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冯将军,不要用这种可怕的眼神着我,这是我们的风格。将策划多个方案进行讨论、定夺,我本人对这个方案并不好,但正如你所了解的那样,我们英国是非常讲究民主传统的,一旦这个方案在会议上得到通过,我哪怕再反对也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到那时……恐怕?”领事微笑着说,“不过。基于我对您的了解和一贯以来的友情,我非常愿意就我刚才的方案向参加会议的人说明,只要您愿意首肯,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实现……”
冯国璋暗暗叫苦,什么叫永恒的利益?他现在是实实在在吃到这个苦头了。想必当时朱尔典抛弃老头子,后者心中也是这样的苦楚吧?
“他妈地,老子拼了,与其这样坐而待毙还不如奋起反抗……”他脑中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脸上的神情瞬息万变,全部被领事在眼里。其实,哪里有什么b方案,所有这些无非是逼冯国璋就范的圈套罢了,英国人心里很急,秦时竹一步步在巩固自己的势力,急切之间难以动摇,在西藏等问题上地强硬立场又让英国大伤脑筋。冯国璋等人本来是牵制秦时竹的有效力量,但随着张勋、倪嗣冲、陈其美的一一垮台,其战略价值日益在下降,再不抓紧时间,恐怕今后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冯国璋心里急,领事其实心里比他更急,朱尔典都来了很多次秘密电报要求妥善布置,他知道。朱尔典在北京城也是受够了气。
“领事先生。这个问题很大,我需要和我地部下详细商议。另外,贵国究竟能提供什么样的援助也是我非常关心的,这决定到起事的成败……”冯国璋心动了,但还是做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
“那我就安心地等待冯将军的消息,不过我不得不提醒您,三天后是我们内部讨论方案定夺的消息,如果那时候冯将军还没有接受我们的提议,恐怕我就爱莫能助了。”领事在发出最后通牒后也不忘给冯国璋一个盼头,“至于具体地援助方式和手段,我今天晚上会派人送来一份详尽的清单,第一期不会少于0万英镑!”
这0万,也许将成为冯国璋的催命符……
94年7月2日下午6时,奥匈驻塞尔维亚公使吉斯尔男爵向塞尔维亚当局递上了最后通牒,提出了0项苛刻的条件。 塞尔维亚政府高层读罢后无不面面相觑,众人一致认为,奥匈最后通牒措词之严厉,条件之苛刻是前所未有,接受了这些条件几乎等于亡国,而拒绝则必将意味着战争,塞尔维亚毕竟只是一个小国,以弱博强,胜算不足,高层陷入了混乱。
对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塞尔维亚内部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大部分明智之士认为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所在,而好战军人则私下窃喜,认为可惜机一展宏愿。情景和奥匈帝国何其相似,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决定,向俄、英、德三国求援,请求他们进行外交斡旋,然而,直到7月25日上午,俄国、德国、英国三方面仍无消息。首相慌了手脚,对众人说:“现在距离最后通牒的时间已越来越近,为了保证我国地安全,必须作两手准备。第一,军队要秘密动员,防备奥匈军队偷袭;第二,起草复文,言词上可对奥匈做让步,但实质性内容不可接受,如果奥匈愿意延长谈判时间,我们就相应做一定地实质性让步,这样,既维护了我国努力争取和平的形象,又能拖延时间争取国际援助地到来,更重要的是能为军队动员争取时间。只要英国愿意出面,我们同意接受国际斡旋。”
这个命令可谓不偏不倚。鹰派和鸽派都无话可说,只好接受了首相提议,国防大臣发布了秘密动员令,教育大臣则随同外交大臣等人起草答复书。到下午5时,派往俄、德、英三国的特使依然没有消息传来,塞尔维亚只好下令进行全国总动员,征召预备役兵员,作好战守准备。
下午5时50分。在四十八小时限期届满之前的0分钟,帕西茨总理亲自带来了塞尔维亚政府地答复。塞尔维亚政府的答复是力求和解,对于最后通牒中的条件予以了部分答应,但奥匈帝国旨在逼迫塞尔维亚屈服,根本就无意通融。奥匈帝国大使板起面孔宣布:从公元94年7月25日下午6时起,奥匈帝国政府断绝与塞尔维亚政府的外交关系。实际上,早在最后通牒四十八小时限期届满之前,奥地利部队已在塞尔维亚边境动员了。换句话说,哪怕塞尔维亚全盘接受,维也纳也要找出其他方式来拒绝。在康拉德眼中,只有武力才能让不安分的塞尔维亚人认识到奥匈帝国的力量!
