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小说家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偶米粉
罗网虽有越王八剑,但在去岁对付墨家那群人的时候,已经有了不少损伤,如今还未完全复原,再去追杀燕丹,力有未逮。
当然,这等事若是说出来,估计大王当会更加愤怒,以头抢地,深深而道。
“燕丹之事,暂且搁置一旁,即刻起,罗网密切关注赵国上下的一举一动,若有异样,即刻来报。”
“传寡人手令,调动关外大营的三万大军奔赴上党,辛胜为领兵将军,同时召回荥阳之地的蒙武,率领五万大军,应对李牧的进攻。”
近来之事,一件一件连环而上,先有燕丹,再有桓齮,事情若是传遍山东六国,秦国颜面何存,五万大军全部覆没,冠礼亲政以来,从未有如此败绩。
看了看跪立在大地上的赵高,冷哼一声,快步行至上首条案出,执笔快速写就文书,递给赵高,李牧既然攻破桓齮一路,想来近月来的战果都将不存。
蒙武那一路虽有功成,但平阳之地处韩国、魏国、秦国、赵国交界,长期驻兵也是要花费相当大的代价,念及此,眉头又是紧皱。
“平阳漳水一战,韩国与魏国可有动静,三晋一体,蒙武大败赵国,韩魏不会无动于衷”
而后,看着少府令赵高双手接过文书,秦王政又紧问了一声,韩国历来精于权谋,魏国则是在全力休养生息,一个可以抵抗秦国的赵国,不会被他们忽视的。
“大王,三日前,罗网传信,新郑与大梁均有出兵或者出粮草辎重的决断,只是却一直没有兵马动静,故而此事正在核实之中,未曾给予禀报大王。”
赵高低语一声,徐徐而落,此事自己也有收到,但韩魏两国有此决断是一方面传言,但两国均没有真正的动静,故而不敢谎报,以免扰乱大王决策。
“哼,如今蒙武大败赵穆,韩魏两国就算有此决断,也不会有什么动静了。”
“但既有传言,定然有痕迹留下,全力搜寻,此次大军东出,无论如何寡人要让三晋无视桓齮的兵败,永记大秦的悍勇强大!”
上将军桓齮兵败,若然传荡山东列国,或是使得山东列国以为秦国不过如此,那……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是自己的耻辱。
更是整个秦国上下的耻辱!
“喏!”
赵高不敢有疑,干脆的应声而道。
“即刻准备车驾,寡人要赶回咸阳,处理这次大军东出事宜。”
一切安排完毕,秦王政也没有继续停留在濮阳的心思了,来回在厅中走动,比起陪同骊姬在濮阳玩乐,一天下大势更为重要。
“喏!”
赵高刚起身,便又是一礼。
一个时辰之后,一行浩荡的车马队伍,从濮阳而出,两个千人队前后护持,行走驰道,快速从濮阳西行,直奔函谷关,直奔咸阳所在的方向。
“上将军桓齮被李牧在肥下伏击,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虏”
一如秦王政先前所想的那般,秦国上将军在上党之地被赵将李牧强势击败的消息,很快在上党郡
第四百九十六章 紫兰隐秘(求票票)
“如先生所言,无论那人被擒是巧合,还是其它,的确是一个契机。”
“但我想在那人的身上,应该还有其它颇有指向性的特征吧”
不出意外,在新郑北侧华阳之城,罗网所擒拿的那人应该是有人故意为之,目的就是想要让秦国将其擒拿,然后好从其中获利。
是赵国方面
如今别说获利,一战而损失十万大军,已经是近年来罕见的折损了,故而,赵国可以直接排除掉!
是魏国方面
如果说获利,韩国的人被擒拿,引来秦国怒火,损失的是整个三晋之力量,故而,那些王室不会允许这般愚蠢的事情发生。
是韩国方面
更是不太可能了,引来秦国的怒火,那可是时刻有倾覆之危的,然灵觉有感,既然无关各国王室动静,那就是有人故意想要弄出什么事情。
周清眉头一挑,思绪运转,把玩着身前条案上的碧玉珊瑚酒樽,似乎想到了什么,话锋一转,看向下方的姚贾,那人被抓住,韩国的灾难即将降临。
然,若是那人为三晋的重臣,应该不会期待这个结果,所以……,周清看向姚贾。
“不愧是道武真君,姚贾佩服!”
“在那人的身上,的确查出颇有指向性的一个特征,而且,所有的特征都指向一人——韩国九公子韩非,看来新郑之内,是有人想要置他于死地啊!”
