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帝御仙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是蓬蒿人

    对此,李晔自然一概拒绝,所有的礼物都没有收。起初他还挑选一些重量级的人物,接见一二,到后来实在是太忙,也烦,就干脆闭门谢客。

    他立下泼天大功,也得收敛气势,大肆结交官员节度使,难免为天子所忌惮。纵然李俨不以为意,李晔却不愿意授人以柄,给田令孜那些人攻讦他的口实。

    就这样,军功评定陆续完成,加官进爵者不计其数。

    朱温出任宣武节度使,李克用出任河东节度使,被封郡王,王重荣也得到同平章事的头衔。李茂贞接替李昌言,成了凤翔节度使,王建调入神策军任职。高骈则因为陈州的战事还未停歇,暂时没有被册封,不过淮南节度使的位子,怎么都会坐稳了。

    李晔作为首功之臣,得到的好处自然最多。

    文加尚书令。尚书令,本朝以来,只有一个人出任过此职,那就是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即位之后,这个职位就一直空着。

    武封天下诸道兵马都统。李俨在朝会上明言,关东政事,李晔皆有过问的权力,天下军事,皆在李晔职掌。

    如此一来,李晔就成了臣子中,名副其实的军政第一人。尤其兵权之大,已经能跟天子相提并论。昔日的李岘,也及不上李晔如今的权势地位。

    有了这些权力,李晔不说调动天下兵马,至少哪里有战事,他都可以过问。譬如两个藩镇交战,他调停未果,就可直接出兵。

    如此一来,市井又有传言出现。

    都说宣宗赐李岘天子剑,是有意将帝位传给他,那么如今李俨加封李晔为尚书令,只怕也有这个意思了。

    李晔听到这样的传言,自然没什么反应,这是重生前就经历过的事,所以并不奇怪。

    但是田令孜在闻此流言后,却是日夜坐立不安。这些时日,李俨对李晔的态度如何,田令孜看得一清二楚,说不好李俨还真会传位给李晔,那到时候他田令孜如何区处?

    田令孜焦急忐忑,迟疑踌躇,如是数日之后,最终决定铤而走险。




第七十一章 迎难而上
    长安城外,雁门军大营。

    李克用正在招待众将宴饮。

    如今关中战事已经结束,朝廷的封赏都已经完成,李克用也得到了郡王的爵位,而且由雁门节度使,转任河东节度使,可谓是春风得意了。大宴军中有功将领,是免不了的。只不过,面对众将不停敬酒,李克用虽然满面笑容,但眼底的一抹苦色,却是一直不曾消散。

    宴饮过后,李克用回到中军大帐,这里没有人,连书吏都被他支开了。李克用坐在帅案后,陷入良久的沉默,望着空空的大帐,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良久,两名将领联袂来求见,一人虎背熊腰,正是李克用的头号心腹安存孝,不过眼下对方不叫安存孝了,叫李存孝。

    这回朝廷封赏很重,李克用的心腹将领们,也得了李姓的恩赐。另一人锋芒内敛,虽然面相粗狂,但绝对不会有人觉得他有勇无谋,那也是李克用的心腹将领,叫作李嗣源。

    因为李克用和田令孜结盟的关系,虽然他在平定黄巢之乱的过程中,并没有太醒目的功勋,但也捞到了不少好处,麾下八义儿都被赐了李姓。

    所谓八义儿,便是李克用麾下最骁勇善战的部将,分掌最精锐的部曲。他们在此战中表现出众,被其它藩镇所熟知,这样的部将,李克用自然要表示亲近,便将他们都收做义子

    说起来,李克用也没到三十岁,八义儿虽然都是年轻骁将,但也不会比他小多少,譬如说李存孝,就比李克用小两岁。不过收义子是时下流行的风气,这倒也无可厚非。

    慧明大师果真落在了李晔手里?李克用徐徐抬头,声音低沉的问。

    回答他的是李嗣源,他道:的确是。这回李晔西行凤翔,闹出了惊天动静,释门十八金刚三十六罗汉八百僧兵,全都罹难。释门势力一落千丈,不仅在大唐高阶战力尽损,在西域都失去了震慑群雄的能力,只怕二十年内很难缓过气来。

    李克用沉吟不语,释门一直都是他的臂助,如今释门遭受重大打击,他麾下的修士力量就下降了一大截。当日在零口与尚让大战,如果没有释门相助,他根本就挡不住尚让的兵家战阵。

    殿下,接下来我们怎么办?李存孝问道,李克用被册封郡王,可以称呼其为殿下了。

    李克用这回沉默的更久。

    不时,其妻刘芸从內帐走出,来到李克用身旁坐下,抚着他的手,关切的看着他,低声道:安王势大,已经不可与之为敌,大丈夫能屈能伸,夫君何不去见见安王,看看有没有冰释前嫌的可能?

