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雨潇风
徐庶知道蒋干是辩才,在这方面徐庶自认不是对手,只得强自道:
“君子耻于小人为伍,你速带我去见家母吧!”
蒋干哼了一声,不由双手抱胸道:“既然耻于我为伍,那你不如自己去找吧。”
“你!”徐庶闻言没被气死,当下拂袖便要走。
蒋干见徐庶动了真火,不禁俊脸一笑,拍了拍徐庶的肩道:“元直师兄,没我在,你在这里寸步难行。君子不过是弱者的一块遮羞布罢了,还是请随我来吧。”
徐庶把肩一挺,挡开蒋干热情的手,不由闷哼一声。
蒋干也不生气,淡淡一笑道:
“师兄,老夫人就在前面,我就不去凑热闹了。”
说罢悄然而去。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一十一章 徐母之死
徐庶见蒋干走了,也不理蒋干整了整衣衫,急步向屋内而去,方至门畔,直哭拜于堂前。
蒋干听得徐庶脚步却来越远,回头看向徐庶,只见徐庶急急入房,不禁摇头叹道:
“徐庶啊徐庶,你真是笨的可爱啊!”
徐老夫人正坐在堂前椅上,听到徐庶声音忙支起身子朝外张望,这一望不要紧,待见到徐庶推门入见,不由大惊:
“我儿怎么也来这里了?”
徐庶忙拿出信道:
“儿收到母亲亲笔书信,不敢怠慢,星夜赶来相见!幸好母亲无事,否则孩儿罪矣!”
徐母看徐庶一脸认真的样子一把把信打开,气得哆哆嗦嗦的手指着徐庶大骂道:
“糊涂啊!糊涂!亏你也闯荡江湖数年,我本以为你修得一身本事,今日看来,竟反倒不如以前在你母身边了。你既然读四书五经,难道不知道忠孝不能两全吗?”
徐庶闻言瞪大两眼看着徐母:
“什么?这信……”
徐母气得连呼吸都快了起来,不禁捂着胸坐下来道:
“你长一双耳朵难道听不清是非取直?长一双眼睛难道看不清黑白清浊?曹操乃是天下皆知的乱臣贼子,你投他做甚?刘使君乃天下闻名的英雄,你得遇明主,就凭这一纸伪书,便明珠暗投?你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呀!”
一番话直骂得徐庶冷汗涔涔,扑通一声拜伏于地,不敢抬头。
徐母说罢也不理徐庶,直转入内室。徐庶心知铸成大错,后悔不已,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过不了一会,忽有侍者跑出来哭报:
“先生,老夫人自缢了!”
徐庶闻言大惊,慌忙转入内室,只见徐母正吊在房中,惊呼一声:
“母亲!”
忙解下徐母,拿指尖一探徐母鼻息心脉,早已气绝。
徐庶看着早已没了生气的徐母,放声痛哭,气绝于地。良久,方才醒过来。
曹操得到消息心中暗叫可惜,他万万没想到徐母竟如此刚烈,但事已至此,也无良策,只好好生安排,又亲往祭奠。
徐庶葬母柩于许昌南原,居丧守墓,但凡曹操所赐,徐庶一概不受。
趁着曹操袭取江陵的当,刘备率着残军一路南行,直至汉津口。不表刘备,却说诸葛亮与鲁肃。
鲁肃对诸葛亮并无大愁怨,二人一路南下品国论道谈性甚浓。战国时代的一场恩怨,二人虽有接触,但二人恩怨由当年的荀攸接过,所以二人并未成死敌。当然诸葛亮哪里知道鲁肃的本相?
两人陆路策马行了几日,又改坐轻舟,看看便至柴桑郡。
却见青山绿水间,和风细雨,二人立于船头,看着江上水气飘飘,仿若置身仙境一般,鲁肃灰衣长衫负手而立,忽见一条鱼跳出水面逆流而上,突然道:
“顺水逐流不是简单的很?世间人为何偏爱逆流而上?”
