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官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城北风
小江县长和汪利权斗过几回,汪利权没讨着一点便宜,这是胡子敬知道的;万一自己把汪利权放在工程总指挥这位置上,小江县长愣是又把他给“拽下马”来,那大家脸面上可就都不好看了。
在汪利权和江天放的对抗这事上,胡子敬可看得很清楚,十个汪利权也不是小江县长的对手。小江县长真要是横下心来要整汪利权,估计汪利权只能回家喊老婆来帮忙了。
哪知道,小江县长听了这事之后,竟然没有反对,“那就给他个机会吧。”
胡子敬当时好奇的问:“你就不怕他在工程中动点什么手脚?”
江天放当时笑着说,“这我倒是不怕,他要敢动手脚,我把他那几个矿都拿来抵债……”
就这么的,在无数人惊讶的目光中,汪利权当上了这个总指挥。
“汪县长,过程进展如何啊?”汪利权既然这么给面子,胡子敬无论如何是得有点表示的。
“还行,进展蛮快,我搞了个‘生猪政策’,别说,还挺管用。”汪利权咧着嘴笑道。
“‘生猪政策’,什么意思啊?”连刘绍峰都好奇了。生猪政策是农业上的事情,怎么搬到工程上来用了?
“是这样,我买了十几只活猪,就养在那边栏里;只要他们能保证质量完成当天的工程进度,我就杀一头猪给他们加餐,工程队的劲头可不就足了嘛……”
汪利权这一说,在场的人都哄堂大笑起来,这也算“生猪政策”?
可你还别说,十几头猪也就几千块钱,如果真能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干劲,那也值了。
刘绍峰笑罢,问胡子敬:“工程的资金是怎么解决的?”
“原来我们做了几手准备,现在用不上了;光是门面的预付定金,已经有一千四百万到账,足够保证工程完工。”
“哦,这些到账资金,有财务帐查吗?”。刘绍峰有些不相信,这山沟沟里搞个市场,哪来那么多人买门面啊?
“有,我请财政局的叶梅局长给刘主任汇报吧。”
站在后面的叶梅这时走过来,拿着两本账本递给刘绍峰。
两本账,一本是正规的财务账,还有一本是台账。
财务账比较简单,台账的记录就很详细清楚了。上面不但有每笔定金的到账时间,还有对方的资料,购买门面的数量,价格,等等。
刘绍峰一边翻看账本,一边不时的提问:“对利润的预期是多少?”
“如果按计划的话,暂时的预期利润在三千六百万;刘主任您看这页,有个粗略的财务预算。”
“有把握吗?”。
“以为我看是有十分把握。预期对外销售的四万平米门面,现在已经付全款的有一万三千余平米,回笼资金八百四十万;预付定金的门面合计一万八千平米,回笼资金六百一十万,剩余几千平米的门面,现在咨询的客商很多,等到市场落成以后,销售肯定不是问题。”叶梅这个财政局长,俨然成了售楼部经理:“另外还有一万平米的职工福利门面,回笼资金三百万,这个我相信咱们职工都会抢着买,就怕到时候不够分的……”
“哦,你们还搞职工福利门面?具体怎么操作?”刘绍峰来了精神。
胡子敬这时说道:“具体的分配方案,我们政府的意思,是等门面建成以后,有咱们干部职工一起讨论商定,现在还没有定具体的方案。不过主要的原则还是定下来了,就是每平米300元;家庭困难但是符合购买资格的职工,可以分期付款;门面在十年内,只许出租,不能转卖;如果职工被开除或者自动辞职,政府按原价加银行利息回收门面。”
“想得周到啊,你们这是把干部职工和政府绑在一条船上了,不齐心都不行啊……”刘绍峰听了胡子敬的简单介绍,由衷的说了一句。
青山县这一招还真是狠;干部职工买了门面,出租自然会增加家庭收入,有个长期稳定的经济来源;可你要是想左手买右手卖,赚一笔走人,那不行,得按原价卖给政府;而对于那些有不法行为被开除的人,对不起,政府的福利收回,你不配享受这样的福利。总而言之,你安心的干好本职工作,政府会替你作想,谋取你该得的利益,改善你的生活,要是你不听话,嘿嘿……
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一排巨幅广告牌,刘绍峰抬头一看了一眼,问道:“那是市场的建筑效果图?”
