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国势 第236章 临时执政
第26章 临时执政
“卑职明白,请主任放心,我尽快去安排。”
“近来还有什么比较重要的动静?北京城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没有,基本没有,大军到后,秩序迅速稳定,宵小束手,可谓平安无事。”陆建章想了想,“不过有个人需要注意。”
“谁?”
“铁良。这家伙前两天到了俄国使馆去了一趟,这几天又离京南下,不知道干什么去了,动向可疑。”
葛洪义拍拍陆建章的肩膀:“确实,我也收到了南方的汇报,说铁良去见了张勋,这两天盘桓在上海,不知道在搞些什么名堂。”
“卑职明白,我这就加派力量,准备盯牢他。”
“好,此事先归你负责,必要时南方腾龙社的力量也可以协助你。”葛洪义恢复了严肃的面孔,“将来这些力量都是要加入腾龙社的,我们腾龙社要切实担负起国内的安全,防止一切坏分子捣乱。”
“是,这是卑职的荣幸,也是属下那么多兄弟的荣幸。”听到这里,原本还有一丝忐忑的陆建章放心了,葛洪义不会清洗他,相反,甚至还有可能得到重用,起码从这件事上可以出来对自己还是比较放心的。
“这些弟兄长年在外也比较辛苦,先加发一个月的薪水,以往欠发的也会抓紧补上,当然,这是建立在通过审查并且没有劣迹的基础上,至于其他,一概过往不咎。”
“是,是,卑职先替他们谢谢主任。”一听还能发钱,陆建章乐得嘴巴都有些合不拢。
“不仅情报人员。各地的警察队伍也要有个逐步清理的过程,薪水要提高,欠发的要补上。”一席话说得陆建章是心花怒放,虽然知道葛洪义这是在收买人心,但谁都甘愿这么被收买。
葛洪义话题一转:“我听说政府内不少官员一贯以中饱私囊、克扣属下俸禄为能事,你有没有这种情况?”
陆建章一听,冷汗都下来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说没有吧。明显与事实不符,葛洪义何等样的人物,岂能被隐瞒过去,说有吧,似乎有些难以启齿。愣了好几秒钟,还是吞吞吐吐地说:“卑……卑职知罪……这……这等上行下效,我……我……”
“这么说你也是不能幸免喽?”葛洪义虽然还是那副笑眯眯的神情,但陆建章分明感觉仿佛一桶冰水从头浇到脚。整个人都凉了……
“是……是。”
“好了,这是以前地事情了,我也不想过于追究,你拿回家的钱就当是这次你立功的奖金吧,咱们这笔账就算勾销了。只是以后……”
“以后我再也不敢了……”陆建章分明有劫后余生的庆幸。
“这就对了,往后不仅政府官员,凡是官府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要奉公守法。我为什么要你约束手下。就是要立出个规矩来,知不知道北京城老百姓最近对你们印象好了许多?”
“知道,知道。”天气不热,但陆建章感觉额头、手心都是汗。
“除了铁良的事外,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配合议会将那些要处理的官员监管起来,该追查地追查,该查封的查封,虽然说法不责众。但是挑几个为首的大蛀虫开刀我还是有魄力的……”
“是,是。”陆建章心猛地收紧,这才是葛洪义得名“辣手”的原本面目。
段祺瑞谢绝了秦时竹的好意,虽然回家心切,但他还是决定一路走回去,这倒不是他故意表示清高而是他想北京城的模样,确切地说,他想仔细换了主人后的北京城模样。说实在地。一直以来都忙于公事。很少有机会如同今天这般悠闲地观世情。对于北京城,他既可以说得上熟悉。又算是完完全全的陌生。
街上不时有一队队士兵排着纵列走过,老百姓也许是见怪不怪了,谁都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去观察这些,但段祺瑞却停在一旁,静静地观这些将他苦心经营了二十载的北洋军打败了的部队。人还是中国人,但他们地神态和做派确实段祺瑞所不熟悉的。望着那整齐、矫健的步伐,那训练有素的口令,那只有刷刷刷脚步声而没有窃窃私语地行军,段祺瑞叹了口气,这才是他想要的部队。原本他带兵时一贯以严格要求、铁面无私而著称,他对于自己的手下很有信心,现在来,让这样的部队打败并不奇怪。别的不说,光是这整齐、肃穆的军容就足以让段祺瑞称赞半天,是的,打仗不是靠行军行出来的,但可以从行军中窥测出一支军队地战斗力,望着他们自信而又朝气蓬勃的笑容,段祺瑞轻轻叹了口气,继续朝家里走去。
茶馆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说书的,摆龙门阵的,手提鸟笼四处乱逛的人还是不少,茶馆的话题很多,但主题是有关于北京城主人变迁和中国的将来。
“你们知不知道?段祺瑞给放出来了?”
