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华夏社东京消息:昨日。我爱国留学生000余人集会,声明否认《俄蒙协约》,抗议俄国政府干涉我国内政,通电政府采取严正立场……
总统府内,袁世凯正大发脾气:“抗议,抗议,你们就知道来向我抗议!”
赵秉钧走了进来,却不敢吱声。老袁的案头,堆了厚厚的一堆电报稿,全是各界发过来,要求政府采取严正立场,收复外蒙。
“智庵,你来得正好,你这些电报,全部都反了天了。”袁世凯怒气冲冲。“民国初定,尚未得到外国承认,值此多事之秋,应该更加谨慎,可是这些人。怎么都不识好歹?纷纷要求强硬、要求出兵,这仗是这么好打的吗?”
“大总统,这……眼下民情激愤,个别人说出如此过激的话。也在情理之中。”
“什么叫情理之中?打仗?说得轻巧,中国和外人打仗,哪一次打赢了?”袁世凯拍着桌子,“协调才是上策,用外交解决,用政治谈判,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他们这么抗议。把俄国人惹急了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秦时竹来电,要求政府努力交涉,同时也不放弃军事准备。”赵秉钧将电文递给了袁世凯,“他专门和我们捣乱。”
“我倒是听芝泉汇报过了,说陆军部派人出席了北疆庆典,还观了阅兵式,说国防军兵强马壮云云……”袁世凯脑子转得飞快,秦时竹到底什么意思?
“大总统。既然他说要准备。我就让他准备好了,他这个巡阅使职权里不是包括外蒙吗?平定叛乱自然是他理所应当之责任。至于国防军,本来就是巩固边疆的,我不妨让他使使。”赵秉钧说了自己地建议,“对我们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袁世凯想了半天,把前前后后都盘算清楚了,再问赵秉钧,“你说说,怎么个有益法?”
“第一,国防军的部队更接近外蒙,如果真要开战,肯定是要国防军动手,咱们可以不用出一兵一卒;第二,如果大总统授权,那么这事不论成败都可以交待,若是胜,则是大总统布置有方,英明果断,若是败,也是秦时竹指挥不力,国防军无能;第三,万一冲突扩大,引起国际纠纷,也可以将秦时竹抛出去做替罪羊,我们的命令他可以不服从,但各国的意思他不敢违背吧?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个做文章,一举撤掉这个巡阅使……”
“你所说倒有道理,可是具体怎么做呢?”袁世凯犯了嘀咕,“现在我一方面在和俄国人谈判、交涉,另一方面又派人去打,若是因此而引起国际纠纷,恐怕你我难逃干系……”
“大总统,不需要您下令,您只要打个电报给秦时竹,说明关切之意,含糊其辞,让他自己去揣摩罢了。”赵秉钧马上就有妙计,“如果他按兵不动,那么咱们拍了这份电报,也是尽了责任,对国会和民众都可以交待;如果他和俄国人交手,那是他擅自做主,如果战败,我们可以处置,倘若万一的万一战胜,也必然损耗了他的实力和财政,这对我们而言,也是有利的。”
“按照你这么说,不管他怎么弄,我们都是有利地喽?”袁世凯一想,这主意倒真是立于不败之地。
“而且,这个电报要秘密拍给他,不然一公开,各国公使尤其是俄国公使又会来质问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在面上还是要与俄国人虚与委蛇,但暗地里可以给秦时竹透露风声。”
“你猜秦时竹会是什么举动?”袁世凯来了兴趣,很想秦时竹的窘境。
“这倒说不好,我以为他骑虎难下。一来,北疆群情激愤,连日来已经有学生包围俄国领事馆,静坐示威,俄国方面和秦时竹的关系已大大恶化了;二来,如果他没有什么反应,那么民间的力量肯定对他有不满,只要我们稍加挑动,就可以把这个矛头指向他;三来,万一他按奈不住出兵,我们也可以和俄国方面交待,说这是他擅自做主,为将来转圈留有余地;四来。两边如果交手,我对他的形势不好,对方无论武器、人员都比他充足的多,外蒙情况复杂,平定谈何容易?”
