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红楼之天下为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闭门造車
贾玖道:“嬷嬷有提过,但是具体的……”
薛宝钗笑道:“我也是在家里的时候听老辈人说起过。据说李牧将军年轻的时候,他家里也出现了一条青蛇,而且还是出现在堂屋之上,把李将军的家人吓了一大跳。李将军追赶这这条青蛇一直来到灶下,却见那青蛇钻入灶膛变作了一把剑,传说这就是青锋剑的由来。李牧将军就是带着这把剑一路做到了赵国的上将军。妹妹你想,李牧将军是何等的人物,若是他有心,难道真的奈何不了区区一条青蛇?所以才有了青娘娘一说。”
贾玖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薛宝钗道:“不止如此,传说汉灵帝宠信十常侍,上苍派来示警的也是一条青蛇。所以若是家里出现了青蛇,尤其是出现在堂屋之上,那更是富贵逼人的先兆。”
贾玖笑道:“宝姐姐,这里可不是荣禧堂呢。”说着顿了一顿,道:“姐姐说的两件事情,涉及的一位是李牧大将军,一位是一国之君,都是男子,跟我这一介女流又有什么关系呢?”
薛宝钗笑道:“谁说的,也许妹妹也是个贵人呢。”
贾玖一愣,笑道:“宝姐姐,你怎么忘记了,我们姐妹中真正有来历的人可不是我,是大姐姐。正如宝姐姐说过的那样,大姐姐生在大年初一,就是生日也比别人占先,将来怕是一位贵人。至于我,哪里有那么大的福分。若是这事儿真的有应验的一天,我倒是希望能够父亲的爵位能够升一升。每次老太太讲古的时候,都会用七分怀念三分遗憾的表情说起旧事,似乎还在对父亲不过是区区一等将军一事甚为挂怀。若是父亲的爵位上去了,也许老太太也能够开心些。”
贾玖这样说,薛宝钗倒是不好多说了。
不过在薛宝钗的心里,他倒是觉得这青蛇白蛇两只吉兽十有八九就应验在贾玖身上。别的不说,贾赦在这个院子里住了这么多年,也没有看见有什么青蛇白蛇来,倒是贾玖,这屋子不过是归了他几个月,一下子就冒出了两条屋龙来了。
一个女子,能够得到“龙”的青睐,最后的结果如果不是一个死字,那么就只有代表着皇后的凤冠。更何况,这也不是这位二妹妹第一次得到上苍的认可了。他手上的蛇镯不是最好的证明么?
不止薛宝钗这样想,就连贾母也是这样想。甚至连宫里也有人这样想,不久之后就有人借着小红跟贾玖示好了。
这日小红寻了个机会,对贾玖道:“姑娘。宫里已经传出话儿来,说是上面有意册封姑娘为县主。”
贾玖一愣,道:“怎么回事儿?可知道是什么缘故?”
小红道:“回姑娘,据说是那日万岁回宫之后,就去了太上皇后的未央宫。太上皇后听了事情的始末之后,认为姑娘既然有功于天下,就应该封赏。还说,这种有关命妇之事万岁不好插手,太上皇后打算亲自来办。”
贾玖放下了手里的茗碗。道:“宗室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宗亲家的嫡出小姐临出嫁才混上一个乡君,又有多少姑娘一辈子都混不上一个爵位?我不过是一介臣子之女,在八岁稚龄就成了县君,还有皇庄。已经很了不得了。即便我这红苕确确实实是经由我的手献上去的。加封我为县主已经是过了——好多郡王家的女孩儿也没有被册封为县主呢,我要是成了县主,只怕是众人眼里的靶子。——再者,太上皇后在宫里也不容易,若是冷不丁地封了我做县主,若是边上人问起来,怕是太上皇后难做。毕竟我已经言明了放弃红苕的功劳,日后无论是外面说这红苕是天降祥瑞也好。还是张游击发现的宝贝也好,这都跟我没有关系。在外头的眼里。我既没有功劳也没有苦劳。小红,你想办法透个信儿进宫去,就说我愧不敢当。若是太上皇后怜悯,将我的县君抬等也就是了。莫要让我失信于万岁,也莫要让太上皇后难做。”
小红敢这么跟贾玖说,显然是已经得到了宫里的消息,故而跟贾玖透个气、卖个好儿,却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不免有些讪讪的。
只是贾玖很少吩咐他们什么,既然贾玖这样说了,小红还是想办法把消息递给了太上皇后身边的齐嬷嬷。
齐嬷嬷迟疑了两天之后,便找了个空儿跟太上皇后说了。
太上皇后道:“春兰,那孩子真的是这么说的?”
