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天下为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闭门造車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有些事情。皇帝是必须做的。
只听皇帝正色道:“有功必赏。你既然已经是县君,那么就册封你为新丰县主……”
虽然说大齐未婚女性的爵位有好多等,但是县主之下的郡君县君只能在大节下才有这个资格进宫赴宴,而能够递牌子进宫的,至少也必须是个县主。皇帝册封贾玖为县主,为的就是方便他把贾玖宣进宫里去。
皇帝一开口。祁英和梁鉴都觉得有些不适合,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贾玖居然赶在他们之前跪下来婉拒皇帝的好意:“万岁,臣女在嘉善长公主府上就已经说过了,贾家,即便压上整个宗族,也承担不起红苕的功德。虽然红苕于国于民是件祥瑞,对于我们贾家来说,却是一个随时都会收了我们贾家的催命符。臣女放弃红苕,放弃红苕未来能够带来的一切功德,只求万岁能够保我父兄平安。”
皇帝道:“红苕利国利民,仅仅是册封你为县主已经是委屈你了。”
贾玖连连摇头:“万岁,臣女蒙万岁青眼恬为县君,若是再升为县主,只怕有心人都会猜到红苕与臣女有关。还请万岁收回成命。”
皇帝倒是愣住了。
张錫賢这才开口道:“万岁,这孩子到底是女孩子,之前万岁册封这孩子为县君已经是破例,若是再册封这孩子为县主,只怕这孩子要寝食难安了。既然保全父兄乃是这孩子的心愿,万岁为何不成全了这孩子的孝心呢?”
皇帝一愣,再看看张錫賢,却见张錫賢的眼里闪过一丝不赞同。
皇帝这才想起来,贾赦的儿子贾琏可不是老师的外孙。自己拿贾赦出气,老师虽然不说什么,又哪里不担心自己女儿留在人世间的唯一的骨血?
再看看地上跪着的贾玖,心中也打了一个突,连忙道:“丫头,你且起来罢。”
贾玖在地上磕了个头,这才慢慢地站了起来。等他起身,皇帝跟他的视线交错,却是在心里打了个突。
也许这孩子已经知道自己在这背后做的小动作?
此时此刻,皇帝根本就没办法说什么“贾赦人在边关、朕无能为力”这样的话来,只能说:“朕会往边关加派人手。”
皇帝到底没有在贾家多呆,只略略坐了坐就带着一大堆红苕和两只匣子走了。
等皇帝走了,张錫賢这才慢悠悠地道:“丫头,这红苕是你自己弄出来的吧?”
贾玖刚要开口,张錫賢道:“丫头,你不用开口,老夫很清楚你家里都是些什么人。若是真有这事儿,你父亲这会儿就应该是世袭罔替的荣国公,而不是一等神威将军。罢了,你不说老夫也不用勉强。你放心,这事儿老夫会为你周全。琏儿也是老夫的外孙。”
说着,也跟着走了。
等这些人都走了,颜洌这才道:“师妹,你请求来年开春开始试炼,就是为了这个?”
“师兄猜到了?”
“万岁既然答应了师妹,自然会往边关加派人手,但是朝廷兵员有限,最后也只能是令尊那一处营寨增加兵员而已。可是这样一来,根本就是拿令尊作为活靶子。”
贾玖笑道:“第一个还了亏空,师兄以为现在被欠债闹得灰头土脸的权贵们会轻易放过我们家?就是没有万岁派人保护,也会有人在背后煽动,让那些蛮子对家父动手,而能够吸引那些蛮子的理由,无非是家父所在的卫所有大量的钱粮。有了万岁的保护,家父还会多一线生机。而我们大齐也有了一个一举击溃对方的主力、让边关获得喘息的机会,不是么?”
颜洌道:“你早就计算好了!”
贾玖摇摇头,道:“不是我已经计算好了。而是我因势利导,推演出了这个结局而已。师兄,我不会拿父亲和兄长做赌注的。为了保住我的父亲和兄长,今日就成了必要的一环。”
颜洌沉默了一会儿,道:“你要万岁觉得他欠你一次?从而对你父兄高抬贵手?”
贾玖道:“是。当父亲和哥哥离家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万岁默许别人对我父亲下手一事。我会让万岁看到,我能够为他带来更多的好处,让他不得不替我保护我的父亲。”
颜洌叹息一声,道:“师妹,你不用事事都压在心里的。”
对于一个为了保护自己的父亲而不择手段的女儿,谁都不可能苛责贾玖,就是之前震惊不已的颜洌,此时此刻也只能叹息。
贾玖作出这样的选择何尝不是一种无奈?颜洌自己也很清楚,之前贾玖曾经跟道门求救,但是道门拒绝了,还限制贾玖不许贾玖用道门的武功。可以说,这个师妹走到今天这一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局势所迫。
颜洌沉默了一会儿,道:“师妹,你可想好了?还有,你不能用,你可想好了药如何救令尊么?”
