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残简
桌子上有厚厚的一叠公文纸,写满了龙飞凤舞的草书。华毕成这个后世人到现在还是看不明白这些扭来扭去的东西到底写的是什么,今天一下子见到了这么一大本“字帖”当然要好好的观摩一下。
这叠草书足有十几页。华毕成差不多每页只能认得三两个字,不过这最后面的签名倒是让他眼前一亮:“陈布雷”三个字很好认。
原来这间是陈布雷的办公室。也对,政务局就是主要负责重要文稿拟撰、机要文件的查鉴及转递等党政方面的事务,陈布雷这个最高当局的“文胆”不在这里办公还能放在什么地方?
想着陈布雷日后的结局,华毕成忽然觉得困意上涌,他趴在桌子上进入了梦想。
铁血抗日 95.第95章 两难命题
屋子里面传出了华毕成响亮的鼾声,门外的卫兵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这跑到总统府里面来睡觉打呼噜的家伙还是第一次遇到,其他人累了也不过诚惶诚恐的“假寐”着,生怕自己犯了什么错,这位华师长倒好,一点也不忌讳!
蒋百里得到华毕成到了总统府的消息以后,立刻找个借口从国防部作战厅溜了出来,驱车到总统府去看自己的晚辈,谁知刚到华毕成下榻的会议室躲在楼层的拐角处就听见了华毕成的鼾声,蒋百里大笑而去,卫兵们就更加摸不着头脑了。
第二天,华毕成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八点多,太阳已经爬的老高,不过这也不能怪他,凌晨两点的时候,咱们的华师长还在飞机上和日本空军搏斗,差点连命都丢了。
陈布雷一贯早到,可是他的办公室已经被华毕成给占了,于是他只能去蒋委员长的办公室里面坐着,吃着卫兵送上来的早点。
蒋校长也有早起的习惯,最近淞沪的战况更让他最近是夜不能寐。他的中央军一个师一个师的填进了上海,可是日本人的势头一点也没有被压住。
这不是校长想要的局面。蒋百里建议蒋校长听一听华毕成的想法,既然这个不听话的黄埔学生能在淞沪把松井石根搞得如此尴尬,也许,他的战术才是最适合用在目前的上海。
蒋委员长一进自己的办公室就看见了坐在沙上的陈布雷,这么早就跑到自己的办公室来等自己,难道政务局出了事?
“布雷啊!你来的蛮早的啊。”
听到熟悉的淅江官话,陈布雷立刻从沙上跳了起来。态度十分的恭敬。
“坐嘛,坐嘛。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客气。”
陈布雷是在蒋委员长跟前呆了许多年的老人了,他当然知道委员长的话有的时候是不能当真的。
蒋委员长没有走到他的办公桌后面,而是在陈布雷旁边的沙上坐下,钱大均立刻给委员长泡上了茶叶。
“是不是有事要办啊?你说吧。”
“没有!没有!”陈布雷连连摆手:“实在是我的办公室被华毕成华师长做了卧室,我没有地方可以去,只好来委员长这里。”
蒋委员长也有些意外,昨天日本人没来空袭,“夫人”给他吃了安眠药,好不容易睡得安稳了一点,所以钱大钧没有报告华毕成到了南京的消息。
“华知世昨天什么时候到的?怎么睡到现在?”
钱大钧见蒋委员长有些不悦,连忙解释:“华师长是今天凌晨到的,路上还遇到了日本飞机的劫杀,也算是死里逃生,可能是体力透支的太多,所以就没起的来。”
“日本人是怎么知道我要他来南京的?我们的保密工作是怎么做的!日本人每次都能抢到我们的前面知道消息?这件事情要查!一定要查!叫戴笠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
陈布雷见蒋委员长的怒气很大,连忙起身告辞,蒋校长也许是太生气了,居然连客气话也没有和陈布雷说一句。
戴笠就知道委员长今天一定会召见自己,所以早早就到了总统府,果不其然,蒋委员长刚走进办公楼没有十分钟,就有侍从室的人员急匆匆的奔着戴笠这里来了。
蒋委员长在办公室里面把戴笠的军统,一通训斥,那边的华师长总算是起了床。华毕成找卫兵借了毛巾和牙刷,在洗手间里面洗妆着。
“华知世!你倒是自在啊!瞧你干的好事!害得戴局长一大早就在挨!”
