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我怕这种风潮要是控制不住的话,会蔓延到中亚。”阿列克谢耶夫沉默良久,对着英国父亲抱怨道,“你让我忍耐,我就怕忍耐到最后时机错过了,一切已经不可挽回。”
“中亚不是问题,我记得哈萨克一半人口都是俄罗斯人,这比波罗的海三国优势都大。”艾伦威尔逊痛快的回答道,“这一点你放心。”
他可记着那大汗是最后一个脱离苏联的国家领导人,其实按照苏联晚期的政治态势,那大汗其实说不定就是柯西金、吉洪诺夫的角色。
如果只有四分之一俄罗斯人的立陶宛爆发民族冲突,那么哈萨克肯定会掂量掂量,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中亚的俄罗斯基本盘其实还是可以的,当然乌兹别克是真不行,人家可是苏联第三大民族,白俄罗斯人还得靠后。
“你按照命令做事就行了,不要暴露自己的野心。”艾伦威尔逊说得口干舌燥,“我还得向美国人解释,为什么英军和法军会出现在柏林呢。”
“那到时候在联系。”阿列克谢耶夫把卫星电话收起来,等待着克林姆林宫的最新决断。
艾伦威尔逊则继续最近几天的解释,对美国人解释,同时抨击法国人。为什么要抨击法国人,那是因为法国人不老实。
本来就是在柏林露个面就可以了,可法国人看英国顶在前面,出现在民主德国的法军,之后并没有返回西柏林,而是胆肥的去了捷克斯洛伐克。
这就不是一个临时举动能够解释的了,所以这一点,艾伦威尔逊一边解释撒切尔政府的决定,只是临时起意做出友好的姿态麻痹地图头,并不是想要把英军的天赋带到民主德国的海滩。
但法国人的举动是野心大大滴,说不定有恢复在欧洲大陆霸权的想法,不可不防。
在和美国对话的时候,英国还在通过外交渠道抨击密特朗,认为密特朗的举动是十分危险的,并且对英国十分不负责,是可疑盟友行为。
围绕着出现在柏林的英法军队,英美法三国开启了勾心斗角,大义上难道不应该和苏联缓和么?
这也是为了试探苏联的底线在哪,虽然冒险但行为上是可以理解的,英国表示很委屈,法国的行为就不可容忍了,超越了试探的界限,应该指责。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父爱如山
时隔几十年法军再次出现在了东欧的土地上,这当然证明了法国的地缘野心,更何况这个世界法国可是一个青春版的西罗马帝国,自己站着北非,欧共体里面还有意大利、西班牙这种哼哈二将。
而且根据不可靠消息,法国有意和罗马尼亚改善关系,从齐奥塞斯库把反对者一网打尽之后,自由世界当然又寄出来了制裁套餐,这没什么可说的,都是老手段了。
可是法国竟然又要举白旗,联想到罗马尼亚也属于拉丁文明的属性,不能轻易否认,法国人仍然有建立拉丁文明小圈子的想法。
虽然英国的整体实力来讲比法国强,但法国的势力更加集中,广袤的阿尔及利亚虽然两百万平方公里都是沙漠,零头出来的三十多万平方公里才是宜居土地,但看一眼确实像是这么回事,说都不能忽视法国的存在。
法国人现在还不是北约成员国呢,难保没有另起炉灶的想法,英国的说法确实是有道理的,因为是从事实出发。密特朗确实也表现的不这么驯服。
“这一天天,真是为了世界的平稳操碎了心。”艾伦威尔逊指导外交部和美国讨论欧洲的平衡,一边还要和好大儿保持通话。
这是属于他自己的光荣时代,虽然光辉万丈但还要做到大隐隐于市,无上权威的名字无人知晓。
阿里克谢耶夫正上一次和父亲通话完了之后,开始注意到生活在俄罗斯土地之外的俄罗斯人这一群体,这些散居在东欧、高加索和中亚的俄罗斯人,大概有两千万出头,当然了,还有很多生活在俄罗斯的其他民族。
注意到这个目前还没有被拉边缘群体之后,在和母亲的讨论当中,福尔采娃更加坚定了要在立陶宛挑起民族矛盾的决心,“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政策过于拉平了民族的差异,导致整个群体可能对政治变化带来的后续影响力一无所知,真的因为失去了中央的支持,他们还可以像是原来一样,这么一看,立陶宛首先暴露出来了这一点说不定是好事。”
在立陶宛引爆冲突,可以挑起其他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人恐惧心理,这样契丹人如果采取像是那个男人说的,支持立陶宛独立,至少这两千多万俄罗斯人是绝对不会拥护他的。
而且一旦生活在立陶宛的同族受到欺压,难免不会影响到俄罗斯境内俄罗斯人的情绪。
难道俄罗斯人面对同族的遭遇,还铁了心的支持要支持立陶宛独立的契丹人?怎么不得有强硬派的声音爆发出来?
