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要是张说开口就说是自己胜出,李隆基会生疑,但张说先说主观来说难分高下,但各项数项都比太宗时要好,这样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陛下这时高力士走过来禀报道:花灯的初选已完成,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就可以巡游。

    民间所制的花灯,先由有关官员挑选,这叫初选,顺利通过初选的花灯,可以参加花灯巡游,游行的路线经过朱雀门,由李隆基钦点最好的作为灯魁,也就是优胜者。

    李隆基挥挥手说:开始吧。




449 盛世大唐,上元佳节(三)
    长安朱雀大街是花灯主会场之一,宽约150米,长5020米的朱雀大街,有足够的场地供人欣赏花灯,由明德门到朱雀门,放眼望去,街道两边搭起一个个竹棚,竹棚上挂满一盏盏精心打造的花灯。

    比灯笼更多的,是人。

    大街上挤满了盛妆打扮的青年男女,由于人太多,不时有拥挤和堵塞的事情发生,听说最挤的地方,有人被挤起两脚都不能到上,被人夹着走,好在有武候铺的武候和京兆府的府兵全力维护秩序,禁军也出动,镇守各交道要道,有事可以第一时间处理。

    总的来说,总体秩序良好。

    长安举办的上元节,绝对值得一观,到处都是漂亮的花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大街上挤满了俊男美女,让人大饱眼福,看完花灯,东市和西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奇珍,也能满足你的购买欲。

    累了,可以找个客栈睡上一觉,这次狂欢三天二夜,时间充盈,养足精神再玩。

    乏味了,平康坊随时欢迎,各款佳丽任君选择。

    空虚了,长安寺庙成群,每天都有高僧开座讲经,洗涤你的心灵。

    饿了,路边小食摊坊中酒楼,丰俭由人。

    天还没黑,郑鹏就被几个女的拉出来,到街上看花灯,先把朱雀大街刷一遍,然后从春明门再看到金光门,足足逛了一个多时辰,逛得腿都酸了,兰朵她们还想玩,好说歹说,这才把他们带到兴务坊一间酒楼里。

    长安太大了,除了二个主会场,一百零八坊都有小型花灯会供人观赏,现在大街上人满为患,为了安全起见,车马都不能上街,除非得到特别批准或有紧急公务,赏灯会全凭两条腿,不累才怪。

    黄三久居长安,对这点了解得最清楚,早早劝说郑鹏,花重金在兴务坊一间名为松竹楼的酒楼订了靠窗的位置,这样可以坐在三楼,层高临下看着街上的花灯。

    坐下后,兰朵有些不乐意地说:郑鹏,来这里干什么,那么多漂亮的花灯,本郡主还没看够呢,吃什么吃。

    在兰朵心中,安西镇已经很繁华了,起码比突骑施的领地不知繁华多少倍,没想到安西镇跟京师长安一比,简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难得这么好心情去赏花灯,兰朵一直兴致高涨,还想多看呢。

    郑鹏解释道:上元节三天二夜,想看有的是时间,要是皇上高兴,延长二天也有可能,别一下子累坏,先吃点东西,顺便休息一下,很快就可以看花灯巡游了。

    花灯巡游?

    是啊林薰儿附和道:郡主,刚才我们看到花灯的评选,只是初评,胜出的可以参加京兆府举办的花灯巡游,接受皇上的检阅,由皇上评出最好的花灯,这个花灯被唤作灯魁,制作花灯的人会受到奖励,巡游时大街上全是人,能不能看清都难说,这里是位置最佳的位置。

    兰朵有些好奇地说:那些花灯,有大有小,大的高逾十五丈,小的不足一尺,这些怎么比较?

    分为不同种类,大致是以二尺和一丈为分界点,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都选一个优胜者,最后从三个优胜者中选出表现最好的封为灯魁。

    郑冰有些感叹地说:一个普通的灯笼,二三十文就能扎一个,那些制作精良的花灯,动辄数以千贯计,我们不是看礼部侍郎王成峰府前那个灯轮呢,高十五丈,还饰以珠宝和绸布,安装在有木轮的车上,需要一百个壮汉才能推动,据说花了八万贯制作,怎么跟这些家底丰厚的人比。

    小姐,这个不会黄三解释道:为了让老百姓踊跃参与,上元节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四品级及四品以上的官员,只参赛不评比,小姐看仔细一点,那些花灯上系着一朵布花的,都是参加活动但不参加评选的作品。

    原来是这样,郑冰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郭子珪好奇地说:夺得灯魁者,有什么奖赏?

