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小郡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一语不语
韩健手头上的事不少,涉及到军事的,他不会转接给韩松氏和韩崔氏,但一些政务上的事,毕竟韩松氏和韩崔氏打理东王府十几年,做事比他有经验有分寸,韩健也想给自己减负。
……
……
洛州城南,江都的十几万兵马已经杀到,此时的云锦,带着不到几百明骑兵仓皇逃进了洛州城。试图倚靠城内的几千驻军跟东王府做最后的周旋。
洛阳军兵败,云锦也清楚自己要承担怎样的罪过,作为“新皇”的股肱之臣。本来他也是被寄予厚望的,但这场战事却以洛阳军的惨败而收场,他心中也哦与诸多不服。为何当年的韩信可以背水一战而得胜,我便不可以?
云锦撤到洛州城,也是希望北王军的援军早些过来,如此便可以重挫驻扎在城外的江都兵马,洛阳军也能重拾威望。
但在云锦带着残兵到了洛州城五天,不但江都兵马大营那边没有展开攻城,连北王军一方也没有丝毫动静。
各方似乎都将洛州城给忘了。
云锦接连派了几批使节前往北王军军营。也都是一去不返。云锦不知道这些求援的使节是被扣押,还是说半途就被江都兵马所擒获。他也只能在洛州城焦急等候消息。
六月上旬。整个洛州一线风平浪静。本来云锦以为江都兵马在淮河一战得胜之后,将会一鼓作气与北王军开战。却也没想到战事会转为相持。便是洛州城,江都一边似乎都不想收复。
而在洛州城内,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开始蔓延。因为本来洛州便是东王府治下,这些年东王府又轻税赋徭役,百姓安定富足,在洛阳军进城之初,百姓也以为生活不会有太大改变,但事实证明,洛阳军完全是将洛州当成是占领区,而在其内嚣张跋扈,抢劫以及欺男霸女之事多有发生。而为了战事,也不断加税,令百姓怨声载道。
之前洛州百姓再怎么心有不甘,却也知道洛阳军风头正盛,东王府一边则是龟缩不出。但到了现在,洛阳军被打的如丧家之犬回到洛州,城内百姓便也觉得东王府兵马随时都会杀回来,便在城内生了不少事,令云锦也很头疼。
本来洛州军政体系之下还有不少文官,但洛阳军进城之后,为了维持新皇正统,云锦亲自下令将曾顽强抵抗的一些东王府官员斩杀,而找了一些军中的文官来担任城中军政官员。因为这些人没有治理一方的经验,在当政之后又以军中做派来强行要求百姓遵令,百姓稍有不从便有杀戮之事发生,使得洛州的衙门跟百姓之间仇怨很深。
如今江都兵马驻扎在城外不到二十里,随时都会攻城,城内又各种不安定因素,云锦也是没有丝毫办法。他只能先上表朝廷,先告罪领罪,再看看接下来的反应。
云锦不想这么灰头土脸放弃洛州,在他看来,就算是只有几千兵马,也完全可以驻守洛州很长时间,江都兵马没有马上攻城已经证明洛州是很难啃的骨头。现在他要等到的,是朝廷的“宽恕”,再者是从洛阳或者是从东边过来的援军。
只要等到援军,洛州的困局自然而解,到时候他仍旧是功臣。
可这一等,便不知道要等到何时。
到六月中旬,北王府那边仍旧没有过来援救的意思,相反,北王府接连撤出几座城池,战线似乎在一点点向北缩。云锦感觉到,若是北王军再这么不战自撤,用不了多久,便是北王军想过来援救,也会因为道路太远而不得。
在得到北王军撤兵的消息之后,云锦的众多手下也开始躁动。
这些将领。原本是准备跟着云锦出来“建功立业”,这些将领在原本洛阳军政体系中算不上是绝对的要员,只在杨余登基之后。他们才得势,效忠新皇。要拿出足够的本事才会得到重用,本来这次出兵,就算是不能一举扫平江都,军功却也不在话下。他们也不会料到,几场战事下来,会被打的如此狼狈,洛阳军出征时候的七八万兵马,到此时只剩下城内的几千老弱残兵。有很多还是强行征的洛州内壮丁。
“云将军,看样子北王府那边是不准备派兵过来,我等还在城里等什么?不如……带兵撤回洛阳。”属下还是怂恿云锦撤兵。
最早时候,但凡有在云锦面前说撤兵的人,都被打了军棍。但久而久之,城内也开始人心惶惶,这时候来提撤兵的人也就多了,云锦想阻止也阻止不住。
“这般回去,如何跟陛下交差?到时,你我还不是要被军法处置?”云锦心怀疑虑道。
手底下的军将也颇感为难。
不管在任何时候。打了败仗都是要承担责任的。就算他们不是“主犯”,也是“帮凶”,谁叫当初云锦准备背水一战的时候他们没有出言阻止?