“就按这个来办。另外,我这还有一份军事会议决议,你也一并转发给他。”袁世凯掏出一份文件,在上面刷刷写了几句话。
赵秉钧接过来一。会议记录一共有六条:(一)统兵高级军官佐领,均由总统任命;(二)练兵及师旅数目,分大小省规定,大省4师,小省师为限(规定师等于2旅),边禁省份不在此例;(三)用兵不敷时,募续备兵补充;(四)军服、械饷、辎重、工程、幕营等件,悉遵中央规定。如向外洋订购炮械,须中央认可;(五)驻京军队及各省防营统改成陆军编制;(六)实行征兵,目兵、夫役之服装、食米,照禁卫军规定。
最后还有一条补充,就是袁世凯刚才手写的话。北疆国防军体制特殊。地处边疆,承担国防重任,一切军政事务,着北疆巡阅使便宜行事。授予全权,日后报总统府和陆军部备案即可。
“怎么样?这个条件够优厚了吧?”袁世凯笑着说,“你可以暗示他,这是我对他的优容。”
“相信他会乖乖上钩地,我即刻回电沈阳。”赵秉钧转身要走。
“等等,”袁世凯叫住了他,“再加一条,国防军训练辛苦。卓有成效,中央补助军费00万元。”
“这是?”赵秉钧不解其意,袁世凯眼下正缺钱花,刚刚从比利时贷了一笔款子,怎么这么大方地给沈阳00万?
“既然要暗示,那么就把文章做足。”袁世凯笑道,“我给他00万军费,个中滋味。让他自己揣摩去。”
“大总统英明!”
接到类似最后通牒的声明后。外交总长陆征祥连夜与驻京俄国公使就《俄蒙协约》举行第一次正式谈判。他与日、法、美国公使邀请俄国公使克金斯基在外交部开始谈判,与俄国公使争论激烈。几至冲突,谈判无结果而散,会议结果仍主张和平解决。
和平解决,和平解决,谁都主张和平解决,北疆已经出手了。收到袁世凯地电报时,秦时竹正在大本营观地图,听取进军方案,完电文,他冷笑一声,对手下说:“袁世凯和稀泥,发个含糊不清的电报给我,表面上是授予我全权,实际上开空头支票,万一有事,他还可以及时洗脱。”
“他一贯如此,从来没有几句实话。”张绍曾曾经和老袁打过交道,比较了解。
“既如此,我就来个假戏真唱,也回他一封含糊不清,就说请大总统放心,北疆有事,秦时竹以身当之,眼下静观其变,事态发展……”口述完电文,他回头来问,“现在部队都到什么位置了?”
“根据2小时前的电报,骑师已过克克伊尔根(今武川),明日可到四王子旗;6师(两个骑兵团)下午时分过了兴和城(今张北),此二路约定0日后在伊林(今二连浩特)会师。甘肃方面,5师骑兵团和骑旅一部今日刚刚集结完毕,准备出发,马福祥、扎木合带队,准备沿乌海、临河、吴业乌苏、奔巴庙、图克里克一线进军,估计要20日后,能到塞音山达(库张栈道重要一处,已在外蒙),何日与前面两支部队会师,尚无法确定,要沿途有无兵力阻挡……”张绍曾是个合格地总参谋长,一边说,一边用木杆在地图上移动,使得秦时竹不必在地图上费力寻找一个个他所不熟悉的地名。
“根据你的判断,何时会与外蒙叛军交上手?”
“这个月底到伊林前应该不会,毕竟这一带还属于内蒙境界,敌人前几次来袭扰,都让我军给击退了。但出了伊林就不好说,敌情不明,况且这十天内我们也做不到侦察清楚。”
“飞艇部队呢?”