这些人不知道会占据俄罗斯多大的比例,但只要存在就能够减少契丹人不少基本盘。
“他是专业的,他们英国人对这种问题最敏锐了。”福尔采娃认可了艾伦威尔逊专业性,但还是忍不住埋汰一顿让自己进入元婴期的男人,“专业到了,做了几百年的世界第一强国,连眼皮底下的爱尔兰人都要平衡一下。”
“这算不算是夸奖?”阿列克谢耶夫不确定的回答,听着母亲的话是赞同父亲的敏锐判断,但口吻上好像又不是这么回事。
“就当是吧,他能够发现其他国家内部存在的问题,对得起自己英国人的身份。”
福尔采娃没好气的滴咕道,“波罗的海军区的司令是费奥多尔·米哈尹洛维奇·库兹明上将,他的能力我已经调查过了。比较迂腐的一个人。”
如果艾伦威尔逊听到这句话,肯定会反驳,这种民族问题,大家就不别分个大小王了,英国确实在这方面做得很差。
但整个欧洲在世界民族之林当中都算是洼地,英国几百年没搞定爱尔兰,俄罗斯几百年没搞定乌克兰又能强到哪去?
其实比较而言,还是英国更差一些,俄罗斯的民族问题有近代扩张太快的原因,英国入侵爱尔兰比俄罗斯帝国扩张早了四百年,多出来四百年的时间都没把小小的爱尔兰消化掉,确实属于欧洲这个洼地当中的洼地标杆。
文化沙皇吐槽完了和丈夫同等地位的男士,继续帮助儿子分析当前的局势,波罗的海军区在苏联的十六个军区当中不算强大,但也有两个集团军、下辖坦克师、摩托化步兵师、炮兵师和后勤警卫部队,一共十三个师的兵力。
如果真的要出兵的话,波罗的海军区就能搞定,一切军事力量都是现成的,换句话说如果地图头想,他早就可以解决问题。
结果要从莫斯科商量,那就只有一点,用内务部和克格勃的特种部队击垮立陶宛分离势力的领导层。其实不管怎么说,都可以做到十拿九稳,但随着地图头上任已经五年来,福尔采娃不得不越发的相信艾伦威尔逊的说法,不管基础多好,按照最差想地图头的决策后果是对的。
换做是从前,福尔采娃根本不会想到失败,十三个师的驻军,武器人员都没问题,怎么可能失败,但是这五年下来,她仔细想想还是可能失败的,“如果能够侥幸解决这个问题,以后怎么处理立陶宛人呢,只有用时间来抚平了。”
“时间来抚平,我觉得有另外的办法。”阿列克谢耶夫一听表达不同看法,“立陶宛人又不多,完全可以流放他们去马茨迈岛。”
马茨迈是北海道在帝俄时期的帝俄称呼,现在作为苏联的一部分,北海道当然需要用俄语称呼。
不过既然驻军不用调动,当地就存在,福尔采娃问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你用什么办法,把驻军的武器交给当地俄罗斯社区?”
