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像自己这般如此开明的天子,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若是换作其他天子,容得下这样的太子,容得下方继藩吗
固然这两个家伙有许多的长处,可这一次,显然是玩过火了。
一个铺子,满打满算,一日就算让它挣几百两银子……这已是极限了,就这么个铺子,太子跑去耍猴戏
弘治皇帝倒是不如这奏疏中痛心疾首的高呼,太子此举,实是有碍国体,有辱列祖列宗。
事情没有这么严重。
弘治皇帝治国数十年,深知银子是好东西,有了银子,才能养兵,才能赈灾,才能修桥铺路,这社稷的根本,国家的兴亡,本身就和银子息息相关。
没有银子,你就得加税,加税多了,百姓不堪重负,就要离心离德,要反。面对叛乱,你就得弹压,弹压就需兵马,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还是银子。
古往今来,多少的王朝,不就是死在这上头
所谓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这些统统都是废话,是清流们想当然而已。
所以某种程度而言,弘治皇帝是鼓励太子挣银子的,他挣得越多,将来若是克继大统,至少不会把手伸进国库,伸到平民百姓的身上。
可是……这格局实在太低了啊。
弘治皇帝觉得很悲哀。
都说虎父无犬子,朕也算是颇有几分大气度的人,怎么生了个儿子,就一点都不大气呢。
当然,虽说朱厚照素来做事任性。可弘治皇帝是不相信朱厚照如此愚蠢的。
因此,弘治皇帝敏锐的寻觅到了一份奏疏。
这是一个礼部郎中刘凯之所伤的奏疏,上头直言,根据他查实,商号上下事务,多是前户部侍郎陈彤主理,而此事,与陈彤脱不开关系,陈彤此人,人面兽心,乃圣人门下,竟是丧心病狂至此……
弘治皇帝皱着眉头抿着唇,眼眸里掠过了一丝冷色。
陈彤……
他还是有印象的。
难怪了。
此人就专门出馊主意,当初在作坊,就是此人的手笔,以至于自己至今还觉得羞愧。
原来……还是他。
若是此人,那么一切都可以解释的清楚了。
想来太子和方继藩再如何,格局也不会如此的低下,就为了开一个店铺,居然任性至此?既然不是他们的问题,那必然就是别人的问题了,那么……定是这陈彤使的坏,这是一个大奸啊。
现在好了,无数人弹劾太子,让太子的名誉扫地,他陈彤可谓是难辞其咎。
弘治皇帝绷着脸,眼眸里闪烁着寒芒,手指头轻轻的拍打着案牍,若有所思,随即道:“来人……”
“陛下……”
弘治皇帝不容置疑的道“今日正午,加设一个午朝。”
“奴婢这就去……”
弘治皇帝又道:“还有,召太子和齐国公,还有陈彤,一起觐见。”
“奴婢……”小宦官道:“遵旨。”
…………
圣旨一下,京中五品以上大臣,俱需着朝服觐见。
因为事情仓促,许多人都是议论纷纷,陛下当年,确实是一日两朝,可是这几年,却是‘懒惰’了,或许是当今皇帝认为朝会对于治理国事没有太多益处的缘故,还是其他原因,总而言之,这突如其来的召见,却还是引起了许多的揣测。
当然……也有人心如明镜。
昨日所发生的事,太大了,太子成了猴,这还了得,陛下十之**已是震怒了,只是却不知是谁倒霉。
倒是那刘凯之,脸上带着几许得意的笑容,对于这件事,他可谓最是心知肚明,心知自己的机遇来了。
发生了如此大事,这么多人弹劾太子,陛下肯定是震怒,可太子是什么,太子乃是储君啊,陛下无论如何也要给太子留几分颜面。
自己却是弹劾了陈彤,其实是有小心思的,因为陈彤最适合做这个替罪羊,如此一来,陛下定要拿自己的弹劾奏疏来做文章,自己既表现了风骨,又与陈彤这等贼子决裂,还借此机会,中了陛下的下怀,这是一箭三雕,定会引起陛下和内阁的关注。
看来……自己的运气来了。