齐嬷嬷道:“是的,娘娘,桂枝传过来的话是这么说的。”
“本宫会难做么?呵呵,多少年了,还是第一次有人说本宫会难做。”
“娘娘?”
“罢了,既然这孩子这样说了,那就依了他一回罢。多少年了,唉……”
原本皇帝跟太上皇后的约定,就跟烈日过后的朝露了无痕迹,除了皇帝跟太上皇后两个人,其他人都不知道这里头还有这么一桩事。
腊月二十三祭祖,腊月三十进宫领宴回来之后依旧是祭祖,第二天大年初一又有进宫。每逢需要进宫的时候,贾玖都跟着贾母一起行动,见太上皇后始终没有找自己,还以为事情过去了。
心里虽然庆幸,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失望。贾玖终究是个小女孩,也终究是个凡夫俗子,他还做不到是荣华富贵为粪土。尤其是这种事先得到消息,结果迟迟都不见册封的这种,就是贾玖在心中也不免有些奇怪,会不会是有人在故意折腾自己。
虽然脸上不动声色,实际上贾玖的心底也有几分意难平。当然,他也有些惴惴不安。万岁跟太上皇后的决定那是上位者的事儿,下面的人哪里敢随意泄露的?就是真的有人讨好自己,自己让小红传话回去,会不会让那人难做?
这个想法只是在贾玖的脑子里面转了一圈就被丢之脑后了。如果贾玖是真心要走后妃路线的,那么他现在才来后悔也晚了,可他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不去争那根公用的黄瓜,那么,这种讨好他的人——如果真的有的话——对于他来说也无关紧要。
真正有用的人可不会现在就跳出来。现在会跳出来的,如果不是得了上面的授意的,也只有小人罢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贾玖好歹将心里的那些杂草给拔了。也就这么巧,就在他收拾好心情的没几天,元宵宴上,就有宫妃提起了贾玖:“不知道娘娘可曾听说了,那贾家可不止员外郎家的小姐是个生来就要做贵人的,就是那位贾将军家的小姐,也是个有来历、得上苍眷顾的孩子呢。”
元宵宫宴,中午的这一场是用来招待文武大臣并外命妇的。晚上这一场才是宫里的内命妇们跟太上皇和当今皇帝相处的时间。这位宫妃便是在白天的这一场当着外命妇的面,大大咧咧地跟皇后说了这样的话。
皇后的脸色当即就变了。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善于掩饰自己的人,在听到贾玖得天眷顾的时候。他就想起了贾元春。这个女人,就是被撵出宫去居然还有办法回来!若不是他讨了皇帝的嫌,让皇帝给禁足了,只怕今日他也是在场的人之一。
想到贾元春的种种,皇后就阵阵心塞,这脸上也跟着不好看了。
太上皇后一眼就看出了皇后心中的怒火,也猜到了说这话的人的用意。却故作不知,等身边的人提醒了,这才开口:“就是得了皇后赐名的那个孩子吧?听说他已经是县君了?倒是个有福气的孩子。难得你夫妇都看得顺眼,倒是叫本宫好奇了(注:这个时候太上皇还在,太上皇后就不能自称哀家,皇帝过世。作为他的未亡人才能够自称哀家。既然太上皇在世,太上皇后也只能用本宫作为自称。),把贾县君带上来让本宫瞧瞧。”
立刻就有人把贾玖叫了过来。
趴在地上给太上皇后行了礼,没有得到允许,贾玖也只能趴在地上,额头着地等着上面开口。
过了好一会儿,下面的台子上换了一支曲子,才听见太上皇后慢悠悠地道:“原来贾县君已经来了一会儿了?本宫真是老了。不中用了。”
贾玖却是已经在地上磕了几个头、唤了好几声“太上皇后千岁千千岁”了。
只听太上皇后和颜悦色地道:“好孩子,平身罢。你最近在家里做什么呢?”
贾玖答道:“除了照顾弟弟之外,就只有练琴了。”
太上皇后道:“哦?不是说你在习武练剑么?怎么又在练琴?剑没有练了么?”
贾玖答道:“回娘娘的话,道魁说臣女的性子杀气太重,不要说道家的清平祥和,就连儒家的中正都没有,琴声里面只有血战杀伐。道魁说,臣女应该好好地修身养性。至于剑,等臣女调整好了心态再练也不迟。”
太上皇后道:“血战和杀伐么?很少有女孩子的琴声里面会有这个呢。可知道原因?”