“真地,你瞎说,前两天还逮他逮得起劲,怎么会放出来呢?”段祺瑞要了茶以后正好听到类似地言语钻进自己的耳朵,便竖起了耳朵。
“我决不骗你。”打开话题地人见众人都用惊诧的眼神着自己,更加得意了,“我听说呀,秦大帅是个好人,除了对袁世凯不放过以外,其余都好说。你南方的冯国璋一发通电,秦大帅就收住了兵马……”
“得了吧,别瞎扯,你赶紧说说段祺瑞怎么被放出来的?”
“听说段家很穷,护**有人在段家门口站岗,后来怎么着的就知道了,这些兵联名打报告给上头反映,说段祺瑞是个清官,要求大帅放他一码。”
“那秦大帅就这么算了?……”
“可不。秦大帅是何等样的人物。他把段祺瑞招呼来,要和他下棋,连下三盘,杀得段祺瑞是丢盔弃甲,遮拦不住,不得不跪地求饶……”
听到这里,段祺瑞笑了,市井小民的传言能当真嘛?喝了两口茶。留下茶钱,他继续往家里走去。
门口果然有人在站岗,见段祺瑞来了,两个士兵将他拦住,问道:“你是干什么的?去段家有什么事情?”
口气很严肃,段祺瑞愣了一下,掏出两个大洋,往士兵手中塞去。“两位军爷,行个方便。”这大概是段祺瑞第一次称呼别人为军爷。
没曾想士兵的眉头更加紧了,不但拒绝了他地银洋,反而更加厉声地问道:“你究竟是干什么的?”
“谁在大声嚷嚷?”排长正好巡逻到这里。
“报告排长,有人要进段家。我们正在盘问呢。”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去段家?”
“我是段祺瑞,这是我的家,难道我也不能进么?”段祺瑞有些恼怒,但一想现在的身份。还是抑制住了。
“您是段总理?”排长有些惊讶,打量了一番,“啪”地一个立正:“刚才多有得罪,既然段总理回家了,我们的岗哨也可以撤了。”
段祺瑞还没有反应过来,只听排长就吹响了哨子:“全体集合。”不一会,所有的士兵都排成了队列,动作整齐。一也是训练有素。
“敬礼!”众人举手向没有穿军装的上将敬礼,段祺瑞习惯性地回礼。
“全体向右转,跑步走!”口号过后,士兵们离开了段家,段祺瑞有些惊愕,但还是推开了自家的门。段妻正在做针线活,到妻子劳作地背影,段祺瑞鼻子发酸。这么多年的戎马生涯、宦海沉浮。没有让妻子享受到荣华富贵,他感到有些愧疚。从后面搂住了妻子的肩膀。正在干活的段妻被吓了一大跳,手中的针也在慌乱中扎到了手,疼得又是“哎哟”一声,回神过来才见抱住自己的是段祺瑞。
顾不上手指尖渗出来的殷红血迹,段妻欣喜地叫道:“老爷!老爷您回来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我不在的日子,你受苦了吧。”段祺瑞着妻子,爱怜地说道。
“没事,没事。”段妻搬来凳子给他坐下,“老爷怎么样?他们没有为难你吧?”
段祺瑞摇摇头,苦笑道:“还好,这不是将我放回来了嘛。”
段妻抚摸着丈夫地脸庞:“老爷,您瘦了!”
“没事,我还有十二分的干劲呢。”
段妻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着没有流下来,“老爷,我们不要再干了好不好?我们回老家去好不好?以后再也不要过问官场的是是非非了,秦大帅你们打不赢的……”
“什么?”段祺瑞有些气愤,别人这么说倒也罢了,怎么自己地妻子也这么说?