“现在各地军费都十分紧张,出现了不少武器走私的事。”阿里克谢耶夫作为克格勃的高层,谈到了自己的专业领域自然对答如流,“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可能会落人口实,最好是用钱收买。”
福尔采娃沉默半晌笑着道,“我觉得,这是他展现父爱的时候,口口声声说要帮助我们母子,在增加一点诚意并不过分,不要英镑要美元。”
无上权威骂骂咧咧,幸亏他本人并不像是表面上这么两袖清风,这些年也囤积了一批现金以备不时之需,虽然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们都很有财富,他自己造福社会的积累不见得就少了,“那就两亿美元,下不为例,等着会有人给你送过去。”
放下了专用特供版的大哥大卫星电话,艾伦威尔逊愤愤不平,就算是文化沙皇要英镑,他也不能给,指向性太明显了。
进行军火走私还是用美元比较好,而且这也符合美元的特质,敲定了这件事他也好轻松的过个年。
阿里克谢耶夫则没有这么轻松,几个小时之后,信号旗特种部队指挥官来到他的办公室,在信号旗特种部队建立的时候,他正好是提供训练场地的总局局长,两者算是比较有渊源,当前的部队指挥官他还认识,希望能够代替自己去基辅,运送一批货物。
“副主席,又是伏特加么?”指挥官发出双良的笑道,“现在禁酒令已经取消了,不会是什么珍贵物资吧。”
阿列克谢耶夫在禁酒令实行时期,不止一次的让阿尔法和信号旗的部分成员,协助自己打开销售网络,因此彼此都并不陌生。
“少不了你们的,我对你们这些人还用说么?”阿列克谢耶夫带着温和的笑容道,“送到加里宁市,自然有人会接应。”
“明白,都已经走过很多次了,我马上去安排。”尤尼金痛快的答应下来,随后就离开了阿列克谢耶夫的办公室。
艾伦威尔逊体会到了一个非常浅显,但是他一直忽视了的真理,养儿子确实是费钱,要么不开口一开口就是两亿美元,也多亏是他。
走遍全世界,又有几个人能够一口气拿出来两亿美元现金毫无压力的?
但就算是如此,艾伦威尔逊还是拿了,赌徒都上桌了只能勇往直前,没有第二条路,索罗斯不是说过么,但对做空某大国没兴趣,但对某大国崩溃兴趣很大。
个人的财力对上国家只是杯水车薪,他只不过是和索罗斯相反,人家希望崩盘,他希望平衡,甩开纷乱的想法,艾伦威尔逊准备去赫本那散散心。
经过了几天的讨论,知道独立运动会对苏联存在产生重大的威胁的地图头,十分不愿意的认可了克格勃、内务部等部门的主张,决定将苏军的光辉带到温暖的立陶宛海滩,阿尔法特种部队接到卢比扬卡的命令,空降立陶宛维尔纽斯,将分离势力的权力收回来。
接到卢比扬卡命令的阿尔法部队迅速集结,乘坐尹尔76运输机,前往波罗的海三国,此时立陶宛的民众还并不知情。波罗的海军区也接到了莫斯科命令,让其进入戒备状态,防止事态扩大。
“我们怎么也要帮助一下当地的人民。”阿里克谢耶夫扫视着眼前的几个面孔,随后道,“不然最终的结果,可能就像是你们,从民主德国撤离之后,成为了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渗透成筛子
五百万的苏军裁军五十万,驻德苏军就占据了裁军的三分之一,十几万驻德苏军阿里克谢耶夫也不可能全部解决,他是尽力在加里宁市救助了几万官兵,帮助重新在这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社会存活下来。
如果现在整个苏联,谁最能够理解波罗的海三国俄罗斯社区可能面临后果,那就是现在眼前的几个人,以及他们身后已经成为待业青年的五十万复原士兵,“如果立陶宛独立成功,七八十万俄罗斯人将会像狗一样被撵出立陶宛,这还不是全部,立陶宛隔开了加里宁格勒和本土的联系。加里宁格勒的一百多万俄罗斯人失去了本土的支持,以后怎么过,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俄罗斯人呢?”
这都是在合理假设的推断下,可能出现的未来,几个人面面相视,没有问出中央在做什么的愚蠢问题,中央会怎么办?
