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小郡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一语不语
“嗯。”董升在萧翎面前,也并未避讳,“是相国,调集了兵马进城。如今皇宫宫门封闭,我来的时候,宫门口方向已经有交兵之声,大概这时候还在持续。”
萧翎勉强将嘴里没吃完的干粮咽下,脸上带着泪水,好似是越想越难过,最后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起来。起来!干什么,想闹出动静,让人知道你在这?”漕帮的弟兄一点都不客气,直接上去拳脚相加,却被司马藉拦了下来。
董升也有意阻止手底下兄弟对萧翎的虐待,道:“几位先稍作等候,我先去寻了去处,给你们换个地方。不然被官府中人找到这里,很麻烦。”
“我……我有个地方能去。”还坐在地上哭泣不止的萧翎突然举手道。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打量着他。
“你们……你们别以为我想逃……其实。其实我也只是想帮忙。我有些宅子。在城里,只要躲在里面,没人敢进去查。”萧翎道。
董升并没有太大见识,这时候反而带着质询的目光看着司马藉。
司马藉微微摇头。道:“而今谢汝默谋反。惠王失踪之事。便会令谢汝默以为惠王借机会藏匿,调集兵马进金陵。惠王的宅子,并不安全。”
董升一想。也是这么回事。现在谢汝默明摆着是要谋朝篡位,而惠王怎么说也是皇室中人,便是谢汝默的心腹大患。这时候的谢汝默,已经控制了金陵的内城和外城,仅剩下皇城没有攻克,只要让他占据了宫殿,将少主和何太后都杀了,那天下便是他的。
这时候,任何摆在谢汝默面前的拦路虎,都会毫不犹豫被谢汝默铲除,而萧翎虽然平日里与世无争,谢汝默也没有留他存活的道理。说不定这时候,谢汝默已经派人去捉拿萧翎。
董升匆忙而去。
等董升离开,小院里的气氛有些奇怪。
萧翎坐在那自顾自嚎啕大哭了一番,最后好似是冷静下来,便座子地上一句话不说,怔怔出神。
直到中午死后,董升才回来,带回来一个消息:“惠王府已被查封。”
“我的府邸,被查封了?是什么人?谢相?不对,是那个谢贼干的?他……他到底是想干什么?枉我平日里对他也算是恭敬,怎的这么不讲情面?皇宫那边如何?我皇嫂,还有皇侄他们……现下可是安好?”
萧翎一连串的问题,把董升也给问蒙了。
本来漕帮绑架萧翎,是想多一个人质,关键时候派上用场。没想到这反而是“救”了萧翎。不然的话,萧翎这时候已经被谢汝默拿住,很可能会被谢汝默所杀。
司马藉问道:“谢汝默可是知道惠王是被人绑架?”
“应该不知。”董升道,“昨日我们刚过来,城外便开始有兵马进城。之后惠王府便被查封,除非是惠王府的人通风报信。”
司马藉想了想,微微摇头道:“就算是惠王府的人说是惠王被绑架,谢汝默也不会相信。”
董升也想了想,点点头。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谢汝默刚要谋反,查封了惠王府,惠王府的人便说惠王是被人绑架而不是自己藏匿起来,以谢汝默的老奸巨猾怎么会相信这种无稽之谈?
“皇宫那边情势如何?”司马藉问道。
司马藉问出来,也是萧翎最关心的问题,刚才他问,董升都懒得搭理他。
“城中戒严,皇宫的具体情况不知。不过大概还没杀进去,有弟兄回来说,城外的兵马,还在几个城门发生血战,城门口的方向,死的人太多,但交兵还未停止。”
司马藉长叹口气。他也没料到,自己有一天有机会离开金陵,却是在金陵城发生内乱的时候。
董升说完事,便先离开。
到了黄昏日落,董升才回来,与他一同过来的,还有一名女子。萧翎见到这女子,眼睛都看直了,因为这女子虽然是一身戎装,姿容却很秀美,比他府里的歌姬舞姬要美上许多。而且他还从没见过一名女子,可以将一身戎装穿的这么“漂亮”。
司马藉认得此人,是大西柳。他以前对这女子也并无好感,因为她是洛夫人的人,但因为韩健对大西柳信任有加,他之前也并未与大西柳产生过什么正面冲突。
“西柳小姐。”司马藉见到大西柳,亲自迎到院子里,行礼道。
司马藉见到大西柳,便也知道是东王府派人来,说明漕帮要营救他,并非是“自作主张”,这令他心安的同时,也感觉逃出金陵有望。
“司马公子,小女子乃是奉少公子之命,前来营救司马公子和太子殿下。”大西柳抱拳行礼道。
大西柳说着,发现司马藉身后跟着个好似个花痴一样的男子,这男子正以一种目不转睛的目光,打量着她,那目光令她很熟悉,便是以前那些对她趋之若鹜的富家公子哥。这令大西柳看了便觉得讨厌。
“惠王,这位是西柳小姐,乃是……我那位朋友派来的。”司马藉看出萧翎的心思,介绍道。同时他也在提醒萧翎,这不是你轻易能惹的主。
惠王笑着点点头,嘴上连怎么说话也忘了。这时候什么千小姐,早被他抛到爪哇国,他眼睛里心里全都是这位“异国情调”的西柳小姐。
“太子,可是有营救到?”司马藉很关心杨曦的安危,问道。
大西柳无奈摇头道:“而今并不知太子被囚禁之所。”
司马藉想了想,他之前见过杨曦一次,大概记得一些事,但他并非是在杨曦被关押的地方见的杨曦。他突然想起什么,转身看着萧翎,问道:“惠王,可是还记得,我朝太子是从何处接出来的?”
