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铁血抗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残简
此事被河南省主席刘峙发觉,打电话告知蒋委员长。老头子大雷霆,说叫税警总团开回原防,否则缴械。担任总团长的温应星不敢违抗,率部返回。蒋委员长仍不解气,逼宋子文辞去了财政部长职务“出国考察”。
蒋委员长容不得非嫡系军队里面出现一个如此强大的存在,于是他命令驻防徐州的第二师师长黄杰接任税警总团总团长。宋子文苦心经营的军队,被蒋委员长轻而易举地吞并了。
可笑的是,黄杰不久迷恋于蓝衣社活动,疏于本职,再加上宋子文的旧势力在税警总团里面依然占据了相当的多的职务,税警总团的内讧不断。终于导致刮练松弛,战斗力有所下降。
税警总团在淞沪抗战中虽协有出彩的表现,但是和这支部队的实力还是显的有些不相称。尤其是部队的伤亡,大的有些离谱。至11月3日,伤亡人数已经过了五千,而旦还有扩大的趋势。
由于税警总团的“归属问题”到现在都没有解决,所以他们的后勤保障就一直不太顺利。中央军把他们当异类,地方部队又把税警总团当成了“嫡系”。税警总团一下子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两头不讨好。
大量的伤员被送往武汉,税警总团在淞沪的部队是越打越少。
华毕成知道蒋校长早就有了将税警总团“消化掉”的打算,不过华师长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那就是他打算从蒋校长的嘴边抢点肉吃。税警总团的兵可都是精兵,华毕成实在是不愿意让这样的一个大便宜从手边溜走。
税警总团的兵员素质到底有多高?
举个例子就可以明白:
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签订之后,税警总团调离上海,开赴苏北徐州以东两淮地区休整。在宋子文和德国顾问团的支持下,税警总团在海州郊区建立了一个军官队和军事总队,轮流抽调军官、士兵,加强射击训练。
1933年税警总团期间参加48个军级单位举行射击比赛。孙立人税警第4团占了个人前十名的7位,并夺取团体第一名。税警总团的兵员素质之高由此可见。
华毕成看着每天通过常熟后运的大批税警总团伤员,眼睛里面前快要滴血了。他恨不得立刻将这些优质的士兵全部拐到100师来,这些日子华师长看部下的眼神都有些渗人。
可是这样的命令总归不好从他的嘴里面说出来,毕竟现在自己也是陕西省国民政府主席,一方诸侯。于是华毕成急的在地下指挥部里面团团转。
还是李艳涛副参谋长领会出了华毕成的意图,李艳涛用帮忙抢救伤员的名义截留了一部分税警总团的伤员,华毕成立刻眉开眼笑的夸了李艳涛一整天。
于是朱晋一不乐意了,朱晋一心想李艳涛又不是做了什么了不的的事情,不就是弄回了几个伤兵吗?大哥就把他夸的要上天了。
“带队抢人”?这可是我朱晋一的拿手好戏。
于是朱晋一的301旅立刻加入到了“人贩子”的行列,接下来的几天,对税警总团路过常熟的伤兵就由之前的100师参谋部的“诱骗”改成了301旅的“明抢”。
也多亏了现在是在战时,一千多名伤员的“失踪”硬是没有引起税警总团最高指挥官的注意,毕竟从上海到武汉也不是一条坦途,谁知道路上会出现什么意外?
过了几天,这些伤兵就上了阵亡的名单。结果军政部就成了冤大头,多了好些抚恤金给税警总团。
见自己“拐卖人口”的“买卖”没有引来指责,而且“买卖”的“红利”又实在太大,华毕成开始默许100师各部去到一些稍远的路口“加班加点”的“抢人”。
税警总团的伤兵遭到了100师拉网式的“劫杀”,“逃脱”的漏网之鱼开始越来越少,终于,绝迹了。
现在每天晚上召开作战会议的时候,华毕成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们拐了多少人回来?”
