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传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短头发
“乖乖,可了不得,我便是再杀一辈子猪也赚不来这么大的金猪。 财不lou白,我赶紧的藏起来,莫叫偷儿顺了去。 ”
一家人欢欢喜喜用罢了饭食,李二言道:“那牡丹是憨厚之人,断不会行弑父之事,赶明日里公主去见见官家,好生说道了其中的关节,将此案重审,说不定能牵扯出许多的贪官来。 ”
长平公主本人虽然跋扈,却最恨贪墨无为的官吏:“我家的江山就坏在那帮子龌龊官儿手里,定要皇兄好生的审理审理,查出的龌龊官儿有一个算一个绝不姑息!”
春娘知道长平公主有极大的可能宿在驸马府上,还是抱了些许的希望问道:“殿下今日不回长春宫了吧?”
长平公主应道:“自然是不回长春宫的,今日便宿在这里了,本宫于驸马也该团圆的。 ”
春娘“哦”了一声不再言语,长平公主似故意说于春娘一般,得意的道:“日间婆婆还曾说起娃娃的事情,本宫以后就尽数宿在这里的。 ”
早有宫人劈柴烧汤准备妥当,长平公主道:“驸马一路风沙,且先去洗洗,本宫且到卧房去,看看是否把床铺安顿妥当……”
李二这些时日着急的赶路,确实是鞍马劳顿疲惫不堪,泡在温暖宜人的热汤之中,竟然昏昏的睡去。
“驸马爷爷,浆洗的好了吧?”有丫鬟在外面小声的呼唤。
想是长平公主在卧房等的不耐,这才叫人来催的。
李二揉揉眼,随口应了,跳出水来,抓起手巾把身上的水珠擦去,披上个大单子急急的奔往卧房。
那小丫鬟看李二进去,懂事的关好房门退开。
长平公主早卸了装束,慵懒的斜躺着,看李二赤裸着身子只披了单子进来,吃吃的笑道:“都说从军三年母猪塞貂蝉,这话儿果然不假,驸马达达也是想我了吧,竟然衣裳也顾不得穿。 ”
听她取笑,李二转身:“我便去取了衣裳穿好……”
“达达好没有兴头,玩笑也听不出的么?”长平公主起身拽住李二:“达达与我“赤诚”相见,我这心里早就痒的紧了。 达达安坐,本宫取个好物件儿与你。 ”
长平公主从袖子里取出一叠子的手帕,递于李二:“这是我从景妃那里央求了半天才的来的,唤做和合三十六式。 听说有许多的妙用,最是其乐无穷……”
李二顺手接过那些个帕子,上面竟然刺绣的是男女交合的春宫画像。 其中人物纤毛毕现栩栩如生,神态更是如同真人一般,更奇的是那些男女所用的姿态,个顶个的闻所未闻,可算是标新立异的奇特姿态。
“达达,”长平公主褪去了衣衫kao在李二身上:“这个名堂唤做临台童子,妙是妙的紧,却要站立而为,我还是喜好……”长平公主翻到下一个帕子,腻声笑道:“我还是喜好这个叫做狮子滚绣球的花样,咱们今晚就用这个了吧!”
