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残简
后队改前队,前锋变后卫,可是想要一把拉住已经脱了缰的野马又是谈何容易?统帅部的朝令夕改,使得泓沪战场上的中国军队陷入一片混乱!
没有接到新命令的部队在继续后撤,已经接到回返原阵地命令的部队又开始向前线折返。公路上人喊马嘶,挤成了一团。本来就很没有秩序的部队之间开始相互夺路,混在一起高声叫骂,很多部队都失去了控制,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军官。
上海地区的几十万部队经此一折腾,各条战线顿时都变得格外的脆弱。
而日军大本营鉴于第10军已进抵松江城下,自认已是胜券在握,于11月7日命令华中方面军“扫荡上海附近之敌,结束上海地区的战斗。”
各方面的日军随之加强了攻势。很快,第10军占领枫泾,向西直指嘉兴、平望。
顾祝同急了,要是再不撤军。那么上海的几十万中央军精锐就会被日本人包了饺子,陈诚也被顾祝同说动了,两个人一起来找蒋校长,要求立刻撤军。
其实在两位黄埔学生要求觐见之前,蒋校长已经后悔了,他想起了蒋百里提出的建议,有些愧疚的蒋介石特地打了个电话回南京让人好好的安抚蒋百里,然后开始认真的打量起地图上的三条国防线。
华毕成曾经托蒋百里之口提议过依托国防线防御,看来现在真的要走这一步了!
如今撤退已是不可避免,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顾着逃命,那么很有可能会在日军的追杀之下尸横遍野,要撤军就要先有个稳固的防守依托,从参谋送来的资料来看,国防线附近虽然有7个师的番号,不过大部分都是在上海损失惨重的部队,华毕成的100师经过在常熟的整修还有一万多人马,显得格外的显眼。再联想到华毕成一个月前在南京说的话,似乎那个时候华毕成就对日军今天的动作做出了判断,只可惜时间隔得太久了一些,蒋委员长早就将华毕成的报告交给了总参谋部去论证,可惜那些军事专家们妹究到现在也没能得出个结论。
蒋委员长现在想起这份报告。如今再说这些,未免有些马后炮的嫌疑,太不符合英明的抗战领袖形象。
“委员长,我们现在必须马上撤退,日本人的要将我们包围的态势现在是越来越明显,下面的部队有的已经溃不成军,要是再不走,就走不掉了!”顾祝同的声音里面有了明显的抖动,顾墨三现在的心情应该是非常的忐忑不安。
蒋介石没有出声,陈诚知道自己的校长只是需要一个台阶下来,于是他立即给蒋委员长递话:“委员长的反击策略是很合理的,可惜下面的部队作战不利,再加上日本人又太过狡猾。鬼子的动作太快,完全不给我军准备的时间,现在形势已经起了变化,反击的战机已经丧失,委员长,走到了该退一步的时候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娘西皮!又被日本人钻了空子!情报部门是怎么搞的,每次日本人都走在了我们的前面。等这一阶段的作战结束,我要严肃军纪!严肃军纪!”蒋委员长的咆哮让顾祝同和陈诚都松了口气,老头子现在说出了秋后算账的话,也就是同意了他们的撤军计划。
顾祝同感激的看了一眼陈诚,这个台阶递的好,委员长正好就坡下驴,陈诚这个“小委员长”实在是把老头子的脾气都摸透了。
虽然蒋介石终于被迫接受了上海的几十万大军再不撤就撤不下来的这个事实。然而,经过蒋委员长之前的那一通瞎指挥,中国军队已丧失了从容后撤的最后时机。
8日晚,第三战区长官部终于下令左、右两翼作战军向吴、福线国防阵地撤退。这就等于宣告了蒋介石之前下达的反攻命令作废。得到命令的将军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总参谋部的参谋们立刻赶制出一套撤退方案。然后将这套方案像雪片一样下到各全部队的指挥所。厚厚的纸张上面,各部的行军路线和行军计划都是十分的详尽,在“小诸葛”的主持下,总参谋部挥出了超常的效率。
然而,拟好的计划是一回事,战场上撤退的组织实施又是另一回事。
由于是在失去先机、迫不得已的危急状况下仓促下令撤退,几十万大军接到命令后,都怕自己跑得慢,被战区抓来殿后,于是各部纷纷丢弃阵地开始逃命,形成了极为混乱的溃退局面。
华毕成又一次接到了接应三战区前线部队的电令,在这封电令之前他收到的是率队增援淞沪前线的命令。
华毕成直接将那道增援命令压了下来,李艳涛当时还有些担心,这毕竟是战区长官部下来的命令,难道师座就不怕背上保存实力,消极抗日的罪名吗?
