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清穿]东宫女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张佳音
容歆让人准备膳食,照顾着苏麻喇姑和十二阿哥用了,这才命人报给康熙。
两顿饭下肚,苏麻喇姑有了些力气,却对容歆道:“扶我起来,我有事拜见皇上。”
容歆哪能让她折腾,便去请了康熙。
而苏麻喇姑见皇上亲自过来,只得教容歆看顾十二阿哥,她则是有话对皇上说。
这次容歆再不能推辞不抱十二阿哥,便十分痛快地应了一声,抱着十二阿哥径直出了屋子。
“额涅,您身体尚未痊愈,有事叫容歆禀报一声便是,何必折腾?”
“皇上。”苏麻喇姑强撑着行了一礼,感激道,“您善待奴才,奴才感怀在心,然抚养十二阿哥之事,不合规矩。”
嫔位以上的后妃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苏麻喇姑实际只是一个奴才,自是没有资格的。
可是康熙不许她妄自菲薄,极认可道:“朕幼时由您启蒙,受您教诲,您的学识和德行,足以抚养皇子。”
苏麻喇姑又推辞了几句,见康熙并不欲收回成命,便又改口道:“奴才确无教导皇子的资格。皇上宽仁,可否另与奴才一个恩典?”
康熙立即道:“额涅,您直言便是。”
“奴才想求皇上应允奴才与容歆一同去东陵,奴才想为太皇太后守陵。”
太皇太后的陵寝还未定下,论制,应是葬于太宗文皇帝的昭陵,可太皇太后临终前有遗言,希望葬在东陵,陵寝挨着顺治帝和康熙的陵寝。
康熙若是应允,便是明确表示,太皇太后将葬于东陵;另一点,苏麻喇姑年迈,康熙也不忍其在陵园清苦守陵。
他一时无法做下决定,便道:“额涅,此事还需考量,过些时日再说罢。”
苏麻喇姑沉默稍许,点点头,叹道:“皇上,太皇太后一生皆为爱新觉罗家奉献,临终前只留下寥寥数语……”
康熙心中一痛,忆及皇玛嬷临终前的模样,良久,颔首应允道:“额涅若执意,朕便不再阻拦,只务必要照顾好自身。”
苏麻喇姑眼中闪过泪光,应道:“奴才遵命。”
康熙无奈地摇了摇头,顿了顿,又道:“至于十二阿哥,君无戏言,便是您要去东陵,依然由您亲自抚养。”
苏麻喇姑推无可推,只得应下。
而容歆此时正抱着十二阿哥读书认字,并不知道只这一会儿的功夫,她出宫的变数便来了。
第112章
康熙二十七年四月, 康熙命太子胤礽留京, 将带着大阿哥胤褆、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一同送太皇太后灵柩前往直隶州的昌瑞山。
太子对容歆的暂别并未表现极多的不舍,反而诚挚道:“姑姑,您此番远行, 务必要顺心而为,待到您归来之日, 胤礽亲自去城外迎您。”
容歆微微仰头看着太子的眉眼,温柔地回道:“好,望殿下也平安顺遂, 万事想开些,莫要失了本心。”
“是, 胤礽明白。”
二月份,徐乾学的学生——左佥都御使郭琇列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贪污收贿等十一项罪状参武英殿大学士明珠、余国栋等人。
因去年便有直隶巡抚于成龙参明珠、余国栋卖官受贿,康熙对明珠一党权势过盛早已有所忌惮, 遂今年郭琇证据确凿,便罢了明珠等人官职,着手打压明珠一系。