清朗的笑声回旋,姚贾那清瘦的面容上露出敬佩笑意,对于道武真君,自己其实知晓的不算少,无论是数次拯救大王于危难之中,还是多次奇策而出,解决秦国的麻烦。
实则功劳足够,然后带着昭襄先王的一道旨意,赐封君位,对比对方的功劳,姚贾自忖远远不如,今日相谈,更是明悟道武真君为何受到大王的宠爱。
自己仅仅说了这么多,对方却已经看到了更深处,非自己所能及,拱手一礼,没有迟疑,将那人身上的所有文书、事物指向性特征归一,落于一人身上。
“哈哈哈,果然,果然如此!”
“新郑之内,一直都有人想要置他于死地,但此人有些特殊,说不得一个人就可以抵消此次韩国欲要背离秦国而助力赵国之事。”
“国难当头,利益所至,当棋手沦为一颗棋子,沦为一颗弃子,确实有些可惜了。先生放心,待会我便上呈文书,以待大势降临。”
“请!”
当姚贾说出那人身份的时候,周清心间深处已然道道明悟之光闪烁,一如自己所猜测,是韩国内有人想要借刀杀人,想要将韩非从新郑之中踢出去。
而且,这种外在的力量,根本不是流沙可以控制的,而且这种外在的力量,足以令新郑西宫内的所有重臣一致认同。
妙计!
能够出此计策的不外乎太子韩宇,不……不是太子韩宇,韩宇想要安稳坐上太子之位,韩非不能少,也不能够缺席。
如此,便只剩下近年来与流沙积怨颇深的夜幕余孽了,如今的夜幕余孽中,势力最大的也就只有血衣候白亦非了。
想通这处,周清面上更是笑意闪烁,身侧的焰灵姬自动玉手持酒壶慢上,举起酒樽,隔空一礼,共同饮之,不亦快哉。
姚贾那夜离开天上人间之后,便是一道秘密文书通过秘密的渠道出新郑,进入秦国,一路而行,入渭水北岸的咸阳宫内。
四日后,一道隐秘的王书之令下达关外大营,出关外大营剩余的五万大军,奔向三川郡的荥阳之地,汇合前将军杨端和,成就崭新的十万大军。
同时,加持三川郡与秦国驻守在南阳地的两三万郡府守军,合计十多万大军,从两方面镇压韩国而进,一路从南阳东入,一路从荥阳南下,逼近宅阳之地,逼近华阳之地。
与此同时,上党之地太行山区域,蒙武率领八万秦军,同赵将李牧对峙,彼此争斗,互有胜负,然,均都是小打小闹,没有攻城掠地之畅快。
“大人,这几日新郑之中出走的世家大族可是相当不少,均返回自己的封地不出,尤其是南阳之地靠近旧都阳翟的所在,甚是多。”
“估计新郑西宫内只剩下寥寥数人了!”
大军压境,倾覆之危,任何人都可以感觉到的,比起秦国和赵国的对抗,面对秦国的压力,韩国根本无力抵抗,尽管这几日韩国大将军卫庄仍旧在不断的调兵遣将。
可惜,韩国府库空虚,能够将十万大军严密训练不动,不受外界干涉,已经算是鬼谷纵横的手段了。然,战者,必本于政胜。
遥想当年魏国强横一时的魏武卒,何其强悍,可惜,仍旧在权力的斗争中毁于一旦,令魏国的霸主地位直接动摇,乃至跌落。
晴空白日,阳光甚好,一缕缕温热的光芒投射而下,落在新郑天上人间的后方庭院,凉亭之内,周清躺靠在软榻之上,凉风吹袭,甚是舒爽。
侧边,则是一位衣衫甚是单薄的娇艳之躯,火焰一般的红色笼罩,柔顺的漆黑长发垂落脖颈之间,跪坐在宽大的软榻一旁,柔嫩的双手不断在周清身上抚摸,浅浅的玄光为之隐现。
另一侧,则是一道身披淡紫色纱衣的妙人,初入夏日
第四百九十七章 瓦釜雷鸣(求票票)
昔年初入新郑的时候,听闻九公子少年之时喜好酒色,故而落下病根,如今却是显现出来了,胸腹之中淤积过甚,肝火过盛,长期如此,非长久之象。”
“看来近些时日,九公子心中颇有些怨气啊。”
“芊红,看茶!”
并未离开凉亭,吩咐伺候在侧的侍女,条案陈列,精致的瓜果点心陈放其上。待客人奔至,各就各位,均随伺再旁,以添温香。
之前虚守传语的时候,周清就已经感知到他们的到来,目光扫视眼前的二人,均是流沙的支柱,更是如今的韩国重臣。
一位是执掌廷尉刑罚的九公子韩非,紫衣加身,贵气翩翩,神容俊逸,风采卓然,只是观其神色,却有些像病了一般,红润不显,略现苍白。
另一位是执掌新郑城外十万大军的卫庄,黑色锦衣加身,一条金色的护额束发,眉目冷酷,罕有言语,跪立一侧,自顾沉思。
闻周清之语,白芊红再次取水,滚沸,毫叶加持,沉浮玉盏之内,双手印诀挥洒,各有异香扑鼻的茶盏浮现在每一人的条案之前。
“武真君早就料到会有今日”
紫衣贵公子微微一笑,虽神容之上红润未显,但仍是意气盎然,非寻常之人可比,端起面前冒着热气的茶盏,清民之,明眸看向周清。
“不,九公子应该也料到会有今日,鬼谷的这位应该也料到会有今日,紫女姑娘应该也料到会有今日,韩国最好的机会乃是在九公子少年之时。”
“那时,秦国内政混乱不已,赵国长平之战未曾修复,魏国信陵君远走,庙堂震动,如此,对于刚登位的韩王来说,一切都是有机会的。”
“可惜,可惜了!”