    这个说不定,灯魁是皇上钦点,赏什么都是皇上即兴,不过每次奖赏都很不会让人失望就是。黄三有些羡慕地说。

    听到这里,兰朵盯着郑鹏说:记得某人说要做一个又大又漂亮还要让全城瞩目的花灯,本郡主现在还没看到花灯在哪里呢。

    郑鹏制作花灯,保密功夫不止做到家,简直就是做得过份,前面不让看,到了上元节,兰朵等人兴致勃勃想看郑鹏到底扎了一个什么样的花灯,可郑鹏说还没到公开的时候,先到大街上看花灯,悬念到最后才揭晓。

    直到现在,兰朵还不知郑鹏的葫芦卖什么药。

    对啊,少爷,你做了什么花灯,现在还不能说吗?林薰儿忍不住问道。

    郑冰和小音一脸好奇地盯着郑鹏,好像想从他脸上找出答案。

    快了郑鹏一脸淡定地说:花灯初选巡游,这风头谁也抢不了,等巡游差不多的时候,本少爷的花灯再放出,那时才热闹。

    也不知有没有扎,就会故弄玄虚。兰朵嘟起嘴巴,有些不屑地说。

    郑鹏嘿嘿一笑:是不是故弄玄虚,赌一下不就行了,郡主,要不赌一把?

    不赌。兰朵很干脆地说。

    对付郑鹏,兰朵有了心得:最好别跟他赌,要不然输了还不知怎么输的,不赌就是赚。

    你们看,他们开始作准备了。郑冰指着下面那个评选点,大声叫道。

    郑鹏顺着她指的方向一看,只见一队穿着统一裙摆的年轻女子,在京兆府兵的护送下,排着整齐的队列由远而近,这些少女,一个个眉清目秀笑容可掬,看起来很养眼。

    黄三在一旁解释道:灯会分为民间灯会和官廷灯会,民间灯会巡游时,由民间女子拿着初选出来的优胜花灯巡游,而宫廷花灯巡游则由宫女组成,小的听说了,今年长安县和万年县,各挑了一千名女子参与,规模比去年大,去年是每个县只出七百人。

    好的花灯,也需要好的持灯人相衬,要是一盏漂亮的花灯被一个又胖又矮又丑的女子拿着,多漂亮的花灯也会打折扣。

    那些女子到达评选现场,有的一人提着一盏花灯,有的需要几个人甚至几十人一起掌握那些体积庞大的花灯,一些制作复杂的花灯,带要花灯的主人给她们演示怎么做。

    准备了大约二刻钟,随着一鼓锣鼓声响起,一年一度上元节的花灯巡游,终于拉开了序幕。



450 盛世大唐,上元佳节(四)
    一阵鼓乐声响起,长安上元节花灯巡游正式开始。

    巡游的队伍分成两队,由朱雀门出发,一直游到明德门,两队分开,分由启夏门和安化门所属的直街巡游到皇城,一支向左巡游到金光门,一支向右巡游到春明门,最后折回朱雀门交换路线。

    这时朱雀门前早已人满为患,万千百姓千呼万唤下,第一个从数以万计灯笼中脱颖而出的花灯,在一名鹅蛋圆脸女子的扶持下,隆重登场。

    是扶,不是挑,因为这盏灯笼足有一丈高,一名女子的身高和臂力都不能胜任,只能绑在一根高秆,固定在一辆没有车厢的马车上,用马拉着巡游。

    站在松竹楼的林薰儿一看到,马上兴奋地说:哗,好大好漂亮的花灯。

    一二三四五六七**兰朵数了数,吃惊地说:这盏灯花足足有九层,太厉害了。

    花灯分为九层,或圆或方或椭圆或六角,每一层的形状都不同,可大小高度恰到好处,让人挑不出瑕疵,九层组合在一起,有一种很和谐很融洽的美感,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每一层灯光的颜色都不同,用五彩嫔纷去形容最合适不过。

    美观大方,看起来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郑鹏也暗暗叫绝:从大小高低的比例来看,很符合美学的标准,大唐的工匠了不起啊,他们虽说不知什么叫美学,但他们用自己的经验,打造出近乎完美的花灯。

    此时,朱雀门城楼上,拿到相关资料的高力士向李隆基解释:陛下,你看,这盏花灯一共九层,所以这盏灯又叫九天齐贺,《太玄曰天有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晬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这盏花灯就以九重天为题,一层代表一天,在灯罩上还画了相应的神话故事。

    张说在一旁笑着恭维:大唐不是仙境却又胜似仙境,九重天的仙人上元佳节来人间瞧一下热闹,也未偿不可。

    好一个九天齐贺李隆基高兴地的说:立意不错。

    皇帝说好,那就是好,群臣马上就是赞声一片。

    第一盏九天齐贺刚过,第二盏花灯一出现,马上引来一阵欢呼声,欢呼声比第一盏还要响亮。

    无论什么时候,美女都是很受欢迎,第二盏花灯是一位美女,准确来说,花灯中间是空的,一位身材高挑的美女把一盏造形似牡丹花的花灯套在身上,灯美人骄,两者相得益彰,不少青年才俊看得眼都直了。

    这是谁家女子,长得真是标致。李白一双眼睛瞪得老大,嘴里喃喃地说。

    兰朵有些不以为然地说:小心里面蜡烛把花灯点着,到时把脸毁了,看她怎么得意。

    就看不习惯别的女生这样出风头。

    林薰儿指着一旁说:你们看,旁边有人拎着一桶水跟着,一有情况马上灭火,应该不会有危险。

    郑鹏,你觉得第二盏花灯怎么样?兰朵突然开口问道。

    会玩。郑鹏心悦诚服地说。

    大唐让后人念念不忘的,除了它强盛的国力璀璨的文化,还有它前所未有的包容性,换作其它朝代,很难想像一个女子这样抛头露面。

    以明朝为例,大清官海瑞因为女儿被人拉了一下手,就逼她跳井以证清白,可大唐呢,女子穿男装出门上街,偶尔中心仪的人谈谈情说说爱,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郑鹏正在感叹时,第三盏花灯出现了。

    第三盏灯出来后,站在城楼上的姚崇转头问高力士:刚才那盏花仙子有点意思,高公公,这盏花灯有什么特别之处?

