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小郡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一语不语
“父亲缘何如此说?就算是北王府撤回河北,仍旧割据河北之地,关中也为西王府所窃占,女皇归朝,对四家藩王也形不成太多影响。”黄义成一脸不解说道。
黄仕琅道:“义成,要放眼去看。这整个战局之下,你难道看不出跟一年前有何变化?”
黄义成打量了一下军事图,最大的不同,是江都所控制的范围。从原本的江都一隅,到而今挟制豫州之地,北到山东河南,西北可延伸至洛阳。可以说,这一年来,最大的改变便是东王府。
东王府从原本割据一隅的最弱势力,一跃成为几家藩王中最大的一支,而且有取杨氏而自立的倾向。
黄仕琅道:“而今南王仍旧为东王府所挟,南王府名存实亡。这般境地,西王府又只顾眼前利益,与北王府争夺河北之地,完全忽略了最大敌患。不出一年,江北恐怕再无藩王之隐患,却也要改天易主了。”
黄义成听出来父亲话中的意思,这是在预言一年之后,西王府、南王府和北王府,甚至是东王府将不存,因为东王府将成为江北真正的主人,到时候东王可以挟天子而令诸侯,或者是将天子废掉而自立。
“父亲,那我们……先江都兵马一步,攻下洛阳如何?”黄义成眼睛闪着精光道。
黄仕琅摇头道:“北王府用数月时间而不得,我们区区三万兵马,谈何容易?就算得手,连南王都为人所挟,以你我父子二人,难道能号令天下诸侯不可?”
黄义成脸色有些尴尬。虽然他是南王府三黄之一,但说到底,他的功勋不及兄长,更不及自己的父亲。只是他幸运一些,比他的侄子黄烈有胆有谋,才不至于落得个绣花枕头的名声。
“看看吧。”黄仕琅突然说了一句,“若然江都兵马入洛阳而不轨,必得西王府所忌。到时,西王府若能摆脱成见,撤兵南下,这洛阳……终究或还有一战。”
黄义成想了想,点了点头。
而今是北王府一家独大,所以三家联合来攻洛阳,其实是在打北王府。可一旦东王府得势,那成为众矢之的的将成为东王府。
战场之上,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未完待续)
极品小郡王 第四百七十一章 洛阳之战(八)
大雪在连续三日之后终于停歇,而这一天,东王府的兵马仍旧在后撤途中,一切看起来,都是东王府兵马无心恋战,准备撤出洛阳群雄逐鹿的战场。
十一月二十六,北王府兵马先是追击东王军三十多里之后,便开始北撤。一场交锋,终究还是没开始。但原本应该已经撤出主战场之外的东王军,却突然从十几个方向杀出来,阻断了北王军的去路。
东王军分路撤退之事,早就已经传到了周元耳朵里。在周元看来,就算东王府这十几路兵马化整为零,也不可能对北王军形成任何阻碍。但他没料到,东王军懦弱中却参杂着血性,竟然会折道冲杀出来。
漫天雪地之上,北王军撤出不到二十多里,距离洛阳城还有四十多里,便已经被东王军先头的两路兵马杀到。这两路兵马,全都是骑兵,本来在雪地作战,骑兵发挥的作用不大,但东王府的骑兵却是脚踏着裹足,穿过雪地出现在北王军将士眼前。
北王军近乎是毫无预判,竟然没有提前得知东王军派出的十几路兵马的动向。在发现这两路骑兵之后,北王军想形成防御来抵挡,但北王军显然没预估到在雪地里而且是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如何架设防御。
东王军两路骑兵,硬生生将牢固的北王军东西两路撕开一道缺口。
而此时,北王军的最高主帅周元,尚且还在中军队伍之中,当他得知自己的后路北王军兵马被断,还是有些难以置信。因为在之前一天的情报中,东王军已经撤出六十里之远,雪地里。一夜之间怎可能杀出六十里开外?
摆在周元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是继续北撤,不理后军。等于是断送后军给东王军。如此一来就是要抢渡黄河,趁着东王军和南王军形成合围之前离开黄河南岸。
还有一条路。便是留下来死战。与来犯的东王军拼个你死我活。
周元算是经历惯了大场面,但在这等时候却突然踌躇起来。并非他没作好死战的准备,只是这次,东王军来势太凶猛,凶猛到令他猝不及防的地步。他怎么也没料到,昨日还跟乖猫一般的东王军,会突然如同一只猛虎杀出来。这根本就并非他所认知的东王军。
“将军,战还是不战?”
