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城北风
易泰一阵苦笑:“胡县长,你这不是难为我吗?我要是能这么快想通这些,早就。。。。。。”
易泰叹了口气,转头对江天放说:“小江县长,人不服老不行啊;先别管这个计划将来实施的情况如何,能想得这么远,就不简单。昨天开会,我还有想法,觉得你‘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呢,冲劲是有,只怕是眼高手低;现在想想,真是惭愧啊。”
江天放连连摆手,说:“易县长,我是真的敬佩你的人品;说句实话,我来这里就打听过了,老百姓是真没有人说你半个‘不’字;社会的发展,青山县的发展,都有个过程。我这不是正赶上了发展的起步阶段吗。这个计划,如果没有你来亲自实施,单靠我一个人,也许能成功,但时间上,至少要推迟一两年。有想法不见得能让老百姓接受,这就是我们平时挂在嘴边的群众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再好的想法也白搭。”
胡子敬渐渐觉得自己有点看不懂江天放了;最开始,他和易泰一样,觉得这是个“愣头青”,现在看来,才两三天时间,从灌汪利权的酒开始,到分工会,再到省里的药材基地,然后是汉中制药厂来访;都是吻合这这个方案在进行,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走得异常踏实;全然不是无章法的乱拳。
“胡县长,你现在相信我说的农民收入翻一番了吧。”易泰转头看着胡子敬说:“真的照这个方案做,翻一番真是太简单了;我都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气了。”
胡子敬点点头,很诚恳的说:“小江县长,说句实话,这个方案我还得回去研究一下;整个计划的实施,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你先说说,第一步打算怎么办?”
“首要的事情,就是把汉中制药的药材基地定下来;这个是标志性的工程。然后才是药材加工厂;加工厂的事情我出面来谈。”江天放停顿了一下:“至于省里的药材基地,我会在年前落实。”
“不过,光靠两个药材基地,还不能做到全面种植药材的程度;得发动广大干部,全面出击;我会制作出一个药材基地的宣传方案,让我们的干部,按这个宣传方案,寻找更多的药厂,来我们青山县建立药材基地。有了汉中制药厂的示范效应,加上我们的良好环境,宣传措施,肯定能吸引更多的药厂来投资。也只有药材基地的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我们才能顺利的实施第二步。”
他喝了口茶,继续说:“明天的谈判,我会出面;我估计药材基地的问题不大,只要能突出我们野生种植的特点,汉中制药没有理由拒绝。真正有难度的,应该是药材加工厂,这个事情还得请胡县长定个框架。”
“你说,我全力支持。”胡子敬表态很坚决。
“一个是建厂的土地,这个如何解决;二个是建厂房的资金,我们从哪儿来?”江天放慎重其事的提出了问题,才继续说:“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合作建厂的谈判就好解决了。我初步的打算是三七持股。”
“你说的那两个问题,我这几天就给你答复。”胡子敬说:“三七持股,也差不多了;我们能占30%,估计收回投资也就一两年的时间。”
江天放摇摇头说:“不,是我们占70%。”
;
官雄 第二十三章 吃豆腐
易泰听了江天放的“70%”,连椅子都被他惊得挪动了地方;胡子敬也连连摆手,说:“小江县长,你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咱们做事情还是得公平,讲道理;不能一味的追求利润。”
胡子敬这不是在为江天放减轻压力,他是在为自己减轻压力;这个厂要是建成了,县政府至少还能有收入,要是事情黄了,那就屁都没得了。
“我的要求不高,能有51%,让县政府占据主导权,就应该很知足了,实在困难,40%也可以接受。”胡子敬继续解释说:“我们需要付出的成本很有限;土地,我们青山县多的是;建厂房,那花不了几个钱,又不是建高楼,也不要装修;几根木头几口砖的事情。主要是我们财政实在是困难,这点钱我得另外去想办法,所以才说过几天答复你。”
江天放笑了笑,没有反驳,只是说:“胡县长,那我心里有数了;我尽力去谈,但可以很确切的保证,这个厂,我一定会谈下来,不会让它黄罗。”
“那就好。”胡子敬就是要他这句话。
宁小藏是江天放叫来的,看情形,两人关系还很不一般;原来他还有点担心江天放,会不会替汉中制药厂的利益着想,影响了政府这边的利益。不过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只要江天放不是很过分,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算了,谁还能没有几个朋友?