戴局长?戴笠!自己和那个杀人魔王有什么关系啊?好像陕西和100师从来就没和“军统”的人打过交道。
华毕成扭头看清了来人,乐了,进来是蒋百里:“前辈!许久不见!一向可好?”
“我很好。倒是你小子,怕是要不好了!”
“怎么这么说?前辈……”
蒋百里一把将急匆匆举着个牙刷就要往外跑的华毕成推回了洗手间,笑着说:“忙什么?先洗漱,收拾好了到煦园来见我。”
完了蒋百里转身就离开了总统府。
煦园,明朝初年为汉王府花园,以汉王朱高煦名中的“煦”字而得名。清朝为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建天朝宫殿时予以扩建。因花园位于宫殿西侧,又称“西花园”与东花园相对称。清军破城时被毁,曾国藩予以重建。
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和起居室就在煦园内。以后,又先后作为南京留守府、江苏都督府、督军署等机构的办公处。1927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委会,以及总统府军务局等机构,都曾在园内设有办公处。
煦园为典型的江南园林,与总统府连为一体。有诸多著名的景致,池中的石舷、池畔的夕佳楼、忘飞阁、漪澜阁、印心石屋都透着江南的灵秀。
蒋百里就站在池中的石舷上,笑嘻嘻的看着走进煦园的华毕成,一副世外高人的派头。
“蒋前辈!晚辈可是按照您的吩咐来了,你可不能再把什么都憋在心里,一会小侄就要上金鉴殿去面圣,这升天还是坠地就在百里兄这一念之间了。”
“酸!酸!酸到大牙!这是从哪座孤坟里面爬出来的野鬼,敢在这里撒野”
“还不是前辈您要装神仙,晚辈只好配合您了!”
“好你个华知世,既然你不识好歹,我这就回家去。”
“别啊!戴局长那里到底有兄弟什么事情,前辈倒是给个痛快话啊!”
蒋百里看着华毕成这个晚辈,将手里面的鱼饲料丢了一些到池子里面喂鱼,故作吃惊的说:“咦!原来你华师长还有害怕的事情们?我见你早上在陈布雷的办公室里面睡得打轩,还以为你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呢!”
啊!自己居然在陈布雷的办公室里面睡到打鼾?转念一想,自己在陈布雷的办公室里面睡得打鼾,蒋百里是怎么知道的,他应该不住在总统府里面啊?这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蒋百里今天凌晨来找过自己,所为的一定就是现在要告诉自己的事情。
想到蒋百里这么为自己着想,华毕成有些感动,正要说些感谢的话,结果被蒋百里一句话给堵死了:“别来这套!太假!都不像你华毕成了,你可是连委员长和日本人都敢算计的人。”
“嘿嘿,旧事不必再提,前辈,我的时间可不多了,你要是再不给晚辈一些提示。今天这一关一定不好过。”
“你知道吗?为了你遇袭的事情,戴局长今早挨了批,不过现在委员长现在用得上你,戴局长不敢把你怎么样,只是以后你要多注意军统一些。”蒋百里继续撒鱼饲料,华毕成知道他必定还没有说完,在一旁洗耳恭听。
“今天委员长不是打算单独见你,淞沪这几天的局势不太好,老头子想让你给作战厅的军官们传授些经验。”
华毕成点了点头说:“这一点,我也想到了。”
“你想到又能如何?作战厅的那些人哪个资历不要比你老上一大截,而且他们在军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青人给他们讲课,你让这些人的脸往哪里放?更要紧的是,现在各个实力派系,包括中央的地方的在淞沪都有部队,伤亡都不小。委员长单单让你的100师来当这个样板,不是给你树敌吗?以后不要说中央军的队伍,就是地方上的部队和你的关系都不好处,要是你的100师身陷重围,我看谁会来救你!”蒋百里知道自己现在说的越白越好,这样华毕成才能意识到他面临的是多大困境。
“原来是枪打出头鸟啊!前辈,我也想大家一团和气,可是淞沪抗战打到现在,的确是问题多多。要是不能及时的指出来,就要牺牲更多的官兵,您叫我如何能装聋作哑?”