力量对于事态的解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独西方如此。中国也是。中华民国总统府办公室里,一个绝密会议正在召开,而会议主题则是针对两天后即将召开地宪法草案表决会议。耐人寻味的是,参加会议的除了秦时竹、吴景濂、葛洪义以外。杨度和梁启超两位也赫然在座。
“各位,后天就是有关宪法草案经过三读而呈请两院表决的时刻,根据近期的民意调查和分析,我估计将有五成稍多的议员表示同意。可诸位也清楚,草案的通过需要四分之三以上议员出席,出席议员之三分之二多数才能通过。考虑到几乎绝大多数议员都会出席表决,我认为至少需要67%的赞同票才能具有比较可靠地成功率。”葛洪义所掌握的内务部对于情况和民意调查显然非常驾轻就熟,“就目前各方面的反应来。民众对于宪法有比较高的期望,对正式宪法的出台可以称得上是翘首以盼,对宪法起草委员会拟定并经议会三读审议地草案也抱有相当高程度的信心。但在精英阶层,特别是两院议员那里,意见分歧显而易见比较严重……”
“葛副总理说得不错,宪法作为各方政治势力和政见斗争的试金石,折射出了不同的态度和意见。国民党方面虽然经过陈其美事件地打击而声望大跌,但仍有近三成的势力。实力不容小觑。能不能震慑住他们,让他们投赞成票是宪法草案能否顺利通过的关键。另外。以卓如兄、汤化龙为领导的进步党也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只是……”吴景濂苦笑着说,“形势似乎不太乐观。”
秦时竹将目光投向梁启超:“卓如兄,你既是进步党的领导,又是宪法起草委员会的委员,你对于表决一事究竟如何待?”
“大总统、诸位,”梁启超清清嗓子,“我梁启超个人对于宪法的起草是满意地,认为基本符合我国的国情,符合我国发展民主共和的要求,是一部比较完善、相当进步的根本**。自起草委员会提交草案呈请议会审议后,已经历三读,期间对于众多技术问题、细枝末节都做了很多修正,可以说在立法细节上达到了很完美的境界,再挑剔的人,在技术上也难以挑出毛病来。但时下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这部法案,顽固反对这部方案,他们总是从个人的本位主义出发,不是基于对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的立场,而是出自自己那一点可怜地、小小地私利来反对方案。无论总统制与责任内阁制的争论、无论联邦制与中央集权制地争论,都是他们意图保持自己既得利益的手段,不要他们平日里民主、共和的调子唱得很高,其实他们压根就没有考虑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杨度接过话茬说道:“卓如兄说得完全正确,这些人纯粹以一己之私来反对立国大义。他们口口声声攻击总统处事霸道、欲行独裁,声称要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我纯粹是胡说八道,袁世凯当政的时期他们怎么就没有攻击过他独裁作风、霸道行经?依我,不是总统太过严厉、太过强硬,而是对这些人太优容了,反倒让他们得寸进尺……”言语间,颇有些不忿。
“不管怎么样,按照总统的吩咐,这草案议也议了,改了改了,已经历了大半年的时间,从时间角度来衡量,到了瓜熟蒂落,可以提交表决的时机了。从立法体系上来说,其余法律一部部接着出台,唯独这根本**出不来,这是很不寻常、很不正常的,从立法的迫切性上,也需要尽快出台,不然也有本末倒置的危险。”
“诸位的意见我都明白,事不宜迟,这宪法草案应当立即付诸表决而且要争取一次通过。”秦时竹心想:若不是这样,只怕往后通过的可能性会更小。
梁启超想了想,还是把问题说了出来:“不瞒总统,也不怕各位笑话,自从草案三读通过后,进步党内部就对草案是否应该投赞同票进行了表决,整个党被分裂成两块。一部分以我为首,坚决拥护总统制,坚决赞同中央集权制这两个根本性的东西,而另一部分则多有暧昧,特别是那些老牌人士,能量不小,牢骚也不少!虽然进步党和人民党之间有战略协作的伙伴关系,但没有把握让进步党全体都投赞同票……”
杨度笑得前俯后仰:“卓如兄,你太可爱了,你们党内的分歧我早就知道了。从你当上进步党协理的那一天起,一部分人就从来没有和你齐心过,咱们什么时候能指望他们?”