“云将军。不如……反了吧!”终于有人把心藏已久的话说了出来。
“你说什么?”云锦冷冷打量着在场众人。他不是不想反,而是在等手底下的人给他一个满意答案,那就是跟着他一起反。
现在看起来,他手下只有几千老弱残兵。但云锦也很清楚,现在洛阳守备也很空虚,加上他身为杨余委派的主帅,等于是控制着整个洛阳的守备。他带着这几千兵马回去,是很有可能杀进洛阳城。
“将军,反了吧!”手下的人又有跟着附议的。
然后。更多的人开始附议。似乎都知道,现在在城里等下去是在等死。回去就是被砍头或者是从军生涯就此终结,以后还要矮人一头过日子。一辈子都会被人指指点点。
想建功立业,似乎也只有铤而走险一途。
云锦本来神色冷峻,但突然好似缓和,叹口气道:“我等就算是谋反,能进的了洛阳,恐怕也出不来。”
手下的人有很多没听明白的,但一些幕僚却很清楚当前的处境。
就算是云锦带着兵马回去杀进洛阳城,把杨余给杀了,自己当了皇帝。他也没几天好日子过。
因为现在的杨余,少了云锦这七八万兵马,便已经是砧板上的肉,谁都准备宰他一刀。
云锦带着兵马回去造反,正合那些对洛阳城有所觊觎之人的意。这样不管是北王府还是西王府南王府,甚至东王府,都有了勤王复国的由头,到时洛阳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撑也撑不下去。
“云将军,我等随着您做事,您说一句,我们绝不迟疑。回到洛阳,杀了那些奸佞庸官,就算是能过一天舒心日子,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对,对,过一天的天王老子,也比一辈子受气强。”手下的人附和。
云锦目光也带着几分迟疑。
云锦听明白手下人的意思,回到洛阳,就准备破罐子破摔,把一些看不顺眼的人给杀了,自己当几天洛阳的土皇帝,烧杀抢掠。等哪路的兵马临近洛阳城,他们便撤出洛阳,落草为寇或者是据城为一方豪强。反正魏朝内部已经四分五裂,到时候也未必有人会管他们。
到时候各方为争夺洛阳便会争的头破血流,我再筹集兵马,随时准备东山再起,说不定也能成为下一个汉高祖!
有了这想法,云锦心中便也有几分豪气万丈。
“干他娘的!”云锦喝道。
手下的人纷纷跟着喊道:“干他娘的……”(未完待续)
极品小郡王 第三百七十章 弄巧成拙
前线战事得以缓解,东王府一边也相对平静了许多。东王府上下在意的是论功行赏,而朝廷洛阳派系的人则关心江都兵马何时继续北上,光复洛阳。
韩健却在为鲜卑和渤海将要入侵之事而烦忧。接连几天,他找了东王府和朝廷的一些官员商量了此事,基本的论调是,先与北王府和谈,让北王府先回去抵御鲜卑和渤海人。
一场才持续了半年的战事,便已经令中原一片萧条,而江都作为主战场,破坏更甚。江都需要一段时间来休整,这一点就连朝廷一些官员也理解,除非是激进派。现下洛阳军新败,看似可以一鼓作气拿下洛阳城,但北王府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几天时间里,韩健就鲜卑和渤海入侵之事便跟顾唯潘商讨了多次,顾唯潘算是洛阳派系中庸派的代表。在顾唯潘看来,外敌面前,魏朝内部的纷争可以暂时化解。毕竟顾唯潘始终认为,现阶段魏朝内部的矛盾,可以通过政治层面来解决,而不需要战场上真刀真枪地打。
“顾太傅,第一批和谈的使节已经派出去,这次使节名义上是奉陛下的旨意前去和谈,如无意外,十天左右便会有消息传回来。”
顾唯潘听到韩健的话,微微迟疑道:“陛下那边……”
韩健微微摇头道:“还在找寻,我九娘以及东王府不少人已经入蜀,但现下仍旧未寻到陛下踪影。”
“那和谈的条件,可是北王府弃暗投明,不再支持洛阳的逆臣?”顾唯潘再问。
韩健再摇头道:“眼下不是计较这些场面事的时候,顾太傅之前不是也说,最着紧是抵御外夷?”
