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当年孙逸仙当全国铁路总办时,曾高呼要修十万公里铁路,结果耗银百万连一寸新铁轨都没见到。可杨秋却不同,他从不呼喊要修多少铁路,但家中书房墙壁上50万公里的数字十几年不变。然而想要实现梦想,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惊人的,每年数亿的铁路投资仅靠客运是无法收回的,所以任何私人企业都不可能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必须全靠国家意志以不间断的投资,一锄头一铁镐去扒,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几十年如一日,才能拼凑出最壮美的画卷。
其实反过来看,民国19年走过的道路和修铁路差不多,任何阻挡在这条路上的人和事务都会被无情地清理掉,久而久之国会上下再也不敢多说半个不字,连号称自治的地方议会和政府每逢遇到国家任务,都立刻执行不敢拖延。
借一身鲜亮共和外衣的掩护,一层铁幕其实已经慢慢覆盖在神州大地上,所剩的仅仅是最后一步。这就是岳鹏最想不通的地方,从之前的事情看如果杨秋踏出这一步,改革和政务肯定会更加顺畅,不敢说令行禁止起码会比现在的效率更高,军队的实力也会更上层楼。但偏偏是这一步,杨秋却从未踏出过,哪怕它触手可及。
他到底要把这个国家带成什么样子呢?这是岳鹏最好奇的地方,也是他和张文景最大的区别,他只希望做个旁观者,而后者却害怕那一步出现后会彻底葬送国体,所以患得患失。
“参谋长。”
声音打断了岳鹏的思绪,扭头看去蒋方震、郝文宝和邱文彬等几人已经钻入车厢向他敬礼,连驻守北海多年的吴老三都来了,同来的还有汉阳集团总经理刘庆恩和几位扛着皮箱的年轻人。
“好家伙,这是总统专列,可不是军官俱乐部。”岳鹏笑着向几人回礼后,打趣道:“是不是闲的慌了?要不我一人发一支枪,把你们发配到阿富汗去。”
“那可太好了,再不找点事做,我们几个可都要生锈了。”吴老三如今也已经是中将。前年起辞去第16高原旅旅长职务,出任国防大学高原作战教官。相比其它人,42标出身的他在岳鹏面前就随便了很多,眯着眼故意走进少许:“总参谋长,要不你开开后门。阿富汗是高原山区,最适合16旅了。”
“那可不成,国内又不只有16旅精通山地战,要是开口这个口子,18山地旅还不知道怎么烦我呢。”岳鹏笑着将他赶走,走到刘庆恩面前问好:“国臣先生,我们可好多年没见面了。”
“是啊,好多年了,咳咳......。”刘庆恩已经50岁了,虽说这些年不用颠簸,但为汉阳的发展操心操力以至于看起来老了很多。见他说话时不停咳嗽,岳鹏忙问道:“先生,你这是?”
“11月起就这样,看了几次也不见好。”蒋方震走了上来。由于他常年在国防大学,所以武汉这些老兄弟最熟悉。刘庆恩见到几人紧张,连忙摆手:“不碍事的,就是受了点风寒。对了,总统在吗?”
“正在里面和徐秀钧谈事情呢,我带你们进去。”岳鹏又问了几句病情后,带着大家向后面走去。
为了提供更加宽敞舒适的旅行办公环境,安庆机车厂在制造这辆专列时动了很多脑经,不仅加强防护,还把全套的办公桌、书橱和海绵沙发都搬上车,增加无线电通讯车厢,最后更将车头锅炉的热蒸汽引入车厢散热片,这样冬季时不用火盆也能保持适宜温度。
杨秋正和徐秀钧讨论着什么,听到脚步抬头见到几人后也很高兴,连忙起身相迎:“百里,国臣先生,老三......呵呵,今天是什么风,居然把你们都凑齐了。雷猛!雷猛!去准备火锅,等会我和大家好好喝一顿。”
杨秋招呼几人坐下后,又见到跟在刘庆恩身后的那几位望着自己神情激动的年轻人,问道:“国臣先生,这几位是?”
