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丹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八宝饭
冬笋问:“怎么办?杀了,还是……居士见见?”
吴升摇了摇头:“让卢夋见吧,我不好见他。”
山行溥重新回到了小东山大牢,卢夋过来见他的时候,他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不知何处,好似傻子一般。
卢夋拍了拍他的脸,笑道:“山行溥,又见面了,这几天过得如何?”
山行溥万念俱灰:“我是不是做了一场梦,如今,梦醒了?”
------题外话------
感谢铁马、新西塘、天明道长、amuohio、光荣与沉浮的打赏,感谢道友们月票和推荐票的鼓励!
一品丹仙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波刚平
吴升稳坐扬州,等待着城阳一事的进展,他很快就见到了从城阳赶来的槐花剑,槐花剑满是愧意,告知他事情办砸了,人没有抓到。
“孙大哥,魔修被魏浮沉救走了,我们追了半个多月,还是没有追上,赵行走很愧疚,都不敢过来见你。”
“不算什么。当年罗奉行和剑宗联手,汇聚六大学舍围剿,如此阵容都没有将魏浮沉拿下,你们没有抓到他,也属正常。”
“最后一刻几乎已经将他逼入绝境了。可谁知他有方寸符赵行走认为,很可能是将方寸符炼为本命法符了,这也是他在芒砀山时逃走的原因”
吴升若有所思:“难怪,一符在手,天下我有炼成本命符,随时都能使用也不对我知道了,每次使用,想必都会对他的经脉气海造成严重伤害,你可以把这一点告知赵行走。”
“好的对了孙大哥,魔修被他救走,你会不会有麻烦?”
“你回去告诉赵行走,我这里任何麻烦都能解决,让她在九江安心等待,学宫可能会派人下来。”重要的是信心,吴升现在就开始给赵裳树立信心。
槐花剑道:“已经发来文告了,这次是由蔡国行走蔡章向学宫提请,毕竟事情发生在他的地盘上,他也一直说要以扬州、寿春之争为鉴。”
吴升问:“谁下来查核?”
槐花剑道:“都是执役外堂的人,宋目领头,带了娄孙白、连铮过来,里面居然有连铮,讨厌死了!要是王囊来就好了。”
吴升道:“没有让景泰和庆书来就不错了,知足吧。转告赵行走,虽说这件事上,咱们占了铁理,但庙小妖风大,也万万不可大意,请她多备一些财物。另,连铮若是识相,一切好说,若是要找她的麻烦,一个蚁鼻钱都不要给他,公关重点放在宋目和娄孙白身上。”
执役外堂的成立,是去年震动天下学舍的大事件,据吴升的消息,其中隐隐以宋目和黄钺为首,对他不利的是,景泰、庆书、连铮、王囊,他在学宫的仇家基本上汇聚一堂了。
好在执役外堂只有查核权,没有处置权,并且名义上属于第一峰,燕伯侨多多少少可以影响到这帮家伙,所以还不至于太糟糕。
到目前为止,这是九江和新郑两处学舍之间的纷争,事发地在城父、城阳,所以又卷入了蔡章和随樾二人,不涉及吴升,所以他只需要看戏就成了,密切关注执役内堂的查核流程及结果的同时,继续在扬州和寿春两地传布他的禹王神道。
目前禹王神道已经传布至寿春左近,加上燕落山那边,总信众已经突破一万五千人,这个数字只是个概数,因为索、张两位道长离开后的野人村,那些高功和骨干并没有闲着,正在发展更多的人信奉禹王神道,所以确切数字无法统算,但毫无疑问,这个数字会越来越大,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又过了半个月,城阳事件的处置结果就传到了扬州。
新郑行走郑简子,越境蔡国抓捕人犯,因争功之故而致人犯逃离,其错当纠,念其苦劳,免予重责,调离新郑,行走燕国孤竹,主持孤竹学舍。
孤竹学舍位于燕国东北苦寒之地,人不过千,却是学宫驻守北地的前沿,清剿北寒之地邪道修士的桥头堡,凶险之处,远甚于新郑,郑简子的调任,处罚之意很浓。
至于九江行走赵裳、随城行走随樾、上蔡行走蔡章围捕人犯未果,不予问纠。不予问纠也是惯例,谁也不可能保证每次追捕时都能成功,如果捉拿不到就要处罚,那今后没人愿意去捉拿邪道了。
因此,这件引动楚、蔡大战的事件,真正处理起来时,却只是一个郑简子的调任,正所谓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送信来的槐花剑解释:“追丢了魏浮沉和山行瀑大巫,四位行走便在上庸商量好了,不提楚、蔡之战,只说捉拿人犯。议定的是罪名归于郑简子,便是学宫处罚的那个罪名,与其余人等无干。”
吴升问:“郑简子能同意?”
