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帝御仙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是蓬蒿人

    臣下参见陛下!李晔俯身行礼。

    晔哥儿!

    他还没躬下身,双臂就被用力扶住,抬头看到的,是李俨已经落泪的脸。忽然间李晔感谢有些奇异。在地球的时候,他一直不理解,为何古人没事总会落泪,大男人都能相顾泪眼滂沱,现在他好似理解了一些。

    臣已将李昌言诛杀李晔手里还提着人头。

    什么李昌言,哪有你我兄弟相见重要。李俨一把拿过人头,看也没看一眼,直接往后一丢,落在田令孜怀里,晔哥儿快随我来,我今日一定要跟你一醉方休!

    李俨竟然是连朕的自称都不用了。

    李晔被李俨拉进屋,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当然知道,李俨的这些做派,不是君王故意做出来,表现与臣子亲近的。记忆中,上一世的李晔跟李俨感情也极好,如若不然,李俨在临死之际,皇位也不会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他。

    战场上,战事逐渐落幕。上官倾城带着神策军,正给缴凤翔军的械,将他们分批看押。本来有神策军在,俘获敌军控制战场的事,轮不到狼牙都头上。但是安王如此安排,也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王建与李茂贞坐在一起。他俩的部曲虽然没有被缴械,但也划定了严格的活动区域,让他们暂时休整,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取下兜鍪,倒了倒里面的血水,王建转头对李茂贞道:咱们什么时候去见安王?上回在长安一同饮酒的时候,可没想到会这么快就再见面。你说,在安王眼里,我俩是国家忠臣,还是投机取巧之辈?

    李茂贞淡淡道:不知道。

    王建怔了怔:那你知道什么?

    李茂贞道:我只知道,此战之后,我们的功劳,足以被封节度使,往后就能出镇一方。

    王建目光游离:你就那么想出镇一方?

    李茂贞目光忽然变得锐利:将军未挂封侯印,腰下常悬带血刀!好男儿征战沙场,功名单凭马上取。无论安王如何看,该做的事,我都要做!

    王建沉默下来。

    入夜,厅中灯火辉煌,李俨和李俨还在饮酒畅谈,田令孜站在门外,不时往门内撇上一眼,目光阴沉。

    快半夜的时候,李晔独自从厅中走出。田令孜立即换上一副真挚笑脸迎上:见过安王殿下。安王殿下立得大功,咱家还未来得及跟殿下道贺呢。

    李晔看了田令孜一眼。昔年在长安的时候,两人为推倒刘行深韩文约,也算是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然而到了现在,面对权力之争,终究还是走向了对立面。

    李晔笑道:不过是尽臣子本份罢了。中尉护卫陛下左右,也是劳苦功高,陛下回京后必有重赏。

    两人言谈两句,李晔就告辞离去。看着李晔远走的背影,田令孜吐了口唾沫,眼神低沉道:陛下重赏咱家,还用得着你说?

    杨复恭轻声来到田令孜身旁,低声道:中尉,咱们派去长安的人回来了。

    怎么样?可曾得手了?田令孜立即期待的问。

    杨复恭摇头道:没得手。杨复光身旁有高手护卫,明里暗里都有,顷刻不离。看样子好像是青衣衙门的人,我们没能找到合适的机会。

    田令孜咬牙道:必须要找到机会下手!就一个安王,已经够难对付了。杨复光跟安王并肩征战,交情不错,要是让安王扶持杨复光上位,咱家的地位就岌岌可危!

    杨复恭躬身领命。

    李晔离开驿站后,来到狼牙都军营,先是见了见上官倾城,随后就独自走上角楼,欣赏军营夜景。

    他站了没多久,一个酒囊就飞了过来,待他伸手接住,南宫第一已经飘上角楼,直接坐在地上,举起手里的酒囊道:败释门,杀道人,灭李昌言,接连数战,你我虽然并肩作战,但还未来得及饮酒庆贺。

    李晔望着手里的酒囊苦笑道:刚跟陛下痛饮,现在脑袋还晕着。

    南宫第一毫不在意道:这跟有什么关系?