国势 第074章 胸有成竹
第074章 胸有成竹
“这……这……”梁启超尴尬地有些说不出话来。
“好了,言归正传,就我来,这种内部分裂的情况不要说在进步党,在各大党之间都存在,比如国民党,孙中山、黄兴等都是公开赞同宪法草案的,他们底下的那些大佬,廖仲恺算是听孙、黄的,肯定会投赞同票;汪精卫作为代理理事长算是中间派,总是持模棱两可的态度;而以陈其美、胡汉民等人为首的那一派则是坚决反对的……人民党……人民党……”杨度想了想,把已到嘴边的话又吞了下去。
“人民党怎么了?”秦时竹神色依旧、用平静地腔调问道。
“人民党内部似乎也有不同声音,据说,这几天去季老家中的人特别多……我想……我想。”杨度只对众人轻轻一笑,就没了下文,众人这才发现,今日开会,人民党第一、三号、四号巨头已经全部就位,唯独二号人物张謇没有到来……莫非?
“皙子,我有句话不知道概括得对不对,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我们的张总理现在可是炙手可热啊……”
梁启超会意,秦时竹已对张謇有了法,确切地说,是张謇想成为责任内阁制总理的心态让他和秦时竹等人产生了距离感,这能说明什么呢?人民党的内部,难道就要分裂不成。
“王揖唐的联邦党倒是铁板一块,众口一词地反对新宪法。”
“几个跳梁小丑,掀不起多大的风浪,对自己的力量要有信心!”秦时竹问梁启超,“卓如,听说你们党打算在宪法表决后进行分离?”
“是的!进步党本来就由众多小党联合组建起来的,当时是出于在人民党、国民党两大政党间制造平衡、维护制约的考虑。同时也是黎元洪力图造就第三方势力地一种企图。现在情况不同了,进步党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因本身政见的分歧而日渐离心,内部争权夺利,连一次像样的大会都开不起来。我和一批志同道合的议员一贯主张民主、宪政,为的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现在有人攻击总统执政名为民主实为独裁,我倒觉得,自总统上台以来。与国家多有建设,与民生多有裨益,不仅国际地位大为提高,财政、国防、教育等各方面都卓有成效,建树不小。如果这是民主,我就说民主好,如果这是独裁,我就说独裁好!我梁启超经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对名义得很淡了,如果清朝皇帝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再号召革命也是没有用的,如果民国总统不能改善民生,再披上民主地外衣也不会被人所认可。因此。我们坚决拥护总统执政,坚决拥护宪法草案……”梁启超说了一堆后话锋一转道,“自古都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内部政见分歧。与其勉强结合在一起还不如坦率地各奔东西,我们这部分人希望能够在表决以后合并于人民党……至于其他人,愿意做进步党的做进步党,愿意去联邦党的去联邦党,愿意当国民党的我也悉听尊便!”
听得梁启超这么说,吴景濂喜上眉梢,如果这部分进步党改换门庭,人民党在两院的比例就将接近50%。铁定的第一大党,即便张謇的南方局有什么异动,也不会造成太恶劣的影响。
秦时竹面带笑容,梁启超地提议已经通过各种小道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了,现在公开表露自然是令人欣喜万分:“卓如的想法很好,治国首先要摆正位置,到底是不是真正对人民有利、对国家有利?把自己的私利摆放到民族利益上是很可悲、很可耻的……至于分离合并地想法,我也很赞同。具体操作可以找吴议长商量。他具体分管党务嘛!后天的表决,葛副总理已布置了相应措施。保证一定通过。”
“保证一定通过!?”杨度、梁启超面面相觑,这么有把握?今天可是特意为商量如何闯关成功而召开协调会,没想到总统三言两语就打法了,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黄兴能兵围困议会,袁世凯能派段祺瑞压阵,我今天也学一学他们的招数……”秦时竹意味深长对众人说,“你们没意见吧?”
“没有!”梁启超暗暗想,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要能说服早就说服了,总统来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至于杨度,本来就是推崇强人政治,对于议院政治地吵吵闹闹一直不惯,眼下总统放出狠话,正好对他的胃口。倒是吴景濂最后补了一句:“毕竟宪法表决事关大局,在面子上不能太过难堪。”
“这个我明白。”葛洪义嘻嘻哈哈地笑道,“我那还有几箱巧克力,等会送给吴议长和卓如兄尝尝鲜,到时候恐怕开会的时候用得上!”
众人一愣,随即全都哈哈大笑!
“后天是海军大阅兵的预定日子,我和陆总长明天就要动身去秦皇岛视察,故而表决之时不能在场,到时候所有临场应变你们听从葛副总理安排即可,万一有什么变故发生,也可直接找北京军区夏司令协调……”
啊!众人惊讶地张大了口……总统他?真要……??