诸葛亮身着淡色长衫,听鲁肃这般说,顺着鲁肃指引,看着那条逆流而上的鱼跃出水面又如宝剑一般分开水面直入水中,方道:
“人,生来便有自己的使命,逆流而上也好,顺势而为也罢,皆是造化始然。”
鲁肃闻言,不由讶然失笑,回头看看诸葛亮,却见诸葛亮仍自若有所思看着那条鱼逝去的江面。鲁肃回过头,看着雨水击打在江面上荡开一朵朵涟漪,却又瞬间被江水冲散,不由道:
“孔明高见!或许你我皆是这种人罢,既无力逆转,便激流勇进。哈哈,世人皆道我等风流,却哪知我等亦是无奈。”
诸葛亮默然无语,自己一心求万古流芳,本以为是自己的初衷,但今日听鲁肃之言,却突然生出一种处于被人算计之中。
偏偏这种算计深深埋在自己内心深处,抓不着,看不到,却又如此真实地存在着。
自己终不是那掌天下大道的圣人,如何走的出这大道之间?
正想间,突然听到鲁肃又道:
“冒昧的问一句:孔明的使命又是什么?”
诸葛亮抬头看向鲁肃,却见鲁肃已是一脸淡然,不由笑道:
“人,最难知道的便是他的使命是什么吧?我只知道这次随子敬来东吴,意在联吴抗曹,拨乱反正,复我汉家山河。”
鲁肃点了点头,笑道:
“那孔明知道此番我请你来东吴所为何意?”
诸葛亮闻言微怔,听鲁肃所话中有话,摇了摇头道:
“孔明愚钝,望子敬赐教。”
鲁肃回过头,负手而立抬眼望向那天边雨丝如珠帘道:
“现下江东,皆有畏色。东吴之危,非在曹操,而在萧墙之内。”
诸葛亮眼珠一转,鲁肃所说的皆有畏色显然指的非是曹操,那么……不由恍然,现下江东势力皆属佛门,但孙家父兄一代却皆属道门,如今江东佛光普照,道门中人无不噤若寒蝉,无人敢撼其锋,因此江东道门皆主降。
诸葛亮想至此处,不由明白了大半,点头道:
“多谢指点!”
鲁肃微微一笑道:
“我与孔明方向相同,何足言谢?呵,此次请你前来,虽名为联吴抗曹,也是望孔明坚定东吴诸臣,勿要怯阵。”
说罢,回过头,直视诸葛亮。
诸葛亮点了点头,突然目光中眸子一亮紧盯着鲁肃道:
“子敬,我们之前见过?”
鲁肃被诸葛亮这突如其来的问话一惊,不由得心中震颤,但鲁肃心思何等细腻?知道这种心里波动逃不过诸葛亮的眼睛,当即笑道:
“见没见过真的这般重要?”
诸葛亮闻言目光中精芒敛尽,又如阳光一般温暖道:
“非也,只是一声感慨罢了!我与子敬一见如故,却偏生看不破子敬分毫,机缘巧合,自有无数前缘,只觉得曾与子敬有着莫大的关联罢了。”
鲁肃轻笑道:
“孔明说的不错,我亦有这种感觉,想必与孔明前世间定有无数机缘方有此时的再续前缘罢?”
诸葛亮闻言纵声长笑,鲁肃亦不由哈哈大笑。
两个东汉末年的顶尖人才似痴儿一般立在轻舟之上,哪有半分后来名震天下的儒雅威风?
想必人生中,总有这样的人罢?可以叫你无形神俱露,是敌,或是友……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年我曾与你雨中漫谈天下事,舟畔笑尽世间人,畅快畅快……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一十二章 会猎江夏
鲁肃与诸葛亮下了船,走至岸边,鲁肃心道:其他朝臣皆为教派之争,但孙权却实惧曹操实力,我还得嘱托孔明一声。想至此处,执诸葛亮手道:
“孔明切记,若见了孙将军,切不可言曹操兵多将广。”
诸葛亮闻言奇道:
“莫非子敬怕孙将军畏惧曹操势大……”
鲁肃笑着摇了摇头,诸葛亮转而一笑道:
“子敬无须叮嘱,亮自有应答。”
鲁肃闻言点了点头,与诸葛亮并肩踏上岸,一行人入了柴桑郡,但见街头人头攒动,商贾繁荣,好一副歌舞升平。诸葛亮不由得连连赞叹孙权治理有方,鲁肃闻言笑道:
“孔明既知孙将军治理有方,何不辅佐孙将军?”
诸葛亮闻言道:
“亮无此厚福!”
鲁肃摇头一笑,一一向诸葛亮介绍江东的风土人情。不多时,一行人便来到馆驿,鲁肃把诸葛亮安顿在馆驿,自己则风尘扑扑去见吴主孙权。
却说鲁肃方至殿前,便听殿上争论不休:
“是!”