顾唯潘老脸有些黑。在他看来,既然是和谈,就要谈的彻底。杨余要是没有北王府的支持。现在可说是没有翅膀的鸟,他自然认为韩健就应该趁机跟北王府提效忠之事。如此一来,北王府名义上便仍旧效忠于女皇,对之后光复洛阳有莫大好处。
韩健道:“现在战场主要凝结在洛州一线,北王军接连撤兵,看来已无心恋战,等北王军撤出江都地界,江都兵马会攻取洛州,战事也将告一段落。”
“早些结束的好。不过……洛阳之事,东王还是上心一些。”顾唯潘道。
韩健明白顾唯潘这是在时时提醒他别忘了要光复洛阳。
现在不是他不想光复洛阳,实在是江都没这个能力。光复洛阳,已经不单单看洛阳城的军事防备,而是看其他几个势力的脸色。这时候,其他的势力也都在观望中,谁都不想当出头鸟。谁打洛阳,将意味着要先承担局势恶变的责任,而这一方也必然会成为其他几方攻讦的对象。
韩健刚回东王府,便有人来报。说是南王府使节已经进城。
南王杨洛川派人来,明着说,一方面是来商议盟约之事。再者是来送“嫁妆”。
盟约是韩健在豫州之时所订立的,而嫁妆则是杨苁儿成婚的嫁妆。韩健提前得知,杨洛川不但送了一些象征性的衣物和财物来作为嫁妆,还把杨苁儿的陪嫁,也是杨苁儿的妹妹杨娥给送了来。
韩健对于自己的老丈人杨洛川没什么好感,杨洛川在江都危难之时可说是没提供任何援助,反倒想以一万兵马来挟制江都周围局势。但最后的结果,是这一万兵马被东王府所“收编”,这次杨洛川派人来。说大天了也是为这一万兵马的事。
“让使节直接到东王府来见。”韩健道。
过了小半个时辰,使节才风尘仆仆抵达了东王府。却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看上去很精明,留着山羊胡一副年老持重的模样。韩健却对其心怀戒备。
“草民见过监国殿下。”这人一上来,迎头跪倒,口中近乎是喊着说道。
“草民?”韩健微微皱眉,东王府和南王府承魏朝一脉,官员之间的品级也是共通的。南王找人来,总不至于找个无官无品之人来当使节?
“正是。”来人跪在地上,头仍旧低着,“草民乃是一介布衣,因而不敢在监国殿下面前造次。”
韩健这下有些弄不懂杨洛川的用意,既然是派使节来,找个布衣来,难道其中有什么隐含?
“阁下起身吧,不知怎的称呼?”韩健道。
听到韩健的话,来人才从地上爬起来,好似是肩膀和腿脚都不太利落,起来的也比较慢。
“草民不敢在监国殿下面前说出贱名,免得污了监国殿下的尊耳。”
韩健听这话好似很恭敬,但却有种暗带嘲讽的意思。
韩健冷笑道:“本殿下的尊耳,随时都可能污,不差你一个。”
那人嘿嘿一笑道:“草民姓斗,叫斗升,无名无号,真是……不提也罢。”
斗升?韩健想了想,这名字似乎耳熟。再一想,似乎是魏朝一位很有名隐士的名字。
韩健之前听说过这个斗升,是因为他在一些民间流通的传记小说中见过,在他十岁左右时,便在江都买过关于斗升的小册子。在那上面,斗升是个无官无品却为普通百姓撑腰的“讼师”,说白了就是个松棍。后来因为得罪权贵,便隐居深山不出世。而他的师傅好像也很有名,时间久了韩健记不清楚,但隐约记得,斗升背后有个什么的学派,在魏朝也曾属于大学派,不过后来因为一些人犯了政治上的忌讳,学派才逐渐凋零。但其学派中也出过不少大人物。
“斗升?好名字。”韩健微微点头道,“斗先生是为何人而来?”
斗升没想到韩健在之前还与他针锋相对,在听到他名字之后便以“斗先生”来称呼。他很惊讶,心想,难道这个毛头小子还能听说过我这个老朽不成?
