。
“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站在这里干嘛”郑鹏惊讶地说。
陆进单膝脆下,大声喊道:“请郑千骑使收留。”
“请郑千骑使收留。”后面几百人齐齐单膝跪下,一起大声喊道。
郭子仪在旁边解释几句,郑鹏这才明白,眼前以陆进为首的人都是换回来的俘虏,他们在这里请愿的目的跟郭子仪一样,都想跟随郑鹏。
军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换回来的俘虏,除了个别功勋突出,其余的人多半会按排一些无关要紧的闲职,像如去牧军马、运送辎重、驿卒一类,很难再有出头之日,原因很简单,俘虏大多受到**和精神方面的摧残,不适宜再去冲锋陷阵
663 父子谈心
阳春三月,茑飞草长,处处显理一片生机勃勃的气息,位处吐蕃多玛城旁的鄂陵湖,更是美如人间仙景。
远处的积石山顶一片白茫茫,那是没有融化的积雪,地上芳草菲菲,各种颜色的野花竞相开放,湖水清澈见底,可以清楚看到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走在鄂陵湖畔,仿佛置身于画卷中,简直美不可言。
境美,正在鄂陵湖上泛舟的次仁心情也很不错,刚刚接到接到赞普的嘉奖令,让次仁去逻些城受封。
据可靠的消息,这次回逻些城会被晋升为万户长。
别看千户长和万户长只差一个字,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万户长是吐蕃武将的分水岭,晋升为万户长,意味着进入吐蕃武将的核心权力层。
“阿爸,孩儿能有今天,全靠阿爸的栽培,敬你一杯。”次仁主动举起酒,恭恭敬敬向坐在对面的坌达延敬酒。
这句话绝对出自真心,换作其它人,犯了那么大的错,早就撤职查办,不死也脱一层皮,也就是次仁有一个做大将军的阿爸,一次次给他机会,一次次替他擦屁股,一次次替他出谋划策,完了还把功劳都推给他。
坌达延的心情也不错,举起酒杯说:“上天庇佑,总算有一个好的结局,次仁,阿爸年龄大了,帮不了你多少,以后还是要靠自己,记得阿爸说过的话,凡事三思而后行,以后要靠你自己了。”
“孩儿谨遵阿爸教诲。”
父子二人轻轻一碰杯,然后一饮而尽。
坌达延喝完,开口道:“那些工匠都安排好了没有”
“回阿爸的话,都安排了,一半送到逻些城交由赞普处理,先巩固逻些城,剩下的一半留在这里开设工场,提升边境的防御能力,都派了最可靠的人保护,请阿爸放心。”
“水泥配方没问题吧检验过吗”
次仁信心满满地说:“没问题,工匠中有二个就是我们家族的人,精明可靠,大唐想糊弄可不易,回来后也让他们第一时间制作了一小批样品,一点问题也没有,赞普的特使亲自用大刀检验过,要不知赞普也不会下嘉奖令。”
坌达延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有了水泥,吐蕃简直如虎添翼,对了,大唐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
“还真有一些异常,阿爸,郑鹏从西域各军府挑了不少精兵,还把安西最精锐的虎营调到麾下,跑到大勃律去了,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阴谋次仁,说说你的看法。”
“郑鹏擅自用水泥救回他的结拜兄弟,大唐狗皇帝知道后非常生气,把他撤职查办,还流放到大勃律,按理说他是戴罪之人,反而以练兵的名义带了那么多精锐到大勃律,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学会分析,不错”坌达延不紧不慢地说:“不过这个结果很正常,无须大惊小怪。”
看到儿子一脸倾听状,坌达延继续说:“大勃律是大唐插在吐蕃边上的一颗重要的钉子,位置险要,意义特殊,若是没大唐的保护,大勃律就是我们嘴边的一块肉,吐蕃跟大唐彻底撕破脸皮后,他们不想大勃律沦落,只能派重兵来守护,再说郑鹏虽说犯了错,可他还很有用,大唐的狗皇帝肯定不会放弃他,派多点人保护他也在情理之中。”
次仁的眼珠子转了转,主动请缨道:“阿爸,大勃律可不是于阗镇,要知大勃律就是吐蕃的后花园,要不孩儿领一队精兵,把郑鹏人那家伙抢来,让他替吐蕃效力,如何”
