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宠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六月
宝姐儿一直说要找包子哥哥,秀姐儿也是如此,以往元卿凌没发现包子这么得妹妹们喜欢,只道他爱骂人,爱管束人,大家都不爱和他玩呢。
好在找不到包子哥哥,也有其他哥哥陪伴,吃过饭之后,在院子里头跑来跑去,雪狼和小虎也跟着闹,整个楚王府,几乎都沸了起来。
容月今晚也是带着孩子过来的,一子一女,长相漂亮可爱。
如此又过了两天,宫里头便有专人出来府中教导宫规礼仪。
本来一早就要开始学了,但是明元帝认为往后宫里头也没这么多繁琐的事,随便对付一下就行,所以,只遵循祖训,走一走过程就好。
整个京城,整个北唐,眼睛都盯着京城,等待着新旧交接。
太子的仁心贤明,天下皆知,且他领导的班底十分有魄力,民间便有不少名士纷纷开始预言往后的北唐,将能与大月国大周国媲美。
明元帝对外宣称,病情愈发重了些,偶尔接见几位老臣,但通常说不到几句,便说累了,遣人退下,营造出真的病重的样子。
有老臣偷偷地跟御医打听,问皇上是否有泰山崩的危险,御医直言告知,虽没有,但皇上已经没有心力主理朝政的事,必须要养几年才能好。
明元帝同时也叫人把梅庄翻新了一下,砸进去了三万两银子。
扈妃是要跟着他去的,所以,扈妃已经在挑选宫中能带去的人,明元帝的意思是,穆如公公是不跟着去了,他熟悉宫中的一切,且他是担任总管一职,能让新帝迅速熟悉宫中,也能镇住宫里头的人,免得起乱子。
而底下能办事的人,他一律不带走,只带了几个能伺候妥当的人,至于护卫,则叫顾司点几个武功还好的。
安排好这一切之后,他便传了皇后和诸位嫔妃过来,问她们,谁愿意与他同往梅庄。
本来,他是可以下旨的,但是,他认为也没有必要,梅庄始终比不得宫里头,甚至,比不得他们儿子的府邸,他退位之后,有儿子的,可以到儿子的府邸去享福,岂不是更好么?
除皇贵妃之外,大家都说愿意前往,只是,这到底是不是真心话,也只有她们才知道了。
当明元帝说出,她们可以选择去亲王府邸的时候,便都改变了主意,说先去陪伴一下儿子,再去梅庄侍奉皇上。
明元帝也不强求,道:“行,你们自己决定就好,朕不强求。”
退位,没有帝王的光芒加持,到了梅庄之后,连尊贵的身份都要放下,这自然不是人人都愿意的,加上自从扈妃入宫之后,皇上更是疏远她们,跟着去又有何用呢?
令她们退下,但皇后却留在了殿中,也忍不住说出了她的担忧。
“皇上,臣妾是正宫皇后,一旦太子登基,臣妾与皇贵妃,这位分……您怎么看呢?毕竟,太子还有生母贤妃,虽说贤妃已经死了,可只怕是要追封圣母皇太后的吧?那母后皇太后的位分,又该是臣妾还是皇贵妃呢?总不能太子登基,就册三位皇太后吧?”
权宠天下 第1475章 送走皇后
第1475章 送走皇后
明元帝一听这种话题,就没什么精神,淡淡地问道:“你想如何?”
皇后抽泣了一声,极尽委屈,“臣妾与您是结发夫妻,往日有错,可臣妾已经改过自新,臣妾是后宫之主,若不册封臣妾为太后,臣妾有何颜面活在这个世上?而皇贵妃虽说是太子的母妃,但始终是半路才收的儿子,且收了太子之后,她才从德妃之位晋升到皇贵妃,臣妾认为,封她一个皇贵太妃,已经是无上天恩了!”
她说完,见明元帝脸上不悦,忙地又添了一句,“便是按照祖宗的规矩,臣妾也理应是皇太后。”
明元帝道:“既然按照祖宗规矩,你理当是皇太后,那你巴巴地来问什么啊?只等听封不就得了吗?”
皇后嗫嚅道:“臣妾这不是想着,往日对太子夫妇有些……有些严厉,怕他们记在心里头。”
她说着,又哭了起来,“皇上您也知道臣妾,臣妾没有心机,闹的那些事,全凭心头不甘作祟,臣妾都知道错了,您就帮臣妾在太子面前言语两句,哪怕是夺了臣妾的荣华,也得保留这皇太后的位分啊,否则,臣妾真是无颜见列祖列宗。而且,臣妾也不是为了自个,也是为了老八,他往后还得跟着臣妾,臣妾若只封了个太妃,往后他在宫里头也是被人欺负的,您说是不是?”
