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哪里哪里,比起贵国和别的国家差多了,您,现在我还需要这些有力武器。”黑衣人三句话不离秘密文件。
“内山先生,我的货物很贵地,如果我们不能事先谈好价钱的话,我很难……”
“我理解,我理解……”内山掏出5000日元,“这是我货的定金,如果可以,我愿意另加2万日元买下,如果不行,那么定金就归您了。”
5000日元?卡尔暗喜。光是这个数额就足以还债且还能捞上一笔,如果再多两万呢?花花公子脑子转得飞快,瞬间就想到了东京那些艺妓温软的大腿,嘴角间不由自主地出现一丝淫荡的表情,全部让不动声色的黑衣人在眼里。
“三万!”
“两万五!”
“三万!”
“两万八!”
“三万!”卡尔咬定不放松。
“好,三万就三万。”黑衣人最后答应了。
得到满意的数额后,卡尔领着几人到了自己的处所,从一处极为隐秘地场所拿出了那些秘密文件。“全部都在这里了。”
“是么,我。”黑衣人迅速地翻阅起来,一边,一边点头,“好好,正是我要找地东西。”
卡尔很得意:“这帮人想把我弄回国去,以为这样就能封住我的口,想得倒美!内山先生。货不错吧?”
“不错。”
“那就成交吧。”
“行!”
内山指挥手下一边迅速将文件装好,一边迅速将万日元交给卡尔。
“怎么样?数目不少吧?”
“完全正确,真希望下次还能与您继续合作。”卡尔数完钱后,一脸媚笑。
“非常乐意。”黑衣人收拾好行装,对其余众人使了个眼色后继续嬉皮笑脸对卡尔说。“卡尔先生,现在您拿到了货款,我们拿到了货物,可谓各自满载而归。我们是否去找个地方庆祝一下?”
“庆祝?”
“比如……”内山做了个暧昧地手势,卡尔在东京已了解到了这些手势代表着什么意思,淫笑着说:“好好,完全可以!”
“那请跟我来,我保证让您满意,费用我们也会承担的。”三分钟后,内山和几人带上卡尔乘坐一辆马车中急驰而去。
“你们这是要带我去哪里?”马车走了许久,卡尔发觉不对劲。突然大嚷起来。
“带您去庆祝啊!”
“不可能,这边已远离市区了。”卡尔掀开窗帘,惊叫道。
“没错,我们正是去码头。”
“去码头干什么?快让我回去,我不要庆祝了。”卡尔挣扎着,企图下车。
内山一点头,边上几人会意,迅速将卡尔按翻在地。嘴上还堵上一团麻布。防止他出声尖叫。
望着卡尔因害怕而扭曲的脸,内山笑眯眯地除下自己的胡子说道:“卡尔先生。让您受惊了,我们准备去天津!会有大人物对你感兴趣的。”
卡尔地喉咙被堵住了,无法发出问话,只能“呜呜”地乱动,内山一个漂亮的钩拳击在他上面,这家伙立即就昏了过去,几个人七手八脚地将其灌入麻袋。
“快,立即装船,连夜出发。”很快,一艘早已待命的货船装载着特殊货物和黑衣人等消失在茫茫黑夜里……
“大连的事情办妥了。”葛洪义一脸坏笑地走进秦时竹的办公室,将几份秘密文件交给他。
“是么?我。”秦时竹接过来一,笑道,“都是德文,如同天书,早知道当日就学德语。”
“老何已经把大致意思翻译了出来,好家伙,山本捞得不少。”葛洪义早有准备,掏出另外一些递给对方。
“好好。这件事办得真不错,怎么样,人有没有逮回来?动手时动粗了没有?”
“没有……那家伙是个花花公子,很容易就搞定了,现在正押在我们的‘模范’羁押所做他的白日青春梦呢。”
“西门子公司少了个人,肯定要大起疑心,后续怎么操作?”
“我让人装扮成日本人办事,没有暴露身份,西门子公司最多疑心日本人下的手,决计想不到是我们干地。大连潜伏组汇报上来的情况也说风平浪静,没有什么特殊,估计西门子也懒得找日本人的麻烦,就让其自然消失吧。退一万步说,就算西门子怀疑是我们搞的鬼,他们又能怎样?还能来向我们要人不成?”葛洪义想了想,“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我倒觉得,我们可以反其道用之,用这个出示给西门子,逼迫对方跟我们合作。”
“这是老何的意思吧?”
