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这种作秀让少数知晓内幕的人不齿,但他的个人威望却在短时间内达到顶峰!报纸主动为他竞选造势,很多失业者和农民希望他早点接任总统,带领大家走出困难,连很多失业抗议的工人都看在他的面子上,暂时回家先靠政府救济金度日,也有不少人干脆回家务农,等待经济好转再出来打工。
后来连杨秋自己都在回忆录中写道,如果不是小农经济的独特支撑能力,他也不敢再经济危机时对国家经济动大手术。
1929年8月1日,为了让这波私有化过程更加顺利,让市场有足够时间吸收掉抛售的工厂,让农民有机会渡过种植业转型的时间,杨秋向总统府发出建议。建议包括立刻拨款10亿民元特别补贴款,用于鼓励农民挖掉质量差产量少的旧品种,并按照砍伐补种新品种的数量挨家挨户进行政府补贴。建议暂时停止一切外国商品进口!建议向失业工人发放就业技术培训款,鼓励失业工人进入技术学校再深造,利用空闲期学习技术等。
1929年8月5日,北京号战列舰交付海试的当天,中华民国总统黎元洪签署总统令。答应杨秋的建议,拨款10亿民元用于农业补助,同时宣布即日起停止进口除资源矿藏外的所有外国商品,促进民族企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建设3000家临时技术学校,向所有失业工人免费提供半年的技术培训机会。
消息一出,举世哗然!(未完待续)





辛亥大英雄 第641章 日本的解决之道
暂停禁止一切进口商品?!
东京宝町,陆军军官俱乐部二楼,永田铁山看完头条新闻,神色凝重的将慢慢报纸放在桌上。低矮的桌子四周,还围坐着其它几个军官,他们分别是冈村宁次、小畑敏四郎、板垣征四郎、土原肥贤二和矶谷廉介。
“诸君,我们遇到大麻烦了。”
永田铁山目光扫过众人,慢慢说道:“米国(日语中的美国)股灾后已经开始从世界各地抽回投资。昨天我见井上大藏相时他告诉我,5月初起米国从我国抽回投资10亿米元,还将答应的2亿米元贷款扣押,我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三个月来已经有三百多家和米国有关的工厂倒闭。现在支那人又停止进口商品,恐怕我国的情况会更糟。”
在座几人都是眼睁睁看着日本输掉大陆,退守南朝鲜和本岛的军官和外交人员。和老一辈相比他们实力更强,思想更活跃,振兴帝国重返大陆的思想让他们团结在裕仁天皇四周,形成了这样一个小团体,永田铁山现在就是这个小团体的首脑。
日本退出大陆前,永田铁山本来想的是让军部凌驾于天皇之上,由军部承担起强国强军的责任。但在接连失败后,日本国内心态发生重大转变,急切希望出现一位明治天皇那样的明君,加上对岸杨秋以国社党年轻派系横扫亚洲的刺激,最后让他也改变了想法。以拥立裕仁天皇为核心展开各种强国行动。最明显就是由他一手促成的对苏结盟的新战略思想。但他又和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那些开口闭口天皇万岁,把陆军称为皇军的老皇道派不同。他之所以走加入这条路,不过是想借用民间渴求出现第二位明治天皇的心思,狐假虎威实现大日本帝国重振梦想。
和他以前的统制思想虽有不同,但骨子里其实都是一样的,一个是拥护天皇让天皇指挥,一个是借用天皇名义指挥。都是想提振日本恢复昔日光辉,重返大陆。这种思想改变虽然是在外部压力下的自我调整,但的的确确让日本上下更加团结。
可光是团结还不行。因为日本正遭受严重的经济衰退,其实这种衰退从关东大地震后就开始了。
“永田君,这次危机真有那么严重吗?”冈村宁次不太相信。从他们这个小团体组建后。也想走年轻道路的裕仁天皇就把他们视为影子内阁。所以大家才能坚定不移在天皇支持下执行对苏结盟发展贸易,前几年又因为纳土纳危机获得英国大量资助经济稍有好转。加上鄂霍次克海、新几内亚、密克罗尼西亚等一系列地区和岛屿被纳入,尤其是新几内亚已经发现大量急需矿藏,甚至还发现一个秘密金矿的情况下,日本开始加速向那里移民,已经有50万日本移民踏上新几内亚为天皇开荒拓土,怎么还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呢?
