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小郡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一语不语
韩健心说林恪这分明是在装糊涂,萧让死了三四年,他儿子继承临江王也有三四年。而因为之前何太后为了防止皇室中人争抢皇位,因而也将这些萧家的亲王郡王通通封到了外地,只留下一个不问世事的惠王在京城中。
而现在的临江王萧桐,大概年岁已经有三十五六岁,算不上年轻,却在南朝之中没什么资历。
韩健向来,大概是谢汝默推出来萧桐做辅政大臣,平衡萧翎的权力。--66225+dsuaahhh+24714584-->
极品小郡王 第四百二十章 蛇鼠一窝
林恪对于齐朝的事算很熟悉,他不说,在韩健看来一味是“装糊涂”。+哈+林恪虽然圆滑世故,在办事能力上要高出顾唯潘不少,可终究只是一介礼乐之臣,就算再有本事,也难得重用。
“看来林尚书对南朝之事不甚了解。”韩健随口道了一句。
林恪一笑,关于什么“临江王世子”的话题他也不说了,免得继续被韩健追问。
他心中很‘精’明,知道韩健不会无缘无故去说什么临江王,而本身临江王最深的典故,莫过于之前南朝闵王谋反的事,闵王跟临江王走的近。三年前齐朝付思齐谋反的案子,涉及到闵王,而之后临江王便被连累,被发配出金陵,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一些人眼中,南朝与何太后为敌最深的也是这个临江王萧桐。
“东王殿下,关于这太子之事……”
“回去转告陛下,本王还在着力营救太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齐朝内‘乱’结束,想让齐朝放人也难。”
韩健本来想的是,只要是朱同敬还有用得着江都的地方,便可以以太子来做‘交’换。可到当下,齐朝内部的纠纷,以一种怪异的和气收场的方式结束,那朱同敬就没那么容易就范。就算是朱同敬还要利用江都,他也要留下杨曦作为人质,或者说是一种要挟。
在朱同敬眼中,韩健是不会轻易将杨曦救回去的。江都现在已经是两个朝廷,杨曦回去。肯定会稳固洛阳朝廷,韩健不会容忍这样的事发生。朱同敬的想法,是杨曦回不到江都便会被杀,他留着杨曦最大的作用,只是警醒韩健,你有一个心腹大患在我手上。
但显然身在权谋场上的人,都误解了韩健的意思。
每个人将韩健当成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饿虎,但韩健却没打算如此六亲不认。
……
……
身在金陵的司马藉,再次落入了囚笼之中。
不过这次囚禁他的,不是朱同敬。也不是萧翎。奉不是漕帮。而是他自己。
是他自己决定留下来,帮萧翎“渡过难关”。
事情还要回到八月十六黎明。当左谷上人与柯瞿儿来到漕帮秘密据点,想要救走司马藉的时候,大西柳也与漕帮的人赶到。
与此同时。是金陵的皇城发生变故之时。
当时何太后手上有金陵城的两卫兵马。大约四五千士兵。却一直被阻隔在外城进不得内城。这时候的谢汝默所统辖的三卫兵马,并未南下皇城,而同时。朱同敬从外调回的兵马,也到了金陵城外。
这时候的谢汝默,有种大势已去的感觉。他很清楚朱同敬的立场,这个人虽然有胆识,也有野心,但对齐朝皇室还算忠诚。就算是他能带着兵马攻进皇城,将何太后和小皇帝给杀了,朱同敬也会拥立另一个皇家中人来当皇帝。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与朱同敬关系紧密的长公主永丹公主萧旃。
对于萧旃,谢汝默不算熟悉,但他知道这个永丹公主也算是他的“心腹大患”。作为小皇帝的姐姐,也是何太后的长‘女’,永丹公主在齐朝之内有不低的威望,而且还有朱同敬这个坚实的后盾。这个萧旃,明显要比小皇帝更加的危险。一旦他得手将皇城攻下,也再没能力去控制整个齐朝,到时候就算他能困守金陵,也只是守住金陵城的内城,因为外城还有两卫兵马可归朱同敬所调遣,根本不再他控制范围。
谢汝默可算是有胆‘色’之人,他在八月十五当夜,便作出决定,派出人手出城与朱同敬接洽,商议“和谈”。
