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康熙帝妃之德妃传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阿琐
玄烨温和地笑着:“大概是心里的火散出来了,现在散得干净了,好得也快。”
岚琪不动,只是道:“那也好好歇几日,每年总有一两场小毛小病,今年果然没能免。”
玄烨笑:“这样子才能名正言顺和你撒娇,朕在你这里歇几日”
岚琪见他这模样,知道真没事了,便嗔怪:“难道不心疼我伺候你累着,我如今也没从前的精神了。”
话音才落,有小太监在屏风外说话有事禀告,岚琪想下床去,玄烨轻声说他们不会进来,问起何事,外头人道:“太子在永和宫门外求见,要向皇上禀告临朝听政之事。”
玄烨却问:“就说朕睡了。”
岚琪默默坐直了身子,抬手抿着发鬓,不经意回眸,却见玄烨眼中的笑意散得干干净净,提起太子便十分严肃凝重,她心里明白,再没多问一句。只是很快就有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他们来请安问疾,别的阿哥尚不方便到永和宫,四阿哥本是进出自由,可今日也要人通报后才决定是否进来,便不出意外的,所有皇子都被挡了驾。
那日午前倒是见了几位大臣,索额图、明珠、佟国维、马齐等等一同在圣驾前,岚琪在偏殿回避了大半天,君臣说好久的话才散了,环春来请主子回去伺候皇上时,轻声告诉她:“奴婢听见几句,像是今年到年末,朝廷的事都要由太子监管,皇上接下来就两件事,养好身子,还有给太后祝寿。”
岚琪唯恐出门遇见什么外臣,立在镜前端庄仪容,一面问着:“你怎么知道的?”
环春道:“殿门敞开着,皇上就那么说了,大大方方的,外头伺候的人都能听见。”
岚琪想到昨天的事,她还没来得及弄清楚玄烨到底在坤宁宫和太子做了什么,回到乾清宫与儿子把酒言欢又说了些什么,病真是来得急,固然是养病最要紧,可如今朝廷的事,是不是也变得太急了?说不定四阿哥在外头,还盼着从额娘这里知道些什么,可偏偏岚琪什么都不晓得。
环春又道:“几位娘娘要来侍疾,贵妃娘娘也派人来问,让您需要她的时候言语一声。”
岚琪摸了摸衣襟便往外走,吩咐着:“该是我去向贵妃娘娘禀告才是,还有太后那里,你让他们准备轿子。”可又担心去见了玄烨就脱不开身,索性要先出门去,留下环春照看皇帝,她往宁寿宫和储秀宫走了一遭,至于荣妃几位,明知道人在她这里,场面上的关心是必然的,可不会真的冲过来插一手,便从那日之后,皇帝以养病为借口,留在永和宫里不走了。
但再过数日,皇帝又带着佟贵妃等几位后宫迁至畅春园养病,朝廷里的事一概交由太子和几位重臣,皇帝在畅春园里不闻不问,登基近四十年来,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光景,而如今太子已有二十六七岁,早就是能独当一面的年纪了。
紫禁城里,为了操办太后的寿宴,荣妃和德妃没有随驾到畅春园,岚琪侍疾数日也十分疲倦,皇帝搬去畅春园后,荣妃等她歇了一整天才见着人,不免关心:“你别又倒下了,都要好好的才行,太后已经在念叨,是不是给她办寿宴太张扬,惹得菩萨不高兴了。”
岚琪苦笑:“太后娘娘就是太体贴我们。”
荣妃则压抑不住好奇心,忍不住问:“万岁爷这次就是发烧躺了几天,远不如往年得病时那般沉重,怎么突然就撂下国事不管了?你不晓得,那几天你的永和宫大门紧闭,外头都急疯了,巴不得冲进永和宫来看看究竟,都想知道皇上在想什么。”
