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铁血抗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残简
看着会议桌对面突然站起来的陈辞修,华毕成立刻想起了他在会议开始之前看到的那一幕。陈辞修现在大声说的这些话应该是与何部长事先商量好的吧?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蒋委员长愉快的心情能够继续保持下去,这样待会军法执行总监部总监何成浚才好浑水摸鱼。
为了救出自己的侄女婿桂永清,何部长现在肯定是铁了心要压倒一切唱反调的声音。毕竟蒋委员长的心情将直接决定着桂永清的生死。所以何部长才会冒着得罪汪兆铭的风险和陈辞修一唱一和。
要知道在以前,何部长和陈辞修可是一对出了名的冤家对头。蒋委员长总是很喜欢在背后指示着陈辞修向何部长挑衅,现在看到何部长和陈辞修如此亲密无间得配合,想来蒋委员长也会觉得有些奇怪吧。
华毕成看了一眼蒋委员长,却没能在蒋委员长的脸上看出什么端倪来,像往常一样,蒋委员长很好的掩饰了他的内心活动。喜怒不言于色,果然是当权者的基本素质。
“说的好!辞修,你的分析非常的中肯。谁也不能否认,眼下抗战的形势正在变得好转。最近五战区还组织了几次反击,收效也是相当不错嘛!我们必须要把目光放的长远一些,也许日本人没多久就会北调,毕竟这都是很有可能的嘛!所以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这样的准备。”
何部长对陈辞修给他的支持做出了积极的响应,随后陆续有不少将领站出来力挺何部长和陈辞修的分析。华毕成将这些鼓噪的将领名字在心里面迅速过了一遍,发现他们不是和何部长的学生就是陈辞修的班底,看来这两个团体今天是要亲密合作一把了。何部长和陈辞修现在已经成功的掌握住了这场会议的风向。
在座的大部分将领虽然还没有表态,但这些人实际上并掀不起什么风浪,何部长就是抓住了这些人不愿意当出头鸟的心理,所以才会抢先站出来摇动大旗。何部长很清楚,只要蒋委员长不阻止他和陈辞修的发言,那么这些等在旁边看风向的墙头草在看清楚了形势之后就会很快倒向他的这一边。比起大唱“亡国论”的汪兆铭,他何部长显然要更靠的住一些。
事情的发展没有出乎何部长的预料,虽然蒋委员长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蒋委员长纵容何部长和陈辞修的跟班攻击汪兆铭的实际行动已经说明了他在这场交锋中是站在哪一方的。
过了一会,原先一直在旁边观望的将领们纷纷缴入了战团,面对着这样强大的对手,行政院院长汪兆铭和他的手下们渐渐难以为继,最终被退了下去。
当汪兆铭的小团体退让之后,这场会议便彻底沦为了一场马屁大赛。幸好在一片赞声之中,还是有一部分将领和华毕成一样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们和华毕成一样都选择了沉默,这其中就包括了薛岳和顾墨三。
华毕成胡宗南站起来给蒋委员长拍了马屁的将领,看着满脸忠厚相的胡宗南口齿流利的说着奉承话,华毕成心想难怪这家伙那么受蒋委员长赏识。虽然胡宗南的军事才能有限,但是在其他的方面,这家伙的确是有些“长处”。
会议乱哄哄的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之后,何部长可能觉得差不多可以浑水摸鱼了,于是他给军法执行总监部总监何成浚打了个眼色。收到何部长暗示之后,军法执行总监部总监何成浚立即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然后大声的说道:
“委座!眼下虽然抗战形势有所好转,但是我们还不能够放松啊!特别是是军纪军法,务必要严肃。所以趁着今天的机会,我想当面请示一下委座,第8军军长黄杰弃守归德的案子,到底应该怎么办?把一个陆军中将总是押在大牢里面,终归还是有些不合适。”
要说何成浚的这个当“托”的演技还真不错,即便华毕成早就知道了何成浚和何部长有所勾结,可他也基本上看不出何成浚现在是带着私心在说这些话。何成浚这老小子自己装扮的就像是明镜高悬的清官一样,而且还是敢于在风口浪尖上直言进谏的那种。
对于军法执行总监部这样的严肃部门,在座的将领们可没有什么好感。在民国混了这么久的时间,华毕成知道武汉政府的这些将领们的屁股底下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如果何成浚的军法执行总监部真的按照政府制定的法律条例一丝不苟的来执行,恐怕今天在座的将领们都得近军法处的大牢,甚至连蒋委员长也逃不掉。
可以说何成浚提出的这个问题成功的破坏了会议室里面的欢乐气氛。虽然何成浚已经点明了他要询问蒋委员长的是该如何处置在归德临阵脱逃的黄杰,在座的将领们却还是都提高了警惕。毕竟他们谁也不知道何成浚后面还不会不会再咬出其他人来。
一时间,会议室当中的将领人人自危,现在倒是有些开国防军事会议的严肃劲了。
蒋委员长显然也没有想到会何成浚会突然跳出来将话题扯的这么老远。看起来何部长苦心经营制造出来的一个多小时欢乐气氛真的影响到了蒋委员长的判断力,蒋委员长终于说出了何部长一直在等待的问题。
“哦?黄杰的案子到现在还没有处理吗?你们军法执行总监部是怎么搞的?”
