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清穿]东宫女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张佳音
太子妃亦蹲下身,摸着皇长孙的脸,轻声道:“阿玛会陪着弘昭,额娘和弟弟妹妹们也会在宫中等着你。”
皇长孙抬头瞧了一眼他阿玛,不甚欢快道:“出去玩儿是很好,可为什么要和阿玛一起?”
太子合上扇子,轻轻在他头上一敲,“挑三拣四。”
皇长孙捂着头,小声嘀咕:“种痘还要背书,阿玛坏。”
“学无止境,不可懈怠。”
“哼——”皇长孙噘了噘嘴,再面对额娘和嬷嬷时,小大人一般拍了拍两人的肩,嘱咐道:“你们在宫里好好地,弘昭过些日子便回了,不用想念弘昭。”
一瞬间,坚强爽朗如太子妃,眼泪也落了下来,只是未免儿子瞧见,立即起身,掩饰性的别开头。
容歆亦是鼻子一酸,只她尚能忍住,便认真地回道:“您放心,去行宫后,太子不敢整日教您背书,他要是真那么坏,您回来告诉我,我帮您说理。”
皇长孙眼睛一亮,抬起手,“嬷嬷,一言为定?”
容歆点头,轻轻在他小手上一拍,抬起头对太子“威胁”道:“您可是听见了?不许欺负咱们皇长孙。”
皇长孙睁着大眼睛,紧紧盯着阿玛,见他点头,立即欢呼一声,抱紧阿玛的腿:“那阿玛,咱们快走吧,早去早回。”
可他那迫不及待推着太子往马车那儿走的样子,哪里像是想要早去早回,根本是想要脱离苦海。
太子妃忍不住笑骂了一声:“这孩子可真是……宫里是有洪水猛兽吗?”
而另一边,皇长孙被太子抱着上了马车,第一时间便扒拉走小桌上的书。
太子见他动作,又在他头上轻轻敲了一下,拿回那两本书,道:“不背书是不可能的。”





[清穿]东宫女官 第148节
“您都答应嬷嬷了!”
太子却摇了摇扇子,道:“我也答应你,向你额娘和嬷嬷隐瞒,是你弄坏了妹妹的榫卯,你当时是如何对我保证的?”
皇长孙:“……”
“认命吧。”太子冲着儿子晃了晃手中的书,道,“不过你若是认真一点,阿玛兴许会宽容一些。”
皇长孙脸上霎时一亮,扑到阿玛怀中,撒娇保证道:“弘昭很乖的。”
太子不置可否,“拭目以待。”
皇长孙便直接坐在了太子怀中,抱怨道:“妹妹也不来送我,我多疼她!”
“你弄坏了她的榫卯。”
皇长孙仍自顾自地絮絮叨叨:“我想要嬷嬷教我读书,嬷嬷温柔。”
“你嬷嬷当年教导阿玛时,极严厉。”
“真的吗?”皇长孙双眼满是好奇,然而太子并未满足他的好奇心。
皇长孙撇撇嘴,继续念叨:“我想吃雪青嬷嬷做得点心,行宫里肯定做得不如雪青嬷嬷。”
太子翻了一页书,淡淡地回道:“放心,阿玛带着你雪青嬷嬷了。”
“哦……”
马车中安静下来,太子反倒有几分不习惯,便低头问他:“累了?”
皇长孙趴在太子怀中,头动了动,埋得更深,小声哽咽:“阿玛,弘昭还能见到额娘和嬷嬷吗?”
太子抱紧他,摸了摸他的头,“能,莫怕,阿玛在。”
第162章
当日太子带着皇长孙出宫时, 康熙并未亲自来送,然而皇长孙种痘第一日,康熙便暂停政务, 亲自赶往行宫陪伴。
容歆听闻后,对默默出神的太子妃道:“皇长孙是个有福气的,此番种痘定不会有意外,太子妃放心便是。”
太子妃扯了扯嘴角回应她,转移注意力般问道:“丹彤姑姑,索绰罗氏身子如何?”