岚琪冷声道:“有什么可着急的,皇上在太子在,乱不了。”
荣妃再三试探:“皇上和你说什么没有。”
岚琪叹息:“姐姐也知道那日皇上在坤宁宫遇见太子的事儿吧,我所听的,就是说皇上想起赫舍里皇后和钮祜禄皇后来,感慨岁月匆匆,感慨太子已经长大成人,正巧染了风寒病了,为了江山社稷,要保重自己的身子,更要好好历练太子,如此简单而已。”
这些话,和外头传得几乎没什么两样,到如今德妃已年逾四十,早二十年还能说她媚惑主上,这把年纪皇帝就是贪恋美色,也不至于贪恋她,这回对永和宫倒是没什么诟病,而且皇帝没住多久,就带着年轻貌美的去了畅春园。
荣妃见从岚琪嘴里探不出别的话,唯恐做得过了惹她不高兴,就没再多嘴。然而岚琪并非有意瞒着荣妃什么,就是四阿哥来请安时,她也照旧是那番话。
玄烨的悲伤都是浸在眼神气息里的,那样抱着她不言不语,什么都刻进她心里了,她又该如何用言语来表述皇帝当时当刻的心酸,和之后几日挽着她的手久久不说话的无奈?所以连胤禛问他皇阿玛到底怎么了,岚琪也只说是普通地病了。
而皇帝自从去了畅春园,据说在那里日子云淡风轻怡然自得,偶尔才见一见太子和几位重臣,几乎不问朝政,到九月末时,做下《万寿无疆赋》,那日将四阿哥差遣来宫里,要问内务府拿一副屏风送去,皇帝要亲手誊写后,在太后千秋时贺寿。
四阿哥顺道来永和宫探望母亲,因去见过了皇阿玛,特意来告诉额娘:“皇阿玛气色很好,比起入秋时更好,那会子见皇阿玛,总是一脸疲惫,如今神清气爽呢。皇阿玛隔三差五还骑马射箭,宗室里几位叔伯兄弟,轮着去畅春园陪驾了。”
岚琪只是温和地含笑听着,吩咐儿子小心把屏风送过去,反被儿子问:“额娘可有什么话,要儿子带给皇阿玛?”
她想了想,且笑:“就说我很好。”





康熙帝妃之德妃传 711 你忙你的(还有更新
胤禛还傻傻地等着额娘继续说下去,反是母亲笑他:“还等什么,赶紧回畅春园交差去,寿宴就在眼前了,既然拿了那么大的屏风,撰写上去可需要时日,别叫你皇阿玛等你。”
四阿哥却笑:“额娘就这一句话,没有别的了?”
岚琪自信地笑着:“你阿玛知道我好好的,就什么都好了。”便催促儿子赶紧离开,又令他问内务府拿最好的黑漆、金沙漆,说皇上未必就拿笔墨写,那还不几天就风化掉了,之后若再来回地跑,都很麻烦。
如此,胤禛准备齐全将东西都送回畅春园,皇帝果然夸他周道,胤禛老实说是额娘提醒的,玄烨便问他母亲可好,听得几个好字就心满意足,随手将各种颜色和质料的漆都试了一遍,脸上始终挂着平和的笑容,让人看着十分安宁。
皇帝是隔天等天气晴朗,将屏风架在当院屋檐下,就着明媚的阳光誊写的《万寿无疆赋》,他做了近四十年皇帝,还是头一回做这么闲的事,在他心里孝道从来不在于几件体面张扬的东西,可这一次全部都被他当做赋闲的借口。只想着,自己越悠闲自在,太子才能越自信的面对朝臣;只想着,若是一切能重新开始,若太子将来能是个好皇帝,那他不做个好儿子,也无所谓。
深秋浓艳的阳光下,皇帝蘸着金沙漆,在屏风上写下他所著的《万寿无疆赋》,即便是从不习惯用的笔和漆,即便是竖着直接抄录在屏风上,一字一字都写得悠然自得,而出来的字迹却苍劲有力,。
和嫔托着用具伺候在一旁,密嫔捧着皇帝写下的稿纸一字一字对比着屏风上的内容,皇帝没看过她一眼,但写下的东西分毫没差错,本来担心这么大的屏风,皇上要写多大或多小的字才能布局完善,可他只是看了几眼就提笔开始,现在半程下来,刚刚好半篇不多不少,照这样下去,收尾时就足够写满整个屏风。