面对蒋委员长的指责,何成浚装出了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实际上他却是在等着何部长和陈辞修的介入。
就是现在了!何部长接过蒋委员长的话柄,开始严厉的训斥何成浚:“何总监!你不要有什么顾及!现在抗战是头等大事,为了提振士气,一定要严肃军法。黄杰是必须要处分的,不仅处分,还要撤职!一撤到底!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动摇分子有所忌惮。”
“何部长,这处罚是不是太重了一些?我认为还是处分降职比较适当一些。”
何部长的话音刚落,陈辞修便立即插了进来,认为何部长将黄杰一撤到底的做法有些“过重”了。
明明陈辞修说的这番话对何部长救桂永清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何部长却像是被踩了尾巴的兔子一样立即跳了起来!
“不行!必须一撤到底!而且要快!我再强调一下,不管什么时候,军纪都必须严明!我知道有不少人在背后说黄杰是委座的学生,军法执行总监部是在故意包庇黄杰。现在重办黄杰就是给这些人的最好回答。连自己的学生犯了错,委座都可以一撤到底,看看今后还有谁敢不和小鬼子拼命!”
何部长的话说到这里,华毕成终于完全弄明白了何部长的整套计划。眼下反应比较慢的将领们现在还被何部长蒙在了鼓里,或许他们还在为何部长的“敢于直言”和“公正严明”而赞叹不已呢。可实际上,在何部长和陈辞修之间这番“激烈争吵”的掩护之下,黄杰的罪责却已经被悄悄的定了性。
何部长嘴上口口声声的要“重办”黄杰,却只是给出了撤职这样的处罚。陈辞修的配合也是恰到好处,他居然认为“撤职”这样的处分都太重了一些,还提出了给黄杰降职即可。
如果连“撤职”都能算是“重办”了黄杰的话,那武汉军委会准备的那些大牢难道都是摆设么?
何部长和陈辞修的这番争吵纯粹就是障眼法。实际上他是给在座的将领们还有蒋委员长出了一道只有两个答案的选择题,而且这两个答案,都是何部长事先准备好的。不管蒋委员长选择了哪一个,桂永清都绝对安全了。
真是一场绝妙的双簧,而且参演的三个人都演的非常投入。可这场戏会不会有人买单,还要看蒋委员长的决定。
“委座,您看是按着何部长的意思将黄杰撤职重办呢,还是按照陈次长的意思将黄杰降职?”
现在轮到何成浚这位军法执行总监部总监来“结案陈词”了。何部长精心准备的选择题终于被送到了蒋委员长的面前。
“敬之说的很对!军法必须严厉!台儿庄会战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场大胜,与政府开战之前处决韩复渠是分不开的。黄杰虽然是我的学生,但我是不会对他姑息的。黄杰的军长的职务马上撤掉,而且要一撤到底!他的确是需要好好的反省反省了。”
在等到了何部长想要的结果之后,何成浚赶紧忙不迭的拍手叫好,他几乎是扯着嗓子喊道:“委座英明啊对待自己的学生尚能如此,前线的将士们还有谁敢不用命呢?”
“委座英明啊!”