中央但凡是有一点的准备,他们这些驻德苏军的官兵,也不会落到今天这种下场。
“副主席,你想要怎么办?”列昂尼德首先问出口,做出一副主动请命的口吻道,“我们不能让几百万俄罗斯人落到可悲的下场。”
“当然不能,房子被收走,几十年的安稳生活变得无家可归,这是一场巨大的悲剧。”
眼见几个人都义愤填膺,阿里克谢耶夫知道达成了目的,“如果这一次中央最终妥协,当然我们都希望不要出现这种场景,那就只有剩下自救的办法了。当地的俄罗斯人必须决定自己的命运,好在多年来,我们的国家在军事建设上从来不敢放松警惕。”
打完了悲情牌,阿里克谢耶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做出豁达的口吻道,“这几年我在酒精产业上也赚了一些钱。我可以利用这些钱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今天我决定了,把五千万美元都拿出来,全部用来做更加有意义的事业。”
虽然他远不止有这些钱,但不适合在这个场合全部拿出来,毕竟苏联号称最有钱的别列左夫斯基,坊间传闻也大概就是这个数。
现在苏联还不存在一个亿万富翁,他一个公职人员一拿就是一个亿一个亿的,连这些退伍复员人员都难免多想。
不得不说,沙皇之子这一番为了祖国,愿意倾家荡产的表演,还是很有效果的,几个曾经险些无家可归,但后来在加里宁市定居的复员官兵,一下子就非常感动。
他们绝对相信阿列克谢耶夫已经拿出来了有的一切,五千万美元,这是一笔他们根本无法想象的数字。
在禁酒令时期,在苏联黑市占有统治地位的加里宁伏特加,带来的收入这还不是全部,不过大部分都是卢布。
作为克格勃副主席,阿里克谢耶夫想要和一帮律贼抢市场,这些社会闲散人员是毫无抵抗力的,而且他并不只是卖酒。
当然就算是心腹手下,几个人也不知道内情,他们只需要知道,更大规模像是他们面临着无家可归的浪潮要来了,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他们带着美元,前往波罗的海军区,将苏联最不缺乏的军火库拿下,交给当地的俄罗斯社区手中,“如果中央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笔钱就用来在加里宁建立新的住宅区,我们都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这并不是错误。但如果中央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想一想为自己的民族做点什么。”
当然阿里克谢耶夫还是补充,帮助俄罗斯人的行为,目前仅限于立陶宛,诉苦道,“我是真的没有办法了,如果有选择,谁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出现这么一个可能爆发武装冲突的地方?”
“我们马上带着人出发,我还有战友在加里宁格勒服役,看看能不能在附近取得什么帮助。”列昂尼德再一次主动请缨,人家一个位高权重的克格勃副主席都愿意为这个国家倾家荡产,他还有什么可回避的。
阿里克谢耶夫拿出来一瓶高档红酒,苦笑道,“幸亏我还是不缺乏酒精的,还能够和你们喝一杯,到了地方自然有人配合你们。”
阿列克谢耶夫是克格勃副主席,但不要忘记一件事,他的妻子亚历珊德拉同样也是特工出身,夫妻二人在这上面都是很专业的,亚历珊德拉已经联系到了一批新学员,在波罗的海三国潜伏,为苏军的行动提供帮助。
维尔纽斯,是加盟共和国立陶宛的首府,当中的市民并不知道,从昨天开始,立陶宛境内的道路已经被波罗的海军区的苏军所封锁,而过来解决分离势力的阿尔法部队也已经出现在了军区机场,准备就分离势力采取行动。
艾伦威尔逊并不知道下一阶段的说服,缴械,然后各回各家要持续多长时间,但这些步骤一般都是不可避免的,至于什么时候开始,他相信美国人会告诉他的,毕竟有五眼联盟的情意在,在行动的时候美国肯定会想拉着英国一起行动,或者是垫背。
现在谁也不能阻止他要好好过个年底,他即将迎来公务员生涯的最后一年,过了一九九一年的一整年,他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万分不舍的离开工作多年的岗位,重新成为芸芸众生的一年。
“有时候我都在想,我这一辈子到底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来赫本这里过圣诞的艾伦威尔逊,带着手足无措的表情自语道。
“你做了什么?你不是睡了赫本么?”赫本白了艾伦威尔逊一眼,带着一股酸味道,“你告诉我一下,你还想要什么?”
“确实,这是我人生的巨大成就。”艾伦威尔逊果断顺坡下驴,抓住赫本的手表达爱慕,“就算是把首相的位置让给我,我也不换。”
赫本轻哼了一声,就好像首相的位置你在乎一样,“别说这些意义不明的客套话了,希恩现在还在苏联境内,是不是?”
“我退休之前他肯定会回来。”艾伦威尔逊做出庄严承诺,当然这个承诺的潜台词就是,现在还不能回来。
而且赫本的好大儿还不一定回来呢,遍地都是东欧大毛妹,肤白貌美大长腿,希恩一个外国商人对这些斯拉夫毛妹的杀伤力是巨大的,要不是好大儿还年轻,无上权威都担心,是不是注意一下身体?
财政的重要性对一个国家来说不言而喻,眼前的例子就是苏联,经济困难的杀伤性可见一斑。
不过艾伦威尔逊还是认为,苏联的困难虽然存在,但主要还是地图头自己的问题,你哪怕做到执政的任何一年经济是增长的,都可以把困难怪罪到大环境上,但要是从上台就整个国家匍匐后退,那就只是你自己的问题。
不提苏联的情况,还没跨年呢,各部门争夺预算的序幕就已经拉开了,这么说也不太对,应该说在三百六十五天,任何部门都在随时随地的争夺预算,艾伦威尔逊都想着,是不是在年度国防预算的基础上,学习苏联制订一个五年计划?