“有市场的效果图,主要还是青山县城建规划的整体效果图。”胡子敬回答说。
事件中,原来做的那些巨幅效果图都被砸坏了,事情平息以后,李开重新制作了巨幅广告牌,想来想去,放在城镇中心地带,看的人固然多,可万一哪天再来个“聚众闹事”,谁受得了?干脆,把那些效果图移到工地这边来得了。
“你们还搞城建规划?”刘绍峰的惊讶不亚于听到苗怡说“世界领先技术”的时候;不过,这种惊讶,刘绍峰的心底更多的是觉得搞笑,这和听到老挝国要搞航天飞机有啥区别?
胡子敬听出了刘绍峰话里不以为然的意思,扭头对李开说:“你把情况向刘主任汇报下……李开还兼着城建局局长,这个规划,是由他主持设计出来的。”
李开走过来,先递给刘绍峰一本规划资料,说:“刘主任,您先看看,我再向您详细汇报。”
刘绍峰接过那本规划资料,城建规划是在宋誉华交给他调研的任务之外的,来青山县以前,他还没听说有这么回事,所以,在看资料的时候,刚开始还只是随意翻翻,可看着看着,速度就慢了下来,注意力明显更为集中。眉头先是皱紧,然后再舒展开来,不时颌首点头;越往后面看,他面部的表情越是丰富多彩。
看完资料,刘绍峰走到效果图前,指着那张全景图问:“这就是你们未来的青山县城?”
“是的,预计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建设。”
“如果我没看错,这个新县城是老城区面积的五倍以上了?”
李开回答说:“是的,目前的的规划,只做到了满足未来二十年的发展需要;扩大五倍的城区面积,是充分考虑了我们的发展速度,结合国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对人均住房、休闲娱乐、社会公用面积进行了评估后得出的,同时还考虑了我们的机关办公条件改善、商业、工业发展的需要。”
“设想很好,设计理念也很先进,说句心里话,至少在湖东省,我还没见过哪个县城有如此大的魄力,敢拿出这样一份超前的规划出来,看你们的意思,这份规划已经在部分实施建设了?”刘绍峰说。
“是的,咱们现在所处的药材批发市场,就是未来商业区的核心;您看那边。”李开手指着小清河南岸的土方挖掘现场说:“那边已经开始动工进行土地平整了,这份规划,在今年的县人大经过批准后,就会全面进入建设阶段。”
“不错,还能把规划交给人大代表去审议,听取更多的意见,这个措施倒是很有新意。”刘绍峰赞同道。
“这份规划,在交给人大政协评议之前,我们已经征求了各部门的意见,同时向社会公布,征求群众的意见;把这些意见汇总,再次修改规划以后,最后才是提交人大通过。”
“嗯,不管这个规划最后能不能实施,至少你们这种全新的工作审核程序,值得推广介绍;涉及到全县发展的大事,请人大、政协代表参与参政议政,这本来就是我们政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胡县长啊,你回头把如何请人大、政协,各部门、群众参与这个规划的评议、建议的过程,整理一份材料给我,我想就你们这个个案,做一个专题报告。”
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把砸到了胡子敬的头上,政研室做的专题报告啊,那就是在全省树典型了,在竞争书记一职这样的紧要关头,要是自己能得到这样的加分,那分量是何等之重啊
胡子敬喜不自禁的答道:“好的,我一定把材料做扎实了交给您。”
“我赞同你们请人大政协参与审议的做法,但是对你们这个城建规划本身,却是不敢苟同啊。”
刘绍峰轻轻的摇着头,略带讽刺的说……
第一百七十九章汪利权的生猪政策
第一百七十九章汪利权的生猪政策,到网址





官雄 第一百八十一章这叫抢劫
第一百八十一章这叫抢劫
宋誉华在一听江天放话就明白了,估计刘绍峰去青山县的目的,已经被江天放知看穿,也没什么好瞒的,他便笑道:“小放啊,你别怨我,这是老板安排的任务,我也不好提前跟你讲。”
“宋哥,玩笑话而已,你还当真啊;派人下来看看才好呢,免得老板总以为我是在胡吹。”江天放笑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干了事反而让老板猜疑,那还不如不干呢,你说是不是?派人下去把情况核实清楚,回来给老板个交待,他心里踏实了,反而是好事。我反正是对你绝对有信心了,也觉得没必要提前跟你交底,你也不是那种弄虚作假的人。再说了,利润那都是账面上的事,我提前告诉你也不可能变。你弄个大药房都能轻轻松松一年搞几亿的利润,这几千万,我想是不在话下的。”宋誉华半是玩笑半是吹捧的说道。
“宋哥,你是领导,说得轻松,你可不知道,我们下面人累死累活的干,哪有那么容易啊……”
“怎么样,刘主任在那边的调研还顺利吧?”宋誉华说。
“我也是刚刚和刘主任见面,调研结果如何,那你得自己去问他了。”江天放笑着,瞟了站一旁不大安宁的刘绍峰一眼说:“你要不要和刘主任说两句?”