“监国殿下说笑了,草民身为豫州使节,自然是奉南王之命而来。为的是见……监国殿下您。”斗升笑呵呵道。
“那为何事?”韩健再道。
“这个……南王的信函没有对监国殿下说清楚?”斗升装糊涂道。
韩健坐下来,看着低头哈腰的斗升,心说这肯定不是斗升的真实性格。传闻中的斗升可说是心高气傲。什么人都看不起,而南王能请他出山。而且上来便委以重任让他来讨那一万兵马,肯定是信任他的能力。这样的人,在韩健看来就好像泥鳅一样,表现出怎样的姿态,并不代表这是他真实的姿态。
“斗先生何必如此惺惺作态?”韩健笑道,“本王见到先生你,便在想,你是准备以何种方式讨回那一万兵马。这才是本王心中所不解。”
斗升也没想到韩健会把话说的这么直白,他陪笑道:“监国殿下说玩笑话了,南王可没有命在下来……什么讨回什么东西,听闻监国殿下跟齐人借了不少东西,但似乎未跟南王借。这无借,又谈何要还?”
韩健冷冷一笑道:“你的意思,这一万兵马,南王将置之不理了?”
“当然也不会。”斗升仍旧低头哈腰,笑盈盈道,“南王说了。‘这些人背叛主上,心生异心,便是要回来又有何用?就算他们图富贵跑了。还有他们的妻儿老小,一并处置了就是,这种事还是要引以为戒,不能让其他将士作出仿效。军中法纪还是要言明。此事,就交给你来做了。’监国殿下,您看,这是南王的原话。草民不过只是复述了一遍,有不敬的地方,监国殿下可要海涵。”
韩健心说这个斗升还是挺不简单。先不论斗升的话是真是假。便说豫州的一万兵马改换旗帜,在难忘看来便是不可饶恕之事。
之前韩健有所耳闻。在南王平息了豫州内部的骚乱之后,便以酷法惩戒过一些参与了谋反的官员和军将。甚至将一些人满门抄斩来做到杀鸡儆猴。不过那次杨洛川所针对的是军将和官员,没有扩大到士兵的层面上,因为是个军将都知道,遇上谋反,一般是主将的事,而与手下的士兵无关。
要是这次杨洛川想大开杀戒,也并非没有可能。斗升这话看似说的轻松,却好像在提醒他,你要是不交出这一万兵马,他们背后的妻儿老小可一个都活不成。看到时这些人还会不会为你卖命。
韩健轻轻一叹,道:“如此说来,这些人的确是两面三刀。看来,本王也要先杀了他们才是。”
“啊?”斗升脸上的笑容突然一淡,他没想到韩健会说这等话。
“不是吗?”韩健一脸严肃之色,“要是让南王先将他们的妻儿老小都杀了,他们留在江都,迟早会成为隐患,那就不如先杀了,杜绝他们再生异心。斗先生认为此计如何?”
斗升一笑,露出个“我小瞧你”的神色,道:“监国殿下此计甚好,不过付诸实施却有难度,就要看哪边的动作更快了。不巧,草民在离开豫州时听闻,南王已经准备动手杀人了,而且还命人将消息带来江都,不知监国殿下可有听闻?”
韩健这下知道,什么杀人之事根本是子虚乌有。但有些事,不需要发生,只需要让人信就行。
南王不需要杀人,只需要找人来散播谣言,让那一万兵马知道,那在军中便会产生哗变。而这一万兵马,现如今都在北方前线,要是这一万兵马心生恼怒,继而军中哗变,就好像一锅粥里有一颗老鼠屎,蒸锅粥也就臭了。
“斗先生这是在威胁本王?”韩健冷声道。
“不敢,不敢。”斗升笑道,“草民说了,南王让草民来江都做的事,都已经言明,没有任何要藏着掖着的。南王是否会杀人,草民也的确不知,但却知道,是有人把消息传到了江都来,至于是谁,草民也说不好。草民在南王看来,终究只是个外人。监国殿下认为,南王会把机密之事跟一个外人详说?”
韩健起身道:“既然如此,斗先生便请回,本王有事做。”
斗升笑道:“殿下是想马上派人去北方知会,要把那一万人都杀了?恐怕来不及,草民听说,南王先草民一步,已将此消息传往江都之地,相信现在,军中上下早已得悉了这消息。而且,南王还将消息不小心走漏给洛阳一些商贾,大概这些商贾会把消息带给洛州城内,还有北王府似乎也知晓了这个消息。太复杂,草民也说不清楚。看来……”
韩健见斗升在那一本正经地说,便知道这斗升是很不简单。斗升说了这么多,其实很可能这计谋,就是斗升跟杨洛川提的。只要令江都阵中发生哗变,再将消息通知给洛阳军和北王军,以现下云锦的处境,他还能不趁机反攻出来,做殊死一搏?