贾玖道:“回娘娘的话,虽然不是十分确定,但是也有七八分可以肯定,臣女是因为担心父亲,这才……”
这话却是越说越低,倒让太上皇后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孩子,担心父亲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为何这副模样。”
贾玖迟疑了一下,道:“回娘娘的话,边关刀剑无眼,父亲年迈又不通武艺,即便父亲不用上战场,臣女也是担心的。再者,再者,臣女有听到一个流言,说是朝廷又要和亲了,臣女心中不忿,所以……”
太上皇后也觉得有趣了。
在他面前,可从来没有女孩子胆敢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说出对朝廷的决策的不满。
太上皇后道:“怎么,你对朝廷有异议?”
贾玖朗声道:“朝堂上的诸位大人有诸位大人的考量,这不是臣女一个小孩子能够懂的。可是作为一个女儿,每每午夜梦回,就会看到一把把弯刀冲着父亲砍去,臣女总是汗透重衫从噩梦中惊醒。臣女不知道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到底有什么打算,但是和亲可不是嫁出去一个公主这么简单,跟着公主到达草原上的,还有公主的嫁妆。臣女不知道公主们在草原上到底过的是什么日子,但是公主们的嫁妆却有可能变成一把把刀剑。而这些刀剑很有可能成为屠戮我们大齐将士的凶器!……”
“够了!贾县君,”皇后道,“这些不是你能管的。”
丽贵妃却笑盈盈地道:“皇后娘娘,您生什么气呀,臣妾倒是觉得这孩子说得有些道理。草原上的人哪个会铸剑的?他们的武器不是从我们大齐手里弄去的,就是从西边的晋国弄去的。说句不好听的,一把弯刀至少要砍两三个人才会卷刃,卷刃的弯刀磨一磨就能使唤,也就是说,要废掉草原上一把弯刀,我们至少要付出一百条人命。就是不知道主和的那些大人们打算牺牲多少人为他们的和亲策买单了。”
皇后怒道:“贵妃,你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惊扰了太上皇后,你担待得起么?”
丽贵妃道:“太上皇后母仪天下,哪里会被这样的小阵仗给吓住了。倒是皇后娘娘,不要因为您的娘家没有人在边关,就不把这事儿放在眼里。要知道,您是一国之母,死掉的将士,也是您的子民。”
丽贵妃的父亲便是武将出身,丽贵妃当然对边关一事有自己的看法。往日里端着宫妃的架子必须对这事儿不闻不问,可是一想到他的父兄在沙场上挣命,旧相识一个个血染沙场,他的心里会好受?
和亲策得了好的是别人,可死的人却是他的亲人,他当然不愿意看到朝廷继续和亲了。
皇后柳眉倒竖,刚想责问丽贵妃,却被太上皇后给拦住了。太上皇后当然不会愿意让人看到外面有流言对皇后不利也不会愿意看到传出什么皇后不顾大齐将士性命的谣言来。
太上皇后微微一笑,道:“虽然说后宫不得干政,不过这孩子可不是宫妃,而且孝心可嘉,就是不知道该赏些什么好?皇后,你怎么看?”
皇后立刻起身答道:“回太上皇后的话,以儿媳之见,这孩子虽然孝心可嘉,不过他说的却是他不能管的事儿。这个例子不能开。儿媳认为,赏赐些金银财物便是。”
太上皇后点了点头,又问丽贵妃:“贵妃怎么看?”
丽贵妃也起身道:“回娘娘的话,臣妾打小就听人说过,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就是因为朝廷太过软和了,那些番邦之人才个个蹬鼻子上脸的,以为他们只要吓唬两下,我们就他听他们似的。臣妾以为,朝廷应该做出姿态,震慑一下那些蛮子才是。更应该重赏这孩子,以示决心。”
太上皇后道:“那你认为该赏些什么呢?”
丽贵妃笑道:“想来娘娘心中已经有了决断,还要臣妾多嘴么?不过依着臣妾的性子,至少也该是个郡君呢。”
太上皇后笑道:“是啊。多年来,我们就知道退让,退让得别人以为我们好欺负、都快瞧不起我们了。想我们大齐有多少公主年纪轻轻就把命丢在了草原上,之前的端荣便是,本宫都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他了,现在他们又把主意打到长乐头上!偏生这朝里有一群人,不是自己家的闺女就不心疼,各个上蹿下跳着要和亲。若是他们再多嘴,我就要求陪媵,横竖草原人也不讲究,就是寡妇他们也是不计较的。我看他们舍不舍得!”
