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随着司仪点名,被点到者依次上台,秦时竹一个个给他们颁发了二等嘉禾章(此种嘉奖事先已呈报袁世凯同意),然后给他们依次配戴上“革命胜利”纪念章、“人民英雄”纪念章。并逐一握手表示祝贺。众人激动万分,穿着整齐地礼服,挂着金光闪闪的勋章合影,相机如实记录了这一刻的历史。台下掌声一片。群众给予了热烈的祝贺。
上午十时,阅兵式拉开帷幕。秦时竹等一干北疆要人端坐主席台,北疆国防军参谋总长兼阅兵式总指挥张绍曾中将骑着高头大马前来汇报。
先敬礼,然后张绍曾大声报告:“报告总司令,阅兵式准备完毕,请求开始!”
“开始!”秦时竹回礼后,大阅兵开始,此次是先分列式。再进行阅兵……
走在阅兵队列最前面地,是礼仪队,由礼仪兵抬着三面巨大地旗帜(每一面八人),最前面是中华民国的五色旗,居中的是代表陆军的20星旗,殿后的是代表海军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红(在这样的场合,人民党地党旗是不适宜拿出来地)。
其次是军乐队,他们吹着嘹亮的北疆国防军军歌。踩着鼓点。通过主席台,为大典全程伴奏的音乐是国防军进行曲。由留声机通过广播播放,但上面录制的音乐其实还是军乐队吹奏出来的。
接下来通过主席台的就有点让大家瞠目结舌了,原来是一群半大的娃娃。他们是北疆各省童子军代表方阵,自秦时竹大力提倡军国民教育后,北疆各省便从小学开始设立了军训制度,规定小学设立童子军,培养学生良好地纪律和军事意识。国防军地士兵复员后,有些到小学担任了体育老师,负责孩子们的活动课,同时也兼任童子军地教官。童子军并没有多少军事操练,无非是列队、走路等基本军人仪表教育一下。
执掌童子军军旗的学生走在最前面,在他身后是身着专门服装的各校童子军代表,全部是各地地优秀学生,里面还有为数寥寥,但令人眼前一亮的女童子军。据说秦时竹的孩子秦振华也在里面(可不是靠父亲的关系),秦时竹瞪大了眼睛搜索,希望能找到儿子,出席这种阅兵式,是对一个孩子地褒奖和肯定,对儿子的进步,秦时竹喜在心头。一张张面孔虽然稚气,但显得那么坚毅、刚强,这是北疆的未来,中国的未来……
过童子军方阵后,学生军方阵就多少显示出了威武之气。凡是中等以上学校学生都将参加学生军队伍,特别是高等学堂学生,每年都要参加一个月的军营实践,培养爱国精神和尚武风气,中华民族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孱弱不堪,血性在一次次地战败中消磨殆尽,重新提倡尚武风气,并非是穷兵黩武或军国主义,相反,是对民族精神的振奋和整个精神面貌的革新。
接下来两个方阵是属于警察系统的,前面一个代表普通地民警、刑警,他们身穿黑色的警服,手持锃亮的警棍,精神抖擞地通过主席台,他们是维持社会治安的基础力量;后面一个方阵,代表着是巡警和特警,特警是北疆方面的秘密,直辖于内务委员会,大多数人都不清楚,但所有人都对巡警印象深刻,特别是沈阳的老百姓。在其它大城市,巡警要么步行。要么骑马,要么骑自行车,惟独在沈阳,巡警拥有轮式装甲车(全部是部队替换下来的,很多参加了山海关之战)。24辆装甲车形成一个四横纵六的方阵,整整齐齐地通过,装甲车地顶窗打开,车长向各界行军礼致意。经过实战证明。轮式装甲车其越野性能不适宜用于复杂地形,但在有良好道路条件地地方,比如城市,却是极大地威慑力量,92地中国,轮式装甲车巷战无敌手!