“斗先生说这些,本王有些听不懂。”韩健道,“就算消息外传,又有何关系?”
斗升又是稍微一愣,心想,刚才还那么聪明狡猾的人,会一时间糊涂到听不明白?
“监国殿下,可是要让草民复述一遍,陈述利害?”斗升问道。
“不用了,只是要先告诉斗先生一声,那一万兵马,在下已经送回到豫州境内了。本来他们便是代表南王府助朝廷抵抗叛军,如今得胜,他们也是时候返回故土。”韩健笑道。
“什么?”斗升这下瞪大眼.
斗升意识到,要是韩健的话为真,那事情可就乱套了。
本来南王要杀那一万兵马亲眷的消息传到江都来,是为了令那一万兵马心生恨意,继而在军中哗变。但若是这一万兵马已经在豫州境内,在得知这消息之后怎会轻易善罢甘休?到时候,这一万兵马岂不是要直接往豫州城去,将豫州之地闹个天翻地覆?
“监国殿下莫开玩笑,如今战事尚未平息,殿下怎会将兵马遣回?”斗升笑着,不过脸上已经没有之前那样的自信。
韩健笑道:“斗先生说错了。那一万兵马,本来就非东王府的兵马,我东王府留下,难不成还要给他们论功请赏不成?”
斗升长长吸了口气,他此时,只能希望韩健说的话是信口开河,否则他这次是回不了豫州。(未完待续)
极品小郡王 第三百七十一章 纵虎
斗升本以为韩健的话不可信,可当他回到驿馆,焦急不安等到晚上,才有人回来回禀,本东王府“收编”的一万兵马,果然被遣送回了豫州。只是其中几位参与了军变的将领,被韩健留下,而那些将领本身也是朝廷安插在豫州军中的细作,现在他们不过是回归本职。
斗升得到消息之后,沉默了小半个时辰没说一句话。很多事,超出了他的想象,这也令他的筹谋全面落空,而且还要面临这一万兵马在豫州境内生事,继而他也要被南王追责的问题。
在他看来,好在他给南王所提的建议中,没有真正把这一万兵马的亲眷都给杀了,只是传谣。现在只要消息沟通及时,这一万兵马也会正视听,知道亲眷被杀只是谣传。
虽然事情有转机,但在斗升看来,仍旧很恼火。
“先生,我们是否回豫州?”随从官员上前问斗升。虽然随从是官而斗升为民,但这些官也都很敬重斗升,知道他是如今南王府得势的人物,南王很多事都倚重于他。
“南王交托的任务没有完成,这般回去作何?”斗升开口道,“我们要小心防备东王,南王交托下来的事,未必好办。”
随从官员自然领会其中的意思,这次南王也绝不仅仅是让斗升来送嫁妆,谈谈盟约。
……
……
紧接着,是洛州洛阳军撤兵的消息。
洛阳军撤兵近乎是一晚上的事,原本城内所驻扎的六千多兵马,在一夜之间离开了洛州。
因为一夜的兵荒马乱,城内的百姓都躲在家里,不敢去外面打听消息。等到第二天早晨,街路上开始敲锣打鼓。说是洛州的“贼军”都已经撤了。
随后,洛州仅存的一些小吏,在乡绅的配合下打开了城门。迎江都的兵马进城。
此时城外军营中,张行得知了这消息也有些失措。因为洛阳军撤的十分果断。提前没露出任何征兆。当下江都兵马刚刚得胜,将士之间蔓延着一种傲慢之风,使得斥候连洛州兵马撤兵这么大的事都没提前查知。
“张将军,林将军派人过来,商议接防洛州之事。”手底下的军将过来通禀张行。
“告诉来者,进城之事由林将军负责,左军暂且不动。”
“是。”军将领命而去。
等洛州之外的事情都安排好,张行还是有些不安。这次洛阳军的突然撤兵。他没有提前发现而去追击事小,若是这路兵马回到洛阳,那将意味着这次的差事没有完成。兵不血刃南下洛州,并非是东王府安排的战略,东王府是要务求全歼这一路的洛阳兵马。但之前没有形成合围,已经是出错,那也是一位内他自信城内的洛阳军跑不了。
“马上传信给东王,将这里的情况如实上禀。”张行对手下的人吩咐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