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不……”他愤怒地叫着,“告诉巴甫洛夫,务必加快速度,火速拿下满洲里,与护路队合兵一处,对敌人实现反包围,随即解哈尔滨之围……”
晚饭时分。巴甫洛夫接到了马尔蒂诺夫催促进兵的命令,他绞尽脑汁希望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来执行这个命令,结果却遗憾地发现做不到。他是个谨慎的人,只好实事求是地告诉上级:由于环境不熟,天气恶劣且又缺乏合适的交通工具,我军在明日午前,无法赶到满洲里,请告知其余部队。务必坚守待援……
收到这样的回电。马尔蒂诺夫肺都要气炸了,4日午前还到不了满洲里?如果到了。势必又是一番激战,何时能拿下满洲里又是一个未知数,如此拖延时间,什么时候才能与护路队汇合?什么时候才能赶到哈尔滨救援?
这边动作迟缓,那边国防军进展神速。俄军西路集团挡不住师的拼命攻击,只能一步步撤退,指挥官用乞求的口吻连连发报给马尔蒂诺夫:……华军发动猛烈攻击,动用骑兵包抄我军两翼,为避免陷入围困,我军不得不后退至原先营地,但敌军紧追不舍,现在已进抵到不足5俄里之处,我军处境危急,恳请火速救援……
当晚十时许,哈尔滨也发来求援电报:华军主力已赶赴哈尔滨城外,目前正在构筑炮兵阵地,预计将于明日发动总攻击,我军虽然主动发起了三两次反突击予以打乱敌军计划,但敌军人数众多,火力密接,加之我军缺乏相应重炮压制,数次突击均告失败,损失上千,不得不退回城中防守,恳请迅速支援……
几乎每隔半小时,就有一份告急电报发来,马尔蒂诺夫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仿佛还是见了眼前岌岌可危地态势……怎么办?令人恼火的第五师还是磨磨蹭蹭,这样下去,不要说合兵一处,击溃国防军,就是俄军现有的部队和城池惟恐都要保不住了。
马尔蒂诺夫急,马占山和李春福两人也很急,他们在驻地已整整等待了2个钟头,原本说9点就要发起进攻,后来推迟到2点,接着大本营又发电来说俄军队形紧密,还不适合出击,要他们再等等,攻击时间再度推迟到下午4点……然后又是晚上7点,0点,一直到半夜时分,大本营还是没有批准出击。
“秀芳,怎么办?大帅怎么还不同意我们出击?”李春福有些焦躁不安,“弟兄们都等了大半天了,早就摩拳擦掌要给俄军一点颜色,现在这副样子,如何是好?”
马占山心里也急,从下午起,就不断有下级军官来请战,要求出击,先是各团团长,接着是副团长,营长、副营长。到了晚上,几乎各连连长都来了一遍了。腔调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再不出击,可把弟兄们憋坏了,士气已越来越低落啦!很多战士都已经在背地里小声嘀咕上头的指挥水平和判断能力,更有甚者,叫嚣着咱们不怕俄军,要打就连夜打出去……幸亏马、李两人平时治军严谨。牢牢压制住了盲动倾向。
沈阳地大本营里灯火通明,秦时竹等人也在一旁坐等着干着急,俄军的队形迟迟不散开,就地歼灭俄军拖后部队,进而在满洲里城下围歼俄军全体的计划就只能是个泡影。
“俄军还没有消息吗?”
“还是没有!”张绍曾摇摇头,“会不会今天俄军不再行动了?”
蒋方震说道:“大帅,这么干等着不是办法,要是明天清晨俄军还没有拉开距离。我干脆让两个骑兵师出动算了,再怎么样也强过如此干耗着!”
“西部和哈尔滨战线形势如何?”