明元帝气得要紧,“你把老五当做什么人了?他能欺负老八吗?他疼老八都来不及呢,你满肚子都是怨气,终日想着谁会害你,谁又不待见你,却又不曾看你好好对待过别人,依朕看,就该封你个太妃之位,你和老八一起出宫去投奔老七,让他们兄弟之间也有个照应才好!”
皇后吓得够呛,噗通一声跪下,哭着道:“皇上,这万万不可啊,臣妾贵为皇后,怎能出宫去住呢?”
明元帝眉目冷厉,“你不是怕老八没人照顾,会被人欺负吗?送他去老七的府中,这不是正合了你的心意?朕并未看见你有悔改之心,为免以后给太子妃添乱,朕觉得就该这样做。”
明元帝原先不曾考虑到这点,如今皇后过来哭诉,他忽然意识到,日后如果他离了宫,她又被封为皇太后,是老五的嫡母名分,若她要作妖,真没人能降得住她。
往日是看在褚首辅的份上,不曾废后,如今自然也不会废后,既然不曾废后的话,老五登基她是要被封为皇太后的,这着实是祖宗规矩,她只是做贼心虚了,才会多此一举。
明元帝心头想了想,觉得还是要想个法子,为太子妃和皇贵妃去掉这个后患才行。
皇后听他这样说,双腿早瘫软,哭哭啼啼,又没话可以申辩,惹得明元帝心烦意乱,叫了穆如公公来请她出去。
皇后不愿意走,穆如公公好一番相劝,说她若是再闹下去,闹得皇上病情加重,这皇太后之位,还真保不住,这样说了,她才愿意走。
皇后一走,明元帝便开始琢磨这事。
翌日,他叫穆如公公去请褚首辅进宫来,他心里头有个主意,但是这事得先跟首辅打个招呼。
首辅听了之后,十分满意这个安排,道:“皇上这个决定是真的好,老臣的女儿是什么品行,老臣清楚得很,若在后宫之中,怕是无人管得了她,闹得后宫不得安生,也委屈了太子妃和皇贵妃。”
明元帝欣慰地道:“首辅对太子妃也是真的好,朕实在是有些愧疚啊,之前连累了你受伤,亏得太子妃带你去医治,否则朕这辈子都不能心安。”
首辅正色道:“皇上万不能这样说,折煞老臣了,老臣遭此一劫,却另有收获,但一切都是有命数的,老臣如今过得很好,皇上别惦记就是。”
明元帝听得他这样说,心里头也高兴的,看着这个为北唐江山鞠躬尽瘁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他眼底微红,君臣一场,许多话,尽在不言中了。
首辅出宫之后,明元帝下了一道旨意,让皇后和狄贵妃迁居皇家东苑,准许八皇子偶尔前去探望,但不能把八皇子带在身边抚养。
此举,看似是十分残酷,叫他们母子分离,但其实明元帝恰好是为了八皇子着想,八皇子跟着老七夫妇,才能过安心恣意的日子,若跟了皇后去东苑,反而会被她利用着作妖。
且也不是真的母子分离,她想见儿子了,可以让老七送过去相聚几天。
旨意一下,皇后大哭大闹了一场,这不啻于是被赶出宫去,只怕连个太妃都封不上。
闹了两天,又是要撞墙又是要上吊的,谁都劝不住,狄贵妃亲自去告知明元帝,明元帝不理会,皇后的性子,首辅了解,他就不了解了吗?真心死要自尽,闹都不会闹,直接上吊就是,还用得着闹吗?
