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铁血抗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残简
第十九师团一直等不到出击的命令后。然而第十九师团师团长认为十几个苏联红军士兵面对一个师团的皇军都敢越境,这是对大日本皇军的轻视和挑衅,决心立即击退进入沙草峰的苏军,后果由自己负责,从而向部分队伍下达攻击命令。
第十九师团出击部队,击退了越境苏军。在这以后,这批部队撤至沙草峰以西地区进行监视。到下午17点分左右,约八十名苏军又越过国境线达五百米。结果双方军队形成对峙直到入夜。
第十九师团的第一个战报于下午6时半送到朝鲜军司令部。小矶国昭虽感到这个既成事实是违背自己意图的。但他还是肯定了师团长的行为。并再一次指令该师团长无论如何要坚持不扩大事态的方针。
就在小矶国昭准备请示东京时,朝鲜军司令部接到了文相荒木贞夫的电报。
坐在办公桌前的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拿着荒木贞夫的电报微笑着露出来了一排雪白的牙齿:“命令尾高龟藏!立即歼灭越境的苏联红军!”
“哈伊!”小矶国昭副官应声而去……
张鼓峰前线,接到命令的尾高龟藏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诸君!我们为天皇陛下开疆扩土,为帝国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
站在周围的十九师团的官佐们疯狂的呐喊着:“打败俄国佬!天皇陛下万岁!”
在关东军九一八在中国东北的军事冒险成功的刺激下,每一个日军官兵都梦想着成为像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那样的国家英雄。十九师团的日军官兵们坚信,张鼓峰就是朝鲜方面军的北大营,苏联就是朝鲜方面军的满洲国。
入夜之后,尾高龟藏中将麾下的第十九师团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向苏军踞守的张鼓峰高地发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击。原本苍茫沉寂的塞北之夜,被隆隆的枪炮声和喊杀声变成了喧闹的战场。兵力处于极度劣势的苏联远东军队面对着像潮水一样涌上来的日本“矮脚虎”,完全无力招架。最后整场战斗仅仅历时不到一个小时便一苏军战败而告终,张鼓峰一线尽数落入日本朝鲜方面军之手。





铁血抗日 495.第495章 国际局势
日军在张鼓峰地区大打出手的消息传开之后,莫斯科、武汉、还有东京都震惊了。还有大洋对岸的美国和远在欧洲的英、法、德、意诸国,也都表示出了强烈的惊讶。在这个1938年的夏夜,似乎全世界的诸强都在以一种欢快的心情注视着远东,注视着中、苏两国交界处的那两座仅二三百米高的小山峰。张鼓峰和沙草峰,这两个地名突然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围观这场战争的看客们,都有着完全不同的立场和心态。其中英、法两国都希望远东的这场战火可以燃烧的更加猛烈。他们需要日本帮助他们将德国的目光引向东面的苏联。
如今的欧洲,纳粹的铁十字旗已经飘扬在了奥地利的上空,捷克也被重兵压境的德国军队卡得有些透不过气来,只能重重地喘着粗气。欧洲众多的弱小家虽然已经感觉到了他们和捷克有着相同的命运,但是迫于德军的武力,都是敢怒不敢言。
即便是英、法这样的欧洲传统军事大国,也同样被纳粹德国散发出的冲天的邪气给吓住了,只能变本加厉地推行绥靖政策,用出卖小国利益这种“饮鸩止渴”的方法换取短暂的和平,可现在发生在远东的这场战争却让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那就是将祸水东引,让苏联去承受德国人的炮弹,这样他们自己就可以从欧战的危机中逃出去。
曾几何时,拿破仑不也曾经威风八面,让整个欧洲都感到了颤栗吗?但这位法国皇帝最后还是败在了俄罗斯的冰天雪地当中。如果德国人和苏联抱成一团厮杀到两败俱伤,那可是再好不过的结果了。或者是两个国家之中倒下一个,英、法也完全可以接受。所以他们唯恐张鼓峰的战斗打的不够惨烈,日本人打的苏联人不够痛,双方的血流的不够多。
和华毕成有着良好私人关系的希特勒自然是对日本向苏联开战的行动拍手叫好的。此时的希特勒已经按照华毕成当初给自己提供的战略计划,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奥地利,英法果然如同华毕成说的那样色厉内荏,就只是发出了几纸无力的抗议书。现在德国国防军云集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边境地区,苏德台地区希特勒也是唾手可得。一切和华毕成预想的分毫不差。
这一切让希特勒愈加相信华毕成洞若观火的战略眼光,所以德国并没有像历史上和日本缔结轴心国的军事同盟条约,仅仅拉着意大利和日本签订了一个针对苏联的《反共产国际协定》。
但亲日的德国空军总司令却不合时宜的向希特勒提出:“元首!我们是不是可以和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东西夹攻苏联,这样对我们非常有利!”