“飞艇受天气约束很大,根据昨日的观察,前进道路上均无敌军踪影,但气候已经转冷,风力也逐渐加大,恐怕不能天天升空观察。”
“这是个麻烦地事情,拍电报给上述部队,让他们注意警戒,不可大意。”秦时竹说完,又把目光投向东路,“东路准备得如何了?何时出发?”
“今天上午焦济世地旅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呼伦贝尔,和马占山部开始交接防务,不出意外的话,将于日内交接完毕,2日骑2师可以西进,如果顺利,可望在天后到达库伦……至于4旅,恐怕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到洮南。”
“实在是太远了,派骑兵都这么慢,若是步兵,恐怕得走到明年吧?”秦时竹长叹了一口气,“自古天高皇帝远,当年满清能对蒙古人建立起有效的统治,也是颇费了一番力气,想不到时隔近00年后,我们还是要走这么一趟。”
“若是有了铁路就便捷多了,基本一个昼夜就能抵达目的地。”副参谋总长张孝准笑道,“我们慢,敌人也慢,大家公平。只是将来为了巩固外蒙,我们必须修建一条从库伦到呼伦贝尔或者到北京的铁路。”
“现在张绥线已修到了大同,目前正朝南北两个方向同时修筑,北往集宁,南往蒲州,等铁路延伸到集宁后,一定想办法修建一条到库伦的铁路。”秦时竹盯着地图,“无论如何,外蒙一定要保住。花这么大力气远征,值得!将来再花大力气修筑铁路,也值得!”
“大帅所言极是,控制了外蒙,京城、内蒙就有了安全要冲。如果俄国控制了外蒙,我京畿地带完全暴露在其兵锋之下,对国防甚是不利,倘若我们控制了外蒙,则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暴露在我们地面前,我们地安全便有保障多了。”
不出来这两人还是扩张分子,秦时竹暗暗一笑,眼下时机尚未成熟,此事留待以后再说吧。
国势 第121章 连夜劫寨
第2章 连夜劫寨
“报,最新电报,新疆方面已攻克科布多,守军400余人,非死即降,逃亡者不到50人。”
“哦?动作这么快?”秦时竹接过电报,杨增新在电报里简要地写着,“我军于日前包围科布多,当日正午发起进攻,先以火炮猛烈轰击城郭,该城城防不甚坚固,一小时内,崩塌多处,城内守军不曾料到我军居然敢主动攻击,张皇失措,指挥混乱,只知胡乱还击,丝毫没有章法,对我军进攻无任何不利影响……下午二时,我军停止炮击,动用步、骑兵总攻击,经过浴血奋战,于三时许攻克该城,毙、伤敌近250,俘虏00余,其余逃脱,我军伤亡不到70人……据被俘之敌交待,三日内伪蒙军将来增援,间或有沙俄部队,人数在200以上,我军眼下正着力修缮城防,安顿民生,准备固守,暂时无力东进……”
“不错,不错,科布多这么顺利就拿下来了,多亏了当时坚持一下,不然等敌人增援完毕,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肃清。”秦时竹笑容满面,“回电,对全体将士予以嘉奖,伤亡者予以抚恤,战事结束后,北疆方面奖大洋0万元……要牢牢守住科布多,牵制敌人军力,外蒙形势,旬日内必将得到改观。”
“新疆方面给我们开了个好头,来伪蒙军无甚战斗力,居然一触即溃,我军战斗力远在新疆军之上,来收复库伦要比想的容易。”张绍曾自言自语道。
“不可轻敌,新疆军取胜,一来准备充分,二来军械、兵力都占上风,三来敌人不曾防备。故而胜利。只是这200人的进攻队伍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守住?”
