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清穿]东宫女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张佳音
“殴斗双方乃是八旗闲散旗人,无所事事,便惹是生非,今日是正巧教您和胤祉、胤禩碰到,否则事后必定会息事宁人。”
“皇上如今既已得知,应不会放任不管吧?”
太子眉间轻蹙,叹道:“此事极难。”
大清入关,对旗人实行“恩养”之策,只准以骑射为业,不可从事其他谋生的劳作,而满人读书又稍逊于汉人,极难以科举出仕,因此外表光鲜内里落魄者众多。
更有甚者,连生计都没办法保证。
容歆听了太子的话,沉思片刻,问道:“您有何计较?”
太子摇头,“此事事出突然,胤礽暂无想法,且新法正是关键之时,我暂时分不得心。”
如此,也只能等康熙的处置旨意下发之后,容歆才能得知今日之事的结果了。
太子暂且抛开此事,转而笑着问道:“胤禩今日第一次应邀出宫,想必极欢喜吧?”
容歆点头,随后说起八阿哥偶遇这一对姐弟时态度,道:“八阿哥为人处事颇为面面俱到。”
太子目视虚空,不甚赞同道:“许是年幼,经事少,稍显优柔。”
“我倒并不这般认为。”容歆反驳道,“您用人不拘一格,八阿哥如此,正适合与他人搭配,唱白脸。”
太子闻言,笑道:“我倒觉得,是姑姑不拘一格。”
容歆确实不会像一般人,一照面便将人分个三六九等,然后再以敌我派系教导太子,因此太子如今对兄弟们皆大胆举用,确实有容歆的影响。
太子也并不以为如此有何不好。
“胤禩想要去书院读书之事,张口后我虽拒绝了他,可事后见他刻苦勤奋,便与皇阿玛言明。”
“是以今日皇上应允八阿哥出宫,其实是应允八阿哥进仁昭书院?”
太子颔首道:“正是。”
容歆不自觉地揉了揉额头,“进书院并非坏事,只三阿哥开了先河,如今八阿哥又得愿,往后再有其他阿哥亦有此心,岂不是还要求您?”
太子极旷达道:“倘若他们学识足以进入,我这个做兄长的,有何理由阻挠?”
理是这个理,也确实没有几个阿哥能达到太子的标准,能够请太子向康熙求情。
容歆不是不愿意太子爱护弟弟们,而是有些旁的担心,“您费心建立书院,乃是为了天下学子,皇子们进书院,恐影响书院学子们读书。”
一个三阿哥也就罢了,正好为仁昭书院打出名气,可再有旁的皇子,仁昭书院初初建立,若引得宗室官宦子弟纷纷趋之若鹜,为了进书院使些旁门左道,岂不是违背了太子的初衷?





[清穿]东宫女官 第152节
太子想要为寻常士子创造更多接触大儒的机会,可读书人说是理应心无旁骛,但心性尚未定之时,倘若见到太多上流社会的奢靡之风,会不会移了性情?
但凡有一个,原本前途大好的学子走错了路,定也不是希望见到的。
于是容歆又道:“进书院无妨,八阿哥是为求学,不为科举,完全可隐藏身份入学,太子以为如何?”
“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还需皇阿玛同意方可成行。”
容歆听后,建议道:“八阿哥也到了指婚的年纪,该当事了,此事您与他说,再由八阿哥自己去请示皇上便是。”
太子思索片刻,认同地点点头。
第二日,容歆特意没带东珠出宫,然后便不错眼地盯着她。
太子妃也暂且搁置宫务,和容歆一起观察着东珠,见她并未像先前那次一般向外张望,便知这手铳果然十分得东珠欢心,旁的人事物皆不能比。
遂,容歆私底下与太子道:“您替我向大阿哥求手铳时,可否再问他求些废弃的手铳枪械来?”
至于其他冷兵器,容歆是想也未曾想过,毕竟皇长孙自启蒙以来,缩小版的木制兵器应有尽有,东珠从未关注过。
太子为了女儿,自是无不答应,等到碰到大阿哥时,便说了他的请求。
大阿哥并未表明可否,而是道:“正巧我有些事与你说,待下了朝,我去你宫里。”
他说完这一句话便匆匆站到别处,太子不知为何,有种不详的预感。
而下朝后,大阿哥立即便走向太子,催着他回毓庆宫,朝臣们见了,纷纷面面相觑。
两人皆不理会,直接回到毓庆宫,太子叫太监奉茶后,才问道:“大哥寻我,可是有事?”