段妻怕他生气,连忙原原本本将门口那些士兵怎么秋毫无犯,怎么给自家买米买面的事情都说了一遍,“老爷,我知道你心里难过,可你以前的兵有这样的吗?我家他们不敢来,可别地老百姓呢?原本附近老百姓听说护**来都吓得半死,现在一个个都不怕护**了。按照他们的说法,这天下,是该归秦大帅的。”
联想到门口的举动,段祺瑞轻轻叹了口气,温柔的说道:“我知道了,我自有主张。”
议会里,选举临时执政一事已经拉开了帷幕,秦时竹一身戎装,将星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记者的镁光灯不时亮起,晃得人眼睛都花了。
“各位尊敬的议员,兄弟我此次来算是第二次汇报工作……首先要向各位请罪,在没有得到议会的同意下,动用了国防军武力。”
“巡阅使过谦了,吊民伐罪、匡扶正义,何罪之有?”吴景濂一边接话,一边扫视会场,凡是人民党和进步党系地议员,无一不是欢欣鼓舞、兴高采烈。国民党系的议员,不是一副木然的神情就是有些愤怒。但跟随秦时竹出席的,还有陆尚荣,更有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让这些家伙只能在心里腹谤了。须知,带兵出席议会可不是袁世凯或者孙、黄地专利。
有议员站立起来,大声疾呼道:“吴议长说得对,巡阅使讨袁护国。为民除害,不仅无过而且有功!我建议,首先讨论对巡阅使进行嘉奖,对护**将士进行慰勉,对在战争中为正义捐躯的烈士表示哀悼……”不要问就可以知道他是哪个阵营的,秦时竹只有微笑。
“关于护国战争合法性地问题,议会已有初步草案,等会即将进行表决。在表决前还是请巡阅使大致介绍一下目前地军事形势以及动向。”
“护国战争一共进行了十多天,时间不长,几乎可以说是兵不血刃,这充分说明了人心向背,充分展现了战争的正义性。正是因为得道多助,战事才能这么快取得胜利……具体地战况,我有一个详细的报告提交给诸位审议,我目前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北洋军地主力各师。第二、三、四、五、二十师和一部分混成旅遭到护**重创,大部队崩溃,可以说从建制上消灭了这些部队,护**虽有损失,但伤亡不大。目前的战线,基本稳定在河南和山东一线,南方的冯国璋将军已经发出通电,呼吁全国和平并表示南方各军无意与护**对抗……就战争的目的而言。本来就是为打倒袁世凯而发动的,并不是要消灭南方各军,因此各方初步已经同意,目前具体的停火细节还在磋商中……总之,战线稳定在山东、河南一线,没有特殊原因不再向南方进军。陕西张都督鉴于地方混乱,自己无能为力,已引咎辞职(其实是夏海强率领部队以剿匪为名开进陕西后。前者见势不妙宣布下野的)。目前由夏海强师长暂时代理都督,剿灭陕西土匪势力……河南张镇芳。原是袁世凯一党,有涉案嫌疑,再加上在河南施政不当,引得民怨沸腾,也已宣布下野,听候议会发落,目前由山西都督蓝天蔚暂时兼任河南都督,一方面稳定秩序,另一方面维持社会治安。山东方面,情况也是如此,大致上由第师师长郭松龄率军维持秩序,关于这些省份地人事安排,军队驻扎,都是将来要加以考虑的问题……”秦时竹一口气讲了一堆,“总之,目前护**的指导方针是一个稳字,即着力于恢复地方秩序,维持国家稳定……等到南北磋商结束,议会讨论通过战争的合法性,我们就可以宣布护国战争胜利结束。”
吴景濂微笑着说:“这是正义的胜利、人民地胜利,诸位议员和我的心情一样,感谢巡阅使为国为民所做的一切,感谢国防军为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而奉献牺牲……”
掌声如雷,即使国民党议员也只能拍手。
“今天地主要议题,是讨论并通过临时执政选举。”吴景濂宣布了下一个议程,“按照革命胜利后的安排,应该在大选后出台正式宪法,选举正式大总统等职务;但袁世凯弄权误国,直到现在这些都还没有着落。目前,临时正副总统已经缺位,国家缺乏最高元首,原总理段祺瑞因为涉及各案,已引咎辞职并得到了议会的同意。鉴于目前的形势,议会主要党团经过商议,决定尽快进行正式大总统选举,并随后加紧进行正式宪法的制定,基本定在0月9日,即国庆节前一天完成大总统选举。从今天起到选举结束的这几天内,我们需要一个过渡性质的政府架构和元首,考虑到秦巡阅使的能力和功绩,我们初步打算选举巡阅使为过渡时期地临时执政,全面负责对内对外一切事务。等会参众两院就将以此议题来进行表决,一旦议案通过,秦巡阅使将成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直到正式大总统的产生。在此期间,临时执政对内代表政府,行使一切权力,拥有守内阁组建权力;对外暂时代表国家……”
有人想反对,但反对的声音不大,迅速地被叫好声、赞成声盖过了,有人想愤然退席,但见荷枪实弹的士兵,让他在作出决断前不得不费神思考。
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议员们依次排成长队投票,选票很简单:“……您是否赞同秦时竹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先是点票、唱票、然后计票,担任监督的汤化龙最后宣布:“……此次参加投票总人数为参议员25人,众议员为469人,合计总数为全体议员总数70的之八成一,符合法定多数,发放选票704张,回收695张,符合条例。其中,赞成票者46张,反对票54张,弃权票55张,当选票数超过法定多数,选举有效。下面,我郑重宣告,秦时竹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从即日起作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元首直至正式元首选出。让我们以热烈地掌声,向临时执政表示敬意……”
掌声如雷,镁光灯闪得更加亮了!