她这样一闹,反而让明元帝坚定叫她迁居东苑是正确的决定。
果然,明元帝不管她之后,她便乖乖地收拾东西,把她宫里头最为贵重的东西都拉走了。
狄贵妃按照圣旨跟着她去的,狄贵妃反而没有不情愿,她很乐意,她十分清楚后宫易主,她要寄人篱下,还不如去东苑。
齐王夫妇送她们去的,袁咏意对她说:“其实,您只要跟太子妃说一声抱歉,昔日的恩怨都能烟消云散,她是很大度的人,必定不会计较的。”
皇后冷冷地道:“不用再说,本宫不会向小辈道歉。”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袁咏意也不再劝。
送她们去了之后,回程的时候齐王对袁咏意道:“其实这样更好,有些事情,若因为一句对不起就可以烟消云散,何尝不是委屈了五哥和五嫂?而且,那些事吧,这个时候再回头去看对错也没必要了,往后少些来往,便是最好的。”
袁咏意深思了一下,觉得老七说得也对,便释怀了。
但这事,袁咏意还是跟元卿凌说了,元卿凌听了之后,有些啼笑皆非,“我之前说她多虑,是真的,谁有这闲暇记着往日的事?且父皇也惩治过她了。”
身为皇后,她为自己的嫡子谋算前程,手段确实是有些肮脏了,但是,元卿凌确实没放在心上,因为,皇后的手段真的……不是很让她看得起。
而且,皇后做的那些事情,真正伤害的,只有她自己。
元卿凌也把这件事情告知了老五,老五闻言,喝了一口凉水,道:”去了东苑好啊,以后你不用去请安了。”
老五浑然没把这些放在心上,只是感动父皇的一番心意,父皇真是把每一件事情都给他安排好了。
权宠天下 第1476章 父母来了
第1476章 父母来了
处理了皇后的事,明元帝如今就一心筹办退休的事情了。
而外宾也陆续地来到,入住盏馆,宇文皓也开始忙碌,要与鸿胪寺的人一起招呼外宾,大月国,大兴国,鲜卑段氏,大梁,纷纷都派遣了使者前来,周边一些部落小国也有派遣使者,海外的一些国家还没抵达,估计路途遥远,在登基大典之前是来不了的。
不过,想必贺礼会延迟送到。
包包也去了现代,元教授他们尽力拿了一个月的假期,用两天的时间去大购物,古代缺的,尽量给他办妥。
他们以嫁女儿的心态,给女儿置办嫁妆,但其实也不知道买什么,金银珠宝,她那边是不缺的,房子汽车用不上,唯有买一些便利用品,书本原子笔之类的等等。
方妩没有跟着去,之前来是因为元轻舟不曾来过,她作为领路人带他来一趟,现在道路开通了,便利了,她便没有必要去。
不过方妩开车送他们去入口,沟通好回程的日子,她再过来接。
元妈妈十分的兴奋,万分的期待,头一次去女婿家里头,真是不容易啊,别人嫁了女儿,什么时候想去便什么时候去,她这几年来,还是第一次去。
元教授比较内敛,但眉梢的欢喜期待还是藏不住,一路开车去的时候,元教授便总是遗憾,说忘记买哪个牌子的酒,忘记给太上皇置办几条秋裤,忘记给他们拿冲晒好的照片。
包包就笑着说:“您别遗憾,下回还能来,您什么时候休假,什么时候再来。”
“他每个月都想去。”元轻舟调侃地说。
“那多好啊,每个月都给我们带吃的喝的。”包子幻象着美好的未来。
元教授笑骂了元轻舟一声,“瞎说,就算是在咱这里,也总不好一个月去打搅女婿家一次的。”
“那是因为在我们这里,女儿女婿总是回娘家蹭饭,所以就不劳烦老丈人去看望。”
元妈妈如今看开了,也不执着这些问题,“可不能要求这个要求那个,时空穿梭没那么简单,不能总是来往,咱又不是什么神人,还是遵循着点规矩,大事才来,小事就不必总是折腾,那样你妹妹也累。”
她去一次,知道女儿住的地方,知道女儿生活的环境,见过女儿的朋友亲人,这就足够了。
方妩含笑地听他们笑闹,对那个地方,她也有无限的眷恋,但元妈妈这句话说得对的,时空穿梭实在不宜过多的,普通人不能感知时空隧道里的变化,一旦出事,就可能回不来了。
就这样,包包带着现代三位,从镜湖里爬了上来。
鬼影卫首脑罗将军早就带人在这里守着,看到太孙回来,急忙上前相迎。
元教授夫妇上岸之后,首先深呼吸了一口,感受着古代香甜的空气,再环视四周,这里头的风景,着实是十分优美。
罗将军迎了他们上去之后,便放了飞鸽传书,让京中的太子做好准备。
飞鸽传书回到京城,也不过是两个时辰左右,所以,等同是元教授他们来到北唐不过两个时辰,太子就知道了。
他丢下了一众外宾,策马回府告知元卿凌,然后把元卿凌提前准备好的衣裳带过去,路上可叫他们换了才进京。
元卿凌本来想跟着去的,但是宇文皓说不用,毕竟他策马快跑的,带着老元去反而拖慢了他的脚程,所以只带了徐一去。
元卿凌如今其实也不会拖慢他,但见他兴奋异常地大包大揽,就让他去迎接吧,毕竟,这是他一直期待的大事。
宇文皓出发之前,让元卿凌派人去告知太上皇,说亲家那边来人了。
刚好元奶奶要过去给他们诊脉,元卿凌便顺带叫奶奶告知他们一声。
因为楚王府最近出入的人比较多,所以,元卿凌便对外宣布,说她的义父义母要来。
阿四十分奇怪,去问元卿凌,“元姐姐,你还有义父义母啊?”
