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格尔夫先生,你能告诉我,这些情报都是真的吗?”小毛奇额头直冒汗。
“将军阁下,我敢打赌这封情报绝对是真的,因为我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格尔夫介绍起来,“对方弄到了详细的工程图,和我们派出去的工程师一起,制造了一模一样的火炮,还通过了实地测试。测试的当天我去过了,三次的测试结果分别是每分钟分,20发和9发;考虑到东方人对炮兵技术掌握并不熟练,体力也差一些,我觉得如果让帝国训练有素的士兵操作,可以达到每分钟0发的速度……”
“天哪!”德皇感觉自己在崩溃,“这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我们和法国现在开战,同一时间段炮击的话,对方能有多一倍的炮弹落在我方阵地上?”
“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是这样。”提尔皮茨回答了德皇的疑问,海军对于速射炮有直观的感受。
“骗子,骗子,还说什么和我们采用了一样的长程驻退系统……”小毛奇感觉自己脸上在发烧,“陛下,请允许我把那位在远东的工程师召集回来,然后仔细研究……”
“不用了,将军阁下,对方已将整个工程图都交给了我,只希望我们能够再多派遣一些工程师帮他们改进装备。”
“太好了,太好了。”小毛奇已忘记了刚才的怀疑,“请你转告那位巡阅使,他的要求我一定批准,一定批准。”
“将军阁下,这里还有另外一份关于参谋本部的情报,不过,不过……”
国势 第107章 机枪改良
第07章 机枪改良
“不过什么?”小毛奇着急地问。
“格尔夫,你继续念下去……”威严的皇帝发话了。
“现参谋部作战科尼瓦尔德少将在五个月前结交了一个情妇,根据资料显示,她是英国派来的间谍,据说……我们可怜的少将已将保险柜里的秘密文件透露给对方了……”
“这是怎么回事?”德皇对小毛奇咆哮着,“你就这么约束你的手下?”
“陛下,容我回去查明再向您禀报。”小毛奇此时已不敢嘴硬了,因为他确实知道尼瓦尔德少将结交了一个贵妇人,当时参谋部的人还羡慕他有艳遇,没想到居然是英国佬派来的间谍,真是太可怕了……
“还有,将军阁下,对方对参谋本部派出情报人员刺探他们的情报表示不满,并提出强烈抗议。”格尔夫稍微迟疑了一下,“参谋部情报司所派遣的三名情报人员全部落,对方声称,如果下次再发生这种情况,他们就中断与我们的合作,去和英国人还有俄国人合作。”
“我们的人呢?”小毛奇连忙问,“他们怎么样了?”
“经过我的努力,对方已把人员都移交给我了,并让我尽快带回德国,我只能照此办理。至于这几人雇佣的中国人,已被……”格尔夫做了个砍头的手势。
“来他们的防谍能力不弱啊。”德皇叹了口气,“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以后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再向对方控制的区域派出人员了。”
“部长阁下。”格尔夫对提尔皮茨说,“对方对您遵守诺言,没有派出海军方面的间谍表示感谢,为了回报您的守信,他们将会为海军额外提供一份有价值的情报。而且请我们放心。英、俄等国间谍也让他们抓住了几个,不是遣送回国就是就地处理了。”
“是吗?”提尔皮茨很想奚落小毛奇一番,对方既然有能耐打探到英、法、俄诸国地情报,在自己的地盘上防谍,岂非小菜一碟?(他根本不知道葛洪义为了抓捕这几个间谍,费了老大的力气)
“东方小朋友神秘得让我几乎不透啊。”德皇喃喃自语,“难怪拿破仑大帝说他们是睡着的狮子,要我们继续让他们安睡。千万不要惊醒他们……”
“陛下,对方还提出了几个建议,不知道您是否有兴趣听?”
“我很乐意。”德皇扫视了提尔皮茨和小毛奇一眼,“你们两位呢?”