而写到半程时,因为漆太费笔,已经裂了第二支,要换笔时,玄烨见和嫔托着那么多东西辛苦,便道要休息一会儿。
梁总管在太阳下摆了茶几桌椅,三人刚坐下饮茶,就听得孩子的笑声,抬眸望过去,随密嫔、端嫔来的十六十七阿哥在门前探头探脑,密嫔慌忙起身说要去带小阿哥们离开,玄烨却道无所谓,让他们进来玩耍。
俩小家伙站在屏风前,密嫔左右不离,怕他们胡闹毁了父亲半天的心血,十六阿哥五岁了,明年开了春就要跟他亲哥哥一道上书房,十七阿哥才三岁,只会傻乎乎地跟在哥哥身后。这兄弟俩平日因不在一处,本来并不熟悉,倒是这次被皇阿玛带来畅春园玩耍,天天在一起,就腻歪得分不开了。十六阿哥仰着脑袋骄傲地对弟弟说:“这些字十五哥都认得呢,等明年我也会认得,胤礼你要快些长大来书房。”
小胤礼用力点头,可转身就跑来父亲面前奶声奶气地说:“皇阿玛,儿臣会写胤礼,是额娘教的。”
玄烨便随手指了一旁的笔墨,让他写出来瞧瞧,若是写得对就赏他什么东西,十六阿哥见状也要表现,一时大人们就看着孩子们涂涂写写,十七阿哥那俩字儿纯粹是画出来的,模糊地辩着才像他的名字,十六阿哥就好些,字迹虽然还稚嫩僵硬,总算能像模像样地落笔了。密嫔搂着十六阿哥说:“他哥哥每天下了书房,他就站在书桌边伺候着,给哥哥端茶递水,哄得他哥哥高兴了,就让他写几个字,臣妾和僖嫔姐姐每天都看得发笑。”
玄烨嗔怪:“老十五也忒会摆架子了,教自己兄弟还如此吝啬,何况他才念几年书就自鸣得意?”
密嫔温柔地笑道:“不是哥哥欺负弟弟,是臣妾要他怎么做的。就是知道十六顽皮,轻易得到的东西从来不知道好好珍惜,若是给十六纸笔随便让他玩耍,他就根本不会在乎了。”
和嫔在一旁笑道:“密嫔姐姐真会教导孩子,我在家时我们家里老太太也常说,富贵人家的孩子不懂得珍惜,可富贵人家要维持体面,绝不会让孩子们缺什么少什么,要能狠心让他们懂得珍惜也不容易。”
玄烨亦是释怀,反而夸赞密嫔:“你做得不错,好好教导儿子们,将来都是朝廷的栋梁。”
密嫔给十七阿哥擦着手里的墨汁,仿佛并不在乎皇帝和和嫔的夸赞,笑着说:“臣妾年轻不经事,哪里懂这些道理,都是德妃娘娘教的,娘娘很疼爱十五十六阿哥,每次来启祥宫看他们,都会指点臣妾几句,臣妾照样学着做而已。”
“是德妃说的?”皇帝听了微微一笑,却不再多言语什么了。没多久,就让乳母把小阿哥们带走,就起身要继续写屏风,和嫔和密嫔照旧一左一右伺候着,刚刚前半程皇帝一句话也没对她们说,这会儿突然问起来:“你们几岁在家开始写字念书,都是什么人教的?”
和嫔出身富贵,说是家中设了私塾,而当初王氏原本家境也不赖,但如今的密嫔自小家中落魄靠接济,哪里能像和嫔娘家设私塾,刚想说是母亲教的,一想到自己的身份,便学着和嫔,也说是家里设私塾。
但皇帝仿佛根本没听她们说什么,反自言自语地说:“岚琪的字,都是朕教的。”
和嫔没听明白,但见密嫔朝她使眼色,就赶紧镇定下来,小心翼翼捧着用具伺候,终于顺顺利利写完一整块屏风,皇帝将整篇《万寿无疆赋》默写下来分毫不差,最后落款加印,吩咐内务府的工匠再进一步加工修缮,便洗了手又与她们坐下喝茶。
然到底在深秋,浓艳的阳光稍有弱势,坐在风口里就凉了,皇帝是来养病的,不好再有什么闪失,和嫔请他回屋子里去歇息,玄烨便让梁公公传洋大臣进来说话解闷,和嫔和密嫔不宜见外臣,这才从清溪书屋退下。
这次跟来园子的人不多,整个畅春园冷冷清清,俩人结伴沿着清溪往住处去,和嫔走在路上想起刚才的事,问道:“皇上刚刚念叨什么,姐姐可听见了?”