“是地,西门子的生产实力你应该很清楚,特别是在电机领域,更是业界翘楚,掌握大量先进的技术和专利。虽然老何本身的才学远远胜过任何一个电机学家,但毕竟他还担任着总装备部部长地职务,千头万绪都要他去抓,不可能一门心思专门研发电机,再说,西门子公司除了电机以外,在造船、枪炮、金属等各个方面都有专长……老何拟以这个为把柄,迫使西门子更好地与我们合作。”
“那这样吧,这份东西你再去复制几份,西门子那可以用上一次,切记,不要逼人太甚,我们还没有那种实力。”
“对日方面你打算如何处置?我没你和日本哪一派在野势力有联系啊。”
“你以为我要找在野势力?”
“不是么?这就令人奇怪了。”葛洪义想了想,“凭我们手中的东西,固然对山本很不利,但单纯以这个还无法迫使对方就范,只能激怒对方,我认为,最好就是与日本在野势力合作,利用我们手中的文件做炮弹,推翻山本内阁,彼此各取所需。”
“这是一个思路……”秦时竹摇摇头,“可你不要忘了,日本无论哪一派势力上台,都是会以侵略中国为目标的,无非是手段和方法的区别罢了。你的招数很常规,似乎很稳妥,但很落俗套,在我来,危险更大。”
“怎么解释?”
“你以为日本的民主派上台对我们就有利?错了,大偎重信是日本立宪会的代表,是所谓‘大正德莫科拉西’地突出典型,但就是在此人掌权的时刻,日本提出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民主派为了得到军方的支持,往往以对外强硬而著称,推翻山本内阁而换上‘民主’人士,对我们更危险,我的意思是保全山本。”
“保全山本?”
“是的,历史上,山本内阁由于西门子事件(真实历史上,卡尔将一部分文件售价250英镑出售给路透社记者安德鲁x普雷,此人凭借着这些文件写下了一篇报道,并以此向西门子公司勒索25万日元,日本警方几乎同时掌握了这一情况,但海军高层动用秘密关系要求警方停止调查,警视厅配合了,西门子公司最后以5万日元买下文件,试图平息事态。但柏林法院以敲诈罪起诉了卡尔,随即案情大白于天下,日本陆军和反政友会力量抓住机会,大肆活动,查出一系列海军**事件,最后迫使山本内阁倒台,山本本人和海相斋藤实双双转入预备役,大偎重信在陆军的支持下成立,海军势力一蹶不振。)而倒台,随之而来就是大偎重信内阁的上台。我们现在已掌握了这一事件地关键物证,山本内阁在短期内没有垮台危险,况且,我们掌握了他地不利证据,对他是个提醒。”
国势 第045章 外交僵局
第045章 外交僵局
“这我可以理解,但山本毕竟是军方代表……恐怕。”
“你难道没出来么?山本上台后日本全力发展海军,9财年海军拨款增加近一倍,94财年据说还要再增加四成以上,海军军费的暴涨带来了陆军军费的压抑……这对我们无论如何是件好事,日本海军原本已经很强了,譬如有00万吨军舰,再增加20万吨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的,但陆军如果增加4个师团,我们的压力却是的的确确的。前些时候国安局不是已递上了情报?日本近卫师团的火力密度还比不上我们的~6师,更不用说和中央警卫师何教导师相比,难道我们要坐视支持陆军力量增长的内阁上台?从世界大势来说,日本海军军力的增长最感到威胁的并不是我们,而是美国人……”
“有点意思,我明白你的想法了。”
“日本军阀,总是将自己的派阀利益放在首位的,海军的人掌权,肯定全力发展海军,准备与英美争锋,这远远强过‘民主派’为了掌权而不得不屈服于陆军要求的变局,所以,保住山本这个海军军阀内阁似不可思议之动机,却是我们的最优选择。加上我们前些日子与日本海军之间的良好关系,我深信山本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你打算达到什么目的呢?”