“已经开始对哈尔滨进行炮轰了,但该城防御坚固,短期内是拿不下来的,我们所做地无非是吓唬吓唬俄军罢了。而且更糟糕的是,攻城炮火虽然猛烈,但炮弹毕竟不多,如果维持如此强度的攻击。不到明天,炮弹就得告急……”张孝准很不乐观地说道,“至于俄军西路集团,由于他们已经退回营地,有相对比较坚固的工事防御,我军进展太快,后续的火炮没有跟上,短期内要拿下也不现实。”
“唉!”秦时竹的拳头重重地砸在桌子上。“来咱们施加的压力还不够大,这个巴甫洛夫软硬不吃,真是恼人。”
说完,他又不甘心地抬起头问葛洪义:“洪义,是不是敌人已经出动,咱们没有截获电报?”
葛洪义急了,连叫:“不可能,我从下午起就一直在电报处值班。俄军往来的每封电报我都截获了。全部是马尔蒂诺夫催促巴甫洛夫加快进军地电报,而后者死命推脱。借口种种理由不愿加快速度,目前已经扎营了……”
张绍曾暗暗叫苦:“我们真是碰上对手了啊,像他这般谨慎的,还真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嘴……”
秦时竹狠狠心:“咱不等了,发报给李春福、马占山,今夜三更出发,趁拂晓前敌人警惕性最低的时候发起突击,损失大也只有认了,不然如此稀松放对方到满洲里,城池非陷落不可,一旦满洲里陷落,全局被动……这个后果咱们承担不起。”
地图上的态势也验证了这种担心,夏天方和范曾文的部队维系着对哈尔滨的假包围,师和满洲里的焦济世部对俄军护路队西部集团形成了压力圈,一旦满洲里陷落,俄军第5师必将长驱直入,对龙江和师形成包围,若有不当,则会乘胜进军,在哈尔滨城下对国防军进行反包围……满洲里的得失事关全局地发展――究竟是国防军围歼俄军,还是俄军冲破阻截,反包围国防军?
巴甫洛夫地心里也很难受,马尔蒂诺夫的催促电报一份接着一份来,西路集团和哈尔滨守军地告急电报也如雪片般的飞来,全靠着他可能地增援,这两处地方才强打精神防御着,可是自己的部队又因为断绝了交通只能缓慢地行军。在这冰天雪地里,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马占山和李春福在帐篷里商量:“大帅命令我们,不管如何,今夜三更都要率领部队出兵,你怎么办?”
“俄军肯定有了防备,我们这么贸贸然扑上去,损失肯定不小。”
“我也知道难处,但再不这样,等满洲里陷落,俄军有了有效的战局支撑点就来不及了,我去动员弟兄们做好准备。你另带一部分部队接应,万一我们不利,还能有个照应。”马占山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这是一场相当没有把握地进攻……
大本营里,秦时竹等人干坐着生闷气,又企盼俄军能有所动作。
“大帅,大帅……”一个参谋手中高举着电报冲进了作战室,“敌……敌人”
“别急,慢慢说,敌人怎么了?”秦时竹腾地站立起来。
“敌人要出动啦……”参谋一扬手里的电报,“马尔蒂诺夫在电报中下了死命令,如果再不出动,他要撤了巴甫洛夫的职,回国将他送上军事法庭……”
“真的?”众人大喜过望。
“快,赶紧盯着,巴甫洛夫是什么答复?”
半小时后,无可奈何的巴甫洛夫终于答复:为了遵照您的命令,我已命令两个步兵团和骑兵队连夜进军,加快速度,希望能在天亮前抵达满洲里城下开始攻击。
“好极了!”