“我们也愿意。”两人赶紧表态。
“第一,从我们的实战经验中得知,这种新发明的火炮(迫击炮)拥有曲射火力,重量轻,体积小。移动便捷,可以有效对付战壕中的敌人,建议贵国大量装备,所有技术我方可以低价转让(如果贵国能提供更多的贷款,我方可无偿赠送);第二。现在英国牵头,千方百计想达成对袁世凯政府地大借款,我希望尊敬的皇帝陛下能破坏这一独占中国、扶持中央代理人的企图,至于贵国的商业利益。我方可以保证,我们随时欢迎来自贵国的贷款,并可以提供有效担保;第三,关于日、俄两国对我方的武力恫吓和**裸的干涉,希望贵国坚决予以制止,至少要提供道义上的声援,我方建议贵国可以和美国一起行事,发表支持‘门户开放’政策地声明。既抑制住前述两国的野心,又不至于损害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格尔夫,你回去后告诉对方,他所提出的要求和建议,我基本都同意,让他放心……至于参谋部因情报人员造成的不愉快,请你向我对他表示道歉,并担保不会再发生诸如此类地事情……我希望他能继续和我方合作……更热切地盼望他能够早日全面掌握中国的权力……具体细节。可以由财政部、海军部和参谋部去交涉……”德皇说了一通后。“我那还有一瓶名贵的法国葡萄酒,就算是我个人送给他的回礼。你回远东地时候带给对方……愿双方合作愉快!”
散会后,提尔皮茨悄悄对格尔夫说:“今天你干得不错!”
“谢谢将军的夸奖!”
“马上又要分配预算了,今天的情报让参谋部那些白痴好好出了次丑,他们下次还敢和海军抢经费?”提尔皮茨有几分得意,“这封情报真及时。等会我就签发晋升令,把你的军衔晋升一级,作为对你的表彰。”
“那我太谢谢将军了。”一句话就让格尔夫由中校变成了上校。
“记住,现在你虽然全权代表帝国和对方打交道,但你首先是海军军官,我期待着你能在不久的将来也被人尊称为将军阁下……”提尔皮茨拍拍格尔夫的肩膀,以示勉励。
自然,所有情报全部证明是真的(都是历史事实,哪有不真实地道理)。土耳其比真实的历史上早五天,即0月29日就要求德国调停。此时,阿尔巴尼亚举行起义,推翻了上耳其当地政权并宣布独立。土耳其失去了在欧洲的绝大部分土地(比历史上要少一点),面临着军事上的全面崩溃。
德国在收到电报后的第二分钟就宣布接受请求(本来就是德国授意的),并邀请英、法、俄一起调停。几个大国便乘机干预巴尔干战争中来。塞尔维亚力图占据阿尔巴尼亚北部和沿海地区,得到了俄国的支持(俄国的目地是使塞尔维亚变成对抗奥匈地桥头堡)。奥匈则坚决反对塞尔维亚把领土扩大到亚得里亚海岸,当塞尔维亚军队不听招呼,擅自向亚得里亚海岸推进时,奥匈动员大部分军队,向塞尔维亚边境集结,同时还在加里西亚东部部署了个集团军以对付俄国,要求塞军撤离北部阿尔巴尼亚和沿海地区。
俄国不甘示弱。在法国的支持下,也开始局部动员。俄国政府中地一些泛斯拉夫主义和军国主义者竭力鼓动对奥战争,建议在必要时为塞尔维亚作战。德国已经证明了秦时竹提供的《拉匡斯基协定》的真实性,声明坚决支持奥匈,宣称在必要时,德国不惜进行欧洲大战。其实,德国得知了意大利的不稳倾向后,根本没有实力打这场战争。如此做的手法,符合了《孙子兵法》虚虚实实地战略思想。
威廉二世的威胁收到了效果,面对着巴尔干战争变为欧洲大战的危险,俄国再次退却,沙皇尼古拉二世对派往巴尔干的公使交待:“在这个时机,比任何别的时候更应注意,我们必须避免任何可能引起战争的事件,我们要等五六年之后。实在说,就是要等到97年才能应付战争。在绝对必要时,可以在95年应战,但绝对不能再早。”于足,俄国向塞尔维亚施加影响。要求塞不要同奥匈发生军事冲突。
在四国的调停下,土耳其接受了召开国际会议以解决大国间紧张局势和巴尔干问题的提案,远东地离岸平衡手第一次深刻地介入了欧洲事务……
月日,小毛奇下令秘密逮捕美女间谍。并要求克虏伯公司就新型驻退系统提出改进方案,以便对德国陆军目前所拥有的77mm口径火炮进行全面改进,并希望能在其它类型的火炮上也应运这一新技术。克虏伯公司答应全部改进在2年内无偿完成,作为交换,克虏伯公司拥有了该项专利(法国肯定不会在德国申请),当然,北疆方面保留了他们的权利,可以任意制造、改进和生产。
此时此刻。格尔夫正带着德皇赠送给秦时竹的美酒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到达北疆,还需要一段时间。
张正是5师的一名机枪兵,奉夏海强的命令和其余5名机枪手一起,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沈阳。这次公差,是沈阳军工厂为改进捷克式轻机枪而成行的。由于5师是唯一用此款武器经历过实战检验地部队,自然只能要求夏海强提供得力手下。
见张正等人每人都背了一个大包裹,何峰好奇地问:“各位兄弟。累坏了吧。这行李放招待所就行,何必搬来搬去的?”
