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继续接近。提醒各舰注意隐蔽,千万不要让鬼子发现了。我们去清楚,到底是哪几艘军舰。”豫康号通过无线电向各舰发出了信息,作为领舰,豫康号的吨位更大一些,所搭载的无线电功率也更为强大,足以指挥小舰。
“第一艘好像是战列舰丹后,第二艘应该是旗舰周防,第三艘……按理第三艘应该是石见啊?我怎么不像?”
“不要紧张,仔细再。”陈策沉住气,安慰观测员,此时雷击舰队还不知道石见已被德军重创并被日军自行击毁的消息。
“舰长,第三艘绝对不是石见,体形相差太大了,倒是有点像装甲巡洋舰磐手呢?后面几艘也是装甲巡洋舰,对,一定是地!”观测员兴奋地吼叫起来,“八云、常磐,最后那艘是若宫丸!”
“你敢肯定?”
“别的我不敢保证,若宫丸绝对错不了,体形相差太大了么!速度又慢!”
“好,告诉第二支队,先吃掉最后那艘……”
若宫丸在舰队最后蹒跚前进着,整个舰队就以它的速度最慢,因此不得不驶出最高航速来跟上编队速度,舵手和观测员一直在紧张地紧跟着前面的舰只,根本没有太多的心思观察两翼,而舰长和一干中高级军官此时正好已用过晚饭,在会议室里吹牛聊天。
“就是它了,鱼雷,预备……”第二支队接到命令后,立刻调整阵形,以蛟龙出海的姿势猛地朝若宫丸扑去。四舰驶抵距离目标000米左右的距离,敌人还是毫无察觉,辽安号舰长露出会心的微笑,计算好角度、调整好深度,随着放地一声令下,左右两舷地鱼雷管猛地张开,两发黑洞洞的鱼雷迅速钻了出来。“佟”地一声,鱼雷入水了。很快,在三元推进剂地工作下,经过改良的三年式黑头鱼雷(甲型改)发动机开始了工作,以7节的最高航速迅即向目标扑去。几乎与此同时,辽康、辽威、辽武号也发射出了自己的鱼雷。发鱼雷从各个角度向若宫丸进发,牢牢封锁住了敌舰的机动空间,一举将其包裹在天罗地中。
鱼雷推开浪花。飞速前进着,000米的距离对他而言不过就是分多钟的事情,陈策和雷击舰队都在等待着那声惊天动地声音的到来。
若宫丸地观察员揉揉自己的眼睛,不经意间转了个角度,眼睛往海面上漫不经心地瞟了一眼,200米开外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正朝自己扑来。“那是什么东西?”他吓得一个机灵,不好,鱼雷!就在他竭尽全力。发出“鱼雷、左满舵”的声音后,两侧赶来的鱼雷已不由分说地咬上了船舷。“轰轰”两声,鱼雷重达20公斤的装药部迅速爆炸,将脆弱的若宫丸号舰体炸成两截,不等舰上如何反应。船体已开始快速下沉,并迅速形成漩涡,吸进了不少落水挣扎的日军士兵。
当然,真地从战斗效用来说。对付若宫丸这样的舰艇只要一发鱼雷即可,之所以杀鸡用了牛刀,就是保证打击力。
“好!”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响起,稍远距离的第一支队和陈策所在的豫康号都听到了声音,众人沸腾了,一片叫好声。
自然,强大地爆炸声也惊动了日军,加藤此时正好和神尾在喝酒聊天。听到如此猛烈的爆炸声,立即站立起来,“怎么回事?”
“报……报告司令官阁下,若宫丸突然发生爆炸,已经沉没了……”
“什么?”加藤眼睛都瞪圆了,“敌人袭击么?”
“目前还没有发现敌人的影踪,会不会是触到了水雷?”
“水雷?”加藤气急败坏,“给我仔细搜索海面。查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哈伊!”
“派八云去营救落水官兵。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哈伊!”
“舰队降低速度,保持警戒。等待消息明确!”
“哈伊!”