槐花剑道:“他不同意也不行,随行走和蔡行走会帮助赵行走,大家一口咬定,楚蔡两军之争是他引起来的。如果他胆敢指认赵行走上阵厮杀,赵行走就要将他不怀好意、借此要挟的龌龊行径揭发出来,赵行走固然会吃大亏,他郑简子的罪名会更重,赵行走说了,如果闹到这步田地,将来他或许一生被禁于后山,永世不得出山1
吴升对此很是激赏:“不错不错,回复赵行走,你们的提前约定是个很不错的思路,我一直在苦思应付执役外堂的办法,你们的做法令我大受启发,我看可以私信郢都薛仲、寿春万涛,将来遇到此类事件,咱们自己商量出个章程来。你可以把我的意思带给赵行走。”
槐花剑点头:“知道了。当初随行走提议的时候,大家都表示赞同,就连郑简子本人也同样如此,我看这个执役外堂,似乎让各位行走们都很讨厌。”
吴升笑道:“谁也不喜欢头上多个指手画脚的婆婆......对了,城阳如何了?”
槐花剑道:“如今被楚军占了,但形势不是很妙,郑、蔡、陈、宋联军已经汇聚上蔡,号称兵车八百乘,准备夺回城阳。据闻蔡人已经告知晋人,请晋人出兵伐楚。依照惯例,晋人为盟主,必定会南下的。所以楚人正在搜刮城阳财物,看情形是准备撤回城父......这是赵行走让我带给孙大哥的。”
说着,槐花剑取出个箱子,里面盛放着八十镒爰金。
“赵行走说,感谢孙大哥为她出头,这是一点心意,务必请孙大哥收下。”
吴升佯怒:“这是不把我当自己人吗?快收回去,收回去!赵行走刚到九江,处处都要用钱,给我做甚?你跟她说,若是不拿回去,今后不要相见了......”
“孙大哥,这都是城阳官府的财物,蔡章带着我们去取来的,原本想多给孙大哥带一些来的,但几个行走商议过了,为了让郑简子闭嘴,足足给了他四成。对了,给了宋目二十金、娄孙白十金,连铮不要,那就不给他了,清高什么1
“那就......转告赵行走,下不为例1
“那个......孙大哥,赵行走问,能不能把陈布调到九江,她希望我和小环跟在她身边,九江学舍的事务,让陈布打理。”
吴升眨了眨眼,笑道:“哦?是陈布的意思吧?”
槐花剑哼了一声,没言语。
------题外话------
感谢随风withwind、新西塘、cloudman、舒迟不言、弓白、20190310、我非人的打赏,多谢道友们的月票和推荐票。
一品丹仙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波又起
陈布想去九江,吴升其实已经看出了些苗头,只是没想到会那么快。
思忖片刻,吴升问:“槐花,你想不想让他去?”
槐花剑气呼呼道:“问我做什么?他不好好跟着你,起了异心,想远走高飞,忘恩负义!孙大哥你自己看着办!”
她自己当初是被赵裳点名索要的,本人压根儿不想去九江,如果不是为了帮吴升将影响力扩展到九江,她宁愿安安稳稳待在扬州哪里也不去。
吴升倒不认为这是忘恩负义,人往高处走,有了机会想要改换门庭,这不是什么离谱的事,何况改换的去处又不是自己的仇家,何苦非要把别人闷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挡其前程呢?与其好朋友变成仇家,不如送上一程,任其高飞,将来相见说不定是个得力的援手。
“我看还是由槐花决定吧,你来决定他的去留,决定他的前程。”
“我算什么?我哪里能决定?”
“你可是九江二姐啊,他能不能去九江,你槐花一言而定!”
“真让我定?”
“真的!”