他想不通,板垣征四郎和矶谷廉介也想不通。只有土肥原贤二比较清醒,说道“永田君说的很对。以前,我们认为有和帝国(含南朝鲜)一样大的新几内亚。有桦太岛的石油,有鄂霍次克海的矿石,有不断扩大的对苏贸易,还有纳土纳岛后英美为遏制支那加大对我们的支持。再加支那总理来访后重开两国贸易,就能很快恢复过来。可我们却忘记米国的经济控制!”
土肥原贤二皱着眉,目光在报纸头条上来回浏览,声音低沉如同老翁:“米国经济良好时没有问题,但现在他们自身难保,就拼命抽走投资在我国的资金,造成帝国大面积工厂破产和停工。米国特使还要求我们加大进口他们的粮食。要压低价格!”
“那么,支那停止进口商品有多大影响?”矶谷廉介问道。
“很大很大......。”土肥原贤二继续说道:“我得到的消息是,去年支那进出口贸易总额是77亿米元,其中对米国42亿,英法德国三国有30亿米元,剩余5亿米元中帝国占了1亿米元。虽然不多,但从贸易发展速度慢,帝国是继美国之后上升速度最快的!帝国现在还有8亿米元外债,相当于12亿国币之巨!本来可以通过贸易逐步偿还,但米国危机后已经多次催促大藏相提早换钱,还抽走很多投资,现在支那又停止进口......我国的收入只剩苏联了!”
永田铁山心底叹口气。日本国土狭窄缺乏资源是典型地外贸国家,美苏两国一直是日本最重要的出口国。美国现在陷入危机自顾不暇,还需要从国外抽调资金救灾,苏联虽然收入不错但毕竟距离遥远,利润又都被海军掌握,随着欧美经济危机,他们也肯定会来瓜分苏联市场,日本在高端出口上完全没有竞争力。原本形势大好被认为多元化重要一环的中国市场又突然封闭,无疑一下子把日本所有财路都断了!
小畑敏四郎是外交官出生,比板垣征四郎和矶谷廉介多懂些经济,问道:“我非常奇怪,米国正从全世界抽回资金,他们之前提供内支那的各项贷款比帝国多五倍,为何米国不抽走他们的呢?”
土肥原贤二扁扁嘴,端起茶杯看了眼永田铁山,苦笑着从兜里掏出带来的老报纸:“小畑君,你忘记了吗?杨秋从6年前就开始执行严格的外汇管制政策,5月底又以破坏金融秩序为名冻结所有米国和其它国家的投资资金后,这些钱已经没法离开了!”
“我知道这件事,但上次你们不是说那是为了收回米国人控制的股权吗?和冻结资金有什么关系?”板垣征四郎问道。
土肥原贤二回答道:“以前我也以为他的目的是想收回股权,一举吞掉42亿米元的外国投资。但现在来看他恐怕不仅仅想收回股权,还想把这笔钱留在支那一段时间。”
矶谷廉介很惊讶土肥原贤二有这个猜测,更加不解:“他为什么要那样做?难道就不怕引发战争吗?”
“战争?矶谷君,现在还有国家愿意打仗吗?”永田铁山脸色生硬,就像这个国家在关东大地震后那样失去了色彩和活力,仅剩无休无止的麻木和机械:“杨秋比我们想象的厉害,他是我见过最可怕最高明的战略家!6年前他就借用白银投机制定出被世界各国认为会破坏经济自由的外汇管制细则。当时世界各国都嘲笑这会破坏支那经济发展。但现在看呢?正是这个规则,让外国投资家没法迅速撤出资金,被他全部包围在支那本土!42亿米元投资。30亿米元贷款!全部被冻结了!只需要一些时间,他就能以极小的代价吞掉这些钱!”
42亿米元投资!30亿米元贷款!足足144亿民元啊......这么大笔钱要是留在日本,别说海军的88舰队梦想了。连陆军都能组建几十个战车部队!就因为没有外汇管制,所以现在日本只能眼睁睁看着外国资本迅速撤离,留下一堆堆失业工人和破产工厂。“他留下钱,现在又停止进口商品......这一下,恐怕不仅仅是米国,连英法都要陷入危机了!”
永田铁山一说完,大家就明白了。中国已经不是以前的中国,去年和美英法的贸易量就达到72亿米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1%还多!过去十年三国中产出的机械设备有一半都被中国买走。现在经济危机发生了,美国肯定希望扩大对华出口。英法虽然不严重但也希望增加对华贸易,但就在这时中国突然中止进口商品,就等于将去年的国际贸易总额直接砍掉35亿米元(进口总额)。35亿稳定了几年的订单突然消失,这要倒闭多少工厂啊!