而随着明珠的倒台, 支持大阿哥这一系的势力大损, 与此同时, 太子身后的索额图一派士气高涨,趾高气扬, 隐隐有一家独大之势。
太子与容歆说过, 若是长此以往, 一则担忧索额图等人借他之名行事反害他声名受累, 二则担忧长此以往朝纲不稳,遂有心稍加打击索额图的气焰。
至于何时行事,还要等康熙从直隶回归。
太子诸多打算只简单与容歆说了说,容歆于政斗一事上敏锐度一般,便也不对太子的行事横加干涉,只反复叮嘱提醒他“莫要失了本心”。
而除了容歆,也不会有旁人对太子殷殷嘱托,是以太子从未不耐烦,每次皆会认真地回答。
但太子也不是无欲无求的,因为他回答完便又要求道:“姑姑,到东陵之后,小十二再如何讨人喜欢,也莫要为他做蜜饯。”
容歆闻言,笑道:“我又未带着雪青,何处去寻作弊之人?自然是不会的。”
“那便好。”
其实容歆本也不愿做这等李代桃僵之事,只不过那时宫中不知为何突然传出:康熙在寝宫中藏了一只蜜饯罐子,不许宫侍随意触碰。
后来不知怎地风向又吹到容歆身上,她实在不想任其发展,便借机表明,她做的蜜饯只是寻常,而真正不寻常的,其实是蜜饯原本的主人。
那就是事实,可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以为的“事实”。
及至如今,宫中还有许多人认为容歆和康熙之间必定有什么不为人道的风流韵事,容歆也是很无语,难道以为抄书到死是什么情·趣吗?
而想到抄书,容歆对太子道:“我先前打算先抄完一遍带到直隶去,可实在没能完成,便直接从您书房取了未抄的医书。”
“我正要与姑姑说。”太子笑道,“皇阿玛教您量力而行,有为百姓教化尽一分力的心便可。”
冠冕堂皇。
然心中嗤之以鼻,容歆也不好当着太子的面表现出来,便道:“我近几日收拾书时想到,皇上只教我抄医书,倒没教我每一本皆抄,我瞧着有许多译本以及后人注解的版本,便只择了其中之一。”
可即便这样,也只去了一半,另一半她若想抄完,还是得到垂垂老矣。
不过容歆想着,她慢慢抄下去,康熙再有何处不顺心想要借机罚她,恐怕也要稍作琢磨,也算是好事一件。
万一有幸,千百年之后人们考古发现她的墨迹,不拘是佛经还是医书,总教她的存在留下一丝痕迹,这便是意外之喜了。
如此安慰自己一番,容歆提着一股气带走了几百本书,正好康熙为十二阿哥和苏麻喇姑专门派了一位太医到东陵,她准备活到老学到老,重提年少时学医的野心。
行路途中,由于苏麻喇姑年迈,无法妥善照顾十二阿哥胤祹,于是便只得由容歆照看。
容歆、十二阿哥、苏麻喇姑、齐嬷嬷四人一直待在一个马车上,康熙对此并未说什么,可是有一人却不甚满意似的。
前几日天气不好,这一日日头升起来,稍一暖和,三阿哥和四阿哥便骑着马来到他们的马车边。





[清穿]东宫女官 第100节
“小十二,可想骑马?”三阿哥轻轻拍了拍座下马头,对十二阿哥道。
十二阿哥坐了几日马车,早就有些坐不住,此时一听三阿哥的话,立即便扒在马车床上,“想要”之意溢于言表。
齐嬷嬷这几日看着十二阿哥,重拾了几分从前陪伴太子的回忆,免不了便担心道:“这外头还才刚晴起来,万一着了凉……”
容歆却是看了一眼十二阿哥期待的眼,道:“这官路两边,已是树木茵茵,再凉能有多凉?”
十二阿哥一听,脸上顿时便明亮起来。
三阿哥立即便冲着窗口的十二阿哥伸手,“快来!从这儿出来!”