    李克用脸色难看,良久喟然一叹,我与安王嫌隙太深,只怕很难相逢一笑泯恩仇

    说到这,他就再也说不下去。如今李晔的权势已经无人能及,天下兵马都在他的节制下,李克用纵然再自视甚高,也知道眼下无法跟李晔扳手腕。他有心跟李晔冰释前嫌,只是很多事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刘芸自然能体会李克用的难处,她不忍见对方如此难以抉择,便道:既然不能交好安王,那就只剩下田令孜这一条路了。田令孜的使者已经来了,殿下要不要见一见?

    李克用皱了皱眉:这个时候,田令孜的人来做什么?

    刘芸凝视着李克用,一字字道:他有一个计划。

    安王府中,李晔正在跟杨复光对坐饮茶。

    两人已经言谈了半个时辰,一直都在说这回平乱之战的事。杨复光满面红光,眉眼间满是喜色。他这么高兴,自然不是因为李晔给了他什么好处,而是李晔愿意跟他闲聊这么久。这份殊荣,让他倍觉脸上有光。

    杨复光内心得意的想到:满朝勋贵,天下英雄,多少人想见安王一面而不可得,咱家却能见安王闲聊这么久,日后要是让别人知道了,谁见了咱家不得礼让三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不过如此了吧?

    李晔放下茶碗,微笑道:枢密使这些天好似遇到了不少麻烦?

    杨复光因为功勋不小的原因,已经出任枢密使一职,所谓宦官四贵,说的便是神策军左右中尉,与枢密院的正副枢密使。如今杨复光的地位虽然还比不上田令孜,但也不可小觑了。

    这还得多谢安王殿下。若非青衣衙门暗中相助,咱家只怕已经死了好几回。说起这件事,杨复光脸色变了变,旋即长叹一声,也不知是谁,想要咱家这颗不值钱的人头。

    李晔含笑问:枢密使当真不知道?

    杨复光微怔,苦笑道:殿下是明眼人,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只是咱家无意与他争夺什么,他如今毕竟身在高位,这样对咱家,咱家也没有什么办法。

    李晔徐徐道:我倒是有个办法。

    杨复光眼前一亮:安王难道是要?

    他话没有说得很透彻,因为已经无需说的透彻,当年李晔诛杀刘行深韩文约的事,可是天下皆知。

    李晔不置可否,眼神深邃,让人捉摸不透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无缘无故,自然不好动手,这需要一个契机。枢密使无需着急,只需要静待时机到来便可。

    他饮了口茶,意味莫名:总有些人,会比我们更急。

    杨复光离开后,李晔打算去休息。这时候苏娥眉和宋娇联袂而来,有要事跟李晔商量。这两人平时颇为不对眼,想不到这回竟然还能一起出现。

    什么事?李晔在圆桌前随意坐下,示意苏娥眉和宋娇也坐。

    平卢出了乱子。两人异口同声,说完就互相看了一眼,宋娇柳眉一挑,苏娥眉则是神色淡然,微微一笑:还是宋统领说吧。

    宋娇当仁不让,她看向李晔,目光充满杀气,一字字道:平卢出现了妖!

    这回轮到李晔怔了怔:妖?

    宋娇沉声道:青衣衙门的情报不会错。平卢凭空出现了大群妖怪,他们为祸州县,祸害了许多村子。逢人便说,你是他们的妖王,现在你做了平卢的主人,他们便要将平卢的生灵都吞噬了,增强修为。

    李晔嗤笑一声:如此丧心病狂,倒是少见。

    苏娥眉见李晔不以为意,便主动开口:所谓妖,就是山野散修。上古时期,仙凡混居,修炼体系众多,人人都能成仙。道门壮大之后,为了一家独大,便排挤各方,最终独霸仙庭。包括妖精怪在内的山野散修,也就没了出头之日。

    仙庭是最好的洞天福地,而且汇聚天地气机,天地间最好的修真资源,都在仙庭。修士居住在此,可以长视久生。凡间修士若是不能去仙庭,修为再高也要灰飞烟灭。故此山野散修,一直对道门仙庭十分痛恨,势不两立,这回却不知为何,愿意做仙庭的爪牙。

    李晔默然,这事他倒是没听说过,因为地球上没有妖精鬼怪,建国之后也不准成精,这回祸乱平卢的妖,是什么来头?

    苏娥眉沉吟片刻,暂且不知。不过对方既然已经出现,我们还是尽早赶回去为好,若是真让他们放开手脚折腾,只怕平卢将会大乱。

    李晔沉吟片刻,徐徐道:既然如此,那便下令大军班师。长安的事情已经不多,况且该安排的我也都安排好了。

    宋娇和苏娥眉点点头,李晔的某些计划,她们自然是知道的。

    是日,平卢军班师,李严亲率文武百官,出长安城送行。

    在此之前,长安附近的藩镇军,都已经陆续归镇。说起来,平卢军是最后一个走的。黄巢之乱已经过去,京畿长安自然恢复到以往的秩序。

    攻打陈州的尚让部,在朱温驰援到位后,和高骈合力,已经被击溃。

    晔哥儿,你就这么走了,往后这长安又只剩下朕一个人了。有个什么烦心事,都没人来给朕分忧了,你怎么就不愿留在长安呢?李俨拉着李晔叹息着。

    李晔宽慰道:陛下有诸公辅佐分忧,就算臣不在,也不会太过伤神。若是陛下有诏,臣随时都会回来。

    李俨仍是不开心,不过听到李晔最后一句话,总算是好受了些。以李晔如今的修为,的确随时都可以回到长安来,往返也就是半天的事,听说平卢出了乱子,朕也不强留,晔哥儿保重。

    李晔抱拳道:陛下保重。

    眼看着李晔策马追上平卢军大队人马,站在李俨身旁的田令孜,笑得眼睛都已经眯起来。当然这是无声的笑,并不会有人察觉。

    回到皇宫,田令孜立即将杨复恭找来,两人身居密室,商议要事:安王已经离开,现在,我们的计划立即施行!