刘庆恩一拍脑门,呵呵笑道:“看我都忘记了。这几人都是近年集团涌现出的技术能手,是我带他们来的。咳咳......这是沈鸿,今年24岁,三年前从湖北理工学院机械科毕业,我见干劲足肯吃苦钻研技术,所以便送他去法国施耐德公司实习了两年,年初回来后任机械部设计副主管。这是闫文秀,30岁.......。”
介绍这些年轻才俊时,刘庆恩的连上上多了几分红光,看得出这些弟子让他很满意。再联想到他的身体,岳鹏知道这或许是准备考虑接替人了,所以才特意借此机会将他们带来给杨秋看看。毕竟杨秋是老板,而且汉阳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工业集团,要找位懂技术、懂经营还能配合好杨秋的人并不简单。
能见到总统让几位年轻人非常激动,当杨秋一一和他们握手时,更是脸色涨红差点说不出话来。
介绍完后,刘庆恩又让几人将带来的皮箱逐一打开。等箱子打开后岳鹏才发现,里面装的赫然是一组单兵枪械。
即使飞机大炮战舰再光鲜,真正决定战场生死的依然是单兵武器,所以杨秋在这个方面抓得很紧,不仅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实战检测,还私下里还提供给刘庆恩等人上万张图纸和设计方案用于研究。正因为这种研究和测试,汉阳集团已经拥有全国最大轻武器制造和研究实力,面前这些就是他们的成果。
杨秋是轻武器专家,所以当第一只皮箱打开后,立刻分辨出这是一支半自动步枪,而且还从有些熟悉的外形判断出,这是以后世著名的56式半自动步枪为基础设计而来的。与56式不同在于,这支步枪使用的是国防军制式7.62*51nato全威力子弹,学习g43步枪取消了固定式弹仓,采用后世著名的4179标准铁质弹匣,有10发或20发两种选择,使用新兵更易使用的觇孔式瞄具、还可以加装四倍光学瞄准镜。外形上最大亮点是手枪把握,这是因为经过实验发现,在冬季寒区作战时士兵戴了加厚手套后,传统握枪手势很容易出现打滑或无法扣动扳机的事情。
虽然没试过枪,但从刘庆恩自信满满的脸上能看出,这把枪的水平已经相当高,而且由于使用的是全威力子弹,所以精度和威力都非常好,自动优势可以让他轻易压制德国98k步枪。
第二个箱子是经过猎人和阿富汗检验的40毫米榴弹枪,基本参考了后世美制m79榴弹枪的外形。第三个是冲锋枪,这个箱子也是最让杨秋最哭笑不得的,因为刘庆恩带来的冲锋枪和美制m3冲锋枪很像,但却修改了m3的缺陷。其实他最想要的是mp40,不过既然经过近10年测试研究后最终改进出这支,就说明它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刘庆恩大概是觉得杨秋难得来一次,所以还把改进后“撕布机”通用机枪都带来了。这支根据后世mg3仿造的通用机枪非常完美,所以能改进的地方很少。即使集中数百位枪械和军工专家最后也只能在重量和供弹具上做做文章,最后经过8年琢磨大家终于将重量减轻到10公斤(带双脚架不含子弹),还按照国人的体格对枪托和其它部件进行了调整。
“呵呵......这下好了,一个班全齐了。”又是机枪又是步枪让岳鹏也乐了,见到还有个箱子没打开,笑道:“这个不会是手榴弹吧?”
“怎么会呢。”刘庆恩呵呵一笑。或许是最后这个箱子很重要,所以他亲自搬上茶几,当皮箱打开后众人却全都愣了下。因为大家都看到,在一堆明显不同制式的黄铜子弹中,躺着一把模样怪异的枪。
“81杠......。”杨秋手指挠挠额头,说不出是兴奋还是哀叹。
这玩意终于出现了。
辛亥大英雄 第665章 秘密交易
“这是新子弹?”