坌达延想了想,最后摇摇头说:“一
664 再见元宝兄
要想拿下吐蕃,不仅仅适应高原气候,还要在高原气候上形成战斗力,郑鹏人决定以梯级的方式进行,先适应一个高度,然后慢慢提升,一步步适应高原气候,喀巴尔山营地郑鹏计划中的第一个营地。
“三弟,都安排好了。”郭子仪到郑鹏专属的营房内,对懒洋洋坐在躺椅上的郑鹏说道。
“大哥辛苦了,来,坐下尝尝小勃律王送来的耗牛肉干,挺有韧劲。”
天朝上国的特使前来,小勃律国上下都很重视,勃律王封没谨在宫中设宴,并派王子亲自去邀请,不过郑鹏以公务为由婉拒,封没谨看请郑鹏不到,就派人送来大量的慰问品,郑鹏最喜欢的就是耗牛肉干。
郭子仪不客气地坐下,拿起一根耗牛肉干边啃边说:“小勃律王还真是懂事,送了那么多慰问品。”
“当然,大勃律投靠吐蕃,大唐跟吐蕃翻脸后,要知大小勃律向来不和,做梦都想吞并对方,这里就是众矢之的,我们到这里就是为他们保驾护航,能不好好招待吗,别说粮草和肉食,三弟,估计你向小勃律王提亲他答应都不带考虑的。”
勃律自东晋以来就存在,有波伦、钵卢勒、钵露勒、钵露罗、钵罗、勃律等不同译名,唐朝多称勃律,后被吐蕃击破,分裂成为大勃律和小勃律两个国家,留居原地者大勃律,向西北迁移的叫小勃律,开元初年,小勃律王没谨忙因为受到吐蕃(今青藏高原)的压迫,亲自入长安表示臣服唐朝,从此成为大唐的附属国,向大唐进贡,并接受大唐的庇护。
“大哥,免了吧,家里二个都让头痛,要是我敢在这里成亲,崔家老头非得扒了我的皮不行,要不,你来提亲”
自己在这里,留了二女在长安独守空房,要是在这里喝喝花酒,估计崔源还能一只眼开一只眼闭,要是自己在这里弄个小妾,视孙女如命根的崔源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算了,大丈夫应以建功立业为首任,再长某现在是戴罪之身,儿女情长以后再说吧。”
两人很有默契地相付一笑。
顿了一下,郑鹏开口问道:“大哥,将士们怎么样,到这里还适应吧”
郭子仪有些沉重地说:“的确需要适应,一路上不断有人头昏眼花,还有不少人胸闷、呕吐,不少人反映呼吸不畅顺,估计这些就是三弟所说的高原反应,幸好把营地设在这里,随军郎中及时照顾他们,问题不大,要是再向上走,估计有更多的人不适。”
“万事开头难,急也没用,只能慢慢来了。”
“三弟”郭子仪有些担心地说:“我们还没有形成战斗力,要是吐蕃趁机偷袭怎么办”
郑鹏信心满满地说:“不会,吐蕃三到五年内不会招惹大唐,这段时间正是我们适应和成长的最佳时机”
“哦,何以见得”
“拨汗那之役和班公错之役,吐蕃折兵损将,没那么快恢复元气,再说他们好不容易达到目的,自然要时间提升吐蕃的整体防御,简单来说,吐蕃索要水泥配方,可以默认他们无力攻破水泥建成的堡垒和城池,放弃东进,而是把精力放在西扩。”
郭子仪认同地说:“水泥做的堡垒堪比石头,中小型的投石机都起不了作用,碰上水泥修筑的固堡,就是大唐的军队看到也头痛,更别说不擅攻坚的吐蕃人,舍东望西是他们最明智的选择,可三弟你的赌注,也太大了。”
五年把吐蕃划入大唐的版图,也就是郑鹏敢夸下这种海口。
问题是,郑鹏夸下不少海口,可最后他都变成现实,这让郭子仪也不敢轻视。
“下得大,赢得也多”郑鹏懒洋洋地说:“人生有几个五年,我可不想大半辈子都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过,老实说,五年都太久了。”
665 新三兄弟
看到二人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郑鹏心中一动,忍不住开口道:“二位都是我的好兄弟,叫名号太生分了,辈份也有些乱,相识是缘,能聚在这里就是分,有缘有分,不如我们三人一起结拜,如何”
郭子仪对郑鹏很信任,也是一个爽快的人,闻言马上说:“这个主意不错,库罗走后,一个大哥,一个三弟,名不副实,要是希逸兄不嫌弃,最好不过。”
库罗割席断义后,三兄弟只剩二人,平日称呼起来也有些别扭,郭子仪都打算是不是改变一下称呼。
崔希逸眼前一亮,一脸兴奋地说:“这个主意好,刚才心中就有这个念头,只是不好提出,说真的,某还怕子仪兄嫌弃呢,是飞腾兄弟也就是某的兄弟,能跟子仪兄这种英雄好汉结拜,简直就是三生有幸。”