李二看了这些个春宫图画,亦是不觉面红耳赤:“这可真是个好东西,”忽然感觉这么说太过不好,急忙掩饰:“真算是艺术品了。 ”
长平公主可不管什么艺术不艺术,以脸面磨蹭李二的脸面:“后面还有个唤做龙凤呈祥的姿势,却是少见,达达于我也不曾试过……”
说话间尖尖玉指已然摸索到了李二的胯间,不住的拧弄搓揉起来。 二人亦是久旷,此时春情萌发,心意早迷,李二拧身搂住同样半裸的长平公主。
长平公主面似海棠容如春月,目若星朗秋波满是柔情mi意,朱唇半吐樱桃一点的微微哼喘,身姿窈窕轻柔,丰姿仙雅。 虽然年近三十,却犹如二八之女一般的好不风流。
李二抱住长平公主便是好一通亲吻,啧啧有声。 长平公主被李二一亲,便有一种久违之快感从心头腾起,甚是舒坦,更是芳心洞开,舒服至极,身体更是如飘一般,好生爽快,遂嗯嗯哼哼的任驸马亲吮拧弄。
直吻得二人喘气不过,这才松开,长平公主略施胭脂半点更显粉脸朱唇,嘴角翘了笑意,眉目之间情意缠绵,雨意云情,好生惑人。
左右也算是老夫妻的,李二将她衬裤褪下,但见两只修长白嫩玉腿呈于眼前,李二发力将长平公主一条腿抱了起来,低低的从喉咙里爆发一声吼叫:“今日便用那狮子滚绣球来梳拢了你吧……”
长平公主对这鱼水交欢之事甚是在行,早是意乱情迷,见李二扑将上来知时机己到,便抱了裸身的李二,腻声娇唤:“好达达,勇猛些吧,旷的久亦……”
二人俱是心如火焚,浑身躁热,难以忍耐之下,揉搓到一处。
长平公主越发的娇媚,玉枝颤抖,双腿乱蹬,不住的大呼小叫;口中香喘,鼻哼鱼龙,好一个快活娇娃。 李二为其媚态鼓舞,愈发的勇往直前,其中细节不便详诉。
酣战半宿,尽皆畅美,二人说了会子夫妻情话,抱头交股而眠。
驸马传 第142章 乱了,全都乱了(本章加更,再次呼唤月票,月票越多,更新尽头越足)
灰褐色的野雀儿早早就在院子里觅食,李二睁眼醒来,长平公主亦在呼呼酣睡,被子外裸lou出大半个膀子和一大片雪白的晃人眼睛的胸脯子,想是昨夜折腾的过火了些,便是李二起身穿衣也不曾惊醒长平公主。
推开房门呼吸几口清冷的空气,却见芝兰捧了铜盆手巾等物过来:“爷爷洗漱了吧,厨房里的吃食也做的好哩,老夫人不许惊醒了爷爷,才不曾叫起。 爷爷这便要用食的么?”
李二伸个懒腰:“甚么时辰了?”
“许是不到辰时吧,嗯,刚到了辰时的。 ”
“我的老天,今日官家还要阅兵的!”李二急慌倒忙的抹把脸就往外走。
“我的儿,皇帝也不差饿兵的,且先填了肚子再去不迟。 ”母亲在李二身后大声的吆喝,嗓门之大便是那些停在树枝上的野雀也惊的跑了。
“顾不得了。 顾不得了,我且先去城外营中……”
急急促促的出得城来,赶到营中,远远的便见一众的校尉在等了。 刘十三上前道:“我的兄弟怎的才来,叫大伙好等,朝廷里的封赏下来没有?弟兄们可都等这领了赏钱去花销的……”
“赶紧的把弟兄鸥们集合起来,列个整齐的队伍,一会官家要来阅兵的。 ”
“天天!官家要来阅兵?”刘十三听罢顿时混乱,飞也似的跑了出去有飞也似地跑了回来:“那个兄弟呐。 关键阅兵咱们用甚么队列迎接?鱼鳞阵还是雁翅阵……”
看来刘十三也是慌乱了,李二索性亲自把士卒召集起来。
那些士卒衣衫散乱的起来,乱糟糟慢腾腾的过来,随便的围拢在李二的周围:“李大将军,朝廷里赏了多少?”
“莫管多少,大将军,还是与弟兄们先分了吧……”
李二知道这群丘八的脾气。 若是前方打仗,兴许还有几分军人的模样。 这一到了安定和平和地后方。 所有的恶习都暴lou出来,松松垮垮地模样和街头的地地痞混混儿的分别也不大。 大部分人还是睡眼惺忪的模样
军人和混混儿一样,同样的喝酒赌钱。 但是军人能够在关键时刻随着一声号令,舍生忘死的去战斗,光凭这一点,混混就永远难望其项背。
李二卯足了劲道,大吼一嗓子:“敌袭!”