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成本利益都是摊在桌面上的,江天放却漫天要价,想占加工厂70%的股份;胡子敬反而开始担心起来,怕江天放为了这份政绩,过于损害汉中制药厂的利益,如果因此而导致合作失败,药材加工厂建不成,那样的话,县政府可得不到一丝的好处了,那不是得不偿失?
江天放的承诺让胡子敬很安心,至少到目前为止,他很相信江天放的人品。
“那好,我们祝小江县长,明天马到成功。”胡子敬和易泰与江天放握手告别后离去。江天放却叫住了办公室主任武方,和他耳语一番,才上楼休息。
他很想去宁小藏那和她聊聊,毕竟明天的事情,需要相互交底;可他又有些害怕,害怕什么呢?江天放似乎清楚,却又不是很清楚。这样迷迷糊糊的,竟然睡着过去。
一大早,江天放还刚刚起床洗脸漱口,便听到了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正是宁小藏。
“你是不是得请我去吃早餐啊?”她打扮得整整齐齐,昨晚应该睡得很香,精神格外的清爽。
江天放指了指嘴里的药膏泡沫,没理她,径直进了卫生间;过了半晌才出来,对她说:“行啊,想吃什么?”
“我听说青山县的魔芋豆腐是一绝,得去尝尝。”
“行,只是我也得找找,看哪儿的最好吃;你知道的,我也才来两天。”
两人下得楼来,稍一打听,就有人告诉他们:“吃魔芋豆腐,当然得去满叔那了。”
满叔是个人名,也是个店名。
两人找到店子的时候,店里已经坐了大半位置。
满叔是个老年人,他做魔芋豆腐有特点。
先将火旺旺的烧着,然后将个小钵子放在炉上,倒半钵清水,然后再将魔芋豆腐倒入,加盖清焖;等水烧开,才加入他的独家高汤,用文火焖;等汤煮沸的时候,加入花生米、葱姜蒜,再加少许高汤,加盖焖10秒,才可食用。
两人等了大约五分钟,魔芋豆腐就端上了桌,揭开盖,一股浓郁的香气,和着那水汽,扑鼻而来,令人食欲大增。
江天放拿起调羹就舀,入口又香又滑又嫩,大呼过瘾;吃完一钵,江天放又叫了一钵,这才作罢。付了早餐钱,再看看对面的宁小藏,还在小口小口的吃,却也是深陷其间,自得其乐。
“真是极品。”宁小藏长长的呼了口气,由衷的赞美:“看你请我吃这么美味的早餐份上,我可以回答你几个问题。”
“我没问题要问啊?”江天放莫名其妙。
“你就不想了解下,我们厂关于药材基地的构想?”宁小藏在引导他。
“那有什么好问的,都是些明摆着的事情。”江天放不为所动。
“我可给了你机会啊?别到时候被我们厂里那些技术人员刁难了,找我诉苦。”宁小藏继续给江天放机会。
江天放眨了眨眼睛,笑着问:“你是不是想从我这里套出点什么?其实,你可以用点那什么计的。”
“什么计?美人计啊?你是不是想吃我豆腐啊?”宁小藏大嗔。
“我还要吃你什么豆腐啊,你那豆腐不还是我出的钱。”江天放打趣着说。
宁小藏有点气,站起身就走,边走边说:“不识好人心的家伙;真是笨死了。”
江天放追上去,摇摇头说:“只要你到时候别说我欺负你就成。”
“你就拽吧;不是什么东西你都懂的。”宁小藏狠狠的摇了摇头:“气死我了;上午带我去哪玩?”
“不会又爬山吧?”江天放苦了副脸说。
一想起昨天爬山自己的羞态,宁小藏的脸顿时红了:“想得美;要不,去你办公室等等?我们厂的人应该很快就到了。”
江天放不知道自己又占了什么便宜,还“想得美”;只是点头道:“嗯,也好,我上午还得做点准备。”
到了办公室,江天放见宁小藏很少无聊,拿出一叠资料递给她说:“考考你,看你识人的本事如何?”