“开什么玩笑?和这种不自力量又鼠目寸光的岛国结盟,那只会给第三帝国带来无尽的灾难!”希特勒满脸不屑的说道,“我们只是给华援建了一个德械师,到现在就有至少十万的日军被吃掉。中国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又去找苏联人的麻烦,鬼知道他们明天还会像疯狗一样去咬谁。我们只需象征性的声援下日本,然后看着日本人去和俄国佬缠斗就好。”
希特勒一直关心着中国的战事,每周都会查阅曼斯坦因从西安用电报传回德国的战报,对华毕成自中日开战以来的表现心中也是大加赞赏。虽然在日本政府的交涉下,德国中断了和武汉政府的军火贸易,并打算召回在武汉政府的军事顾问人员,但一直坚持履行和华毕成达成的军事援助协议。因为希特勒觉得华毕成比武汉那个光头更有投资价值。
“元首英明!”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由衷的赞叹道。
“我们的超级炸弹怎样了?”希特勒拍了拍戈培尔的肩膀。
“一切都很顺利,两三年内应该可以研制成功。”戈培尔兴奋的说道。
“很好!日耳曼民族终将成为世界的主人!”希特勒挥舞着拳头。
“元首万岁!”
……
相比英、法还有德国鲜明的立场,大洋对岸的美国态度可就显得暧昧多了在华盛顿看来,日本人的胃口实在是大得惊人,这个本土面积不及中国任何一个中等以上省份的岛国,不仅向身边的中国张开血盆大口,而且不待吞嚼化尽,又一拳向北面的苏联身上擂去。实在是已经犯了兵家之大忌。
日本同时向两个大国挥动战刀。而在国内仅留下一个以新兵为主的近卫师团防卫本土。实在是冒险至极。也让罗斯福觉得无法理解。但自诩有天照大神护佑的日本人却真的就这么干了。这个弹丸小国似乎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危险,他把远东的局势搅得动荡不安。现在回头想想,罗斯福开始觉得史迪威从武汉发出的那封电报有些道理了。日本人就是疯子,迟早是会太平洋下手的。
所以当见到日本在远东挑起战火之后,美国人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他们寄希望日本能够因为攻击苏联而放弃太平洋,又希望苏联能够在远东给这些“日本猴子”一个教训。这种矛盾的心理也正好说明了美国的态度,美国虽然意识到了日本的威胁,但是依然还抱着一丝侥幸。
看来只有珍珠港的惨剧,才能让山姆大叔完全看清楚日本人的嘴脸了。
中国作为日本的直接受害者,自然不可能对发生在远东的这场战争袖手旁观。身处武汉的蒋委员长得知了日本进攻远东苏军的消息之后,立即给苏联大使鲍格莫洛夫打电话求证消息的真伪。
当苏联大使鲍格莫洛夫在电话里面用愤怒的语气证实了苏联远东部队受到了日本的偷袭之后,蒋委员长内心的喜悦终于丝毫不加掩饰地挂在了他的脸上。
太好了!形势终于要变了。
蒋委员长当然不会坐失良机,放过这可能会改变中国抗战命运的天赐良机。当初苏联和日本还在远东打口水仗的时候,蒋委员长就曾指示外长王宠惠致电莫斯科表示中国会坚定的站在苏联一边。这封电报除了给斯大林猛戴高帽之外,还声称蒋委员长领导下的4万万中国人将同苏联战友一道反击日本人,言辞中肯、热烈,似乎一夜之间,斯大林在蒋委员长的心目中已由一个对中国有领土野心的红色魔头,变成了武汉政府最可靠的朋友。
在国内的军阀混战时期,蒋委员长这一招“远交近攻”的手法曾经屡试不爽,现在蒋委员长又将这一手用在了斯大林身上。蒋委员长就是想要先把水搅混,然后将斯大林手下的苏联军队绑上对日作战的战车。
蒋委员长仿佛已经看到身穿黄色军服的日军与穿戴着皮帽皮靴的苏军在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杀得天昏地暗,一队队日军不断地撤离中国战场,从陆上、海上向北、向东,进入朝鲜半岛,进入蒙古,进入苏联。而他则驱动着武汉政府的百万大军,沿着曾经败退的路径,杀向华东、杀向华北,收复南京、上海,光复北平、天津和东三省。整个中国又重新回到南京政府的统治之下,或者更确切地说回到他蒋委员长手里。
如果这一切都能够成真的话,那蒋委员长的形象一定会比一年前高调宣布抗战是还要光辉。一统的中国!一统的军队!那将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场景啊!蒋委员长简直有些醉了。
眼下蒋委员长就等着看莫斯科会对日本人的挑衅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了。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当斯大林听到日本朝鲜方面军对远东的苏军动手的消息之后,也不禁失神了片刻。疯狂的日本人可恶的黄皮猴子居然真的动手了东京这是要干什么?和苏联全面作战吗?