那些士卒闻得“敌袭”二字。 当即清醒,条件反射一般的寻找刀枪,好半晌才明白过来:“大将军呐,开甚玩笑……”
看众人清醒地差不多了,李二这才说道:“过一会子官家要来阅兵的,大伙好好做出个样子来才是。 ”
“哦,阅兵呐……甚?官家要来阅兵!”
“大将军你是说陛下要来看咱们?”
李二说道:“我军血战西夏,战功赫赫。 官家特来检阅的。 ”
这么一说,所有的校尉军兵顿时来了精神儿:“虽说咱也担着禁军的名头,却连官家的模样也不曾见过一回,这回可有福了……”
“官家会不会带着成车的金银来赏赐咱们?”
一时众说纷纭,李二急忙上手虚压,示意众人安静:“咱们定要做出个威武的模样来。 官家见了才会欢喜,官家一欢喜说不定赏赐地就多了些,弟兄们说是也不是?”
“是哩!”
“是哩!”
古是的军人大多目不识丁,很大一部分是抱了“当兵吃粮”的念头把从军看成是谋生的手段,真正出于“保家卫国”这个动机的人不多,所以听到能拿更多的封赏,众人都是来了精神,
“一会儿官家来了,大伙都摆出个样子来,莫叫朝廷里地老爷们小看了咱。 ”
所有的士卒齐声称是。
李二本想着按照现代军人的模样训练士卒走走正步。 奈何这些大兵根本就分布清楚左右。 何况正步看似简单,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有好的效果。 估摸着早朝完毕皇帝就会到来,这么端的时间是不可能教会士卒走正步的。
李二想想后世的阅兵,忽然想到那些雄壮整齐的军中口号,顿时有了计较。
“一会皇上来了,你们看我的手势行事,若是拿宝剑地手举起来,你们就高喊为国杀敌,若是我没有拿宝剑地这支手举起,你们就喊圣上英明。 记下了没有?”
士卒们哄然叫好。
“来,来,咱们先练习练习……”
随着李二双手交替举起,军兵校尉高呼“圣上英明”“为国杀敌”,训练了半晌,效果还真的十分明显,最起码喊声整齐,还真地有那么几分气势。
李二估摸着有这两句应该足够,信心十足的等候皇帝的到来。
午时不到的光景,神宗皇帝辇驾到来。
李二早就戴好了凤翅盔黄金(铜)盔,披锁子黄金(铜)甲,外罩赤艳艳的战袍,将狮鸾带紧扣腰间,装束停当这才高呼一声:“开中门,摆香案,列队伍接圣驾!”
但见幢幡飘舞,宝盖飞扬;旌旄猎猎映了赤色簪缨,白羽幢摇护住天子銮舆,五卫旌旗下是执金瓜,擎斧铖的武士,紧随其后的是一对对手持绛纱御香的宫女,天子居中而坐,后有曲柄皇伞彩凤羽扇。 再后便是紫袍玉带的大宋高官。
辇驾方住,宫人引了神宗皇帝下来,李二当即跪拜高呼万岁,一众的军兵立即按照方才演练的那样呼啦啦的整齐跪拜,震天价的狂吼一声“吾皇万岁”。
几万人齐声呼喊,震的大宋君臣心尖乱跳,有几个年老体衰的文臣几乎被这毫无征兆的巨大噪声唬晕。
神宗皇帝看好几万人整齐跪拜整齐呼喊,大为喜欢,声调也提高了几度:“平身!”