“啊?”萧翎一愣,琢磨了半天,才从惊艳的失神中反应过来,“你们的太子,你说那个杨公子?他……他……我怎么知道他在哪?是朱上师带他来的,朱上师应该清楚吧。”
“朱同敬?”司马藉想了想,其实自己也是被朱同敬所囚禁的,只是后来,因为萧翎跟他走的近的关系,朱同敬为了给萧翎几分面子,才懈怠了对他的看管,并不时允许他出来与萧翎饮酒作乐,“西柳姑娘,朱同敬的下落,你可是有消息?”
“不清楚。”大西柳道,“朱同敬失踪已有多日。”
司马藉想了想,觉得太后一党不可能丝毫没察觉谢汝默要谋朝篡位,之所以何太后没发作,可能是觉得在金陵城无法控制局势,只能将重点放在金陵城外,北军或者是南军,调集军队过来援救。何太后肯定以为早些发觉,暗中派出朱同敬,把兵马调过来,万事大吉,却没想到谢汝默会提前发觉,提前发动了叛乱。
司马藉不敢想象,要是皇宫被攻陷,而朱同敬来不及将兵马调过来的话,后果是怎样。难道谢汝默会自己当皇帝,齐朝也会像魏朝一样,陷入内乱?
“少公子对你的安排,是如何?”司马藉问道。
大西柳面带难色,道:“司马公子见谅,少公子交待的任务,不能轻易透露。不过司马公子放心,这一两日之内,便会送司马公子出城。还请司马公子先安心等候。”
司马藉心说,金陵已经乱到这模样,还让我安心,怎能安下心来?
若是换做以前,就算是韩健在场,他也早就抱怨发牢骚了。但经过这一年时间,他的心态已有很大转变,他很清楚,即便是一个大西柳,他也不能随便得罪。说到底,韩健当他是朋友,但他其实是东王府的一个谋臣而已,可能连谋臣还算不上。
司马藉心想,大西柳没说的“任务”,应该是救了他和杨曦,一并离开金陵城。
到了晚上,司马藉心中愈发感觉到不安。尤其是想到昨夜无端有人敲门,他便想,可能是有什么人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藏身之所。
到了二更时分,门口有敲门声,司马藉心登时紧张起来,不过仔细听了下,才知道是漕帮之人。
来人正是董升和大西柳,不过他们身后还有一人。这人,一看便知道是名女子,司马藉看了便觉得“面熟”。
“小皇侄女?你怎么来了?”萧翎跳出来,跟那女子打招呼道。
极品小郡王 第四百一十六章 金陵变(上)
司马藉这才想起来与这女子有过“一面之缘”,曾经在望湘楼时候见过,当时便给他留下了不浅的印象。
被萧翎称之为“皇侄女”的女子,便是当今何太后的女儿,也是齐朝的长公主萧旃。司马藉想到,身为长公主的萧旃,竟然会跟漕帮中人来到这么一个小院。
从萧旃的装束来看,她此行应该是秘密行动,很可能是为谢汝默谋反的事而来。而今皇宫危殆,萧旃本该在皇宫里,为何会出现在此,他并不知晓。
司马藉没有像萧翎那么忘形,他见到萧旃,首先想萧旃来的目的,这时候萧旃已经与大西柳走过来,司马藉也只是拱手行礼,脸色显得很淡然。
“司马公子。”萧旃竟然也对司马藉回礼,让司马藉感觉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司马藉心想,难道萧旃也跟萧翎一样,是被人“绑架”而来。
这时候大西柳已经上前,行礼之后,说道:“永丹公主乃是与朱上师一同出外调兵,镇压齐朝内的奸佞。而今朱上师即将回来,永丹公主先行进城,查看情况。”
听了大西柳的话,联想到之前齐朝跟江都的“紧密关系”,司马藉便猜想大概是在镇压谢汝默一党上,何太后和朱同敬,已经跟江都站在一起。因为齐朝借粮给江都,所以江都也在帮齐朝平定内部的叛乱。