说道最后,却是疾言厉色,就连皇后也低了头,不敢开口。
好一会儿,太上皇后这才缓了颜色,道:“老了,老了,如今这种事情,居然要这么个黄毛丫头来提醒本宫。想不到本宫的血性也都快被磨光了。”又道:“这孩子是跟他的祖母一起进宫的罢?让人传话给贾家的太夫人,就说本宫喜欢这孩子,留这孩子在宫里住几天。”
坐在跟自己同品级的贵妇人之中贾母还在为周围的人冷落自己,忽然听到小太监传话出来,又惊又喜,顾不得自己的身份,连忙从自己的手上褪下两只镶珠嵌宝的金镯子,道:“我们家丫头年幼,还请公公多多照应些个。”
之前在端荣长公主府的时候,贾玖就已经进了万岁的眼从而一举成了县君,如今又进了太上皇后的眼。那不是正应着那青蛇白蛇的吉兆么?
即便被巨大的惊喜冲击到了,贾母还有心情回想起屋龙的吉兆。当然,有了这么一桩喜讯,贾母也不会忘记跟道喜的诰命们寒暄。(未完待续……)





红楼之天下为棋 04回家
这一次贾玖在宫里待的时间并不长,贾家的人都等急了。不说贾母,就是薛宝钗也每日里赶到贾母的院子里等消息。
贾玖回来的时候,薛宝钗就扶着贾母出来迎接,贾宝玉和探春两个反而靠了后,这副样子若是不知道的人看了还以为薛宝钗也是贾母的孙女儿呢。
从皇宫那个满是阴谋诡谲的地方出来,就是贾玖的心上也浮了一层阴影,看什么东西都往不好的地方想,就是明知道薛宝钗在这种事儿上从不落后的,也不免往阴暗里想。也难怪贾玖会这么想,谁让薛宝钗姓薛、他娘也不是贾家的女儿而是出身王子腾的王家呢?
贾母看到贾玖平安归来,非常高兴,他已经得到消息,自己这个孙女儿又给自己长脸,升了三等郡君,即便是郡君中的最低等,却也是正六品的爵位。
官场里面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四品的虚衔不如五品的实职,五品的实职不如六品的封爵。贾玖正六品的爵位,已经超过了贾政那个正五品的虚衔。虽然女子不同于男子,但是如今贾母可不能继续忽视贾玖的爵位了。
贾玖才跪下去给贾母请安,就被贾母叫人扶起来了:“好孩子,回来便好。宫里如何?太上皇可好?太上皇后可好?皇后娘娘可好?诸位娘娘如何?”拉着贾玖进了屋在自己身边坐下,又问贾玖在宫里可见了什么人。
贾玖一一答了。就是季淑妃之事,他也没有隐瞒。
贾母长叹一声,道:“原来是他?!他已经贵为淑妃。元皇后和端懿贵妃又都走了好些年了,所以那些旧事就是知道的,也没有几个人会愿意得罪他而贸然提起。这季淑妃原来是端懿贵妃宫里的小宫女,专门伺候端懿贵妃沐浴的。后来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被元皇后要了去。为了这事儿,端懿贵妃可是被人取笑了好些日子了。谁想到没多久,这女人便承了宠。还成了采女。”
贾宝玉插嘴道:“那不是跟大姐姐一样么?”
贾母皱了皱眉头,很不喜欢这会儿有人提起贾元春。又不好斥责贾宝玉,只得当作没听见:“这位娘娘虽然出身不好,又有背主的行为在前,所以被很多人诟病。即便有个争气的肚子,却是生了几个都没有站住,如今膝下也就一个病歪歪的小公主。也正是如此,这位娘娘在宫里越发小心谨慎。他可是出了名的温柔可亲呢。”
贾玖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情?孙女儿也曾有耳闻,说这位娘娘最是善于察言观色也最是善于左右逢源,这次亲眼见了,还以为自己弄错了。”
贾母叹息一声,道:“在宫里好好地活下去哪里会这么容易?那日你若是说错了一个字,只怕就跳进了季淑妃的陷阱里面。得罪了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不说,日后只怕就是进宫了,也只能跟着他走了。”
贾玖吓了一跳。道:“老太太,这位淑妃娘娘现在就开始算计孙女儿将来的事儿了?”
贾母点点贾玖,道:“学着点儿罢。宫里的人哪个不是走一步看三步,擅长抓住每一个微笑的机会的?”