看着李艳涛布满愁容的脸,华毕成哈哈大笑:“李副参谋长,我想没有执行这道命令的部队绝对不止我们100师,你不必担心!让部队加紧加固阵地,多多的储备弹药、食物和饮水,还有,工兵可以埋放地雷了。”
“师座,我们的地雷数量不多,日本人又有用炮火清除道路的习惯,我想是不是可以少使用一些,留一部分以后再用?”李艳涛这个副参谋长还是很称职的,他立刻投入到了新的工作当中。
“我说了埋地雷是为了阻挡日本人的吗?”华毕成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有些阴险。
李艳涛一时没反应过来,下意识的问道:“师座的意思我不太明白,如果不是为了对付日本人,难道是?”
华毕成也没有瞒自己的副参谋长,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没错,这些地雷是给撤下来的中央军准备的,别看我们现在有6万多人。可是一配置到国防线上就不觉得人多了,常熟又是淞沪前线部队的重要通道之一,从我们这里通过的部队至少也要有十五六万,如果没有雷区阻隔,让他们潮水般的一冲,连我们也得垮下来,李副参谋长,你通知朱晋一和赵建新两位旅长,扎好各个通道,中央军就是再着急也得给老子按秩序通过,我们的防区,绝对不允许出现混乱!”
“是!师座!”
华毕成站在战壕里面用望远镜观察着右侧的关卡,大批的中央军在中午的时候就开始出现,这些部队早已失去了秩序和控制,乱哄哄的挤做一团。远处都是漫天的尘土,还有大批的军队在向常熟开进,都是穿着土黄色军装,全部是中央军系统的部队。
100师各部按照华毕成的命令扎死了各条路口,机枪和迫击炮被架了起来,为了威慑这些溃军,已经开了好几回枪,还是没能控制住局面。
有的逃兵想从国防线的工事群通过,可走到处都是醒目的雷区标志让他们望而却步。
到底有不信邪的壮着胆子踩了进去,但是没走多远就被地雷炸上了天,后面的人看到这样的情况,就打消了冒险的念头。
根据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命令,右翼作战军在敌机轰炸扫射下,向青浦、自鹤港一线撤退。沿途附近材落、桥梁大部被破坏,各部队伤亡甚重。9日黄昏,率部撤退的第67军军长吴克仁彼敌弹射中。为国捐躯。
转移时有的部队无线电通信失效,上下不能联络,各级指挥官不能掌握所同部队,以致秩序极为紊乱,右翼作战军司令部于9日晚移驻昆山。
9日夜间,通过常熟的部队达到了顶峰!
夜里的时候,36师和税警总团先后车到了常熟。
宋希镰的36师先到,道路上的中央军早已乱成了一团,宋希源害怕部队也陷入混乱,将他的36师收拢在一起,等待着通过的时机。
赵建新知道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公路上的混乱,那么后撤部队通过的速度就快不起来,在请示了华毕成之后,赵建新亲自带队,100师302旅的官兵们举着刺刀凶神恶煞的冲上了公路,在混乱的人群里面挥舞着枪托,当时就打倒了好些人。
公路上的溃兵哪里能和100师的强军对抗,很快就被打得七零八落。
一个中央军的团长站了出来,指着赵建新破口大骂:“娘的!老子们是奉命撤退!你们100师把路口扎的死死的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造反了吗?”
赵建新冷冷的回答:“还不是你们都像苍蛇一样乱飞,所以我们师座才下令控制了公路,常熟是国防线的重要据点,若是被你们这帮蠢材冲破了,岂不是要让日本人看笑话?”
“老子管不了那么多!老子的兄弟们要活命,你们100师要是再不让开,我们就开枪了!”
