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萧敬毕竟是在内书房读过书的。




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富甲天下
    有的人是先知先觉,而有的人是后知后觉。

    不过很快……交易所里就已人满为患。

    几乎所有的大商家,而今都一致的放下了手头上的所有事。

    有的出现在了交易所,而有的……却是出现在了牙行。

    王不仕和别人不一样,别人都往交易所里跑,他却是迅速的调集了一切的力量,直接往牙行去。

    甚至……无数的快马,带着王不仕的授意,奔赴各个府县。

    交易所里一片飘红。

    无数人人声鼎沸,可在另一边,济南府里……

    这济南府距离京师,有千里之遥。

    可若是快马,不眠不歇,两日即可抵达。

    当然……这两日的抵达,需要耗费的是大量的成本,需要快马,并且对这价值不菲的快马,不能有丝毫的怜悯,平时需细心的供养,跑了一次之后,这马也几乎废了,不只如此,还需有豢养专门的骑士,需有一副极好的体魄,平时每日吃肉,每日骑马训练。

    当然……现在这样的人和马,许多商家都在训练。

    大家都很清楚,时间……就是金钱。

    济南府里,早已受到了京师的影响,哀鸿遍野。

    首先出现的问题,就是股价的暴跌,导致了商家开始变得谨慎,原先商家大量的订单,对于济南府大量粮食以及许多农产品的采购,一下子停顿。

    前些年,因为京师的商业活动攀高,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山东已经连续丰收了许多年,京里上百万的匠人,需要吃喝,而且食品的种类,也变得丰富,京里人要吃肉,要喝酒,肉是需要粮食喂养出来的,而酒也需粮食来酿造。

    因而……在京畿一带,大量的畜牧作坊,以及大量的酒坊,四处采购粮食,这令各地的地主,赚了个盆满钵满。

    许多的士绅见有利可图,便一直都在疯狂的兼并土地,因而引发了地价的暴涨,可因为对未来有着极大的期许,他们甚至是不惜成本的,若银子不够,便向西山钱庄借贷,而土地的前期投入,也开始大量的增加,他们为了增产,以应对京师以及保定布政使司的需求,贷款购置了大量的耕牛,并且采购良种,购买肥料。

    这巨大的成本投入下去,本是旱涝保收,毕竟种出多少的粮食,产出多少的桑麻,只要放在市场,就不愁没有销路。

    这群士绅,几乎是一面骂着京里的方继藩,却享受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可是今年……却突然暴跌了。

    一下子,原先来采购的商贾们,居然销声匿迹。

    几乎所有的士绅家里,都囤着堆积如山的粮食。

    原先以为……必定能大赚一笔的士绅们,顿时开始急眼了。

    以往的时候,作为士绅,几乎和市场是绝缘的,他们在自己土地的内部自给自足。

    有着数千亩地,自己有专门的榨油小作坊,有专门的人给他们养桑,专门的人织布,自己种植的粮食,自己吃,哪怕是给雇农,也是发放粮食。

    唯一的经济活动,也不过是买一些盐巴,卖出一点自家榨出的油而已。

    可随着专门的榨油作坊,专门的织造作坊的出现,成批量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出现在市场时,便连士绅们都意识到,自给自足实是不值当,因而改为采买,至于自家所产的大规模粮食以及生丝,则兜售出去,如此……才有利可图。

    而现在……这大量的生丝和粮食的囤积,几乎将所有士绅赖以生存的舒适环境摧毁了。

    生产了这么多的粮食和生丝,自己吃不完,也用不完,囤积起来,还占用了仓储成本。多存一日,便是亏本。

    最紧要的是,前期投入的大量银子,现在也打了水漂。

    土地的价值开始暴跌……

    此前所借贷的贷款,每日却需奉还。

    犹如一根根绳索,勒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他们这时才意识到……齐国公的死……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废除八股,已令他们伤筋动骨,骂声不绝。