密嫔颔首道:“皇上在说德妃娘娘的闺名,你是没听清楚吧?宫里人都知道,娘娘从前是宫女出身,不会识文断字,还在钟粹宫做常在那会儿,皇上亲自一个字一个字教她写的。不过这事儿从娘娘那里往后,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和嫔笑:“那也是,谁能和永和宫比呢,但是德妃娘娘人那样好,我是男人也会中意她。”
这样的话不过是玩笑,两人向来谨言慎行,都不再多说,倒是今天因见了十七阿哥,和嫔年轻好奇心多,不免叹:“听说勤贵人已经被皇上停了牌子了,她的年纪比姐姐还小吧?”
密嫔一怔,实际的年纪,她和勤贵人是一边儿大的,但如今自己顶替了堂姐的身份,自然就比陈氏年长了,从前两人一道进宫,自己被皇上遗忘在角落里受尽堂姐虐待,陈氏当时挺好的,她到底哪里开罪了皇帝,落得如今等同于被停了牌子,好在十七阿哥算是暂时养在端嫔膝下,总还是份安慰。
“密嫔姐姐,你发什么呆?”和嫔突然问,笑眯眯地说,“不过姐姐你看起来和我差不多,是不是德妃娘娘也教你什么保养之道了?德妃娘娘的皮肤保养得就很好,一点儿看不出是过四十岁的人。”
密嫔见和嫔心思简单,便笑着敷衍:“是有几个门道,你来我屋子里我教你,可你现在嫩得能掐出水来,还愁什么保养?”
“那也禁不住……”和嫔正要说话,只觉得身子一阵烦躁,头上也微微晕眩,下意识地扶着密嫔的胳膊才能站稳,气息微弱地说,“姐姐怎么我头晕得厉害?”
十月初皇帝从畅春园回来,虽然回了乾清宫,但还说要保养,朝政的事一概从毓庆宫走,至少这一年到年末,皇帝都要休养生息,而随着圣驾归来有一好消息,储秀宫的和嫔终于有了身孕。
皇帝是回宫后第二天才搬来永和宫歇着,进门就先问岚琪养好了身子没有,被伺候着宽衣解带,就满耳朵都听着埋怨的话,可他笑悠悠搂着人家的腰说:“要不是心疼你,现在朕都想让你给我生孩子呢。”
岚琪竟在他脚上踩一脚说:“少来哄人了,好好保重身子别老折腾我,比甜言蜜语强些。”
玄烨心情甚好,要与她下棋,岚琪反而不习惯皇帝这么悠闲,这么多年哪一回不是带着奏折过来的,就是吃着饭送来八百里加急,他都能撂下碗筷,这样悠闲得什么事都不做,记忆里就那么几回背过人两人在一起时才有过。
岚琪摆着棋盘,让玄烨摸黑子白子,忍不住说:“臣妾也想您歇在这里,可寿宴就在眼门前,臣妾怕是闲不下来。”
玄烨眼中有淡淡的恳求之意,望着岚琪说:“你忙你的,朕不烦你。”
岚琪浑身都不自在,这世道怎么就颠倒了?




康熙帝妃之德妃传 712 赏画(三更到
岚琪记得玄烨曾亲口说,怕松懈了朝政江山就会坐不稳,可现在他这何止是松懈,几乎就要不管了,他的那些忧虑呢?这是真的要保重身体,还是另有打算,而她又该如何自处,难道就这样无所顾忌地陪着他下棋说玩笑话,晃晃悠悠把岁月消磨了?