那副财迷的嘴脸,让朱晋一、赵建新、李艳涛几个汗流浃背。100师的作战会议现在更像四拐卖人口的分赃会议。





铁血抗日 102.第102章 朝令夕改
最近几天,上海的局面越来越糟糕。
华毕成在常熟加快了整军的度,各支部队的训练场上打出去的子弹已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华毕成要让新兵们迅速具备战斗力,所以有些激进的手段被他再次使了出来。
陈东领着特战队和青木彰的特高课抓获的日本特工和在100师的防区里面的汉奸被押上了刑场,执行死刑的人员都是新兵,更多的新兵被派到刑场来围观行刑的过程。100师的教官们先让新兵们分批举着刺刀上去捅这些死囚的一些次要部位,然后开始实弹射击,许多第一次见血的士兵都吐的一塌糊涂,不过这种刮练收到的效果却很不错。上过几次刑场的新兵开始不再害怕见血。他们终于具备了在战场上活下来的第一个条件。
每天还不断有大量的部队从常熟通过开往上海战场,看来华毕成通过蒋百里给蒋介石的建议,蒋校长应该没有听进去多少。蒋百里现在每天看着南京总参谋部和作战厅出来的命令,也是不断的叹气。
华毕成提议屯兵国防线的作战计划,蒋委员长虽然在蒋百里面前点了头,但是从这些日子下达作战命令来看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看看总参谋部调往三条国防线附近的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部队:
夏楚中的第98师、巫剑雄的第154师、戴嗣夏的第46师、高鹏云第105师、陈安宝的第79师、徐启明的第170师、程树芬第172师。
这7个师里面有一半以上已经在上海被日本人打成残了,其他几个师的都是一些地方部队,如果论实际战斗力的话,也只有第170师和第172师这两个“桂系”的广西师还能拿得上台面。
副参谋总长“小诸葛”对蒋百里还是敬重的,也赞成华毕成的屯兵国防线的作战计划,所以他从桂系部队中抽出了两个师。漫长的三条国防线,这几个残破的步兵师一旦配置开来,兵力必然是薄弱的要命。
蒋百里原本指望派到国防线上的部队都是71军、52军这样的精锐。
他万万没有想到现在却是派这样的部队执行这么重要的任务,冯兴贤的第33师、吴克仁的第67军还有挂永清的教导总队这些原本应该配置在国防线的部队全部被三战区投入到了苏州河附近的战场。
蒋委员长这是在赌博,说白了就是委员长还不愿意接受现实,他更不认为上海的几十万中国军队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境地。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蒋委员长还是不愿意放弃!
尤其是在九国公然会议即将召开的当口,蒋委员长还希望他的中央军精锐能够给他撑一下门面。
调停、调停!真不知道委员长是中邪了吗?要是那些蓝眼睛黄头发的西洋鬼子真的愿意调停中日两国的战争,之前他们已经有了无数次的机会介入了,上海到今天可是已经打了近三个月的时间。蒋委员长居然到现在还是没有清醒!
蒋百里现在的感觉糟糕极了,他知道蒋委员长这次在关键时刻的固执,会让上海的几十万中国军队陷入绝境。
蒋委员长这里已经没有了指望。就看顾祝同这个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的了。希望他还能保持着一丝清醒!
11月5日凌晨。白茫茫的雨雾和潮汛使长江口至杭州湾的水域一片迷蒙,在弥漫的浓雾里。日第10军在100多艘舰船运送下,悄然杀至。从南通的狼福渡到金山嘴、乍浦和镇海要塞,日军舰艇先声东击西地开炮侦察,接着航空母舰上的飞机一批又一批地起飞,将重磅炸弹倾泻到海岸目标,步兵在强大火力支援下,在全公亭、金山卫、漕泾等处登陆。
第10军的到来是日军在上海的第三次大举增兵。第10军下辖从华北抽调的第六师团、第十八师团、第一一四师团和国崎支队。兵力接近十万人。
而抗击登陆的中国守军居然只有一个炳种师第62师的两个步兵连,一触即溃,上午10时,3000多名日军从全公亭上岸,第一梯队登陆顺利成功。
敌人从天而降,上海的急事万中国大军登时面临腹背受敌、全军覆没的极度险地,上海战场中国军队迎来了最惨淡的噩梦。石原莞尔的毒计取得了计划中的效果。
而我们的华毕成将军在后世的时候只是知道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后期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但走到底当时生了什么,他却不甚了解。现在华毕成不停的用电台呼叫在南京的蒋百里,他急于知道南京大本营对于日本人在杭州湾登陆到底有什么应对方法。
蒋百里前几天把调集到国防线上的部队番号陆续告诉了华毕成,华毕成一声长叹,历史上淞沪会战的大溃退看来是难以避免了。
第三战区根本就是按照蒋委员长的意思用一些烂部队来敷衍一下蒋百里。便是已经开始调动的几个师。现在所在的位置实际上离国防线也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这几个师应该已经得到了高层的暗示,所以他们的动作十分不积极,都只是将各自的驻地往几条国防线附近靠了靠。真正开进国防工事的部队只有98师、170师172师这三个师。
中国军队这边矛盾重重,行动缓慢,日本人那边却表现出了完全相反的高效率。
柳川平助率领的新组建的日本第10军在杭州湾的大规模登陆之后,立刻开始一线平推,完全是不讲理的打法。第10军这是打算去抄袭上海地区中国军队的后路。又是迂回攻击!
