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你们两人在说什么悄悄话呢?”一阵爽朗的笑声传了进来。原来是沈麒昌和禹子谟来了。
秦时竹赶紧让座,夏海燕乖巧地说:“我和复生在说今年山西粮食大战的事情……听说沈老的老朋友,渠本翘也参加了投机?”
“唉,别提啦。他不信邪,也参加了投机,要不是我及时阻止。估计得亏成一塌糊涂,就这样他还亏了0万,不得不把大同煤矿的股份卖掉了一点才度过难关……”
“这股票想必都落到您的手里了吧?”秦时竹笑道,“我的岳父大人可真是做生意好把式……”
“复生,我老啦。形势也判断不准了,这还是蓉儿建议我的。”沈麒昌虽然这么说,但脸上还是有一些得意,“这也是拉他一把。不然他卖给谁去?……”
“只是如此大起大落,对山西农民不利啊!”禹子谟叹了口气,“本来粮价下跌是好事,但如果谷贱伤农,就不是我愿意到地了。”
“凡事有利就有弊,谷贱伤农是避免不了的,但好歹每家每户的损失不是很大。”秦时竹宽慰他,“从整体来说。最近几年,我们一方面减免税收,一方面大力开垦。因此只要风调雨顺,粮价肯定是要下跌的,既然实行了自由贸易,农民必须得适应这个市场……”
“表面上谷贱伤农确实伤到了农民,但从长远来,对农业反而有利。”夏海燕分析道。
“有利?”禹子谟和沈麒昌都迷惑不解。
“山西资本主义性质的农业企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在封建势力的压榨、盘剥之下利润较少。且不稳定,还不如坐收地租丰厚可靠。”
山西的地租额一般都占收获物的50~60%以上。从而使地主出租土地较雇工生产更为有利。禹、沈两人都点头称是,山西地主盘剥之严重,是他们都清楚地。
“这种高额地租率不仅妨碍了地主的封建式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化,而且还经常促使富农或经营地主、农牧垦殖公司倒退回封建剥削方式。但是,一旦粮价下跌,建立在分成租基础上的封建形态农业必然无利可图,这就逼得他们不得不投资于工业,而不是继续买地坐享其成……从土地流转的角度考虑,如果地租收益不大,那么其余有实力地地主是不愿意投资的,因而价格肯定会降低(土地价格和地租收益成正比)但小农出于对土地天生的爱恋,必然会收买下来,虽然粮价下跌影响现金收入,但摆脱了五到六成租金的地主盘剥,反而有利于小自耕农增加收入。这就是为什么人民银行太原分行、大同分行不贷款给粮商反而贷款给农民地道理……”
“听说这是蓝天蔚要求的?”
“确实是蓝天蔚提议的。”秦时竹回答道,“蓝天蔚到了山西,震惊于山西农民的贫苦,很想有一番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嘛。正好当时我去山西巡视,他找到我和秉三,恳谈了半天,希望能给山西农民指一条光明大道。我当时给他出了四个主意,前三个都已经应验了,这是第四个……”
“还有哪几个?我们一起听听复生的高见……”
“第一是劝导农民来东北开垦,山西000多万人,都挤在那点土地上,不穷才怪,而东北地广人稀,有大片未开垦的土地,正好两相适宜,山西农民又不懒,肯定能过上好日子。于是,蓝天蔚马上就令各地政府大力提倡,那些饥一顿饱一顿的农民不是纷纷都跑东北来了?”