“贸易是双向的,支那停止进口人家也会报复。杨秋难道不想发展国家了吗?”
土肥原贤二摇摇头:“你们没去过支那很久了,我上月才从那里回来。支那已经不是以前了,他们的工业规模比帝国规模大很多倍,技术基础也很完善。他们的飞机已经卖到世界各地,连米国、法国都采购不少,暂停进口会帮助就业加快恢复。”
“难道一点办法都没有吗?我们就这样坐在这里。看着帝国再次失败吗?”矶谷廉介很不甘心,之前还向好的经济一下子坏掉,陆军一直梦想的重返大陆真要夭折了吗?他激动地神色让在座几人心里都很不舒服。
办法其实有,永田铁山已经想到了,但这个办法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啊!!土肥原贤二看看他,也想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战争刺激!
日本没有充沛的原材料,没有人口广袤的殖民地,内部市场更是狭小。想要恢复经济只有去掠夺!去扩张!问题是......掠夺谁呢?鄂霍次克海向内发展会导致日苏盟友关系破裂,还会引发中国反弹。对中国开战......开玩笑,现在还不到赌国运的时候,可以发展的方向只有......南方!
但日本如果向南,中国会不会趁机插手?英米法这些国家会不会插手呢?大家各有心思时,门外响起了脚步声,扭头看去东条英机已经推门走了进来。
东条英机也是这个小团体中的一员,不过现在他还属于边缘人物,说白了就是跑腿的。所以见到这么多“大佬”不敢放肆,向每个人都鞠躬后才坐下说道:“诸君,刚才我见到了海军的山本君了。听他说,海军已经得到确切情报,支那下水的两艘一等战列舰安装的不是36公厘大炮,而是38公厘!海军部现在已经乱套了。因为支那订购了4艘,等明年底支那海军一等战列舰就会超过我们了!所以海军正讨论要退出新的海军条约,建造更多战列舰。”
“更多?哼!帝国还有钱吗?上次英国贷款就都被他们拿走改造6艘一等战列舰了,如果给我们,足够买几千辆战车装备部队了。”虽然他们迫于外部环境同意海军海军优先的战略,但说到底他们却都是陆军出生,所以板垣征四郎对海军鲸吞军费一直很不满,尤其是大海对面中国开始大量装备坦克,他认为如果日本不能尽快追上,将来士兵就不得不以血肉之躯对付钢铁装甲,战争会更加艰苦。
眼看中国海军马上要增加4艘堪比长门的战列舰,连冈村宁次都坐不住了:“永田君,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吧,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呢。”
永田铁山想想也对,都破烂到这个程度了,也没必要遮掩想法,咬牙道:“办法不是没有。现在支那和英国关系紧张,这次他们停止进口商品等于是把危机转嫁给其它国家,英法这些国家如果没有支那订单就会有很多工厂倒闭,所以支那和他们的关系会更加恶劣!如果支那和欧米冲突加深,那么帝国就有机会向南发展,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清楚杨秋的想法,要是帝国进军南方杨秋也南下,就会酿成第三次战争!会成为赌国运的战争!帝国也会被欧米和支那夹击,所以在没有确定他们之间关系和态度的情况下,这样做会非常危险。”
对在座的这些人来说,他们对经济的理解无疑是简单的。认为战争是刺激经济的最后手段,只要战争爆发军队就会迅速膨胀,需要更多的武器装备,那样工厂就会满负荷开工,而军队又可以掠夺大量金钱和物资促进工业循环。
向南.......板垣征四郎微闭双目,暗想向先下手那个目标,片刻后睁开双目:“诸君,葡萄牙还控制着东帝汶,我认为这里可以试探一下。如果他们强硬我们还能退回来,如果他们忍让,这里可以成为帝国南下的桥头堡。”
“我认为可以。”
“葡萄牙人在东帝汶有金矿和蔗糖工厂,哪里还有很多橡胶园,非常适合稻米和粮食种植!”