他兴致勃勃的随着人流至午门。
却见此时,有一队禁卫拥簇着太子和方继藩还有陈彤已到了。
禁卫们说是护卫,不过看这样子,挺象是被看押的样子。
只是……朱厚照还是那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低头思索,显然……他满心思的在算账。
方继藩哈欠连连,一副睡眼惺忪状,好容易才打起几分精神。
陈彤却则是显得不安起来,突然蒙召,不像是好兆头啊,而且他也听说了许多人弹劾的事,不会是………
他悄悄看了方继藩一眼,心突然好像跌进了冰窖里,竟是寒的厉害。
不会……不会的……
经过这些日子的接触,齐国公待自己很客气,甚至可以
第一千五百零于九章:大功于朝
陈彤心里禁不住的绝望。
万万料不到,自己的际遇,竟是凄凉到了这个地步。
这么多的弹劾奏疏,可陛下偏偏选出这一篇。
他岂会不知,刘凯之所奏,是正合了陛下的心意呢
这刘凯之实在是恶毒之极,这是想将他置之死地啊。
陈彤再也撑不住了,噗通一下,拜倒在地。
弘治皇帝凝视着陈彤,久久不言,似乎也在给陈彤辩驳的机会。
陈彤的内心……却是发苦。
自己还怎么辩驳呢
难道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这一切的脏水泼回太子殿下的身上
倘若如此,岂不是不忠不孝
何况……太子殿下对自己也是和蔼可亲,前几日,他也问候了自己的家人,自己若是这时反咬太子殿下一口,岂不是不忠不孝?
陈彤就这么跪着,却是咬着牙,闷不吭声。
弘治皇帝左右四顾,事实上,他对陈彤的印象十分糟糕,因而……弘治皇帝再也忍不住下去了,厉声道:“既如此,那么也算是水落石出了……”
就在这时……
“陛下……”方继藩突然打起了精神,站了出来。
其实倘若陈彤在这个时候,敢攀咬太子或者是自己便罢了,可见这陈彤还有几分骨气,方继藩此时,岂会坐视不理?
所谓的坑人害人,不过是玩笑罢了。
方继藩是个有道德的人。
他是一道光。
此刻……在所有人的讶异中,方继藩继续道:“陛下所言的太子之事,可是坊间所传闻的太子殿下耍猴戏的事吗”
百官们依旧还是沉默。
大家似乎更多的是作壁上观,反正该弹劾的都弹劾了,陛下怎么处置,看着办吧。
弘治皇帝看了方继藩一眼,颔首点头:“不错。“
方继藩道:”坊间都在传太子殿下耍猴戏,可是有谁当真见着了太子在耍猴“
弘治皇帝一愣。
带着看戏心态的百官们,也愣住了。
倒是那刘凯之不禁道:“臣瞧见了。”
方继藩乐了,笑道:“那杆子那么高,你当真见的清晰,确认这是太子吗”
这话怎么听都有几分嘲弄的意味。
刘凯之:“……”
他想不到方继藩会突然冒出来说话,
只是这一下子,连刘凯之都不敢确认了。
毕竟当初的时候,只听到太子要耍猴戏,所以他认定了那杆子上是太子。
可到底是不是太子呢
只见方继藩一脸坦然道:“陛下,太子明明就在商场后头,和臣一道在算账,怎么又突然会爬在杆子上呢,爬上杆子的,不过是臣请的一个戏子,和太子殿下有什么关系陛下若是不信,儿臣可以将那戏子请来,儿臣敢保证,陛下见了,心里便了然了。”
这一下子,殿中哗然了。
这样想来,还真有可能不是太子。
可弘治皇帝的脸色依旧不是太好,皱着眉头道:“既如此,那么此前为何会有这么多风言风语,都说此人乃是太子。”
方继藩理直气壮的道:“嘴长在别人的身上,儿臣哪里知道,或许是有人想要陷害太子和儿臣亦或者是陈彤也未可知。陛下也知道,太子,尤其是儿臣,平时为了给陛下鞍前马后,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他们是恨不得吃儿臣的肉,寝儿臣的皮啊,儿臣对此,并不怨恨,可这些人,居然中伤到了太子的身上,儿臣就有话要说了,恳请陛下明察秋毫,非要将这背后中伤太子之人揪出来不可,儿臣也极想看看,到底是哪一些乱臣贼子。“