槐花剑陷入沉思中,犹豫不决了许久,忽然叹了口气:“算了,让他去吧,小环不是打理庶务的料子,他去了确实能帮上忙。”
吴升微笑:“听你的。”
九江事件到此算是了结了,吴升这边获得的最大战果,就是保住了对九江的影响力,或者应该说,更加强化了对九江的影响力。
很快,他就返回了燕落山。无论是拓展寿春、影响九江,还是结盟郢都和随城,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燕落山这里的禹王洞府。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索、张两位道长继续布道,卢夋和微叔芒兄弟组成的专务组继续打击邪魔外道,一切都在良性循环中。
吴升就这么看着方池中的崇信之力不停增长着,计算着何时能够渡过方池,直达禹王神像跟前。
可世事难料,冬天来临的时候,崔明匆匆赶到,向他告知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崔明站在燕落山的山顶上,眺望群山覆盖的皑皑白雪,注视着山间湖畔散落的一个个村落以及一股股袅袅上升的炊烟,不由叹了口气,向吴升道明此行的原由:“准备搬迁吧。”
吴升一怔:“什么搬迁?”
崔明指着禹王庙和庙旁的燕湖山庄:“庄子、庙、财物,能搬走的都搬走。”
吴升肯定不干:“出了什么事?”
崔明道:“燕落山,被费氏看上了。”
费氏,自然就是当今楚王最信任的大臣、少傅费无忌的费氏,费氏看上的地方,几乎就没有拿不到手的。当初的燕落山属于“穷乡僻壤”,景色虽然宜人,却属于荒地,想要开发这块土地,不知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吴升大力开发了两年,投入巨额资金,将周围几百里的野人村落全部迁移至此,这才粗具规模,人口也达到六、七千人,初步有了繁华气象,没想到那么快就被人盯上了,而且盯上的还是费氏。
怎么就那么不顺心呢?怎么就不能安安生生让我修行呢?
吴升顿时一阵气苦:“这是你的封邑、你的军功啊,怎么能说抢就抢?”
崔明苦笑:“当然不是抢,金二百镒、扬州正北浊沙邑、扬州右徒之位,这是费氏开出的条件,你说我换还是不换?若敢不换,我这左徒之位一丢,燕落山依旧保不住。”
浊沙邑地方不大,也就五千亩左右,封民也只百来户,再加上二百镒爰金也远远不够吴升的投入,如果不是许诺将崔明升至右徒,几乎等于明抢了。
但崔明说得没错,费氏权倾大楚,要收拾崔明一个齐国逃人,实在不要太容易。
所以崔明巴巴赶过来,让吴升把庙和燕湖山庄迁走,至于村子和数千村民,甚至都不敢大动,费氏要的不仅是大片开发的农田果园,还有这几千安居于此的野人,说是野人,实际上已经是封民了,若是把人都迁走,那就是在向费氏挑衅了。
“一千,顶多迁走一千村民,再多一个都不行。”崔明咬牙道,他的心在滴血,这两年他也向燕落山投入了百金之资,预计从明年开始,按照吴升和他的约定,燕落山封邑就可以每年向他缴纳五十万斤粮食!
“为什么忽然就看上这儿了?”吴升问。
崔明解释:“费无忌之子费宏,前月由涓人迁左使,入中大夫之列。费无忌还向景氏求女成功,费宏将娶景瑞之女,这燕落山就是费无忌送给新人的采邑。说到底,燕落山如今成了肥肉了!”
“什么时候成亲?”
“听说再有三个月,明年开春之际,所以这燕落山必须年底前交给费氏。”
这一下真是釜底抽薪,直接打在了吴升的命门上。思索片刻,吴升问:“右徒之位和燕落山,你愿意要哪一个?”
崔明摇头道:“扬州高门,右徒列于第二,比我这左徒高上一分,权势也要高一些,但同属中大夫,并无实质区别,若是让我以燕落山去换,那肯定是不换的。谁来都不会换的。”
吴升又问:“范子垣呢?费无忌许你为右徒,他去哪里?”
崔明道:“或入郢都,或为他县之长,这就看费无忌怎么办了,范氏为楚国东南大族,费无忌轻易不会结仇的。”
吴升踱来踱去,一时间也找不到突破口,如果燕落山是自己名下的采邑就好了,费无忌再横行无忌,总不至于明抢学宫行走的采邑,可一来自己想拿下燕落山并不容易,二来也不想引起他人瞩目,以防露馅,便由崔明去争取,这么做也确实避免了被有心人盯上,算得上安全。
可凡事没有绝对,一旦被费氏看中,崔明这个扬州左徒就顶不住了,人家有的是办法治你。
天杀的费无忌!