贾玖摸了摸自己手腕上的蛇镯,道:“师兄,你莫要忘记了,我们家的老祖宗可是一位武将,即便我父亲和兄长不曾练武,却也不等于说老祖宗没有武学流传下来。师兄,你放心罢。”
颜洌点点头,这才罢了。临走的时候,他对贾玖道:“师妹,遇到事情,莫要压在心里。愚兄虽然不才,亦愿尽绵薄之力。”
等客人们都走了,赵栋家的这才抱着贾琮上来,只见贾琮扁着小嘴,却是泪流满面,还不敢哭出来。
贾玖叹息一声,将弟弟搂进怀里,道:“好琮儿,今天的客人很重要,父亲和哥哥还需要人家的照应。琮儿是个好孩子,一定会希望父亲和哥哥好好的,对不对?”
贾琮缩在贾玖的怀里,良久才低低地道:“琮儿是好孩子,姐姐也是好孩子。”
贾玖亲了亲贾琮,道:“对,我们都是好孩子,都要好好的。”
贾琮也累了,很快就睡着了,倒是赵栋家的忍不住道:“姑娘,不知道今儿来的客人都是哪些贵人?”
贾玖看了看边上站着的李嬷嬷,这才道:“自然是当今万岁。”
话音未落,屋里一片惊呼声。
赵栋家的道:“姑娘就不留饭?若是老太太知道姑娘就这样让万岁走了,只怕会怪罪姑娘。”
贾玖刚要回答,就听见外面有小丫头通报:“姑娘,老太太请姑娘回去。”
贾玖叹息一声,将贾琮交给贾倩贾清姐妹,自己换了衣裳,这才往贾母这边而来。显然,皇帝驾临一事根本就瞒不过贾母。接下来有一场硬仗要打呢。(未完待续)
红楼之天下为棋 80扦插
贾玖交代了丫头几句,带着两位嬷嬷并小红晴雯两个坐了车,经过荣禧堂来到贾母的院子。果不其然,贾政也在贾母跟前。
贾玖立刻就知道怕是贾政跟贾母说了些什么。
贾母见贾玖身后的教养嬷嬷脸上带着不赞同的神色望着贾政,心中也有些不快。可是他好歹也记住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已经分宗了,贾政对于贾玖来说是外男,不宜见面。
贾母让贾政离开,这才对贾玖道:“二丫头,听你二叔说今日家里好生热闹?还来了外客?”
贾玖道:“老太太想知道些什么?”
贾母一愣。他倒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孙女儿会这样开口,他原以为这个孙女儿是有心隐瞒。
贾母挥手让屋子里的丫头婆子们都退下了,连贾玖的教养嬷嬷们都跟着退下,这才道:“丫头,现在可以说了么?”
贾玖道:“正如老太太猜想的那样,今日不但万岁微服驾幸我们家,就连两位丞相和内相也都来了,甚至连告老在家的大外祖也奉命伴驾。”
贾母一下子坐直了身体,道:“你说什么?”
贾玖道:“老太太,您没有听错。不止万岁驾临,就连两位相爷也来了……”
贾母又惊又怒,道:“万岁驾临,你居然连酒饭都不招待一二?!!!”
贾玖道:“何止是酒饭,就是茶果也没有呢。”
贾母怒喝道:“你这丫头。真是要气死我了!”