想归想,最终还是坐下陪他下棋,但心思不经意地就会表露在棋子上,棋局过半时,玄烨说:“别心事重重,专心下棋。朕就想歇一阵子,天下乱不了朝纲也乱不了,朕可是辛苦了四十年稳固下的江山,就是败,也足够他们几辈子去折腾了。”
岚琪见自己的心思被看穿,便道:“可您也不能天天在永和宫待着。”
话一出口,玄烨就用方才那一副神情看她,就差开口央求留下他可好,岚琪无可奈何,重重摆下一颗棋子说:“不许给我添乱。”
玄烨伸手在她脸上摸一把道:“口是心非,难道你不愿朕天天和你在一起?”
岚琪矫情地说:“谁晓得是不是人家想天天和臣妾在一起。”
这样一说笑,岚琪多释怀了几分,虽然皇帝又跑回永和宫“养病”是很奇怪的事,但帝王龙体是国之根本,眼下四海升平,虽然小麻烦不断,如以往三藩噶尔丹等动摇国本的大事一点儿没有,皇帝看似把权利交付给了太子,太子也没真扛起多大的担子,更何况有一班优秀的文武大臣辅佐开路,皇帝悠哉悠哉的这些日子里,朝野上下都很太平。
待得寿宴临近,八方来朝四方来贺,京城里多了好多奇装异服的外邦人,皇帝偶尔才接见一两个重要的使臣,大部分都是太子和诸位皇子在应付,各贝勒府少不得多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这日八福晋进宫请安,到延禧宫送来两块料子,说是西洋宫廷里贵妇人穿的,她们虽不知用来做什么好,且给额娘瞧个新鲜。
但这些良嫔早年在明珠府就开过眼,见八福晋拿来,还笑着说:“西洋人多少年了,还拿这些来唬人,也就你们年纪小没见过。”更问儿媳妇,“惠妃那里去过了?”
八福晋道:“东西送过去了,可大福晋在那儿呢,我过去她们该不好说话,去了也没意思。”
良嫔却是笑:“皇上抬举我原本也是方便你们来探望我的,可你们不要做得太过了,我知道你心里不喜欢她,但就是有这么些无可奈何的事要去做。”
八福晋脸上依旧是不大情愿,只是道:“儿臣会好好应付,胤禩在大阿哥那里也是做足了功夫的,听您的话大阿哥和太子两边都好好对待,额娘不必担心。”
良嫔点头:“我知道你们聪明。”说着话,细细打量八福晋,见她如今发鬓上戴的珠宝,身上穿的绫罗,早非昔日可比,必然是八贝勒府里的日子宽裕起来,才有了这么大的变化。江南那边曹寅可见没少花心思,儿子有那样一个“大财主”在背后支持,越往后这日子必然要比兄弟们都过得好。
她幽幽一笑:“大阿哥近来不如意,你们更要多花些心思了。”
此刻永和宫里,四五个小太监搬来硕大一幅画框,说是皇上送来给德妃娘娘的洋画,岚琪那会儿正得闲,坐在屋檐下给敦恪梳头,便领着小姑娘一道来开眼界。
小太监们麻利地将包裹着洋画的纸扯开,露出色彩斑斓的一角,果然很新鲜。可等两个小太监呼啦一下撕开所有的纸,只见赤身**的丰满女人半躺在画里,周遭一边惊叫声,岚琪慌忙捂住了敦恪的眼睛,喝令底下的人:“混账东西,赶紧遮起来。”
可小公主却被逗得咯咯大笑,拉着岚琪蹦蹦跳跳地说:“德妃娘娘,那个人没穿衣裳,我要去叫宸儿姐姐来看。”
岚琪又气又好笑,捧着小脸蛋叮嘱:“不可以到处乱嚷嚷,你可是金枝玉叶的公主,哪能把那些没羞没臊的话挂在嘴边?敦恪最乖了是不是?”