大阿哥从太子的博古架上收回目光,直截了当道:“戴梓新造出一门大炮,经过数次试验,发现威力远超军中目前的大炮。”
“可是真的?!”
“莫要高兴的太早,这大炮过于笨重,便是制成炮车,行军速度也极慢。”
“瑕不掩瑜。”太子眼中仍不掩喜意,“这是极大的好事,可有禀报皇阿玛?”
“还未禀报。”大阿哥说完,一抬眼见太子神色,立即双目圆瞪,“你忘了跟我说什么了?!”
他这神情,颇有太子若是回答忘了,便要跟太子没完的架势。
太子一顿,方才只顾着欣喜,险些忘记他与大阿哥说过的话,便又泰然自若道:“并未忘记,大哥预备用何价格售与朝廷?”
大阿哥听他没忘,重新靠在太师椅上,缓缓吐出一个数字:“十万两。”
太子:“……”
气氛凝滞。
大阿哥皱眉,不满道:“怎么?你以为我耗费无数钱财造出的大炮不值这个价?”
太子仍然处于对他耳朵不自信的状态,再次确认道:“大哥说的是,十万两白银?”
大阿哥理所当然道:“当然。”
太子扶额,“大哥这是以蛇吞象……”
大阿哥听他如此说,当即分辨道:“你知道威力巨大的大炮在战事中能起到何种作用吗?倘若我大清有数十门,甚至有可能瞬时之间左右战局走向。”
“即是如此……”太子无奈道,“大哥为何不直接与皇阿玛和工部商议?”
大阿哥一哽,神情之中透出的意味,显然是知道他所求极难达成。
太子忍不住又是一声轻叹,竟是忍不住怀念起从前针锋相对的日子,好歹没有这么多无奈。
“是太子你说,可以卖与皇阿玛解我囊中羞涩,我这几年在火器上的花费远超于十万两,倘若不能卖得这些钱,如何供应戴梓继续研造?”
太子当然知道建造一门大炮花费甚多,但大阿哥开口便要十万两,皇阿玛会答应,简直是天方夜谭。
“大哥。”太子第一次在大阿哥面前语气如此软,“不若再好好考虑一二,这个数目,属实太多了些。”
大阿哥坚决地摇头,“只能十万两,缺一个字儿,需得太子你为我补上。”
“我去抢吗?”太子倏地站起身,来回踱了两步,然后指着他的博古架,道,“我方才见大哥似是有些兴趣,看上什么,拿走便是,只是这件事,绝非我之能,大哥或是改变主意,或是自行解决,并无他法。”
“谁要你那点东西?”大阿哥怀疑地看着太子,“真不行?”
太子点头,“却是不行。”
大阿哥又瞧了他几眼,指点江山般,道:“民间买卖,皆是要先起一个高价,再行讨价还价,怎能一开始便落到低处?”
太子回过味儿来,“那大哥方才一副坚决至极的模样……”
“姿态要拿捏起来。”
太子方才是教那十万两打得有些懵,此时倒是越加明悟,“是以,大哥是想届时皇阿玛万一不答应,便由我做说客?”
“正是如此。”大阿哥自得道,“由你在其中说和,我到时再将数目勉为其难的减低,达成目的便会容易许多。”
太子对这个看似十分完美的计划,仍有迟疑,然大阿哥撂下话便离开,第二日再早朝后,便进了乾清宫,与皇阿玛密谈许久。
容歆已从太子口中得知了大阿哥的事,见太子看似在忙于正事,实则心思一直不时落向窗外,便走出去,吩咐人时刻关注着大阿哥的动静。
而两人又等了两刻钟左右,小太监来报,大阿哥从乾清宫出来,径直往毓庆宫来,想必用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到了。
太子闻言,放下书,稍等片刻,果然见大阿哥进入毓庆宫,径直走向他的书房。
容歆瞧着大阿哥满面黑沉,心觉不对,便叫太监去沏茶,然后随着大阿哥的脚步走进书房。
“大哥……”太子开口,只是刚叫了一声,便见大阿哥停在博古架前,对容歆道,“姑姑帮我将这些全都装了,太子答应送给我。”
容歆微讶,转向太子,眼神带着询问。
太子亦是不解,问道:“大哥此举为何意?”
“我为何意?”大阿哥面无表情道,“你可知我方才在乾清宫发生了何事?”
