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帝御仙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是蓬蒿人
    两人距离不远,围观的人很多,擂台范围也不大,所以崔虎城没有弄出很大的声势,但这一拳也用了七八分修为之力,速度快得在半空炸开层层音爆,瞬间到了李晔面前,他低吼道:我看你死不死!

    李晔站在原地没动,同样是一拳轰出,平平无奇,更无偌大拳芒,但拳头撕裂空气,炸出的音爆,丝毫不比崔虎城小!

    砰!

    两拳毫无花哨撞在一起!

    有瞬息的静止。

    一圈音爆云波一样荡开!

    自信满满的崔虎城,至此脸色一变,眼底掠过一抹惊诧之色。

    这一拳,出乎意料,他本分便宜都没有占到!

    不仅如此,拳头更是穿来一阵剧痛,就如一把锥子,给扎了自己一下!

    这不可能!

    崔虎城恼羞成怒,全身修为再无保留,运足灵气,收拳出掌,直接轰向李晔面门!

    他已明白过来,这个看似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实力并不比他弱多少,值得他全力以赴!

    一掌轰出,李晔长发向后散开。

    他神色平淡,同样一掌击出!

    嘭!

    两掌在半空相击!

    这一回,两掌没有相持静止。

    崔虎城的手臂,直接被震回,整个人连退数步,方才勉强稳住身形!

    崔虎城面白如纸!

    怎么会这样?

    他五脏一阵翻涌,差些忍不住,就要一口鲜血吐出!

    盯着李晔的双眸,满是羞愤的怒火!

    这小子到底什么来头!

    他的修为之力,竟然跟自己不相上下?!

    不,不是不相上下,是比自己还强!

    这怎么可能,他还那么年轻!

    这家伙到底是谁?

    崔家众人,看到崔虎城竟然被击退,而李晔站在原地,纹丝不动,一个个都惊呼出声。

    崔虎城面色一沉,知道他已没有退路。

    刀来!崔虎城伸出手。

    一名家仆,连忙抛出一柄黝黑巨大的九环金刀。

    崔虎城接刀在手,心中大定。握住刀柄,信心瞬间回满,他再度有了必胜之念!

    修为再强又如何,我的刀道修为,已经触摸到刀意,能够越阶挑战!

    崔虎城大吼一声,纵身前奔,忽的一刀斩下,催动刀意,直奔李晔头顶!

    不亏是触摸到刀意门槛的一击,刀身上浮现出第二柄刀,似真似幻,尽是看一眼,就让人心神震颤,从脚下生出一股寒意,仿佛那突兀出现的第二柄刀,就是一个吞噬神魂的漩涡!

    竖子!去死吧!能让我催动刀意,你可以死得安心!崔虎城大吼。

    李晔看到这一刀,微笑浅淡:只可惜,你还是连让我出剑的资格,都没有。

    这是第三招了,所以,游戏结束。李晔朝着崔虎城,猛地轰出一拳:紫气聚云拳!

    崔虎城跃杀而至的身影,还在半空,就被一个凝实的紫色拳劲,给击中脸颊,整个人脑袋一歪,就毫无反抗余地的,被轰飞出去十几丈!

    院子里,一直闭目养神的崔书林,一下子惊起,惊愕的朝这边看过来。

    观战的苏娥眉,深吸一口气,双手捧住心口。

    卫小庄张大的嘴,能塞下一个鸡蛋。

    感情之前,崔克礼说了那么多,崔虎城很厉害很难对付的话,都是白说了?

    李兄竟然厉害到了这个地步?

    崔家围观的人,齐齐愣住,一个个目瞪口呆。

    怎么会这样?

    三公竟然被一拳轰飞?!

    三公败了?这小子竟然真的三招将三公击败?!

    这厮年纪轻轻,实力竟然如此恐怖?!

    李晔收回拳,再没看飞出去的崔虎城一眼,负手淡然离开场地,就像刚刚来到这里,只不过是赏了一片叶落的景致。




第二十六章 儒家文师
    崔书林眉头紧皱,注视李晔不言不语,老来浑浊的眸子里,此刻却满是骇人的精芒,就连一直缠绕在腹前的双手,此刻也垂了下来,手指微曲。

    崔虎城作为崔家修为仅次于崔书林的人,修为早已到了练气五层,而且在刀道的修为上,触摸到了刀意门槛,若是崔虎城全力施为,练起六层的崔书林也不能轻易言胜,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方才李晔走上场,跟崔虎城对决的时候,崔书林就隐约觉得不妥,李晔看起来太过年轻。当时若非看到崔克礼颇有信心,崔书林就要忍不住相劝,毕竟李晔年纪摆在那里,他又不是蓬莱仙门里,几百年难得一遇的大少司命,那样惊才绝艳的人物,修为能高到哪里去?