这样哄了半天,才和小姑娘拉钩保证不去外头乱说,岚琪就等玄烨回来要质问他什么意思,而皇帝在乾清宫应付了外臣后,兴冲冲就跑回来,进门就找那幅画,问岚琪:“东西你搁哪儿去了。”
环春在一旁哭笑不得地说:“万岁爷,您送来那么一副赤身**的女人,奴才们吓得魂儿都没了,娘娘还怎么好意思搁在眼门前。”
玄烨直觉得不可思议,再看岚琪板着脸,忙把梁公公喊来问他怎么回事,果然是乾清宫那边送错了,皇帝明明是让他们送一副风景画来给岚琪欣赏的,西洋油墨经过几位洋大臣带来中华虽然早就不新鲜了,但难得那边名家之作,这次送来给大清太后贺寿,他挑了一副想给岚琪,结果真是出了洋相。
皇帝骂了梁公公和几个糊涂的小太监了,让他们再取把画取来,便坐在岚琪身旁说:“都是那些奴才的错,难道你要怨朕?”
岚琪脸颊红扑扑,在他身上轻轻一捶:“臣妾看见也罢了,姑娘还小呢,我兴冲冲领着敦恪一道看热闹,真是没吓着那丫头就是臣妾的福气了。”
玄烨笑问:“敦恪吓着了?”
岚琪无奈地笑:“没吓着,还兴奋地要去找小宸儿来看,您生的闺女可真了不起,臣妾这会儿心还乱跳呢。”
玄烨腻歪着她说要揉一揉,问道:“那幅画呢?”
岚琪见他一脸暧昧,含笑嗔怪:“还留着做什么,留着叫人家做坏事吗?”
玄烨摸着她的手啧啧不已,感慨着:“西洋女人真是丰满极了,朕在乾清宫看过一眼。”他说这话就拿眼神在岚琪身上乱瞟,气得岚琪骂他,“青天白日,皇上可真是了不得了。”
说话功夫,外头通报内务府送来器皿请德妃娘娘检查,是寿宴上要摆在外臣席前的用具,岚琪在镜子前整理了衣装,完全不理会玄烨自顾就往外走,皇帝反而眼巴巴地跟着她出来,还被岚琪说:“内务府的人都是小心眼儿,皇上在边上看着就好,别回头您多说一句话,他们将来给臣妾穿小鞋。”
玄烨低声呵斥:“反了他们的。”
岚琪却笑:“皇上对付大臣们,难道都是用吓唬的?臣妾可不委屈,他们再怎么着都是翻不出天儿的奴才,要紧的是有人办差就好。”
而内务府的人发现皇帝也在永和宫,个个儿都伏在地上动也不敢动。上一回惹怒了荣妃德妃的事的确没有被追问什么罪过,但这是他们被两位娘娘捉住的把柄,如今再如何尽心,也怕娘娘们秋后算账,今天见皇帝在此,都明白德妃娘娘但凡说个不字,他们就完蛋了。
幸好这一批东西很令人满意,岚琪还夸他们的采买如今算盘打得更精了,打发了人带着东西下去,玄烨好奇地问:“你们这样事必躬亲,连器皿都要一件件查,再多十双手也忙不过来,朕若如你们一般治理朝政,还不得累死了?”
岚琪洗了手,在环春捧来的匣子里挑了些槐花膏擦在手上,没有违背承诺提起上回他们弄虚作假的事,只是道:“家国之大,皇上这样做当然不行,可紫禁城再大总有地界,宫里的人头再多也数得过来,臣妾和荣姐姐早就习惯了。”
玄烨手里把玩着玛瑙扳指,很佩服地说:“你们这些柴米油盐里,果然有很多大学问,明日朕再跟着你看看热闹,这么些年,还真没仔细看过你们是怎么做事的。”可前一刻还坐着好好说话,这一刻环春刚走开,玄烨就凑过来闻岚琪手里的槐花香,轻声说,“夜里我们赏那幅画可好?”
岚琪心里热乎乎的,把他往后一推,就走开了。
正好乾清宫急匆匆来人,说科尔沁的亲王刚刚到京城,太子派人问万岁爷见不见,玄烨便正经脸色要离开,众人围着他将衣衫穿戴整齐,玄烨说:“科尔沁的人来,夜里朕带他们到宁寿宫觐见太后,要晚些回来,你自己用膳吧。”
1...301302303304305...4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