    李晔也知道,在喝酒的问题上,跟这个酒鬼没什么道理可讲,他索性也坐下来,和南宫第一对饮。

    接下来怎么办?喝空第一个酒囊后,南宫第一看似随意的问李晔。

    李晔抹了抹嘴:回平卢。

    平卢军的根在平卢,你要回去,我能理解。但是你回去了,朝廷怎么办?没有你在长安,陛下又荒废政事,天下还得继续乱下去。那些在此战中立下功劳的节度使,朱温李克用王重荣等人,包括王建李茂贞在内,战后可是未必多么尊重朝廷。南宫第一嘀咕道,一场黄巢之乱,可是把朝廷的威严都打没了。

    李晔徐徐道:离了平卢军,我就算在长安,能做的也有限。如果藩镇作乱,我连可以平乱的兵马都没有,自己修为高也白搭。

    南宫第一瞪眼道:怎么白搭了?谁敢造反,你直接去取他们项上人头,不就成了?以你现在的战力,万军都拦不住吧?凡间已经没有力量能够限制你了。

    李晔笑了笑,伸手指了指夜空:道门大业被毁,你当仙庭会袖手旁观?

    南宫第一怔了怔:难不成仙人会直接下凡?但仙人通过‘昆仑’下来,实力可是会折损得很厉害。

    李晔丢了手里的空酒囊,南宫第一又丢过来一个,李晔接烫手山芋一样接过酒囊,不由得纳罕道:你的乾坤袋里,难不成尽装酒了?

    南宫第一得意的冷哼一声。

    李晔哭笑不得,只得拔掉塞子举了举酒囊,示意继续:乱世当道,如李昌言这样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要结束乱世,说到底,还得靠沙场之争。仙人下凡,也只不过是作为高阶战力罢了。除非他们有冲进青州城,直接摘掉我脑海的能力。

    南宫第一认真道:说不准。

    李晔叹息道:所以,让陛下赶紧回长安,我也赶紧提升修为,这才是正经。

    两人聊了没多久,苏娥眉和卫小庄也飘了上来。南宫第一来者不拒,酒囊一个接一个丢出,苏娥眉与卫小庄两人,一左一右坐在李晔身旁,四人就在月下角楼,痛饮了一整夜。

    李岘没有跟过来,他现在仍旧不适合在人前露面,楚南怀带着他不知道去了哪里。

    仙庭,凌霄宝殿。

    殿中气氛很凝重,数十名仙官低眉敛目,眼观鼻鼻观心,都不敢稍有异动,生怕一个不慎惹恼了帝座上的仙帝,被对方当作出气筒。

    仙帝的面容和身躯都很模糊,因为他身周飘着团团紫烟迷雾,这让他看起来不可捉摸,高深莫测。但同时,仙帝的威压却从烟雾中散发出来,让殿中每个仙官都不敢动弹。

    天王,你来说,现在该如何对付李晔这个妖孽?

    不知过了多久,仙帝缓缓开口,威严的声音从紫烟迷雾中传出,在大殿中回荡不休,颇有余音绕梁的意味。

    手托九层巨塔,面色黝黑的魁梧武将,闻声出列,声如洪钟道:李晔大逆不道,连道门五大掌门都敢杀,这是公然跟仙庭作对!此等行径,与祸害世间的妖孽殊无二致,为正仙庭正统,必须派人下凡,将此子诛杀!