容歆扶着十二阿哥,并没有即刻将十二阿哥送出去,而是轻声嘱咐道:“十二阿哥没骑过马,您跑得慢些,千万别吓着他。”
三阿哥不以为意道:“放心吧姑姑,大哥骑术精湛,到了前头,他会带着小十二的。”
容歆并未多想,但确实放心许多,掐着十二阿哥的腋下,直接将他抱到了三阿哥的马上。
两人动作瞧着有些不安全,然容歆手上稳,三阿哥身边又跟着护卫,十二阿哥根本不知道害怕,坐到三阿哥身前,整个人兴奋地左顾右盼。
“小十二,坐稳咯!”三阿哥全忘了容歆先前的嘱咐,双手护住十二阿哥,脚下一蹬,马儿“哒哒”地向前跑了起来。
四阿哥并未跟上去,慢慢骑着马走在马车边,悠悠道:“姑姑,此番带小十二骑马玩,是大哥提起的。”
容歆抬头看向马上的四阿哥,有几分明悟。
四阿哥见状,这才冲着她们微一拱手,驱马向前。
苏麻喇姑从始至终闭着眼拨弄佛珠,此时才轻声道:“四阿哥内秀。”
容歆转回身,微微点头,没有出声。
半月方才到昌瑞山脚下,康熙在太皇太后去世后便命人拆了太皇太后孝庄生前在慈宁宫居住的东王殿五间,已建在昌瑞山脚下,名为“暂安奉殿”,用于暂时停灵。
康熙等人忙于太皇太后停灵诸事,容歆则是趁着天色尚早,带着两个小太监前往讷敏的陵寝。
原本没有苏麻喇姑和十二阿哥同行,她是准备和齐嬷嬷直接在景陵隆恩殿前住的,但此时计划有变,他们得住在昌瑞山下,她便只能一个人先行去祭拜讷敏。
距离稍远,进入陵寝范围后又得下车步行小半个时辰,容歆始终不疾不徐,及至到了讷敏灵前,她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容歆的神色中才显出几分惆怅和思念。
“十四年了……”
若是有转生,又该是豆蔻年华了……
不过,倘若是如太子一般的少年,意气风发,风华正茂……倒是更好。
容歆静静地跪在灵前,许久方才起身,又缓缓走向孝昭皇后的灵位前。
两人灵位离得不算太远,香火也一直未曾断过,然为她们二人上香的人,恐怕从来没有真正了解她们的人。
哪怕是康熙,许是也不知道她们彼此惺惺相惜过。
如此说来,这倒成了一个秘密,一个曾经连讷敏和钮祜禄氏都不知道,只有她一人知道的秘密。
容歆眼中泛起丝丝笑意,笑着笑着,眼角泪滴滑落,悄无声息地淹没在寂静之中。
天黑之前,容歆回到了山脚下,隐隐约约瞧见行宫门口似是有一个熟悉的人影,然而走近之后又未瞧见,她便回了住处。
十二阿哥正在四处寻容歆,一见她回来,立即便扑过来。
容歆哄了他一会儿,从宫女那儿听得,康熙准备带着几个皇子在太皇太后灵前守一夜,那她先前看到的人影,想必便是眼花了。
第三日,康熙銮驾启程回京,容歆和苏麻喇姑、十二阿哥一同出来送行。
临行前,三阿哥和四阿哥与容歆告别,大阿哥骑着马上,停于銮驾旁,眼神落在他们身上。
康熙坐在銮驾上,并未看向他们中的任何一人,却忽然开口道:“你平素的爽直皆去了何处?想去便去,拖泥带水毫无满洲男儿气魄。”
“皇阿玛,儿臣没……”大阿哥在皇阿玛洞悉明睿的眼神中渐渐止了话。
“你去叫胤祉和胤禛回来,莫要耽误了行程。”
大阿哥看向皇阿玛,片刻后,应道:“是。”这才打马走向互相告别的人。
三阿哥率先看到他,刚开口叫了一声“大哥”,便被四阿哥拉着上马,而苏麻喇姑见状,也牵着十二阿哥往一旁走。