满场都是附和声,就连华毕成这一次也不得不跟随大众拍起了巴掌,华毕成看着身边这堆鹦鹉一样的将领们,忍不住在心中暗暗摇头。
当最初的惊讶过去之后,华毕成很快便想明白了这件事情的关键所在。何部长的确是在利用蒋委员长救桂永清,蒋委员长又何尝不是在利用何部长救他的两位学生呢?不管是黄杰还是桂永清,蒋委员长都是不舍得杀的,否则的话军法执行总监部绝不可能成功的将案子拖到现在。陈辞修恐怕早已经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同意和何部长这位老对手合作。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从一开始,陈辞修根本就是在按照蒋委员长的授意行事。看着在一片掌声中满脸陶醉的蒋委员长,华毕成越想越觉得他的推测非常的靠谱。
蒋委员长掌管下的这个武汉政府,还真是一群“影帝”的聚会呢!蒋委员长则是最大的那个!





铁血抗日 498.第498章 政治联姻
“对了,委座!被何总监这么一提醒,我倒是又想起了一件事情。古人说的好,领军之道,最重赏罚分明。委座您可不能只想着罚不想着赏啊!华知世的第30集团军在台儿庄、兰封屡立战功,对于这样的功臣,军委会可是到现在都还没有给与嘉奖呢。”
何部长在救下他的侄女婿桂永清之后,终于开始帮华毕成办事了。经何部长这么一提醒,蒋委员长忽然想起黄杰的这个案子他是不大应该直接下定论的。作为黄杰弃守归德的直接受害者,华毕成这位兰封会战的总指挥可就坐在会议室里面呢。
但蒋委员长已经把话给了说了出去,是绝不可能再收回的,所以现在做出让步的人只能是华毕成。
蒋委员长和颜悦色的对着华毕成说道:“知世啊,你对黄杰的案子有没有什么意见?如果有的话,但说无妨。毕竟黄杰是在你手下犯的错,所以你是最有发言权。”
华毕成当然知道蒋委员长现在说的这番话是当不得真的。如果他当着这么多将领的面顶撞了蒋委员长,逼着蒋委员长食了言,那蒋委员长是绝不会放过他的。
不过这样也好,华毕成可以顺水推舟的放过黄杰,卖了人情给何部长,还能让在座的将领们和蒋委员长都以为他在为了蒋委员长的尊严才选择了忍气吞声。这可真是一箭双雕的好买卖啊!
华毕成在站起来的时候故意显得有些不太利索,说话的声音也显得有些压抑:“委座!您的处理非常公道!学生心服口服!”
这样的态度和回答,你既可以说华毕成是愿意放黄杰的,也可以说是华毕成迫于压力放过了黄杰,总之让人有足够的遐想空间。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蒋委员长觉得华毕成是因为他才受了委屈,索要补偿那就是理所应当了。突然之间,华毕成觉得他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奸人”。
华毕成在心中安慰自己,为了让自己的部队有更多的本钱去对付日本人,就咬着牙扮一回“奸人”吧!
“刚刚才处置了在华主任麾下抗战不力的将领,现在又要嘉奖华将军,这样作会不会有些太不合时宜了?不知道的人还会以为是政府要拿高官厚禄来封华将军的口呢!各位,现在的记者,鼻子都好的很!”
这种时候能够如此肆无忌惮的说出这番话来的人,也就只有汪兆铭这位行政院院长了,这家伙显然是不甘心被何部长和陈辞修压制,所以现在要在华毕成晋升的问题上找回场子。
本来对于这样的挑衅华毕成是不必太在意的。可说来也实在是太巧了一些,汪兆铭的这番“气话”居然将何部长的全盘计划给说了个八九不离十。鉴于民国官场的复杂性,华毕成不得不提高了警惕。
“汪院长何出此言啊!如果政府在每做出一项决定之前还要考虑那些文人的态度,我看恐怕到最后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眼下正值多事之秋,各种各样的言论那是满天飞。甚至还有不少记者早就在私底下倒向了日本人那边!”
最后何部长这边还是将何成浚给推了出来,打算用小卒子和汪兆铭对阵。
“就是外面还有不少文人在报纸上说您汪院长是汉奸呢,难道这也是可以相信的?”
紧接着跳出来附和何成浚的这名将领华毕成也觉得的有些眼熟,刚才的马屁大会中,这人就曾经作为陈辞修的马前卒发过言。
何部长和陈辞修这是在试探汪兆铭的底牌。
看来除了华毕成以外,何部长和陈辞修也已经察觉到了危险,提高了警惕。当手底下的人发言的时候,何部长和陈辞修他们两个人的目光不停地从汪兆铭的脸上掠过,他们这是想要弄清楚汪兆铭这番“气话”到底是无心之言还是有备而来。如果真的是有人走漏了何部长曲线营救桂永清的计划,那今天可就别想轻松了。
“注意你的态度!周将军!”