秦时竹挥手向全场致意:“感谢诸位议员,感谢你们对我地信任,时竹必当恪尽职守,不辜负诸位的厚望,不辜负人民地殷切期待!”
一个新的时代诞生了,在袁世凯时代还没有按照历史逻辑展开的时候,新的英雄已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将深刻地改变中国的面貌,他将决定性地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复兴的旅程,他必将给世界历史带去最强烈的震撼!





国势 第001章 巨头回国
第00章 巨头回国
对于护国战争的全面胜利,就孙中山、黄兴及所谓的“坚定革命派”而言,滋味是双重的。一方面因为袁世凯的被打倒,他们感到了欣慰,感到了革命目的已经达成;另一方面,秦时竹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进而掌握了最高权力又让他们感到苦涩,他们感受了无权、无作为的痛苦。很多人在攻击完袁世凯之后,开始攻击秦时竹,认为秦时竹就是第二号袁世凯,依旧是军事独裁的**政府,并且在日本制造了一定的声势。
两位革命党领袖的法则要深刻和全面的多,在二次革命被袁世凯击败,革命党人不得不灰溜溜地逃亡日本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对辛亥以来的政治路线和方针策略进行了全面反省。在这短短的半个月内,局势居然如此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对孙中山而言是相当深刻的。他一方面感叹于革命力量的涣散和不成体系,另一方面也感叹秦时竹为代表的北疆系的强劲,更对于那个表面上坚如磐石的袁世凯政府在短短几天内就土崩瓦解表示吃惊,要知道,大多数人对护国战争的前景原本并不好,虽然希望秦时竹能够取胜,但哪怕是最大胆的预言家也没有预见到胜利是如此容易,孙中山同样也没有预见到,不仅如此,他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信心也有所怀疑。
黄兴的心态和孙中山不完全一样,吃惊的感觉他也同样有,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在他来,秦时竹完成了革命党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他始终坚持认为,中国内部的事务最好由中国人自己解决,袁世凯虽然可恶,但还没有到非引入外国势力的地步。他对孙中山企图依靠日本力量进行反袁革命地立场一直不以为然,这也是他和孙中山之间不可化解的矛盾之一,眼下秦时竹取得了胜利,他的的确确可以松口气了。
说真的,孙中山和黄兴会面真是不容易,通过日本朋友和政府高官明里暗里的协助,两大革命巨头才碰到了一起,相处还不到三天。就传来护国战争已经胜利的消息,俩人还没有回神过来,又传来消息说秦时竹已当选为临时执政,作为过渡时期的最高元首。
“克强,秦复生发来了电报,邀请我们回国共商大计,对此你怎么?”孙中山递给了黄兴那张薄薄地电报纸,“上面说对我们以及一切革命同志的通缉令已经废止了。原先在监狱里关押的政治犯也一律释放了,他热烈地欢迎我们回国。”
“回去!当然要回去,日本再好,也不是我们的国家,现在既然讨袁已经取得胜利。对我们的迫害也已取消,我们更没有滞留在此的理由了。”黄兴很是激动,将电报过三遍后说道,“复生是一个热情的人。我们不能让他失望……”
“这些都是对的,我地意思是,我们对目前这个局势应该怎么?对秦时竹应该怎么认识,对于我们党应该怎么办?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思考过程。回去是不错,但我们不是回去参观的,是回去参加国家建设的,如果没有成熟的思考,没有整套地认识。贸贸然回去非但不能发挥积极作用,反而对国家、对人民是一种损害。”
“孙先生的意见我是赞成的,当然克强兄的观点也是对地,我们需要尽快回去,毕竟0月9日就要开始正式大选,不早点回去进行布置,我们……”胡汉民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孙中山打断了。