方才贾政跟贾母说的时候,也不过是拿贾玖的闺誉说事儿,说贾玖不应该在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招待外男。贾母虽然觉得贾政说得有些道理认为这将军府要招待外男的时候应该由自己出面。可是他却认为,身边有教养嬷嬷随侍的贾玖绝对不是那种拎不清的女孩。所以贾政的话,贾母也只是听一半留一半而已。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来的人居然是皇帝,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孙女儿连茶果酒饭都不曾招待一二。
贾母快气死了。
在贾母看来,这根本就是对他的挑衅。
皇帝驾幸。贾玖没有在第一时间通知贾母让贾母露个脸就已经让贾母够着恼的了。结果贾玖什么都没有招待,就让皇帝走了。本来。没能在第一时间通知贾母,贾母也可以在设宴招待皇帝的时候出来露个脸。谁想到贾玖什么都没有招待就让皇帝走了。
贾玖道:“老太太,虽然万岁驾临,孙女儿做得的确不尽人意。可是老太太。您也要想想,我们家如今还有谁能够代替父亲招待万岁的?光宝玉的那块玉,二叔就已经让万岁不舒服了,加上之前的那些事情,您要让万岁记起二叔的种种来?还是说,您要便宜了外人?再者,今日万岁也怕是也没有这个心情在我们家吃饭呢。”
贾玖很清楚贾母想要攀上权贵的心,尤其是这种能够跟皇帝搭上关系的机会,贾母绝对不会放过的。贾玖更清楚贾政道貌岸然下的冷酷与自私。若是贾母出现在了皇帝面前。只怕贾政也会钻营着在皇帝面前露脸。
贾玖可不像贾母那样对贾政贾宝玉父子抱着极大的信心。为了不坏自己的事儿,贾玖也只能等皇帝离开之后再让贾母知道消息了。
说实在的皇帝才走了多长时间,贾母和贾政居然都知道了。贾玖的心里也不爽着呢。
贾母听见贾玖说贾政的不是。非常生气,刚要开口,却听见最后一句,心中打了一个突,连忙道:“二丫头,怎么回事?”
贾玖连忙道:“这就要从高祖皇帝跟祖父说起了。当初祖父奉命替高祖皇帝培育一种作物。结果未能成功就天命已至,父亲接替祖父继续培育这种作物。谁承想,这作物刚成,却传来宝玉衔玉而生。老太太,您说,让上面知道了这事儿,我们家会怎么样?”
贾母一愣,道:“这事儿我怎么一点儿风声都不曾听见?”
贾玖道:“老太太,粮食丰收是好事儿,可丰收之年也有句谷贱伤农呢。这红苕亩产两千斤,若是弄得不好,只怕这灾害不比丰收之年来得厉害。更何况,这红苕原来就是生长在南蛮的丛林里面,据说南面之地潮湿多雨炎热,就是稻米一年也能够收三回。这样的地方出来的红苕,要想在我们大齐落地生根,为我们大齐的百姓带来福祉,哪里是一朝一夕能够成的?若是早早地捅出来了,以某些人的性子,只怕三五年内没有看见成效,就要说我们家欺君了!”
贾母点点头,招贾玖过去坐在他身边,道:“正是。你祖父是个谨慎的性子。当初他在家的时候,我就不用担心,只要过好我自己的日子变成。若是这事儿是你祖父安排的,以他的性子,事情未成之前,他是不会让人知道的。”
贾玖道:“正是祖父的交代,父亲才什么都没有说的。那年,好容易有点成果,父亲也认为到了秋天的时候可以跟上面有个交代了,谁想到宝玉居然衔玉而生。若是在这个当儿把红苕交上去,上头会怎么想我们家?原来会为我们家带来富贵绵长的红苕,只怕成了我们家的催命符了。一面是两代人的辛苦,一面是家族的安危,父亲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忍痛将培育出来的红苕给毁了,只留了一株小苗苗养在花盆里面做个念想……”
贾母一愣,继而长叹一声,良久才听他道:“继续。”
“是。”贾玖低声道,“今年孙女儿从父亲手里得到现在的这个院子的时候,父亲无疑中失了口。孙女儿觉得。这红苕既然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又是高祖皇帝和祖父的约定,总不能让祖父的一腔心血都付之流水。所以孙女儿将红苕重新种到了地里面去。后来结识了张游击家的张翠凤姐姐、又知道了边关将士们经常饿肚子。孙女儿就斗胆,分了凤姐姐一些。上个月,张姐姐写信来告诉孙女儿,这红苕在边关生长得很好……”
贾母道:“所以万岁就过来了?”
贾玖道:“是张游击跟万岁上了折子,万岁今日驾幸嘉善长公主府,跟嘉善长公主说起下面的人又用祥瑞骗他,孙女儿才跟万岁说了红苕的事儿。”
贾母一听。道:“万岁可说了什么?可有给什么赏赐?”
贾玖苦笑道:“老太太,如今我们家哪里还敢求什么赏赐?能够保住性命就不错了!”
贾母一愣道:“你是说宝玉的那块玉?”