在南京的作战会议上,华毕成特地提到了这种日军常用的战术,与会将领当时的反应虽然很热烈。可是却一转眼就忘了个干干净净!
杭州湾这么重要的一个战略侧翼要点,防守的部队居然只有两个步兵连?这就是指挥官的读职!
华毕成要蒋百里在蒋委员长那里参上一本。他要让这个丢掉杭州湾的罪魁祸人头落地,可是很快蒋百里便回了电报。劝华毕成赶快打消这个念头。虽然蒋百里说的很隐晦。不过华毕成还是听出了蒋百里花里面的含义。
将杭州湾驻防的几个师抽调一空的不是别人,正是蒋委员长他自己!这样的官司还有什么打头?
华毕成只能打消了自己“告状”的冲动,但是他还是挂掉电话之后大骂:“活该将来客死孤岛!”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接到日军在杭州湾北岸登陆的报告后,当即决定以3个师的兵力向该方面增援。但是日本人这次登陆的兵力实在太强,三战区几次增兵反扑,却没有收到半点效果。
为统一淞沪方面的指挥,日军大本营干11月7日编成“中支派遣军”松井石根担任司令官,“中支派遣军”下辖原来的上海派遣军和新到的第10军。
统一了指挥机构的日军变得更加的凶猛,两个方向的日军步调十分的一致发起了猛攻,上海地区的中国军队用劣势装备与日寇鏖战近三个月,早已是强弩之末,只能节节败退!
顾祝同连日来不断的接到坏消息,作战图上代表日军的小旗一直在向前延伸。
顾祝同在三战区司令部里面踱来踱去。退与不退。这是个问题!
最后还是日本人的迅猛动作让一直犹豫不决的顾祝同打定了主意。
由于松江方面的日军攻势猛烈,使上海地区中国军队的侧翼和后路遭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存战力,顾总长向南京总参谋部报请求向吴福线既设国防阵地转移,打算依赖已有工事体系,再与日军持久抵抗。
总参谋部这一次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同意了第三战区的方案。上海地区的几十万中国军队立刻开始了转进。
华毕成在常熟得到了接应第三战区部队转移的命令。他一边命令各部进入国防工事,一边开始疏散常熟的市民。
日本人还没能来得急完成他们的合围计划。只要这几十个师的中国军队能迅的撤到国防线后面,依托这这段工事,还有的打!
华毕成在指挥部里面期盼着友军的到来。
此时的南京总统府内
蒋介石得知了总参谋部批准了顾祝同的撤退计划。气得砸掉了手里面的茶碗,一连骂了好几声娘西皮!
“顾墨三糊涂!小诸葛无谋!怎么可以弃上海于不顾!我很失望!我很失望!来人!我要给总参谋部打电话!不!我要亲自去一趟!”
钱大均见最高当局有些气急败坏,立刻吩咐侍从室的人员备车。
蒋百里当时也在总统府大楼内,他比蒋委员长晚一点得到了消息,对顾祝同的计划蒋百里是举双手赞成的,他有些高兴。走到窗边打开了窗户,晚风吹在他的脸上十分的惬意。
忽然他看到总统府办公大楼前面忙得人仰马翻,远处侍从室的人员从车库里面将汽车开出来,动作很急,刺耳的刹车声传的老远。
不好!要糟!
蒋百里立刻意识到蒋委员长又要去干涉总参谋部的决断,委员长是不会同意顾祝同撤军的,可是如此朝令夕改,岂不是要让上海的军队无所适从吗?
蒋百里飞奔下楼,他要去阻止蒋委员长,他明白只要能挡住委员长那就等于救了上海几十万将士的性命!
