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自从枪支进入中国后,中国就不缺乏神枪手。但是将狙击理论系统化、体系化,完成狙击从个人直观修为上升为体系修为却是从周羽开始的,在他的教育下,这些原始神枪手懂得了观测距离、风速,学会了运用瞄准镜和各种专业设备,懂得了计算提前量等各种各样狙击理论,最为直观的一点,中国原始神枪手都是独行侠。几乎没有谁有助手这一说。但周羽在传授狙击理论时,特意强调助手的功能和作用。这2人的学艺过程也是从担当周羽地助手开始。在现身说法和对比抗衡中,这2人明白了助手的重要性,更对周羽的枪法和理论深深服膺,佩服得五体投地,故而这2人都恭恭敬敬地把周羽奉为中国狙击的祖师爷,套用周羽大弟子赵德毓的话说:“拜师之前,我认为我地枪法已尽善尽美,几乎是指哪打哪,说打左眼绝不打右眼。但拜师之后,我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枪法再好,找不到人也是白搭,你准头再准,不会隐蔽纯属找死!”按照中国传统规矩,凡投入这2人门下的,都算是周羽的徒子徒孙。而这2人当中,在接受了周羽的言传身教后,都发展出了一套颇具特色地狙击手法,外行难以区别其中的异同,但内行根据弹道和狙击对象受创点,很容易推断出大致是哪个门下。只是有一点各门派全部是雷同的,那就是收徒就是从担任师傅的助手开始。
赵排长的运气不错,小李子虽然只是入门狙击手,但入伍之前原本是长白山的猎户,枪法神准,水平较之专业狙击手亦不逞多让,奈何入伍时间短了一点,还差一个月才够升级标准,因此还一直呆在排部。好在师的几个牛人对他另眼相,认定他是值得栽培的好苗子予以悉心教导,除了没有专业狙击手这个名头外,他地全套家当,包括望远镜、瞄准具、子弹、步枪等都是专业级别。
虽然部队有规定必须满2个月才能接受升级评定,但规定总有例外,,倘若能在战场上杀伤一定数量的敌军重要目标,可按照其重要程度折算分数予以减免一定时期的考察期。护国战争时期,老袁的部队太不经打,他的狙击才能丝毫没有得到发挥就迎来了胜利局面,这次面对鬼子军官,说什么都不能再错过了,虽然击毙一个中尉折合分数只有5分(少尉分,机枪手、炮兵、通讯兵、骑兵、辎重、工兵等专业兵种2分,其余步兵分一个,击伤减半)而每增加0分才能缩短个月的考察期,但苍蝇虽小,毕竟也是肉嘛!再说,要想凭军功获取奖章乃至勋章,都要靠分数的累计。小李子屏住气,两眼眯成了一条缝,紧紧盯着瞄准镜中那个手执指挥刀的仁丹胡,面上虽然平静如水,心中却早已闪过一系列地计算。风速、俯仰角、敌方移动地提前量都在他的脑海里一闪而过,有了!他轻轻扣动扳机,792mm地子弹带着超音速的旋转威力扑膛而出,赵排长一直用望远镜盯着鬼子的动静,只见视野里的鬼子军官胸口处顿时出现一个血红的圆洞,随后就仰天倒了下去。
“好样的,打中了!”排长兴奋地拍拍小李子的肩膀。
“嘿嘿!”小李子一脸憨笑,这可比打猎的要求高多了。
随着小李子的枪响,阵地上的士兵开始猛烈还击,步枪、轻机枪的声音响成一片,鬼子刚刚因为军官的倒下有些心慌意乱,现在遭到突如其来的猛烈打击,更是慌成一团。小李子平静了心态后继续开枪,几乎枪枪弹无虚发,赵排长眼瞅着真切,在小伙子枪下毙命的小鬼子起码有~4个,好家伙,一人就报销掉半个班!
鬼子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勉强对射了几轮后就拖着同伴的尸体且战且退,因为他们绝望地发现,他们所处的地区几乎是毫无遮蔽的沙滩地,即便趴倒了也被对方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经验丰富的军曹自动接替了鬼子中尉的指挥权,带领人马一点点地往后退,虽然狼狈但总比全军覆没要强。
正在赵排长和全排士兵欢呼打退敌人进攻时,连部通讯员满头大汗地跑来了。
“连长命令立即撤退,放弃防御阵地!”
“为啥?”赵排长不解,“我们刚刚打退敌人的进攻嘛!”