    杨复恭躬身领命。

    田令孜的计划很简单,神策军掌控长安城防,这是任何时候都不会变的,他作为神策军中尉,天然就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资格!只不过以往的时候,田令孜并不愿撕破脸皮。

    数日后。

    李俨正在寝宫休息,田令孜未做通报,径直闯入,斜靠在矮塌上的李俨,看到田令孜进门,惊讶道:你怎么来了?朕可没有宣你。

    田令孜大步流星,来到李俨面前,冷冷俯瞰着他:从今天开始,咱家不用陛下宣,什么时候,咱家相见陛下了,就能见。

    李俨怔了怔,骤然意识到什么,脸色大变,一跃而起,愤怒低吼道:田令孜!你敢宫变?!你敢挟持朕?!

    田令孜脸不红心不跳,气定神闲,但眼神却格外冰冷:陛下说哪里话。我只不过想要陛下明白,在长安城,就没有神策军做不到的事,没有我田令孜做不到的事!

    言罢,田令孜一挥手,一群宦官立即涌进来,他淡淡吩咐道:从今天起,陛下的饮食起居,你们都要照顾周全,若是出了什么岔子,都知道是什么下场。

    众宦官立即俯身应诺。

    李俨气得浑身发抖,田令孜的意思很明确,从现在开始,他要软禁监视李俨,田令孜!你这狗奴,你敢?!你就不怕安王取了你的项上人头?!

    安王?他已经走了。再者,陛下放心,咱家行事周密,宫外的人并不会察觉。反正在黄巢之乱前,陛下也不理政事,那些大臣们也见不到陛下,现在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田令孜哂笑一声:之前是咱家心软了,从现在开始,咱家对陛下,不会再那么客气。

    安王留下的高手呢?

    高手?咱家都闯进来了,他们也没动静,这是为什么,难道陛下还想不到?

    田令孜眼神睥睨,说起来,安王留下的高手,虽然修为也不低,但也就更大内高手差不多。毕竟,安王作为臣子,留给陛下的人,修为总不能胜过陛下自己的人。而这,正好给了咱家机会。

    你就算如此,那也是不少高手,你的人怎么可能悄无声息杀了他们?!

    咱家自有贵人相助,陛下就不必多问了。

    说完这话,田令孜就再不停留,直接向殿外走去。

    到门口的时候,他停下脚步,没有转身,只是略微回头:陛下,你看看,你都把社稷糟蹋成什么样子了,黄巢之乱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惨痛?既然你不喜欢理政,也没有理政的能力,那么这些事,就交给咱家来做好了。你继续做你的皇帝,游玩享乐,岂不正好?

    阳光从殿门照进来,落在田令孜身上,他回头的半张脸在阴影中,显得格外深邃可怖。

    说完这些话,田令孜大步出门,只有余音传来:来人,告诉中书省,告诉宰相陈敬暄,从今天起,奏折都送到咱家那里去!

    是!

    让枢密使杨复光来见咱家!

    是!

    李俨失魂落魄望着空空荡荡的大殿,只觉得身体的力量一下子被抽空,再也无法站立,一屁股坐倒在地。



第七十二章 单枪匹马
    皇帝召见宦官实在是在平常不过的事,更何况杨复光还是枢密使,位属宦官四贵。他走进宫城的时候,并未觉得不妥。直到领路的小宦官,将他带到了神策军中尉的地方,他才觉察到不对劲。李俨是不可能有兴致,去监察田令孜办差的。

    杨复光默默跟在小宦官身后,很快想到了一个可能:难不成是田令孜假传陛下敕令?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杨复光脸色就变了。这里可是长安,田令孜竟然敢在皇宫假传圣旨,而且是召见他这样的重臣,田令孜的胆子也太大了些。对方胆子这么大,难道不就怕李俨察觉后治他的罪?

    杨复光很快就想到,田令孜不是鲁莽冲动之辈,他敢这么做,一定是有什么依仗。

    那么答案也就显而易见,田令孜要么就是不惧李俨怪罪,要么就是不认为会走漏消息。如果是前者,那么李俨很可能已经被田令孜控制;如果是后者,那么杨复光今天就没法活着出去。

    念及于此,杨复光心跳骤然加快一拍,他知道,该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

    安王一走,长安就要变天。之前那些畏惧安王威势的人,现在就都没了顾忌,什么妖魔鬼怪都冒出来了。
1...175176177178179...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