“大哥不是与皇阿玛谈卖大炮一事吗?怎么?竟是并未如大哥预期?”太子只能想到此。
而大阿哥扯了扯嘴角,语气奇怪地笑道:“顺利,怎会不顺利,就是太顺利了!”
然他这般态度,明显是在说假话。
容歆伸手轻轻拉了大阿哥两下,待他坐下,方问道:“到底发生了何事,您倒是说与我们听听,皇上没同意您说得数目?”
“不,皇阿玛同意了。”大阿哥一脸的萎靡。
容歆与太子对视一眼,又问道:“这不是好事吗?您怎地如此神情?”
大阿哥端起桌上的茶碗,一饮而尽,然后长长吐出一口气,道:“皇阿玛确实同意了,而且极其爽快,甚至还大肆称赞于我。”
“这也是好事啊。”
大阿哥看向他们的眼神仿佛在说他们天真,“你们听到接下来的内容,便不会如此以为了……”
哪有人这么卖关子的,容歆轻轻在他手臂上推了一下,“您快说。”
“皇阿玛说,赊账,下一任皇帝还。”
太子瞬间表情空白。
而大阿哥重又走回到博古架前,对容歆道:“姑姑帮我装着,我一会儿出宫便带走。”
容歆攥紧了佛珠,好歹控制住没在太子面前笑出来,至于大阿哥的话,她只能回个“哦”便罢。
第166章
大阿哥胤褆当着太子的面, 装走了太子书房博古架上所有的摆件儿,临走前,还义正言辞道:“不能卖的回头我再教人给你送回来, 我不贪你这点儿东西。”
“……”太子的表情不太好。
容歆送大阿哥出去,回来就见太子还保持着原来的动作注视着博古架, 便问道:“可要再从库房拿些摆件儿补上?”
太子摇摇头, 按了按眉头, 道:“不必了,搬走吧。”
容歆又看了一眼,博古架搬走恐怕有些空荡,但放在这里, 估计太子每每看到都要心梗, 便应了下来。
“姑姑,胤礽以为,尽快寻一个赚钱的营生, 十分有必要。”
还真是……
太子此时看起来依旧高贵温润、气质无双,可容歆竟有种错觉, 他这身上好似透着一股惹人怜惜的心酸……
是因为穷吗?
谁能想到太子竟然会缺钱?
然而还有更教人心梗的,第二日, 康熙亲自为大阿哥手书一份借据, 盖了皇印,由六部尚书以及几位德高望重的宗亲共同作保,将此事彻彻底底落实。
“大皇子殿下,请在此签字。”梁九功呈上借据,两个小太监双手奉上笔墨。
大阿哥看着借据上的一字一句, 毫无赚钱的喜悦, 艰难地拿起毛笔, 缓慢地、一下一下蘸着墨。
龙椅上,康熙好整以暇地看着大儿子的动作,笑容慈祥地鼓励道:“胤褆,你做得极好,皇阿玛甚是欣慰,需得持之以恒,日后大清才能在战场之上震慑八方。”
大阿哥一个不小心,毛笔尖整个戳进墨中,提起时墨汁顺着笔尖一滴一滴落进砚台,根本无法写字。
梁九功能在康熙身边伺候多年,眼色自不用多说,迅速地重新取了一只毛笔,双手呈给大阿哥。
大阿哥盯着那毛笔停了一瞬,接过来,刷刷落笔,写下爱新觉罗·胤褆几个字。
待他写完,梁九功双手捧着借据欲回到皇上身边,大阿哥抬手拦住,道:“别急着拿走,也给太子瞧瞧。”
梁九功一听,回身看向皇上,得了皇上的颔首应允,这才呈到了太子面前。
太子早已在东宫平复好,因此今日得知这借据,心绪也只波动了一瞬,很快便又恢复平静。
可他低头一看到借据上最迟还款期限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五十年,整个人僵住,连梁九功将借据拿走,也无甚反应。
太子和大阿哥都很难受,可难受又毫无办法,只能生受着。
康熙好似看不见两个儿子难看的脸色一般,当着几个作保的大臣们的面,又大方道:“虽说戴梓于火器一道上天赋异禀,然一人之力到底有限,为了大清,朕再从兵仗局调几个人听候大阿哥吩咐,俸禄由朝中出,若再造出威力超过威猛大将军的大炮,朕绝对不会吝啬。”
威猛大将军便是康熙为大阿哥督造的大炮赐得名字。
康熙甚至担心大阿哥听得不甚明白似的,又补充道:“届时若果真造出,朕出价绝不会低于十万两。”
还不低于十万两……
太子垂头,闭眼,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上不来,下下不去。
而大阿哥抽了抽嘴角,实在控制不住,终于不再死要面子活受罪,据理力争道:“皇阿玛,一个小官的俸禄才几两银子?儿臣自开府以来,为供戴梓研造火炮,府里亏空得厉害,着实窘迫……”




[清穿]东宫女官 第153节
大阿哥说着,一抖下摆,单膝跪在地上,动作间,故意露出丝质衬裤……
“然后呢?”容歆追问道,“衬裤怎么了?”