和大家关注怪枪不同,岳鹏抓一把明显小了圈的子弹细细查看起来。子弹是部队的头号大事,即使不打仗,每年训练和演习也要消耗上亿发子弹,工厂更是几倍于这个量来制造,是军队中极少数轻易不能动的装备,所以军官们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子弹上,反复查看非常认真。
身为轻武器专家,刘庆恩当然知道知道子弹的重要性。拿起一枚说道:“这是根据总统的设计,花了10年测试修改的6.8*47子弹,已经在阿富汗和西婆罗洲行动中试验过。从士兵的反馈看,后座力要比我们目前的子弹小很多,连发时枪口跳动小、精度高。中近距离上弹道稳定威力足,但远距离上不如现在的子弹,超过300米后差距渐显。”
杨秋是在场最清楚6.8*47子弹性能的人,因为这种子弹是从他当年拿出的6.8mmspc*43子弹图纸改进来的。由于发射药差距太大,所以放大倍径便于容纳更多发射药,弥补威力上的不足。
世界上没有理想弹药,选6.8mmspc让刘庆恩研究是出于综合考虑。首先就是发射药技术不如后世,所以用更小口径的话威力和弹道会比后世同口径子弹差很多,而6.8这个口径比较适中,弹壳倍径放大后恰好能弥补发射药威力不足的缺点。其次,他也想过用更好的6.5mmg人del,但政治因素让他放弃了。作为一个大国,即使他能接受,但下面从军人到老百姓也会不会愿意接受手下败将的步枪口径。至于最熟悉的7.62*39子弹说实话其实不怎么好,在更小的5.45或者5.56因发射药差距无法确保威力的情况下,才选择威力相近的6.8mmspc。
放下子弹后,杨秋从箱子里拿起枪。以前当侦察兵时,他和战友就喜欢研究枪支改造,这个习惯也带了过来,所以这支81杠有很明显的改动。但枪上那股子熟悉的感觉却几十年没变,摸着冰冷的枪身,他甚至有种即将走上前线的感觉。“这叫自动步枪。”郝文宝自告奋勇给大家介绍起来。从兴奋地表情看,明显是使用过一段时间,所以讲话时都带着颤音:“一个弹匣30发,装有快慢机可连续三发点射......还有空仓挂机功能,就是子弹打完后枪机会自动停在后面,既能提醒又能方便更换......这才叫枪,你们打过就知道了,那叫舒坦。”
借郝文宝吹大牛的机会,杨秋也重新审视起这支改动很大的81杠。从外形看它已经接近03式步枪,弹匣插口外壁类似m4步枪那样向下延伸,这样做会导致保养上困难些,但外观更整洁。因为使用6.8毫米子弹,所以弹匣弯曲度很小,连发时枪口跳跃小,加上膛线缠距也进行了调整,精度和稳定性更高。而且它还继承了ak皮实简便以维护等优点,可以说是目前情况下能造出的最好选择。
其实无论怎么改,继承81杠精华的这款步枪一出生就注定是划时代的,只装备......杨秋悄悄皱了皱眉。他倒不是怕子弹消耗不起,目前民国大部分枪械使用的都是涂漆钢子弹,造价和成本比铜质子弹便宜。何况二战时苏联人手一支pps都能耗的起,自己搞了几十年工业不至于比苏联差。真正让他犹豫的是概念,如果让外界过早知道中国已经开始装备全自动步枪,肯定会引发轩然大*,连战争样式都会发生巨变。
所以他抉择再三,把枪递给了眼馋的雷猛,说道:“半自动步枪和机枪都定为h32(汉32式)式,榴弹枪是重庆开发的,就用他们当初定的c30式好了,自动步枪和6.8子弹还要继续测试,就暂定为......h37式。”
按照陆军传统,正式定名就意味着将按照名字的年份逐步换装。例如半自动被定为32年式,那就是说最迟1932年就会开始装备。眼瞅着部队熬了19年后终于能将手里的家伙更新换代,大家都很高兴,但最好的自动步枪定为h37式,也就意味着至少要到37年才会逐步列装。