几名将领过来请命。而此时。北王军后路的情况已经非常危急。随着东王军两路骑兵冲杀而出,后续的步兵和大批的步骑混杂的兵马,都杀将出来,具体是多少人,连哨探都没法统计。
因为一场大雪刚停,整个天地间都是白色,骑兵冲杀出来后所带来的视觉效应,已经阻碍了视线开外几十步远的方向,不登高,根本看不清楚整个战场的情形。而这时候东王军主力是七万多。要是全数杀出的话,周元明白,光是这猝不及防的遭遇战。北王军已经落了下风。
周元这时候便是要拿出决定,战还是不战。他稍微迟疑了一下,道:“前军便后军,迎战!”
听到周元作出了战的命令,在场的将官,虽然知道这是仓促的一战,却也都无不领命。在他们看来,作战是军人的使命,哪怕最后饮恨沙场。也算是尽了当一个军人的职责。
但所有人同时也明白,留下来一战。并非是上佳之选。现在若是站在北王府的立场上,众敌环伺。这一场仗就不该打,打了也不会有什么成效,就算杀了东王和女皇,洛阳也不会落在北王府手里。
可一旦周元回到北方,就算是全身而退,他和他的将士也要背负作战不利的罪名,这场仗便是他们输了。在周元看来,与其窝囊的死,不如痛痛快快拼一把。东王军这两天来又是撤兵又是反扑,必然是疲累无比,有的也只是一鼓作气,要是把这股气给压下来,那北王军可以顺势势如破竹,到时候东王军也可正大光明打一场漂亮的胜仗。
周元作战的命令一下,原本九万多北王军,立时分成三路。以中军为基础,两侧为辅助,稳定住阵脚,准备接受东王军一轮一轮的猛扑。
周元毕竟善于打防守战,对于平原作战,他也只是精通一些骑兵作战,对于眼下雪地作战,他也显得经验不足。在阵型布置上,他放弃了左右两路的机动作用,而是已中军为主,往东王军来路方向反扑。
在最初,北王军主力加入到战场之后,的确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毕竟北王军骁勇善战,就算是在雪地上,正面交战一对一的能力也高过于东王军士兵。可东王军毕竟已经在声势上占据了上风,而今又是控制了主战场的劫走,北王军在杀了两轮后便发现,前面的东王军士兵便好似绞肉机一般,上去多少死多少,到后面,竟然是往前添人头。
而此时本来北王军将士战意便不高,又是客在他乡为战,底气不足。随着前面血战淋漓的场面出现,反倒是北王军这面的逃兵更多一些。
雪地里已经完全是冰雪和血水交融。
当周元稳定住军心,架设起新的中军大帐之时,从他获悉的情况看,东王军加入到战场的兵马已经超过三万,正好是之前东王军分出的那十几路兵马。
而从情报看,北王军后军被杀的溃不成军,就算是中军填补上去的,很快也被冲散到无法形成有效的阵型,被东王军趁势杀上来,已经在逐步靠近北王军的中军大帐这面。
“这怎么可能!”听到消息的周元一脸暴怒,“江都的兵马,昨日还在六十里开外,就算是有三四万兵马杀过来,那也必然疲惫无比,怎可能有这般的战斗力?我军将士在北方与鲜卑蛮子为战,经验何等之高,为何连区区的几个南蛮都杀不过?”
周元的暴怒,令在场的将官没一个敢吭声。
现在明摆着的问题,就是没法打的过东王军将士。东王军将士就是一个个骁勇善战,比他们的经验也多了几分一般。
“将军……若然不成,还是撤了吧!”有将领为难道。
“扰乱军心,拖出去,斩了!”
周元一声令下,马上有刀斧手上前,将说话的将领拖了出去。那将领也是一脸悲哀,却没有求饶。这种情况下,出来说话就已经意识到是送死,他自己也无怨言。
而在场的其他将领,都不说话。的确,眼前的东王军将士的风貌已经超出了他们所想象,本来他们认为,南军虽然吹的很骁勇善战,但其实都是纸糊的,只要是北王军扫过,那便是风卷残云一般,一个兵都不给他留下。但现在,他们却是在被东王军所横扫。
“两翼兵马出击,从后路包抄,我就不信,东王军还能有三头六臂不成?”