“行啊,你叫他接电话。”宋誉华听话听音,知道多半是刘绍峰在那边给江天放脸色看了,自己派去的人,江天放不好直接驳刘绍峰的面子,所以才会打这个电话;要不然以他的脾气,不给刘绍峰难堪,只是甩手走人那就算是很给面子了。自己的人,还得自己出面说几句才管用,双方面子上都好看,这种顺水人情,宋誉华是很乐意做的。
刘绍峰接过电话,里面真传来了宋大秘的声音,如假包换。
“宋秘书长好,我是刘绍峰。”
“刘主任,调研还顺利吧?”
“宋秘书长,一切都很顺利,我明天就回宁阳,当面向您汇报情况。”
“顺利就好,本来只是想你下去核实些情况,不想大张旗鼓的。”
宋誉华这话,让刘绍峰惊出了一身冷汗,好在自己还没有太出格的举动,不然只怕是真收不了场罗。
宋誉华继续说:“既然你已经和江县长碰面了,这其实是个机会,你呀,好好和江县长聊一聊,听听他对政策的看法。你是坐办公室好分析研究的,江县长是在基层搞实践的,政策不是更需要靠实践来检验吗?你啊,要珍惜这样的机会……”
和宋誉华的通话结束了很久,刘绍峰还在想,宋秘书长怎么说,要我“珍惜机会”呢,他是在批评我呢,还是真要我向这个年轻人学习?
“刘主任,咱们边走边说吧。”江天放也是适可而止,很客气的说:“您有什么疑问,我都会尽可能的给你答案。”
如果宋秘书长是真要自己向江天放学习,这是刘绍峰不能接受的,凭什么啊?自己堂堂政研室的副主任,向一个贫困县的副县长学习政策?那传出去笑话大了。
但是再想盛气凌人的教训江天放,刘绍峰也不敢了;听到江天放这么一说,他有了主意。
“江县长,胡县长对你是推崇备至啊,我还真有几个疑问,想听听你的高见。”
江天放淡淡一笑:“刘主任客气了,但讲无妨。”
江天放这托大的口气,气得刘绍峰心里直痒痒;他哪知道,江天放是故意的这么说的,他想折服刘绍峰。
政研室在别人看来是个清水衙门,可在江天放眼里,断然不是。
政研室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省领导了解制定地方政策,贯彻执行中央及地方的政策,不但涉及到工商业、金融业、财政、外贸等问题,由于两年前与农村政策研究室合并,现在还负责农业政策的制定、试点、总结、推广。
在江天放对青山县的整体构思当中,有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针对农村的改革。他需要政研室这样一个机构来为他摇旗呐喊。
刘绍峰人看上去有些官腔,但宋誉华既然能叫他来青山县,那就说明此人有可用之处;但是,对于高高在上的刘绍峰,一味的迁就抬举,是无法令他折服的,需要打压,再用实力去征服他,才有可能为自己所用。
刘绍峰当然不知道江天放心里的真正想法,他只是在心里说,“好啊,你既然这口气,还但讲无妨呢,那就别怪我出你的洋相了……”
心里这么想,刘绍峰脸上却是笑眯眯的说道:“我刚刚看了你们搞的城建规划,确实是大手笔啊,这样的规划,只怕沪海、深圳那边,现在都不见得能像你们一样的高瞻远瞩,我看了,确实是心潮澎湃,在青山县能够建起这样一个美丽的城市,那简直是在创造一个神话啊……”
看看江天放没接茬,刘绍峰只能自己话锋一转,说:“我看你们的规划,建设的步伐很快嘛,今年下半年就要启动城镇居民的生活区建设,而且一动就是上百万平米,十几个生活小区,还有配套的学校、银行、医院、广场、体育场这些社会服务设施,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青山县的人真是有福气啊……江县长,按规划,那群众是不是明年就能搬进新居了?”