    可若说废除八股,是断绝了他们的进取之路。

    而市场所引发的巨大震荡,则成了压弯他们的最后一颗稻草。

    于是这济南府,哀鸿遍野。

    大量的土地,直接挂在了牙行。

    可牙行里所挂出来的大量土地,哪怕是价格一再暴跌,却依旧是无人问津。

    有些士绅已经开始撑不住了。

    尤其是取消了功名之后,税赋的征收,更令他们雪上加霜。

    因而……他们不得不咬咬牙,继续以更低的价格出售土地,以期能迅速的回笼资金,制止损失。

    可怕的却是……当价格一降再降时,原先已经涨到了五十两银子一亩的土地,在暴跌到了七八两之后,反而更加的无人问津。

    就在三日之前,济南府长清县的一个士绅,因为绝望,或者是此前有过多的借贷,引发了破产,上吊自尽。

    这位老士绅,可是自太祖高皇帝时候起,就在济南府为富一方的豪族,却因为兼并土地过快,竟是直接引发了资金链的断裂。

    消息一出,这无疑给原先因齐国公的死而弹冠相庆的士绅们突然意识到……他们的生死存亡,也只在今日了。

    这些饱读诗书的士绅们,在这一刻,竟是开始哭笑不得起来。

    济南府十三处牙行,几乎都是门可罗雀。

    甚至连兜售的土地,都懒得挂出了。

    可就在此时……邓健来了。

    邓健是奉命来的济南府。

    这山东的土地……既是肥沃,又是一马平川,简直就是沃土啊。

    王不仕虽派了许多人前往天下各州府,打这时间差,可他最看重的,却是济南,因而就派了邓健亲自来。

    街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戴大墨镜,脖子上挂着硕大金链子的人。

    这样的装扮,的确招摇,不过在一个多月之前,在济南城里并不算新鲜。

    可如今,却是异类了。

    邓健出现在牙行的时候……

    牙行的伙计似乎懒得招待。

    只鼻孔朝天的问他:“客官莫非也是来兜售土地的”

    邓健摇头,比他更有鼻孔朝天的气势,嚣张的道:“爷爷我是来买地的。”

    下一刻,牙行里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紧接其后……那牙行的伙计,瞬间便觉得自己腿软了,仿佛这一刻,自幼失孤



1668.第1586章 万物皆涨
    第1586章 万物皆涨

    这天下的牙行,何其之多。

    可在各个省城,各个府城和县城,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便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扫而空。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来自于消息的传递。

    这个时代消息再快,也是有限的。

    势必会有一个时间差。

    谁若是掌握了最快的马,能迅速调集足够的资金,那么……谁就能尝到甜头。

    只是在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依旧是后知后觉。

    因而这世上,其实有许多人看到这一点。

    王不仕能看到,王金元能看到。

    京师里,但凡是有些头脑的人,也都能看到。

    只是可惜……有的人固然有头脑,偏偏,他们没有足够的实力。

    没有实力,就派不出人马,也一时之间调集不了如此巨量的资金。因而……也只能望洋兴叹,继续做着假如我有钱,哼哼哼……定当如何如何的春秋大梦。

    次日清早,邓健就带着人迅速的赶往各个县城了,山东每一个府县,他们都不肯放过。

    可就在济南府的各个牙行里,人们还在笑话着昨日那个戴着大墨镜的傻瓜跑来买地,又或者听说这地竟可以卖出去了,有人跑来打听,这到底是何方神圣时,就在正午,许多人聚在牙行里窃窃私语,或是笑话昨日那个大傻瓜时。

    急递铺的快马……却终于姗姗来迟。

    “齐国公死而复生!”