元卿凌听得阿四这么问,她也很奇怪,徐一这厮,竟然没跟阿四说现代的事?
这小子,某个程度上,还真的挺靠谱啊。
元卿凌笑着,“是啊,我年幼的时候便已经认了义父义母,他们住在比较远的地方,平素很少来京城,但我和他们的感情十分深厚,我也是称呼他们为爹妈的。”
阿四噢了一声,“那我得好好帮你招呼他们。”
“好,谢谢阿四!”元卿凌笑着,心里也十分的期待欢喜,爸妈能来,确实是天大的欢喜,只是不知道能待几天。
老五出门的翌日晌午,便听得门房和绿芽快步进来禀报,“太子妃,太子妃,您父亲和母亲来了。”
元卿凌正哄瓜瓜睡下午觉,听得门房和绿芽的禀报,微微一怔,这么快啊?就算爸妈没在山上歇脚,一路进京,但是按照脚程,最起码也要今晚才到啊。
但欢喜和期待胜过了一切,她把头发稍稍整理,扯了一件外裳便快步出去迎接。
兴奋的心思藏不住,脚步也轻盈,从回廊转出了正厅,便见下人们拥簇两人进来,她定睛一看,满心的喜悦顿时化作惊愕。
竟然是静候和黄氏,原主元卿凌的父母。
这两朵奇葩躲起来之后,许久没出现过了,元卿凌差点以为他们都死在了外头,怎地这会儿赶回京城来了?
静候夫妇看到她,露出了满脸的惊喜,远远地就喊了一声,“女儿!”
他们推开下人,快步朝元卿凌走了过来,脸上充分表现出父母看到久别的女儿那种欢喜激动,元卿凌看到他们急急过来,有一种想回身躲起来的冲动。
但满府的下人都看着她,等着看她露出喜极而泣的神情,毕竟,静候夫妇离开京城多年,忽然回来,儿女肯定会十分高兴。
元卿凌只得笑了笑,这也是她最勉强的表情了,不能再多,“父亲,母亲,你们怎么回来了?”
静候一如既往的白面如玉,可见在外的日子里头,过得也十分滋润,上前笑盈盈地看着她,保持着谦谦风度,“我们看了皇榜,说是皇上要退位,女婿要登基了,我们便急忙赶回来,爹爹心里实在是替你高兴,你苦尽甘来了。”
说完,竟有些眼红,一副想要哭的样子。
若不是眼底露出鸡贼之色,元卿凌差点都要信他们这番苦心了。
他说完,伸手拉了一下黄氏,“高兴傻了吗?见到女儿,都不会说话了。”
黄氏笑也是笑着的,因为素来和女儿不太亲近,一时也做不出激动之色来,但也真是欢喜的,看着元卿凌说:“真好,真好,你要当皇后了,你爹就是国丈了。”
黄氏倒是实诚,急急赶回来,目的在这里呢。
权宠天下 第1477章 终于来了
第1477章 终于来了
有事躲起来,没事回来当国丈,静候这投机取巧的性子,一点没变,可见有黄氏跟在他的身边,为他抵挡了人生所有的血雨风霜,黄氏看起来比他老很多。
元卿凌把他们接了进去,本来敷衍几句,就叫人送他们回去静候府,但进去之后,静候就一直开始诉说这些年的艰辛,辗转跑了好多个地方,都没办法定居下来,怕朝廷找他的麻烦,到过很多州府,都是住在农村里头,吃不好,穿不暖,住的地方都是十分简陋,说得真是连乞丐都不如。
说到最后,静候声泪俱下,一个大男人,竟忍不住正厅里哭了起来。
他一哭,黄氏也跟着哭,黄氏双手捂脸,泪水从指缝里渗下来,黄氏的哭是有一种崩溃式的恣意。
元卿凌叹气,瞧着大哭的两人,偏生又是名誉上的父母,走不掉,只能是宽慰一下,但静候说的那些话,本来是要她给保证的,她却没有提一句。
静候便越发地哭得厉害,倒是黄氏哭了一场之后,便擦干了眼泪,愁苦地坐在旁边,慢慢地又面无表情起来,一如既往。
说来也怪,静候哭了这一会儿之后,元卿凌脑子里倒是有一些影像,十分的真实,都是他们夫妻这几年的生活,走马灯似的在她的脑海里出现。