在连番的言语试探之下,汪兆铭终于勃然了。看到汪兆铭的这种反应,何部长和陈辞修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他们对汪兆铭这个人实在是太了解了。如果汪兆铭手中真的掌握了什么对何部长不利的证据,打算趁机发难,定然不会表现的如此气急败坏。要知道像汪兆铭这样的小白脸政客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喜欢玩阴招!
这样的暴跳如雷,恰恰说明了汪兆铭并没有准备后招。看来刚才汪兆铭说的这番话,真的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
正沉浸在庆幸之中的何部长和陈辞修此时却都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蒋委员长。
就在汪兆铭失去冷静开始咆哮的那一刻,华毕成注意到蒋委员长脸上的神色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同时蒋委员长的视线在何部长、陈辞修和他的身上转了一个来回。
不好!蒋委员长肯定是已经感觉到了什么!
华毕成猛的想了起来,比起汪兆铭、何部长、陈辞修,还有自己,蒋委员长才是武汉政府里面最奸的那个人!
“好了!各位,如今国难当头,政府里面必须要精诚团结!我说的这四个字可不是让你们挂在墙上的!”
蒋委员长只用几句话就解决了汪兆铭和何部长、陈辞修等人的这场争吵,刚刚还准备大战一番的两派人马瞬间偃旗息鼓,随后会议渐渐的又回到了张鼓峰的战斗身上。
华毕成有些郁闷的发现在何部长的愿望统统被满足了之后,自己应该得到的收获却一样也没有得到。
有了蒋委员长一开始说的那番话,黄杰的小命肯定是保住了。以此类推,何部长的侄女婿桂永清自然也不有什么危险。和何部长的“大获全胜”相比,华毕成的处境简直可以用“悲惨”来形容了。
由于蒋委员长没有在晋升华毕成的问题上表态,再加上政府里面的元老人物汪兆铭打起了鲜明的反对旗帜,所以与会的将领们纷纷选择了“遗忘”晋升华毕成的话题,似乎刚才的那番争论根本就不曾发生过一般。虽然表面上掩饰的很好,可这些人的眼神却分明在告诉华毕成,他们全都记得刚才的事情。
在感觉到华毕成今天晋升无望之后,和华毕成关系较好的顾墨三、张治中等将领纷纷对华毕成投来了安慰的目光;和华毕成曾有过不愉快的胡宗南、汤恩伯、罗卓英这些人则是满面的幸灾乐祸;而更多的将领则保持了中立,例如何部长、陈辞修还有薛岳等人。
当然,面无表情并不代表这些人的心里就真的没有想法。华毕成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会议室里面的不少将领已经将蒋委员长这次不支持他晋升的决定当成了蒋委员长准备“削藩”的讯号。
人们的想象力总是很丰富的,而且今天会议上发生的这一切并不难被组织到一起去。华毕成相信最多明天,武汉政府里面一定会出现极度接近真相的流言。
“华毕成因为与何部长的台底交易而和蒋委员长不和”,这样耸动的标题似乎已经隐约可见了。如果再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趁机发难,那将给华毕成接下来的工作造成极大的麻烦。
华毕成看着一副专心聆听部下发言的蒋委员长,他现在遇到的这场“小危机”明显就是蒋委员长给他的惩罚。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蒋委员长这个最重要的人物,本以为是顺手捞一把的好买卖,现在却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
教训啊!
会议结束之后,蒋委员长拒绝了华毕成、何部长以及陈辞修希望可以单独觐见的要求,直接带着林蔚返回了官邸。
何部长在临走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和华毕成打招呼,只是远远的冲着华毕成点了点头。这老家伙分明是害怕蒋委员长追究他串联高级将领的责任。
蒋委员长在官邸的书房里面刚坐了一小会,满面春风的“夫人”便推门走了进来。这位天生喜爱政治的女人似乎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听到她感兴趣的事情,今天武汉最热的话题“华毕成和委员长不和”当然“夫人”当然不会错过。
“达令!西安事变后,你不是一直认为华毕成雄踞陕西又手握重兵,还特别能打仗,所以要加紧笼络吗?今天怎么会如此的一反常态?”
