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这身影……竟很熟悉……
随即,刘辉文身子一颤,紧接着,拼命的咳嗽。
浑浊的老眼里,瞳孔收缩着。
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是……方继藩吗
不对,方继藩应该已经死了。
从南通州送来的密报里头,可是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
刘辉文以为这是自己的幻觉。
他瞪大着眼睛,不禁道:“方……方继藩……”
这刘辉文的声音,打破了灵堂外头的沉寂。
方继藩心里苦笑,总算……似乎看到一个‘活着’还能开口说话的人了。
他只看了刘文辉一眼,却发现刘文辉的身子在不断的颤抖。
方继藩觉得自己是个和亲的人,于是道:“怎么,叫我做什么”
这只是轻描淡写的回答。
可这声音……刘辉文化成灰都认得。
他猛地,觉得自己的心口疼的厉害。
黄豆一般的大汗,自额上流淌下来。
一旁的弟子,也像是被黄蜂蛰了一般,整个人竟是打了个机灵。
方继藩……真的活着……
这么说来,南通州那儿……
刘辉文已不敢继续想象下去了。
见他们也发起愣的样子,方继藩便没再理会他了,继续步入了灵堂。
灵堂里,依旧还是悲痛的情绪弥漫着。
弘治皇帝已由人搀扶着坐下,依旧还是一脸悲哀之色。
朱秀荣揩拭着泪水。
朱
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万物皆涨
这天下的牙行,何其之多。
可在各个省城,各个府城和县城,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便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扫而空。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来自于消息的传递。
这个时代消息再快,也是有限的。
势必会有一个时间差。
谁若是掌握了最快的马,能迅速调集足够的资金,那么……谁就能尝到甜头。
只是在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依旧是后知后觉。
因而这世上,其实有许多人看到这一点。
王不仕能看到,王金元能看到。
京师里,但凡是有些头脑的人,也都能看到。
只是可惜……有的人固然有头脑,偏偏,他们没有足够的实力。
没有实力,就派不出人马,也一时之间调集不了如此巨量的资金。因而……也只能望洋兴叹,继续做着假如我有钱,哼哼哼……定当如何如何的春秋大梦。
次日清早,邓健就带着人迅速的赶往各个县城了,山东每一个府县,他们都不肯放过。
可就在济南府的各个牙行里,人们还在笑话着昨日那个戴着大墨镜的傻瓜跑来买地,又或者听说这地竟可以卖出去了,有人跑来打听,这到底是何方神圣时,就在正午,许多人聚在牙行里窃窃私语,或是笑话昨日那个大傻瓜时。
急递铺的快马……却终于姗姗来迟。
“齐国公死而复生!”
这消息一出,顿时济南省城震动。
人们奔走相告。
齐国公活了,他活了……
士绅们的心思复杂。
活了……敢情好啊,大家有救了,说不定,堆在谷仓里的粮食……又要有了销路。
啊呀……不对呀……我的地,我的地啊……
这一次……竟是许多人,连哭都哭不出来。
而接下来……许多的商贾开始蜂拥而入,济南本地的商贾也突然开始出没。
人们争相到了牙行,前几日价格低廉的土地……还有吗
机会永远都不会给这些后知后觉的人。
牙行的伙计,现在笑不出来了,比哭还难受。
因为下一刻,打上门来的是昨日卖地的那些士绅。
“凭啥你们这么早就把地卖了”
“你们定和那人串通好了的。”
他们带着家人冲入了牙行,将这牙行砸了个稀巴烂。
有人滔滔大哭“此乃吾家祖地啊,吾对不住列祖列宗啊。”
“哎呀,我家连襟在平原县,前几日修书来,也说在卖地,却不知他的地卖了没有。”
于是乎……忙有人心急火燎的下乡去报信。
可在平原县里,一个个交易……正在进行,买卖的双方,都本着对方是个傻瓜的心思,个个眉开眼笑,都恨不得立即订立契约,唯恐迟了。
这样的事,在山东,在山西,在河南,在南直隶,在江西,到处都在发生。
…………
方继藩这几日都乖乖的待在家里,看着每日围着自己团团转的朱厚照,总觉得有些碍眼睛。
这家伙难道就不找点正事儿做
他是想蹭我的饭吃吧
与此同时,一封封的快马奏报,接二连三的出现。
最先来的,当然是京畿一线的土地收购奏报。
“少爷……”
回来的,乃是一个孔武有力的少年,叫虎子,至于姓啥,方继藩反正也懒得去记。只晓得他是西山的农户子弟,读过几年书,可惜读书不太长进,因而索性进了方家做看家护院。
方继藩翘着脚,看着这少年人,少年人因为是一路跑来的,气喘吁吁的样子,口里道“刘掌柜昨日就已在河间、真定等府,大肆收购土地,几乎市面上的土地都收购一空,不过听说,似乎还有人在暗中收购,抢了我们的买卖,不过刘掌柜说了,眼下当务之急,是赶紧的有多少起就收购多少的地,现在没有时间去摸对方的底细,昨日在各府的府城,就已购地数十万亩,接下来还将去县里……”
方继藩不禁唏嘘。
不成熟的市场,就是好啊。
若是在后世,哪怕是再不好的消息,即便是暴涨和暴跌,也不至今日这般,只有这大明这般,市场经济才刚刚开始,人们对于市场的信心并非源自于市场本身,因而每一次暴涨和暴跌,都如血洗一般。
其实……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