岳鹏等人很快就猜到他压下的理由,原本最希望立刻换装的郝文宝虽然也知道原因,但得知不会立即装备还是有些可惜,不过他也没太失望,因为猎人部队性质特殊,只要继续小规模装备测试,那么猎人就是首选部队。
安排好后,杨秋又特意关照刘庆恩和他带来的几个年轻人,要求加强技术开发,尤其是冲压和模具能力。因为他发现目前无论是h32通用机枪还是h37自动步枪,核心机匣都不是冲压件,这说明国内冲压技术还有瑕疵,否则刘庆恩肯定会拿简便的冲压机匣给自己看。
还好,还有足够时间去解决技术上遇到的问题,但有些事情已经不能拖了,所以和大家共进晚餐小聚后,就叫上蒋方震一起入川,那些关系国家未来的项目必须尽早启动起来。
专列滚滚向西时,萨镇冰带着几位随从也抵达了鹿儿岛码头。
从甲板上往下看,鹿儿岛县的码头上混乱不堪,远处街巷里的激女探头探脑,居酒屋前躺着烂醉如泥的浪人,锈迹斑斑的大小渔船挤满码头,污秽和垃圾随着波浪起起伏伏。见到有船抵达数以百计的苦力和乞讨者一拥而上,叫喊砍价此起彼伏,偶尔有身着校服的年轻人走过,脸上也失去了19年前的骄傲和光彩。
大陆上的两次失败,关东大地震,金融危机......明治维新后的大帝国光环已经彻底褪色。绕了个大圈后日本上下突然发现,一切又回到了原始起点。大海对面的中国依然是屹立不倒,朝鲜吞下后又失去了一半,台湾也丢了,所有梦想都被蓝色大海再次禁锢在岛屿上。严重的衰退带来贫穷、失业、饥饿和混乱,连这个被誉为日本海军摇篮的萨摩藩重镇都没能躲过。虽然远处的宫之浦山岳依旧鹤立,但萨镇冰能明显感觉到这个岛国的衰退。别说发达的欧美,就连此刻经济还没完全好转的民国都比这里更有生机。
身为老北洋人,萨镇冰对日本没有好感,如果不是杨秋需要一些非官方的私下渠道,或许他一辈子都不会踏上这个小岛。
前来接他的是几辆美国产福特t型轿车,开车的司机穿着海军制服,眼角总是瞟来飞去,似乎想看清楚这位甲午之后独撑中国海军的老人。
轿车很快来到一栋普通民居前,入门后是一座精心装扮过的小花园,花园西角种着两棵被誉为日本象征的樱花,旁边还开辟出一个小小的池塘,可惜冬季萧瑟无法知道池塘里是不是种植了荷花。能在城市里拥有这样一片闹中取静的小天地,足以说明此间主人是多么不凡。等走到主屋门口时,一块木匾更引起了萨镇冰的注意。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是王守仁心学开篇中的四句话,在日本会将心学篆刻与主屋门口,日日省身自悟的恐怕只有一个人。“这位就是萨将军吧?”声音传来,萨镇冰扭头看去,一位短发布衣的老人从屋后走了出来。老人身材矮胖敦实,头发花白目光平静,正是那位有日本军神之称的东乡平八郎,也是日本硕果仅存的大佬。
幸好,他已经老了!赫赫战功也改不了自然规律。话说回来,要是明知那帮老臣都健在,或者杨秋身处明治时期,想要走到今天恐怕会有更多颇多周折。萨镇冰心底感慨一声后,见到他身后还有两个人,其中一位还是正当盛年的海军军官,以为这是东乡平八郎的孙侄辈,没太注意所以走到面前鞠躬行礼:“萨镇冰见过老元帅。”
无论是战绩还是功勋,萨镇冰都自知无法和此人相比,称一声元帅也是理所当然。倒是东乡平八郎非常随和,挥挥手笑道:“萨将军不用客气,如今我与你都已经是布衣平民,就称呼名字吧。”
短短一句话便让萨镇冰暗暗提醒此人不简单,既看不出任何两国曾经敌对的仇恨,又直接用布衣平民来表示自己已经不在军职,这样等会的谈话中万一有什么也能推得一干二净。不愧是东乡......萨镇冰心底称赞一句,问道:“这两位是?”