周元这一声呼喝,马上有传令官出去传报。派出两翼兵马,也等于是放弃东西两路的防守,不过换来的却是能包抄敌军的后路,在周元看来,这就是背水一战,反正现在东王军气势上已经占优,要是不能从别的方向打开缺口,那这一战北王军近乎是输定了。
但随着周元命令传出,两翼兵马开始有所动作,便在此时,便有传令官来报,说是北王军北侧洛阳城的兵马,也于早些时候倾城而出,往北王军的方向杀过来。
“这……怎么可能!”周元先是震惊了一下,随即他明白过来。
原来东王军上下早就有所联络,这是明摆着要将他的北王军一举全歼。北王军如此准备有素,却还是着了道!(未完待续)
极品小郡王 第四百七十二章 主帅在后
东王军与北王军的战事如火如荼,而距离主战场四十里开外的东王军大营内,韩健则是很悠闲地陪同女皇在军营上“踏雪”。
冬天一天瑞雪雪停,加上女皇身体好转,正是需要出来走走修身养性的时候。韩健便毛遂自荐,主动要求陪女皇出来走走。
军营原本很喧哗,可这一日,大半的军将都被派到北边的战场上,营地里也显得有些空荡荡。
“东王,你难道不担心战事的进展?”女皇看着韩健悠然抬目看着天上暖薰薰的阳光,不由蹙眉看着他,“战事着紧,你竟……也由此闲心?”
韩健笑道:“陛下见谅,其实为臣心中怕死的很呢。这不马匹都准备好,若是前线战场有恶报传来,便准备带着妻儿老小一路奔逃。”
“这等时候,休得胡言!”女皇板起脸喝斥了一句,心中怒火却也提不起来。
战事紧迫,韩健作为主帅心态自然本是好事,可偏偏她对韩健要求也就高了一些。这么一场仗,关系到洛阳谁属的问题,也关乎到未来一段时间中原地区的军事格局。这么大的战事,韩健本该不眠不休在研究战略商讨阵法,但韩健除了带着兵马回撤了六十里开外,便是这么轻松自然出来陪着她赏雪。
“陛下,您看这军营,与平日里有何不同?”韩健指了指军营中零零散散过去的几名士兵,问了一句。
女皇没好气道:“人少了一些。”
“就是。将士都在做该做的事,他们在为国杀敌,随时都可能为国捐躯,为臣心中,也在替他们祝福。希望他们可以回去见妻儿老小。”韩健像是由衷说了一句。
女皇白了他一眼,道:“你的将士,大都没经历过血雨腥风。怎就肯定他们不会临阵脱逃?”
韩健被女皇这一问,脸色没正经起来。反而是狡诈一笑。
“作何发笑?将士捐躯,你还在笑,有何好笑的?”女皇瞪着韩健喝问道。
“陛下有所不知啊。”韩健笑盈盈道,“前日我将十一路左卫兵马派遣出去,哪里是分兵,其实……就是将他们冻上一冻。陛下可知道,人在极为寒冷的时候,总是想跑一跑。活络一下筋骨,能暖和一些。再者身体发冷,心也会暂且忘记恐惧。我再让右卫兵马心中有攀比之心,到战事开局,右卫兵马先上,左卫冻了两天的将士,被激发了血性,还有心思当逃兵?”
女皇蹙眉道:“你这都是何处学来的?这……也是兵法?”
“野路子,都是野路子,这叫心理学。陛下可能不太懂。”韩健笑道。
“心理学?学什么?古里古怪,不知所谓!”女皇想了想,嘴上骂了一句。
虽然女皇对韩健所掰扯的这一套并不以为然。但非常时期,她也只能相信韩健说的是真。从开战已经过去两个多时辰,要是战场上吃了败仗,前线上早就有消息传回来。
而从军营,到北边的战场,有四十里远。女皇心中便想,也许北边已经尘埃落定,只是消息尚未传回来。
韩健正说着,军营中一队骑兵回来。后面拖着几个被捆着的像是山野村夫模样的人。韩健知道这是他派出的巡逻队抓回来的人。那山野村夫一看便知道是乔装过的,要么是敌军的哨探。要么是乔装当逃兵的。
“怎回事?”韩健与女皇一起走上前。
“主公,抓着几个敌军的哨探。一起捆回来,交给主公发落。”一名军将从马上下来对韩健行礼道。
“非常时期,不是阵前解决?”