“回禀太子妃,这两日便有些落红,随时有可能发动,产嬷嬷已在等候。”
太子妃颔首, 透过窗子看着歪头一方小院儿,叹道:“姑姑, 明年又要大选, 咱们毓庆宫人口越来越多, 如何调配也未必能住得松快。”
毓庆宫后院两进, 前头是太子妃和皇长孙以及东珠的屋子,后面则是三位侍妾和她们所生孩子的屋子, 目前倒还有两间屋子空闲,可那也不过是因为鲍佳氏和索绰罗氏住在一间屋子。
等到索绰罗氏生产,毓庆宫中便有五个孩子, 他们小时挤挤倒也无妨, 可大了之后, 男女有别, 便要分开屋子睡, 起码要占两间。
万一明年大选再指人进来……估摸那些侍妾也只能睡通铺, 想想便挺糟糕的。
容歆对此也无能为力,只道:“到时只能教皇孙们住一间,格格们住一间。”
而皇长孙身份特殊,定是要与其他皇孙们显出差异来,不能与其他皇孙们一同住。
康熙也不会同意。
太子妃点头,“也只得如此了……”
两日后,宫外传回消息,说是皇长孙稳步出痘,暂未显出危险。
容歆和太子妃听得,揪紧的心稍稍放开来,毓庆宫的压抑之气也松了松。
侍妾索绰罗氏便是在这时发动,折腾了一日一夜,最终艰难地产下一女,只是索绰罗氏产后大出血,太医未能救回来,晨时去了。
太子正陪在皇长孙身边,抽不开身,便全权委托太子妃安排,只匆匆回来祭拜后便又出宫。
太子妃第一次面临女子生产的危急情况,表面极镇定从容,不显慌乱,然夜里却惊了梦,第二日精神不佳。
不止太子妃,侍妾蓝儿和侍妾鲍佳氏亦是神情悲伤,可规矩便是,身为侍妾,连丧事都不能大操大办,甚至因为太子此时尚未建墓,连给她恩典也无法,只能草草下葬。
那样年轻的生命,便这么消散在毓庆宫,太子妃她们皆一时无法接受,然容歆等人见惯了,心中却只有怅然。
“三格格不能无人照看,太子妃需得做些安排才是。”
太子妃颇有些怏怏不乐,询问道:“姑姑可有建议?”
容歆知道她还未缓过来,便直接答道:“鲍佳侍妾亦是生了一位格格,是以依我之间,直接由她抚养三格格便是 。”
“您所言极是。”太子妃当即便吩咐下去,叫侍妾鲍佳氏抚养索绰罗氏所出的三格格。
因逝去的人而伤怀,这是很难轻易排解的,更何况太子妃又一向善待几个侍妾,她们之间并非一般主母妾室的关系,难以释怀实属常事。
容歆便也没有强求她迅速走出来,转而道:“宫外又传回了消息,昨夜皇长孙温度降了不少,想必不日便可痊愈。”
太子妃这才微微有了些许笑意,“不知弘昭可折腾的瘦了,回来定要好好补一补。”
“正是。”容歆稍一停顿,便又请示道:“十五阿哥也送到宫务去种痘了,我听闻长春宫赫舍里小主有些微恙,想去探望一二。”
“我知道了,您去便是。”
容歆得了太子妃的话,午后便去了长春宫。
钮祜禄贵妃的病已经好了许多,只身子还虚弱,便一直留在长春宫静养,未曾出去过。
容歆是时隔三月多再来,钮祜禄贵妃见到她时眼神有些闪躲,好一会儿才若无其事道:“这些日子我想了想,却是有些自以为是,待到我病好,便与皇上彻底请辞宫务。”
容歆不在意道:“还是那句话,太子妃宫务管得妥当,也不见得便有再让您接管的打算,不过您想开了也好,日后好生养身体,省得教赫舍里小主担心。”
“女官这是暗示我管得不好?”
容歆见她如今说话这般随意,未跟她一般见识,实事求是道:“差强人意。”
钮祜禄贵妃闻言,勉强才能克制住嘴角的上扬。
容歆只在她这儿稍坐了片刻,便随人去了珂琪的屋子,见珂琪正靠坐在窗边,丝毫没有好生养病的状态,劝道:“十五阿哥有太子照看,这两日又尽是好消息,您不必如此忧虑过重。”
珂琪扯起唇角,请她坐下,“我这身体,约莫是先前济兰病时绷得太紧,才在胤禨种痘时发了出来。”
容歆打量了一眼她的脸,比上一次见又瘦了许多,“你啊,心思太重……”
她这一句话,珂琪忍不住伏在桌上低低地哭,“也就您一人还能如此对我说话,过年时见到二姐,她也变了……”
“贵妃待您也好,您还有几位阿哥呢。”
珂琪控制了一下泪意,未能止住,便哽咽道:“我只是心里难过,为何人都会变呢?”