其实,这也是秦时竹的策略之一,表决现场自己不出面而由葛洪义协调,那样万一捅出什么今天的篓子也有办法挽回,至于变故云云,那纯粹是笑话,中央卫戍师2万人马虎视眈眈,内务部特警也都摩拳擦掌,这还真能翻天?
自从清末老醇王参加过北洋海军的大阅后,甲午战争后中国还没有国家一级的领导人参观过海军地阅兵式。这既有最高统治者耽于内忧外患,无暇顾及海军的原因,也有中国海军实力孱弱,让人有些提不起兴趣的因素。这一次海军大阅,最高领导人居然要亲自光临,大大出乎海军上上下下的意外。除了萨镇冰和程璧光预先得知一些消息外,保密工作算是做到了家。而更让人惊叹地是,大阅的日子居然和宪法正式表决的日子重合,秦时竹作为最高领导不出席宪法表决而参加海军大阅,更引起了无数观察家的好奇心和疑问!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秦时竹大概对于宪法表决通过成竹在胸,故而敢大胆放心地参加海军阅兵而不必害怕议会秩序失控,只有少部分对中国特别是秦时竹不太友好地媒体恶意猜测道:“……这大概又是那个总统所做出来地姿态。他想借此表达自己对民主宪法的不屑一顾,单纯以抓住武力为最大施政手法。”
确切地说,这两种猜测都不完全正确,秦时竹确实对宪法表决做了安排也托付了相应负责之人,但还没有达到随心所欲地地步,他地外出是为了保证事态万一恶化后还有最后的回旋余地,毕竟只要总统没有最终出面,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而那些认为他“不屑一顾”的言论则是根本就不了解整个计划的布局——海军大阅。是一早就定下来的方针,确切时间早在宪法提交表决的时间确定前就敲定了,倒是宪法表决时间与其恰好重合才对。至于为什么挑在这个时候,海军方面有自己的解释:前清时期向各国订购地军舰已全部就位,最迟的 “飞鸿”、“鲸波”也在七月上旬回国全部回国。中国海军实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正好借此机会举行阅舰式!
秦皇岛海军基地的兴建,与秦时竹一家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前后造访不下五次。每次都引起了极其热烈地反响,但这一次所造就的反响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来得强烈。因为,那支既神秘又闻名遐迩的总统卫队几乎倾巢出动,吸引了全部的眼球,有人评论道:“这种仪仗队伍地出行,远远比皇朝时期的天子巡视还要威风!但这种威风不是总统个人的威风,而是他作为国家元首和民族象征的威风。海军大阅,非比寻常。如果还是如同往日一般轻车简从,如何能显示国家对于海军的殷切期望和重视?”,也有人指出:“从总统卫队身上,我们出了中国泱泱大国的气度,到了国防军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也难怪他们如此惊讶,因为总统卫队有着太多的神秘和高深莫测。总统卫队一共500人左右,不到一个团地编制,但人员组成极为精干。如果说中央卫戍师和中央教导师算得上国防军的精锐。那么总统卫队则是精锐中的精锐!
从资历上说。总统卫队的成员一般都有三年以上的服役经历,很多人甚至在义军时期就是秦时竹手下的士兵。忠诚度极高,军衔要高得吓人。卫队普通成员最起码是个上士,军官要比同级别的国防军军官普遍高出2级军衔,比如班长由准尉担任(不是军官院校的实习生,而是从优秀士官当中选拔培养地后备军官),小队长(相当于排级,由上尉担任),卫队长叶身怀作为总统侍从武官,肩上扛地是代将军衔,他大概是少数几个只比同级国防军军官高一级军衔的人。
从战斗力上说,总统卫队都是老兵、精兵,不但个个参加实际战争,算得上是老兵油子,而且几乎人人都有军功章。在《中华民国国防法》颁布试行后,总政治部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功勋章授予条例》,条例中规定地勋章共分五级,从下往上依次为忠勇、云麾、干城、宝鼎、国光,每级又分三等,如一等国光勋章,二等干城勋章,三等忠勇勋章等等,同时规定原则上只有获得低级、低等勋章后才能进一步获得高级、高等勋章,当然立有特殊功劳、极为重大之贡献者不在此列,只要经过总政治部同意、国防总长签字,可直接授予一等宝鼎勋章以下各级勋章,而国光勋章则要国防部提出申请,由总统签字后才能提出授予。如果有人获得同一级别的各个等级勋章,成为该级别全获者,称呼为某某勋章全获者,凡全获者在佩戴时不必佩戴全部三枚,而可以单独佩戴象征全获的绶带和大勋章以示区别!