在这手上,谢汝默想的很多。他没有派人去与皇宫里的何太后接洽,是因为他要让朱同敬和何太后之间差生间隙,让何太后开始怀疑自己的‘女’儿与朱同敬。如此一来,何太后就不能将全部的心思放在如何应付自己,他因这次谋反失败而产生的后果,便会被无限制压低。
此时在金陵城外的朱同敬,也苦于无法将兵马调进内城营救何太后和小皇帝。他也只能等机会,等待秘密进城的萧旃和一些细作给出消息,希望能通过城内的游说,来令谢汝默一党内部的人出现瓦解。只有这样,调回的兵马才能进城。
同时朱同敬也做好了准备,一旦说皇宫失守,小皇帝和何太后落到谢汝默手里,他也作好了拥立新帝的准备。这时候的他,再不是一个“小白脸”,被人看成是何太后的禁脔“面首”。他受伤有兵有权,一旦拥立新帝,那他将成为第二个谢汝默。他与身为文臣的谢汝默不同,他的胆识和谋略更深,而且不管他拥立谁,都会得到倚重,在短短数年甚至是十几年时间内,他的势力都不可能被瓦解。
虽然朱同敬很清楚,不救皇宫,比救了皇宫更能自己声名卓著。但他还是不想这么“冒险”。
他心中终究有一个梗,便是江都的韩健。他屡次被韩健所利用,已经感觉到,天下一统的时间不远。北朝纷‘乱’,这是南朝统一北方的最佳契机,而南朝统一北朝最大的障碍,来自于江都。他不敢冒险令齐朝陷入动‘乱’之中,这只会令北朝人从中牟利,可以很快平息内患,到时候南朝无法统一天下,就是北朝统一天下的时候。
所以朱同敬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快速解决眼前的祸患。想杀了谢汝默不易,现下谢汝默已经控制了金陵的内城,随时都会杀进皇宫。而想营救皇宫也不易。
在他最纠结的时候,谢汝默竟然先他一步,派人来与他“说和”。这让朱同敬在感觉到惊讶的同时,也感觉到谢汝默是被‘逼’到了要“跳墙”的地步。
的确,无论谢汝默是否攻破皇宫,都无法彻底铲除萧氏皇族。结果就是,在金陵城外拥兵自重的朱同敬,将作为下一个权臣,在何太后和小皇帝“‘蒙’难”之后,拥立新帝。此时谢汝默也可以选择攻进皇宫而不杀小皇帝和何太后,反而是以此为要挟,将朱同敬定为反贼。但他显然不可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北军在朱同敬控制下,南军的实际掌权人萧翎居然还在这种时候“失踪”,谢汝默发现,本来在军中势力根深蒂固的他,竟然到此时,只能完全控制金陵城内的三卫兵马。城外就算有“自己人”,但因为朱同敬快速调兵回到金陵,已经令他跟外界的联系中断。
这种情况下,议和也成为他最好的选择。
两个本就是老谋深算各有心机之人,在这种危殆情况下,竟然会一拍即合。朱同敬马上同意了谢汝默的主张,允许他继续向太后“臣服”。同时,也将这次谋反的罪责推在宋黄李岳四个辅政大臣身上。这样同时也等于是铲除了一些金陵城势大之人的隐患,将金陵城的权力划分,从各方分庭抗礼,转到两方对峙。
等商议妥当之后,谢汝默为了“表示诚意”,便下撤出攻打皇宫的兵马,同时将一些中下层军将拿出来顶罪。同时也将他所扣押的一些城中大臣给捆绑出来,‘交’出来“谢罪”。
此时也正好是八月十六黎明之时。朱同敬的先头兵马,已经进入到金陵城的内城。
在大西柳得知消息之后,虽然他并不知是齐朝人内部谈和,但他感觉到必须要马上结束“煽动”,无法救出太子,也要先将司马藉带回,再加上一个萧翎。这笔买卖江都是赚的。
但大西柳没想到,左谷上人和柯瞿儿会来,而且她们师徒的目的,不简单是“救人”那么简单。而更近乎于一种“要挟”。
南朝本就不“太平”,南朝一些地方正闹饥荒和变‘乱’,而主导这些的,同样是被认定为‘乱’党的江湖组织。其中被认定为魁首的,也是以左谷上人为代表的一些江湖人士。
大西柳带着漕帮的弟兄来到漕帮秘密据点,发现左谷上人和柯瞿儿之后,意识到,这似乎是左谷上人为了平缓地方上对“义军”的压制,而作出的“绑架”行动。北朝豫州南王府的世子杨曳,也便在左谷上人手上。
等左谷上人发现有大批人马杀来,而且还是北朝的人,以她的武功,要逃脱并不困难。
但想带走人,她自己也知道是不可能。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保持与江都“和缓”的关系,毕竟当下韩健还在追求她的徒弟,对她和柯瞿儿,保持了一种很微妙的“礼重”。
“人你们带走!”