    第三招时,崔虎城催动刀意,向李晔发动必胜一击时,崔书林已经暗中做好了出手相救的准备,无论如何,这个能接下崔虎城两招的年轻人,即便是放眼天下,也是年轻一辈的绝对俊彦,也就比五大道门的道子差了一线,不能就这么折在崔家。

    然而崔书林调动的灵气,到了蓄势待发的时候,却意外发现,最后战败的竟然是崔虎城,而且败得那般干净利落,崔书林一惊而起,将发未发的灵气,差些就要失控出手。

    此时此刻,这位崔家的老家主,心神剧震。

    崔家作为平卢四大家族之一,又是底蕴深厚的士族世家,崔书林的修为比前任平卢节度使,也没有差了半分,同样是练气六层。当年康承训坐镇河东,为朝廷掣肘河北三镇那等重要之地,其本身修为也是练气六层。

    这样的修为,放眼整个天下,那也是能数出个数来的,然而现在,崔书林不无骇然的发现,这个面容始终平静的年轻人,修为只怕不必自己差,甚至,还有可能在自己之上!

    这可不是一般的了不得!

    天下藩镇五十余,说到底,练气高段的修士,在藩镇还是稀罕存在,只有汇聚天下灵韵气运的京师长安,和道门五大道观,才能碰到练气高段的修士。若非如此,道门凭什么扶持藩镇去争霸天下?凭嘴皮子?

    蓬莱道门自称仙门,此番意图一统平卢江湖,要将平卢节度使,变为自家手中的傀儡,底气可不只是蓬莱掌门成功筑基。蓬莱道门人才济济高手如云,大少司命更是数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人物,年纪轻轻就到了练气高段。

    之前一直名声不显,不过是蓬莱有意隐藏,想要在关键推出来,震慑群雄。作为平卢势力根深蒂固的崔家,多方打听,可是早就听过一些蛛丝马迹,那惊才绝艳的孪生姐妹大少司命,可不仅仅是刚入练气高段,而是极有可能,到了练气高段的高峰!

    崔书林看着李晔走回,心里不由得想到,如果这个年轻人,果真拥有练气高段的修为,那他岂不是可以追赶五大道门的道子?可以追赶就在不远处的,蓬莱道门大少司命?

    崔书林心念急变,如有所悟。世人都知道,天下大乱之际,道门大出之时。然而道门为何能大出?没有多少人深思过。崔书林此刻却想到一些端倪。

    乱世人杰辈出,根由是因为皇朝崩塌,国运流散,天地气机不再聚集于京师,助君王威震天下,而是散布神州各地,这才给了那些,在太平之世,无法崭露头角的豪杰们,去建功立业的气运。

    同样的,乱世也是高手辈出的时候,大唐立国数百年,太平之世,才出了几个真人境?而现在,听说五大道门这一代的道子,修为都有超越上一代掌门的迹象。而若是消息不假,蓬莱道门的大少司命,更是极有可能早早踏入真人境!

    前朝末年,诸侯争霸,哪一方没有真人境修士坐镇?

    念及于此,崔书林不由得又向不远处那个年轻人看去。

    李京?

    这个名字没有听说过,但以他的修为,不该是无名之辈,所以应该是化名。

    那么他的真名是什么?不管他的真名是什么,以他现在的实力,极有可能也是乱世应运之人!

    所谓乱世应运之人,按照道门一惯的说法,是原本该落在君王头上,帮助君王威服天下统御万民的天地气机,或者叫皇朝气运,在乱世分散到某些豪杰身上,而这些豪杰,就有崛起于阡陌,将腐朽皇朝推翻的气运!

    崔书林沉默下来,只是忍不住又深深打量了李晔几眼,心里已经默默打定主意,不管今日大比结果如何,事后定要跟此子好生坐下来谈谈,至少,应该要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到底是谁。

    李晔在崔家众人异样的目光中,回到院子里。卫小庄立即迎了过来,一脸钦佩崇拜的对李晔竖起大拇指,不停称赞,苏娥眉好委婉不少,只是站在卫小庄后面,含笑看着李晔,虽然没有多说什么,喜悦之情已经溢于言表。别的姑且不言,他们这回奉师命下来,可就是为了帮助崔克礼。

    三场大比,三局两胜,如今我已赢下一局,若是崔先生再胜,那么今日之事就板上钉钉了。李晔向屋子看去,如果崔克礼能赢下文比,那么最后一场武比,根本就不用进行,去看看罢。

    屋中,崔克礼和崔虎城的人——也是他打理崔家事务的副手,已经开始了第二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争对族内事务的策论。

    崔克礼虽然这些年没有具体打理族内事务,但他的读书之道,本就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注重经世致用之学,莫说崔家族内事务,就算是州县时弊,要他拿出改良策略来,他都能立马写出千万言。