“何部长。那不是咱们的行李。”张正解开包裹,“哐啷”“哐啷”几声,从包裹中滚出了十几根管子,何峰定睛一,这不是捷克式的枪管嘛!
“你们这是?”何峰心一紧,难道这些枪管质量都有问题。
“何部长,不瞒您说,这机枪确实是好枪,兄弟们用得可趁手了,比原先那个要好不少。但这枪管怎么恁地不经用?老是要换。”
“大概射击多少发子弹后换枪管?”
“俺们没仔细统计过,我估摸着200来发就得换一根。”
“那基本正常,不算大毛病。”何峰松口气,设计寿命就是200发嘛。
“真的?”张正瞪圆了眼睛,“就只能打这么几发?然后就没用了。”
“设计就是这样。”
“唉,俺们兄弟还千里迢迢地背过来,原想着让兵工厂好好,这下白忙乎了。”张正叹了口气,道出了事情地原委:原来,这几个纯朴的士兵听说一挺机枪顶得上他们四个人一年的薪水,都咂舌不已,对如此频繁地更换枪管更是心疼。一根报废的枪管就是一个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地收入。出于给部队节省经费的考虑,他们千里迢迢地拣出了其中状态最好的背到沈阳,希望技师们能有什么起死回生的法子。何峰这么一说,让他们彻底失望了。
几个人也解开包袱,里面同样装着报废的枪管,何峰眼睛一红,十分感动,这都是些可爱可敬的战士啊。
“何部长,真不行?”张正不死心,巴巴地追问了一句。
“枪管到这个时候膛线已经磨损,只能报废回炉了。”何峰摇了摇头,“如果要造成更经久耐用的,恐怕就不是这个价了。我理解弟兄们的心意,但科学就是科学。没有办法。”
张正等人抚摸着枪管,恋恋不舍……
“各位兄弟都是用过枪地人,你们说说,这机枪还有什么缺点,可以让我们再改进改进。”一名技师发言了
“其它都好,就是弹夹里子弹太少了。”几个人异口同声地说了起来,“刚打得来劲,一会儿就把子弹打光了。要换弹夹,若敌人趁机冲上来,可是大大不妙。”
“20发的弹夹确实太少了。”张正说道,“哪怕0发也好啊。”
“你们,这0发的弹夹怎么样?”技师像变戏法似的,掏出了一个带着较大弧度地弹夹。
“0发?”张正愣了一下,“比原先那个多了一半,挺好!”(注:英国流行的7.7mm弹是有底缘弹。为装备以捷克式为蓝本的布伦式轻机枪,他们把0发容量的弹匣装29发弹,才解决了原来老是卡壳地问题。毛瑟792mm弹是无底缘枪弹,不存在这个问题,可以放心地装备0发。某些同志在这里存在错误认识。我特意澄清一下)。
“这枪咱们也得给他取个名字,省得老是新、旧乱叫地。”
“就叫元年式轻机枪。”何峰一锤定音。
再仔细征询士兵们的意见后,他们反映无论是马克沁还是元年式,存在着有效射程不足地缺憾(不到00米)。如果能再设计一款射程更远地机枪,战场效果会更好,特别是能有效用于开阔地压制火力。
这个反映,促使了何峰将27mm重型机枪立项,成为沈阳兵工厂的后续开发项目。
安顿好这批士兵后,何峰听取了吉林兵工厂督办杨宇霆的汇报,后者告诉他:吉林厂自投产以来枪支生产能力逐步提高,质量不断提高。现在月生产量为步枪(9k)4000杆,子弹600万发,手榴弹5万枚,迫击炮炮弹万发。
杨宇霆兴奋地告诉何峰:“报告部长,采用您提出了流水线方案后,产量简直翻了一番,我想,过年前一定能再增长25%的生产能力。”
“这段时间你可是瘦了不少。你们厂承担着吉、黑两省的主要军火供应。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啊!”何峰拍拍他的肩膀。“我已和大帅打过招呼了,本年度的军衔晋升有你地名字。”
“多谢钧座栽培。”杨宇霆高兴地“啪”的一个敬礼。
“不必拘礼。我倒是想听听,你怎么能把成本降低这么多呢?”何峰指着报表上的数字说,“你报上来的步枪成本为7元多一些,怎么做到的?有没有克扣工人薪水?”