但本身,金陵是齐朝人的地界,江都派再多的人来,也无济于事。而且江都不会泄露自己在金陵城中的细作划分,因为今日帮齐朝人平定了内部的叛乱,明日齐朝人就会拿江都作为头号大敌。战时的短暂联盟。是种很微妙的关系,既要帮盟友,又要低调而行。让对方以为自己“不过如此”。
但而今萧旃却放心与大西柳到漕帮的秘密据点来,也让司马藉心中暗惊不已。萧旃身为女子。而且贵为齐朝的长公主,如此“冒险”,也颇有巾帼英豪的飒爽之气。
“几位,不妨到里面去说。”这时候董升冒出头来,他身为漕帮中的二当家,本身却没太大的见识,他在漕帮中的威望,主要源自于他是漕帮的开帮功臣。而漕帮上下的打点。也主要靠大当家的冯举。
“董当家的不用客气。”大西柳道,“我们见过司马公子和惠王便走,本来今日要送司马公子出城,现在看也要先缓一下。我们还要前去接我朝太子……”
从这句话,司马藉好似又听出来点苗头。
齐朝跟江都的合作,显然有内部的“利益牵扯”,漕帮绑架了惠王萧翎,间接也令江都有了跟齐朝人谈判的筹码。何太后和朱同敬一党,在乎的或许并非萧翎的生死,而是他手上的兵权。一旦萧翎身死或者是惨遭不测,萧翎手下的兵将,可能会投靠谢汝默。也可能会拥兵自立。萧翎便城了关键人物。
而江都肯帮何太后一党,主要原因也是为齐朝人所扣押的人质,也就是他和杨曦。现在两方可以站在同一立场上,也不仅仅是因为有利益交换,更因为,江都和齐朝都想换取一个相对安定的外部环境,来平息内部的纷乱。这时候的齐朝,也怕江都现下没有外敌入侵,反倒趁着金陵内患之时。出兵将齐朝在江北的几座重要城池给占领。
司马藉想到这些,便拱手道:“两位。也请速去。在下可以在此安心等候。”
司马藉的意思很简单,我不着急走。你们先忙你们的。忙完了我跟太子杨曦一起走。
萧旃没有多言,甚至连萧翎的问话她也置之不理。她也是背负任务在身,她的母亲和兄弟姐妹,包括如今齐朝的小皇帝,都被围困在皇宫里。要是兵马晚来一会,也许皇宫便会被攻陷,到时齐朝内部便会出现纷乱,包括一些皇亲国戚,也会出来造反。她没有时间在这里久留。
大西柳和萧旃一起匆忙而去,显然她们之间还有某种合作,也不为外人所知。
董升却没走,留下来,看着门口方向,对司马藉道:“司马兄弟,不用担心,这里很安稳,我们已经派了不少的弟兄暗中在盯着这里,要是再有什么人来,我们也能当即拿下。”
司马藉微微点头,一边的萧翎却在兀自喃喃自语,他还有些不太明白当下的时局。昨日金陵城还好端端的,一天时间里,本该是还清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之时,城内却是烽火连天的感觉。
……
……
八月十五中秋夜,韩健一家人也团聚在一起,正在弄花赏月。
一年之前,韩健韩氏孤家寡人一个,如今不过一年光景,他已经先后娶了三房的妻妾,而且有两个天之娇女陪伴在左右。
但他却并不因此而知足。
这天晚上,杨苁儿也难得放下架子,与韩健一同到东王府正院这面一起吃家宴,韩健的姨娘们也分外高兴,不过她们更喜欢顾欣儿一些,以至于杨苁儿自己都感觉被冷落。她也不太在乎,东王府什么情况她并非第一天领教,以她本身的性格,也并不太在意别人待自己如何,可韩健,她还是很在乎的。
本来韩松氏让韩健与娇妻赏月,但韩健此时却在关心南方的消息。
从这几天紧密的情报来看,金陵发生变乱也就在这一两天。朱同敬离开金陵,失踪之后,韩健便已经通知了大西柳,让她严加盯防金陵城中的一举一动,后来朱同敬竟然主动联络了江都的密探,给韩健传递消息,表明了要马上扫除谢汝默一党的迫切。