“我们回去。不是和秦时竹争权夺利去的。不是抢夺护国战争果实的……这一点同志们要认清,至于大选。我是不会参与的,你们谁要参与就参加吧。”孙中山表情很严肃,“现在我们党内的同志有些情绪很不好,这种苗头如果不制止,我怕将来回去要和秦复生起冲突……”
“先生说得有理,现在护国战争刚刚胜利,有些同志就已开始将斗争矛头指向秦时竹了,什么军事独裁,什么袁世凯第二,说什么难听的话都有,这种倾向不制止,必定会出大的乱子。”黄兴提起这些也有些愤慨,“他们也不想想,究竟是谁领导了讨袁革命的胜利,究竟是谁打垮了北洋军地主力,究竟是谁要求成立特别法庭进行正义审判的?我们党在这个当中出了力,也努力过,但我们没有成功,人家成功了,我们既要学习,又要表示感谢,哪里可以抱有这种恶毒攻击、恶意诽谤的态度?”
胡汉民不服:“同志们本来也是这么想的,可战争刚刚胜利,秦时竹就要挟议会选举他为临时执政,负责全面……大家都有些担心,因此,因此……”
孙中山摇头道:“这种心态是不对的,从法律程序而言,正副总统缺位,总理引咎辞职,确实应该另行选举别人来领导政府。虽然是民主共和时代,但终究是需要一个领导人,一个领袖,在眼下这个当口,秦复生担任这个职务是最适宜的,他既有能力又有威望,功绩也摆在那里,他不当选谁当选?至于要挟,我是同志们远在日本不了解情况而已,起码我知道他的当选不是全票通过,也是有反对意见和弃权票的,这倒是能说明还是一个基本民主地过程……”
“但我们党作为第一大党,理应由我们地同志出面组阁,秦时竹越过这一程序设立临时执政一职,与法无据、与例不合,我倒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胡汉民颇为不服气,“大家其实并不介意秦时竹当这一个多月地临时执政,而是他这种态度,很难保证今后也不如此行事,如果那样的话……”
“没有确实依据的推测就不要说了,秦时竹是怎么样的人,我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同志们可能不熟悉,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他既有抱负又有能力,思想也颇为进步,和袁世凯比起来,应该说还是一个革命的人物。起码,辛亥年地成功他有很大的功劳,这次倒袁的胜利他又是最大的功臣,如果我们对这样的人都加以胡乱猜测,只能引起舆论和人民的反感。”孙中山继续指着那封电报。“你,他也发来了电报邀请我们共商国事,足以证明他是真心诚意地想把事情办好。我们革命党人参加革命,要求革命,不是为了谋求个人的权势地位,而是希望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总统这个位置,自然是有德者、有能力者居之。”
“若是他是另一个袁世凯呢?”胡汉民不信任地口气脱口而出。
“如果事实证明他是另一个袁世凯,那么我们就起来发动三次革命将他打倒。”孙中山握紧了拳头。“凡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都逃脱不了覆灭的下场。”
黄兴点点头:“我赞同逸仙的意见,无论如何,先要回国,这比在这胡乱猜测有意义多了……”
“那我去安排。先生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越快越好,我都已经等不及了。”孙中山挥舞着双手,兴奋地说,“今天晚上我们向头山满先生等人辞行。明天一早就启程回国,克强和我一起先行,同志们可以慢慢来。”
“我随先生一起走。”
榻榻米上,头山满、黄兴和孙中山聚在一起。头山满首先举杯:“祝贺贵国的护国事业取得胜利,恭喜孙先生、黄先生即将回国……”
“哐”三人杯中的清酒一饮而尽,孙中山随即给三人倒满酒后又举杯:“我也代表革命党的同志,对日本朋友这段时间里无微不至的照顾表示深切感谢,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就。里面也有你们地功劳。我明天就要回国了,没有很多时间向诸位辞行,还请先生向各位朋友代为感谢,我孙中山永远忘不了他们的恩情。”
1...220221222223224...4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