    仙庭不轻不重嗯了一声。

    身着白袍,怀抱拂尘,眉眼隐有金芒的仙官,闻声出列,躬身行礼后徐徐道:陛下,臣以为如此不妥。仙人下凡,修为会被大幅度削弱,且此生都有可能无法回归仙庭。若是派遣大仙前去,这对仙庭折损太大,眼下仙域正在大战,那些域外诸族神灵攻势不止,仙庭还要抵抗他们的进攻,任何一位大仙,都是至关重要的战力。但若是派小仙下去,只怕修为下降太多,并不能直接将李晔斩杀,那就丢了仙庭的威严。

    仙庭不置可否,沉默了半响,才有声音继续传出:长庚,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白袍仙官李长庚不急不缓道:李晔的根基在平卢,而且此子修行,靠得是汇聚众人气运,提升修为之力,只要我们能毁了他在平卢的根基,让彼处的人跟他离心离德,李晔实力下降,自然也就不足为虑。

    李晔的修为之道,凡间的修士看不出来,仙庭自然不难识破,要不然也就不是仙庭了。




第七十章 仙庭正统(第三更)
    仙帝来了兴致:你的意思是?

    李长庚脸不红心不跳:恶人自有恶人磨,李晔既然是妖孽,那么就让他去面对真正的妖孽好了。

    仙帝沉吟下来,似乎是在思考。

    李长庚继续道:千万年来,仙庭统治天地修士,凡间修士要飞升,就必须得到仙庭认可。而在凡人之外,山野湖泽中的那些生灵,得天地卷顾,千年修行,修为达到仙人标准的也不少。若是陛下能够许诺,让他们在事成之后,能够飞升成仙,位列仙班,想必他们乐意为陛下驱使。

    托塔天王脸色一变,当即出声阻止:此事万万不可!自古以来,只有道门修士才能成仙,山野散修纵然修为强大,也不能位列仙班。这是铁律,更是仙庭维持道门正统地位的最重要手段!仙庭若是让这些散修也成仙,那往后道门的正统地位,岂不岌岌可危?

    仙帝再度陷入沉吟。

    正统。

    这两个字的份量,有万钧之重。

    天上地下,什么最重要?

    资源。

    对修士而言,修炼资源最重要,丹药法器天地灵气,就是修士的性命前途。

    对普通人而言,资源就是土地粮食财物。没有这些,人就不能生存。掌握了更多资源,人就能生活的更好。资源靠什么分配?靠权力。谁拥有权力?官吏。官吏为什么有这种权力?因为官吏是朝廷的官吏。朝廷是天下正统。

    何谓正统?名正言顺统治天下。

    在凡间,帝王统治天下,掌握在手里的利器,就是仕途。天下才子,无论才学如何,都必须通过朝廷的考核,才能出仕为官。而一旦为官,就掌握了权力,掌握了资源分配权,成为统治阶层。自身地位实力水涨船高,也就活得更好,成为人间贵人。

    没有通过朝廷考核,再有才的士子,也不可能为官,不可能掌握资源分配权。朝廷借官吏选拔体制,控制着仕途,控制着资源分配。这就是正统。

    仙庭,则通过把持修士成仙的途径,来统治天地修士。你修为再高,得不到仙庭认可,就不可能成仙,最终必然灰飞烟灭。仙庭选拔仙人,只在道门修士中,道门就是仙庭的私塾太学军队,是仙庭选拔修士的唯一通道。不入道门,不在道门体制下立功,就不能成仙。

    眼下的朝廷,选拔官吏的唯一途径,就是贡举,仙庭选拔仙人的唯一途径,就是道门功德。通过控制士子修士上升途径,来控制天下士子和修士,通过上升途径的唯一性,来维持自身的正统地位。

    当然,在这个途径之外,高官子弟通过蒙阴,也能出仕,这就是统治阶层的特权了。统治秩序,本就是为统治阶层服务的。这个姑且不言。

    如果有一天,那些没有通过朝廷考核的人,也能为官,那会如何?朝廷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人们不再敬畏朝廷,天下就要大乱。

    眼下的唐末天下大势,就是这个样子。那些屠夫,那些绿林豪杰,没有通过朝廷的考核,聚集了一帮人,占领了州县,朝廷迫于时势,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地位,封他们为官。如此一来,身份晋升的唯一途径被打破,朝廷正统就会受到质疑。

    天下人不再敬畏朝廷,于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乱,逐鹿中原。谁实力强,谁兵强马壮,谁就能成为帝王。这个时候,实力是身份晋升的唯一依仗。新的帝王继位后,统治天下,重建朝廷考核人才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贡举也好科举也罢,为朝廷立功也罢,来维持朝廷的正统地位。

    士农工商,自古以来,这个排名就没变过,士子地位为什么那么高,人间帝王为何一直贬低商人?千百年来,无数人杰,无数有志之士,难道真的看不出来,商贾对国家的作用?为何还一直要重农抑商?