“……才有一线生机!”
“东吴尺寸之地怎能抵得住?”
只见殿上乱作一团,孙权坐在殿上,一手支着下巴,一手拿着一卷轴,两眼无神无可奈何地看着殿上群臣你一言我一语,争论的喋喋不休。
正此时,一个侍官快步来到孙权身旁耳语了几句,孙权眼前一亮道:
“速召子敬入见!”
殿上众臣闻得此言才停止了争辩,不多时,便看到鲁肃身着长衫缓步走上殿来,孙权出了书案迎下殿道:
“子敬一路辛苦了!”
鲁肃施礼道:
“主公言重了!”
孙权笑道:
“此番去荆襄打探虚实如何?”
鲁肃见群臣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不由道:
“基本打探清楚,详情容后禀报。”
孙权点了点头道:
“好!子敬回来的正好,你先看看这个。”
说罢,将手中的卷轴递给了鲁肃。鲁肃接过来卷轴一看不由大惊,原来卷上所书正是曹操邀其会猎的檄文。
原来曹操中了荀攸的缓兵之计(荀攸眼见江东上空一片佛光,料想东吴定不肯降,故而出此计),下了江陵后,便发檄文至江东。
檄文上所书大致为曹操以献帝之名讨伐贼寇,刘琮望风而降,现在自己领兵百万,上将千员等等一些场面话。
之后,要与孙权会猎江夏一同讨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
孙权见鲁肃这般在一旁道:
“曹丞相昨日谴使赍文,孤正与诸位商议,直至此时仍未出结论。”
鲁肃抬头盯着孙权道:
“敢问主公何意?”
众臣闻言无不看向孙权,他们口干舌噪辩论了一早上,基本是降声一片。
但孙权始终没有表态,此时鲁肃一针见血说到正题自然惹人关注。
孙权良久方道:
“孤,尚为想好。”
众臣闻言无不泄气,又交头结耳议论起来。鲁肃却点了点头。其实孙权的想法再明显不过了,就是不想降。要不让大家还在这儿辩什么呢?要是对了心思,不是早出结果了吗?
正此时,江东文臣之首张昭出列道:
“主公!曹操拥兵百万,奉天子召征伐四方,名正言顺。目下,荆襄已降,曹操又得数万水军精锐!我军所凭,无非是长江天险,如今优势尽失,势不可敌。以愚臣之见,不如……与曹操会猎江夏共破刘备!”
张昭这一番话真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登时殿上如炸了锅一般,众臣纷纷表态:
“子布所言甚是!”
“子布之言上和天意,下顺民心!”……
孙权不由怔怔地看着群臣慷慨激昂的神色,若非他听得懂人话,还以为这些人是要决心与曹**战呢,不由得痴痴地看着群臣。
张昭见孙权仍不表态,上前一步道:
“主公不必生疑!若与曹丞相会猎江夏,则东吴百姓安康,江南六郡可保,主公更是永享富贵!何不顺应天命?”
孙权被张昭气势所摄不由得一窒,若不是坐在椅子上恐怕就要倒退两步了。孙权怔怔地看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长者,良久不语。
众臣都盯着孙权,一时间无人言语,殿上气息骤变。
良久,孙权方道:
“更衣!”
说罢也不管众臣,转身大踏步走出大殿。
众臣见状无唉声叹息,捶胸顿足。
鲁肃趁群臣不注意,转身跟着孙权走了出去,跟在孙权身后,看着孙权那略显消瘦的背影,是那样的孤寂无助,心中感慨万千……正此时,孙权突然停住脚步,头也不回道:
“子敬,你有什么想法?”
鲁肃闻言方自恍然,快步走到孙权身后道:
“江东儿郎皆可降曹,唯有主公不可!”
孙权闻言哦了一声奇声道:
“子敬何出此言?”
鲁肃道:
“若肃等降曹,曹操为稳定江南,自会加官进爵,官可至州牧刺史;但主公降曹,将至于何地?位不过封侯拜相,车不过一乘,马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比得上向南称王称霸?众人之意,均为自己富贵,不可轻信!主公还宜早做决断才是!”
孙权闻言回转身子,眸子异常明亮道:
“子敬所言正合孤意!”
孙权冷哼一声:
“哼!日前殿上诸君,真大失孤望!”