贾玖吐了吐舌头,又对下面坐着的薛宝钗道:“宝姐姐,我记得你的生日就在元月二十一。我原来还担心误了姐姐的生日呢。”
薛宝钗连声说不敢当:“二妹妹客气了,我年纪小。又不是正经的大生日,就是要办,也不过是意思一下,哪里就惊动了府上呢?倒是倩丫头和清丫头,他们两个今年却是十岁的整生日呢。”
贾玖在下面道:“他们的生日还早着呢。”
贾宝玉却是个喜好热闹的,听贾母说了这会儿宫里的算计,他已经非常不耐烦,听到贾玖这样一说,立刻便道:“正是呢。上回云妹妹也说宝姐姐的生日他必定会来的,老太太,孙儿已经好些日子没有见到云妹妹了,也不知道云妹妹在家过得好不好。老太太,孙儿想云妹妹了。”
贾母道:“宝玉,即便你舍不得你云妹妹,那也是你云妹妹自己家。罢了罢了,既然如此,那就依了你,明儿一早就派人接云丫头。”又不无遗憾地道:“今年你大老爷不在家,二丫头的事情也多,倒是连生日也是马马虎虎地过了。”
贾玖边上笑道:“看老太太说的,孙女儿是小辈,什么时候不能过生日啊。倒是老太太的好日子却该好好的庆祝庆祝才是。”
贾母乐呵呵地道:“你这丫头,老婆子最不喜欢有人提醒我又老了一岁了,你偏来!就是挨着灯节又如何?要我说,没十年一次的大寿,你们替我提早好好的准备就是了,也不需要年年准备的。倒是你们,一年大过一年,女孩子终究不可能长长久久地呆在家里,如今乘着年纪小,好好热闹热闹才好,将来有了人家,可没有正经过生日的闲暇了。”
贾母说的也是当时的一个风俗。老人么,最怕的就是看着自己又老一岁,那等于说是自己距离鬼门关又进了一步。所以到了贾母这个年纪,往往很多老人都不喜欢过生日,就是不愿意听到他们又老了一岁的事实。
贾母也是如此。所以贾母的生日是能不过就不过的。
但是,大寿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整寿,更是少不了要招待宾客。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这个世界上,人能够活过三十岁就已经很了不起,过了四十岁,基本上每年都能够接到认识的人的讣告。过了五十岁,就等着哪天睡着了就再也起不来。
所以人过了七十岁大关,街坊邻居也好、左右世交也好,都会过来要求沾沾老人的寿。这个时候,跟贾家这样的人家,以贾母的身份就是不办都不成。
跟贾母这样生在元月里的人,当然不可能在元月里面办大寿,一来是时间紧,二来元月里大家都要走亲访友,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专门来参加寿宴,所以打贾母六十岁起,这个大寿就放到了八月里,请道士道婆看好具体的日子,借着中秋节前的好兆头,连着摆上七八天的宴席,这才符合贾母的身份和喜好奢靡的排场。
贾玖这是晚来了两年,不然,他就该见识到贾母的七十大寿的排场了。
只是贾母既然当众说起了亲事,就是贾玖年纪小,可是礼数在这里摆着,就是他不愿意,也要作出害羞的模样来。
贾玖嘟起嘴巴,道:“老太太,您又拿孙女儿取笑。”
贾母笑呵呵地道:“怎么,不成么?”
“成,怎么不成?只是这会儿您欺负我,我回头就欺负宝玉去。看老太太心疼不。”
贾母还没来得及回答,贾宝玉道:“二姐姐,你要怎么欺负我?我抱着,我绝对不哭。”
贾母愣了愣,继而大笑起来,指着贾宝玉和贾玖对薛姨妈道:“姨太太,你看着两个猴儿,又在这里逗老婆子开心了。”
薛姨妈笑道:“府上的姑娘少爷哥哥孝顺知礼,都是老太太教导有方。”
贾母叹息一声,道:“虽然孝顺,却也是不省心的。宝玉就不说了,二丫头已经算是好的了,却也是个不省心的。这些日子,我可没少为他担惊受怕。这次是得罪了淑妃娘娘,下次还不知道怎么了呢。”
薛姨妈道:“老太太,比起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淑妃娘娘又算得了什么呢?”
贾母摇摇头,道:“你可别小看了季淑妃,宫里那么多宫女,就他一个爬上妃子的宝座,光这一点就能够看得出他的本事了。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身份高贵,不用在乎我们家,季淑妃虽然出身不高,可如今他要磋磨我们家,也不是没有办法。”
贾玖一听,刚要搭话,就听见薛宝钗道:“老太太,那季淑妃的话,听着是安抚二妹妹,可何尝不是挑拨离间,说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的不是呢?横竖二妹妹回答的也不算错。我听说,季淑妃能够走到今天,完全是因为他小心谨慎又温柔识大体,可今天看来,他却是利用了皇后娘娘跟贵妃娘娘呢。这话要是传扬出去,只怕季淑妃也没有这么多的力气找二妹妹的麻烦,而是要先忙着应付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吧?”
1...102103104105106...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