宪兵同样穿着黑色的制服,但是明眼人一眼就可以把他们和警察区别开来。警察是戴大盖帽,而宪兵戴着国防军钢盔(m56式)。在他们左手袖子的中部,用银线予以了镶边,包围着一个宪兵标识符,整个标识符呈黄色,特别明显瞩目。宪兵直属于国防军大本营。归总政治部主任管辖(总政治部还负责军内监察官和军事法庭的管理),负责纠察军人风纪和处理与军人有关的事务,在执勤时,宪兵一般都骑自行车。佩带毛瑟手枪,也被称为银轮部队。
接下来的方阵是军事院校集团,包括国防高专、航空高专和船舶高专,这是北疆国防军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不管你入校前是什么军衔,一旦成为学院生,就要佩带标志学员性质地军衔。他们打着教导总队的旗帜,由教导总队王云山准将亲自执掌。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主席台。
为加速培养合格的军官,经过研究讨论,国防高专分成速成班、短训班和标准班三种培训模式,加入速成班的学员一般是已在军队里服役,并担任军官职务,有比较丰富的战场经历和带兵经验,为了加强素质,特意抽调上来培训的军官。以半年为期;短训班的学员一般是那些前清时期在各地就读军事院校的学生(如陆军中学堂、小学堂、船舶学堂等)。这些大部分都是革命爆发后各地前来投奔北疆国防军地学生军,他们有良好的基础水平。但没有真正参加过军队,故而需经历一年的培养;标准班培养时间最长,达到了年(若是炮兵、无线电、维修、辎重、装甲、航空等专业兵种则要再延期一年),他们全部是通过了军校招生考试的知识青年,有一定的文化底子,但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更谈不上有实际经验,这些人构成了三大军事院校的主体部分,按照计划,他们在中期考核时(一般为一年半,专业兵种为两年)要下基层部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佩带准尉军衔,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因此,他们实际上的学习时间是4年(或5年),毕业后,授予少尉军衔,特别优异地授予中尉(专业兵种一般都授予中尉)军衔。
十点三十分,北疆国防军的核心力量――步、骑兵方阵出动了,整整2个子方阵(7个步兵师,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个骑兵旅),每个子方阵代表着一支部队。子方阵前面是军旗手,执掌代表各部队的军旗。按照规定,每个部队可以拥有三面实质意义上的军旗,一面是驻地军旗,在部队留守驻地使用,一般总是在旗杆上,每天举行升旗仪式;第二面是野外军旗,供部队演习、作战、行军时候使用;第三面是后备军旗,全部陈列在大本营,规定只要该部队还有一个人能到大本营举起象征本部队的军旗,该部队番号予以保留,可以得到重建机会。
在执旗手两边,是护旗手,他们腰胯指挥刀,行军礼,后面跟随着各部队接受检阅的士兵们。他们穿着北疆国防军标志性的原野灰军服(若是寒冬,则穿著名的北疆长大衣),头戴钢盔,腰部扎着牛皮武装带,足下蹬着高筒皮靴(这身装束再加军饷、个人消耗一年要花6500万),肩背沈阳式步枪(毛瑟9k),刺刀在阳光地照耀下闪闪发亮……当通过主席台时,他们迅速拉开前后间距,由齐步走改为正步走,同时将肩扛的步枪迅速地转为行军队列,枪尖呈45度直刺前方,动作整齐划一,博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骑兵队伍通过时,一律高举马刀,行撇刀礼。
台上的德国教官团团长威廉上校坐在秦时竹后面,他悄声说:“请允许我祝贺巡阅使阁下,贵军有如此精锐之师,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套用中国人的话说,巡阅使必成霸业……”
国势 第111章 面授机宜
第章 面授机宜