旋又暗淡非常叹息一声:
“唉!曹操方并袁绍实力大增,今又得荆州,只恐孤一力难当啊!”
鲁肃闻言笑道:
“鲁肃归来,正是为解主公之疑!”
孙权闻言奇声道:
“哦?子敬何意?”
鲁肃笑道:
“肃此番荆襄之行巧遇诸葛瑾之弟诸葛亮,此番便将他请至江东,主公一问便知曹军虚实。”
孙权帐下谋臣无数,多有道门中人,卧龙之名名震江南修真界。早就有人想请卧龙出山来压制佛门势力,但久寻不至,才只得做罢。
以至于江东道家信心尽丧,心灰意冷,才将希望寄托在同是修炼道门的曹操身上。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道门中人夸大曹操势力,以至于让孙权都产生了一种难以披靡的感觉,也正是因此,鲁肃才万般叮嘱诸葛亮,切勿说曹操兵多将广。
想那鲁肃何等样人,他所说的岂无深意?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一十三章 江东群儒
孙权一听诸葛亮大名,不由惊道:
“子敬说的莫非就是江南名士卧龙诸葛亮诸葛孔明?”
见孙权一口气说出这么一长串的东东,鲁肃忙点头道:
“正是此人!他现下正在刘备帐下听令,此番我去荆襄正好将他请来为主公解惑。”
孙权闻言喜道:
“早闻此人精通阴阳,通晓韬略,若有他相助,大事必成!哎呀!想不到刘备竟有此能请得他出山!咦?卧龙现下何在?孤倒要一睹卧龙风采,以慰平生。”
鲁肃道:
“现下正在馆驿歇息。”
孙权看了看天色,眼见天色将尽不由道:
“现在天色已晚,子敬也旅途劳累,这样,明天吧。孤聚文武于帐下,先要卧龙见识一下我江东儿郎,再行决断!”
鲁肃点了点头道:
“主公英明!”
当日无话,却说次日,鲁肃一早便来见诸葛亮,二人行礼毕,鲁肃道:
“孔明切记:切不可言曹操兵多将广!”
诸葛亮心中道:岁数大的人果然麻烦,记性又不好,还如此话痨!(鲁肃要年长诸葛亮近十岁)面上莞尔一笑道:
“亮自有应对,子敬放心!”
鲁肃看诸葛亮一脸傲气心中不由忐忑,但终是不好强迫他,只得点了点头笑道:
“孔明,请!”
二人当即离了馆驿直奔孙权府邸。
二人未至孙府,却不知孙府堂前早聚了二十余众,正自议论纷纷:
“这卧龙什么来头?”
“口气蛮大,竟敢自称卧龙!”
“一个黄口小儿罢了!”……
忽见当中一长者头戴高冠,身着朝服长身而起清了清嗓子道:
“列位道友!”
众人见此人开口皆止住话锋,看向那长者。但见长者道:
“主公昨日说卧龙现在江东,诸位莫要顾忌他身份,切不可失了江东风仪!”
众人皆点头称是。
原来说话之人正是长史张昭,张昭昨日便收到孙权消息,所以今天一早便聚了江东一干谋士在这里苦等诸葛亮。
自诸葛亮出山他便知道诸葛亮为刘备谋划,也知其中大有深意,但现下东吴佛门当道,道门中人日渐调零,若诸葛亮早一些出山或许还可一震江东道门信心,但现在……总之,降曹是江东仕族的决定,也是江东道门的决定,为国为民为已为道,不得不降!纵使他是姜子牙,也绝让他不得!