“可我听说这里面还闹出了纠纷,很多来东北的农民在山西本地都欠了一屁股债,他们想走,可是债主不依不饶地……”
“确实有这么回事。但蓝天蔚有蓝天蔚的办法。他和赵戴文一商量,这里头欠债的老百姓,大多数都是当年为了应付官府税赋而不得不借下的高利贷,其情可原,政府应该予以支持……而那些放高利贷地,大多是本乡的富农、地主,没几个是好货色,于是他就听之任之了……民国法律中有一条。任何人不得自卖其身,也不得因为欠债而限制人身,那些地主老财是干瞪眼没办法……有几个不甘心,说是要打官司,哪怕远在天边也得抓回来。”秦时竹轻蔑地一笑,“打官司?哪有这么简单,蓝天蔚好好给了他们一顿教训……”
首先按比例缴纳诉讼费,有几个想想不太合算就不打了。还有的坚持要打;第二步是提供证据,借钱可有凭据,有些个是口头债务,没有凭据也不打了。当然,你如果拿出了凭据。这官司肯定是欠债的输定了,法院就判定,债主可以该农民家地财产清偿,可那些农民都是一贫如洗。逼得没办法才来东北地,哪有什么财产清偿?放高利贷的人就要求法院把人抓回来,可是法院表示国家有新条令,不能以欠债拘捕人身,建议他们去照民政部门想办法。民政部门表示这事有点复杂,虽然可以发公函要求别省政府协助查找,但要求债主提供逃债人可能地去向并缴纳0元地服务费……事到如今,只有干瞪眼啦。茫茫人海,去哪里找去?万一找不到,白白损失0元,很多人就只能作罢,打算拖到年底算帐。若是自己带人去抓,被内务厅知道了,那是要处罚的……
为了这事,政府和地主们关系闹得很僵。但粮价一下跌。问题就变过来啦,地主收租是按照收成收取的。但缴税是按照货币缴的,这一来一去,就有了差价。很多人不敢抗税,就到县里去请愿,要求减税……蓝天蔚大笔一挥,减税可以,而且是永久减税,但你们手里持有的高利贷必须有个解决法。如果还持有高利贷要求兑现,对不起,不得减税。
说到这里,秦时竹就笑了:“因而就有了那个债券折抵法。”
所谓“债券折抵法”是指将地主手中的高利贷借据转换成北疆建设公债,变私人之债为政府之债。这是蓝天蔚从秦时竹处得来的第二个连环妙计。虽然建设公债利率比不上高利贷,但毕竟是政府出面,信用比私人间借贷要可靠的多,而且从政府地做派上来,扶持、帮助小农,为小农开脱是必然的,很多人一想,犯不着为这事和政府较劲,因此就按照高利贷的本金转换成了五年期的建设公债,年息七厘。这样既能保住本金,又能获得一部分收益,还能减税,也划得来,就都签了字。而事实上,这次减税本来就是在预计中的。
至于政府收购高利贷借据后,就立即通过北疆内部协作,找到原先从山西逃难出去现在东北落脚地欠债者。他们一听自己背负的债务已经大大减少,而且现在是政府持有,可延期偿还的消息,都喜形于色。所谓延期,无非就是新开垦的地每年再多收一些税罢了,比起以前地利滚利不知道要好多少。而公债折抵法则是秦时竹首肯的,这样蓝天蔚主政山西,秦时竹巡阅北疆,都获得好名声,得到了不少农民的大力拥护,人民党的牌子也更加响亮了。
自然,有些老百姓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无法在北疆的范围内找到,但蓝天蔚也不着急,毕竟这样的人不多,南方的人都纷纷跑到北方来谋生,南下的日子肯定不好混。
也有一部分放高利贷者混水摸鱼,伪造借据,没过多久就被赵戴文和内务厅查了出来,居然敢欺瞒政府、讹诈钱财?蓝天蔚下令严惩,统统予以罚款,视情节轻重,从0倍到0倍不止,也增加了收入,一来一去,政府不仅没有亏本,反而还捞了一笔。秦时竹说到这里,大家哈哈大笑,说蓝天蔚还是挺能耐地。
强龙不压地头蛇,蓝天蔚虽然是都督,但毕竟是外乡人,处理起政务来或多或少有些麻烦,减免高利贷一事要是没有本地集团的支持也不行。但这个问题上本地集团同样有他们的利益,以自己的行动切实支持了蓝天蔚。北方实业在山西投资建设了不少企业,里面吸收了大量的工人,这些工人很多都是破产农民,如果任由债主乱来,成天纠缠债务,岂非没人上工?为了保住这些工人,那些工矿老板和在里面有股份的议员,都强烈反对硬性遣返,要求执行人身保护条例,给了蓝天蔚极大的声援,才使债券抵扣法获得了成功。
“从短期来,北疆方面增加了近00万的公债,但从长远地角度来,政府并不会在经济上吃亏,在政治上更因为能得到农民地拥护而巩固地位。现在官府和人民的关系,比起前清,是相当融洽了。虽然不能说一点问题也没有,但至少官逼民反这类地事情不太可能发生了。这样的投资,完全划算。”
禹子谟赶紧问,“那还有一个妙计呢?”
“修筑铁路。山西土地并不肥沃,收成也不是很好,但地租为什么这么高?主要人多地少造成的。如果能改变这个关系就可以扭转地租高昂的局面。从短期来说,不太可能增加可耕地,但却可以从减少人口,尤其是减少劳动人口这方面入手。”
“减少人口?怎么个减少法?”