太子摇头失笑道:“大哥膝盖处抽了好几条丝,有一条一直延伸到官靴内,十分显眼。”
容歆一呆,随即笑不可抑,“大阿哥为了向皇上要钱,竟是连面子也不要了吗?”
穿着破裤子进宫这样的事他也想得出来,看来真的是教赊账一事刺激坏了。
太子却是道:“若我有一日被逼至此,恐怕也不在意颜面。”
“那您得有机会才行。”太子和太子妃的一应用品,皆有月例,倘若太子穿着破衣服见皇上,受罚的便是太子妃和毓庆宫这些宫侍了。
容歆又问道:“那大阿哥如愿了吗?”
太子迟疑地点头,“皇阿玛又给大哥指了两份差事,是以……大哥多拿了两份俸禄,感恩戴德地受了。”
容歆真想给康熙竖起两根大拇指,太狠了。
不过他们父子三人之间的斗智斗勇,一向是康熙胜多,太子和大阿哥胜少,这一下子,估计更教他们意识到,何谓“姜还是老的辣”。
而太子难得不顾及形象,靠在太师椅上,望着房梁,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叹道:“一思及假以时日,这些债可能皆要落在我的身上,胤礽竟是生出几分……”
“嗯?”容歆等了一会儿,没听到他的后话,便疑惑地看着他。
“无事。”太子重新坐直身体,扬起温和的笑容,道,“也不是全无好事,今日皇阿玛说,新商法已商定完,要逐一颁布了。”
容歆闻言,立即恭喜太子。
太子笑道:“只愿百姓们衣食无忧。”
而后的日子,太子的情绪便又恢复往常,再未见那一日的郁闷,依旧为了商法的最后阶段每日忙碌。
太子妃关心太子,但今年又要大选,她初次操办,尤为重视,因此十分细致入微。
容歆自发现东珠对手铳的兴趣甚至超过三福晋之后,便减少了带东珠出宫的次数,正好她待在毓庆宫中,太子妃有何事拿不准,随时可寻到她。
不过这一次初选时,容歆没有随太子妃前往御花园,而是留在毓庆宫里,教小宫女在东珠身边为她放置了一把摇椅,她就躺在上面,摇摇晃晃地陪着东珠。
皇长孙下课后从前院回来,见她躺在摇椅上半合着眼,好奇地凑近,问:“嬷嬷,舒服吗?”
容歆睁开眼,正要从摇椅上起身,便见皇长孙按住了她的手臂,然后顺着她的腿爬上来,躺在她的手臂上。
皇长孙年纪小,两个人躺在一个宽大的摇椅上倒也不甚拥挤。
容歆一直看着他的动作,待到他躺好了,这才脚尖轻点地面,使摇椅轻轻晃动起来。
皇长孙笑着说:“好玩。”
“您若喜欢,便命人送一把到您屋里。”
皇长孙却摇了摇头,道:“阿玛不会准许,我在姑姑这儿玩一玩儿便罢。”
太子对皇长孙要求严格,皇长孙虽常撒娇抱怨,该做的该遵守的却是一件也未曾落下,显见是极想得到阿玛的认可的。
容歆看他额头上有汗,便拿出帕子,为他轻轻擦着,“那您便来这儿,太子不会责备您。”
“我知道。”皇长孙眼睛看向专注地把玩手铳的妹妹,微微撇嘴道,“整日里抱着那手铳,东珠也不嫌烦。”
容歆笑着反问:“那您整日读书,可烦闷?”
“烦是烦,但我有许多想做的事情,哪像东珠?”皇长孙冲着东珠不甚赞同地摇头,然后转向容歆,问,“姑姑也是,每日除了抄写医书,便是陪着东珠,不烦吗?”