第二支队在欣赏完若宫丸的“汇报演出”后,并没有四散逃窜,相反,他们算准了鬼子一定回来救援,准备再以此为饵,再给对方一个下马威。
八云掉转船头,急巴巴地赶来了,舰上探照灯大开,但无一例外地都是照向正前方的水里,想清楚若宫丸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两侧隐蔽的角落,更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又一条大鱼上钩了,而且还是前赴后继的上钩,第二支队也不含糊,齐刷刷地又是条鱼雷齐射,然后便脱离了战场,毕竟,打光了鱼雷的鱼雷艇就什么也不是了,辽安号舰长一边高速脱离战场,一边暗暗祈祷老天帮忙。又是“轰轰”两声巨响,八云号也中了两发鱼雷,不过比若宫丸幸运的是,八云号被命中的位置并不是关键部位,而八云号无论体形和防御力都要强于若宫丸,被命中两条后并没有迅速下沉,而是在一侧和舰艏撕开了口子,海水直灌,很快形成了5°地侧倾,动力全失,但好歹还漂浮在海上。
八云的爆炸声再次震撼了日军,加藤终于从暴怒中清醒过来,这绝不是什么水雷,相反却是支那人的鱼雷夜袭。
“八嘎!”他的牙咬得嘎巴嘎巴响,“可恶的支那人!”
“报告司令官,左侧发现支那鱼雷艇!”由于八云号上燃起了熊熊大火,在原本黑漆漆的海面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炬,将周围海域的景象也照亮了几分,刚才还一头雾水地日军观测员终于在火光地帮助下发现了敌军的所在,在探照灯地照耀下,一直行踪隐蔽的雷击舰队暴露在日军面前。
不等加藤下令,训练有素的日军士兵已在枪炮长的指挥下开始朝模糊目标进行射击,一时间海面上到处是大口径炮弹落水的水柱,日军虽然要去补充物资,但毕竟没将所有炮弹打个精光,眼下迭遭打击,将所有剩余力量都爆发出来了。
“不好,有鱼雷!”随着一声惊呼,原本还在用望远镜观察射击效果的加藤赶紧将望远镜调整到近处,果然不远处有两条鱼雷推开浪头疾驶而来,目标正是旗舰“周防”。
“左舵40°!快,快!”加藤焦急万分,眼鱼雷越逼越近,他一把推开轮机兵,亲自操起舵来。战舰猛然在海水中划出巨大的弧形,两发鱼雷堪堪擦过,距离最近者甚至不到5米,把加藤惊出一身冷汗。
原来,早在第二支队一击得手后,陈策就率领第一支队调整了位置,做好了发射准备,在第二支队射出第二次齐射后不久,第一支队也进行了齐射,而且选择了一次性将鱼雷打光的战法——陈策深知,敌人已经反应过来,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再磨蹭了。果然,刚刚等他们调好头,鬼子的报复炮火就铺天盖地地落了下来,虽然由于没有校准而大失准头,但单单就他们掀起的水柱就让小小的鱼雷艇颠得七上八下、活像在海中飘荡的树叶。
眼鱼雷逼到跟前,其余各舰也没有心思进行还击,忙着规避呼啸而来的高速鱼雷。6发呈扇形展开的鱼雷阵是这么好避的?况且又是在这么近的距离和相对比较狭小的海域中,很快,装甲巡洋舰常磐号舰尾吃了一发鱼雷,尾炮附近所有设备和人员全体炸飞,周防号虽然由加藤亲自操舵,后者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但还是在舰舯部中了一发,海水迅速灌入,淹没了个锅炉,原本高速运转的军舰速度立即慢了下来,好在这艘日俄战争时期的老舰还算坚挺,除了略有倾斜外,没发生什么大事故,在加藤的鬼哭狼嚎中,日军士兵完成了损管作业,成功地控制住了周防的伤势。
只是,经过规避、损管这么一番折腾,陈策率领的雷击舰队早就脱离了战场,逃得无影无踪,加藤和神尾破口大骂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只能悻悻然去抢救落水官兵。整个海战总共持续了不到0分钟,陈策率领的雷击舰队以2发鱼雷为代价,进行了一次近乎完美的作战,击沉了若宫丸、重创了装甲巡洋舰八云号、轻创周防号、常磐号,毙、伤日军官兵700余人(包括落水后被淹死的),自己却毫发无损,不能不说是世界海战史上的一个痕迹。最终,雷击舰队在陈策的带领下,凭借着高航速和黑夜的掩护重新回到了葫芦岛海军基地。
国势 第115章 经济战场
第5章 经济战场
天刚刚放晴,为了侦战果,希望号和前指都放出了侦察机对战事发生的海域进行侦察。只见海面上一片狼藉,收拢完落水士兵的日军舰队正以蹒跚的航速向旅顺挺进。舰队遭遇如此重大的打击,去威海卫补充物资和弹药已无任何实际意义,只有旅大方面才能为舰艇提供必要的检修,受最高航速只有节的八云号拖累,整个编队几乎以蜗牛爬的方式前进,从空中望去,几艘受创舰艇甚至还冒着阵阵浓烟。