“没有人会永远不变,除非永远留在那个年纪。”比如讷敏,比如孝昭皇后,也比如那个永远留在少女时期向往天空的姑娘……
容歆摸了摸她的头发,问道,“淑兰小姐有事求您?”
珂琪摇头,片刻后又点点头,“我们难得有机会见面,她只是暗示我,外甥女明年便要选秀……”
“想要求个好人家?”
过年时,钮祜禄贵妃还掌着宫务,明年的大选,必定还是由她主持,倘若淑兰有此求,也是正常。
但听珂琪先前所言,像是又不止如此,难道是想做皇子嫡福晋?
身份好似不够……
而下一瞬,便听珂琪道:“我听她话中之意,是想与太子殿下亲上加亲。”
容歆好笑不已,“太子正室才称得上亲上加亲,淑兰小姐怎会有这般想法?”
天真又可笑。
便是康熙的宠妃,除了当初权势滔天的索额图,谁又敢自称一句天子岳家?
太子还只是储君,他们便以为搭上太子,往后便能扶摇直上吗?便是太子妃不介意,容歆也不会允许。
“这件事,出您口入我耳,看在皇后娘娘的份儿上,太子和我皆不予计较。但若有机会,劳您提醒淑兰小姐以及其他通过您表露心思的人,莫要痴心妄想,绝无可能。”
珂琪情绪稳定了些,边擦眼泪边回道:“女官,我其实不想管这些事,我只想关上门踏踏实实过我的日子。”
“我相信太子殿下,胤禩、胤俄、胤禨他们三个有太子这样的兄长,将来定不会差了。”珂琪握住容歆的手,眼中闪着光,“济兰与您说了吧?以后再不插手宫务?”
容歆缓缓点头,应道:“是与我说了。”
珂琪又忍不住流泪,“您看我,又没出息了,这般软弱……”
“您外柔内刚,并非软弱。”
在容歆看来,没有主见,没有骨气的软骨头才是软弱,珂琪只是心底柔软。
珂琪眼中泪光闪烁,却笑道:“待过两年胤禨也搬去阿哥所,长春宫便只我和济兰陪伴着,过安生的日子,还要求太子妃和您照看几个孩子。”
“您和贵妃将几个阿哥教导得好,日后自有其前程。”
八阿哥胤禩为了得太子一句认可,隔几日便来请太子考教他,然后再垂头丧气地离开;
十阿哥胤俄大智若愚,除了八阿哥来毓庆宫讨碾压时躲得远远地,便整日乐呵呵地跟在八阿哥身后,好似没什么烦恼一般;
十五阿哥年纪小,却像珂琪像了个十成十,不管往后才能如何,八阿哥和十阿哥也会照顾他……
容歆眼含笑意,对珂琪道:“你是个好额娘,贵妃……济兰也不算差。”
“谢谢您……”珂琪感激地看着容歆,“容姐姐。”
珂琪和讷敏容貌有四分相似,这一声“容姐姐”,容歆时隔多年再听到,控制不住地晃了晃神。
珂琪走上前,抱住容歆,在她耳边道:“容姐姐,我会在长春宫每日诵经保佑太子殿下和您,望你们平安顺遂。”
容歆离开长春宫时,在宫门口驻足,回望宫门内——
紫禁城上分明是同一片天空,长春宫中却仿佛是世外桃源,那一片葡萄架从寥寥几根杆支撑,变成如今这般茂盛,日后还不知会变成何种模样。
但她若无意外,大概是不会再来打扰别人的平静了,不知康熙可有这个自知之明。
第163章
皇长孙出痘完, 又在行宫中养了两日,太子方带回宫。
一路上皇长孙一直在念叨额娘和嬷嬷,然而见面的场景与他之前想象的热情完全不同,太子妃有客, 只匆匆抱了抱儿子便又回去待客。
容歆除了陪着东珠倒是没有旁的事, 可她本就不是热情至极的人, 因此也未能使皇长孙满意。
皇长孙不免闷闷不乐。




[清穿]东宫女官 第149节
容歆以为他身体还未完全好, 关心了几句, 未见成效,抬头便见太子眼中笑意, 心知有问题,“这究竟是怎么了?”
“阿玛!”皇长孙扯住阿玛的下摆, 欲盖弥彰道:“弘昭要去给玛法请安!”