“谢万岁!”李二站起身来。
众军兵也学了李二的模样高喊“谢万岁”整齐的起身站立。
但见三万余军兵阵形份外整齐,便是拿尺矩量过一般,一个个昂首挺胸,盔明甲亮份外的精神。 刀枪飒飒生锐气,剑戟森森映寒光,果然是虎狼之师。
大宋皇帝见到这样的队伍,满意的了不得,神宗皇帝本就是猪腰子脸,高兴万分之下笑的嘴巴都咧到了耳根子上,看李二一身甲胄,更是喜爱,一边巡视一边赞叹:“驸马征战沙场,与社稷有功呐!”
李二在旁边微微的举起那带鞘的宝剑,众士卒看见信号,整齐的高喊:“为国杀敌!”
这震天动地的高喊还真的把大宋皇帝唬了一跳,李二急忙过来说道:“这便是将士们的心声了,为国杀敌不论功勋的。 ”
神宗皇帝也没有想到宋军竟然有这么高的“觉悟”,大为赞赏:“好,好一个为国杀敌,驸马能在这么短的时日调教出如此威武雄壮之师,不枉朕提拔重用尔的苦心……”
李二急忙将另一只手扬了一扬……
“圣上英明”又是一声排山倒海般的高呼。
李二暗暗得意,看来临时安排的这一手还真管用,看来不会出甚么岔子的。
“此一战之后,我大宋西北安定,俱为将士用命血战而来。 我大宋有此雄壮之师,何愁天下不定?我大宋四时康泰,风调雨顺乃是上天所赐,国运绵长,灾害潜消俱为儿郎之功,朕定不吝封赏。 ”
这些个士卒并不是很明白皇帝在说什么,不过好像听到了说要封赏的,这便可以的,有赏钱拿才是最实惠的。
“自我大宋立国以来,”神宗皇帝难得有这样在军事上扬眉吐气的时候,越说越兴奋,嘴角都挂了白沫:“屡屡割地求和,今日众儿郎扬我国威壮我声色,方为我真正男儿。 ”
说到激动处,神宗皇帝大发感慨,忍不住拉住李二的手道:“驸马真是我朝的栋梁呐,朕欲收复祖宗割去之疆土,还需驸马再建奇功……”
李二就纳了闷了,大宋还有割地求和的往事?
不成想神宗皇帝猛地将手一扬:“燕云之地亦要收复……”
李二的手也被牵了起来,那些士卒意见到信号,立刻呼喊“圣上英明”。
李二闻听神宗皇帝竟然打起了燕云十六州的主意,心里登时凉了半截,那辽国可不是西夏,大宋要是和辽国开战,铁定的是败多胜少,自己又不是什么大将之才,万一要被一时头脑发热的神宗皇帝派遣去攻打辽国,只怕小命都保不住的。
当时也顾不得许多,急忙摆手示意士卒不要再喊什么“圣上英明”了,哪里知道士卒根本就不明白李二的意思,看他另一只手扬起,又是震天的一声呼喊“为国杀敌!”
此时此刻李二汗流浃背,又恐大宋君臣真的叫自己去征讨辽国,又怕士卒继续“为国杀敌”的高喊,一时着慌,登时乱了方寸,双手挥舞,示意士卒不要再喊。
士卒哪里体会得到李二的心情,看李二两只手摆动,立即跟随他摆动的节奏交替呼喊“为国杀敌”“圣上英明”……
神宗皇帝看士气高涨,亦是意气风发,迎了随风猎猎而舞的战旗说道:“军不畏战乃我大宋之福,光复旧土正是当时呐……”
驸马传 第143章 小人乍富(让月票来的更猛烈些吧,给点动力吧同志们)
李二唯恐那些士卒再高呼“圣上英明”,双臂木头一般的低垂,不敢随便的动弹,那些个军兵得不到信号,任凭神宗皇帝如何的发表壮语豪言,也不再高呼甚么“圣上英明”。
万一神宗皇帝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战无不胜的战神,叫自己去攻打辽国那怎么办?