“太好了!”作战室里欢呼成一团。
“发报给马占山,告诉敌人已开始行动,他们的出击时间再延迟一小时。另外发报给焦济世,通知他敌人已经摸上来了,要他做好准备,挡住敌人的进攻,为骑兵部队歼灭敌人创造时机。”
9年2月4日凌晨时5分,俄国外阿穆尔军区马尔蒂诺夫中将做出了错误地判断,强令在中国境内的巴甫洛夫加快行军速度前去攻城,在他的高压下,巴甫洛夫再也无别的理由推脱和拖延,只能无可奈何地照办,这道命令,终于使得一直保持紧密行军队形的俄军拉开了距离,也终于促成了俄军远东第五师走上了最终的覆灭之路……
巴甫洛夫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迫不得已,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中打仗本来就是件苦差事,现在居然要连夜进军,更是让这些俄军叫苦连天。这些俄军是野战部队出身,平时骄横惯了,习惯性地乘坐火车运动,像这般冰天雪地里长途跋涉地走着那是很少经历。好不容易盼到天黑,有个合适地宿营地休息,俄军士兵都放松下来,想美美地睡一觉。谁知到了半夜时分,又被凶狠地军官们逼起来强迫行军,真是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国势 第170章 包围歼敌
第70章 包围歼敌
巴甫洛夫终究是个谨慎的人,虽然答应用两个团的兵力进攻,但还是吩咐手下,各留出一个营的预备队以防万一,在一片嘈杂声中,俄军步兵和轻炮兵部队逐步脱离后军和师部,加速朝满洲里方向开去。风还是那么大,天还是那么冷,俄军兵分两路,呈左右包抄之势进军,骑兵部队在前面担任搜索任务。而后面的重炮部队则和师部一起,慢慢腾腾地往前赶着。
凌晨五时左右,俄军先头部队已抵达距离满洲里不到2里的地方了,而拖后部分还远在40里开外,整个俄军第五师,形成了一个一字长蛇阵,而且蛇头和蛇尾的距离还在拉大……
凌晨四时左右,早已等待多时的国防军骑师、骑2师官兵终于等来了出击的命令,在李春福、马占山两人的热情鼓劲下,广大将士一天来的辛苦一扫而光,憋足了劲要给俄军一点颜色。
“出发!”马占山大声令下,近5000骑兵浩浩荡荡地朝东北方向奔去,他们的目标就是在天亮时分截住后军进军之道。随即,李春福也带着麾下人马开拔,他们的目标是包抄俄军后路,配合马占山部全歼俄军。
焦济世在满洲里城内的指挥所里来回踱步,充满了焦急和等待。
“报告旅座,俄军先头部队已进抵不到0里的地方了。”一路上俄军的动向都有预先埋伏下的侦察部队予以报告。
“很好,再探!”焦济世一挥手,“务必探明俄军步兵大部队在什么地方。”
“报告旅座,李将军和马将军的部队已离开了营地,分两路包抄之势朝俄军后路扑去,他们要求我们坚守城池,等到他们歼灭俄军后路部队尤其是重炮部队的那一刻。”
“好。电告他们,请他们放心,我一定坚守住,等他们歼灭后路后包围整个俄军第五师。”
“大本营方面来电,问我们和俄军接触没有?天亮前俄军会不会发起进攻?”
“电告大帅,俄军离我部已经很近,但目前还没有交火,预计最快要到天亮后才能交战……”
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又是新的一天,巴甫洛夫却丝毫快活不起来,他隐隐约约觉得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每隔一小时,马尔蒂诺夫就会来电询问部队到了什么位置,有什么最新情况,让人不胜其扰。
听,声音!
“哪里来那么大的声音?”巴甫洛夫听到了异样。对手下大吼道。
“声音?”参谋耸耸肩,“将军,我怎么没有听到?”
“不……你再听听!”
“啊,我听到了……”参谋静下心,终于听到了声音。这是什么声音?
“是骑兵!大队地骑兵。”巴甫洛夫怒吼道,“我们附近有大队骑兵吗?”
“没有发现侦察报告,我们的哥萨克正在对满洲里进行搜索……”参谋话音刚落,下意识地反应过来。“不好,那是敌人的骑兵……”
还不等巴甫洛夫说什么,另一个参谋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报告将军,后面的部队说他们听到了异常的声音,好像是骑兵,他们询问是不是我军的援兵上来了?”