事实证明,秦时竹的担心不是毫无道理,月25日,俄、伪蒙军200余人赶到了科布多城外。这支部队,本来是按照指示来加强科布多防御力量的,但不曾想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使命已经变成了重新夺回该城。
伪蒙军方面主要是骑兵,由兀立古带队。人数在00人左右,俄军方面,则由萨姆切夫斯基大尉带队,其中一半是哥萨克骑兵,还有一半是炮兵。蒙军虽然人数比俄国人要多,但临行前蒙古方面交待兀立古,要听从俄国人指挥。为了遮人耳目,俄国人穿上了蒙古人的衣服。远远望过去是分辨不出来地,但走到近处就可以很明显地区别开来,俄国人不论长的如何,都有一个大鼻头(鞑靼人除外,他们和中国人比较相像)
走到半路时。这支联军部队撞上了从科布多逃窜出来的残兵败将,得知科布多已经落入敌手,兀立古和萨姆切夫斯基暴跳如雷,恨不得把这批残兵败将全部杀了才能解恨。那些科布多的残兵败将到增援部队。就如同见了救星,胆子又大了起来,纷纷嚷着要打回科布多去,收复科布多,把汉人赶出阿尔泰……
“城里有多少兵马?” 萨姆切夫斯基虽然鲁莽,但也晓得打探一下军情。
“也就000多人吧,不过他们也有大炮。”
“你见大概有多少门,威力大不大?”一听敌方也有火炮。萨姆切夫斯基心里一寒,这仗恐怕没有那么好打。
“这个,大概5、6门吧,当时风沙很大,我没清楚。”其实这个人根本没有弄清楚新疆军有多少人马,俄国人逼问的紧,随口胡诌了一个数字。
“好好,我知道了。”听说对方只有5、6门火炮。萨姆切夫斯基放心了。他手里可是捏着足足2门山炮呢,让这些黄种猴子尝尝厉害。萨姆切夫斯基参加过日俄战争。对日本兵勇往直前,用身体抵抗俄军火力大感震惊,在他来,黄种人都是一样的白痴。
他找兀立古商量,说是商量,其实就是下命令:“我们给养不多了,必须加快行军,尽快把科布多打下来,不然我们全部得死在这里。”
“嗯。”兀立古下意识地点点头,虽然他讨厌俄国人的颐指气使,但是部队还剩下0天的给养,这个数目确实撑不了多久。他没有想到地是,如果他现在率领部队返回乌里雅苏台,根本一个人也不用死,但他压根就没这么想,总觉得俄国人厉害,又有火炮壮胆,那些汉人肯定不是对手……
此时,科布多的城防已经被加固了,城里最高指挥官是范山河,曾任新军管带,现在是科布多城防司令。
“司令,敌人来了。”传令兵跑到跟前报告说,“据骑兵侦察,敌人已在城外20里地处安营扎寨,人数在000人以上,还有大炮。”
“好,我知道了。”为了有效防御,科布多的守城兵力已经达到了00余,用这个兵力防守在范山河来是绰绰有余的,但怎样才能给敌人最大的杀伤呢?