张昭话音方落,却听得门外脚步声响,众人无不侧目观看:殿门缓缓打开,但见一人身穿淡色长袍,气宇轩昂,风流俊逸,却又超凡脱俗,好似天仙临凡一般,见得此人,一时间众人无不暗赞。
张昭更是讶然,他早知诸葛亮乃是姜子牙转世,只是未曾点破。
他曾受子牙大恩,不想今日竟要与他分庭抗礼,心中也自迟疑不定。未见他前虽已下定决心,但此刻见得诸葛亮真身竟如此出类拔萃,不由得更是摇摆不定。
遥想当年,子牙与比干共事商纣,曾为比干卜过一卦,算出比干有大难,故而曾留下一符为比干解厄。
果然,摘星楼建成后,苏妲已将子子孙孙一起邀上摘星楼共享富贵。为撑场面又请比干做陪,不想众妖修为不忌,饮了几杯水酒竟现了原形露出狐尾,全被比干看到,方知是妖孽乱政。宴毕,比干令黄飞虎暗自跟踪众妖,果然发现妖狐巢穴——青云山轩辕坟。
当晚,比干便与黄飞虎领了人马火烧青云山,烧死群狐,又将这些狐狸俱扒了皮做成裘衣献给纣王,直气得妲已如刀剜肺腑,火烧肝肠。
比干因此与妲已结怨。后来,妲已装病,说唯有比干的七窍玲珑心做药引方能痊愈,那昏君商纣便真的剜了自己叔叔比干的心为其做药瘾。
而当日姜子牙留给比干的神符正是解此厄之计。姜子牙那道神符可护住比干心脉,比干烧去此符和在水中饮入腹内,挖去心肝血竟不留。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想妲已的同门师妹雏鸡精化作卖空心菜妇人,比干问其人无心能不能活?那雏鸡精道:人无心则死。登时绝了比干心念,比干血气尽失,当场陛命。
因此二人有这一缘,张昭正自迟疑,鲁肃却正为诸葛亮一一引荐,正引荐到张昭。
诸葛亮深深作礼,却似不认识一般,张昭见状方才心安,他自恃身份,只点了点头。
想来二人俱是地仙一级,张昭只当诸葛亮未看透其本相,这样倒也方便,也免得到时撕破脸皮面上难堪。
鲁肃又为诸葛亮一一引荐在座众臣,双方续礼毕,诸葛亮长身一摆落坐客位。
诸葛亮方刚落座,张昭心意已定,长身而起道:
“早闻先生久居隆中,自比管仲、乐毅,不知是真是假?”
诸葛亮早看出张昭本相,但此时自然不宜点破,见他骤然发难,只得笑道:
“呵,这只是晚辈平生的一句自喻而已,先生只当玩笑便是。”
张昭乃江南名士,成名已久,诸葛亮乍出茅庐,自然需称得一声晚辈。
张昭闻言心中暗笑:诸葛亮啊诸葛亮,你乃姜子牙转世,以此自比本不为过,但你乍才出道,旁人不知你根底,你便如此自比,嘿嘿……旁人岂能服你?
果然,听得此言,席上嘘声四起,群臣交头结耳低声私语:
“黄口小儿,竟如此狂妄!”
“太猖狂了!”
“毛还没长全呢,竟敢枉比先贤!”……
知他底细者也自发笑,坐等张昭收拾他。
一旁鲁肃早知会有这一场好斗,看了看诸葛亮,只见他仍自含笑,好似充耳未闻般。
张昭见状笑道:
“观先生形状,以此自比倒也不过分。但素闻刘豫州三顾草庐才请得先生出山,本以为如鱼得水,可席卷荆襄。不想,荆襄之地今日却俱被曹操囊括在手。不知今日形势,先生可有高见?”
两旁江东谋士均自叫好,大伙正自附和,殿内吵吵嚷嚷,却见诸葛亮拿羽扇轻轻一压,殿内众人忽生出一种压力,直压迫得自己说不出话来,一时间殿内竟安静了许多。
张昭见状不由暗惊:这诸葛亮是怎么修炼的?怎么进境这般快?自己修炼了这许多年,也不曾有这般进境,他怎么年纪轻轻便已这么高的修为了?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一十四章 力挫张昭
方进堂内鲁肃为诸葛亮一一引荐的时候,诸葛亮便已看出诸人的修为,知道现下出手的张昭,修为是众人中属一属二的。而且张昭在江东又是托孤重臣,地位之高与周瑜不相上下,不容得自己不说服,当即一扇骤然出手登时技压群儒。
诸葛亮方欲开口,忽觉生出一股道家劲气,登时冲破了自己的束缚,当下心中不由暗震:座间除了鲁肃竟还有这等高手,竟能将自己的地仙之气一举冲开,此人修为不在自己之下。
略一寻思,便猜出了个大概,想来此人当是方才那个高高瘦瘦的陆绩了。
诸葛亮想至此处用余光一撇,只见陆绩正笑呤呤地看着自己。
诸葛亮与他对了一眼,忽觉得他笑意尽敛,眼光一变,好似隐藏着无数风雪,那风雪在他的眼中不断的旋转,好似狂风骤雨一般,猛然间风雨俱散,化作一道精光直射入自己眼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