眼看着还有一个月左右就是年底了,怎么才能抓住这么短的时间,保住燕落山呢?
两个人在山顶上呆呆出神,各种念头翻来倒去。
良久,吴升问:“你在郢都有后台吗……就是靠山,你算谁的人?”
崔明道:“南征四国之时,崔某得昭大夫赏识,如果要说靠山,也只有昭大夫了。”
------题外话------
感谢谢愚生、新西塘的打赏,感谢道友们月票和推荐票的鼓励!
一品丹仙 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梦的中年
昭大夫就是三闾大夫昭元,楚人心中公认的下一代令尹。
崔明说他的靠山是昭元,前面只能加“如果”两个字,如果要论靠山,或许他可以算是三闾大夫昭元的人。
当年昭元带兵南征四国的时候,崔明在军前效力,出了不少好主意,立下汗马功劳,由左郎而晋左徒,就是昭元酬其军功之故。
崔明当然也想借此攀上昭元这棵大树,但想攀上这棵大树的人实在太多,崔明这个远在扬州的中大夫,天然具有劣势,每年送上一笔节礼维系住一点点印象就不容易了,怎么也攀不上去,顶多抱着树根不撒手。
因此,当费氏来人索要燕落山时,崔明根本没有抵抗之力,连抵抗的念头都兴不起来。
但这已经是能够想到的最佳门路了,至于他在郢都的其他门路,基本上也无力对抗费氏,何况还有一个景氏。
吴升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为今之计,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毕竟燕落山不是他的封邑,是崔明的封邑,而他作为一个扬州行走,想要阻止费氏和崔明“交换封邑”,既师出无名,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势,学宫毫无理由支持他,他更不敢让学宫支持。
带齐家当,吴升前往郢都,原本想要拉上庸直或者金无幻当个帮手,后来见他们痴迷于铁门前修炼,也就不好再提此事。
不过他也很好奇,询问这两个家伙,干坐在这大铁门前,究竟能有什么所得。
庸直的表情十分严肃,他向吴升解释:“金兄昨夜又做了个梦!”
吴升没明白:“啥?”
庸直道:“他又做了个梦,而我却没有做成!金兄昨夜梦见身处洪荒,随禹王凿龙门、辟伊阙,他就跟在禹王身后,为禹王的侍卫执剑!”
吴升这才明白,敢情这两是在这比谁做的梦多呢?当下笑道:“都梦见为禹王执剑了?”
庸直纠正:“禹王的耒耜,由禹王的侍卫抱着,金兄则为禹王的侍卫执剑......但这也很了不起了!直至今尚距禹王百丈!”
吴升张了张嘴:“好吧,的确是......嗯,了不起......这个,有什么用吗?”
庸直尚未回答,金无幻忽然睁眼,叫道:“我又梦见了,我梦见随禹王路过平阳,其妻生子,众皆劝其归家,但禹王说,水势滔天,晚到一刻,不知要死多少人,故此过家门而不入。”
庸直露出羡慕的神色:“你都能听见禹王说话了?”
金无幻哈哈大笑:“听见了,听得十分真切,我还特意凑近了禹王的宫殿,听见里面传来婴儿的哭泣声。说起来,那宫室当真简陋啊......”
庸直羡慕得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只是不停催促:“大夫没事的话,直要修行了......直这就修行,大夫没事了吧?”
吴升只得道:“没事了,你做梦去吧。”
见庸直很快沉浸在睡眠修行中,吴升问金无幻:“有用吗?”
金无幻道:“有用,当然有用,梦境极为真实,感悟极为深刻,有时候我都在想,也许梦中的我,已经越过了这扇大门,进入了大门内的世界,也许打开这扇大门的方法,就是做梦。吴兄,我劝你也来做梦,外面搞的崇信之力,到现在了,也半点不见效果,无法让我们打开这扇铁门,或许是无用功也说不定。”
吴升见他又进入了千篇一律的“如何开门论”,也不想再和他废话了,只是道:“说不定你们能做梦的原因,就在于这崇信之力呢?”
金无幻随之一呆:“说得也是......”
留着两个追逐梦想的中年,吴升回到地面,看着禹王庙前排队等候祭拜的信众,咬了咬牙,这一趟郢都之行,无论如何要阻止费氏夺占燕落山!