韩健心里觉得不寻常,这时候突然地上几个山野村夫好似活缓过来,绳子也不用解便自解开来,一个个朝韩健迎头冲过来。
韩健身后的随从距离都在二十步开外,本来是韩健怕这些人打搅自己与女皇闲谈,现在却没想到仓促之下有人想对他不利。
不过韩健也并非是吃素的,这种状况下,只是几个普通士兵,根本进不得他身。韩健谨慎起见,也知道女皇现下身体不适,未必适合动手,一脚踢开一团雪,登时模糊了眼前几名山野村夫的视线,随后韩健抽出佩剑左格右挡,连斩三四人,剩下几个眼见不敌,想逃走,却也被后面跟上的侍卫全数击毙。
“主公饶命!”刚才说话的将领只说了一句,长剑已从他腹中传过,人已经趴在地上只是抽搐的两下,人便没了气。
韩健从这将领第一句称呼“主公”开始,便怀疑是北王府派来的细作。可能原本就混在东王军中,只是换上一身将服,便以对北王的称呼来蒙混过关。
“陛下可无恙?”韩健走上前,关切看着女皇。
女皇横了韩健一眼,道:“这便是你派出兵马,留一座空营的结果?”
“陛下说笑了,也许是守卫不当,才让这几人混进来,事后一定追究责任人!”韩健笑着一说,心中却也不当回事。要是女皇知道他在军营中留守了多少人马,女皇也不会只是来骂他,来打他也说不定。
“怎不见林尚书他们?”女皇突然想起林恪,问了一句。
“哦,林尚书上前督战去了。”韩健随口道。
女皇眉头挑了挑,道:“督战?”
“没错,武将奋勇当前,文官在后督战,这不是我魏朝行军的传统?”
女皇怒道:“那也是随军的文官,林尚书一介老迈书生,能督什么战?你不会将……其他的随军文官,一并派出去了?”
韩健摊摊手,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女皇叹口气,问道:“军中将士,你留下多少?”
“会喘气的,一些受了伤,不能动弹的,还有留下来准备我们逃走马车的,打个下手当个侍卫的。杂七杂八,大约……七八十人吧。”
女皇愣了愣,道:“再说一遍。”
“七八十……要不就是,五六十?”
女皇险些当场便晕倒过去。偌大的军营,居然只有五六十人在驻守?
女皇转而一脸发怒道:“朕还奇怪,怎的在军营中行了这半天路,瞧见没几人……你,东王,以为是在儿戏?难道就不怕北王军有所察觉,派出兵马绕路而来?”
韩健笑道:“陛下,臣不是说了,臣怕的要死。臣已经跟苁儿说好了,要是前线战事有什么差池,不用说,先跳上马,再牵两匹过来给我和陛下,咱一家三口,就这么走了。”
本来女皇只是以为韩健在随口胡言,也没当真,到此时韩健真是欲哭无泪。
一场战事,到了这般田地,女皇也自觉真是连骂也不知骂什么好。
“你怎不去前线?”女皇语气稍微和缓了一些问道。
“臣怕死。”韩健如实道。
“主将不在前线,军心动摇,将士生变你又当如何?”
“与陛下和苁儿,一家三口逃之夭夭。”
女皇彻底转怒,一甩宽袖,转身便往自己营帐的方向而去,走的是一脸坚决,就好像跟韩健没有共通语言一般。
“陛下这是着急往何处去?”韩健追了几步,问道。
“难道朕要收拾一下东西,准备逃命还不成?”
韩健知道女皇是在说赌气的话,一边追一边道:“陛下何必如此?其实战事也没到陛下想象的那般严重!”
女皇停驻脚步,转过头盯着韩健的脸,道:“而今北王军的哨探都杀到军营中,你却还这般无关紧要!朕……当是看错于你。”
女皇转身再走两步,人却已经被韩健从后抱住。
“松开!”女皇一震,韩健双手一麻,便不得不松手。
韩健自问武功没女皇好,就是女皇生病,一个也能打他好几个。女皇的豆腐吃不得。
“陛下听臣一言。”韩健语重心长道,“而今与北王军一战,我与陛下便成为这战事的关键,若你我到前线,有个三长两短,北王军就算全军覆没也是战场得胜,洛阳将来归于何人,陛下可有想过?”