此言一出,殿中虽是沉默,可更多的人却是冷眼旁观着方继藩。
说不知道,方继藩这狗东西,历来说谎话不打草稿的。
传出消息的人,不就是你方继藩吗,还能有谁
说实话,若说当真有人构陷太子殿下,只怕这要构陷的人,哪怕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太子耍猴戏这么一出吧,也只有你方继藩才想的出来这等狗屁倒灶的事。
可无论如何,方继藩至少有了一个虽然不太合理,但是勉强说的过去的解释。
这……就有些考验皇帝和大臣们的智商了。
却也有人偷乐,其实陛下明显是有袒护太子和齐国公的意思。
可偏偏,齐国公居然在这个时候,还在此强行狡辩,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
陛下信了你的鬼话,那才怪了。
弘治皇帝大抵也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他本是对方继藩没有动怒,毕竟是自己的女婿,而且他自知道,方继藩无论做什么,哪怕是有差错,可本心是好的。
可这般辩驳,却是越描越黑,这是欺君罔上。
弘治皇帝板着脸道:“是吗当真要朕彻查到底”
方继藩随即微微一笑:“陛下乃是千古一帝,普天之下,历朝历代,再没有人比陛下更加圣明,纵三皇五帝再生,亦不及陛下之万一,陛下自登极以来,君臣恭和,海内雍安,实乃圣君之圣君,便是五千年,也难出一人。陛下一定能够明察秋毫,还儿臣人等一个公道。“
这一番话……说的人晕乎乎的,可弘治皇帝依旧铁青着脸,觉得今日的方继藩,过于油嘴滑舌。
方继藩随即道:“再者,儿臣退一万步,就算陈彤这个狗……不,陈彤他当真传出了什么谣言,儿臣以为……这也是陈彤希望尽心能够为太子殿下办差的缘故,至多也就是好心办了坏事,不算大过。“
方继藩突然话锋一转,让所有人有点懵。
陈彤:“……“
刚才还以为自己有了一线生机,想不到这时候,齐国公会挺身而出,为自己求饶。可谁晓得陛下只一句当真要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大功臣
宦官已取了方继藩的账目。
转呈至弘治皇帝手里。
弘治皇帝对于账目这等事,已是再熟悉不过了。
只打开一看,但凡是涉及到西山的账,都清晰无比,只一看,心里便了然了。
弘治皇帝震惊之余,不禁看了太子一眼,口里道:“太子……”
“儿臣在。”朱厚照其实是不太情愿方继藩交账目给自己父皇的。
父皇虽然保证再不干涉他的买卖,可所谓饥寒起盗心,父皇这样的穷,谁晓得会不会……
不能怪他会多想啊,实在是他也是穷怕了的一员。
此时,弘治皇帝脸上带着讶异之色道:“昨日商贾们就入的账,为何”
弘治皇帝实在不理解,为什么这些最深谋算的商贾怎么都巴巴的送银子来。
做买卖的事,他是清楚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嘛。
可若是再复杂一些,就无法理解了。
他毕竟是天子,不是商贾,此时他方知,这不是自己所擅长的事。
朱厚照犹豫了一下,便硬着头皮道:“齐国公和儿臣……和商贾们交好,儿臣先是寻了各个作坊,先和他们洽谈合作之事,要求他们以低廉的价格对儿臣进行供货……“
只听到这里,弘治皇帝的脸色微微一愣。
群臣亦是露出疑惑之色,又是百思不得其解起来了啊!
他们之中,倒是有人脑子转得特别快,想到了一个词儿……强取豪夺。
莫非是太子跑去胁迫各个作坊
想到这个的就有刘凯之,刘凯之已按捺不住了,急匆匆的道:“太子殿下,这些作坊主们岂会同意,价格低廉,他们就无利可图了。”
朱厚照鄙视的看了他一眼,这个人真是……没有前途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