“第一,与日本缓解关系,最近日本方面一直就几条铁路逼迫得很紧,我们可以答应他们的要求,也让山本起来有些对华政绩,使得他更有资本和威信来抑制住陆军尤其是关东军方面的恣意妄为;第二、私下里要与山本达成谅解,不要再暗地支持国民党;第三、巩固山本的地位。让他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扩充海军,日本海军扩充得越厉害,他能用于发展经济的资源就越少,也就越难在一战中捞取便宜;第四,将信息通过秘密渠道传播给美国,让美国对日本提高警惕,在远东的博弈中能争取到美国地同情或者倾斜是很理想的选择……”
“好的,那我去布置……”
“不用太着急。等我先打开一个外交缺口再说……”秦时竹的眼光中透露着狡黠地微笑。
民国成立已经两年,迄今为止,除一些零零落落之小国外,尚无任何列强正式承认中国。虽然各国在前清派驻时期的公使、领事等外交官员依然存在,且在实际中也履行着正常的外交使命,但名义上没有一种外交关系的存在,终究让人有些难堪。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在对外宣言中承认前清一切债务和条约。恳请外国承认,没有一个大国愿意与之打交道。袁世凯时期,为了换取列强承认,不惜以出卖大量权益之善后借款为代价,结果护国战争起。善后借款未及签字便已成为废纸一张,承认自然也无从谈起。但是,虽然欧洲各国与中国之间没有明确的外交关系,但各种借款、安排一直都能达成协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怪事。
秦时竹上台后在国情咨文中对国会允诺下两件事:“第一:稳定内政,包括社会稳定和财政稳定。第二:发展外交,主要是在外交上有所突破,至少要让各大列强承认新中国。”前一段时间,秦时竹忙着布置戡平川乱、中原剿匪、财政经济、铁路建设等各方面地事务,一直无暇分身外交,待到稍有空闲,便立刻听取了外交部的汇报。
陆征祥是袁世凯政府时期的外交部长。在前清时节历任驻俄公使等职务,算得上是一位老外交家,对秦时竹上台后予的信任也一直心存感激。特别是在中俄边境冲突时北疆的外交表现让陆征祥尤为钦佩,虽然唐绍仪是当时的首席代表,但谁都知道,他背后其实赫然就是那位原先的北疆巡阅使、现在的大总统。
“禀告总统,自新政府成立以来,按照总统地建交方针。我和颜次长分别对英、美、法、德、日、俄等各大国公使进行了外交谈判。结果各国以协调一致为缘由,对我方建议和诚心一直含含混混、没有一句明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重大的突破。请总统恕罪!”
“包袱不要太重,民国成立近两载,两任总统,数任外交总长都没有把事情办妥,你们要想在这两个多月里完成突破确实难度很大,何罪之有?今天约你们谈话,主要是探讨一下突破的重点放在何处?究竟应该以什么正确的方针来行事?该付出多大的牺牲和代价?我想,这些国家虽然标榜国际协调,但终究是有矛盾和利益冲突地,不会是铁板一块吧?你们不要有所顾忌。”
“总统所言极是,各国虽然表面上敷衍,但实质态度和接洽情形是不一样的,卑职以为,外交上最有可能突破是德、美,最难突破的英、俄。”颜惠庆一一道来,“德国在欧洲由于身处俄、英、法三大国之包围,急于打破封锁,对我国抱有热切期望,特别是我国在边疆冲突与俄国交恶后,更是显示了浓厚的兴趣。卑职浅见,由于总统当日在北疆巡阅使任上与德国方面交情菲浅,故认为德国外交突破最易。美国对我国领土、主权野心不大,主要在于经济利益,总统既然公开首肯‘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实际上已契合了美国地要求,彼此之间没有什么重大利益冲突。美国对华利益一直受英日同盟排挤,急于打开新局面,故而突破也较容易。英国虽然一直在口头上宣传中英友好,但对于我国新政府上台其实是有戒心的。据卑职在南方的好友透露,英国领事一直在和冯国璋等人在接触,据说朱尔典也参与其中。根据卑职的理解,这是英国一贯‘以华制华’的手段,英国在善后借款、西藏问题上所表现出的强硬,正是英国压迫我让步之期望。再加上朱尔典和袁世凯之间交情深厚,大总统推倒袁世凯后。彼不免有所疑虑。俄国为外交之最难者,一来俄国曾与我国就蒙古问题兵戎相见,虽然外界都渲染为小冲突、偶然的冲突,但卑职认为俄人怀恨在心,对我领土主权之觊觎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故建交困难重重。”
陆征祥小声道:“卑职此间听闻一小道消息,谓前不久以复辟罪名逮捕之铁良曾与俄国公使有过会晤,据说俄国方面有意扶持清廷复辟。事成后以蒙古和北满割让为报酬……此事曾在北京传得沸沸扬扬,最近才刚刚平息,不知总统是否听说此事?”