蒋百里跑的太快,连脚下的皮鞋也丢掉了一只,捡到皮鞋的卫兵跟在蒋百里后面追赶,呼喊着蒋百里的名字,可是蒋百里头也不回。终于,蒋百里在办公大楼的台阶上截住了蒋委员长。
看着气喘吁吁的蒋百里,蒋委员长也意识到了蒋百里是来劝阻自己的,可是最高当局现在正在火头上,是什么话也听不进去,他用力吼道:“百里!你不要来劝我!顾墨三做了糊涂事!我要去教训他!政府里面有人想看我的笑话!要我在民众面前食言!我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委员长!我是一直支持您的,我不是替顾墨三说话,他这次做的很对!上海的局势现在已经是十分的危急,这几十万军队要是再不撤可就撤不下来了!委员长!你的家底可是有大半都在上海啊!”
蒋百里为了拦住蒋介石连最不该说的话都说出来了,他希望这个一向喜欢保存实力的委员长能够再犯一次私心,为了他的嫡系部队,让上海的撤军计划顺利的实施下去。
“住口!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我岂能袖手旁观!你不要再说了。我不想听!这撤军的计划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批准的。”
蒋百里大急,抓住了蒋介石的衣袖不放手,蒋委员长大怒。命令侍从室的人员将蒋百里的手掰开,蒋介石不断的用手技击地,摇着头说道:“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说完他钻进轿车,绝尘而去。
见苦谏无效,蒋百里坐倒在地,任谁劝阻也不起来,他不停的重复着:“几十万精锐啊!完了!全完了!”
蒋介石全身戌装,怒气冲冲地赶到南京的总参谋部,他一见到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就高声的说:“上海是政治、经济要地,无论如何不能放弃!不能放弃!只要我们在上海继续顶下去,相信九国公然国家会出面制裁日本。必须撤回命令,各部队仍在原阵地死守!”
“小诸葛”并不关心美国、英国为的九国公然国家的态度到底如何,他只知道上海战场的军事态势已到了不撤就会被日军包围歼灭的生死存亡的关头。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为争一日之长短而置数十万大军于险地,从军事上看,简直无法理解!
不只是“小诸葛”无法理解,蒋介石的一番话也令总参谋部在场的高级将领们大惊失色。
这命令已经下去了,上海的大军有的已经开始撤退。现在要撤回命令,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但是,蒋委员长毕竟是抗战的最高统帅,在场的军官里面又以中央军黄埔系将领居多,他们一向习惯听命于自己的校长,现在蒋校长已经了火,在场的将军们就被蒋介石的怒气给镇住了,谁也不敢站出来说话。
“小诸葛”见无人发言,他觉得自己有责任说真话。毕竟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一旦有所差池,后果将不堪设想。作为副总参谋长,他无论如何不能一言不发,如此朝令夕改造成的巨大混乱将如何收拾?”小诸葛“似乎看到了混乱的中国军队被日军追杀的惨状,于是他立起身来正色说道:“委员长,转移的命令已经下去了,军令如山,前线部队已经6续退出了阵地。在敌人的强大压力之下,要部队再返回原来的阵地,我看十分困拜。”
“困难?我们自东怔、北伐以来,遇到多少困难?革命军人就是要克服困难。今天你我站在南京,不正是战胜困难的结果吗?”蒋介石环顾一下四周,重又盯着“小诸葛”。
“小诸葛”感到十分的无奈,他看着桂系的另一个大佬李宗仁,心想:这是扯到哪儿去了?如今的局面和北伐又有什么关系,要不是你蒋委员长将驻守杭州湾的部队抽调一空,前线的部队至于垮的这么快吗?
李宗仁只是板着一张脸,一言不发。他太了解最高当局了,一到紧要关头就跳出来瞎指挥。真不明白自己在中原大战的时候怎么会输给这个大光头。
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本不想再争,可几十万大军的生死却又迫使他不得不说话:“现在收回成命,恐怕来不及了,况且……”
蒋介石当然懂得战场上时间的珍贵,他不等自己的副总参谋长说完就打断“小诸葛”的话:“议而不决,拖延时间,就来得及吗?我是最高统帅,我是第3战区司令长官,如果前线将领和部队有意见,我亲自前往说服!”