“我就知道你华毕成是断然忍不住不说的,所以特地来教你,有些事情,是同样的意思,不过你要是能换个说法,听的人就会舒服的多。”
“换个说法换个说法?”华毕成知道自己现在既要说别人长得丑,还不能让别人不高兴,真是个两难命题。华毕成低头冥思苦想。
“华主席!委员长请你到会议室去”。一个穿着黑色中山装的侍从室人员走进了煦园,他已经找了华毕成一段时间了。不是他这个称呼,蒋百里都快忘了,扬名淞沪的抗战名将华毕成现在还身兼陕西省政府主席的职务。
“是,我马上去!”
“请吧!华主席,蒋先生也在啊,正好,我就不用再去找您了,委座也请了您。”
华毕成注意到这个黑色中山装在称呼自己的时候用的是“你”而在和蒋百里说话的时候用的是“您”,这些统治者身边的近臣果然都是些势力小人。侍从室,要是放在古代不就是宦官太监吗?华毕成突然灵光一现,对啊,就拿这些侍从室的人来说,你要是叫他太监或者宦官那他一定是不高兴的,要是叫他们侍卫的话他们就没那么反感。这淞沪的作战总结,也可以借用一下这样的方式来润色一下。
“前辈!晚辈现在件是有些头绪了!”
蒋百里笑着说:“我知道于右任的小老乡是聪明人,一点就透,你再记得一点,功劳是一个人拿不完的,要分些给别人,只有大家都有份,你的功劳才能得的安稳,得的实在。”
华毕成见蒋百里已经给自己把最后要注意的都补上了,高兴的凑到了蒋百里的旁边低声的说:“前辈,今晚上我请客,地方您挑。帮我清一下于先生。还有就是,一会替晚辈兜着点。”
铁血抗日 96.第96章 作战会议
不一会华毕成和蒋百里两人到了总统府前。
“子超楼”是总统府的主要建筑,位于总统府中轴线北端。这幢办公大楼是在南京政府主席林森任上所建。林森字子超,而且任南京政府主席时间最长,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子超楼”。
该楼于1934年开工,至1935年12月竣工。“子超楼”主体五层,局部六层。第一层。先为南京政府文官处,后成为总统府文书局的办公室。第二层是总统、副总统办公室。朝南的是总统的办公室,朝北的是副总统办公室。第三层是政府会议室。
当华毕成和蒋百里一起走进政府会议室的时候,无数道目光都一下子集中到了华毕成的身上,那种炙热的感觉真让人觉得有些不适。华毕成有了蒋百里的提点,所以在仪态上没有什麾不妥的地方,他见会议室里面还有两个位置空着,知道那是他和蒋百里的位置。
两个位置离最高当局一远一近,近的那个排在最高当局左手的第三张,远的那个则是在最高当局右手的末席,华毕成知道自己应该去那个。末席落座。
会议的开始部分是一些提神打气的套话,华毕成是左耳进右耳出,不过表面上还是作出一副受教的模样。现在毕竟是战时,很快,会议室里面的风向一转,会议的重点转移到淞沪抗战上来。
华毕成也打起了精神,认真听着。
谁说中央军的军官都是只会消极防守?一会的功夫,华毕成就听到好几个人跳出来也对上海的日军展开反击,又是大包围,又是大穿插,总之都是要将松井石根的那点家底都一口吞干净,不过这战略上的目标倒是提出来了,可是战术上的打法却始终完善不了,怎么听什么像是空中楼阁。
主攻派的表演完了就轮到了了主守派,再轮到的就是主和派,最后居然连投降派也跳了出来,什么“和必安、战必亡”之类的狗屁理论也被搬了出来,看着笑眯眯的何部长还有那个姓汪的小白脸,华毕成的呼吸明显变粗了……
蒋介石注意到了华毕成面部表情的变化,他对华毕成能忍到现在一言不有些意外,所以蒋委员长特意没有打断“投降派”的言,就是想看看华毕成能忍到什么时候。
何部长和汪兆铭的“亡国论”蒋介石从来没有当过一回事,倒是华毕成的“持久战”很对蒋委员长的胃口,日本毕竟是小国。人口有限,猪猡一般的汪兆铭居然认为日本这样的弹丸小国能够入主中原,这简直是笑话。这种人想做党国的一把手真是痴人说梦。
连华毕成这个小家伙都知道“以空间换时间静待外部环境的变化”何部长和汪兆铭简直连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都不如,这样的人居然也在党内有周佛海、陈公博等大批的人跟随。比起外面的日本人,内部的分裂和背叛才是致命的问题。
见蒋委员长迟迟没有表态,“投降派”以为自己的理论有了市场,于是不顾满座军官们涨红的脸色,更加投入的兜售起他们的“和必安、战必亡”会议室里面一时有些群魔乱舞的意思。
刚刚到南京的桂系头子李宗仁已经露出了蔑视的微笑,蒋委员长决定不能让何汪兆铭的小卒子继续丢自己的脸,于是大喝一声:“够了!”