“无论到东北开垦也罢,去山西工矿上班也罢,都吸纳了山西的剩余劳动力。但我们还有一个妙计可以再大量地吸收劳动力――大力修建铁路。你们想,铁路公司按月发钱,而且给的还不低,对那些贫苦农民有莫大的吸引力,如果不傻,肯定会放弃在土里刨食的念头而去建设工地上工。禹兄,铁路建设是你管的,你说里面有多少是山西人?“
“修路工人大概有0来万,估摸着山西人能占一半吧。”
国势 第117章 溢出效应
第7章 溢出效应
“山西一共才000来万人口,精壮男子最多200万(~40岁),本来已分流了一部分人去工厂或开垦,现在又一下子有这么多人去修路了,田里的劳力就迅速减少,这田就没人种了。那么高的地租谁交得起啊?特别是那些佃农,月份佃期届满,就不高兴续佃,纷纷跑去修路队,明摆着修路来钱多嘛!这样一来,一方面是粮价下跌,为了弥补损失,地主还想再提高地租,另一方面是农民觉得种地效益不好,两边谈不拢,佃农就只有都跑了,这地就只能抛荒了,连带着二地主也没了踪影。抛荒最着急可不是农民,而是地主,人误地一季,地误人一年!他们能不着急吗?就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啦,卖的卖,转变经营方式的转变经营方式。毕竟地荒着税收可不荒着的啊,要是没有个万全之策,明年就等着亏本吧……”
夏海燕补充道:“有些地主见情况不妙就动起了歪脑筋,打算种鸦片,现在北疆禁烟,鸦片价格很高。可鸦片一种等于是犯了天条,现在不少部队士兵都复员回去做了警察,见还有人胆敢种植鸦片,哪里肯放过?自然又是罚款的罚款,判刑的判刑。而且,就算是种出来在山西也不好卖。蓝天蔚下了命令,各地抓到的大烟鬼一律送去修铁路。”
“秀豪可真够狠的。大烟鬼身体本来就差,这一修铁路,还不把小命给送掉?”
“是啊,本来罚款对他们没有什么威力,但现在一听送去修铁路,打炮眼。谁都不敢沾那玩意,这不是和小命过不去吗?这可是议会讨论通过的……”
“现在山西局面比起以前。那是好多了。很多地主把地卖了,打算投资工商业,很多人还不觉悟,妄想继续守着,来年的转机,我可以放心地说,来年情况还要不妙……铁路还要再大力修建,垦荒还要再大力发展。他们把地荒着怎么办?他们找谁去种?”秦时竹说到这,继续对夏海燕说,“海燕,你接着讲。”
“刚才说到了溢出效应,其实,军队也沾了溢出效应的光……”
“此话怎讲?”
“第一,粮食和其它农产品价格下跌,有利于军费日常维系开支的减少;第二。农产品价格下跌,预示着劳动力价格的下跌,那么诸如衣服、皮靴、毛毯等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产品也将显著下跌,这部分军费也必然减少;如果我没有分析错的话,那6500万军费至少可以节约一成到一成半。换句话说,同样数字地军费可以支撑27万人。”
“这还比较有道理,宁武前些日子是给我来了个文件,说因为招标。比预定费用降低了不少,我当时还没有往这方面考虑。”秦时竹想了想,“好好好,有钱就好,省得秉三见我就大眼瞪小眼。”
大家哄堂大笑,准备继续听夏海燕往下说。
“报告大帅,这是新疆方面发来的密电。”夏海燕正待开口,秦时竹的副官进来了。
“新疆?”秦时竹愣了一下。虽然新疆也在北疆管辖范围内,但新疆都督杨增新平时对他只是敷衍了事,这次居然发密电给自己,出了什么大事?