方继藩的生死,某种程度来说,代表了大明未来的方向。
此前那些读八股的读书人,以及儒家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对于无数的富户和商贾而言,一旦方继藩遇刺,那么最大的隐患就是人亡政息,若是没有齐国公压着,商贾们自知接下来的命运是极惨淡的,这命悬一线的风险,谁敢承担。
因而……这消息传来,便是一泻千里,几乎所有的商家,纷纷想要囤积真金白银。
而这不成熟的市场,现如今,却成了方继藩的游乐场,这真的怪不得自己啊,要怪,只能怪那该死的刺客了。
方继藩大喜道“大家办事都很尽心,也很尽力……来来来,那谁那谁,这是赏你的。”
方继藩说着,从自己的桌几上,随手抓了一把地契塞到虎子的手里,乐呵呵的道“这一点东西,算是犒劳你了,给本少爷继续打探,这些日子会忙碌一些,要用一些功。”
虎子手里抓着这一把地契,眼神有点愣,懵了。
这……这……这是土地啊……
这一把足足有十数张,有十几亩的,有上百亩的,也有数亩的,相加起来……岂不是说……自己……自己一个寻常农户子弟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天无二日
“佛朗西斯科爵士,再往前,就将抵达天津卫了。”
王细作拿着望远镜,四处观望,他时而低头看着海图,时而又不断的用铅笔在地图上写写画画。
佛朗西斯科爵士打起了精神,半年多的航行,终于不负苦心人。
他欣赏的看了王细作一眼“很好,一旦成功,你将成为英雄,国王将重新接见你,甚至可能赐你爵士头衔。到时候,您将成为沙龙里的常客,在那里,我们可以一起做有益于身心的治疗。”
王细作“”
还在,他很快从容起来“天津卫有两处适合登陆的口岸,一处在这里,这是大沽口,这里则为塘沽,大沽口的乃是其江河入海口,地势平缓,是最有利的登陆点。”
佛朗西斯科绝世颔首点头,他按住了腰间的剑柄,站的如标枪一样的笔直“您确定,你们在这里,没有足够的水师力量。”
“他们的舰船,大多都已出海,大明帝国,从来没有防备过来自海洋上的敌人,对他们而言,他们真正的敌人在北方。”
佛朗西斯科听罢,捏着下巴,点头,王细作的话,是和许多偷偷潜入大明帝国的教士带回来的消息是相吻合的。
“那么,我们明日拂晓前,是否可以到达这里,然后”
佛朗西斯科握了握拳头,而后,做出一副痛击敌人之状。
王细作显得犹豫“其实我建议正午进攻。”
“正午”佛朗西斯科显得诧异。
王细作正色道“东方的军队,有值夜的习惯,他们夜里,会有军队值守他们巡夜的制度,非常严格,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专门的城堡卫戍,防止夜袭,而是采取比较简陋的城墙,甚至许多地方,连城墙都没有,至少在关内是这样。可是正午不一样,汉人们正午时,要急行午间休息,在吃过午饭之后,这一段时间,恰恰是他们最虚弱的时候,此时发起进攻,一定能让他们措手不及。”
王细作的回答,让佛朗西斯科觉得匪夷所思。
此时,他忍不住开始怀疑王细作的诚信了。
这世上,还从来没有军队,在光天化日之下,采取正午时袭击敌人的。
这是在侮辱佛朗西斯科的智商。
佛朗西斯科皱起眉头“这不可能,哪怕是午睡,可是也太显眼了,先生,我对您的话,保持怀疑,我依然认为,应当在拂晓时进攻,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王细作心里想,真的很危险啊,死亡差一点和自己擦肩而过,他原以为,自己已经获取了完全的信任,谁料到,自己还是大意了。
正午进攻
这确实有点糊弄傻瓜的感觉。
可王细作心里也急啊。
将人引了来,若是天津卫有什么重大的损失,自己的房子,就没了。
自己不想去参加任何的沙龙,一点都不想,他甚至开始厌恶自己的肤色,厌恶自己是个佛朗机人了。
深吸一口气,王细作笑吟吟的道“爵士,一切都如您所愿,我们拂晓时进攻。”
佛朗西斯科爵士脸色缓和下来,他倒未必是真正的疑心王细作,不过是觉得王细作所言的,不过是天方夜谭而已。
瞬间之后,他的眼里,掠过了一丝贪婪,这里,有数不尽的人口,有无数的珍宝,还有无数的黄金和白银。
自己若是征服这里,那么自己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紧接着,他开始紧急的召集了所有的军官,下达预备作战的命令。
天色渐渐的暗淡起来。
无数的舰船行走在洋面,犹如幽灵。
王细作躲在舱中,他显得很焦虑。
他们收到了自己的书信吗
若是没有收到,那么会是什么情况。
就算收到,他们也无法准备的预知到,舰队将何时抵达,若是他们忽略了怎么办
一想到这里王细作便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腹部。
他饿了。
不,他其实并不饥饿,因为他的晚餐,已经吃过了三块白面包,还有一块熏肉,以及一杯葡萄酒,可是肚子里的馋虫,还是勾了起来,距离大明越近,他便越开始怀念起,许多食物的滋味。
在北京城,曾是他最快乐的日子。
在那里,他衣食无忧,领着两份薪水。
他买了房。
甚至他还明媒正娶的娶了一个妻子。
他有一个女儿。
他学习了汉语,已经能够读懂诗词歌赋了。
甚至他爱看求索期刊。
求索期刊里,他看到了日心说。
这对于他而言,无疑是爆炸性的新闻。
原来,自己脚下的大地,是一个圆球。
原来,地球是围着太阳旋转的。
那么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