    跟第一盏九天齐贺相同,第三盏灯也是放在马车上,让人不解地是,这盏灯太平庸了。

    大约五尺长三尺高,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盖子,外形不讨喜,灯光也有些暗淡,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好看的地方。

    高力士笑嘻嘻地说:姚开府稍安勿燥,有何特别之处容咱家卖个关子,一会你就知道。

    说话间,只见马车上的妙龄少女不知拨弄了什么开关,好像变戏法一样,那个像盖子的花灯,好像花儿绽开一样,慢慢绽开,从里面伸出九朵像荷花的花灯,这是灯中藏灯。

    众人还没有惊讶完,从里面开出的九个莲花再次绽开,每个连花里面再次开出九朵拳头的小莲花灯,当所有莲花灯绽放时,好像一层层地向上绽放,好像一棵挂满花灯的灯树一样。

    哗

    人群中爆发一阵欢呼和感叹的声音,很多人忍不住评伦起来:

    真漂亮,看起来不显眼,没想到内有乾坤。

    笑话,能通过初选的花灯,哪能没点看头。

    我滴神啊,大唐的花灯实在太匪夷所思了。

    大唐的花灯,美妙如神话,不远万里赶到长安,光是看这次灯会就值了。

    扶桑要是有大唐半成的繁华,那真是死而无憾。

    高力士独特的声音在城楼中响起:此灯名为火树莲花,由九九八十一盏小莲花灯组成,也有九九归真九九归一的寓意。

    一众大臣齐声赞叹,岐王李隆基抚掌声笑道:好一个火树莲花,能制出此灯者,绝对是大唐顶尖的花灯匠。

    把八十一朵小莲花灯收藏一个类惟盖子的花苞内,怎么收已经很困难,让人拍案叫绝的,这些小莲花灯是点着的,稍稍一点点失误,火就把整个花灯烧毁,对技术和细节的掌控,绝对到达苛刻的地步。

    小小的盏花灯,除了选材扎骨格制作灯身光源等传统步骤,还包含了机械机关的制作,非常难得。

    刚才女子把花仙子穿在身上,众人都感到难道很大很大了,没想到这盏火树莲花的工艺更是精湛。

    大哥说长安的上元节是天下最热闹的,现在看来,诚不欺我也。郭子珪有些感概地说。

    兰朵也感叹道:在西域时,一直觉得我们突骑施无比的强大,到中原游历后,才发觉那是夜郎自大。

    做梦都没想到,长安这么繁华,长安的上元节这么热闹,能亲眼看到这么盛大的灯会,这辈子值了。郑冰也发出自己的感叹。



451 盛世大唐,上元佳节(五)
    推出的花灯越来越多,不仅长安百姓游客的眼睛不够看,就是见多识广的郑鹏也看花了眼:

    有的花灯制作精巧有的花灯造形别致,有的花灯体积庞大,还有各种以历史故事人物为题材做的花灯,给郑鹏印象深刻有三盏花灯:

    第一盏是转鹭灯,转鹭灯也就是后世的走马灯,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像便不断走动,好像在出演一出戏剧一样,非常有趣,很多孩子和外国友人跟着观看;

    第二盏是平康坊群芳院做的九仙女下凡的花灯,九个仙女不仅各有特色,还栩栩如生,无乎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每个仙女手里还拿着一个精致的灯笼,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最后一盏是灯轮,也就是兰朵所说周尚书的那个灯轮,高逾十五丈,上面挂满了花灯,这个灯轮很像大风车,这个灯轮和以往不同,作了改进,用齿轮作传动,下面推动的时候带动齿轮,在齿轮的驱动下灯轮缓缓转动,远远看去非常壮观,好像传说中的风火轮。

    看了大半个时辰,才看完民间初选出来花灯。

    要是巡游的人脚步走快点,估计都快从明德门折回了。

    终于看完,初选出来的,到底有多少花灯啊?李白感叹道。

    黄三想了想,猜测着说:长安县和万年县各派了一千名女子作巡游使,刚才看了,平均二三个女子看一盏花灯,这批花灯大约八百盏吧。

    郭子珪有感而发道:整座长安城,挂的花灯有百万盏之巨,这八百盏可谓百里挑一,真是过足了眼瘾。

    兰朵的眼里冒出了小星星,有些兴奋地说:以前在西域也看过上元节,感觉比我们突骑施热闹繁华太多,到了长安方知山外有山,不管了,本郡主决定,以后年年都要在这里看上元节灯会。
1...250251252253254...4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