“很好,但是......。”永田铁山一摆手,停止大家的讨论:“杨秋还有几个月就要上台,这个时候他肯定面临英米等国开放进口的巨大压力,如果我们动手恐怕他也会用战争来转移视线。”
“那就等一等,等他上台后接触一下,我认为在南方我们和他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土肥原贤二声音幽幽。(未完待续)




辛亥大英雄 第642章 开始烧钱
永田铁山没说错,杨秋现在很忙。
突然停止进口除资源外的一切商品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首先就是来自英法美三国的外交压力。其次因各国最看好的中国市场突然封闭,加之美国从世界各地疯狂抽回投资,导致原来情况较好的英法也开始受波及,而受美元控制最多的日德两国更是陷入破产狂潮。
各国一边向中国施压希望扩大出口,一边也展开积极自救行动,试图把危机挡在外面。
在黎元洪签署总统令后第三天,英国宣布停止进口中国57种商品作为报复,但清单中撇开了航空、蚕丝、钨矿、桐油等商品,前者是因为各国希望搞清楚神秘的中国航空制造能力,后者是欧洲缺乏的战略物资,轻易不敢停止进口。此外,英国政府还宣布停止一切白银黄金交易,禁止金银输出,取消金本位,并将关税提高到历史最高水平。
英国的这种做法为各国世界性贸易壁垒开了个坏头,不久后法国也开始执行类似政策,两国利用其庞大地殖民地为靠山试图避开危机,同时两国还纷纷加大对苏出口力度,抢夺本就稀少的世界贸易资源,这个结果直接导致市场狭小的日德两国陷入崩溃!
到1930年2月,经济危机已经无法挽救。所有人都只能眼睁睁看着本国经济下滑。短短大半年美国股市蒸发掉500亿美元,全国三分之二家庭一夜赤贫,数万家企业宣布破产,失业人口暴增至650万!其它家国同样不好受,德国失业人口370万,法国200万,英国130万。日本113万,意大利110万,中国65万。
虽然大家对首次出现的失业和经济危机都感觉紧张。因为他们从来没经历过,但杨秋却坚定地借危机实施产业改革,坚定抛售那些非重要领域的国有工厂。即使导致失业也在所不惜。
1930年1月底,民国总统府、总理府、议会和中央各部门已经搬迁至北京,冷清了19年的北京城再次喧嚣。各国驻华机构也紧随其后搬迁过来,南京则交还给江苏政府,至于原来的中央产业除了有纪念价值的外,其余也都被拍卖出售回笼资金。
新总统府比南京大好几倍,典雅的东方园林风格让正被全国上下指责的黎元洪稍微舒服了些。锅炉暖气通过管道送上二楼,让小书房内温暖如春,民国三位最高领导人围炉而坐。王正廷也抱着文件坐在旁边,他能坐在这里本身就说明很多问题。
连黎元洪都看一眼他。才扭头道:“辰华,我听说美国大使光这月就去你府上七八次,他没骂娘吧?”
“呵呵......。”
话音刚落,胡惟德就忍不住笑了起来。禁止进口商品后美国无疑是最急的,所以光这月纳尔逊詹森已经数次登门“拜访”。而且一次还比一次间隔短。偏偏杨秋至今咬紧嘴巴,态度模棱两可,让美国方面愈加心焦。
杨秋不以为然,端起茶杯吹口气:“他急他的,我做我的,我们又不是善财童子。经济危机已经没救了。照现在的情形看没三五年别想恢复,这个窟窿就算我们想填也填不起。”
当初大家对杨秋的预测还有疑虑,到今天才明白其实都在他掌握里。面对这样的人实在是让人兴不起半点对抗的念头,因为他们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念头一起,明天军队就会开到家门口。黎元洪就抱着这样的心态当了15年总统,再有三个多月任期就要结束了,就算现在全国上下把经济危机矛头指向总统府,他无心去做什么。只有一件事他想知道:“辰华,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办?”
到今天,之前所做的布局已经很清晰,所以杨秋很爽快的说道:“美国越是急,就说明越是需要我们,只要不做出格的事情他们都会支持。我准备用20亿美元订单,换胡佛支持沙特家族建国,这笔钱主要用于向美国采购建筑材料,工厂和炼油设备,剩下的用于购买我们平时买不到的高级设备和金属材料、专利技术。只要我们和美国携手支持沙特建国,英法两国就没有太多办法。”
胡惟德点点头,这个时候20亿美元订单足够敲开美国国会的大门。支持沙特家族建国,由中国提供贷款并全部购买美国商品,对急需解决就业的胡佛来说诱惑简直无法阻挡。英法即使知道顶多也就是关系恶化,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动武。毕竟大国之间的战争不是说打就能打起来的,双方都要考虑得失。
“我大致计算了下,沙特建国计划启动后,对我国的海运、建筑材料、石油冶炼这些产业也有很大益处。要是能把沙特家族搞成一个样板,将来阿拉伯和波斯湾就不是英国独家说了算了,这个楔子打下去.......我们就算彻底步入角逐世界的游戏!”杨秋平缓的声音却遮不住胡惟德等人的激动。短短19年!从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国家,到正式参与世界角逐!这是多大的一个转折啊。
北洋出生的黎元洪少年时也曾做过纵横七海的美梦,直到甲午惨败才梦醒。现在看到杨秋用不足二十年时间实现他当年的梦想,还主动参与到世界角逐,也不禁唏嘘两句。才回到话题继续问道:“国内,辰华准备怎么办?”