“雷击舰队干得真漂亮……”几乎每一个侦察机飞行员都这么说,遗憾的是,飞机搭载的照相机技术还不过关,照片洗出来以后迷迷糊糊,没有专业人士的指点是不出道道来的。只是,作为第一手证据,这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成为每一个得知此事之人的抢手货,大家争先恐后地一睹为快,然后是啧啧称赞声,“海军弟兄干得真不赖!”。
陆地战场上,在明山前线坚守的师官兵在收到我军海战大捷的电报后,兴奋异常,不仅酣战数日的疲劳劲一扫而光,就是平日素来稳重的中高级军官也是又唱又跳、兴高采烈。对面的鬼子摸不着头脑,以为是对方来了援兵。直到后来负责部队宣传工作的政治部主任灵机一动,动用话筒进行广播后才让对面之敌知悉了这一消息。由于日军此时还没有接到任何相关的正式通知,初次听到尽皆大哗,压根不相信这是真的,谓华军造谣,但很快46联队收到了神尾的电报,通报了所发生的事情,真相才让人知悉。眼长官和上级都没有出面反驳。听到风声的日军士兵虽然不愿意相信,但还是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
作为最高指挥官的加藤对此显然负有不可推卸地责任,仅仅三天,他用于青岛大战的兵力就损耗了大半,就是八云也几乎没有拖回去的必要,败局已定,根本没有回天法术。舰长室内,加藤坐稳了垫子。仔细擦拭着那把心爱的东洋刀,少顷,一股鲜血喷溅到墙上,他用自杀的方式结果了自己的性命。这几乎已是最好的结局了,否则打了败仗回去堕了第三舰队的脸不说,单是那些手下都会受到牵连。
又是一个清清爽爽地晴日,太阳在空中懒洋洋地挂着,百无聊赖地关注着大地苍生。此时的上海交易所早已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既然资本是逐利的动物,那投机便是这一过程的应有之意,在这个充满市场法则的交易所中,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不同的只是时间或者人物。这个当时远东最大的交易所囊括了期货、外汇、股票、黄金等各种各样的交易品。虽然不如后世那么界限分明,但此时上交所地金融联动却是最好的。只要中间存在着利差机会,就不会有人放过,资本宛若嗅觉最灵敏的狼犬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逐利机会,数不清的货币都朝这个方向涌动,英镑、马克、美元、华元、日元等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钞票在其中进进出出。小黑板上那不经意地一划在实际中往往代表了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生意。
秦时竹在北疆执政时,曾经在沈阳专门设立了交易所,算作投机资本的战场,虽然沈阳交易所起点高、运作正规、规模也大,但上海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在发展交易所方面地优势,再加上各国资本和银行的掺合。上交所依然是中国最大的交易所,行政力量敌不过经济力量由此可见一斑。好在现在秦时竹是全中国的大总统,也无意计较上交所大还是沈交所大,哪个方便就用哪个吧,毕竟上海的经济地位和发展水平不是沈阳可以比拟的。
不过上交所的头头脑脑也并非井底之蛙,在派遣人员参观完沈阳交易所后也立志提升上交所的硬件环境和交易水平,他们不仅学习沈交所地交易制度(比如t+、涨跌停板)和交易纪律,而且大幅度追加投资。将电话接到每一个大客户包厢和红、黄马甲手上。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凭借着灵敏的政治头脑,“自觉”接受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的监管。对虚假传闻、买空卖空等恶**易予以核查,像当年“橡胶股票”这样的风波起码在制度上是予以了杜绝。在表面上来,这似乎是一个轻轻松松、大家满意的过程,实际上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控制与反控制行为。租界四处林立的外资银行、金融商、买办、掮客都是交易所黑幕中地可能性成员,他们之间地重重勾结往往让上交所的日常交易变得肮脏不堪,几乎每一笔大额交易后面都有可能涉及到黑色交易。但中国已经不是那个积贫积弱地清朝政府了,秦时竹也不是软弱的慈禧或者袁世凯,中央银行特派员控制着中国最为庞大的金融资源,内务部特派员则控制着强有力的行政资源。任何想对这种力量进行挑战的企图都无一例外地碰得头破血流。
在北疆最初的盐政改革中,曾有几家著名的外国银行不甘心失去控制中国盐税的机会,联合起来对政府施压,不同意支付海关关税的剩余部分。袁世凯政府的财政部慌了手脚,到处哀求和恳请,都没有成效,但北疆政府通过北方实业的力量,通知上海各主要进出口商人将业务一律通过秦皇岛海关转口进行,至于命令这帮唯利是图的商人转向的武器,则是北方实业控制下的煤炭、棉纱和电力,没多久,上海的进出口税收直线下降,不要说关余,就是原本应该支付给各国银行的关税都难以凑齐。这是各大列强银行所碰的第一个钉子。