女皇微微一怔,这问题,她一时答不出来。
若是东王和女皇都死了,洛阳将来是北王府所占,或者西王府……虽是杨氏宗族,却也再非皇家正统。
韩健续道:“陛下,而今太子尚未归来,陛下乃是天下百姓所望。陛下身体抱恙在身,臣也是体念陛下,才留在军中加以照料。若是陛下认为臣此举不妥,而今便有马车在外候着,我与陛下随那几十人同赴前线,与我东王军战士同生共死。”
女皇转过头,语气温和道:“如此说来,是我错怪了你。”
听到女皇自称是“我”,韩健心中便一宽,走上前,拉起女皇的手。
女皇看了韩健身后很远处的侍卫一眼,却没挣脱开。
“陛下,我们何不想想,进了洛阳城,你我的二人世界?”韩健“阴谋”得逞,装作一脸无辜,嘴角却不由露出笑容说道。
“还以为你诚心实意说话,原来只是说一番话来敷衍于朕!”女皇瞪了韩健一眼,突然将手一抽,却不小心被韩健的剑鞘挂着手,蹭破了皮。
“陛下没事?”韩健关切地又拉起女皇的手。
女皇看韩健一脸关心模样,心中再有怨气,也消弭于无形。
女皇悠悠叹道:“到洛阳,朕便是你的,逃也逃不掉!”(未完待续)
极品小郡王 第四百七十三章 等待君王幸(一)
从前线悄无声息,到前线的战报如雪片一般飞到韩健手上。原本平寂的军营,再次显得喧闹起来。
韩健以战报来分析,这场战事在往对东王军有利的方向发展。东王军从战事一开始便占据绝对主动,先是打了北王军一个措手不及,随后一个多时辰里,将北王军后路的兵马逐步给瓦解。再到后面,稳定住阵型,与反扑向南的北王军展开胶着架势。
随着林詹派出的骑兵先头部队,以及洛阳军张行所部迅速靠拢,完成对北王军的三面围困,胜利的天平已经倾斜向东王军一边。再之后,北王军所作出的,不过是苦苦挣扎,再到后面,北王军中军主力的三四万兵马,选择向东突围。
到下午日落,前线的战事已经基本告一段落。前线的将士还在清扫战场,而林詹所部则是在有条不紊组织对北王军突围兵马的追击。
北王军毕竟骁勇善战,突围也突围的漂亮,突围时候有三四万兵马,真正出了包围圈的,大概只有一半。却也是保留了核心的主力。
在韩健看来,只要北王军还有这两万左右的兵马,就可以继续对东王军造成压力,要追击是应该的,能否全歼意义也并不太大,还是保存实力要紧。现在北王军也如丧家之犬一般,肯定会仓皇逃向北方,到那时,是西王府和北王府争锋的时候,东王军只要在洛阳周边站稳,已超额完成既定的目标,扩大战果也要等长时间的休整之后。
东王军的中军大营,在下午时候开始北上临近主战场。
这场仗,韩健虽然是指挥者,但他却在关键时候躲在后面。但这并不影响到他的威望。
先败洛阳军。再火烧平城西王军粮草,逼得西王军节节败退,在到如今在洛阳一战中大败北王军。原本最羸弱的东王军。在一年时间从病猫变猛虎,已令天下人刮目相看。这一切的功劳。都不得不归功于韩健。东王府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作为小郡王的韩健,年长到出来当家。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些人看来,也许正是韩健这种莽撞的性格,令他在乱世之中站稳脚跟。
东王军在这一战中也损失惨重。
一战功成万古枯,这一战,本是韩健极力所避免的一战。只是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才造成了这次重大伤亡的战事。本身北王军战斗力超强,东王军可以取胜,一来是出其不意,再者是用人海战术堆起来,把北王军给打蒙。
一场战事下来,两三天时间里,都还在清点死伤人数。因为是雪战,很多士兵都被掩埋在厚厚积雪之下,有些逃兵还需要另行统计。
最后统算出的结果。是东王军折损兵马在六千人,而北王军死伤兵马则在两万人。
一场大胜,却也造成了近三万具枯骨。同时。东王军所俘获的北王军将士有两万多人,另外北王军的五万多兵马,要么随着周元往黄河方向而去,要么在乱局中被打散,流离成为逃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