召开敌情讨论会,大家七嘴八舌,但有一个比较一致性的意见,“敌军远来疲惫,今夜正宜劫寨。”在战争已经发展到20世纪的时候,古老的兵法思想还一再闪烁着这种光辉。
“好主意,今夜轻骑突击,敌人怎么办?”支持范山河理论地是,蒙古人都是一批鞑子,哪里懂得我中华兵法博大精深?这远来劫寨,若是国内部队或者一般战场还不敢使用,在这种地方用用,效果应该不错。
确实,蒙古族自伟大的成吉思汗后逐渐开始走了下坡路,到了近代更是孱弱不堪。部族中的男子,争相充当喇嘛,既可以不事生产,又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更妙的是,还可以随意乱搞女人。这种行径,一方面使得蒙古地生产力发展受到限制,从事生产的人少了,但大批的旗主、王公并不会因此而放弃他们穷奢极欲的生活。必然不断加重对普通牧民地压榨;而一方面,种种乱搞而又不承担责任的陋习,使得性病在蒙古族群中迅速蔓延,发病率奇高,整个种群处以不断退化中。汉人对蒙古族的轻视,已经越发明显,蒙古人纵然还保有骑术高超的本事,但在火器时代。也不是决定性的力量了。
半夜时分,范山河率领近00人的马队悄悄出发了。马衔枚、蹄包皮,使声音响动降低到最低的限度,当夜西北风呼啸,声响极大,很好地遮蔽了马蹄的声音。连日行军,也使俄、蒙联军疲惫不堪,早早地躲进帐篷睡觉了。虽然安排了哨兵。但都以嬉戏为乐,不是赌博就是喝酒,谁也没有把警戒放在心上,一门心思地认为,这种鬼天气。汉人大概也躲在被窝里睡大觉了,以致于偷袭队摸到营帐外面才反应过来。
等到大队骑兵手执明亮地火把,杀到营帐跟前,哨兵们才如梦初醒。七手八脚地予以报警,不是乱叫大喊,就是急忙走避,有一人稍微机灵点,还懂得鸣枪报警,但还是缓了一步。“啪”的一声枪响过后,范山河已杀到跟前,手起刀落。送敌人上了西天……
营寨里的俄蒙军纷纷乱了起来,找衣服的,找兵器的,蒙古人和伊万们语言不通,此次前来全靠了翻译,但眼下情急,哪里还找的到翻译?只能各自为战。有人刚刚穿好衣服,慌慌张张地跑出帐篷。不提防就作了别人的刀下之鬼。一时间。枪声大作,马刀铿锵。整个营地乱成了一锅粥。
到事情进展得比预想的还要顺利,范山河轻蔑地笑了,骑在马上高声叫喊:“弟兄们,把火把投入敌寨,烧他个狗日地……”
声音虽然传出去不远,但行动是最好地命令,眼周围的人都纷纷把手里地火把往帐篷里、木栏上扔去,即使没听到的人也知道仿效。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借风势,在营地中熊熊燃烧起来。有些伪蒙军其实就躲在帐篷里,但因为手中一时找不到兵器和马匹,不敢出来迎敌,但眼下火已经烧起来了,不出去只能被火火烧死,只能硬着头皮出来。有几个刚一露头就被骑在马上地夜袭队砍死,真是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熊熊烈火将天空照耀的分外明亮,远在20里外的科布多守城士兵,也到了被映得通红的天际,纷纷拍手称好!范山河越杀越猛,冲入敌寨如入无人之境,从东杀到西,从南杀到北,一路杀了个痛快。战场上,马匹地嘶喊声、兵器的撞击声、人的呐喊声、枪支的发射声,交织成一片――整个一片大混乱!