韩健很清楚,谢汝默并非省油的灯。这只老虎在感觉到危险的时候,肯定会率先发难,绝不会等朱同敬将兵马调回金陵再有动作。综合几点分析,韩健觉出朱同敬带兵回金陵是在八月十五前后,谢汝默狗急跳墙,也该是这周围。
“相公,要是累了,可以先去歇息一下。妾身还好。”
杨苁儿见韩健漫不经心,以为韩健是被一家人吵嚷的烦了,便劝了一句。
韩健坐在正厅的椅子上,拉过杨苁儿的手,一笑道:“一家人难得在一起,怎会累?一会一同出去赏月。”
“不必了,一个月亮,有何好看的?不过,倒想起远在豫州的父王和娘亲了。”杨苁儿像是有什么感怀,不由叹息道。
韩健明白杨苁儿的心境,她来到江都,便是一条不归路。若是嫁给一般人家,回豫州探望那是很简单的事,但身在江都,而且是在东王府里,她便很难再离开江都城,更别说是回娘家。一入侯门深似海,至于王府的门,那更是深不见底了。
“相公,好像有人来了。”杨苁儿突然好似是转过神,看着正院的方向说道。
东王府的知客,已经将来人引到了正厅内,韩松氏先迎上去,却是易蝶。
易蝶本来身为布库使,在级别上,是不够进东王府而不需要通报的。韩健见到易蝶,便意识到,易蝶是代表女皇来做什么事,或者是传递什么消息。只要她有女皇的信物,那东王府的侍卫和门口也无法阻拦。
“易布库使?”韩健起身,迎到正厅门口。
易蝶傲然而立,手上拿着像是诏书一般的物件,韩健见易蝶不行礼,便更肯定她是在代天行事。
“东王,陛下有密旨相传,请接过。”易蝶说道。
韩健躬身接过易蝶递过来的诏书,打开来一看,却只是三言两语不着边际的佛偈,韩健看了看,有些不太明白。这是女皇准备出家为僧了?
“易布库使,陛下可还有什么话交待?”韩健打量着易蝶问道。
要是这密诏中有什么暗语,韩健相信女皇不会不告知于易蝶。
易蝶道:“陛下传召东王和郡王妃前去寝宫见驾。”
又要见?韩健微微皱眉,事情好似没那么简单。
女皇近来已经很避忌与他见面,没有什么大事,是不会亲自来传召的,更别说是连同韩松氏一起召见。
在官方的措辞称呼中,东王府的“郡王妃”单指韩松氏一人,因为韩松氏也是以往东王府的实际掌权人,东王府上下这么多女眷中,也是以她的官品最高。
“二娘,看来我们要往陛下寝宫走一趟了。”韩健道。
韩松氏点点头,本来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身上衣着整齐而华丽,也无须收拾便可出发。
韩健只是随便对顾欣儿和杨苁儿交待两句,便与韩松氏随易蝶去了女皇寝宫。
到了女皇寝宫旁边的小厅外,韩健便能感觉到一股压抑的气息,韩健心中猜不到女皇为何会在中秋节召见他过来,再看女皇寝宫内外的侍卫,都还是原来的那批,应该并非是要对自己有什么“不轨”。
“东王,郡王妃,请吧。”易蝶到了小厅门口,不敢随便进去,只是行礼道。
韩健与韩松氏进到厅里,便发现女皇独自一人正在参拜佛像。这佛像,是前些日子女皇特地让人准备的。因为得到杨苁儿的启发,韩健也决定不再干涉女皇信佛这件事,因而这件事也是由他准允。(未完待续)
极品小郡王 第四百一十七章 金陵变(中)
“陛下。”韩健先是行礼道。
这时候女皇站起身,再转回身,看着韩健和韩松氏,才将手头上的木鱼放下,在为她准备的龙椅上坐下。
女皇神态肃然,韩健根本无从猜测女皇的用意,心想大概还是跟豫州的战事有关。
“东王,朕问题,南朝近来有所异象。”女皇上来便说了一句。
韩健心说,原来是为了齐朝的事。
这时候韩松氏也有些惊讶看着韩健,因为关于齐朝发生内乱的事,韩健从未向她透露过。
“确有其事。”韩健道。
女皇微微点头,道:“这次朕召你过来,就是想问你此事。而今齐朝的情况,如何?”