“是冈田君和山本五十六君,他们都是来看我的。”东乡自持身份,但冈田启介和山本五十六在萨镇冰面前只能算晚辈,所以立刻上前行礼。入屋坐下前,萨镇冰多看了眼两人。冈田启介他有印象,是日本现任海军大臣,而山本五十六这个名字总觉得有些耳熟,却又忘记在那里听说过。
几人坐下后,东乡平八郎拍拍手,立刻有侍女端来热水冲饮泡茶。舒缓的洗茶动作让人不自觉地放松下来,等茶泡好后东乡一指杯子:“古云福建是茶道之乡,将军觉得我们日本茶道如何?”
东乡平八郞对中国文化很熟悉,却不知萨镇冰虽然久居福建但对茶道还真没什么研究,只得端起茶杯恭维道:“日本茶道最早延自我国,历经千年后虽已自成系统,让萨某也大开眼界。”
“遣唐东渡为我们日本带回来很多先进知识,也让我们两国成为友邻,这是很好的事情。”东乡闻着茶香,老眼中投射出缅怀之色,好像还在怀念明治天皇率领伊藤博文和大山岩那代人共同创造的美好时间。但萨镇冰是谁?纵横晚清和民国政坛多年,怎听不出话语的意思,说道:“我们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居,然近百年来却多有误会,最后白白便宜了洋人。萨某虽已卸甲归田,可每每想起也不免遗憾。幸好对马一战元帅只手抗敌,大涨我东亚雄风,这才给了我国变法革新之机。
上次去北京参加总统典礼,提及当年推翻清廷之种种,连杨总统夸赞说,若没有对马一战,恐怕我国已沦为沙俄玩物。所以得知萨某来日本游玩,特意关照让我来拜访元帅,以表达他对您的敬仰。”
“哦?杨总统阁下真的这样说过吗?”没等东乡平八郎开口,坐在旁边的冈田启介便脱口而出,似对这番话深表怀疑。
萨镇冰哈哈一笑,洒脱道:“冈田阁下可以怀疑萨某所言,但杨总统说这番话时暹罗国王郑宝和印度国大党代表均在当场,阁下可以去查证一番。”
冈田启介不可能真去查证,见到萨镇冰说得这么认真倒也相信了几分,东乡平八郞更是好奇,没想到杨秋居然当着暹罗国王和印度国大党代表的面承认对马海战的功绩,光是这份雅量和看事物的角度,就能想象这个搅得大东亚翻天覆地的年轻总统有多不简单。
但他不会居功自傲,说道:“请代我谢谢杨总统先生的称赞,但这场胜利是我x本全体海军将士拼死努力地换来的,东乡只是没有眨眼睛。”
“没有眨眼睛......。”萨镇冰暗道有趣,没想到这个传闻中木讷的老元帅还挺风趣。继续说道:“外界看来,这几年我们两国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但其实这是英美的故意宣传,为挑起我们新的冲突。回头路不能再走了!欧美经济危机是他们贪婪扩张后的自食其果,可危机发生后他们却想办法转嫁给我们,若不是杨总统果断采取以进为退的办法用采购订单换低关税从他们嘴里撬开市场,或许我们连最后的元气都要伤掉。现在我们两国都为经济危机所累,欧美又借此机会垄断市场,一点点蚕食我们两国的生存空间,为将来虑,元帅......要好生斟酌才是。”
萨镇冰把杨秋的话几乎背了遍,以他的年纪要背下这段话不知耗去多少心思,说完后还借喝茶的动作悄悄打量几人的表情。东乡平八郞还是那种一切都不放在心上的木讷,冈田启介明显是不屑废话,唯有那个总有些耳熟的山本五十六皱起眉头,似乎若有所悟。