“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执行命令吧,这是团长下的命令!”通讯员怕赵排长不理解,特意强调了团长两字!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赵排长虽然有些想不通,但还是飞快地收拢部队撤退了。其实,不光是他,团长在下命令时也有些想不通,因为这个命令是师师长郭松龄亲自发出的。





国势 第109章 见招拆招
第09章 见招拆招
从早上开始,郭松龄就一直在指挥部里密切关注态势的发展,鬼子从两处地方同时登陆的消息传来,他感觉到了气氛的不正常——鬼子兵少,按理要选择集中兵力突袭我方薄弱处才是,为何还要分兵登陆?在前方战斗打响时,他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他觉得其中的文章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三个小时以后,从前敌总指挥传来的情报证实了他的猜测——国防军前线侦察机回来汇报说,鬼子舰队在崂山湾附近分成了三股力量,南北两路军舰多、登陆舰和辅助舰少,中间这一路正好相反,军舰少、登陆舰和辅助舰多。至此,鬼子的意图一目了然——企图通过在南北两路的猛烈炮击和佯攻吸引国防军的注意力,为其中央突破创造条件,待得手后,再将佯攻兵力收回,用于主登陆场扩大登陆面。只是鬼子万万想不到,国防军极端重视情报应用,特别强调动用飞机进行侦察。虽然海军因为舰队弱小无法对鬼子舰队进行侦察,但侦察飞机却将这一切都尽收眼底。
“算盘打得蛮精明嘛,南北对进,互为佯动,仗着你军舰调动速度比我们快,想来个中央突破?”望着鬼子兵力部署的示意图,郭松龄经过一番合计,决定将计就计。你不是在南北佯攻么?我就来个战术撤退,让你推进顺利,一发不可收拾,你不是想在中央造成缺口么,那我就来个寸步不让,你还撑不撑的下去?
因此,郭松龄严令南北两翼加速收缩,赵排长等感到不能理解的命令就是出于这一情势。
崂山湾的日军舰队旗舰上,日军高级将领也在进行激烈的战术争论。自从国防军侦察机飞临舰队上空后,神尾、加藤等人就感觉到了压力——佯攻阵地好不容易造成的突破假象轻而易举地就被支那飞机识破了。虽然还不明白对方有什么针对性的调度,但至少欺骗地手法不能再上演了。日军舰队手头还有几架侦察机,但经历过青岛上空的交战使得加藤对用侦察机进行侦察感到失望。在飞机对抗上,海基飞机比起路基飞机来有着太多的劣势,别的不说,远在几公里外就发现国防军的飞机飞来,可没等日军那几架笨拙的水上飞机起飞升空,华军飞机早已一掠而过。将日军的一切动向尽收眼底。虽然舰队装备了气球炮,但这种移动缓慢、转向迟钝的原始高射炮只适合对付气球、飞艇等大而苯地目标,对于飞机这种小而灵活的东西简直就是大炮打蚊子——有力无处使!砰砰砰砰浪费了上百发炮弹,却连对方飞机的翅膀都没能擦到,大日本帝国什么时候丢过这种脸?
“神尾君,敌人恐怕已通过侦察得知了我们的计划,你打算如何应对?”
“加藤君,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既然对方可能初步判明我们的动向,我们就不妨来个将计就计,就地转换佯攻、主攻角色,南北两处就地由佯攻变为主攻。中央由主攻变为佯攻,不管怎么说,我们舰队的移动速度远远高过支那人的步兵移动速度,我完全有把握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打垮他们!”
加藤点了点头。这也不失为一种应对办法,他立即命令部队遵照执行,同时还不忘补充一句:“水上飞机轮流起飞、升空警戒,驱逐并击落一切华军侦察机……”
如同两个高明的棋手,在小心翼翼地下完第一回合后立即对彼此地实力有了计较。在郭松龄来,虽然鬼子自我吹嘘的厉害,但在上午的战斗中并没有表现出过人之处,反而验证了他对日军战术呆板、僵硬的评价;在神尾来。不管是中央突破还是两翼登陆,目的只有一个——突破华军防线,从上午来,华军地抵抗并不激烈,完全靠了雷区的掩护才取得了重大战果,但雷区终究是一次性的防御武器,只要皇军使出全力,必定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粉碎支那人地抵抗。变中央突破为两翼包抄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有可能围歼大量敌军,他深信战无不胜的大日本皇军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于是在中央阵地上。中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日军层层推进,在舰炮火力掩护下,不顾雷区的大量杀伤进攻华军的预设阵地,拼命做出主力在此的假象。国防军则节节抵抗,以预设工事为主要手段迟滞日军推进,争取用最小的牺牲大量杀伤敌人,同时让对方确信国防军的主力已被日军成功地调动到了这里。
只是,日军一直找不到国防军地炮兵阵地,也没有遭到类似前次的密集的中大口径火炮袭击,这隐蔽的炮兵群到底哪里去了呢?日军百思不得其解,国防军的步兵也纳闷不已,只听见小鬼子猛开炮,我们的大炮怎么不还击?