“差不多吧,建的快的生活小区,今年应该就能搬进去。”江天放肯定的回答说。
刘绍峰一笑,继续说:“我也知道,青山县的财政并不富裕,政府是不是一定有必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揽子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呢?这样做,是不是对财政的压力过大?”
应当说,刘绍峰的话,说得极为委婉,也是很有道理的。
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要解决城关镇四万余群众的生活、住房问题,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如果考虑到财政收入的实际情况,这完全是一个天方夜谭。
这个问题,连胡子敬也不知道江天放是怎么想的。刘绍峰这一问,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江天放。
“刘主任,你看那边。”江天放停下脚步,指着北边城区的方向说:“那一片高矮不一,破破烂烂的城区,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改善我们群众,干部职工的生活条件,让他们生活得更好,是不是政府的责任之一?”
刘绍峰正要开口解释,江天放摆摆手,断然打断了他的话头,继续说:“刘主任是政策专家,中央正在进*房改方案的调研、试点,这个你想必是知道的。”
房改是近年来社会的主要话题,也是中央一直在酝酿的一个涉及到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改革,刘绍峰自然知道。
我们国家以前一直执行的福利分房政策,机关、企业的职工工资虽然不高,但是,只要你工作了一定的年限,就有机会分到单位的福利房。1991年,国家在福利分房上投入的资金约800亿,占到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5。这笔钱,对于中央财政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为了节约资金投入到其他的建设领域,也是为了顺应市场化的呼声,住房制度改革被多次提交到最高层的会议上进行讨论,而这也一度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商品房此时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但是那节节攀升的房价,只能成为“一小部分先富起来”人的权力,普通民众只能是“望房兴叹”。很多城市居民,一家三代甚至四代挤在二三十平米的空间生活,这是很常见的现象。
一方面是普通民众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一方面是国家财政的拮据,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建房,怎么办?
当时的政策研究表明,取消福利分房,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刘主任,你觉得,国家真要是取消福利分房,这个政策对还是不对?”江天放盯着刘绍峰的眼睛,很认真的问道:“我们今天只是在探讨,但我想听真话。”
国家关于住房改革的政策并未最后出台,现在社会上的议论很多,刘绍峰也有自己的看法。
江天放没有直接回答自己的问题,却把话题引到了政策探讨上,刘绍峰想起宋誉华刚才说过的话,“听听他对政策的看法”,看来,宋大秘是有的放矢在讲,而江天放提到这个问题,也肯定是有备而来。
稍加思索,刘绍峰觉得,既然是探讨政策,那自己这个政研室副主任,就得拿出点像样的东西出来,不然还不叫江天放给看扁了?
“房改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首先,咱们既然现在在往市场经济发展,那住房制度,也应该市场化,这是潮流和趋势;其次,中央进*房改,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我们的中央财政,已经无法支撑这样庞大的一笔支出;第三,近些年,咱们干部职工的工资已经经过了几次大的调整,上涨的幅度很大,应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承受住房商品化带来的冲击。”
江天放看着刘绍峰,反问道:“中央财政拮据,就可以合理合法的将负担转嫁给老百姓?通过住房商品化、货币化,就可以把涨给老百姓的工资再拿回去?这不叫改革,这叫抢劫”
第一百八十一章这叫抢劫
第一百八十一章这叫抢劫,到网址




官雄 第一百八十二章房改的悖论
第一百八十二章房改的悖论
江天放这话一出,刘绍峰看着他是目瞪口呆。
把中央的改革政策指责为抢劫?这个江天放,还想不想当当副县长了?这已经不是桀骜不驯或是口无遮拦了,而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哦这么说又过了,但至少是……是什么呢?刘绍峰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了。
江天放微微一笑,说:“我这不是发牢骚,这么讲,是有我的理由的。”
刘绍峰这回是真来兴趣了,房改政策还在酝酿之中,各种各样的意见都有,他倒想听听,江天放这惊世骇俗的论断,理由到底是什么?