太子脚下顺从地跟着他走, 边走边对容歆说:“姑姑,我先带弘昭去乾清宫, 您帮我告知太子妃一声。”
容歆应下来。
而她知道皇长孙有心事,便准备等他回来好好关心一下, 可皇长孙回来后, 并不见先前的郁闷,问他也不承认他不开心过。
还是太子告诉容歆:“弘昭想太子妃和您,回来见你们不甚热情, 心里才不爽快,不过在皇阿玛那儿又高兴了。”
容歆听太子描述,才知道康熙为了疼爱的长孙回归, 推了半日的朝事, 特地陪皇长孙逛了御花园, 又一同用晚膳, 继而抚慰了皇长孙的心。
这事儿,说到底确实是他们没有考虑到皇长孙的心情。
是以,太子妃晚间留皇长孙在她屋里睡,容歆也特地留下陪着他,等他睡着方才起身,而她一动弹,便发现皇长孙的小手紧紧抓着她旗装的下摆。
太子妃掀开身上的薄被,便见他另一手也在被子下偷偷抓着她的衣襟,顿时默然。
容歆弯腰轻轻抽出下摆,低声叹道:“皇长孙还小呢,哪能不怕?”
太子妃轻轻在他额头亲了亲,压低声音回道:“嬷嬷先回吧,这几日我趁着弘昭读书时抓紧处理宫务,多陪陪他。”
“您莫要累到自己,身体为上。”
太子妃笑着点头,“待我将宫中各处皆理顺,便稍松快些。”
容歆这才告退。
随后的几日,容歆和太子妃皆抽出不少时间来安抚皇长孙,等到他慢慢忘记种痘的事,便又循序渐进地恢复常态。
皇长孙自打回宫,太子亲自为他请了两位先生教导,每日读书锻炼,不得多少空闲。
容歆如今无需教导皇长孙,便整日陪着东珠格格,想着法儿的教她多动一动。
可惜容歆对待别人的一些经验,对东珠皆不甚管用,到目前为止,似乎依旧只有三福晋能和东珠共鸣。
三福晋对东珠也很用心,常来看她不说,还经常送礼物进毓庆宫,十分特殊对待地只给东珠一人。
太子妃不在意,还为了女儿和她自己努力和三福晋拉近关系,甚至三福晋提出想要东珠搬去她府上时,太子妃再如何不舍,为了女儿也颇为意动。
太子也见到了女儿的细微变化,对此并不抗拒。
容歆却不赞成,“格格年纪小,哪怕不会说,定然也是在熟悉的地方,在父亲母亲身边更安心,出宫住,我怕会适得其反。”
满族由他人养育孩子的传统传至今日,让东珠搬去三阿哥府上顺理成章,可一个未满两生日的孩子,还是一个这样特别的孩子,他们的好意会不会在她心里变成舍弃?
容歆不懂揣摩东珠的心理,但她看得出来,东珠待在熟悉的人身边时,眼睛里没有产生过惧怕。
而太子妃亦赞同她的说法,只是让她心生犹豫的是:“我们是可以照顾她,可万一东珠有机会像常人一样呢?”
如寻常人一样便是好的吗?
容歆看向东珠格格,她已经能自行连接几个榫卯,可分明三福晋只示范过一次而已。
太子亦是注意到女儿的动作,最终拍板道:“姑姑说得有理,直接住到三弟府上我和太子妃确实无法放心,可否请姑姑每日带东珠出宫,傍晚再回来?”
太子妃闻言,道:“好似也只有这个法子能够两全其美,只能劳累姑姑……”
“格格乖巧,照看起来并不劳累。”容歆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便答应了太子的请求。
康熙那里,自有太子去请示,容歆和太子妃只要为东珠收拾她白日里需要用的物件儿,提前送到三阿哥府上去。
而后,容歆便开始每日往返于宫中和三阿哥府邸,早出晚归。
皇长孙整日里待在毓庆宫读书,却只有晚间一点点时间才能见到容歆,累积了一个多月,醋意达到峰顶,最终爆发出来。
“嬷嬷,我也想出宫玩儿!”
所以他想出去玩儿的心更胜于酸醋……
“您每日皆有课程?怎能出宫?”容歆温声安抚他,“再说,也就这半个月,天气便冷了,我和格格也就不出去了。”
“我种痘时,您还说是出宫玩儿,可我整日憋在屋子里。”皇长孙抱怨道,“如今阿玛又一直看着我读书,好没意思!”