李二正胡思乱想之时,天色竟然忽的一暗!李二本以为是乌云遮日也不在意,不成想天色愈发的黯淡,不一刻的功夫就已经昏昏黄黄,犹如傍晚时分的模样。
抬头观瞧,但见天上的日头老爷正逐渐的残缺,众人纷纷仰望,功夫不大,太阳变成一块被咬残的半个烧饼模样!
日偏食!是日偏食了!
李二心中大喜,顿时有了计较,这日食在古代可算是说天的警示,自己又有“知晓天命”的名头,只要随口忽悠一番,就说是上天不许再起征战,以上天的名义一定能够把皇帝征讨辽国的念头给平息。
李二打好腹稿,正要再演一回神棍,准备大大的忽悠一番,却听神宗皇帝以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语气说道:“今日果然是有食日的……”
李二惊的嘴巴都合不拢,刚准备好的那一套忽悠言辞顿时忘个干净!这也太诡异了吧!神宗皇帝竟然知道今天会有日食!
自己都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知道?难道……难道尊敬的神宗皇帝也是穿越过来地?
李二心里翻江倒海的折腾,功夫不大。 日食退去,太阳再次大放光明。
神宗皇帝好像面色不悦,淡淡的说道:“司天提举,汝之算法不准呐!”
一名干瘦的老官儿匆匆的跑了出来,惶恐的说道:“臣计算有误,愿请官家责罚!”
神宗皇帝看了看这老官:“沈卿算法虽有谬误,也不曾大错。 责罚就免了吧。 ”
旁边的王安国却是出班跪倒:“沈括为司天首官,曾言今日天将全食。 如今却是日食六分之半,乃历官术数之不精,当治其罪,以诏朝廷赏罚分明之意。 ”
“也好,沈卿官降一级,任司天同职!”
其实沈括地政治立场比较中立,只不过在罢免茶叶专卖的事情上帮王安石说过话。 王安国等人借着他把日偏食计算成日全食地机会来打压罢了。
李二这才知道那干巴枣一般的老官儿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沈括沈大官人。
李二实在不曾想到宋时候的科学技术发达到了如此的地步,竟然可以准确的计算出日食来。 原以为古人对于日食这样的天象是一无所知,正准备利用日食忽悠神宗皇帝,不成想人家沈括早就把日食计算出来了!沈括呀沈括,你干嘛非要 计算日食呢?计算地不太准确吃力不讨好不说,把官职也降了!你要是不会计算多好,我还可以拿来忽悠人!唉,又失去一个扮演神棍的大好机会。
写到这里。 实在忍不住废话几句,看过很多的穿越小说,书中的主角利用日食月食大肆忽悠人,类似的桥段甚至出现在清朝,真是比我这书还能扯。 要是拿日食忽悠宋元明清皇帝,一定会被皇帝识破。 脑袋铁定是保不住的!
我国关于日食的计算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比诸葛亮还早的时候就有古人推算过日食了。 到了宋代这个科技极大繁荣地时候,地磁偏角都被沈括准确的演算出来,计算日食已经实在算不上什么高端科学了。
这个时候的欧洲教廷见了日食还是大大恐慌,以为是“上帝的愤怒”,可见宋时候的科学技术要领先的多。
不过这些高级地科技大多为朝廷的钦天监垄断,市井百姓很难学习,所以还是有许多人相信日食是上天表达的某种意思。
心中称赞大宋科技发达之余,李二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拿日食说事儿,否则可就是大大的不妙了。
不过还是对沈括这样的科学家.表达了一下敬意。 李二轻声对降级的沈括说道:“沈大人好本事。 我是佩服的紧了!”
沈括惭愧的说道:“计算出错,驸马取笑了!”