“不,哪里有什么援兵。是敌人,敌人……”巴甫洛夫急得满头大汗,“告诉部队,立即停止前进,全部向师指挥部靠拢,同时就地组织防御。”
下达完命令后,他恶狠狠地说:“该死,碰上中国人的骑兵了。”
“机枪。机枪……”
“火炮。火炮……”
师长一声令下,所有的俄军都慌乱成一团。不是军官找不到士兵,就是士兵找不到军官,活像一锅沸腾了地粥。
不错,来的正是骑师和骑2师的部队,虽然出发前已对战马进行过处理,用来降低声音―-马蹄上包上了布片,但这么多部队,即使这么做还是掩盖不住的,所能尽力的,无非是减少一些,让敌人发现的晚一些。
万马奔腾,势若奔雷,朝着俄军扑过来了,俄军的炮兵手忙脚乱地解开绳索,准备火力阻截,重机枪手借着各种可以找到的东西,就地架起家伙,步兵上了刺刀,拼命将师指挥部围成一个圆圈……生死关头,野战部队地反应还是要迅速些,慌乱归慌乱,但每个士兵都清楚,如果做不好就地防御,在骑兵的冲击下,只能是死路一条,想逃跑吗?不可能,人的两条腿是跑不过战马的四条腿的。
巴甫洛夫临危不乱,连连发布命令,一方面指挥部队就地组织防御,另一面赶紧发报给已经远去地步、骑兵,让他们迅速回身救援。
来不及了,不等俄军组织好,国防军的炮弹已接二连三地打了过来,啪啪全部是迫击炮的炮弹在炸响,巴甫洛夫密集防御,收缩防线的决策是正确地,但也带来了兵力密度过高的不利后果,每一发炮弹在敌营中炸响的结果就是炸死、炸伤一大片人。
俄军的炮兵还在拼命调试着山炮、野炮,希望能够还击,但在时间紧迫的状况下,很难办到,在迫击炮炮弹如连珠般落下的时候,俄军的火炮还压根没有还击过,至于重炮,那就更可怜了,全部呈现拆卸状态由骡马驮载着,要拼装起来,恐怕是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还击,快还击……”着如此猛烈的炮火,巴甫洛夫百思不得其解,对方来地是大量骑兵,如何能有这么快的炮弹发射能力?这怨不得他,虽然日俄战争中俄军率先发明了迫击炮,但俄军上上下下拘泥于陈旧的作战思想,认为迫击炮这个射程不如榴弹炮,威力不如臼炮的东西真是没有多少用处,完全是鸡肋。如果说在战壕防御中还有那么一丁点作用的话,那么用于进攻完全就是异想天开了……可惜的是,他们的中国对手,就是利用这种异想天开地武器发动了突袭。
在炮弹地呼啸声中,骑兵开始了冲锋,骑兵们一个个把身子压低,头紧紧地贴着马,为了避免流弹损伤。这种方式是最理想地,2000米的路程,对于骑兵来说,简直是太近了。哒哒,俄军地重机枪拼命还击,喷射出的火舌像一把镰刀,朝着冲击的部队割来,不时有人中弹落马。眼着自己的兄弟倒在路上,国防军将士一个个怒火中烧,他们没有时间哀悼,他们要做地,就是把手中的马刀砍到俄军的脖子上。这才是为兄弟们报仇的最好方式。
骑兵们越来越近了,重机枪依然还在倾泻火力,但是没有铁丝的阻截,光靠火力封锁是不能挡住骑兵的。这段距离对于骑兵而言,只要几秒钟,冲了过去,就是胜利。“杀啊!”如林的马刀举起来了,骑兵们坐直了身子,恶狠狠地朝着对面的俄军扑去。
俄军害怕了,动摇了,重机枪手地精神已经崩溃了。怪叫一声,放弃了手中的家伙,抱着头拼命往后逃窜,抱头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很快,这个屠杀了不少骑兵的家伙,被后面追上的骑兵狠狠一刀就砍下了脑袋,脚下的步子还再往前冲,脑袋却已经脱离了可怜地身躯。一腔污血从脖子处喷了出来。直向天际。象征着俄军命运的,就是这一抹猩红色。