    所以崔克礼虽然口口声声,说他这二十几年来,只有耕读二字,实际上不过是谦虚之言,当然,或许耕读的耕字,对他而言不只是耕田。这个环节,崔克礼略胜一筹,因为他提出的,对族内事务的改良建议,让族中长老都打心眼里佩服,崔虎城的那个门客,按部就班没问题,但要他改良什么,抬举他了。

    说简单些,崔虎城对族内事务的打理,就是不出差错守成而已,而崔克礼却可以开拓。

    第二个环节,是两人书写诗词文章。崔家作为士族,毕竟是书香门第,文采还是很注重的。如果这个环节崔克礼再度胜出,那么他就直接赢了。

    李晔几人在屋外观望的时候,崔书林来到众人身边,看着屋内倚马千言的崔克礼,慈祥的笑道:小三这些年打理族内事务,具体事务都是交给下面的人去办,他自己只在必要的时候出面,敲定大事。小三提升崔家实力的方式,是提高自身修为,用修为的强大,去争夺更多财利。而不是从内部对族事进行改良。

    这本也是条路子,只不过自家人若是都不能拧成一股绳,又如何去跟外人相争?一旦强势家主没在了,家族内部开始争权夺利,分家产,家业再大又有何用?这些年,小三对族务的治理,老夫并不满意。

    见李晔等人看过来,忽然话多起来的崔书林,又解释道:其实现在不用看了,小三本就没打算在文比上赢小二,他自己也知道赢不了,他依仗的武比。现在武比落败,已是无缘家主。

    他说这话的时候,崔克礼已经将文章写好,递给了屋中的长老,不出意外,以他二十多年的耕读水平,立马引来阵阵惊叹。

    一名长老拿着崔克礼书写的文章,来到崔书林面前,将文章递给崔书林,示意他看看。

    文比是你们主持,老夫何必看?崔书林摆摆手。

    长老面容严肃:这篇文章,家主必须要看,因为小二的水平,已经到了儒家文师之境!

    文师?崔书林耸然动容,连忙接过文章,细细品读起来。

    李晔也是眼神微变,一脸肃然。

    卫小庄不明所以,连忙问李晔:儒家文师是什么?

    李晔看着屋内,在书案后席地而坐的崔克礼,缓缓道:儒家对读书人境界的划分,有三个境界,文士文师文宗。文士是入门标准,要求儒家门人,熟读典籍,有所领悟,出口成章,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文师之境,意味着儒家门人,已经在文道上登堂入室,真正明悟圣人教诲,而且有了自己的‘文念’,书写文章,则能文以载道。到了这个境界,儒家门人的文章,对百姓都有教化能力!

    简单说,只要衣食无忧,文师一篇文章,就能导人向善,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令盗贼恶徒绝迹!儒家追求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可以通过文师的文章达到!

    卫小庄瞪大了眼睛:这也可以?那天下有文师,岂不天下太平?

    李晔摇摇头:哪有那么简单,仓禀实而知礼节,得先要百姓都衣食无忧才行,历朝历代以来,何曾做到天下百姓,每人都衣食无忧了?另外,文师文章中的文机文运,影响范围不过州县一地。也就是说,文师在鄠县写了这样的教化文章,那么就不能在别的县,写出教化文章了,而要维持鄠县的教化现状,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写出教化文章一年一篇总要的。

    卫小庄仍是一脸敬佩:可就算这样,还是很厉害啊!

    李晔笑了笑:当然厉害了,儒家文师境界,可是极难达到,相当于道门练气高段的修士。而且达到文师境界后,要修身自省不缀,所谓一日三省吾身,德行不能有半分退步,也就是说,一旦进入官场变了心境,或是为名利所累,不再心系黎民之苦,不再持续习文修德,‘文念’和文师境界就没了。

    卫小庄恍然:修为还能退步?这也太难了。

    李晔点点头:所以纯正的儒家士子,向来很少,就更不必说那些,进入官场之后,就改修道门术法的士子了。

    苏娥眉问道:那文宗呢?

    李晔寻思片刻,徐徐道:读书读出浩然正气,进策为天子信,著书为万民颂,上分君王忧,下解黎民苦,教化文章不再局限一地,而是能通行天下。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者,是为文宗!

    苏娥眉和卫小庄都是一怔,想到那等场景,不禁心驰神往。

    正崔克礼文章的崔书林,闻言眼前一亮,盯着李晔看了好半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小友此言,真是振聋发聩,堪称儒家读书人,毕生之崇高追求。想不到,小友不仅修为高强,而且如此见多识广。

    为天地立心这句话,现在还没出来,所以崔书林也是第一次听见,惊为天人不足为过。

    李晔谦虚的笑道:晚辈也只是道听途说,不解其中真义。

    崔书林抚须微笑,不置可否。
1...99100101102103...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