“投降派”们见风向不对,立即安静了下来。
“华师长!100师在上海打得不错,应该对目前的战局有着独到的见解,你给大家说说吧。”
委员长的亲自点将,一下子将华毕成推上了滋滋作响的油锅。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次集中到了华毕成的身上。
华毕成站起来清了下嗓子,向蒋委员长和在座的同僚们点头致意,蒋百里看着华毕成的这幅做派,十分的兴奋。
蒋百里在期待华毕成今天的表演。
“委座!各位同僚!虽然上海一战我军暂时处于被动,但是他的意义是巨大的!此次淞沪会战是中日战争中具有决战性质的战略性战役,必会载入史册!”
这一上来就是一顶高帽子戴上来,在座的各位高级军官无不是通体舒泰,可不是吗,咱中国什么时候和外国人打过这样的大仗?还不应该载入史册?
淞沪抗战的直接决策者蒋校长就更舒服了,淞沪会战都载入史册了,那他这个领袖还能被历史忘记吗?哪个统治者不想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蒋校长和他黄埔的学生们自然也不例外。
华毕成的开场白听的会议室里面是人人热血沸腾,只有李宗仁和何应钦有些愕然的看着华毕成。
“这个华毕成不是人人都说他是一员虎将吗?怎看起来更像个马屁精啊?”
华毕成见所有的人都被自己的高帽子扣晕了,立刻开始继续自己的演讲:
“日本是一个国土狭资源缺乏的岛国,为了实现其征服亚洲并进而称霸世界的距心,先吞并我国,以掠夺我国丰富的资源,作为其武力扩张的物质基础,这就成为日本所谓的‘大陆国策’。日本侵略我国东北三省后,第二步战略企图就是侵占我国华北诸省。日本统治集团错误地认为只要击破华北我国部队,我国政府就会屈服,就会像其占领东北三省时一样,作为局部问题默认既成事实。但日本统治集团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华毕成向满面笑容的委员长点头致意,然后接着说:“委座英明!在日军占领北平的当天即向中外宣告:‘临此最后关头,岂能复视平津之事为局部问题,听任日军之宰割……惟有动整个之计划领导全国,一致奋战。’”
蒋百里隐蔽的朝华毕成直竖大拇指,蒋委员长也在椅子上坐得越来越周正,腰板越挺越直,红光满面,就像被人扎了兴奋剂一样。
会议室里面只有华毕成的声音在继续,其他的人连大气也不敢出,生怕打断了最高当局陶醉的情绪。
“为了保卫上海、拱卫都和守卫长江,最网当局决定主动而有计哉地清除长江内的日本军舰和上海的日本海军特别6战队。开辟协沪战场,向侵占上海的日海军6战队进攻,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无比正确!
淞沪会战迫使日军不得不向其本不愿意使用陆军的战略方向上增派援军。随着战况的展,其陆军兵力不断增加,并将主战场由华北转向华东。这不仅分散了日军的兵力,使其不能集中使用于地形开阔、利于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华北战场,而且粉碎了日军速决战、以局部战争侵占华北并迫使我国政府屈服的战略企图,陷于我国全面、持久抗战的泥潭之中而无法自拔,不得不按照委座的战略方针进行作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日本战术上是进攻的一方,但在战略上却已在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这一切,都是淞沪会战带给我们的!可以断言,即使我军最后在战役上失败,但在战略上日本军队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在这样情绪激昂的时候,蒋百里恰到好处的拍起了巴掌。
“啪!啪!啪……”
会议室里面的掌声响成了一片,连蒋委员长也参加了进来。其他人看见委员长如此的投入,立刻把掌声弄的山响,恨不得把自己的手掌给拍烂了。
“知世啊!也不要光说成绩嘛,讲讲我们的不足!讲讲你的杀敌经验,让他们都好好学习学习!”蒋委员长似乎暂时忘记了自己和这位学生在西安事变时的那些不愉快。
华毕成笑着对蒋校长连声说是,但是他不打算将淞沪会战的真正病根在会议上说出来,因为淞沪会战的失利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在于作战指导上的失误和希望国际干预而误战机,而这两个问题的最大根源就在于蒋委员长本人。
要华毕成在会议上当面指出蒋校长才是淞沪会战失利的罪魁祸首,除非他脑袋进了水。幸亏蒋百里给了华毕成提示,他决定换个说法来提些建议。
华毕成绝口不提作战指导上的失误,却大谈战术上的不足,比如“专守一线兵力分散”以及“专注正面忽视翼侧”如果上海的中国军队能够改掉这些毛病,那么日本人就要在泓沪流更多的血,丧失更多的元气!