土岭下面的师指挥部里,电话铃声响个不停,郭松龄在沙盘前驻足观,参谋军官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在不断地调整双方态势。
“北路日军先锋部队已冲过万家集,距离海岸超过0里……南路日军最远到达何家铺,然后折向东北方,目前距离我军里。”随着前线地报告,参谋人员不断移动标识为日军地小太阳旗,只见太阳旗从海里开始,慢慢地插到海岸线,然后又呈现扇形闪开局面向内陆扩展并推进,而标识为国防军的祖国之盾军旗则有意识地开始收缩,并向内线集中。
此时此刻地郭松龄心里最想说的话只有两句。第一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二句,“战争最恒古不变的秘诀就在于,最大限度的集中自身兵力同时尽最大可能分散敌人兵力。”日军的虽然气势汹汹,摆出了包抄合围的态势,但在郭松龄眼中,这两个张牙舞爪的大螯只是虚有其表,师这把铁锤不但不容大螯啃动。相反,这把铁锤还要将整只螃蟹砸得粉碎。
情况还是一个接一个的涌来,在沙盘上地微小动静都很可能是实际阵地的大厮杀。
“根据初步估计,在北路登陆的日军数量已超过500人,并且仍在持续增加中,据前线部队报告,日军不但步兵大举登陆,就连火炮和其余物资也随同登陆;南路日军进展‘顺利’。目前已占领我军主动放弃的处阵地,气势极为嚣张,人数仍不详,估计不少于2000。”
“报,我军放弃老爷庙阵地,营撤退至关家疙瘩防守,他们报告正面日军至少超过000人、炮火极为猛烈,请求炮兵支援……”
“营伤亡如何?”
“还剩下六成兵力。其中一成为轻伤员,重伤员和牺牲将士已经撤下来了。”
“从2营抽调一个连给他们,告诉营,我相信他们顶得住,炮兵群还不到发威的时候。让他们务必坚持!”
“是!”
炮火连天的中央阵地上,小鬼子下了大本钱,虽然只是佯攻,但却集中了一半多的舰炮用于火力压制和覆盖。缺少重火力掩护的营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多将士就在日军地连绵炮击中捐躯。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敌人并吸引视线,营且战且退,一路杀伤日军。他们顽强的浴血阻击成功地吸引了日军的视线,让他们误以为正面抵抗的国防军至少超过2个团。有几个参加过甲午战争的高级军官根据历史经验,认为当时皇军一个大队就敢对数万清军发起进攻,现在一个大队的兵力对付几千支那国防军完全是绰绰有余,战斗打成这样已远远出乎意料了。
“神尾君。前线的战事很激烈啊,支那人来在中央阵地部署了重兵,不然……”加藤着沙盘上地示意图说道,“南北两翼推进极快,各自有一个联队包括辅助兵力登陆推进,最远处深入敌境0多公里,唯独中央阵地进展缓慢,从上午打到下午四点钟。推进了不到2公里。按照这个速度,恐怕明天都……”
“哈哈哈。加藤君真会开玩笑,现在敌军已在向中央集中了。”神尾骄横地说道,“南北两翼敌军几乎是一触即溃,可以出人数不多、战斗力也不强,唯独中央佯攻地带打得这么热火朝天,可见支那的主力在此,只要我们继续吸引敌军的火力,等南北两翼包抄到位时,中央阵地的敌军主力恐怕就只能束手就擒。”
“查明对方的番号了么?”
“支那国防军步兵第师,师长郭松龄,据说是支那总统秦时竹地心腹,师还号称支那主力师……”
“什么主力师,2个团连皇军一个大队的进攻都防不住……”
舰桥里,神尾、加藤和一大批参谋军官笑成一团,谁也没有去仔细想,师的炮兵群哪里去了?