作为不良尉,崔希逸对郭子仪的资料了如指掌,郭子仪是武状元,又在战火中证明过自己的英雄人物,被郭可棠刺激下投身军旅的崔希逸对那些武艺高强的人很敬佩。
能让崔希逸佩服的人不多,而郭子仪是其中一个。
要是跟郭子仪结拜,崔希逸心里一百个愿意。
没想到二人一拍即合,顺利到郑鹏不敢相信,高兴之下给三人排了一下次序,巧了,论年龄崔希逸排第二,正好填补库罗所留下的空缺。
择日不如撞日,三人当场行礼,成为结拜兄弟。
最高兴算是郑鹏,跟库罗结拜,完全是看在郭子仪的份上,二人可以算是结拜但不深交,就是割席断义也不可惜。
于阗镇跟库罗交谈时,听库罗说到兄弟情谊时,郑鹏一度很感激库罗没有自己没有提防的时候出卖,不过后来综合情报,觉得库罗的话不能尽信,很简单,虽说被吐蕃威胁,但葛逻禄内部还没有统一,有不少忠于大唐的中坚份子,而库罗也不想完全站在大唐的对立面,对葛逻禄最后的结果是左右逢源、都不得罪,没到最后关心不会轻易冒险,再说自己是大唐的重要保护对象,一着不慎就会败露,这才没有出卖兄弟的事发生。
偷袭突骑施、袭击龟兹重镇,事发后干脆地割席断义,看得出库罗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物。
双方站到了对立面,道不同不相为谋,郑鹏对库罗也断了念想。
一番相互行礼后,郑鹏惊讶地说:“二哥,你怎么来了,怎么,皇上信不过我”
承诺五年拿下吐蕃,从李隆基哪里拿到很大的话事权,突然空降一个营正,虽说是自己的老熟人,郑鹏也有一丝介蒂:不是担心崔希逸来抢功,而是怕李隆基对自己的态度转变。
在大唐,没什么民主自由,什么事都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
崔希逸摇摇头,一脸认真地说:“三弟,皇上要是不相信你,也不知派一个你知根知底的人来,是某不想再生活在黑暗里,想跟你一起轰轰烈烈做一番事业,放心,全听你的。”
郑鹏高兴地说:“这话有道理,现在人员以虎营为主体,虎营擅打硬仗、血仗,但斥候方面是一个短板,有二哥在,正好补上这块缺陷,太好了。”
崔希逸说的话很有道理,要是李隆基不信任自己,可以暗中监督,不用派一个自己知道底细的人。
对郑鹏来说,反而希望李隆基派人暗中盯着,自己没反心,身正不怕影斜,有人盯着也好,就是有人背后说自己坏话也不怕。
“没问题,这是某擅长的,不过三弟,你把水泥配方给了吐蕃,吐蕃的防御会提升好几个级别,某没有反对你换俘的决定,但这样不是给自己挖坑吗”崔希逸担心地问道。
英雄所见略同啊,郭子仪也担心这个问题,现在崔希逸也提了出来。
郑鹏信心满满地说:“我一向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请二哥容我卖个关子先保密,也请二哥放心,敢把水泥配方给吐蕃,自然有破解的办法,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将士们熟悉和习惯这里,克服水土不服的难题。”
崔希逸一脸认真地说:“三弟放心,你说怎么办,某就怎么做,一定全力配合。”
“某也一样”郭子仪也一脸严肃地说:“全听三弟的。”
郭子仪文武双全,是能力挽狂澜一类的名将,崔希逸做事小心谨慎,擅长收集情报,两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郑鹏一下子网罗了二位未来的名将,不由心情大好,高兴地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让吐蕃这个蛮夷之国,成为我们兄弟名留青史的不朽功勋。”
名留青史,不朽功勋
郭子仪和崔希逸眼前一亮,很有默契地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郑鹏
666 西门四军
郑鹏知道崔希逸是为自己好,耐心解释道:“小勃律是战略要地,人数多了会引起不必要的猜忌和针对,再说小勃律只是一个小地方,能提供的粮草有限,全靠大唐动输压力也大,兵贵在精不在多,只要训练得当,八千人,足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