“谢谢上校先生的夸奖,这里有各国教官团,尤其是德国教官团的一份功劳。”威廉还有一个身份是秦时竹的军事顾问(六大顾问之一,还有是行政顾问唐绍仪,文化顾问章太炎,技术顾问何峰,教育顾问小川敬次,法务顾问陆奥田畴,后面两个日本顾问是革命时期就答应聘请的)
“我于前日收到敝国皇上的嘉奖令,对我的工作表示赞许,他希望继续保持密切的合作,使贵**队有朝一日能成为远东第一精锐之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联军统帅下令对进出城门的中国男子进行体检,经过统计得知,按照德**队的身体标准,接受体检的00名中国男子有9人符合标准,考虑到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这种战争潜力简直令人不敢想像……帝国主义之所以不敢瓜分中国,也与这个心态有很大关系。
“威廉上校,贵国皇帝也打电报给我了,还特意送了我一瓶名贵的葡萄酒,我想您在不久的将来就有口福了……”秦时竹故意说,“这只是我对您的私人宴请,不要传出去哦,不然只怕不够分的。”
“一定,一定,这是我的荣幸……”
最后四个方阵代表着国防军的精华部分,第一是火炮方阵(展示了实力的三分之一),步骑兵各部队其实也拥有火炮,但诸如迫击炮、步兵炮等不太好展示,秦时竹予以了放弃,只展示教导总队的炮兵分队,尤其是重炮兵分队。整个炮兵方阵由2辆牵引汽车(全部德国进口,26万一辆)组成,前面24门是05mm口径榴弹炮(由北疆自己制造,在0/09系列的基础上改进。仿造德式lefh6型,20倍口径,总重量2吨,有效射程0000米),后面门是50mm重型榴弹炮(从克虏伯公司购得,4倍口径,总重量22吨,有效射程500米。单门售价5 万元),炮兵们全部在牵引车的车厢里站得整整齐齐,向主席台方向行军礼。
第二方阵是战车方阵,一共6辆牛式战车(一半实力),排成四横四纵的方阵徐徐通过主席台。众所周知,早期战车技术很不完善,改成履带式后可靠性低,很容易趴窝。秦时竹在观时。心一直是提着的,生怕出事故,当场难堪。谢天谢地,所有的战车都在一片青烟中,安然通过了主席台。这次阅兵。事先在战车队里没有预先制定,只是强调到时候谁地车况好,队列保持得整齐让谁上。小伙子们谁不想去露露脸啊,都对坐骑下了大力气保养。尤其又以苏名圣所在的车组最为巴结。当天晚上,小伙子居然在战车旁边过夜,一想起什么来,马上检查一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确保战车安然无恙,以纵一横一的位置取得阅兵资格(最接近主席台)。由于小伙子劳苦功高,车组一致推选他钻出顶盖。以敬礼姿势接受检阅、通过广场。
最后两个是空中方阵,前一个是飞艇,这是北疆的招牌部队,不但德国、日本正在起劲研究、制造,其它各国都在下大力气开发。飞艇方阵分前后三列,每列大、中、小各一艘,构成九宫形状,从空中缓缓飘过。当日天公作美。风力很小,使飞艇得以保持整齐的队形。(老毛子做梦也想不到。其实飞艇主力部队已经赶赴前线,准备杀入蒙古了)
跟随着飞艇部队的,是飞机,虽然只有5架飞机(没有展示全部实力),但举头望去,觉得是黑压压的一片,有些民众没见过世面,在下面大呼小叫,让人很是笑话了一番。北疆的航空事业在世界领域内是领先地,所生产和设计的飞机都是世界一流的。在这个时代,只有秦时竹这种未来人,才明白飞机对于战争的意义。
大阅兵的**部分,是秦时竹乘坐专门准备的梅塞德斯敞篷汽车对各方阵进行检阅……
秦时竹穿着笔挺的上将军服,佩带着金光闪闪的勋一位勋章(儿子虽然调皮,但总算没有弄丢),车子缓缓地开,秦时竹一路检阅,部队官兵个个英姿勃发,精神抖擞。
从细节来讲,从一支部队地精神面貌上可以出该部队的战斗力,若是纪律严明、整齐划一,战斗力肯定不弱。当然,走队列,搞阅兵也有一定的作秀成分,并不是说列队走的漂亮,阅兵式搞得隆重就能证明军队的战斗力,真要这么简单,部队就不用作战训练,天天走队列好了。单纯从队列角度考虑,日本人肯定走得比美国人像样,但在国防力上,两者存在质地差别。这种作秀很大一部分是心理作用,对外国有震慑作用,对本国百姓有安慰作用(着强大的军队,老百姓才肯掏出钱来充当军费)。秦时竹边想边检阅各个部队,他站在车上行军礼,大声说道:“弟兄们好!”
“长官好!”