郢都,吴升已经记不清来过几回了,他习惯性的望向城门上方,在一排排通缉布告中找到了自己,自己的画像早已经被风雨侵蚀得认不出来了,完全失去了通缉的意义。
就在年初时,扬州便又一次清理了通缉布告,上个月寿春也清理了一批,如今这两座大城,吴升自己、以及金无幻、冬笋道人的通缉布告已经再也见不到了。
入城之后,吴升径直前往郢都学舍,上次他和庸直就来过,可谓熟门熟路。行走薛仲哪儿也没去,正在学舍中会客,吴升在客堂中稍等片刻,薛仲便将来客匆匆打发走,赶过来相见。
“抱歉啊孙老弟,城父司马屈奋扬来拜,耽搁了。”
“薛兄言重了,你我兄弟,哪里需要如此客气?弟拿你这郢都学舍当自己家,回自己家还要被以礼相待吗?没有这个道理!”
薛仲哈哈大笑:“不错不错,我去你扬州学舍的时候,便是如此,扬州学舍也是薛某的家。”
他说的是上回扬州和寿春两家之争时的事情,当时吴升把扬州学舍直接扔给他,由他坐镇,终于将景泰和庆书一网成擒,扬州学舍可不就是他的家?
因此,可以说,如果不是将槐花剑、小环和陈布都塞进了九江学舍,扬州学舍和郢都学舍之间的关系甚至要超过九江学舍。
“弟开门见山,直接说了,有事找薛兄商量,还请薛兄出个主意。”
“老弟直说就是。”
吴升道:“扬州左徒崔明,薛兄认识么?”
薛仲想了想,道:“是那个齐国崔氏逃人?”
吴升道:“弟行走扬州后,与崔左徒相处甚得,不瞒薛兄,他有一处封邑,为燕落山,山中有湖,湖畔有地,山上还适宜种植灵药。两年前我路过此处时,觉得不错,便合计着为扬州学舍挣一份进项,于是跟崔左徒合伙做了生意,他出地,我出钱,将来收益对半分。于是大力招募野人耕植,这两年来持续不断投入之下,已经颇见成效。如今山中已有领民数千,开田数万亩,预计今年交粮百万斤。此外,还种植了药圃三处,不出五年,必有收益。”
薛仲听得动容:“老弟原来也擅经营之道,了不起。”
吴升道:“原本我想待今年收益确定之后,邀薛兄和随兄凑个份子,大伙儿一起发财,谁知遇到难处了。”
薛仲喜道:“这是好事啊,为兄就不客气了,需要认缴多少爰金,老弟开口就是。至于难处,有什么难处是我兄弟解决不了的?若是当真解决不了,那就把随樾也拉进来一起解决!”
------题外话------
拜谢谢愚生的大额打赏,叩首!感谢随风withwind、铁马、龙华联合机动战甲、20190310的打赏,多谢道友们的月票和推荐票。
一品丹仙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夫昭元
薛仲这边有些兴奋,对于一家学舍来说,如果能每年固定收到百万斤粮食,不,只要有二十万斤粮食,这差不多就是五、六十金的进项,对维持学舍的各项运转来说,绝对是巨大的助益。
最基本的一点,给学舍修士们赏赐的时候,就不至于那么抠抠索索了。
吴升连忙给他泼冷水:“遇到的问题不太好办,开发了两年燕落山,桃子熟了,有人就要来摘桃了。”
薛仲大怒:“谁那么大胆子?敢摘我等行走的桃子?”
吴升道:“薛兄,这桃子名义上是崔左徒的,人家摘的是崔左徒的桃子,不是你我兄弟的。”
薛仲醒悟,刚才吴升说过,燕落山可是扬州左徒崔明的封邑,于是道:“那也不行!是谁?”
吴升道:“费无忌,他要这座封邑送给他儿子费宏,听说费宏要成亲了,迎娶景氏之女,应该是惠枝吧?”
听说是费宏,又加上了一个景氏,连薛仲也感到头疼:“这……”
吴升问:“薛兄有什么好主意么?”
薛仲想了想,道:“让崔明把燕落山卖给我们,费氏和景氏总不能跟咱们两个学宫行走要地吧?”
吴升摇头道:“崔明不会答应的,费氏索要在前,他出售封邑在后,这是要他族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