原来,外蒙叛国集团宣布独立后,有一些具有爱国心的蒙古族部落并没有跟随响应,阿尔泰地区就名列其中。为占领整个蒙古,库伦集团在侵占科布多后。调整部属。准备向在蒙古西部的阿尔泰地区进犯(阿尔泰虽在蒙古境内,但在清代。一直设有阿尔泰办事大臣,在行政关系上独立的)。当时,阿尔泰驻军不满000,首领帕勒塔亲王惶恐动摇,企图后撤。杨增新一面电令他“静守待援,力保疆土”,一面通告北京政府准备迅速增援。杨增新气量狭窄是一方面,但在涉及民族利益上还是不含糊的。在北京还没有回复时,先期派遣了0个营(2000余人)的援军到达阿尔泰,决定采取以攻为守地方针,立即收复科布多,牵制外蒙叛军。
但袁世凯政府正派遣陆征祥和沙俄进行谈判,一味迷信于政治解决,下令“切勿轻率进军”,要求杨增新命令部队退回察罕古通,以免“扩大事态”。杨增新不甘心,想来想去,还是再请示一下秦时竹再说,至少名义上新疆还受北疆管辖,这份电报就是他发来的请示电。
关键时刻,秦时竹站出来给他撑腰,密电:“立即率军收复科布多,巩固城防,牵制外蒙叛军,若有闪失,本巡阅使一力承担……”
“来那500万要动用了。”沈麒昌叹了口气,口上说道,“外蒙形势紧啊。”
“什么500万?”禹子谟根本就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经过沈麒昌的解释才反应过来……
“这事情做得对,确实不能丧权辱国,军费有困难我一定想办法,实在不行,从铁路建设费里拿出一部分来先渡过难关……”
“铁路建设费是不能动用的,如果再不行,还是老法子,发行债券,让北方实业认购。”秦时竹说,“我也不希望事态扩大,但很多事情不是以我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中央政府虽说在交涉,但你们想必也清楚,凭他们的这种手段,能交涉出什么结果来?最终还得在实力上见高低……”
“我有个主意,可以给俄国人造成压力。”禹子谟解释道,“俄国卢布(俗称羌贴),流行于北满各地,尤其是长春以北的中东铁路沿线,黑龙江、吉林市面上也流通着不少俄国卢布(前清时代中国纸币贬值较快,信用不太可靠,因而商、民比较倾向于卢布,当时约在中国东北流通亿左右),我们可以发起民众反对《俄蒙协约》,抵制使用卢布;另外。华俄道胜银行在营口、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和大连都有分号,哈尔滨还有俄国人组织的第一、第二两个借款公司,专以放商家款项为业,兼办收受卢布执汇沪银业务,不少中国人都在里面有存款,我们也可以通过《人民日报》地鼓动,全部要求俄国兑换银元,或者要求大家从俄国银行提取存款。造就挤兑现象。一来这可以发起针对俄国的经济战,二来,对人民银行势力的扩大也有莫大好处。”
“这招数好。”秦时竹眉开眼笑,“这是个不错的杀招,我等会就让《人民日报》赶紧去宣传。”
说到这里,秦时竹才想起来问沈麒昌和禹子谟两人此行的来意。
“没什么,今天是沈阳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一个月纪念,财政委员会筹备了一个小型庆典。我本来想请你到场讲几句话地,若是公事繁忙的话就算了。”沈麒昌说明了来意。
“哎哟,老天。”秦时竹一拍脑门,“秉三和我说过的,让我务必去捧场。我怎么就忘记了呢?”
“不急,不急,还早。再说,你若是答应了。行程上秘书长肯定会派人给你安顿好的,我们算是提前来地。”禹子谟调侃他,“来你秘书还不够多啊。”
“你就别挖苦我了。”秦时竹笑笑,“海燕,你继续说吧。”
“工业产量要到年底才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这方面沈老和禹主任比我心里清楚,我就只通报一下进出口收支吧。”夏海燕拿出一张报表,“这是财政委员会统计出来的。这一年来。北疆各省实际是出于出超地位的(其实在历史上东北一直是出于出超地位地),今年到0月份的出口额是2574亿元(原本以海关两为统计单位),进口额是269亿元,顺差近2000万,其中,北方实业占据了出口额度的4成左右……但从总体来说,我们的贸易又是平衡地。我们在经常项目下的顺差让资本项目下的逆差给抵消掉了(主要是支付外国贷款的利息),列强地资本输出和我们的商品输出基本平衡。这条信息。对政府的财政运作是一个利好。对北方实业的经营也大有参考价值。
从政府地角度来考虑,收支平衡就意味着不必要担心白银外流或者汇兑风险。而贸易额地显著增长,又必将带来关税的增收。这部分增收可以变成关余形式积存下来,或充作借款地抵押,或直接动用,对目前的赤字财政是一个弥补。
从北方实业地角度来考虑,我们也可以到公司经营方针的两重化和明确化。现在,我们对内是采用‘进口替代’战略,努力填补国内空白,尽最大可能生产那些原本需要进口的货物,诸如肥皂、火柴、小五金等轻工业产品——随着辽阳钢铁公司的持续扩张,北疆基本已不再进口初级钢铁产品,反而开始向日本、德国输出生铁了,当然对于我们不能生产的高技术含量的工业产品(如高级设备)和必须的工业原料(如石油、铜),仍要扩大进口……对外,要采取‘出口导向’策略,生产和销售那些我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比如大豆),特别是要加强面向南方地区地销售……‘自强’、‘团结’、‘英雄’等品牌在南方已成为了响当当的牌子,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力倡大家爱用国货,特别是现在江、浙、粤三省和北疆都签订了税收饶让协议,等于打开了中国经济最发达省份的大门,总体形势完全好。”
“周夫人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禹子谟赞叹道。
“禹主任过谦了,我就会说说大话,办实事还是要靠您和沈老……”
“我们就只能干点实际性的,比不上周夫人高瞻远瞩。”禹子谟一怀表,“时间还有一些,德国方面的设备贷款信用证已经到了,要我们拟定一个具体的采购意向,这也是我和沈老前来找复生相谈的目的,何部长不在,我倒想请教周夫人关于北方实业明年地重点投资方向建议。”
“我上面所说地,其实已决定了我们的投资方针,我倒想听巡阅使地高见,到底投资什么实业比较好呢?”夏海燕调皮地转问秦时竹。
“这个?自然是什么赚不了钱就投资什么为好。”
禹子谟傻了眼,怀疑自己听错了,连忙问,“复生兄,你这话是不是讲反了?”