“没有,没有。薪水那是万万不敢克扣地。”杨宇霆道,“此番削减成本,得益于三个方面的努力:第一,采用了流水线,提高了产品生产速度,节约了人工成本;第二,我采取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大大降低了废品率,减少了原料成本;第三,我采用了新的折旧法,延长了折旧年限,控制了机器成本……这三项一合计,整个成本就都下来了。”
“控制折旧成本?”何峰大惊,“你怎么做地?”
杨宇霆大着胆子说:“此番变动,确实是卑职胆大妄为,先斩后奏,请钧座制裁。但卑职以为,钧座采用机器年折旧,厂房5年折旧的方法过于苛刻,实际上,机器可用近0年,厂房用20年都不止,我将其改为机器6年折旧,厂房0年折旧,等于摊薄了成本。”
“你胆子确实有点大。”
“请钧座恕罪,我这么做也是为了给钧座排忧解难。”杨宇霆解释道,“卑职知道本年度由于财政赤字,军费增加部分被冻结,但部队换装又刻不容缓,为了既生产足够的军火,又不突破军费的限制,卑职想出了这个转移的法子。等过些年财政好转,军费增加后,可以再加速折旧。现在就是要尽最大可能生产、换装,时间不等人呐。”
“你说的也有道理,我本来确实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你做了最好,不过,现在提前给我打个招呼,不然……”
“是!”杨宇霆一脸肃然。
在杨宇霆、韩麟春和杨文铠这三人当中,正好呈现有趣的等差数列,杨宇霆管理能力最强,研发能力最差,韩麟春管理能力最差,研发能力最强(毛瑟9k就出自他的手),杨文铠介于两者之间。从长期来,还是管理更重要一些,毕竟以后武器地研发越来越复杂了,不太可能一个人包打天下,而管理特别是有效的制度管理,却是兵工厂的急需。从杨宇霆身上,何峰出了流水线发扬光大的希望,他觉得对方能比自己更好地掌握决窍。
“这次一方面是听取你的汇报,还有一方面是希望吉林厂扩大规模,也制造机枪。”何峰告诉杨宇霆,“具体人员安排总装已初步拟定了一个方案,你负责最后落实。至于产量,我定的指标是每个月20挺,以后再逐步扩大。”
“是!请钧座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国势 第108章 蒙古变局
第0章 蒙古变局
月日,在北疆出台新的盐税管理办法后,中央政府也坐不住了(北京政府财政困难,又急欲向银行团以盐税抵押借款,因此首先整顿盐税)。是日国务院召开会议专门研究,袁世凯特派秘书胡均列席,与国务员共同商定统一盐务办法七条:(一)专设盐政院,仍考成于财政部;(二)各省分设盐官,直隶盐政院;(三)永除引地名目;(四)确定新统系;(五)比较产销多寡;(六)酌定公平价格;(七)统筹划一税制。由于北疆有先行试点之便利条件,国务院会议特意留出附则――“着北疆先行改革试点,以观实效” 。
月2日,北疆方面与长芦盐商商定,在热河一带的盐商(年产量约0万吨)按照属地原则划归北疆管辖,实行新税法,从此以后,北疆内部实现食盐自由流通,均一税率,外地之盐可缴纳同等税款后在北疆出售,但北疆生产之盐,暂时不对外出售(允许出口);工业用盐一律免税,精盐可减税三成;从试点之日起,北疆范围内所有引商、纲目一律废除……
秦时竹还来不及欣喜,又陷入到一场事关民族大义和战略抉择的思索中去――蒙古问题。
五巨头会面期间,众人一致同意,坚决用政治手段解决外蒙问题,反对国家分裂,并主张和外蒙当局进行谈判。但沙俄自策动哲布尊丹巴集团宣布外蒙古“独立”以后,为把外蒙古置于他的保护之下,大肆宣传“蒙古者与支那共戴满朝,故合为一国。今满朝已亡,自可独立。而此独立者,介于两方之间,自应由两方共同保护”。
由于中国一直拒绝与俄国交涉。为给袁世凯政府施加进一步的压力,也为一口吞下已经含在嘴里的食物,沙俄驻华公使库朋斯基建议“从速签订俄、蒙条约,并应采取更加强硬之态度。”沙皇听取此建议后,特意派遣原驻华公使廊索维慈去库伦,以全权专使身份和库伦当局秘密谈判,准备直接签订条约。
行前,沙俄总理大臣可可维慈指示道:“蒙古必须给予俄国若干权利。以报偿之,尤其是应当允许我国人民有在蒙古殖民、置产的权利。”