“弟兄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检阅车一路开,一路都是这样的回答。声音嘹亮,整齐划一,这种精神风貌,给在场观的民众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他们无一不感觉国防军的强大,无一不感觉自己的安全,这种安全感是自从甲午以来已经丧失了的,民众的自信心在一点点恢复,他们相信,有这样的部队保护,再也不会回到过去那种屈辱的岁月了。
阅兵毕,整个庆典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种印象,深深地刻在各国驻沈阳地领事、各**事教官团和北京陆军部观摩官员脑海里了。中国的历史,有些不一样了。
晚上,秦时竹出席了国防高专短训班结业典礼,北疆国防军各高官几乎倾巢出动。首期短训班的学员一共472人,来自各个部队。
“下面宣读北疆国防军大本营民国元年第49号命令,鉴于教导总队规模日益增大(已经突破9000人),原有编制不敷使用。特升格为师一级编制……在教导总队建设过程中,各主要军官,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特予嘉奖……擢教导总队队长王云山代将为少将,擢副总队长彭家珍上校为代将。”
“第50号命令,为理顺关系,从即日起,总司令卫队、政府各警卫队脱离教导总队编制。单独组建大本营卫队,团级编制,直辖于国防军总司令……”
“第5号命令,国防高专首期短训班学期已满,经过考核,472人成绩合格(淘汰了近20人),特准予结业,各自擢升军衔一级……从明日起。依照国防军总参谋部派遣指令,到各部队报到。”
为整合部队,杜绝任何有可能的山头主义,秦时竹对于合格军官的派遣煞费苦心,规定一律脱离原来的隶属关系。由总参谋部统筹安排到各个部队(原则上不安排回原来的部队),第二期短训班地学员名单也已落实,一共769人,月日开学。预定明年5月0日毕业(前日破格提拔地卫队长叶身怀也在这批名单里,按照秦时竹地逻辑,纵然已经破格,你还是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对秦时竹地这个主意,得到了军内四总部的一致赞同,大家都认为,那种封建气味浓重,长官视部队为个人私产的北洋习气必须避免。军队要国家化,首先必须北疆化,后勤独立是一个妙招,现在这种派遣法又是另外一个妙招,不出几年,肯定可以将整个国防军融为一体。秦时竹也深知,现在部队少,部队主官不是心腹(如马占山、郭松龄、李春福等人)就是兄弟(如陆尚荣、夏海强、周羽)。或是关系极铁的哥们(如吴俊升、蓝天蔚等人)。整合比较容易,只要形成了有效地制度和习惯。将来再要闹山头基本是不可能的。当然,真正统一全国,实现军队国家化,还要进行新一轮的削山头运动……
“第52号命令,授予佟麟阁等六位学员优秀学员称号,通报全军予以表彰,并颁发证书、奖学金以资鼓励,希望各位学员再接再厉,在新的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这份优秀奖学金人称“六都督奖学金”,由六位都督发起成立,专门用来表彰短训班的优秀学员。其它常规性的奖学金还有“巡阅使奖学金”、“国防军奖学金”、“四总部奖学金”等。
在一片掌声中,佟麟阁等六位学员站起来领奖,佟麟阁早上获得了“人民英雄”称号,晚上又获得优秀学员称号,军衔还提了一级(变成上尉连长了),甭提多高兴了。
秦时竹站起身来,按道理这份奖学金应该是由他来颁奖。但他却说:“下面,我请我们的人民英雄,黑龙江都督、陆军第师师长吴俊升将军给各位优秀学员颁奖。吴将军在革命初起时率部队和马占山将军一起,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黑龙江,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又率领部队平定危害多年地土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抓捕多时、一直未落的北满巨匪,号称‘满洲阿菊’也于日前死于吴将军的马刀下,为老百姓除去了一大祸害……我希望大家都能像吴将军学习,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台下热烈鼓掌!
吴大舌头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站起来地时候已经涨红了脸,舌头也更加不好使了:“弟……弟兄们,我……我吴……俊升不……不是什么大……大英雄,要……要说大……大英雄,全中……中国,只……只有我们大……大帅。我……我们要做大……大帅的拳头,大……大帅说打哪,我们就……就打哪……”经过吴大舌头一鼓劲,台下的掌声更加热烈……
粗人一讲义气,二讲面子,吴俊升就是这样的人,秦时竹最会判断、拉拢,让其服服帖帖。
比如吴俊升中秦时竹地飞艇,喜欢的不得了,张口向他索要,秦时竹二话没说,立马就派了一艘中飞天给他,还配备了精干的操纵人员,把吴俊升乐得是整天合不拢嘴,按吴俊升的话说,那是义气。
这次评人民英雄,从实质上来说,吴俊升参加革命本来有些被动,如果要评,还不如蓝天蔚或周羽更加来得合格,但经过秦时竹这么一鼓噪,吴俊升就变成了光复黑龙江的大英雄,革命元勋,那句青史留名的话,一直让吴俊升记在脑海里,粗人没文化不假,但他也知道青史留名的好处,这是面子。
这种团结,无论是从长期还是从短期来,都是必要的。因此,秦时竹将颁发奖学金这种典礼性地仪式让他去做,吴俊升既然好面子,做这个自然是感到无上光荣……粗人嘛!
入夜时分,马占山、孙烈臣、李春福和马鸿宾都已急匆匆地赶回去准备作战了,其余各部长官,或是领到了自己的任务,或是还在和总参谋部讨论具体的筹划。北方大战在即,黑龙江首当其冲,秦时竹特意将吴俊升留了下来。
“大哥,这一次任务不轻,你有什么打算?”