“宫中皇子们皆是如此过来的,我若是带您玩乐,便是在害您。”
容歆对皇长孙和东珠其实是一视同仁的,可现实是,皇长孙和其他人皆不一样,他身份紧要,不能随意出宫,他也必须出色。
这对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其实是很严酷的,但就像容歆所说,她心疼他,便是在害他。
当年太子天不亮便起床读书时,容歆便心疼过,可她清醒的知道,一个平庸的太子面临地未来比幼时的辛苦要残酷百倍,一个平庸的皇长孙亦是如此。
是以,容歆摸着皇长孙的头,劝道:“您好好读书,以后再出宫可好?”
皇长孙勉强的点点头,“好吧……”
“您最懂事。”
“那嬷嬷是不是最喜欢弘昭?”
倘若喜欢有序列……容歆看着他一双期待的眼,摇头笑道:“嬷嬷最喜欢你皇玛嬷。”
第三喜欢皇长孙。
“皇玛嬷很好吗?”太子都没见过生母,更不要说皇长孙,连仁孝皇后的传闻听得都少了。
容歆颔首,“在嬷嬷心里,确是如此。”
这时,外头来人请皇长孙回前院去上课,皇长孙来不及多问,只匆匆道了一句:“嬷嬷以后跟我讲讲皇玛嬷的事。”便匆匆离开。
太子妃从里间走出来,摇头道:“每隔几日便要来这么一遭,他也不嫌累。”
容歆笑了笑,“皇长孙聪明着呢。”
毕竟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恐怕用不了几年,会撒娇会抱怨的皇长孙,便要超过稳重的太子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
转眼到九月末,京城开始冷起来,容歆便不再带东珠出宫。
而这第一日,容歆便发现,东珠摆弄玩具的动作慢下来,并且看向门的方向,一次。
倘若不是容歆一直关注着她,有可能根本发现不了她这一点不同,但哪怕只是很细微的不同,对他们来说也是了不得的变化。
容歆立即便告知太子妃,而在东珠不知道的地方,太子妃和毓庆宫其他人皆在为东珠的微小不同激动不已。
入秋后天气便一日冷过一日,若不是实在担心东珠年纪小着凉生病,太子妃真的想继续送她出宫。
因此第二年开春,天气一暖和起来,还未等容歆开口,太子妃立即便重新准备起来,催着两人重新启动每日出宫的行程。
这一日,容歆和东珠出宫时,同行的还有八阿哥胤禩。
八阿哥苦读一年,终于稍稍得到了太子的认可,恰巧昨日三阿哥胤祉休假进宫请安,便邀请了他出宫。
容歆是在宫门口见到三阿哥的马车,而见到三福晋在马车窗冲着他们点头问好,才知道三阿哥连三福晋也一并拉出府。
三阿哥跃下马车,挡在容歆马车前,笑着邀请道:“姑姑,整日憋在府里怎么行?趁着我今日得空,带着小东珠去茶馆喝茶可好?”
“我出宫前可是告诉太子妃,要去您府上的。”若只容歆一人倒也无妨,可她带着东珠,怎能跟着三阿哥随意走动?
三阿哥闻言,冲着她身后的小太监道:“那便速速回毓庆宫向太子妃禀报一声,我带足了侍卫,必定不会教小东珠出意外。”
那小太监听了三阿哥的话,却不敢动,只小心地看向容歆。
容歆低头看了眼怀里的东珠,见她正看着三福晋,便对小太监点点头,“去禀报吧。”
“是,女官。”
三阿哥则是抬手,请道:“姑姑上我的马车吧,咱们一道说说话。”
容歆没有拒绝,先是在马车门前将东珠交给三福晋,然后等三阿哥和八阿哥皆上了马车,这才踏上去。
容歆看三福晋专注地和东珠摆弄她们的小玩意儿,便转向三阿哥,问道:“听闻书院里上月有学子退学,学子们可有受影响?”
“并无。”
仁昭书院以成绩定论,却也并非完全如此。
一时的成绩好坏不足以定性一个学子的一生,但一个人对读书怠慢并且还玷污书院的清和,非书院所能容忍。
退学的这位学子,乃是仁昭书院自建立以来第一位,虽未直接公布缘由,但容歆听说,是做了斯文扫地之事。
而八阿哥极好奇地问:“三哥,你在书院中也参加考试吗?”
“自然,且本阿哥还名列前茅。”
容歆笑道:“恭喜。”
三阿哥摇了摇扇子,略显自得道:“我身为皇子,自是不能丢了爱新觉罗的颜面。”
“那如若太子二哥在书院……”
三阿哥摇扇子的动作一顿,叹道:“这还用问吗?以太子二哥的学识,恐怕当先生也为过。”
1...7778798081...1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