抄写医书和陪着东珠,都不是什么有趣的事,放在一起,在旁人眼中兴许越发的显得无趣。
但容歆极为自得其乐,并未发觉,此时皇长孙一问,便笑道:“虽说活得确实不如您有趣,但好在悠然自得。”
弘昭仰头看着她,眼带怀疑,“真的吗?姑姑倘若无聊,大可与弘昭说?”
容歆哭笑不得地看着他,“我何曾骗过您?”
其实她一开始从遵化回来时,是有些不适应宫中的生活,不再领差事却也不得自由,难免做事有些提不起兴致。
而容歆在大多数人眼中,应该算是极成功的人,从一个小小的陪嫁丫鬟走到宫令女官,如今年岁大了,连皇子皇孙们对她都极为客气,如今过着宫侍们皆向往的生活。
容歆要是与人说,她对现下的日子有些不甚满意,恐怕旁人要说她矫情。
思来想去,唯一能够有相通之处并且可以稍稍谈及的人,便是苏麻喇姑,容歆就准备去探望苏麻喇姑时与她说一说。
当时苏麻喇姑正在念佛,听到小宫女汇报也没动,依然跪坐在蒲团上,面容安宁平和。
寻常佛堂为显庄重,皆稍有些暗,苏麻喇姑的佛堂却选了一间采光极好的屋子,因此容歆一进去,便见阳光倾斜进来,照在佛像上,有种佛光普照之感。
容歆活至今日也没有信教,可信不信又有何妨?鼻间闻着檀香味儿,十分自如地跪在苏麻喇姑身侧的另一只蒲团上。
苏麻喇姑念经的声音放大,一句一句入了容歆的耳,又入了容歆的脑,然后她便睡着了。
再醒过来时,据苏麻喇姑说也就睡了短短两炷香,但容歆仍觉神清气爽,心中纠结全无。
容歆此时忆及,仍觉醒悟来的莫名其妙又好笑,揉了揉皇长孙的头,笑容疏朗道:“待您长大后便可知,有时想太多是自寻烦恼,能够享受宁静,亦是极难得的一件事。”
皇长孙努着嘴思考许久,回道:“弘昭年纪还小,不知道嬷嬷说得对不对,但会记住,长大后再想。”
容歆看着他十分依赖又信任的模样,弯起嘴角,“一时说不清楚的事情极多,您如此想,是对的。”
皇长孙又爬起来,看着东珠,一本正经地问道:“东珠不傻,其实是在享受宁静吗?”
容歆认真地点点头,“是,格格只是太早洞悉了庸人到很老才能洞悉的事情。”
第167章
三十四年大选, 康熙为五阿哥胤祺、六阿哥胤祚、七阿哥胤祐和八阿哥胤禩皆赐了婚。
五阿哥的未来福晋出自于正黄旗的他塔喇氏,乃是员外郎张保之女,其祖父布雅努由陕西巡抚升任兵部侍郎, 正二品。
六阿哥的未来福晋出自于镶蓝旗的觉尔察氏,乃是开国五大臣觉尔察安费扬古的后人,但觉尔察家在康熙亲政后空有名头, 并无实权高官。
七阿哥的未来福晋出自于正红旗的那拉氏, 乃是副都统法喀之女,祖父为都统,曾祖父曾官拜兵部尚书, 又和宗室结过亲, 家世不俗。
至于八阿哥的未来福晋郭络罗氏,单论家世其实高于另三位阿哥的未来福晋,父亲明尚乃是额驸, 可却因罪获死刑,其母更是郁郁而终,虽一直养在曾祖父安和亲王岳乐府中, 实为孤女。
而康熙指婚后, 只教钦天监选吉日, 并未点明希望他们具体何年何月大婚。
宫中也留了几位秀女,康熙尤为宠爱其中一位姓瓜尔佳的秀女, 自其进宫, 一月内翻了几次牌子。
低位嫔妃们嫉妒不已, 然高位嫔妃们却是一丝关注也未给这些新来的秀女, 毕竟她们想要威胁到高位嫔妃的地位, 除非四妃中有人亡故或者康熙宠爱无度, 否则几无可能。
康熙在女色上一向不荒淫, 所以不可能,惠、宜、荣三妃身子骨还甚是健壮,因此她们想要上位,唯一能够期待地,便是禁足于永和宫的德妃乌雅氏让出妃位。
可惜她有四阿哥、六阿哥和十四阿哥三个好儿子,明面上谁也不敢磋磨她。
与此同时,太子和大阿哥府中皆添了新人。
1...7980818283...1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