由于苏联保密部门的出色工作,远东这场突发的战火并没有打破莫斯科夏夜的宁静,除了斯大林和苏军中的高级将领,还没有其他的人知道日本队苏联亮出了凶器。再加上持续多时的大清洗,基本上已经完全清除了不服从斯大林的声音,这让斯大林多了许多的操作空间。
其实自从德国的大军云集捷克的边境线,斯大林就已经嗅到了战争的气息。在莫斯科的指挥下,苏联开始了一系列的备战动作。
眼下苏联国内的许多工厂已经停止了民品生产,转而投入到飞机、战车和枪炮的制造行列中去。在国际上,为了避免让苏联受到了来自日本和德国的两面夹击,斯大林向中国的武汉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可即使是这样,日本人还是腾出了手脚在远东给了苏联一刀。
斯大林现在对苏联驻中国大使鲍格莫洛夫的工作感到很失望。鲍格莫洛夫将苏联兵工厂生产出来的大批军械用很低廉的价格卖给了中国人,但是却没能影响到武汉政府的决策层。如果中国军队现在在华中继续和日军打的你死我活,日本又怎么敢攻击苏联?
看来是时候将鲍格莫洛夫召回国内交给政工部门好好的查一查了。
宽大的办公室里,只点了一盏台灯,灯光照着斯大林身上,然后在墙壁上拉出了一个巨大的影子。斯大林握着他那几乎不离手的大烟斗,忧心重重地在屋里来回踱着步,思索着。虽然他对日本挑起军事冲突并不感到意外,但这次冲突的规模还有日本人选择发动的时机还是让他有些意外。日本在这个时候采取了这种既不理智又让人费解的行动。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
斯大林觉得他的脑海里面就象是塞了一堆乱麻,扯不清、剪不断。近几个月来,欧洲的不断恶化局势和苏联国内的肃反运动,使斯大林象一部昼夜运转不停的机器,非常的疲劳。
斯大林为了使他的意志能够无条件地实现,亲自导演了这场肃反运动。历史的车轮碾着一堆堆的白骨,飞快的前进着。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仅苏军内部就有3。5万名军官被处死,其中还包括让希特勒畏惧的苏联杰出军事家、红军总参谋长留哈切夫斯基元帅。及苏军5名元帅中的另外两名元帅。一时间,军队内外人人自危,都担心有一天横祸会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
更加令人遗憾的是,斯大林一向意志坚定,甚至可以说是固执的可怕。他认准的道儿就一定要走下去。斯大林从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也从不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后悔。
斯大林首先需要的是队伍的“纯洁”,国内的安定,其次才是军队的强大。日本人现在不早不晚地闯了进来,有些打乱了斯大林心中的计划,这使斯大林既有些不安,又对日本人充满了怨恨。
十天之前,潜伏在东京的苏联情报人员还曾发来一份情报,称日本无意对苏作战。现在看来这份情报显然是错误的。东京究竟打的是一张什么样的牌呢?这让斯大林百思不得其解。若论实力,苏联并不怕日本。但如今来自欧洲大陆的威胁却使斯大林不能不慎重考虑对日本的策略。作为一名出色的战略家,斯大林无法接受这样一种局面:当苏联与日本杀得精疲力竭之时,强大的德国突然从背后杀来,导致苏联全面崩溃。
这时候,斯大林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地打开了,苏联国防委员伏罗希洛夫元帅轻轻地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立在一旁。可斯大林就象是没看见伏罗希洛夫元帅一样,仍然在那里想着他的心事。