    这消息一出,顿时济南省城震动。

    人们奔走相告。

    齐国公活了,他活了……

    士绅们的心思复杂。

    活了……敢情好啊,大家有救了,说不定,堆在谷仓里的粮食……又要有了销路。

    啊呀……不对呀……我的地,我的地啊……

    这一次……竟是许多人,连哭都哭不出来。

    而接下来……许多的商贾开始蜂拥而入,济南本地的商贾也突然开始出没。

    人们争相到了牙行,前几日价格低廉的土地……还有吗

    机会永远都不会给这些后知后觉的人。

    牙行的伙计,现在笑不出来了,比哭还难受。

    因为下一刻,打上门来的是昨日卖地的那些士绅。

    “凭啥你们这么早就把地卖了”

    “你们定和那人串通好了的。”

    他们带着家人冲入了牙行,将这牙行砸了个稀巴烂。

    有人滔滔大哭:“此乃吾家祖地啊,吾对不住列祖列宗啊。”

    “哎呀,我家连襟在平原县,前几日修书来,也说在卖地,却不知他的地卖了没有。”

    于是乎……忙有人心急火燎的下乡去报信。

    可在平原县里,一个个交易……正在进行,买卖的双方,都本着对方是个傻瓜的心思,个个眉开眼笑,都恨不得立即订立契约,唯恐迟了。

    这样的事,在山东,在山西,在河南,在南直隶,在江西,到处都在发生。

    …………

    方继藩这几日都乖乖的待在家里,看着每日围着自己团团转的朱厚照,总觉得有些碍眼睛。

    这家伙难道就不找点正事儿做

    他是想蹭我的饭吃吧

    与此同时,一封封的快马奏报,接二连三的出现。

    最先来的,当然是京畿一线的土地收购奏报。

    “少爷……”

    回来的,乃是一个孔武有力的少年,叫虎子,至于姓啥,方继藩反正也懒得去记。只晓得他是西山的农户子弟,读过几年书,可惜读书不太长进,因而索性进了方家做看家护院。

    方继藩翘着脚,看着这少年人,少年人因为是一路跑来的,气喘吁吁的样子,口里道:“刘掌柜昨日就已在河间、真定等府,大肆收购土地,几乎市面上的土地都收购一空,不过听说,似乎还有人在暗中收购,抢了我们的买卖,不过刘掌柜说了,眼下当务之急,是赶紧的有多少起就收购多少的地,现在没有时间去摸对方的底细,昨日在各府的府城,就已购地数十万亩,接下来还将去县里……”

    方继藩不禁唏嘘。

    不成熟的市场,就是好啊。

    若是在后世,哪怕是再不好的消息,即便是暴涨和暴跌,也不至今日这般,只有这大明这般,市场经济才刚刚开始,人们对于市场的信心并非源自于市场本身,因而每一次暴涨和暴跌,都如血洗一般。

    其实……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

    方继藩的生死,某种程度来说,代表了大明未来的方向。

    此前那些读八股的读书人,以及儒家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对于无数的富户和商贾而言,一旦方继藩遇刺,那么最大的隐患就是人亡政息,若是没有齐国公压着,商贾们自知接下来的命运是极惨淡的,这命悬一线的风险,谁敢承担。

    因而……这消息传来,便是一泻千里,几乎所有的商家,纷纷想要囤积真金白银。

    而这不成熟的市场,现如今,却成了方继藩的游乐场,这真的怪不得自己啊,要怪,只能怪那该死的刺客了。

    方继藩大喜道:“大家办事都很尽心,也很尽力……来来来,那谁那谁,这是赏你的。”

    方继藩说着,从自己的桌几上,随手抓了一把地契塞到虎子的手里,乐呵呵的道:“这一点东西,算是犒劳你了,给本少爷继续打探,这些日子会忙碌一些,要用一些功。”

    虎子手里抓着这一把地契,眼神有点愣,懵了。

    这……这……这是土地啊……

    这一把足足有十数张,有十几亩的,有上百亩的,也有数亩的,相加起来……岂不是说……自己……自己一个寻常农户子弟,转身……就成地主啦。

    &n




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整死你
    在弘治皇帝看来,方继藩突然调集了资金,有大动作,定是有什么‘图谋’。

    不过很快,他倒是放心了,甚至隐隐中有着期待。

    方继藩所调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西山钱庄。
1...11241125112611271128...12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