杨秋看看王正廷,后者拿出阎锡山的统计表:“这是工商财政几个部门的报告。”将报告递给胡惟德后他继续说道:“从报告看,我国经济向好趋势没有明显改变,这波危机主要是受外面大环境导致信心不足、对外贸易中断,还有美国投资商大规模裁员造成。此外,国退民进改革也是主因,很多工厂被卖后开始裁撤超编人员,加上手里的铁饭碗被打破,很多工人都开始担心失业,勒紧裤带减少消费,造成购买力下滑。”
说起这波国退民进私有化浪潮,黎元洪还是不解释的,问道:“辰华,我一直想不明白,继续保持国有不是很好嘛?为何一下子卖掉那么多厂?现在外面都说黎某是倒卖国有资产的大奸臣。”
“呵呵.......老师为我承担骂名,实在是罪过,杨秋在这里以茶代酒谢谢您。”杨秋端起茶杯一仰而尽,看着受委屈的黎元洪慢慢放下茶杯,一边说话手指还轻轻转动着杯口:“前15年,国内私有工商资本小,全国敢拿出几百万来投资的人少之又少,不得已只能以国有代替。以水泥为例,15年中国家建造了117个水泥厂,私营才只有37家,全国大半水泥市场都被国有挤占。大家只看到国家有钱了,工作稳定了,却没看到民营因为市场被压制份额越来越小,份额少赚到的钱就少,钱少就没人愿意继续投资!现在情况不严重,可长此以往民营资本就会一点点被蚕食吞掉,最终就是.......。”
“另一个苏联?”
王正廷刚脱口而出,杨秋便郑重点点头:“国家初建百废待兴时,国有化是一帖良药,但是药就有三分毒,长年累月会留下很多麻烦。此次改革就是要挤掉积攒了15年毒,促进市场化经济发展,国家将来只要控制铁路、电力、教育、能源这些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产业就行。”
“有道理,国家又不是商人,拿住关系老百姓生活的大事,其余的还是交给商人自己干比较好。”胡惟德呵呵一笑:“对了,此次出售国有工厂的钱,是不是准备拿来收回欧美投资的股权?”
杨秋点点头:“阎锡山告诉我,到目前出售工厂已经收回35亿,到年底起码能收回80亿!现在美国急着让42亿美元投资回国,当年的合同上又留着尾巴,他们肯定比我们急。我估计最多只需要花20亿民元就能全部收回。剩下的钱我准备扩大基础建设规模,增加教育、道路、电力这些最基本的项目。”
“那也不需要这么多啊。”黎元洪算算发现居然结余了60亿,开始动心思怎么花这笔钱。
杨秋却一反常态皱着眉,用力摇摇头:“不够!远远不够!今年起一些重大科研项目会逐步启动。这些项目很吃钱,要是我没算错的话,起码要保证每年投入10亿民元才够。”别说黎元洪,胡惟德和王正廷都被吓了一跳。要知道,现在修一公里铁路也才5万民元,10亿就是每年20万公里的铁路!什么项目,如此烧钱?
“核能、电子、基础材料......。”杨秋心中一个个数着,但嘴巴里却没做任何解释。因为三人不懂,别说从未接触过的他们,就算欧美强国此时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光是核弹研究,按照目前全国发电量,起码要吞掉一半!这就是说,想要启动就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将发电量提高一倍才行。还有大型石墨厂,重水厂、以及还不知道能不能搞到的德国气体离心机,比直接烧钱快多了。
他起身伸了个懒腰,看看外面放晴的天空,笑笑:“今天天气不错,老师有没有兴趣随我一起去看阅兵操演?”(未完待续)

1...320321322323324...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