赵建新二话没说,抬手一枪击毙了这个中央军的团长,找旅长凶悍的气势吓得溃军们后退了好几步。
其实赵建新带出去的部队只不过是两个连,公路上的溃军却足有几千人,可是这些人在100师的人面前居然连动都不敢动。
华毕成在望远镜里面看见,忍不住不停的摇头,这些中央军,实在是有些窝囊。兵也得看什么人带,怪不得前世南京保卫战的时候一个小队的日军就能整营、整团的俘虏中国军队。
这些人好歹也是正规军,如果指挥得当,他们便成了威震四方的雄狮;反之,如果指挥失当,就连毫无自卫力量的绵羊都不如。再忠勇的士兵,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指挥官那也是白瞎。
赵建新让部下站在道路两边,寒光闪闪的刺刀成了最好的通行标志。
溃军们被100师的手段吓怕了,他们在冰冷的刀尖底下终于恢复了秩序,有了强力的疏导,原本堵塞的人群弃始了迅速的流动,部队通过的速度顿时提高了好几倍。
下令对自己人开枪,华毕成心里面的确有些不忍,但是他明白非常时刻需用非常手段,如果不能用最短的时间里面震住这些溃军,那么100师在国防线上设下的这道大闸就等于是在帮日本人的忙,拦住了自己国家的军队。
一旦日军尾随杀到,撤下来的军队又没有来得及通过,那损失可就大了。现在虽然牺牲了一个人,但是却能救下几千甚至是几万人的性命,华毕成算得清这笔帐,两害相权取其轻!
公路上生的这一幕,宋希源也看在了眼里,对于100师的果断宋希源是佩服的,要是换了自己,也许没有这么快就下狠手的勇气。看来这个华毕成果然有手段,难怪他能在上海立下了累累战功,确实是个少有的狠角色!
从苏州河一路走来,宋希镰怎么也忘不了这一夜的经历。
后来他在自己的回忆录里面写到: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九日这一夜的转进,简直是混乱极了。因为自沪西至青浦、南翔至昆山一带地区,全是河汉纵横,没有一处可以徒涉,只有一条公路可走。所有部队全沿着这条公路西去。大家争先恐后,拥挤不堪。各级指挥官对自己的部队完全失去了掌握。自青浦至南翔的苏州河大桥,被敌机炸毁了。所有车辆无路可走。拥塞于途。加以深夜过青浦时,西南方向机关枪声很密,说明日军已迫近青浦。大家为避免使自己的部队陷入敌军包围圈,更是拼命向前赶,形成极度的纷乱……
……敌军编组了几个小规模的挺进部队,从青浦以西地带,挺进到苏州河北岸的南翔至昆山公路上。胡宗南的第17军团司令部,在南翔西南角的苏州河畔,遭受敌军的偷渡袭击,司令部人员及警卫连被打死者甚多,胡宗南只身逃出。薛岳乘小汽车,自南翔前往昆山,被敌军机枪扫射,司机和他的一个卫士被击毙,薛岳从车上跳到一条河沟里,幸免于难……
这次撤退十分混乱。这样大的兵团,既不能进行有组织的逐次抵抗,以迟滞敌军的行动,又无鲜明的转进目标,造成各部队各自为政,拼命地向西奔窜。战场统帅部对许多部队都不明白其位置,遂使敌军如入无人之境。我军所谓之转进事实上与溃退无异!”
铁血抗日 104.第104章 上海沦陷
宋希濂在公路的关卡处见到了华毕成,他现在是自内心的感激华毕成。要是没有100师在常熟扎下这么个铁门槛,36师哪有这么快通过的可能?
一队队的士兵从关口开进去,夜间早已实施了灯火管制,100师在离这段公路4公里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假目标。日本人的飞机正在那里和“可能存在的”中国军队搏杀。
100师驻地经过了前一段时间的大清洗。汉奸和日本特工都已经基本绝迹。没有了这些人的,引导再加上华毕成的有意误导,日本空军在100师面前犯下的错误是一个接着一个。
宋希濂不禁心想,要是中国能多几支100师这样的劲旅,也许淞沪抗战的结局将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一,宋师长想的有些出神,连华毕成走过来朝他伸出手掌都没有注意。
华师长的手臂就只能这么尴尬的停在半空中。
宋希濂的参谋长立刻在他的背后咳了几声。宋希濂反应过来,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他赶紧握住华毕成的手,有些抱歉的说:“华师长,多亏了您在这里坐镇,我36师上万将士才得以逃出生天,您的大恩我宋希濂记住了,来日必报!”
“宋师长客气了,大家都是革命军人,说什么恩不恩谢不谢的?”华毕成嘴上是这么说着,心里却乐开了花。宋希濂也算是中央军里面的小牛人了,现在还不是在自己面前心悦诚服的?这种成就感,实在是很爽啊!