韩健心中猜想女皇是从何渠道得知这件事的,近来易蝶的动向可说是在东王府的严密监控之下,易蝶回到江都之后,没有任何异动。江南有什么情报传回来,本来也该是易蝶去接收,但易蝶却好似知道背后有人盯着,这些天也算是足不出户。
而这时候,女皇仍旧能得到确切的南方情报,那也就说明,女皇背后的慎刑司系统仍旧很强大。强大到不受他监控的地步。
“回陛下,臣也在等消息。”韩健道,“南朝谢党谋乱,估计也就是这几天之事,臣已派人过去接应,争取趁着齐朝内部变乱,将太子救出。也请陛下放心。”
“你叫朕放心,朕能放得下心嘛?”女皇叹口气道,“当初太子离朝南下,说起来也是听了东王你的一面之言,害得他……不提也罢。”
韩健心说你可真是会推责任,怎么就是我一面之言?当初我是建议让杨曦南下去历练一番。你也知道齐朝人肯定会将他扣留,你还送他去,说到底。是你这个当姐姐的太宠爱着弟弟,才会觉得是委屈了他。
韩健心中这么想。话却不能这么说。
“陛下,臣得到消息,太子仍旧安好。”韩健行礼道。
“朕知道你与太子一向交好,东王,朕只是怕你……”女皇话说了一半,突然停下。
韩健琢磨了一下,你这话是说我为了权力,准备故意不把杨曦救回来。或者是在半途将他杀了?
韩健心中有些恼恨,冷声回道:“陛下,臣是否尽心竭力,也要看陛下是否尽心竭力。”
女皇听出韩健这话中另有所指,冷冷看着韩健。
在得知南朝内部生乱,她也马上担心起杨曦的安全,她的亲人之中,只剩下两个弟弟。可惜一个弟弟背叛了他,已经令他很失望,若是这个被她亲自送往虎穴的弟弟再因她而身死。会令她感觉无颜愧对先祖,因而她也必须坚持,让韩健将杨曦带回来。
因为魏朝皇位一脉。若是在她手上断绝,她也感觉到负罪。而其他的杨姓皇族,在她看来始终并非是魏朝正统,他们当皇帝根本是有违魏朝先祖的意思。
“二王妃,你是如何看的?”女皇突然看着韩松氏道。
在所有人中,也只有女皇称韩松氏为“二王妃”,也是女皇为了将韩松氏跟其他东王府的王妃区分开。
“回陛下,妾身……不太懂军国大事,这些事。还是交给东王处置。”韩松氏欠身行礼,语气很恭谨道。
女皇冷冷一笑。继而无奈摇头。她也看出来,现在韩松氏也完全站在韩健立场上。这跟以前她当皇帝,整个魏朝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完全不同。那时候的韩松氏,做事小心谨慎,对她也毕恭毕敬。
女皇心中暗叹,有了孩子忘了君主。忘了是谁给你的身份地位?
本来她还想让韩松氏帮忙说句话,但现在看来,韩松氏巴不得杨曦不回来,少一个人跟韩健争权。
“二王妃,没什么事的话,你先回去,朕单独跟东王有话说。”女皇突然说道。
韩松氏看了韩健一眼,神色中有些怀疑,虽然是她自己说,事情交给韩健来处置,但她也没想到女皇会这么快下逐客令。本来她还想邀请女皇前去东王府,一同中秋赏月,只是被韩健给拒绝,她也不太明白,为何韩健跟女皇之间也“生分”了很多。当初可是韩健主动接女皇来的江都。
“臣妾告退。”韩松氏没有多言,退出寝宫内,却没有回去,而只是在院子里等候。
等房间里只剩下韩健和女皇二人,韩健便没那么拘礼,反而有些不耐烦的神色打量着女皇。能跟女皇如此“对视”的,整个江都也只有他一人。
“东王,你已经不将朕放在眼中了?”女皇见韩健神色,无奈摇摇头说道。
韩健冷声道:“陛下说的好生有意思。臣何时不将陛下放在眼中了?”
“那南朝之事,你为何要隐瞒于朕?”女皇质问道。
“陛下,敢问一句,是何人让臣这些日子不许来打扰,有什么事也不能请见?”韩健反问了一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