左谷上人只是说了一句,便与柯瞿儿‘抽’身而去。
来的快,去的也快。从始至终,让人感觉她们师徒只是来,救了司马藉和萧翎而已。
“西柳小姐,幸好你们来的及时。”在司马藉看来,他只是以为左谷上人见到来人,觉得杀人不成,只好先撤。
但实际上,柯瞿儿与韩健的关系,他压根就不知道。
这时候的大西柳,已经知道金陵城不能呆下去,要赶紧趁‘乱’护送眼前这些人出城。,--66225+dsuaahhh+24775091-->
极品小郡王 第四百二十一章 得益者
护送司马藉,再押送萧翎离开,是大西柳眼下最重要的任务。但便在她提出要赶紧离开之时,司马藉却直接决绝,而是表示要留下来。
“司马公子,这是为何?”大西柳想不到,身在敌营中的司马藉,居然会拒绝逃出生天。
“西柳小姐,可是知道外面来杀我们的,是何人?”司马藉突然问道。
大西柳显然忽视了外面的“刺客”,这些人,他本就没去注意。在这种‘混’‘乱’情况下,她只是猜想,来者可能是朝廷的人,也可能是谢汝默的人,大概这些人并不清楚司马藉和萧翎的身份,只是派了一些人来杀他们。
司马藉叹口气道:“是朱同敬想派人来杀了惠王!”
司马藉这一句,令在场之人无不惊讶。
尤其是萧翎,张大嘴不知该说什么。
“司马兄,你是说……朱上师要杀了我?他……他不是皇嫂的人吗?现在他不是带着兵马回来救驾了?”
司马藉道:“而今知道我们在此的人,并不多,但偏偏朱同敬是一个。他不想留惠王,是因为惠王手上的兵权,此时惠王失踪,于我江都不利。所以在下要留下,辅助惠王,在朝中扎稳脚跟。”
大西柳没想到司马藉居然有这样的“高瞻远瞩”,他虽然得到命令,要营救司马藉回去,但现在司马藉不肯走,她却不知该如何是好。尤其是在司马藉提出,他留下会对江都有所助益的时候。
“司马公子,可少公子……”
“少公子那边,劳烦西柳小姐代为转告。说是我司马,留在金陵是出自自愿,现在朱同敬想杀我也难,将来我与惠王便是站在一处,相信惠王也不会轻易与我江都为难。”
司马藉说着,看着萧翎,意思是要他一句肯定。
这时候的萧翎也不笨,眼前要么是漕帮的人,要么是江都的人,他要是说这不可能,当场可能就把他杀了。
“司马兄的意思,便是我的意思。”萧翎道,“这次朱上师……是那姓朱的要杀我,我与他势不两立,这位西柳小姐,您放心,我会以上宾之礼待司马兄,将来司马兄要回江都,我会大礼相送。”
在得到如此的答案之后,大西柳便没法再坚持。只能先跟漕帮的人‘交’待好,一边让漕帮的人撤,一边自己也要带着人手出城。
这时候萧翎又道:“你们……都放心便好。漕帮……绑架……是邀请我们过来的事,没人知道,只要我不说,不计较,谁也不敢说什么。以后,我可以帮漕帮在金陵城里立足,你们……我们之间……是不是也可以同仇敌忾?”
大西柳用怪异的神‘色’打量着萧翎,她不太明白这个看似公子哥的惠王,竟然也会有这么大的魄力,竟然敢与敌人联合?
“既然如此,漕帮去留,则由冯当家的自己决定。董当家的,替小‘女’子跟冯当家的问好。”
大西柳说着,便要带千素栎离开。毕竟她在这次事件中充当了绑匪帮凶,她一直执意要去江都见东王,她当是做个顺水人情。
谁知道此时的千素栎,竟然也选择了留下:“小‘女’子……也想留在金陵。”
这让大西柳哭笑不得。
要是萧翎想留下就算了,毕竟他是惠王,是南朝的王爷,到了北方,他只是个人质。
但现在一心想要去江都的司马藉和千素栎都选择留下,令她之前怎么也意想不到。
“你们以为留下,朝廷和谢汝默的人,便会放过你们了?”大西柳反问了一句。
司马藉微微一笑,道:“西柳小姐放心,既然在下选择留下,便有办法助惠王渡过难关。惠王是在下的朋友,将来也是江都的朋友。在下敢说一句,要是惠王作出对江都不利之事,在下会亲自杀了惠王,再自我了结,当是朋友之间绝情无义!”