虽然华毕成之前有过忽悠蒋委员长的辉煌战绩,但是他更喜欢看到一些抗日名将在自己面前表示对他的欣赏,谁让华毕成以前是这些人的粉丝呢?宋希濂这个喋血富金山的抗日名将自然也是华毕成敬佩的对象。
华毕成客气的请宋希濂去到高处的一个观察哨,那里可以同时看见关卡前面和后面的情况,宋希濂也想从高处观察一下自己的36师过关的进度,于是欣然前往。
等爬上了观察哨,宋希濂先探出头看了看关前面的情况,公路上36师的一个团已经过了一多半,100师的官兵在人流里面指挥着交通,过关的装备和人员被分开,所以部队过关的度提高了很多。
宋希濂忍不住点了点头,现在看来自己的100师能被安排从常熟撤退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要知道别的部队现在通过的地区都是一团乱麻呢。
这时候宋希濂的参谋长又一次在背后拉了宋师长的衣服,宋希镰终于有了一丝不快,不过他心里面也有些纳闷。自己的参谋长一向都谨慎的很,怎么今天却连连失态呢?
宋希濂转过身瞪着自己的参谋长,却看见他的参谋长不停的冲着关卡的后方努嘴,宋希谦带着疑惑朝身后走了几步,然后从捶口看了出去。宋希镰被眼前的一切震撼了!
关卡后面不再是漆黑的世界,无数的油布被连接了起来,从关卡的最高处一直连接到地面,形成了一座巨大的屋顶。屋顶下面是一片灯火透明,地面上摆放了无数的铁栅栏,将大量的官兵全部隔开,人群只能按照设计好的路线移动,过了关卡的部队在这座大屋子被再次分流和整合,等他们从几个方向不同的出口走出去的时候,他们会现身边的人忽然变得熟悉了起来。关口前如此乱糟糟的部队就这么在这间“大屋子”里面转了一圈,然后便恢复了各自的建制,这和魔术没有什么区别。
部队在不断的向外移动,100师的后勤人员在每个出口都准备了大量食物和热汤,这些疲惫不堪的战士们突然间接受到了这样的待遇,都有些哽咽。宋希镰都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才好,他最头疼的恢复建制的问题就这么被华毕成轻描淡写的解决了!
“华师长!是不是所有经常熟转进的部队都经过了这样的整编?”
宋希濂虽然已经猜到了答案,但他还是想通过华毕成的嘴巴来确认一下他的判断!
华毕成笑眯眯的看着惊愕的涨红了脸的宋希濂,然后慢慢的开口说道:“是的!所有经过我100师防区的部队都已经恢复了基本建制,虽然这些部队的战斗力还没能立刻复原,但是只要能稍微的修整一下,基本就能马上拉出来打仗!”
宋希濂一把抓住了华毕成的胳膊,激动的说:“华师长!你这样做简直就是功在社稷啊!我一定向南京为你请功!我宋希濂从来不服别人,但是这一次我是彻底服了老弟你了!”
华毕成听到宋希濂称呼自己为黄老弟,他知道自己已经和宋希濂结下了善缘。
华毕成也没想到今天晚上名将出现的频率会这么高!宋希濂刚刚告辞,孙立人又一头闯了进来。
孙立人在后撤遇险之后,带着几个随从跑了两里多地才遇到了税警总团的一支部队。
孙立人虽然不是税警总团的总团长,但他治军严格,在税警总团里面的威望很高,于是立刻得到了这支部队的指挥权。有人建议孙立人应该立刻向嘉兴撤退。可是这个提议遭到了孙立人的否决。
现在左右两翼的几个集团军好几十万部队都在朝着吴福线撤退,嘉兴这个重要的交通要道估计早就乱做了一团,之前一路上孙立人碰到了好些各部走散的部队,他们根本就没有电台和军用地图,对吴福线更是没有丝毫的概念,不过这些人都觉得撤到嘉兴保管是没错的。公路就那么几条,部队却有那么多,都一股脑的挤到嘉兴,那得在路上挤成什么模样?
“咱们不去嘉兴,改道常熟!”
“常熟?孙将军,战区的命令是让我们从嘉兴后撤啊?要是改道的话是不是要和顾长官沟通一下?”有手下的军官小心的提出了异议。
“这都是什么时候了?还要报告请示?日本人离咱们可不远,各位也都看到了,断后的部队已经开始破坏桥梁和公路,右翼几个集团军的部队已经陷入了混乱,咱们要是再搅进去那不是自找死路吗!?常熟是100师的地盘,我相信华毕成这个常胜将军他的防区决不会像这里如此混乱!不必多说了!全军转道常熟!一路上如果遇到走散的部队,全部收拢起来,跟咱们一起去常熟!”