“我们就说你刚才讲的工资上涨;是,我们现在的工资水平和80年相比,是有大幅的上涨,刘主任是搞政策研究的,你说说,哪一次张工资,不是迫于通货膨胀的压力才调整的?工资还没涨,物价就已经涨了,等工资真的涨了,物价又跟着涨一截。是不是这样?”江天放问道。
刘绍峰点头说:“实际情况是这样,工资调整和通货膨胀是挂钩的。但是你也要看到,现在的工资水平,能够买的商品,比以前多了多少倍啊?我们的实际生活水平,比以前又提高了多少倍?”
这也是实情,很多人喜欢讲,“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就是指责那些发牢骚的人,别看不到生活水平在实实在在的提高。
“刘主任,这个提法,其实似是而非。”江天放摇摇头说:“有人说,你的工资不够用,是因为你现在要买的东西比以前多了。其实,我们要反过来看这个问题。社会物资丰富了,我们现在的gdp总量上去了,这是怎么来的?是靠大家的劳动创造的。那在这增长的社会财富里面,本就应当付出更多的工资给劳动者。咱们政府总不能说,gdp增长的部分归国家所有,你们干活的还是拿原来那么多工资,是不是?所以说,随着gdp的增长,理所当然的要给老百姓加工资,因为这是大家应得的报酬。而享受更好的生活,也是大家应得的,因为这是劳动者靠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按劳分配,这是我们制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江天放这些话,以前从来没有和胡子敬等人谈论过,今天是第一次。叶梅也好,李开也好,都在思索江天放的话,只有汪利权在一旁无所事事,因为他听不大懂。
刘绍峰听了,没有直接表态,而是说:“你继续讲……”
“咱们的干部职工,现在的工资水平真的很高吗?你就拿叶梅局长来说吧,正科级干部,她的职务工资是多少?96元。当然,她还有级别工资,补贴、津贴,七七八八加起来,大概四百多吧,叶局长,是不是这样?”江天放笑着对叶梅说。
叶梅摇了摇头说:“哪有四百多啊,咱们青山县财政情况不好,补贴、津贴、奖金都少得可怜,除了过年的那个月,我一般只能拿到两百多。我今年可就指望着江县长您呢……”
刘绍峰问道:“你一个局长,才两百多?那下面的职工能拿多少工资?”
叶梅说:“咱们青山县穷,去年的统计数据上,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不到八百元。不过,很多单位都有些福利,没有计入统计。”
这种现象很普遍,比如夏天发点防暑费,冬天发点炭火费之类的。现在的干部职工一般都不去比工资,因为那是国家定的,大家都差不多。比的是各单位的福利。福利实际上是预算外工资。
江天放接着说道:“青山县的工资水平就这样,如果将来实*房改,干部职工买得起房子吗?”。
“肯定买不起。”叶梅首先就摇头叹息道。
宁阳的商品房,叶梅也去看过过,她做梦都想住进那样漂亮的房子。可房价实在是她承受不起的,现在大约六百多一个平米,以她的工资水平,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不吃不喝也得十几年才买得起。
“房改后,国家卖给职工的房子,肯定没有商品房贵。”虽然现在政策没有确定下来,可这方面的研讨,刘绍峰还是知道的。
“是没有商品房贵,可能便宜多少?”江天放说:“去年,沪海搞过一个‘优惠房’试点,按建筑成本价,250元一个平米售房,这够低了吧?青山县要是也搞这样的试点,价格大概更低,建筑成本大约只有200元一个平米。五口之家,按100平米计算,也得2万,那就是双职工五六年的工资。现在的工资,连孩子上学,老人看病这些基本开销都捉襟见肘,怎么去买房?”
1...122123124125126...2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