疑问的句式肯定的语气。就是贾母如今都把贾宝玉的那块玉当成是烫手山芋。如果不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处置掉这块玉的话,贾母早就把这玩意儿给砸了。不过就是一时半会儿地没有办法收拾这块石头,贾母也叫人把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压在了箱子的最底层。现在贾宝玉戴在脖子上的是金质的寄名锁,并不是那块通灵宝玉。
贾母根本就不需要贾玖来回答。就跟贾玖反复强调的那样。贾宝玉的那块石头对整个贾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经历多当年王氏女的种种,贾母很清楚朝廷在某些事情上的态度。可以说,贾宝玉能够活到今天,完全是因为他自己不成器和自己对他宠溺无下限,不然,贾宝玉跟其他的孩子一样早早地读书在读书上展现自己的天分,那么那年落水的就不会是眼前的这个孙女儿,而是贾宝玉了。
对此。贾母的心中严重怀疑,自己的小儿媳妇到底是有没有脑子的,居然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来!为了争权夺势。居然拿全家人的性命当儿戏!当初的自己是被驴踢了脑袋么?怎么会忘了封口,反而跟着发疯将事情闹得满城皆知。
如今后悔却是迟了。
想到这个,贾母就阵阵心塞。
作为一个历经世情的老人,贾母当然知道红苕的好处。若是当初没有贾宝玉的事儿,只怕这会儿贾家就是世袭罔替的公爵府了,哪里会是什么一等神威将军府!甚至只要红苕在。就是改朝换代,贾家也会跟孔夫子的家族一样被人高高在上地供奉着!甚至贾元春根本就不用有这么多波折。说不定跟丽贵妃一样,进宫就是正儿八经的妃子呢。
想到自己居然跟这样一桩大富贵错身而过,贾母悔得肠子都青了。
沉默了一会儿,贾母这才开口:“二丫头,那这红苕之事,如今如何了?”
贾玖苦笑道:“还能如何呢?有宝玉那块玉在,若是再弄个红苕出来,只怕有人会说我们家天命所归。那个时候,就是我们家没有造反的心思,上面也容不得我们的。父亲和哥哥又在北面,也不知道好不好,孙女儿就用这红苕跟万岁交换,让万岁无论如何要让父亲跟哥哥平安归来。”
“就一点好处都没有么?”
贾玖道:“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边关之人应该知道我们家跟红苕之间的关系的。只是外头会不会让我们得了这个功劳也难说。我们家能够拿回一部分原来属于我们家的军中的影响力就不错了。”
贾母一愣,忽然跟泄了气一般,软在了填漆榻上。
他也知道,贾玖这样做,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若是不把这红苕送上去,只怕日后爆发出来,贾家怕是没有人能够活下来。用来换自己的儿子平安归来,贾母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呢?再者,贾玖也说了军队中人还是知道自己家的好的,这就够了。
贾母到底是为母亲,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贾母叹息一声,拍拍贾玖的手,道:“二丫头,难为你了。放心,没事儿,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你父亲平安回来,只要人还在,将来说不定还有好事儿等在后头。既然你父亲做了这么一件功德出来。他自然会得到漫天神佛的庇佑。”
贾母没有让贾玖继续留在他的屋子里。他也需要时间整理自己的心情、理清自己的思路。贾玖相信,只要贾母有一点脑子,他就会清楚接下来该怎么做。
倒是晴雯。他怎么也想不透,所以等他们三人爬上了骡车,就忍不住问了:“姑娘,老爷为什么一直都不跟朝廷报喜呢?若是老爷早早地跟朝廷报备过,也没有这么多的事儿了。”
贾玖叹息一声,道:“作物的育种与改良最是急不来的,甚至一二十年都看不见起色也是有的。毕竟人家在这大地上生长了数千年。还人家呼啦吧唧地该了生活习性,哪里是这么容易的事儿?!也就是这种东西最是忌讳急功近利。可是二太太是怎样的人品。我们都很清楚。别的不说,就说宝玉的那块玉。当年父亲若是把红苕报给了朝廷,再闹出宝玉衔玉而生的事儿来,只怕这会儿家里已经人丁寥落了。由二太太身上。我们也可以知道王家都是些什么人。换而言之,他们王家借着我们家的力进了万岁的眼,如果不做那些有的没有的,也少不了他们的富贵,可是你们看看他们后来做的?这红苕是好东西,只怕被他们一折腾也成了祸国殃民的祸害了。”
晴雯道:“祸害?怎么可能?”