在场都是聪明人,都是能够一眼看到如今诸夏大势走向的英杰,或许,荀况所言,天命可改,但那需要很强大的力量与机缘。
然而,有些事情却是只有做了之后,才能够知晓结果的。所以,流沙出现了,新郑崭新的局面出现了,夜幕独大的场面不存了。
不过,如今毕竟不是大争之世,秦国不会放任韩国的成长,赵国与魏国同样不会如此,尽管为三晋之国,但谁也不愿意看到邻国的强大。
邻国的强大便是自己的威胁!
鬼谷纵横首重抉择,卫庄抉择如此,破局而入,虽有所得,但已然功亏一篑,紫兰轩亦是如此,大厦将倾,紫兰轩将不复存在。
“武真君是在为韩国可惜还是为韩非可惜”
随意闲聊,并未有往日的针锋相对种种,听对方之言,韩非轻轻一笑,或许是如此,或许不是如此,关键是现在的情况如何。
轻语之,好奇而问。
“都有吧。”
“韩国建国近两百年,当年强横之时吞灭诸国,传承而入,也有不俗的风华,想到不久之后,再也看不到了,颇为可惜。”
“至于九公子,身负旷世大才,却家国所累,如何不可惜!”
胸怀天下之才,却无天下之心,数年前,其人曾将足本足刻的书简让自己转交秦王政,已经表明他的决心,誓死与韩国共存亡。
是所谓,天不爱韩,何生韩非于韩也!天若爱韩,何使术治当道也!
“哈哈,韩非何有身负大才若负有大才,何以有今日。”
“韩非生于韩国,长于韩国,韩国就是韩非的生命,若是以韩非己身可以挽救国祚,何乐而不为”
&n
第四百九十八章 西宫(求票票)
流沙没错,韩王没错,太子韩宇也是没错,然则,正是因为他们在坚守自己利益的时候没错,彼此权力交织,碰撞频出,以至于韩国有错。
百多年来的术治残留,权谋争斗,在韩国汇聚大成,与此同时的是韩国方圆数千里之地只剩下如今的区区数百里,南阳之地不存,俯览而下,只有新郑为中心的寥寥十多个大小城池了。
流沙欲要改变韩国,造就一个崭新的韩国,却不知这已经是革命了,革命革命,革的就是命,不死人,哪里来的革命。
昔年商君变法,那是一条鲜血铸就的道路,如今韩非欲要效仿,却是从智谋而入,实在是显得有些过于肤浅,欲要自上而下,难度何其之大!
岁月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和韩非一样,乃是旷世大才,欲要改变国家,可惜自上而下的道路几乎没有成功的,若是自下而上,那又非韩非所希望看到的。
周清娓娓到来,对于韩非,自己也是很欣赏的,毕竟数年来在新郑的诸般种种,已经表明其能力,虽然失败了,但非流沙之过,而是整个韩国之过。
清静的双眸闪烁玄光,在大秦大军压境的威势面前,韩国如今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献上珍宝、美玉、美人,二是献出一人。
孰轻孰重,一眼明了。
“卫国还是当初的卫国吗”
“法行天下却是韩非的夙愿,但那却不是秦国的法行天下,七国的天下,非某一人一姓之天下,而是整个七国民众之天下。”
“以法理贯通诸夏,以儒道束以三纲八目,内圣而外王,此为长久之道!”
迎着周清看过来的目光,紫衣贵公子再次摇摇头,也许自己的道理是无私的,自己的理念是无私的,但自己却是有私心的。
入秦,侍奉于秦,非自己所愿,以自己之才助力敌国强大,更非自己之愿,将来眼睁睁看着敌国灭了韩国的国祚,更非自己所希望看到。
今日,自己的确失败了,但自己的法治和理念不会失败的,希望那人可以好好的将其施行下去,也许自己能够看到,也许自己看不到。
“本君曾经听过一句话,领先世人半步为天才,领先世人一步为疯子。”
“我很欣赏这句话,天才与疯子乃是一念之间,当今诸夏数千万人,能够识得文字的不足一层,纵然如你所言,法行天下,他们也是被少数人操纵,也会导致一人一姓之天下的结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