后来,中央政府推行废两改元、取消洋厘后,各国银行不甘心既得利益的丧失,联合勾结起来拒收华元,疯狂抢购、套购白银,意图逼迫中央政府就范,新组建的中央银行一方面暂停支付借款和赔款。一方面联合人民、交通、中国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抛出大量的外汇进行黄金抢购,各国银行在沪的黄金储备被一扫而空,结果不到半月,欧战爆发,各国货币一落千丈,黄金和白银之间的比值大大下跌,各欧战参与国地货币价格也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北方实业、大通集团等国内几大出口商联合宣布。出口物资一律以华元或黄金结算,不再接受各国外汇。此时由于战争需求,各国都需要在华采购物资,特别是战争所需要的钨、锑、大豆等,只好又匆匆忙忙地将外汇换成华元,一来一去的损失恐怕只有天知道。
明面上如此,暗地里同样也是如此。外国在华资本力量除了白道外,多年来还豢养了一批流氓、打手等黑道力量。上海的青红帮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正经商人不是败于正常的商战之手而是迫于流氓、地痞的威胁而举步维艰,但在国家机器面前,这些宵小根本难以立足。护国战争胜利后,内务部对上海的治安予以了极大关注。不但使上海成为第四个拥有铁甲车装备地城市(前三个分别为沈阳、北京、天津)而且还派驻了内务部特派员,大批巡警、特警从北方抽调南下,一大批混迹于上海滩的流氓、瘪三在暴力机关前吃瘪,或是享用了内务厅的“花生米”或是被押往山西的煤矿、东北的铁矿服劳役至死。至于隐藏在租界里的危险分子。则由安全局负责定点清除,当地报纸经常刊登人口失踪的消息,而往往每过一段时间就能从黄浦江中捞起装人的麻袋,负责租界保卫地人群——无论是安南巡捕还是印度阿三,此时只能如无头苍蝇一般乱转。国务副总理兼内务部长葛洪义曾经在内务部秘密文件上批示:“上海滩的地盘一定要让人清楚,乱来是不行的!务必要使人明白,究竟谁才是老大!”
经历了这些似平淡实则惊心动魄的事情后,中央银行在上交所的坐庄行为和内务部地大佬地位得到了确认。一般势力难以挑战,更何况欧战爆发,各列强殊死搏杀,在华势力也彼此针锋相对,再也难以纠集起**阵线,上海的日子总算是安耽了下来。
通过上述种种努力,上交所一举成为远东地区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运作最为规范的交易所,同时也奠定了上海作为远东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随着交易席位和参与人员地增多。上交所场地日益变得捉襟见肘起来。董事会已决定将交易所的各项业务进行拆分,证券、期货、外汇和黄金市场三大块明年将在新的专门市场运作。94剩下的日子将是上交所如此规模的最后演出了。
“卖报卖报,最新的《人民日报》,日军进攻青岛德军,在我崂山湾登陆,与国防军演习部队多有摩擦,我政府驻日公使奉命向日方提出严正抗议……”上交所的发展带来了周围第三产业的发展,像饭店、舞厅、酒吧、咖啡馆、宾馆、赌场、妓院等各种各样地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很多投机界的大亨就是在饭店、酒吧、咖啡馆甚至赌场、妓院完成交易的,而报纸作为当时最主要的传媒,几乎是交易所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
什么?虽然还没有到开盘时间,但大厅已是人声鼎沸了,众人对于报童高声叫嚷的消息表示出了极大的惊讶,纷纷予以抢购,不多会,报童手中厚厚的报纸变成了一张张纸币或硬币,瘦小地身躯拖着沉重地步伐,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从早上五点到现在,他们忙活了半天,饥肠辘辘、浑身是汗,为的就是在第一时间将报纸售卖出去,现在总算是完成了任务。明天,将又是如此地重复劳动。
虽然报纸上说得很隐讳,但在场的都是投机老手,早就从文字中嗅出了不寻常。什么叫摩擦?那就是擦枪走火,中日两家干上了!虽然交易所新闻发布人还在公布其他各种各样的消息,但能有什么消息能和这种重量级的炸弹相提并论呢?想到这里,众人纷纷有了计较,关注起报价来。九时整,交易所敲响了开市的锣声,各类交易物品的开盘价将予以公布,只见身着红马甲的交易员手捧黑板,用拳头大的粉笔字书写着当日该类别物品的开盘价。
“什么,华元兑换黄金的价格下跌5%,有没有弄错哦?”