宁小藏拿过一看,是几个人的资料:“是帮你选秘书吗?”
江天放点点头:“嗯。”
“这三个不行。”宁小藏随便瞟一眼,就“咔嚓”了三个。
“你看都没仔细看,怎么就说不行。”
“女的啊?当然不行;你是有老婆的人了,再说,政府部门领导忌讳这个。”宁小藏振振有词的说。
后面还有三个人的资料,她倒是看得仔细,可还是摇了摇头;只得拿起那三个女孩的资料再看了看,看了会,不禁“咦”了一声,才说道:
“小放,你是不是天生有艳福啊?我看就这个女孩子合适;应该是太合适了。”
“那你说说,怎么就合适了?”江天放笑着说。
“你有的是想法、创意,需要一个协调能力强的人来具体执行。”
江天放点点头。
“你将来迟早要升上去的,你的秘书必须具备比较高的素质,适应更高层次的政治生活。”
江天放还是点点头。
“昨天晚餐,只有政府的人出面,没有县委的,说明青山县党政不合;这种局面下,你需要一个背景清白的秘书,不能和本地牵扯太多。”
江天放有点惊讶了。
“最关键的一点,既然是女秘书,当然不能是已婚的;免得以后有啥事,人家丈夫来找麻烦。”
江天放晕倒。
昨天今天都在乡下,是靠高科技发布的章节!各位,有票票的砸我啊,谢谢!
;
官雄 第二十四章 谈判(上)
上午九点半,武方进了江天放的办公室一趟,看到宁小藏在,打了个招呼后,递给他一些资料;江天放仔细看了看,点点头说:“很不错,很全面。”
上午十点,汉中制药厂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达县政府,并拒绝了休息的安排,要求立刻开始谈判。
江天放和宁小藏都没去会议室,由武方先行接触。
十一点,武方向江天放汇报:“现在僵持不下。”宁小藏露出了得意的笑脸。
江天放跟着武方去了会议室,宁小藏没动,还在江天放的办公室喝茶,很是悠闲。
汉中制药厂一共来了四人,两名管理人员,两名技术人员。为首的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看上去有些老到,说话也理直气壮的。江天放和他们点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然后问:“现在什么情况?”
“主要是收购价格和方式,药厂坚持认为,这属于他们的经营行为,政府不应干预。”武方回答说。
江天放不置可否,而是转头向那个“眼镜”说:“昨天宁厂长表态,要投入两千万,用于药材基地建设,是不是这样?”
“眼镜”朗声回道:“是这样的;原来打算只投入一千万,后来宁厂长感觉青山县很有热情和诚意,追加投入一千万,这也显示了我们汉中制药厂的决心和态度。”
“那你们这两千万计划如何安排?全部用于购买种苗?”江天放显得很有兴趣的问。
“那不全是,一部分是种苗资金,一部分是技术培训指导费用,还有一部分是将来的药材收购资金。”“眼镜”倒是回得很实在。
江天放呵呵一笑,说:“我想也是,要是两千万全部采购种苗,那将来产出的药材,你们厂也消化不了那么多;我再问一句,你们打算种植哪些品种的药材?”
“暂时主要是黄精、牡丹皮、乌药、白芍这四种。”
江天放拿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然后才道:“到底是明星企业啊,算盘打得也太精了。”
“江县长此话怎讲?”“眼镜”皱起眉头问。
江天放没有回话,只是拿起桌上的一叠资料,走到四人那边,逐个分发:“这是气象部门历年来对青山县的气象信息记录,包括降水、光照、湿度、气压,你先看看。”
“这是国土部门关于大青山的地质结构、矿物质分布与含量分析报告,你们参考下。”
“这是农业林业部门,关于大青山植物分布、植物种类、生态环境分析报告;还有历史动植物种类记录,现存种类、数量的调查。”
“这些资料,本来是属于内部资料,是长年的积累分析,虽然不是针对你们厂做的一个调研报告,但贵在原始和真实。今天拿出来给几位看,那是因为,各位都是药材种植方面的行家,请你们根据这些资料来判断一下,大青山的环境,是不是适合你们提出的那几种药材的种植与生长。”
江天放说完,走回座位,等他们仔细的查阅那些资料。
过了半晌,“眼镜”才抬起头说:“客观科学的来评价,大青山的确是最适合这几类药材生长的地域;这也和我们以前的预判吻合,只是这些资料,比我们原来调查整理的资料详细很多。贵县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
“县政府的规划是,将所有药材的种植,全部放入大青山;也就是说,不是采取传统的在田地里人工大棚栽培,而是野生原生态种植。”江天放很郑重的说:“野生种植的药材品质,与人工栽培的药材相比,你们觉得会是同一个档次吗?”