“请大帅放心,有我在,老毛子一个也休想进来。”吴俊升拍胸脯保证。
“可是对方部队众多,又占据着先发制人的优势,我有点担心大哥吃不住劲。”秦时竹告诉吴俊升,“为了增强黑龙江的防御力量,我已经让参谋部布置了。另外,我还打算给你加派一些力量。”
“什么?”吴俊升两眼放光,又有什么好东西?
“我从师和2旅里面,各抽调了一个炮兵营,共配备7mm步兵炮6门,2mm迫击炮2门和75mm野炮门,连同人员一并让大哥带去。”
“好,好,那感情好,有他们做帮手,你更可以放心啦。”吴俊升一听喜出望外。
“还有,明天大哥动身的时候,再去兵工厂领马克沁重机枪5挺,轻机枪0挺,弹药什么的可以让吉林方面提供。”秦时竹交待他,“马上就要入冬了,部队在野外作战不易,我军就着重守城,可以放手让对方来攻。天寒地冻的,攻击方始终吃亏,我们就防御好了。黑龙江北面,都是大片地森林、丘陵,基本无碍,但是中东路沿线务必小心……”
“小县城、村庄丢几个不要紧,咱们有办法收复回来,但是,满洲里、呼伦贝尔、龙江等要害城市,一个也不能给老毛子夺了去,就是打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守住,我会给你派援军地。”这几个城市,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和政治意义,他们要是陷落,对军心和士气都是重大打击。
“是!人在阵地在。”吴俊升地豪气上来了,“我这00多斤,就交待给他们了,他们能把我怎么着?”
“还有,打仗时别冲在最前面,大哥现在也是中将,属于高级军官了,黑龙江的军事全靠着大哥主持大局,可千万可别出什么事。”
“哪能呢?老毛子的枪法有这么准?”吴俊升嘿嘿一笑,“大帅,您放心吧,咱们这回就好好躲在屋子里和他们打,这帮小兔崽子有什么能耐?”
东北的决心已经定了,一场平定叛乱,收复失地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北疆国防军面临着他们立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考验……
国势 第112章 工业母机
第2章 工业母机
张正提出的枪管问题,一直沉甸甸地压在何峰心头。设计和制造可以提前5年,但材料还是赶不上。虽然他当时宽慰张正说是正常现象,但心里却很清楚问题所在。这种善意的谎言不是欺瞒,而是鼓励信心——比如说造出了新飞机,肯定要有人试飞,如果一味夸大存在的危险,就没人敢飞了,那飞机就永远不可能得到改进,培养一定的信心无论对谁都是必要的。为了全面促进和提高军火生产和机器制造,何峰特意去辽阳视察工业情况,此行目的有二,一是特殊钢生产基地;二是北方机械制造厂的机床。
弓长岭二期扩充计划完工后,年产量达到了生铁00万吨,各类钢材40万吨的能力。在各类钢材中,产量最大的是铁路用钢材,尤其是轨钢。为适应运输大型设备和大宗物资的需要,北疆的铁路建设一般都是铺设每米重4公斤的标准钢轨,每段2米长,已形成了规模化效应(后世长达000米的超长无缝钢轨此时是不敢想像的)。这样,每修一公里铁路再加上相应的道钉、设备和桥梁用钢材外,平均需要耗费钢材00吨,如果是年建设力度为500公里的话,就需要生产5万吨轨钢,9年度的指标是万吨。
除轨钢生产量独占鳌头外,各种钢材的生产就有些五花八门,如建筑用钢、五金用钢、船舶用钢等,而特殊钢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数目虽然没轨钢那么显著,但年产量也在万吨以上。
特殊钢是通过调整其化学成分及热处理工艺而具有特殊性能的钢,随着工业技术进步,需要各种各样的特殊钢,如重视强度和韧性的结构钢;重视耐磨性与强度的工具钢;具有耐蚀性特征的不锈钢;耐热、耐氧化性优越地耐热钢;滚动接触疲劳强度高的轴承钢等。
如果说钢铁是一国工业之基础的话。那么特殊钢则是工业核心竞争力,凡稍微有点科技含量的产品都离不开特殊钢,因此各大工业强国都很重视,并极端注意工业产权的保密,德国也不例外,虽然援建了钢铁厂,大型轧钢厂,但一听说要上马特殊钢。要分享关键配方,就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要么就开出天价。这些都是何峰所不能承受的,好在有本本在手,只要人员到位,不愁开发不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