骑兵突入阵地前一刻。国防军的炮兵们便已停止了发射,阵地上到处可听见的是马刀地铿锵声,手榴弹的爆炸声,骑兵中驳壳枪的发射声。有些俄军想用手中步枪上的刺刀和骑兵拼命,却不曾想过,数千年来,骑兵就是步兵的克星,这种挣扎无非是给自己多添几个窟窿罢了。
国防军的骑兵如潮水般地从四面涌来,俄军陷入了重重包围,包围圈越压越小,倒下的俄军尸体越来越多,大量的炮兵没来得及发射一发炮弹,便成为了马刀地祭品。俄军东奔西逃,东突西窜,却始终无法找到一条生路,在血淋淋的同伴尸体面前,很多人动摇了,双膝不由自主地一软,跪在地上高举起手中的步枪,骑兵们杀红了眼,有时候顾不得对面的俄军已经投降,还是恶狠狠地一刀砍下去,力量之大令人咂舌。不仅俄军手中举着的枪被硬生生地从中间劈开,就是他们的天灵盖,也被顺势而下的马刀劈成两半。
巴甫洛夫陷入了绝境,他所企盼的俄军步兵虽然已经接到命令调头回来,但赶不及了。“啪”地一声,俄军少将扣动了扳机,他不愿意活着受辱,也不愿意亲眼目睹自己部队地灭亡,他选择了先走,选择了自杀。
“杀!”战斗还没有结束,依然有战马在俄军中驰骋往来,只是站立着的俄军、还依然活着地俄军越来越少了。
历史将记载着这一时刻,9年2月4日清晨7时,国防军发动了突击,在付出一定的代价后,俄军拖后掩护的步兵团、炮兵团和师部全军覆没,近7000人作了国防军的牺牲品。骑师和骑2师在歼灭包围圈内的敌人后曾一度会师,但考虑到敌人还有一半兵力在前往满洲里的途中,再度兵分两路,准备再次包围回身来救的俄军步兵团。
满洲里城内,焦济世收到了最新电报。
“报告旅座,马将军来电,已歼灭包围圈内俄军,请您按预定方案发起突击……”
“好,开城门,全军突击!”
“杀啊!”满洲里守军倾巢出动,追击刚刚调转方向回去的俄军,更大规模的厮杀拉开了帷幕。
原本准备进攻满洲里的俄军接到主帅的告急电报后,情知不好,连忙后队改前队撤退,希望能救出被围部分,但可惜的是,他们来晚了一步,不仅如此,他们的现场也将和包围圈中已经覆灭的部分一样,唯一的区别,在于他们要多活几个小时。
双方迎头赶路,很快就撞上,国防军刚刚经历了大厮杀,士气如虹,从凌晨开始就一直打先锋的哥萨克们根本就抵挡不住,在人数上也居于劣势,不到0分种就被国防军杀得干干净净,侥幸没有送命的,也拨转马头向俄军中央部分逃去。
上午0点多一些,在满洲里城外20里处,骑师,从北向西堵截住了俄军,俄军一居然有这么多国防军阻截,情知不好,连忙调转方向企图南逃,或者与另外一个团汇合;几乎与此同时,骑2师由南而上,截住了另外一部分俄军,杀得他们也是立脚不住,纷纷往中央靠拢。一个小时后,俄军全军汇聚在满洲里城外2里处的一个小村子,国防军两万之众,对村子构成了一个牢固的包围圈。由于一路上俄军只顾着逃命,大炮、辎重、物资等一切妨碍速度的东西都被丢弃了下来。6000多人马全部挤在长不过里,宽不到5里的狭窄区域内。
“会师喽!”骑师、骑2师和4旅官兵汇集到了一起。
三发绿色的信号弹上天后,国防军总攻开始了,此时,俄军丢弃的火炮全部成了国防军手中的利器,一发发炮弹像长了眼睛似地落到了狭窄区域内,几乎每一发都能给俄军带去惨重的损失,哪怕是中间夹杂的迫击炮炮弹,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俄军试图突围,但无论朝哪个方向突破,都遇到了密集火力的拦截,在重机枪的重点关照下,试图突破的俄军无一例外地都成了枪下之鬼,为了减少损失,李春福曾试图派人劝说俄军投降,但顽固的俄军丝毫不为所动,表示要顽抗到底。
马占山冷笑数声:“你要顽抗到底?那我杀你个鸡犬不留!”