税警总团的这一部分部队在孙立人指挥下再次上路的时候只不过是两千多人马,可是等他们到了常熟的界,下辖的部队已经过了一万,这一路上居然收容了比他们多四倍的零星部队,番号是五花八门。
可以想象上海撤退或者说溃退的中国军队已经乱成了什么样子!孙立人到常熟的时候宋希濂的丛师已经过了一大半,看到关卡前非常有秩序的人流,孙立人知道自己来对了!
华毕成还是照例带着孙立人七了观察哨,他打算如法炮制,收买一下孙立人的人心。
孙立人第一眼看到100师的巨大“分流机器”的时候也愣了一下,不过他这个“美国将军”毕竟是喝过洋墨水的,很快就看出了这里面的原理和国外的流水化生产线差不多,于是他一语道破了关键。
华毕成不得不佩服孙立人的智商,要知道这可是他想了好几个晚上才憋出来的办法,没想到孙立人就看了一会便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孙将军不愧是清华大学和去过美国的高材生,我这点雕虫小技在孙将军的面前只能是献丑了!”
“不然!华师长太客气了!我只是看着实物猜原理,自然要容易的多,要是叫我自己想出这么一个将部队重新洗牌的好办法,恐怕就办不到了,华师长果然大才!”
华毕成见孙立人对自己很有好感,于是起了招揽的念头,孙立人不像宋希濂,税警总团也不是36师。在蒋委员长的心目中这两个人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
孙立人很快就会经历一段他人生的最低潮,此人实在是一员猛将,若是能得到他,100师的领导班子水平将立刻上升不止一个档次。
让华毕成没想到的是,孙立人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自己拉竿子成军的意思,长期在税警总团的受制于人已经让孙立人忍无可忍,他现在无论如何也要有一支自己能说了算的军队。一个不愿意屈居人下的将军自然是没法收买的,华毕成明示暗示了好几次,孙立人都不接茬,华师长失望极了。
看来还是自己的“王霸之气”不足啊,这个时代的名将对100师这个小池塘都不感冒呢
“华师长,立人有一事相求!”
还沉浸在无法收买孙立人的遗憾里面的华毕成下意识的回答道:“你说你说,只要是我能办到的,无不照办!”
孙立人见有机可趁,立刻打蛇随棍上:“华师长长,前些日子我们税警总团有不少兄弟从常熟路过,可是都没有了音讯,华师长的部队常年驻扎在常熟,您又是这里的最高地方长官,应该会知道一些内情吧?”
华毕成心中一惊,没想到自己没有挖动孙立人,却被人家上门要起帐来了!这孙立人果然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聪明人面前不说假话,既然孙立人敢问,一定是多少知道了一些100师“抢人”的事情。既然如此,倒不如索性坦白承认:“孙将军,贵部的兄弟没有失踪,实在是我不忍见这些兄弟带着重伤长途跋涉的去武汉,于是就将他们送进了我部的医院,那些护送伤员的兄弟也就自愿留下来照看,至于为什么没有人向贵部长官报告,以至于孙将军今日有此一问,我想多半应该是沟通方面出了问题”。
孙立人听到这样滴水不漏的回答,心中也更加认为华毕成是个强劲的对手,不过他不甘心税警总团精心干练出来的士兵就这么落入了华毕成的口袋,于是他直接向华毕成提出了要人:“税警总团的兄弟多谢华师长的好意,不过不知道如今那些兄弟的状况如何?”
“这医务方面的事情我也不太清楚,都是李副参谋长在负责这方面的事情。”踢皮球,果然是逃避问题的最好方法。
孙立人毕竟只是个少将,华毕成又没有明说要吞了税警总团的伤兵。100师花钱替别的部队的伤员治病只能得到褒奖,绝不会引来什么罪过。
所以孙立人也只能和和气气的与华毕成商量这些伤兵的问题。“华师长。多谢贵部仗义相助。不过你看我今天正好带队路过这里,是不是让那些伤愈的人员和我一起去武汉,或者干脆让我把伤员都一起带走,毕竟常熟很快就要面临日本人的攻击,贵部带着这么多的伤员也不太方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