    很简单的道理,商贾赚钱了,就掌握了更多资源,但他们并不受朝廷直接控制。只有士子,只有成为官吏的士子,才是朝廷统治天下的爪牙,才是维护朝廷正统地位的依仗。

    在朝廷眼里,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拥有更多资源,拥有分配资源的权力。

    打压商贾,是帝王统治天下,维护统治秩序,维持自身正统地位的必然选择。

    仙庭是道门的仙庭,向来不承认散修的地位,不让他们成仙。

    因为散修不是道门弟子,没有为道门立功德,哪怕再强的修士,最终也要灰飞烟灭。这些散修,可能为百姓做过好事,为百姓立过功德,但是没有用,为百姓立功,不等于为道门立功。就像为苍生立功,不等于为朝廷立功一样。

    但是现在,李长庚竟然说,要让那些散修,也有成仙的机会,这对道门的正统地位,挑战可就大了,难怪托塔天王不同意。

    李长庚不骄不躁,微笑道:天王莫怒,且听我把话说完。没有为朝廷立功,不能为官,没有为道门仙庭立功,不能成仙。眼下是非常时期,用人不必拘泥,那些散修,只要能对付李晔,就算是为仙庭立了功,让他们有机会成仙,自然也是理所应当。这并没有危害仙庭道门的正统地位。

    托塔天王依然不赞同,他忿忿不平道:这些散修,向来不服管教,没有进入道门修行,没有受道门教化,就是低贱粗鄙的蛮夫,不能让他们成仙!

    李长庚摇头道:人间说,学而优则仕,又说,习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多么浅显直白的道理。帝王朝廷统治天下,再有本事的人,不出仕为官,就得不到地位和财富。

    那些山野散修,固然不服管束,但他们不服,我们就不管了?天上地下,都是仙庭统治之地。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也是时候该让那些散修知道,他们修炼有成,报效仙庭就是唯一出路!

    托塔天王不服,他向仙帝抱拳:陛下,臣以为

    好了,就按长庚说的办。仙帝拿定了主意,眼下仙域激战,四方神灵都想占据仙庭,仙庭正值用人之际。吸纳这些散修到仙庭,充实仙庭的战力,也是很有必要的。长庚,此事你来主持。

    白袍仙官躬身应诺。

    剿灭李昌言之后,李俨在陈仓停留了两日,一方面是解决凤翔军的残留问题,一方面是等待平卢军赶到。数日后,在平卢军的护卫下,李晔与李俨同乘一车,返回长安。

    与天子同乘,这份殊荣代表的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

    李俨回到长安的时候,驻扎在长安城外的藩镇军,包括李克用的雁门军,王重荣的河中军,都列阵相迎,无数文武官员,在城外三十里处等候。

    随后的日子,就是勘定平乱之功,封赏群臣,除了忙碌外实在乏善可陈。

    李晔作为平乱首功之臣的身份,已是不容置疑,李俨也拉着他一起,给天下藩镇军评功。许多日来,李晔白日出入皇宫,忙得不可开交,回到安王府后,还要招待络绎不绝的访客,可谓一刻也不得闲。

    眼下,安王府门庭若市的程度,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就连李岘权势最盛的时候,都无法与之相比。

    各级官员各藩镇节度使,排着队求见安王。并且将自己千方百计搜刮的财富,不要钱一样都堆给李晔,一方面是为了交好他,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李晔能为他们多多美言,好多评一些军功。
1...174175176177178...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