激战在北国大地上上演,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和骑兵突击,包围圈内的俄军悉数就歼,两个团长和一批校级军官自杀,侥幸未死的也成了国防军的俘虏……




国势 第171章 战和去留
第7章 战和去留
下午时分,一直关注着战况发展的秦时竹收到了前方发来的电报:今日凌晨,我骑师、骑2师发起突击,率先包围敌后卫部队和指挥部,经过激战,全歼包围圈中之敌,后又按预定方案,与满洲里4旅汇合,将俄军残部包围在郊外一座小村庄,经过激烈战斗,肃清全部残敌……此役,我军共歼灭敌军万余(具体战果尚在统计中),俘虏数千,除部分留守俄军因得到消息较早,及时溜走外,几乎全歼……我军损失尚可,初步统计伤亡数字约在4000左右……缴获大批装备、物资、弹药等,至此,满洲里以西再无俄军大部队。
收到这样的战报,大本营成了欢乐的海洋,所有的军官、参谋都鼓掌表示庆贺,秦时竹喜气洋洋,高兴地对手下说:“来,我军又打了大胜仗,马尔蒂诺夫今天晚上要睡不着觉喽!”
“岂止是睡不着觉,恐怕哭天喊地了……”蒋方震笑着说,“经此一役,外阿穆尔军区机动力量被我军歼灭,我们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其他部分的俄军了。”
“百里兄所言极是,现在俄军东路集团已经覆灭,西路集团和哈尔滨守军全靠这支部队的增援才勉强支撑,现在我们消灭了俄军远东第五师,等于是抽走了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帅,要痛打落水狗啊!”
“好,电告前线部队,对他们的胜利表示庆贺,希望他们再接再厉,配合师歼灭俄军西路集团。”秦时竹当即发布命令,“同时电告师,为降低自身伤亡。可暂时放松对敌攻势,向对方喊话,通报消息,逼迫他们投降……至于哈尔滨方面,仍旧维持包围圈,同时也派人接洽投降事宜。”
“哈尔滨守军恐怕不会投降吧?”张孝准说道,“是不是把重炮支队派遣上去,作好强攻的准备?”
“不用了。哈尔滨本来就不是我军必须拿下的目标,暂且还是让他留在俄军手中吧。一来可以和俄国方面讨价还价,二来,也免得我们的东洋邻居太过忌惮……”
“大帅英明!”
当天晚上,马尔蒂诺夫知道了消息,难过得滴水不进,整个人失魂落魄,半夜时分。从他的住所处传出两声枪声,卫兵们知道大事不妙,冲进去一,将军和他的情妇已双双饮弹自尽……
两天后,处于数万大军包围圈内地俄军西路集团不顾上级命令。选择了投降,自少将以下5000余人成了国防军的俘虏,俄军的第二次军事冒险又以失败而告终,不仅如此。败得比第一次更惨,俄国护路队除哈尔滨城内部分得到保留外,几乎全军覆灭。
1...186187188189190...4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