在各个级别的勋章中,忠勇勋章一般授予普通士兵或士官,或者授予对军事行动有重要帮助的本国普通公民,通常以硬铝制成,中间图案为一战士持戈矗立,象征勋章获得者忠于职守,在战场上奋勇争先的精神!云麾勋章通常授予军官,同样以硬铝制成,中心为军旗矗立云霄图,四周为光芒,象征荣获此勋章者,指挥作战、参赞戎机、功高云表,荣誉之光四射!干城勋章通常授予有重大战功之将士,以黄铜为主要成分制成,中间为长城及烽火台图案,象征勋章获得者为国之干城!宝鼎勋章授予有特别重大贡献之将士,以银、铅合金制成,外表镀金,中间为一三足宝鼎,四周为光芒,鼎为我国古代传国之宝,象征荣获此章者卫国有功,国家珍视如鼎!国光勋章授予对于国家有极为突出和重大贡献之将士,以纯金打造而成,中间图案为国防军盾形军徽(故也称“祖国之盾”勋章)并向全周天散发6道光芒,象征获此勋章者弘扬国威,为民族立下不朽之功劳!
在勋章之下,还设立了四种奖章,分别为勤勉、优胜、楷模和创新,同样分为三等,不过这四种奖章彼此的地位是相同的。相对而言,奖章的应用范围要小一些。勤勉奖章主要授予文职类、参谋系统、后勤维护保障系统军人;优胜主要授予在部队考核中荣获个人优胜或者带领所部获得团体优胜的人员;楷模主要用于表彰军人群体当中的非作战功劳行为,比如见义勇为;创新主要授予对于战术、战法、兵器、训练等各种方面有革新或改良的军人。内务部警察系统可参照国防军条例授予勋章和奖章。
在勋章和奖章之外,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纪念章的规定,用于纪念有重要纪念意义和价值的事件,凡是参与其中者均可获得。自条例颁布以来,已有多种纪念章下发部队,比如较著名的开国纪念章,凡是亲历辛亥革命并在一线拼杀者均可获此纪念章一枚;又如国庆阅兵纪念章、平定京津叛乱纪念章(主要授予当时由陆尚荣担任师长的2师将士)、护国战争胜利纪念章等等……
国势 第075章 总统卫队
第075章 总统卫队
虽然有无勋章或奖章并不是选拔卫队士兵的标准,但总统卫队当中基本每人都有一枚以上的勋章或奖章,大大小小的纪念章更是不计其数,就是级别较高的干城、宝鼎勋章也有人获得(各个等级的国光勋章尚未颁发一枚!用高层私底下的话说,国光勋章是颁发给弘扬国威之将士的,民国历史上进行的基本都是国家内战,虽然激烈却没有什么好炫耀的。至于和俄国的边境冲突因为双方都没有公开承认是战争且规模也不大,尚且够不上颁发国光勋章的标准),试想如果一支部队成员个个都有勋章的话,其精锐和强悍可想而知!至于原本一直在努力建设的特种部队,由于体制和保密的需要,并没有予以公开建制,而是纳入了总统卫队的范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部队的素质。
从装备上来说,总统卫队的各种装备也是国防军系统首屈一指的,有一句话能够很形象地概括卫队的情况——“总统卫队是团的编制、旅的级别、师的待遇!”,一共不到500人,一年的经费却达到了00余万,简直是一个吞金兽。这部分钱花到哪里去了呢?一部分用于提高待遇,卫队成员的薪水是同级别乙种旅的2倍、甲种师的5倍、比两个中央师还高出20%,大头则用在了他们手中的装备上。
民国三年,国防军总装备部开发出了数个试验新品,包括:在元年式步枪上升级的三年式半自动步枪,口径同样是792mm,枪管略短,有效射程600米,原理参照当时墨西哥在906年已开发成功的半自动步枪(官方口径),虽然墨西哥率先开发成功。但由于射程较近,精度也比全手动步枪要略差,一直没有正式装备部队,与此同时,德、美、英等国也有枪械专家研究出半自动步枪,奈何军方高层无一不被保守思维占据头脑,此等好发明统统被束之高阁;二是三年式实验型冲锋枪,采用9mm手枪弹。有效射程50米,0发弹匣,采用冲压元件组装而成,此时国外对于冲锋枪的还处于研制和小规模试用阶段,总统卫队由此也成为世界潮流的领导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