他们当初走之前,故知的那孩子就给了别人抚养的,静候始终没说承认不承认,和黄氏躲起来,确实也是在农村里头,可日子久了,感觉没什么危机了,静候就开始作妖,一时和村头寡一妇走得近,一时和村中的小媳妇来往频繁,他们看似是躲难,但走的时候带了银子,日子不成问题,加上静候长得也不错,自然就招惹桃花,长此以往,被人发现了,村中的汉子围着他揍了一顿,也亏得他会武,才躲了过去,否则第一次就给打死。
出了这事,自然就待不住了,又去了别的地方,安分了一阵子,又故态复萌,他说的苦日子,就是被人打了之后要逃,到了新环境又要适应,反正,这几年一直都是这种生活状态,黄氏竟然就这么跟着他,为他劳持家事,照顾他的起居饮食,甚至还要帮他打掩护,有几回人家找上门,静候躲了起来,那些人便揍了她泄愤。
元卿凌自从移植回原先的大脑,虽说也知道自己有一些异能,但是,像这次直接能看到他们过去日子的影像,还是头一次。
静候不愿意回静候府,说是要留在这里住,满京城只有这里是最安全的,太子是他的女婿,他躲在这里,谁敢找他?
元卿凌自然不愿意他们留在这里,父母马上就要到了,他们留在这里,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因此,叫了汤阳过来,备下马车,先送他们回静候府去。
静候死活不走,汤阳便对他说,府中出入的人多,有人看见了他,想起他往日的行径,少不了是要牵连太子一番,到时候,什么国丈都空谈了。
被汤阳这么恫吓,静候才愿意走。
黄氏就木然地跟着他走,走出去又回头看了元卿凌一眼,那一个眼神,饱含了沧桑与悲愁,也可算是对女儿动了几分悲悯之心,眼泪涌出来,便猛地转了头过去。
元卿凌苦笑,不知道是该说黄氏愚蠢还是说静候可恶,都落得东躲西藏的下场了,还不知自爱,黄氏也是个死心眼,心里头除了夫婿,就再装不下别的了,连儿女都丢下跟着夫婿跑。
汤阳傍晚才回来复命,一脸艰难的样子,“回去之后,老夫人拿着扫帚打了他一顿,他便要收拾东西再过来楚王府,属下差点没拦住,好在,元大人回来了,喝止了他,属下还真没见过元大人这么凶的,往日只见他斯斯文文,凶起来也真吓人。”
元伦文原先在国子监待过,后来外放当官,明元帝要退位了,便下了一道旨意把元伦文调回来。
元伦文这些年在京中的日子很少,但是对妹妹的事十分关注,在外头尽心办差,累积政治资本,就是要帮妹夫好好治理国家的。
如今刚回来,便见父亲闹事,自然不容忍他。
元伦文在外头当官,有地方官员的气势,这份气势压倒了只靠混吃等死的静候是绝对没问题。
元卿凌高兴地道:“哥哥回来就好,我许久没见他了。”
对元伦文,元卿凌是十分欣赏和敬重的,也盼着他早日能回调京中。
这事解决了,元卿凌就放心了,免得父母过来的时候,还要应酬哭哭啼啼的静候。
差不多到晚饭时候,就听得门外传来喊声,“太子和太孙回来了,把客人迎来了。”
元卿凌抱着瓜瓜带着孩子们急急忙忙跑出去,到了正院,果然就看到老五带着爸妈和哥哥来了,他们手里提着很多东西,大包小包的,穿着她提前为他们做好的衣裳,十分的合适,但显然他们不是很习惯,走路的时候小心翼翼,唯恐踩到。
“爸,妈!”元卿凌抱着瓜瓜过去,眼底一热,还没靠近,孩子们就涌上去了,直接把她挡在了外头,想跟父母撒娇矫情一下,都没有机会。
府中的人好奇地看着这一幕,这就是太子妃的义父义母吗?好温文儒雅啊,像读书人,气质好又有亲和力,比静候夫妇好多了。
门房小声地跟下人们分享,“我方才给他们拿东西,他们竟然跟我说谢谢,人真的特别好啊。”
“对啊,那位夫人还给了我一包饼,这饼可奇怪了,用一个盒子装着,里头还有奶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