9月中旬,俄使廊索维慈从彼得堡动身潜赴库伦。0月初,他和沙俄驻库伦领事刘巴等同库伦当局进行谈判。库伦当局的代表是 “总理大臣”赛音诺颜汗那木囊苏伦、“内务大臣”达喇嘛苏朱克图、“外交大臣”杭达多尔济。在俄蒙谈判中廓索维慈软硬兼施,一方面威胁外蒙不得与北京当局谈判,否则“若无俄国之参与,而蒙古径与中国订约,则俄国政府对于此种条约。决不加以承认。”另一方面,又以200万卢布贷款为诱饵,引诱库伦当局上钩。整个俄蒙谈判自始至终是在俄方一手操纵下和威胁利诱下举行的。
从谈判开始到《俄蒙协约》地签订,沙俄政府同廊索维慈相继交换了24次文件,旨在诱吓外蒙古当局在沙俄已拟定的《协约》上签字。在俄蒙谈判过程中。俄方除对库伦当局施加压力外,还在修改具体条文中,逐字逐句加以修饰,不是某条文中加上“蒙古政府”字样。就是某一语“最好删去”等。总之,《俄蒙协约》的出笼,完全出自沙俄政府的笔下。月日,库伦当局最后在沙俄一手泡制的《俄蒙协约》及附属“商务专条”上签了字。
《俄蒙协约》共四条,主要为:俄国政府愿极力资助蒙古政府,并为其编练常备军,助其禁止中**队及移民入境;俄人在蒙享有特权,其他外国人不得享有超于俄人所享有之权利;不经俄国政府允许。蒙古政府不得与中国或其他外国订约。
《商务专条》密约7条。其主要内容是:俄国人在蒙古全境享有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与蒙、华个人或工商团体协商一切事务之权利;俄国人之进出口商品一概免纳各项捐税;俄国银行有权在蒙古各地开设分行,经营各项金融事业;俄国人有权在蒙古全境租地、买地,修筑房屋、店铺、栈房,开垦耕地,经营农业,以及开矿、伐木、捕鱼和其他经营权;有权与蒙古政府协商设立领事馆、设立贸易圈、开埠、邮政、渔猎、割草等特权。如有争端,由俄国领事与当地蒙古王公代表会同判决等等。一句话。蒙古变成了沙俄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国的一部分。
秦时竹召开碰头会。和葛洪义、何峰讨论这一切:
葛洪义将大体情况说了一遍,说道:“具体协议今日已经达成。不出数日就将公布,这是公开叛国,我们怎么办?”
何峰沉默半天不语,最后吐出一句话:“政治我不是太精通,还是请老大定夺吧。”
“再过几天就要举行北疆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了,到时候周羽、海燕等都会过来,讨论自然需要,但也得有个应对草案,免得手足无措。”秦时竹交待了一番。
“没什么好说的,打!”葛洪义是不折不扣地鹰派,“外蒙气焰如此嚣张,不给他们点苦头吃是不会服气的。”
“打?那俄国方面怎么办?”何峰主张隐忍,“还是等一战再收回蒙古吧,现在打,就面临着和俄国直接对抗,不符合以前制定的战略目标。”
秦时竹点点头:“确实,我本来也主张一战开始后再动手的,但现在外蒙如此嚣张,我又有些改变主意。这些天我盘算来盘算去,觉得现在动手时机合适,胜算也有。”
“主要是名正言顺了。”葛洪义说,“这样事情就好办,外蒙居然敢和俄国签订条约,这消息一捅出来肯定群情激愤,我们如果能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动手。在道义上首先占有了优势。老大要是这个‘打’的政策一出台,包管是民族英雄。”
“获得全国支持我是不发愁的,就是袁世凯在这个问题上也不会扯后腿,说不定,他还真希望我们打一场呢。”秦时竹轻描淡写地说,“前不久他不是授意让陆军部给我们转发一个通令,让我们注意提防吗?我已借此做足了文章,李春福的骑师。马占山地骑2师和孙烈臣的第6师都借着剿匪地机会,越境勘察了部分地形,已先期介入了。”
“其实从实力对比上来说,外蒙那些混蛋,一共才几千人马,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唯一要担心的,是俄国。怎么克制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