“我倒没听说此事。”秦时竹摇摇头。这事其实就是秦时竹授意葛洪义放出风声地,但在大面上却只能辟谣。
果然,陆征祥也是将信将疑:“此事俄国公使也曾大力辟谣,但报界舆论均认为不是空穴来风,况且铁良等至今仍被关押,不能不引起世间猜测。卑职倒以为。倘若真有此事,则中俄关系危矣!”
“总理对外交事务有何指示?”秦时竹适时转换了话题。
“总理只告诫我们兢兢业业去办事,为了大局可以暂且隐忍牺牲一些,民国初造,还应先以稳固国基为要义……另外还告诉我们。外交问题凡有重大决策,最好直接请示总统,由总统全权作主,以免不慎有损国体。”
“季老是老成谋国之言。”秦时竹叹了口气。继续问道,“善后借款情况如何?”
“举步维艰。洋人借款,主要图谋控制我经济、财政大权,对国权大有损害,袁世凯政府时期已屡遭国会诘难,如果继续按照五国银行团地方针,即便是达成了,也难以在国会通过。因此卑职认为除非换个思路,否则善后借款只能走到死胡同里。”
颜惠庆苦恼地说:“问题在于,各大列强将善后借款作为承认我国新政权之前提条件,双方僵持不下,这也是为何两个月来外交没有重大进展,只能在原地打转转的原因。”
“确实如陆总长所说,是要换个思路了,以往那种要想一举全面获取承认的方针必须推倒重来。我听说美国已退出了六国银行团。这件事似乎可以利用一番。”
“美国人是商人禀性。所贪图者为经济利益尔,只是哪里去寻找如此巨大、可观之经济利益?”
“两位可曾忘了前日国会所批准之一亿元可转股债券?我相信。美国人对此感兴趣。”
秦时竹说完,其余两人会心一笑,这倒确实是一颗好骨头,可以吸引美国人上钩。
“另外,前不久德皇给我发来一封电报,称德国代表即将抵京,商谈两国之重大事宜。”陆、颜两人一阵欢喜,所谓重大事宜,不是建交又是什么呢?
“故此,外交部要做好准备,准备与德国方面开始谈判。你们在与美国人的谈判中,可以有意无意地透露这一点,特别是,此人是德皇全权代表,地位比目前德国驻华公使还要崇高,更是一个有力筹码。”
“是,我等明白总统意思。”
“西藏之交涉现在进展如何?不过朱尔典现在倒是已不来烦我了。”
中英关于西藏问题的交涉,正值袁世凯政府提出“善后大借款”前夕,为了不得罪英国人,北京政府终于屈服于英国的压力,准备按照英国在照会中所列条件与英国会商。当时,在中国方面同意英国要求后正式会谈前,中英双方曾就会谈的方式、内容有过几次讨论,原本这只是程序细节上地过场,不料英国方面居然节外生枝,提出由西藏代表作为独立方面与会。举行中、英、藏三方会议地想法是朱尔典首先向英国政府提出地,他认为三方会谈是达成协议的最好解决办法――“即使谈判失败,也将使我们处于一个有利地地位,和西藏人进行独立于中国政府的谈判”。英国政府接受了这一建议,坚持要中英藏三方共同会商订约,共同签字。
陆征祥虽然秉承袁世凯的意思交涉,但也不得不直接指出其中厉害―― “此不亚于承认西藏有主约之权,而等于自主之国。”袁世凯卖国心切,作了让步,满足了英方的要求,同意举行三方会谈,但为避免给人以西藏是一个独立国家地印象,又让陆征祥建议,西藏代表不称全权字样,而称“掌权员”,随同商议,或者由中英、中藏分别会谈,分别签约,希望以另外一种办法限制英国人的野心。
但这项建议遭到英方粗暴拒绝,声称:“英国政府所提出之三方会议的办法‘势在必行,必无更改之理’”。英国通知中国,无论中国代表与会与否,会议都将在0月6日开始。袁世凯在英国威胁下只能再次让步,同意参加三方会议。当时,朱尔典还公开扬言:“鉴于四川之设西康省,其西部纯系藏境,将来立约不能不规定边境,明分川藏疆界’。(这为历史上西姆拉会议中的划界问题埋下伏笔)
由于护国战争的爆发和袁世凯政府地倒台,英国方面的如意算盘落空,为了给秦时竹施加压力,朱尔典把西藏问题提到很高的地步。在当时的形势之下,刚刚进军北京,政权还不稳固地秦时竹不得不表示认可,但在心底却又对历史上之麦克马洪线恨之入骨,因此极力要求陆征祥贯彻一个“拖”字。