李二道:“工具简陋。 算法粗糙,难免有所误差。 ”
“驸马……”听得甚至皇帝呼唤,李二急忙上前。
“彼临行之时,朕曾有言赐婚之事,实是为激励驸马为国出力之举。 今驸马果然不负朕之厚望……”神宗皇帝说的冠冕堂皇,甚么“激励之举”,不过当初是为了断绝李二纳妾的念头罢了。 李二也是心中有数,只是不好挑明而已。
“当日朕之允诺还记地否?”
开玩笑,谁忘记李二也不会忘记,折腾半天费劲不小不就是未来纳妾之事地么:“臣谨记圣上之言,不敢有旦夕或忘。 ”
李二是以话语暗示皇帝:当初你说过甚么俺可记的清清楚楚,千万不要耍赖了。
“驸马战功赫赫,为社稷谋福不小,朕今日便兑了当日之言,赐婚于驸马春娘,户部已为那春娘拖了贱籍。 本月十六地婚期……“
朝思暮想的事情终于有了盼头,李二欣喜非常,便如穷汉捡个元宝一般的喜欢。 不过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还是表现的安安稳稳:“刘大将军临蓦之时,曾将虎符兵印交与臣代为保管,今战事已毕,金戈歇息,臣特将兵印上缴朝廷……”
其实神宗皇帝也一直在想着用何种借口收回李二手上的兵权,李二本不是朝廷加封的将官,手里却掌管了这么一支精锐雄师。 实在和朝廷地制度不符,不过李二刚刚立了大功,要是太过着急的收回兵权又显得朝廷太过小家子气。 正为难之时,李二主动上缴虎符兵印,皇帝自然是大为欢喜。 当然客套话还是要说那么几句的:“驸马颇有统军之才,朕本欲重用,奈何驸马婚事在即。 也不便指挥,也罢。 朝廷就先收了兵印,以后再有战事,驸马再行效力于军前。 ”
李二知道些个宋朝的制度,明白皇帝只是在说客气话,做不得真,何况自己也没有要统兵争霸的念头,自然落得清闲。
神宗皇帝又发表一片洋洋洒洒的总结性讲话。 无非就是“国家柱石”“军之楷模”一类的溢美之词,想也是也讲地口干舌燥,终于带了大宋的群臣百官满意而去。
恭送皇帝出了营门,李二再也抑制布置心里地欢喜,顿时手舞足蹈大笑大跳:“嘿嘿,成了!我的春娘成了!嘿嘿……”
那些士卒还是木头桩子一般站的笔直,看李二双手不住挥舞,见到了等待良久的“信号”。 顿时高呼起来:“圣上英明”“为国杀敌”“圣上英明”“为国杀敌”……
还没有走远的神宗皇帝隐约听到身后又传来“圣上英明”“为国杀敌”的呼喊,晃晃脑袋以为是自己听的差了,志得意满地回宫去者。
李二却在营中大叫:“都莫喊了,人都走了还喊个甚?都散了都散了……”
“这就完了?官家有没有说赏多少银钱?”
“对哩,官家说赏几个钱?”
李二仔细想来,皇帝还确实没有说具体要赏赐多少:“赏赐多少官家还不曾想好哩。 甚时候官家想好就会赏的。 ”
反正自己也不再是军队的长官,至于皇帝是不是赏赐也和自己无关,要是皇帝吝啬舍不得多赏,就叫军兵们麻烦新任的将官去吧。
出了军营,刘十三急吼吼的欲回驸马府:“我的驸马兄弟,许久不曾见到我那浑家的,这遭发了大财,去给我那浑家买几件象阳的首饰……”
对于刘十三和芝兰地这种不正常夫妻关系,李二也是怜悯的成份居多,遂道:“兄弟。 如今征战的事情罢了。 我和春娘成亲以后,只怕在汴梁不会久住。 得先把你的后路安排妥当,免得我一去你和芝兰又受人欺凌。 ”
刘十三也明白李二的心意,知道以自己宫人的身份不可能再有机会离开汴梁,遂道:“驸马兄弟是有大本事地,可曾想好了要与俺安排个甚么出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