小红笑道:“晴雯,姑娘说的也是事实。你想,既然这东西这么高产,王家人为了在万岁面前露脸。哪里会由着下面的百姓继续种植稻米小麦?只怕鸡飞狗跳地逼着下面的百姓全部改种红苕了。百姓们一来没有种过红苕心里没底,二来也不知道种植红苕的窍门在哪里,一来二去的。哪里不心存怨望的?再者,朝廷如今的律法可是说得明明白白的,能够用来纳税的也只有那么几种粮食。等秋收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收了数以万计的红苕,却没有人来收。一方面是一刻都不能拖延的赋税,一方面是根本就卖不出去的红苕。若是落到这样的结果。老百姓还不跳起来。那才是官逼民反呢!按照王家人的脾气,好的是他们的。坏的是别人的过错。只怕那个时候,他们撂挑子把事儿往府里一推。你说,按照前两年的情况和王子腾的得宠程度,万岁会愿意相信谁?”
晴雯听了恍然大悟:“怪不得呢。若是让王家人知道了,功劳被抢走了不说,连苦劳都没有了。糟蹋了心血且不说,还给家人招了灾。换了我,我也只怕也会跟老爷作出一样的决定。”
贾玖道:“可不是。”
晴雯哼了一声,道:“二太太还真是害人不浅,害了我们老爷不说,连他自己的儿子都成了牺牲品。”
贾玖道:“如若不然,老祖宗为何要示警要求我们分宗呢?怕是老祖宗也知道这事儿不好办呢。”
话虽这样说,可是只要贾母在,只要贾政依旧住在这府里,只怕两家之间的联系还是少不了的。难不成,还真的要借建大观园把贾政踢走?
贾玖忍不住低下头去思考这样的可能性。
贾母的身子还硬朗,看起来他活到八十几岁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这家里可经不起折腾了。若是贾政继续住在这里,将来有个什么事儿,就是用分宗说事儿,人家也不愿意相信自己家跟他们无关。
所以,让贾元春封妃,然后建省亲别墅,让贾政一家子搬过去照应那座省亲别墅。只要这座省亲别墅不盖在这将军府里,自然就跟自己没有关系。
从理论上来看,还是有操作的空间的。但是时间上来看,却有些紧。
贾玖的屋子里,贾琮撑着眼等待姐姐的归来。他一听到前面的院子里传来声响,立刻甩开脚丫子啪嗒啪嗒地跑到门边。他好歹还记得姐姐的吩咐,天黑之后不许他踏出房门,只得抱着门框向外探头探脑,等看见贾玖进屋来,立刻扑过去,一把抱住姐姐的大腿。
贾玖摇了摇头,伸手牵起弟弟的手,一起进了里屋。
贾琮到底是小孩子,从皇帝驾临就硬撑着,就是贾玖被贾母叫去了也没有回去睡觉,这会儿已经累得不行。跟贾玖腻歪了一会儿就开始打呵欠。
贾玖等贾琮睡着了,将他放在摇床上,等他睡着了,还是吐泡泡了,这才道:“看起来应该给琮儿准备屋子了。对了,我吩咐的事情可都准备好了?”
赵栋家的连忙道:“回姑娘的话,姑娘要的花盆数量不够,奴婢已经叫下面的婆子用木板打了几个结实的敞口木箱子。只是这些婆子的手艺不大好,这种木箱子也只能用来装土,想不漏水,那是不成的。”
贾玖道:“就要他漏水才使得。”
赵栋家的道:“是,按照姑娘的吩咐,将那边的屋子都腾空了,姑娘要的春凳也都齐了,火炕也起了。就是不知道姑娘还有什么吩咐。”
贾玖道:“如此甚好。将那些箱子花盆什么的装满泥土。回头我会将那些藤蔓种下。来年说不定有人会跟我们要红苕苗。”
小红道:“姑娘不是说,以后这红苕跟府里一点关系都没有。”
贾玖道:“若是红苕真的这么高产。你以为道门和儒门坐得住?这可是系着天下苍生的宝贝呢。”
红苕既然如此高产,自然能够解决不少人的温饱。这个世界跟其他的世界不一样,他是修仙世界,没看见明明绛珠草不需要神瑛侍者的甘露,可就是因为神瑛侍者的举动不得不下凡还债么?
如果自己没有猜错的话,这个世界很注重因果。无论这红苕的事情最后有没有宣扬,可是这个因果还是加在了自己身上。换而言之,即便没有宣扬,天地还是会承认这份因果是属于自己的。所以,红苕的种植范围越广,对自己的好处也就越多。
既然皇帝已经知道了红苕,那么,来年就可以开始大规模地种植红苕了。所以,现在准备好种苗就成了必须。
红苕可以利用藤蔓进行扦插繁殖,但是这种扦插却是要讲究季节的。现在是冬季,原来就不是进行扦插的季节,加上这些藤蔓在寒冬里面冻了这么久,需要贾玖用灵疗术激活他们的生命力,才能够更大程度地保证扦插后的成活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