作为蒋委员长的妻子兼政治伙伴,“夫人”在问这些明显不该由她过问的问题时,态度显得是那样的自然。在第一家庭里面,从来就没有什么“女子不得干政”的破规矩,相反,蒋委员长还很重视“夫人”的意见。
“夫人,华毕成带兵打仗确实很有一套,黄埔里面他的那些学长们都没有他能打仗。他当初不肯放中央军入潼关还有不想内战的理由,这个我可以不计较。可这次他走的有点过了,居然因为想要获得晋升而和何敬之搞到一起去的!”
蒋委员长在“夫人”没有丝毫的掩饰,他将今天会场上发生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夫人”,而且还附带了冷落华毕成的原因。
“这么说来,达令,你这次是不打算晋升华毕成了?可眼下民间的言论还有苏联人,却都是支持希望你晋升华毕成呢!”
“夫人”笑盈盈的提醒让蒋委员长感到十分的受用,的确正如“夫人”所说,随着华毕成在抗日战场上取得的战果越来越多,华毕成在军界和民间的声望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实际上早在台儿庄会战结束之后,政府内外各方面发给军委会,要求立即晋升华毕成的电报就从来没有断过。
蒋委员长之所以押到最近才让何部长去着手操办,一是不希望华毕成的过快晋升引起军队内部将领们的妒忌,二是希望可以多些时间想办法将华毕成掌控的再牢一些。眼下何部长倒是送了蒋委员长一个好机会。
“夫人不必担心,我不但不会打压华毕成,反而会更快的晋升华毕成。如果说以前华毕成的晋升速度已经让政府里面的不少人眼红的话,现在我就要让那些人羡慕到滴血。突然看到冒出来这么一位劲敌,我相信政府里面的各方势力是绝对不可能无动于衷的。夫人你是没有看到,就连一向很有城府的陈辞修今天都有些坐不住了,还有站出来为华毕成讨要好处的何敬之,其实如果不是他的侄女婿桂永清随时可能会被军委会处决,他也是绝对不愿意让华毕成上位的。毕竟在政府的高层里面,最先与华毕成结怨的正是他何敬之!”
说到这里,蒋委员长露出了得意的神色。这么多年来,聪明的“夫人”早就已经将蒋委员长的脾气给掌握透了,所以她并没有出声插话,而是一直很安静的在旁边听着,她要满足蒋委员长的表演欲。
“我是绝对不会让华毕成在他与何部长的合作中获得任何甜头的。在晋升华毕成的军衔之前,我会先撤掉华毕成除了第30集团军司令之外的一切职务,然后将他摆在一边放一放。”
听蒋委员长说了这么多,“夫人”已经彻底明白了。蒋委员长的打算说的简单一点,蒋委员长就是要挑拨华毕成和何部长之间那本来就不太和睦的关系。
官场是非常残酷的!只要蒋委员长表现出了对华毕成的冷落,恐怕不出三天,政府和军队的其他各方势力就会忍不住跳出来打压华毕成,落井下石。
“很快华毕成就会意识到飞速晋升给他带来的坏处了。他不但会成为众人攻击的靶子,或许还会受到何部长的背叛和报复。”
当然,这样的结局并不是蒋委员长想要的精心做了这么多的安排,其实蒋委员长还是为了收服华毕成。
“华毕成虽然战功赫赫,但是他在政界里面却没有什么朋友。仅仅靠着神仙般的蒋百里和位高权轻的于右任是绝对无法站稳的,等华毕成感觉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就只能倒向我。然后我再将晋升他的命令签发下去,到时候何敬之再想与华毕成和平共处,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等到蒋委员长将他的最终目的和盘托出之后,“夫人”终于开口说话了。“夫人”知道现在的蒋委员长正在等着来自她的表扬:
“达令,你的这一手玩的实在是太漂亮了!不但割裂了何敬之和华毕成之间的合作关系,还很有可能会让他们变成对手的。虽然现在的华毕成的确是还不够分量去挑战何敬之,但等到华毕成成为了一级陆军上将,再加上一些安排和推动,何敬之从此就不要再想过安静的日子了。36年的事情,我可是都记得呢!”
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夫人”的情绪突然变的有些激动,她仿佛又回到了1936年冬天的那个无助的晚上,她永远也不会忘记汪兆铭、何部长那些人在蒋委员长身陷西安后对待她的态度。
轰炸西安?那不就是要置她和蒋委员长于死地吗?
感觉到“夫人”激动的情绪之后,蒋委员长伸出手去轻轻的拍了拍“夫人”的后背。这动作是在告诉当年愿意去西安和他同共生死的“夫人”,他蒋委员长绝不放过那些在他背后捅刀子的人。
1...257258259260261...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