沈麒昌沉吟半天说道:“复生这么说话,总有他的道理,咱们还是听他说说吧。”
“我这叫做反其道行之,说是投资不赚钱的企业,其实并不是说我们不想赚钱,而是投资那些在别人来利润率稍微低一些的企业。”秦时竹笑了,“禹兄,你说现在的工业,以什么最赚钱?”
“我想想,面粉业、榨油业、火柴业、轻纺业……”禹子谟如数家珍地报出了一堆,补充说明道,“在交易所中,就数这些门类的股票涨得最快,沈老手中持有的那些股票,恐怕翻了倍都不止。但是钢铁类、化工类、水泥类就要涨得慢一些……”
沈麒昌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像北海油坊公司面值元的股票,现在涨到了209元,张季老的辽河纱厂,涨到了7元,反正形势一片大好……”
“所以,我的建议是,这方面的股票咱们要减持,甚至可以完全放弃,让别人去搞。”
“那北方实业下属的几家呢?”
“通过股权交易,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卖给别人。”秦时竹笑道,“我跟你们讲句话,这叫做平均利润率。”
“这是什么意思?”
“等量资本要获得等量利润,不然的话资本就会从这个行业抽出来而转入另外行业。”夏海燕解释道,“比如山西的土地流转,其实就是遵循了平均利润率的规律,眼种地不赚钱了,就想着投资实业,搞买卖了……”
国势 第118章 布局航运
第章 布局航运
“可这个来钱容易,眼着有钱不赚,不太合理吧?”禹子谟还是有些舍不得。
“禹兄,我跟你说,别现在利润率这么高,但过了不久又会跌落下来的。这世界上,聪明人多得很,又不止我们几个,大家见这些行当赚钱,肯定会想办法去经营,而且无论是面粉业也好,榨油业也罢,技术含量都比较低,三五个人一集资,资本就有了,然后再招募几个工人,就可以开业了,实在是简单的很。但北方实业不一样,我们要么不经营,要经营的话,一个是经营大规模的,另一个就是经营别人没有的……”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秦时竹兴致勃勃,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几十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大批人前去挖矿,想圆自己的发财梦,但多数人悻悻而回,没有赚到大钱,但有一个小青年肯动脑筋,发了财,现在已经是华尔街的大亨了……”
“他怎么做的?”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美国著名企业家亚默尔。他原来是个农民,也卷进了当时美国加州的淘金热潮。经过几个月的淘金生活,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器械、财力和体力等方面与众多淘金者相差甚远,实在难圆淘金发财之梦。在难圆黄金梦时,他转移目光,另辟蹊径,发现荒山野谷气候燥热,饮水奇缺,淘金者很难喝到水,甚至有饥渴难忍的掘金者声称:“给我一杯清水,我愿用一块金子来换。”于是,他决定放弃淘金,转移目标——卖水。经过仔细地勘测和不懈地努力。他终于找到了可供饮用的山泉,只要把水运到矿场,便可赚大钱。他用挖金矿的铁锹挖井,掘出的不是黄金,而是地下的水。他把水送到矿场,受到淘金者的欢迎……于是没过多久,他就发了财,而其它人依旧只能做他们地掘金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