这个道理普通人都知道,人参之类的不说;就说蘑菇,野生的味道就要比防空洞里生长的,要鲜美很多。
“贵厂每年用于这几类药材的采购资金,不会低于两千万;你们还是用这两千万,不但收购到了野生药材,还建立了稳定的原材料来源基地;不但免去了历年奔波采购的烦恼,还免去了近年药材价格飙升带来的成本增加。你们自己说说,这个算盘是不是打得也太精了?”
药厂几人面面相觑,江天放说的这些,正是他们建立药材基地的动机和成因。现在江天放历历道来,就仿佛参加过他们的研究会一般,将期间的来龙去脉分析得有条有理,就差扳着指头和你算成本和利润了。掌握了他们的命脉,那药厂坚持不放松收购价格和方式的原因,不就一目了然?人家不点穿,那是给面子而已。
“那你怎么敢肯定,我们以前所需要的采购药材资金,每年是两千万?”门口突然传来宁小藏的声音。她坐在江天放办公室很无聊,心里也实在很好奇,想知道江天放到底会如何对付她那些下属,也就到会议室来了。
刚才,她已经听了有段时间了,对江天放的思路、分析,不得不佩服;这个小男人,怎么就这么难“驯服”呢?
江天放的那些分析,唯一的漏洞就是,他的所有判断,是建立在药厂采购成本是“两千万”这个数字的基础上,如果这个判断是错的,那后面的推测就可以全盘否定了。
可江天放的判断很准确,与事实相差无几;宁小藏实在好奇,这是药厂内部机密,江天放怎么可能知道呢?
“宁厂长在办公室坐不住啦?”江天放开着玩笑说,如何起身将她请到会议桌前坐下,这才说道:“你说我怎么知道的?是我们两个之间的秘密,还是不要公开的好。”
宁小藏大羞,脸顿时红得要滴出水来,头也低了下去,心里美滋滋的,却还在暗自思量:“这个小男人,怎么可以当众说这话呢?这不是。。。。。。”
药厂几个人听了江天放的话,再看看宁小藏,都大跌眼镜;平时那个说一不二,坚决果断的厂长,原来也有这般小女人的娇羞时刻?以往,他们只是崇敬厂长的人品、能力,却忽视了她是美女的这个本质。再看看江天放,他们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态:“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呢。。。。。。”
宁小藏羞了半天,才抬起头来,水汪汪的眼睛望着江天放,娇嗔着说道:“不行,你今天非得给我说清楚不可,不然。。。。。。”
众人都一愣,随即又戏笑起来;特别是药厂那几个人,都在心里大呼神奇:“原来,我们宁厂长也会撒娇啊?”
;
官雄 第二十五章 谈判(中)
看着宁小藏羞恼的模样,与往日的精明强干相比,别有一番风情,江天放也起了戏谑之心。
“这有些事情,咱两人定的,让外人知道了,是不是不妥呢?”
“不行,必须的说。”
“当真要说啊?”江天放笑着问。
宁小藏虽然害羞,却也好奇:“当然要说。”
“说出来你不后悔,不怕大家知道?”江天放笑意渐浓。
宁小藏听出了这话的歧义,脸色更羞:“我才不怕呢。”
江天放笑得有点贼兮兮的了:“你是不是担心厂里同事误会你啊?”
大伙也笑得贼兮兮的,这根本就不用解释了,我们不会误会的,因为这不是误会,摆明了就是事实嘛。
“我就是担心他们误会我重色轻友。。。。。。”宁小藏转眼一见众人那戏笑的神色,马上收回了后面的话,一跺脚,细腰一扭,眉目流转着星火,粉脸带着恼怒:“你到底说还是不说啊?”这话结尾的那个“啊”,拖了老长的调。
江天放跟着众人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好,我说,我说。”
“你们汉中制药厂,原来的产值大约是一个亿,上了新的生产线后,产能又提高了一亿;我就算你们满负荷运转,再加班加点,总体产值,最多也就提高50%,到三亿已经顶天了,对不对?”