俄蒙军终于从最初的打击中苏醒过来了,尤其是俄国人,毕竟是正规军,反应要迅速一些,纷纷操起武器朝人群射击,他们本来就分不清楚那些是蒙古人,那些是汉人,黑夜里就更加分辨不出,凡是活着的,都是他们的目标,尤其是骑在马上的人……
枪声越来越密集了,范山河旁边地士兵已中枪倒下好几个了,眼偷袭的效果已经达成,自身的伤亡不断增大,已到了收兵的时候了,不然,等对方完全反应过来,非全部被包围在这里不可,如果捱到天亮,只有全部战死一个结局。
“弟兄们,撤!”范山河当机立断,拨转马头开始往后退去,偷袭队的棒小伙们或是听到了命令,或是察觉了弟兄们的行动,开始三三两两地汇聚起来,朝后撤退……这队来无影,去无踪的偷袭队,将敌营搅得天翻地覆后,一溜烟跑了。
眼对方撤退,这方也不敢追赶,敌情不明,若是贸贸然再撞上去,恐怕损失更大,还是先救火要紧。天明时,火势基本被扑灭,俄蒙联军终于从慌乱中恢复过来。偷袭烧掉了大部分的帐篷、一半地食品,骑兵用来拴马地马栏也烧得七七八八,很多军马大概是被火烧怕了,趁黑夜和混战无人照之际,溜走了不少。更让兀立古生气的是,他手下有00多人不是丧生偷袭队地马刀下就是死在火中,敌人的损失倒也罢了。还有近50人是被俄国人开枪射中的,让他气恼万分。
萨姆切夫斯基根本没理会他的抗议,反而挥舞着拳头,气势汹汹地质问他怎么安排哨兵的?兀立古有苦说不出,明明是你们俄国人偷懒,不愿意承担巡逻责任,出了事情倒都变成我的不对了?只是到对方损失也不小,他才强压下了火气。
不幸中的万幸是炮兵们携带的弹药没有出任何差错,若在昨晚的火势中殉爆,那哭都来不及。
“现在怎么办?”兀立古愁眉苦脸,“粮食、帐篷烧掉了这么多,我军处境越发不利。”
“有什么好慌的?这群狡猾的野蛮人只不过是用了偷袭的手法,我们今天去攻城,只要拿下了科布多,住的,吃的,都不用你发愁。”
“眼下也只能这么办了。什么时候攻城?”
“中午时分开始,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 萨姆切夫斯基回头大喊,“小伙子们,加油干呐,今天打下了科布多,我准许你们在城里自由活动三天,所有的金钱、美酒、女人,任你们挑。”
“乎!”本来有些低落的士气,被他这么一鼓励,又开始迸发出来。哥萨克部队,说句实话就是一群穿着军装的土匪,来蒙古的无一不是做着发财的美梦,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岂能不喜出望外?况且眼下他们都穿着蒙古人的服装,根本不用考虑本国的军纪制裁,部队长官临行前也交待他们,只要完成任务就行,其它自己着办!
范山河回到城里,开始清点人数,人陆陆续续的回来了,一清查发现牺牲人,带伤者9人,其中人伤势比较严重。通过一夜的袭扰,科布多守军初步摸清了敌人的实力,又狠狠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胜利固然可喜,范山河考虑到敌人肯定不会罢休,必然会前来攻城,重新安排了计策,并叮嘱守城将士要注意提防。
国势 第122章 虚虚实实
第22章 虚虚实实
中午时分,俄蒙联军果然大摇大摆的杀过来了,2门大炮对准城墙、城楼猛轰,虽然历经加固,但毕竟不是很坚固,在敌人的反复摧毁下,城墙倒塌了数处。守军也拼命反击,用手里的门山炮进行还击。不幸的是,守城这边的射程稍近,在对射中未免有些吃亏。眼差不多了,萨姆切夫斯基一扬手中的马刀,叫道:“弟兄们,给我冲!杀进科布多!”
“乌拉!”哥萨克们发出欢呼声,催动马匹朝科布多冲来。在这点上不得不佩服哥萨克们的本事,昨夜大火蔓延,殃及木栏,但他们从俄罗斯带过来的军马受损不大,而且表现得极为镇静,不愧是受过严格调教的畜生。偶尔有几匹跑失了,早上仔细一搜,就在不远处,而蒙古人就够呛,虽说是马背上的民族,但这些原先不是牧民就是土匪,纯属乌合之众,胯下所乘的马根本不能与俄国人相提并论。很多人失去了马匹,不得不变成了步兵,这也让萨姆切夫斯基愈发不起蒙古人。
“杀啊!”哥萨克们行动后,兀立古才想起自己似乎也该做些什么,连忙带领仅有的骑兵猛扑上去,紧随其后的是步兵,只留下了一小队人马和炮兵管火炮。满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声势倒是吓人,但队列完全不成章法。为了避免误伤,炮手们已停止了射击,呆着那里热闹,在他们来,胜利是唾手可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