从态势上,崂山湾附近的战事呈现极为复杂且奇怪地情形。日军的登陆作战概括起来就是三路分兵、扇形展开的态势,其南北两路进军顺利,在付出较小代价后轻松夺取国防军预设阵地,到第二天天亮时分,各约有4000人成功登陆,其先头部队更是深入沿岸40里外的地方,大批的军用物资、重炮也开始在滩头卸载。但中路的胶着却与南北两翼的轻松形成鲜明对比,神尾原定中路为主攻区域,希望能够在佯攻两路战斗打响后成功支开当面国防军而进军,但郭松龄寸步不让,与神尾打起了针锋相对的阻击战,双方在激战一整夜后打成了胶着状态,日军在付出上千人地代价后得到的仅仅是国防军修筑的前三道预设阵地,纵深不到5里,几乎每一个工事、每一段战壕、每一座丘陵都要经历反复争夺才能实现易手。战场范围并不宽广的中路阵地上落下的炮弹数量却是各路当中最多的,日军动用大口径舰炮拼命压制,国防军则灵活地运用迫击炮和轻型步兵炮大量杀伤敌人,夺取了局部范围内的火力压制优势。战斗中经常可以见这样的场面,日军进攻前炮火铺天盖地,压得国防军抬不起头来,一旦步兵进攻开始,弹幕开始延伸后,国防军布置地隐蔽火力点开始发威,迫击炮地曲射威力和步兵炮的快速移动将只有步枪和重机枪地日军压得寸步难行,再加上日军处于雷区行进和佯攻态势,使得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大量的生命代价。令国防军更为惊讶的是,日军在屡屡碰壁之后,依然没有调整战术,一板一眼的进攻套路正宗倒是正宗的,可惜实在是有些呆板。
事实证明,师所部官兵除了在小规模集群配合程度和单兵训练程度上稍逊于日军外,其余水平不是与之相当就是高出一截,特别是国防军配备的装备要远远好于日军。师普遍装备了三年式步枪(即毛瑟9k的中国版),虽较日军手中的三八大盖有效射程要近(三年式200米,三八式2000米以上),但在不加光学瞄准镜的前提下,距离超过00米后普通士兵的视线就开始模糊,射击精度基本难以保障,三八式多余的00米射程毫无意义,相反三年式较短的枪管更有利于在狭隘的战壕中使用,而三年式使用的792mm尖弹更是远远胜于三八式65mm的子弹威力。
日军此时使用的重机枪称式重机枪,于明治年(905年)制造,是法国哈乞开斯空气冷却式重机枪的仿制品(全长.9米,全重55.9公斤,口径6.5毫米,0发直排弹板式供弹,射速450~500发/分,有效距离2000米),又笨又重,用于进攻作战威力不如国防军的马克沁改型,此时日军基本还没有轻机枪的概念,而师普遍装备的三年式轻机枪在克服了枪管发热和寿命短的缺陷后,在近战中爆发出了惊人的威力,日军后来在汇报中所说的华军“弹如雨下”虽然略显夸张,但基本描绘了战场情景,因为单就从弹药投掷量来说,一挺轻机枪消耗的子弹接近一个普通步兵排全部步枪齐射时的消耗,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倒在轻机枪下的日军老兵可谓是数不胜数。




国势 第110章 持续诱敌
第0章 持续诱敌
在近距离支援火炮上,日军也同样处于下风,担任青岛攻略的日军炮群原本较为齐整,分野炮兵、山炮兵、野战重炮兵、独立攻城重炮兵和海军舰炮群,但由于登陆次序的先后和运输能力的限制,只有野炮兵和山炮兵陆陆续续上岸,其余部分都还在船上候命(主要包括20mm、50mm、200mm、240mm、20mm榴弹炮及05mm、50mm加农炮)。日军野炮兵主要采用式野炮,是德国轮式75mm克虏伯野炮的仿制品(炮管长2.米,口径75mm,炮重900公斤,弹重6公斤,射速6~2发/分,初速50米/秒,最大射程250米),威力不小,灵活度却不高,登陆数量也较少,没有构成较大威胁(国防军一般装备75mm轻型榴弹炮,是法国同类型火炮的改型,采用液压驻退设备,射速高达0发/分,虽然炮弹质量要轻,但单位时间投射的弹药量却远远高于式野炮,此时德国克虏伯野炮在中国有关情报的援助下也采用了新型驻退设施),日军登陆后进行支援的主力是山炮兵,其主要装备为4式山炮,为90年(明治4年)制造(炮管长.米,口径75mm,炮重540公斤,弹重5.7公斤,射速7~20发,初速60米/秒,最大射程600米),无论是性能还是灵活程度都不如国防军开发成功的三年式标准型步兵炮(口径75mm,系以92式步兵炮为蓝本制造),再加上师还有0多门轻型步兵炮(口径7mm,又可称战防炮),日军也无法取得优势,随着营的有意后撤。日军火炮在远距离打击上的精准度愈发无法保证,反观师装备的迫击炮形态小巧、弹道巧妙,步兵炮威力巨大、移动灵活,全面压倒了鬼子的山炮火力。而且加强营的火力密度颇为集中,500余人地部队集中了多达24门60mm迫击炮、6门2mm迫击炮、2门7mm步兵炮和4门75mm步兵炮的火力,让进攻的鬼子以为抓住了华军的主力。