斯大林对日本人的警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日本征服朝鲜半岛,并在中国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苏日边境从此就不那么太平了。自1936年起日军便屡屡在边境上挑起冲突,迫使斯大林不得不强化国防建设,在边界处大修防御工事。咬着牙拿出有限的卢布,组建、充实了远东方面军和太平洋舰队,并同蒙古签订了军事盟约。但这一切仅仅是权宜之计,斯大林并不想真正与日本人动手打起来。
欧洲局势象失去控制的瘟疫似的不断恶化并四处蔓延时,斯大林的头脑却越来越清晰。在斯大林的眼中,日本人就算再张狂,毕竟远不如德国那么有威胁,只有希特勒领导的德国才是苏联的最大敌人。
斯大林是想避战的,但是日本人却偏偏不放过他。东京日本陆军少壮派势力日渐扩大,“北进论”在东京愈益猖撅,对苏联远东红军发起试控性攻击的念头一天比一天迫切起来。政治大将留希科夫的叛逃象一根导火索,引燃了日军“北进派”那疯狂的欲念。
斯大林终于被推入了困难的抉择之中。他吃不准日本人的真正意图。如果苏、日由此导致出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苏联必将以鲜血和生命来捍卫国家,但淌血的苏联势必引起纳粹德国的注意,这一效果则正是玩弄绥靖把戏的英、法所想要看到的。斯大林觉得他象是被推上了一座陡峭的山岩,稍稍处理不当,带来的都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斯大林缓步踱回桌边,捏起一撮烟丝不紧不慢地往烟斗里塞着。桌上台灯发出的幽光照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明暗相向,一脸冷峻。他看了眼伏罗希洛夫元帅,然后地开了口:“伏罗希洛夫同志,前线情况怎样?”
“斯大林同志,敌军今天又进占了沙草峰。前线指挥员报告,敌人控制两座山峰后,全面转入防御,似乎没有继续进攻的迹象。”
“我们后续部队在哪里?到达前线需要多久?”
“预备队正向前线调动中。装甲师大约需两天,而步兵师至少得三天。如果途中没什么意外发生的话。”
斯大林微微点了点头,突然,他停下了脚步,转向元帅问道:“你认为日本人挑起这场冲突的目的是什么呢?在这件事上东京和前线的军人们会不会存在分歧?”
斯大林两道锐目象两柄剑,伏罗希洛夫一时有些张皇失措。平时,斯大林很少要国防委员会的元帅、将军们单独拿意见。这使他极不习惯于今天这种场面。伏罗希洛夫元帅知道不开口不行,只得咽了咽唾沫,望着斯大林,慑儒地答道:“我想,我认为这也许与那个伟大祖国叛徒的叛逃时间有关。驻远东一带日军有10余个师团,兵力集中。而我远东军区防御面过大,兵力分散。也许日本人在东京的授意下想钻我们的空子。”
“那么你认为日本人是想与我们大规模开战吗?”斯大林继续问道。
“从目前敌方兵力看,似乎不可能有大的升级。但日本人喜欢冒险。比如中国的满洲事变,日军兵力并不多,可仗却越打越大。”
“嗯!”斯大林轻轻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伏罗希洛夫同志,我们对这场冲突,还要认识到它的复杂性。东京这次采取军事行动,究竟是什么意图我们不清楚,但我总有一种感觉,今后时局的发展,也许就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态度。眼下,我们抽不出太多的部队到远东去,一定要设法把这次事件控制住。”
最后,斯大林从嘴上取下烟斗,表情凝重地吩咐道:“你现在回去抓紧布置反击工作。告诉前线指挥员,一定要拿出全部力量,给人侵的敌人以迎头痛击。只有在军事上给敌人以教训,远东的安宁才能有保障。另外,总参谋部也得做好远东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准备。眼下局势这么动荡,什么事不会发生呢?”