果然,陆征祥笑道:“为了贯彻总统的拖字诀,光是筹备会议就让我整整拖了两个月。英国原本将会场定在印度的西姆拉开幕,准备就近控制会议进程,原定于0月日开始首次工作会议。后来我提出,我国代表、西藏宣抚使陈贻范、副宣抚使王海平均是袁世凯所派,为袁之亲信,我新任临时执政和国会对其并不信任,要求重派,否则不出席会议。英国方面无法,只能接受我重派之要求。原代表召回后,新派谈判代表于0月日才正式启程,准备从天津坐船到印度。结果,上船时大风吹来,我方代表‘不慎’掉落水中,虽性命无碍,但却遭了一番罪。果不其然,重新上船后该代表就感染风寒,到上海附近海面时已经高烧不起,本着人道原则,外交部着令其在上海下船接受治疗,同时向英国声明,究竟是改派新代表还是静待原代表病愈重行?由于任命代表需国会表决,英方觉得麻烦,故而答应等待原代表病愈,以为风寒小病,一周必好。不料,一周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我方只能重派代表。0月25日,经国会表决,新代表抵达上海,准备接替出行。说来也巧,正在此时,我副代表接到电报,曰父亲过世,要其立刻奔丧。英国本来不允,但我以为事关孝道,不能勉强,自古都要丁忧三年,现在虽然已不那么严格,至少要允许其奔丧……”
国势 第046章 越顶外交
第046章 越顶外交
听到这里,颜惠庆哈哈大笑:“其实那副代表原本以国事为重,忠孝不能两全准备南行印度的,我特意赶到上海,言明利害,该员会意,立即要求回家奔丧。如此争执一番,又是四五天的时间耽搁,最后英方不得不接受我重新选派副代表之提议。正好国会放假,拖了一周事情才办妥,2月7日两新代表才从上海出发,今日上午发来消息,说已抵达印度港口。我以密语告诉他们拖延为上……估计再过两天,这两人便会因为水土不服而病倒!”
“哈哈哈,好好好,最好病他一个月。告诉他俩,‘患病’期间,津贴按双倍计发!”
“只是,拖延战术虽然暂时有效,但长久不是办法,还恳请总统明示。”
秦时竹若有所思:“其余代表派遣完毕否?”
“均已到达西姆拉。英方代表是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另以原英驻华使馆官员罗斯为中国事务顾问,英驻锡金委员柏尔为西藏事务顾问,西藏代表首席噶伦伦青夏札。据说此前三个月,柏尔就与夏札在江孜秘密勾结,互商对付中央的交涉办法。甚至要求后者搜集各种档案文献资料,以此作为西藏‘独立’的‘证据’,此人一贯亲英,甘做英国马前卒,这等传言我们不可不防。”
“西藏小丑,我已有办法对付。大军戡平川乱后,必将逶迤进发,管它前藏后藏,都是我中国地方。”秦时竹告诉两人,“为什么要拖,就是因为现在中央政府说话对西藏没有效力,谈与不谈都不能阻止西藏地方恣意妄为。必须有适当之实力震慑一二,如此,西藏地方当局中倾向中央的爱国势力才能掌握大权,云南蔡松坡也是这个意思,目前正在加紧训练部队,准备二次平藏。”
国防部给云南方面调拨武器、增加军费两人都是清楚的,现在秦时竹一点破立刻就恍然大悟。“请总统放心,如此这般。我们一定再拖它一个月。”
“可以先透露给西藏方面,让他们自己先提出个草案让中央审议。”秦时竹笑笑,“待到那时,西藏叛国集团的丑恶嘴脸一暴露,大军动之有名。你们还记得平蒙古事否?蒙古叛国集团当时气焰如何嚣张?最后还不是乖乖束手就擒。只要师出有名,主动权就操在我手。”
“只是西藏不比蒙古,我方距离远而英国距离近,若是英国出兵如何?”
“不用怕。印、藏边境虽然谈不上穷山恶水却也是险要之处,大军不必涉险,只要进了拉萨,控制了西藏局势,还怕其他?英国方面我自有办法。外交部的任务就是拖,拖到我们准备翻脸就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