“眼镜”点了点头:“应该到不了,那样的话机器严重超负荷运转,会大大缩短使用寿命,得不偿失。”
江天放接着说:“我就按三亿产值计算,宁厂长,你还记得上次我们的约定吗?”
众人一听,“果然有名堂”。
宁小藏有些迷惑,江天放指的约定应该是与军民大药房的购销合同;但她不明白,这和药材基地,和药材采购有什么关系?她只能点点头,等待江天放揭开谜底。
“按省级代理价格,下降29%,你们厂仍然可以接受,这说明,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上,你们还是有利润的;如果把税金按比例加进去,你们的成本应该低于省代价格的50%。是不是这样?”
宁小藏很清楚药厂的成本结构,她点点头说:“基本差不多。”
“按三亿的50%计算,你们的成本是1.5亿;这其中,包括了两部分,一是你们的生产原料采购成本,二是固定成本,也就是人员工资,设备折旧,销售宣传费用;我按2:1的比例来估算,你们原材料的采购,总体不会高于一亿。”江天放说得很肯定。
“眼镜”一众人,都已经很惊讶了,这个江县长也太能推理了吧,可是人家的推理有理有据,并且结果与事实相比,差距不大。
江天放继续解释:“你们药厂生产的药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西药,是采购化学原料;二类是中成药,或者掺杂了中草药;而这两个类别,你们的销售额,比例应该在6:4,也就是,中草药的总体采购,不会高于四千万。”
“你怎么知道的?”宁小藏惊呼起来,销售数据是每个厂最核心的商业机密之一。
“我打个电话给我姐,不就能统计个大概出来啊。”其实,是刘越给出的统计数据,江子英还没那个脑子。而大药房的销售量,基本代表了各个医药品种的实际市场占有率。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你们一共也就七个大类的药品,稍加分析,就可以知道黄精、牡丹皮、乌药、白芍这四种药材,是你们的主要生产原料,大约占到了需要采购的中草药总量一半以上,所以,我估计你们的采购量,也就是两千万出头而已;抛去零头,我这两千万,说得不过分吧?”
众人彻底诚服;这个数据,如果让一般的外行来推测,也许永远也无法得出答案。
宁小藏虽然在心里赞叹不已,却还是提出了疑问:“你这些数据,都是凭你自己的感觉估算的,你凭什么就敢断定这个估算是准确的?”
江天放点点头说:“是啊,我都是估算,完全没有实际数据的支持,我自己也没有把握。”
“那不就得了,我就知道你是瞎蒙的。”宁小藏的话,间接证明了,江天放的结论与事实相差不远。
“不过,既然都是估算,那有高估的部分,就会有低估的部分;这两个误差的综合平衡,不是一样可以达到粗略的准确程度吗?”
宁小藏已经被江天放的这番推测彻底吸引,早忘记了刚才的害羞;她怔怔的望着江天放,对她的那些同事说:“你们现在知道,人外有人了吧;幸亏江县长是政府官员,如果他进入医药行业,只怕我们汉中制药,也无立足之地。”
“刘工。”宁小藏对那“眼镜”说,这人是汉中制药厂的总工程师。
“宁厂长,不服不行;来之前你说这里不好对付,我还。。。。。。”
“别说这个了。”宁小藏果断的摆摆手:“后面的谈判,完全按江县长的来;他如果要挖个坑,那咱们就往里跳,认了;他挖的坑,躲是躲不了的。”
后面的谈判很顺利;武方代表县政府,与汉中制药厂草签了两份协议。一个是《药材基地建设协议》,一个是《药材统购统销合同》。
《药材基地建设协议》规定,青山县政府负责农户的种植地域管理安排,组织生产;制药厂提供种苗,并以乡为单位,进行技术培训,并在青山县设立技术服务中心,负责技术推广、药材定级和收购;归属汉中制药厂药材基地的农户,统一与药厂签署协议,由县政府归档,进行监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