萧翎也没想到司马藉竟然会如此坚持替他说好话,虽然说要杀了他,但他感觉却好似很温暖。一个人肯真心实意留下来帮他,不计后果,这令他感动非常。
“不用司马兄动手,若真有那天,我自行了断便是。千小姐也请放心,今日之事,保证无人知晓。在下也绝不会再去滋扰。”萧翎感‘激’涕零地说着。
大西柳见司马藉如此坚持,她也只能先离开。再不走,到了天明之后,城内恢复秩序,想离开也难。
等大西柳的人离开之后,董升看着眼前的司马藉和萧翎,道:“既如此,俺也不多留你们,司马公子和惠王殿下,便请自便。”
司马藉点点头,道:“还请董当家的,送西柳小姐到一个妥善的地方,等事情平息之后,西柳小姐再‘露’面不迟。”
‘交’待完,司马藉便亲自带着萧翎离开了漕帮的据点,董升派了两个人送他们回去,同时也是有什么变化,可以带他们回漕帮,商议如何出城的问题。
离开漕帮,萧翎心中忐忑不安,现在等于是从绑匪手上逃出来,要说被绑架,与眼前这个朋友不无关系,但要不是司马藉坚持,他也不会逃出生天。
“司马兄,天马上就亮,我们……现下如何?看样子,我的王府是回不去。”
“与我去见一人,他肯定有办法。”司马藉道。
“一人,何人?”萧翎有些不知所措。
司马藉没解释,带着萧翎趁着城中纷‘乱’,在大街小巷中穿梭,不多时便来到一所棋院。萧翎抬头看了一眼,觉得熟悉,这地方他以前也来过几次。
“你是来见……山野先生?”
“嗯。”
司马藉点了下头,便敲‘门’,有小厮开‘门’,随后引二人进去。
此时的李山野,正在弹琴之中,听到后面的脚步声,问都不问,琴音停下,悠然道:“猜想你们也该来了。”
“山野先生,这到底是如何一回事?”萧翎有些莫名其妙,自己无端被人就给绑架,现在被司马藉带来见李山野,竟然连个招呼都不知该怎么打。
李山野转过身来,此时正是旭日东升的时候,李山野站在窗口,看着窗外的旭日,道:“惠王,可是有想过君临天下富有四海?”
“这个……”萧翎尴尬一笑,这事他还真从来没想过。但他知道,李山野问他这样的话,肯定不是想得到否定的答案。
“惠王现在只管去皇宫,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李山野道。
司马藉不解道:“李先生,您说惠王去皇宫,现在谁人都想对惠王不利,这么去……不等于是送死?”
“哈哈。”李山野一笑道,“现下谁都想对惠王不利,可在明面上,谁又敢对惠王不利?”
这一句话,令司马藉豁然开朗。
有人来刺杀惠王,是因为知道惠王存活着,会令齐朝多一个政治派别,杀了他一了百了。但谁都不敢明目张胆杀惠王,是怕老惠王的旧部心有芥蒂不说,现在惠王还领着南军的兵符,拥有几万兵马供他调遣,杀了惠王的人,显然要承受这种政治压力。
李山野续道:“而今蛇鼠一窝,不对,是朱谢同流合污,这姓朱的,也是太瞻前顾后,这种时候他不谋反,将来就有人会‘逼’他反,现在,只要惠王去了皇宫,必会得到何太后的器重,将来惠王在朝中地位,只会比今日更盛。而且有司马公子在旁辅佐,我敢说,不出三年,南朝将会易主。不出五年,惠王将会君临天下。”
司马藉听着这话,虽然觉得有几分振奋,同时也带着几分隐忧。
这李山野,在他看来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但这个人好似是个“狂人”,想帮惠王登上皇位不说,还想帮惠王统一天下。这问题就回归到江都的问题上,他始终不会让惠王跟江都正面为敌,而之前,惠王也的确作出了这样的承诺。
“就要劳烦司马公子,陪同惠王往皇宫里去一趟了。现在‘乱’兵已经退去,没人会威胁到惠王的安危。”
司马藉点了下头,他虽然知道现在陪着萧翎出去,会有危险。但他也信李山野的话,只要去了皇宫,那就万事大吉。
现在朱同敬和谢汝默签订和谈协议,看似解救了金陵,但实际上,朱同敬却是将自己立于何太后的对立面。
现在何太后或许不会发作,但心中必然会有芥蒂,为了将来能扫除朱同敬和谢汝默,何太后必须重新培植一些人和一些势力。这时候本身就拥有兵权的惠王,将会成为太后最佳的拉拢对象。
有了太后这座靠山,萧翎在朝中的地位会逐渐稳固。将来到底是否能铲除朱同敬和谢汝默,暂且不说,但至少是萧翎在这次谋反事件中,会成为最大的得益者。
“李先生,告辞。”行礼之后,司马藉便要与萧翎离开。
“等一下。”李山野突然叫住二人,“今日,可是有人……曾想救你们?”