把陆海空三军的重大项目错开,十五年一个重大的更新换代,保证可以在长时间内有序的为英国国防发展保驾护航?他觉得几十年的对手身上,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立陶宛境内,近卫摩托化步兵第三师、近卫空降第七师等部队,已经控制了立陶宛境内大小通道,而同时,波罗的海军区的行动也已经被知晓。华盛顿方面希望和英国要讨论关于立陶宛局势的进展。
“被渗透成一个筛子了,毫无秘密可言。”艾伦威尔逊得到消息,感叹着现在的苏联和二十年前真是完全不一样了,记忆中的突袭捷克斯洛伐克,这个世界的空降华沙是多么成功,现在呢,在自己的国土上才稍微动了一点,全世界就都知道了。
不过身为五眼联盟的一员,艾伦威尔逊还是当仁不让的加入了讨论当中,提出了三个走向,其中两个完全一样,第三种可能则完全不可接受,比如说轰炸华沙。
“难道不能够在敌人的内部解决问题么?说实话如果是苏联内乱了,固然是很危险,但其实如果立陶宛人出现伤亡的话,也可以让自由世界更好的占据道德制高点,不是么?”
中央情报局那边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最终回答道,“从敌人内部解决当然是一个好办法,我们还是希望到时候英国的舆论能够和美国站在一起。”
“这是当然的,两国是肩并肩的伙伴,虽然并非所有问题都保持一致,但这种事可是大事。”
艾伦威尔逊斩钉截铁的回答道,当然也是时候表达了踌躇不前的忐忑,“越是到了这个时候,说不紧张是假的。”
对方则表示理解英国的不安,同时表达了谨慎的乐观,随后结束了本次通话,苏联要对立陶宛动粗,还没有真枪实弹的行动,就已经被国内外广泛知晓,作为俄罗斯总统的契丹人,也很快知道了波罗的海军区的动向。
“军队!”契丹人喃喃自语,他知道现在比地图头差的地方,就是现在强大的苏军还是支持对方的,今天苏军能够镇压立陶宛,明天就能够镇压他这个俄罗斯总统,“我要和美国大使见一面。”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声援立陶宛
美国驻莫斯科大使罗伯特·斯特劳斯,把关于契丹人的目的传达给华盛顿之后,稍晚时候伦敦自然也知道了,伦敦知道了,自然内阁秘书长就知道了,而内阁秘书长知道之后,自然就都知道了。
英国当然应该坚定不移的站在美国身边,甚至身后,这是毫无疑问的。
大晚上艾伦威尔逊还要摸着黑,拎着挺沉的大哥大和好大儿通话,目的当然是提供证据不要让阿里克谢耶夫轻举妄动,这个儿子和其他儿子还不太一样。
因为年龄的因素可能进入社会的时间很早,在加上艾伦威尔逊之前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
所以这个跟着福尔采娃的儿子,并不像是阿诺德他们那样,是不是就感受到无上权威微操,直白一点说,艾伦威尔逊说话他可不一定听。
有这个可能,艾伦威尔逊就要更加上心一点,这样容易解除双方的隔阂,阿列克谢耶夫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竟然敢这么做,作为俄罗斯总统,他哪怕有一点民族心,也不能选择和敌人联手,瓦解自己的祖国。”
“如果苏军能够镇压立陶宛,没理由不能镇压俄罗斯的,他作为俄罗斯的总统是下一个潜在镇压对象。”艾伦威尔逊平澹,但是听在阿列克谢耶夫耳中有些残酷的声音传来,“人就是这样的,他这样的人还多着呢,我不知道以后他会不会后悔,但是现在肯定不后悔。”
一个强大的国家消散容易,在想要捏回来这就难了,要说契丹人晚年是不是后悔,艾伦威尔逊当然不清楚。
不过契丹人肯定害怕被清算,因为俄罗斯很明显是比苏联要弱小很多的,要是能够换到新生的俄罗斯处在不被敌对的环境当中,俄罗斯好歹还能自我安慰不是一点收获没有。
可问题是,老的问题仍然存在,甚至变得更加棘手了,因为俄罗斯的国力远不如苏联,吸收了东欧的北约反而更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