“我军在此次上海作战中暴露出两大问题。
我们太强调固守正面宽广的一线阵地,在空间和时间上就均不能集中优势兵力。在缺乏强大预备队的情况下,为维持第一线阵地,逐次将后方部队补充于第一线。而一旦敌人突破防线,即全线动摇。
我们在上海战场实行的办法,就是当前线某一阵地的部队消耗到不能支持了,然后将调到战场不久的新部队替换上去。我们战线由闸北到江湾以迄浏河,迤逦数十里,配置二三十个师在阵地死守,一个师被打完了,跟着又补上第二个师;第二个师被打完了,又补上第三个。这样,在士气方面虽然可以博得人们的喝彩,得到英雄的威名,然就作战上利害而言之,尤其在我军事装备劣势条件之下。白副参谋长曾经也跟我谈及过这个问题。
大凡作战,其阵地的布置,必须有重点。如果没有重点,虽处处防守,却处处力量都感觉薄弱。结果一处被敌人击破,全线就同归于崩溃了。”
华毕成这第一点说完,很多参与淞沪会战指挥的军官立刻点头表示赞同,华毕成将这条建议的功劳分了一半白崇禧的头上,白崇禧和李宗仁的桂系是地方势力的晴雨表,白崇禧资历又老,在座的军官们自然不会对他有太多的意见。至于这意见到底是不是白崇禧提得,反而没人关注了。
蒋百里的意见果然都是金玉良言,华毕成这一分功,就给自己分来帮手,挡住了敌人。
“说的不错!毕成,你继续说下去。”也对华毕成的表现十分的满意,他已经感觉到被华毕成这么一撩拨,会议室里面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了起来,再没有了之前的死气沉沉。
华毕成再次向在座的各位点头致意,他谦逊的态度已经夺得了大多数人的好感,敌视的目光已经变成了极少数。
“除了刚才说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军只专注正面而忽视侧翼。
日军在上海多次采取迂回战术在川沙口和宝山,乃至攻陷月浦,日本人可以说是一再使用这一战术,正因为我部注意到了日军的这一特点,才有了歼灭日军迂回部队的战果。也是采用了和日军相同的战术,我军才成功的袭击了第试一试团22旅团的旅团部。
陈总司令的18军在日军迂回攻击宝山的时候,果断出击,堵住了日军,我部趁机采用了和日军相同的战术,才成功迂回袭击了日军22旅团的旅团部。
可见侧翼的攻击是日军攻击中的常态,必须引起重视!”
李宗仁笑了,他觉得华毕成真是个可造之材,今天这样大的一个困局,居然被他小青年拆的七七八八,不但自己全身而退,还顺道卖了几个人情给桂系和中央军的军官。这一趟赴会,华毕成可是赚大了!
“会做人啊!”汪兆铭对何应钦小声说出了他对华毕成的评价,何应钦在心中暗暗点头。怎么自己的手下就没有这样的人才呢?
华毕成提到注意侧翼的问题是有它的用意的。
淞沪会战开始后,为防止日军从海上迂回、在杭州湾登陆实施包围,国民政府统帅部在8月20日颁布的《战争指导方案》中曾规定:“对于浙江沿海敌可登陆之地区。迅速构成据点式之阵地,阻止敌人登陆,或乘机歼灭之。”并成立了杭州湾北岸守备区,以张发奎任守备区总司令,部署有4个师又1个旅。”
但随着淞沪战场正面战线的吃紧,蒋委员长将会置翼侧安全于不顾,把驻防的几个师抽调至正面以加强防线,仅以第63师少量部队及地方团队防卫几十公里的海岸线。如此薄弱的兵力连警戒都不够,更不要说防止敌人登陆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