铁血抗日 496.第496章 喜欢失明的裕仁
叶山海滨夏宫,裕仁天皇看着跪坐在他对面的参谋总长闲院宫亲王还有外相宇垣一成,陷入了沉思。他的这些臣子们,总是会给他带来新的麻烦。
之前的那场御前会议讨论,不但没能解决掉华中日军要不要进攻武汉这个难题,反而还引发出了新的问题。
陆军的主力现在远离日本本土,内部又有许多喜欢冒险的战争狂人,这样一部难以管束的战争机器随时都可能给日本带来危险和战火。即便是裕仁这位日本天皇也难以控制陆军的野心。
由于陆相坂垣征四郎提出的“武汉战略”没有在御前会议上获得通过,陆军的“北进派”觉得终于等到了天赐良机,于是授意朝鲜方面军和关东军在远东边境线上与苏军搞起了摩擦。上次御前会议结束后,陆相坂垣征四郎和参谋总长闲院宫亲王几乎是天天往皇宫跑,就是期望能从裕仁天皇手中拿到对苏联用兵的诏书。
可是对于到底要不要现在就挑战苏联,裕仁天皇的心里却还根本就没有准主意。
不仅他这位天皇在犹豫,整个日本都在犹豫。内阁的大臣们也在要不要“北进”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很显然这一次政府和军方又没有能做到齐心合力这让裕仁天皇感到非常的心烦。
毕竟,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红色苏联可不是处于困境中的中国。要日本下决心和苏联决一死战,的确是要慎重考虑。
作为陆军的老对手,海军这一次又对陆军的计划表示了反对。海相米内在得知朝鲜方面军和关东军打算实施“北进”作战的消息之后,便立即解除了他和陆相坂垣征四郎之间结成的攻守同盟,转而站在了主张陆军停止继续使用武力的外相宇垣一成一边。
如果说华中日军攻打武汉的计划只是让海军感到了不满,那朝鲜方面军和关东军进攻苏联计划则已经彻底触怒了海军。
一旦日本和苏联开战,这场战争根本就不能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如果真的让陆军将日本的“家底”都拿去和苏军消耗光了,日本海军还怎么实现他们“南下”的战略?
所以海相米内誓死也要阻止陆军进攻苏联,他和外相宇垣一成组成的这对新搭档同样是天天往皇宫里面跑,最近这些天基本上是陆相坂垣征四郎和参谋总长闲院宫亲王刚离开,海相米内和外相宇垣一成就到了。
每每陆相坂垣征四郎和参谋总长闲院宫亲王刚刚说动了裕仁天皇,海相米内和外相宇垣一成就将裕仁天皇心中向陆军倾斜的天平又扶了回去。两派势力斗法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裕仁天皇始终无法拿出最后的决断。整个日本政府都处在了迷茫当中……
参谋总长闲院宫亲王仗着与裕仁天皇有血缘关系,壮着胆子开口打破了沉默,闲院宫亲王对裕仁天皇说道:“帝国必须以武力夺取和苏联有争议的地区,当然,陛下如不批难,朝鲜方面军就不能行动。
裕仁天皇静静地听完了闲院宫亲王的上奏,然后突然开口问道:“如果帝国现在对苏俄动武,胜算几何?”
闲院宫亲王有些拿不准裕仁天皇的想法,所以他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从目前情况看,升级局部冲突的可能性很大。大本营认为在这样狭窄的地带,苏军根本就无法出动大批军队,因而应该不会导致大规模的战争。对于这个判断我非常的认同,陆相和我都认为这次是帝国向苏联显示实力的大好时机。当然,如果有意外发生,战争也不是没有可能得到扩大。”
滑头的闲院宫亲王让裕仁天皇感到有些不快。对于这个比自己年长几十岁的皇族亲戚,其实他并不喜欢。裕仁天皇冷冷的看了一眼闲院宫亲王,然后问道:“意外?难道这些大本营就设想不到了吗?朕倒是很想知道,大本营对这场战争到底有没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应该不会导致大规模的战争?谁敢给朕一个保证?战端一开,一切还能够控制得住吗?如果真的失去控制,演变为一场全面战争,帝国该怎么办?以帝国目前的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如何应付得了同时对苏俄、对支的两方面战事?”
裕仁天皇的一连串质问让闲院宫亲王额头上汗如雨下,跪在闲院宫亲王边上的外相宇垣一成偷偷地看了一眼恼怒的天皇,心中暗喜他感觉现在是个打倒“北进派”的机会。
宇垣一成今天是带着一肚子的怒火赶来觐见天皇的。朝鲜方面军的第十九师团已经在苏满边境上磨刀霍霍,而他这个当外相却压根不知这么一回事。要不是海相米内及时通报了讯息,宇垣一成还差点准备派人到莫斯科去和苏联人谈和解。他差一点又成为了外交界的笑柄。
外交界最讲究的就是信誉,可日本陆军眼中却根本就没有这两个字。在日本的外交历史上,经常是外务省在前面还没谈出个结果来,陆军就在背后下了黑手。可以说是完全因为陆军,日本外务省才会在国际上名誉扫地为此,宇垣一成恨透了陆军。
望着面前一身便装的裕仁天皇,外相宇垣的心中敲起了小鼓。宇垣一成非常的清楚,要说现在能让陆军的疯子们听命的人,恐怕也只有眼前这位日本的天皇了。
1...255256257258259...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