东乡可不是傻瓜,如果木讷也不可能走到今天,扫了眼萨镇冰后想想说道:“话说的很有道理,驱逐欧美势力,取消殖民还我亚细亚共荣是我的毕生愿望。但我们日本又与你们不同,国土狭窄人民众多,我们这些人身为天皇臣子必须为陛下分忧,身为海军更是应该站在最前面。”
“说得好!”萨镇冰一拍桌子:“元帅不愧是海军楷模。想当年我们这些人远渡重洋留学英伦,不就是为了学习海上强国之法吗?如今经济危机欧美已经奄奄一息,所以他们就想垄断贸易关闭市场转嫁给我们救活自己。我们两国已危在旦夕,所以萨某才动了心思希望为国尽些绵薄之力。此次来除了看望元帅外,也是希望做点小生意,为我们两国海军一起填几艘小船。”
“生意?”东乡平八郞有些纳闷,绕这么大圈子后居然谈起了生意,这是什么道理?不由的说道:“萨将军恐怕找错人了,东乡不懂做生意。”
“这笔生意恐怕非元帅帮忙不可。”萨镇冰哈哈一笑,故意看看冈田启介后才说道:“元帅应该知道,最近我国总统和英美各国达成协议,用订单和签署海军协议换取了向欧美出口生丝的特权。中国和日本是生丝都是生丝出口大国,这么大的生意对我们两国的海军也是不小补助,所以我已经和总统谈好,由我们海军包揽生丝生意,免得被陆军抢去。贵国生丝生意恐怕也遇上不小麻烦吧?不如转口福建由我们统一销售出口欧美赚洋人的钱。至于交换嘛......。”
故意卖关子的萨镇冰一下将三人的胃口全吊起来了!要知道生丝出口是日本最大的支柱型外汇产业。原本即使有中国竞争日本也不担心出口,因为生丝是制造降落伞、发射药包的战略资源,欧美需求极大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但因为经济危机导致各国政府缩减开支,采购一下萎缩很多。加上杨秋最近又借机和欧美达成的生丝特权,一下子把日本生丝逼到了绝境,加上关税等原因就此彻底失去海外市场,导致国家收入锐减。
而日本海军一直梦想建造更多战舰,取得海上绝对优势,但生丝贸易断裂后国家已经无力负担起那么庞大的计划,最近的4艘最上级还是靠......女人寄钱回来支持的。所以海军上下无不想重启生丝贸易,但欧美关税却没那么好突破,就在大家最着急时,却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上门,而且还想包揽全部的日本生丝!
所以连东乡平八郞都被吸引竖起了耳朵。萨镇冰见状不再卖关子,笑道:“萨某有几个子侄在南洋一带经营矿产,可以用锰镍矿石来换,不知可否?”
用南洋的锰镍矿石换日本生丝?!
旁边的冈田启介心头一震,连山本五十六都很动容。海军造军舰除了钢铁还需要什么?稀有金属!日本虽然资源稀少,但这些年在鄂霍茨克海、南朝鲜和新几内亚都探明不少铁矿,炼焦煤也勉强能保证,加上英国从印度送来的支援,所以钢产量已经逐步攀升到150万吨。虽然不能和中国去年的1300万吨相比,但支撑海军也勉强够了。可镍锰铬等稀缺金属资源来源却一直困扰着日本,原本最大来源的俄国前年起开始向欧洲倾斜,主要稀缺金属都出口德国换取机器设备,日本能拿到的已经越来越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