“天哪,日元兑华元变成:5了,昨天还是:0啊!”
随着一块块黑板的竖起,人群中不断爆发出阵阵惊呼,几乎所有和华元有关的行情都有了大幅下滑,而中央银行发行的各项主要公债则一开盘就牢牢封在跌停板上(涨跌停板只对单纯国内品种如股票、债券有限制,对于外汇、黄金、期货等世界通用品种无限制)。
六号包厢内,一名中年男子放下手中的望远镜,似笑非笑地对周围人说道:“各家的消息来都很灵通,一早便知道了中日开战的事情,今天的节目恐怕有些精彩!”
“周先生,恐怕还得给这帮家伙一点颜色,整天不干好事只知道上蹿下跳。”旁边一个青年男子愤愤不平地骂道,“他们唯恐天下不乱的本性不然是不会改的……”
“这次和上次可不一样喽,他们送钱给我们,岂能不要?”被人称为周先生的男子,正是中央银行派驻上海的特派员,旁边几个则是人民、交通和中国三大国有银行派驻上海的主要监管。别他们年纪轻轻,手中却拥有举足轻重的金融力量。
“周先生,这次中央有什么指示?”
“稳定为主!具体指示嘛……呵呵”
“开盘了……”另一个提醒一声,众人的目光刷地被吸引过去,透过望远镜的视野望过去,只见黑板上华元兑换日元的比值直线下跌,开盘尚为5,此刻却连2的关口都要守不住了。至于另一个角落的公债平台上,黑板上各项公债的卖盘黑压压一片,几乎全部以跌停价挂单,鲜有人买入的。
国势 第116章 外汇大战
第6章 外汇大战
桌子上的铃声响了,却是交易所负责六号包厢的黄马甲打来的:“周先生,现在形势很差,从报价开始,汇丰、住友、花旗、三井等主要银行都纷纷抛售华元购进日元,现在99的压盘已达到40万了,而买盘还不到20万……您?”
稳定汇率是各国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中国自然也不能例外,周先生沉住气,回答道:“再等等,不要着急。”
大厅也有人员注视着六号包厢,对各个包厢究竟是何方神圣一般的投机者或许不太清楚,但在各机构当中却是公开的秘密,这种投射过来的目光多的是不怀好意,充满了挑衅。
“难道都对我们国防军这么没有信心?”特派员望过去,黑板上除了各大机构的大挂单外,还有一堆密集的小挂单,一就是投机客的杰作。虽然报纸上说的并不明白,但依据众人的法,多半是中日已经开战,想想中国历来外战的表现,大家都毫不犹豫地认定日胜华输,作为反映政治角力的经济要素,货币汇率就体现着力量对比。
9时0分,2的关口终于失守,华元兑换日元的比率进一步下探到24,较昨日价格几乎跌去两成。
“是时候了。”周先生接通黄马甲后用异常沉稳的声音说道,“29,买进500万,成交后用其中的200万去购买国债!”
中央银行果断出手了,现场的气氛开始兴奋起来,随着500万的大单子一挂,跟风吃进的人又多了一群,将黑板上的汇率推到了的位置,而国债地价格也稍微有些起色。纷纷脱离了跌停板的束缚。
“来中国人这次又跟我们耗上了,不知道他们能撑多久?”在号包厢内,一个胖家伙正向周围人群“布道”,肉乎乎的大手抓起电话机就吼道:“22,再挂00万……”
随着这00万的挂单一出现,跟风的人群又蜂拥而至,很快卖单又吞掉了买单,汇率甚至被推向25的大关。而一度有所转机的公债再次被封杀在跌停板上。
“245,400万!”没有犹豫,没有废话,这是实力的比拼,这是公平规则下地较量,谁能顶到最后,特派员的“重磅炸弹”又一次砸了下去。效果却没有方才那么好了,只把汇率推高到20的位置就停止了上升。至于公债。价格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在板上的压盘减少了一些。
交易所的人群已琢磨出味道来了,往日的外汇市场全天的交易量不过就百万级别的水平而已,可今天这个势头,不到一个小时就已达到了千万级别。必定有大佬在场子里。
“我倒要你这个中央银行到底有多少日元储备?”号包厢中跃跃欲试地人很多,凭借着背后国家的影响力,他们昨天就已得知了中日交战的消息,虽然对战况知之不详。但却早早地做好了准备,利用手中掌握的头寸和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能力妄图火中取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