司马藉微微皱眉,眼前的李山野情绪好像有些不对,这不是他所熟悉的那个李山野,扭扭捏捏,好像在说什么‘私’事。
“有。左谷上人,和她的徒弟柯瞿儿。在下身在北朝时,曾与她们师徒打过‘交’道。”司马藉道。
“唉!她们还是去了,这真是……算了,你们去吧。到了皇宫,若是有危险,记得大喊惠王的名字,保管没人敢与你们为难。”--66225+dsuaahhh+24776651-->
极品小郡王 第四百二十二章 家务事
金陵在短时间内恢复了平静,而司马藉也真正意义上恢复了自由。他从朱同敬所看管的囚犯,变成了萧翎的座上宾,萧翎也因他的劝谏而跻身朝堂,成为影响朝局的关键人物。
此时金陵时局仍旧保持一种平衡,在短暂平静之后,是一场血雨腥风。宋黄李岳四大辅政大臣,和他们背后不少的政治利益家族,都因此而被镇压而覆灭。作为这件事的主导者,谢汝默保持了一贯的心狠手辣,当他把政变责任推出去的同时,便注定了宋黄李岳原本四个辅政大臣的覆灭。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晋的辅政大臣中,朱同敬是新贵,也是旧宠。而萧翎和萧桐则是为了平衡朝局所推出来的人,萧翎是何太后所主张成为辅政大臣,萧桐则是谢汝默推出的。
甚至在萧桐被任命为辅政大臣之后,这个在封地过苦日子的临江王,才往金陵赶。
放下手上江南时局的情报,韩健心中也算有数,这些天他都在派人监视着的江南的一举一动,反而是有些忽略豫州的战局。
在得知朱同敬和太后一党已经貌合心不合之后,韩健知道自己的这个老对手已经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总的来说,江南的时局变化在往豫州有利的方向发展。
金陵越剑拔弩张,江都越安全,江北越安全。何太后、朱同敬和谢汝默自顾内斗,也就没有心思趁着江北的乱事而出兵。这对魏朝时局迅速平定下来是好事。
到八月下旬,豫州求援的信,不断送到江都城来。一封封的求救信,令韩健呕血心烦。当初江都告急的时候,他可没发过一封求救信给豫州。现在豫州有危难,杨洛川好似巴不得他这个女婿去“尽孝道”,简直是在逼他出兵。
韩健的确派出了兵马。林詹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豫州城下。却未发生任何交兵。不论是与南王府或者是亲了南王府的西王府和北王府,林詹的先头部队也不再是什么秘密之事,等东王府的兵马,再次出现在豫州城下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年前韩崔氏和韩昭氏带着十万兵马去讨伐豫州的那一次。人们也很自然的想,这次是否江都准备坐收渔利,趁机会拿下豫州。
在以前,江都有这样秘密出兵的举动。会被人看成是自不量力。可在东王府取得了江都之战的胜利之后,豫州的出兵也便显得合情合理。别人再说起江都兵马的时候,也带着一股由衷的敬佩,毕竟,能在北王府兵马的压力之下,近乎全歼洛阳兵马,这本身就证明了江都兵马的实力。而东王府的野心,也通过这一战显现出来。
相比于西王府和南王府,东王府在政治立场上更无退路,因为女皇在江都。天下人都在看着江都,北方的士子甚至会以江都马首是瞻。
这种情况下,江都不拿出点魄力出来。也无法得到民心所向。
可当林詹兵马出现在豫州城下,并非是援救豫州而是陈兵城下的消息传开之后,韩健面临着一个麻烦。便是他的“首席军师”杨苁儿的不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