蒋介石的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小诸葛”也只能让步,看着一脸怒色连着下了几个命令的蒋介石,“小诸葛”走到李宗仁旁边。苦笑着说:“德邻兄,委员长这一插手,顾祝同就难了,看来三战区这次要伤筋动骨了!”
李宗仁看了看四周被蒋介石吓得面如土灰的将军们,对“小诸葛”说:“健生,这里是他老蒋的地盘,你我两个外人说的话是没有什么份量的,只是可惜了三战区几十万将士,朝令夕改,举棋不定,日本人倒是如意了!”
“哎!”两位桂系大佬同时出一声叹息,个中滋味也只有他们才能体会。
苏州,火车站
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来到这里迎候蒋委员长,苏州火车站早已被炸得千疮百孔,日本人的飞机现在轰炸苏州的频率是越来越密集。
远远的,蒋委员长乘坐的专列进了站。顾祝同知道。一定是自己的撤退计划引来了最高当局,他有种说不出来的不好感觉。




铁血抗日 103.第103章 溃退
顾祝同陪着蒋委员长径直进入了一所小学里的教室。教室里早就挤得是满满当当。
上海的各支部队都已经按照战区的命令开始陆续撤退,部队之间的联系也是乱糟糟的,顾祝同好不容易才把大部分的指挥官聚集到了这里。有的师早就断了通讯,怎么也联系不上了。
教室里面的这些将领们都非常迫切地想听听他们的最高统帅对战局展的看法和指示,一个个都是满脸的期待。
顾祝同坐在蒋委员长的左手边第一个位置上,他觉得自己今天制服的最上面的一颗扣子系的有些紧,于是不停的调整自己的脖子。
陈诚的表现要比顾祝同淡定的多,顾祝同的撤退计刚陈诚没有签字,这样做也就是表明了他的态度。蒋校长不喜欢的事情他陈辞修是不会去做的,陈诚很清楚他今时今日的地位都是蒋校长给的,老头子要你起来很容易,要你下去也不会太难。
顾祝同身上的军人气息还是太浓,所以少了些政治敏感性。虽然他根据战局做出了最合适的判断,但是却没有考虑到蒋委员长他老人家的感受。要知道蒋委员长是最后的决策人,他不点头是什么计划也执行不下去的!
顾祝同也感觉到了蒋委员长的“低气压”有一多半是朝着他来的,但是现在当着这么多人,他也不好向自己的校长解释。
听说蒋百里因为劝阻老头子都吃了鳖,顾祝同感觉自己的屁股底下是火烧火燎的。
蒋校长瞪了一眼顾祝同,然后环视了一圈屋子里面的将领,他决定先从国际形势说起:
“大家应该都知道,九国公约国家正在开会。美国是同情和支持我们的,英国也同情和支持我们,法国和苏联也是同情和支持我们的,九国公然会议一定会作出制裁日本侵略行为的决定。我们只要能再坚决死守一下,上海就不会沦入敌手,战争也可以早日结束!”
蒋委员长的大唱高调没有引来他想象中的热烈回应,会场上是一片死一样沉寂,所有人的脸上都面带难色。最高统帅的话听起来似乎是没错,可是从日本人那咄咄逼人的架势实在是看不出他们有半点停战的意思。
难道大家的政治眼光就迟钝到了这样的地步?蒋委员长眼中十拿九稳的事情自己这些人怎么就是看不到呢?
军官们的沉默让最高当局更加的不快,他感觉自己的部下对他的判断有了怀疑,一脸悻悻的蒋委员长喝了一口水之后又接着说:
“只要我们能在上海继续坚持下去下去,九国公约国家就一定会出面干涉。一个小小的日本,侵略中国都是冒险,又怎么能够和美英法苏等大国去对抗呢?这些大国一出面,就会重演甲午战后三国干涉还辽的一幕。所以我现在决定,收回撤退命令,你们仍要坚持原阵地死守。已经撤出来的部队马上返回原阵地,阵地已被日军占领的,属于哪支部队的,就由那支部队负责恢复!”
此言一出,众将哗然。这样的局面,蒋委员长居然还要让他们这些疲惫之师起反击?
日本人可是刚刚又上岸了三个师团的精兵,三战区早已无力支持了。可是蒋委员长的话就是命令,没的改!
委员长已经拍了板,这个会再开下去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军情紧急,各路部队的指挥官立刻赶回自弓的指挥部,开始按照最高统帅的命令调整部队的动作。
1...4647484950...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