营的激烈抵抗终于逼迫神尾等人调整计划,变南北两翼佯攻为主攻,变中路主攻为佯攻。意图通过左右两翼的快速推进形成对中路华军的钳形包围,并力争聚而歼之。于是,在标识敌我态势的战场形势图上,日军地主要兵力部署和进攻方向就成为一个以南北两处登陆点为底边,以中路国防军“主力”身后地区为的,略带弧形的等腰三角形。神尾的算盘打得很好,即用中路猛烈进攻吸引敌军火力,为两翼快速突进争取时间。准备一举将师主力歼灭在中路以西20多里的地方。
但神尾直到此时还没有明白,虽然他动用了整整一个联队的兵力在中路进攻,但他们面对的国防军“主力”实际实力不超过一个加强营,正是这个加强营,通过层层阻截、反冲锋等各种手段。牢牢将日军挡在正面,让对面的日军第4联队(联队长松前正义大佐)吃足了苦头,他们要努力营造一种假象,让敌人以为师主力就在于此地假象。这种努力已经初步获得了成功。松前联队使出了浑身的力气,付出了重大的伤亡,却依旧无法击溃当面之敌,反而迫使4联队长加大投入兵力。不但“一个大队击溃支那兵”的豪言壮语已经烟消云散,就连“我联队遭遇敌师主力,请求给予作战指导” 的求援电报都发了出去,凡是熟悉日军历史地人都知道,所谓“转进”就是撤退的代名词。而“请求给予作战指导”就是请求增援的遮羞布。面对攻击不力的局面,就是再爱好面子也不得不面对现实。
“师座,刚才前指打来电话,说根据侦察情况显示,日军在南北两翼仍旧持续增兵,但其炮击舰队主力已开始向中路转移,捎带着还有一批登陆舰艇和辅助舰艇……夏司令长官要求我们提高警惕,务必圆满完成任务。”
“增兵了?”郭松龄心中一动。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沙盘。“来得好哇,就怕你们不来!”
“发电报给营。让他们准备放弃目前阵地撤向将军岭,加速向营靠拢。”
“把营撤下来么?”
“他们打了一天一夜,太辛苦了,换下来休整一下吧。”郭松龄想了想,“不过营地火力密度不能撤,要和营一起营造主力在此的迹象。”
“是!
炮火纷飞的阵地上,营的将士们仍旧在浴血奋战,与南北两翼轻松诱敌、快速“撤退”的兄弟部队不同,他们经历了整整持续个小时的激战,每一处防御阵地都渗透着将士们的鲜血和生命,从昨天开始,师部陆陆续续给营增兵,累计补充兵力加上营原有的编制一共超过600余人,但到了现在,还能够作战地人员不到900人,其中还有00多号伤员。
“营长,团长让我们撤到将军岭,由营接替我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要找到人还真不容易,通讯员颇为费了一番功夫。
“娘的,你告诉团长,我们营还能打,老子不走!”营少校营长孔庆松头一昂,“除非我们营死绝了!”
“营长……”参谋急得满头大汗,几个副营长都在其他阵地上指挥防御,仓促间连个附和的人都没有,这孔营长可是出了名的倔脾气,怎么办?
“谁说不走啊?”
听着熟悉的声音,孔庆松一个机灵,团长来了?正想跳起来敬礼,后来一想这是战场上,这不是摆明了给敌人当靶子打么?只好回过头,神情尴尬地说:“团长,您怎么来了?”
“就许你出风头。我就不能上来?”团长是标准的东北大汉,年龄倒是比孔庆松只大了两岁,事实上,师的军官团体从上到下都很年轻,连主官郭松龄也只不过0来岁。
“我不是这意思,我是说前线危险,团长您……”
“行了,你小子别给我扯蛋。你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小心思?”团长虽然趴了下来,手却是狠狠地拍在对方背上,疼得孔庆松呲牙咧嘴却又不敢说,“你小子是不是想这都打了大半天地仗了,眼鬼子也快上钩了,要是这个时候把防御交给营,嘿……咱就白打了……”
“这哪能,哪能呢?”孔庆松一边挠着头皮。一副被人穿地模样,嘴上却不承认。
1...281282283284285...4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