“姑姑。”大阿哥先行开口。
容歆冲着他微微一笑,道:“大阿哥,今日一别,恐怕许久才能再见了。”
大阿哥轻轻“嗯”了一声,道:“姑姑在此处若能享得几分惬意,不见倒也无妨。”
他和太子皆是一副赞同她出宫的样子,容歆心下叹息一声,关心道:“您如今已大婚,日后开府恐怕会有许多不便,若是信得过我,我便帮你和大福晋寻一个能力出众的嬷嬷带过去,大福晋的陪嫁嬷嬷……人是不错,能力稍差了些。”
大阿哥嘴角微微上扬,可很快又落下,紧紧盯着容歆道:“皇阿玛罢了明珠的官,日后太子的地位便更稳如泰山,姑姑定然是极欢喜的。”
他向来是不管那些,想说什么便藏不住多久。
容歆和大阿哥对视,良久,承认道:“我确实是欢喜的。”
大阿哥眼神渐渐漠然。
“此事对您未尝不是好事,您往后,再无人掣肘。”
大阿哥无论想不想与太子一争高下,皆是顺应本心,不管他能不能抓住机会掌控自己,谁都不必再百般纠结。
第113章
许是容歆的一句话抚平了大阿哥心中的不平, 他神情渐渐平和下来,临走前主动开口, 请容歆为伊尔根觉罗氏选一个合适的嬷嬷带出宫去。
大阿哥出宫开府时间的尚未定准, 既然他此时说了愿意,容歆便直接提了两位原本在慈宁宫伺候太皇太后的嬷嬷。
这二人与容歆只是相熟,无甚直接关系,且除了性格不同, 能力上并无太大差别,苏麻喇姑便可决定她们的去向。
而苏麻喇姑听得容歆的提议,对此时乐见其成的。
太皇太后去世之后, 皇上便为皇太后建宁寿宫居住, 原本慈宁宫伺候太皇太后的老人们, 只一小部分留在皇太后身边或是和苏麻喇姑一同来了东陵, 其余的,不是出宫便是流于后宫各处。
她们中有几人年纪确实不小了,相比孤苦地度过余生, 其实是极愿意跟着新的主子继续当差的。
遂苏麻喇姑便对大阿哥客气地请求道:“殿下,在慈宁宫中当过差的,规矩能力皆不差, 便是日后您出宫开府也无需重新调·教,您看, 也不过才十余人而已, 可否都遣到您府上做事?”
容歆听苏麻喇姑如此说, 便也劝道:“大阿哥, 外头府里的人鱼龙混杂,若是有这些人伺候大福晋,倒可保后宅多几分安稳。”
虽然容歆没想到苏麻喇姑会想要将其余人皆送到大阿哥府上,但除了她先前提的那两位嬷嬷,其余人也不过才二三十岁,并不会成为拖累。
太子那里有浅缃等人便够了,否则她也是愿意为太子留下的,毕竟是太皇太后的人。
而大阿哥也并非不知好歹之人,且深知容歆坦荡的性子,便极爽快地应允苏麻喇姑所言,然后才向他们告辞上马。
銮驾已经行出两里地,大阿哥策马扬鞭追上去,十二阿哥胤祹看着渐行渐远的仪仗,忽地哭起来。
苏麻喇姑和容歆皆看向他,随后容歆蹲下,边拿帕子边问道:“十二阿哥,怎么了?”
十二阿哥哭得愈加伤心,“大哥没跟胤祹道别……哇……”
来东陵这一段路,大阿哥常要带着他骑马,约莫是培养出了几分兄弟感情,所以他才如此伤心。
可能还有别的缘由,但总归绕不开“离别”二字。
“十二阿哥。”容歆轻轻为他擦拭着眼泪,道,“若是您介意,为何不主动和大阿哥告别呢?”
十二阿哥捂着眼睛,抽泣声稍小了些,却没有说话。
容歆眼含笑意,与苏麻喇姑对视一眼,见她亦是如此,便笑道:“十二阿哥,咱们回吧,时日久了,您便会知道,这行宫的日子,其实不比宫中差什么。”
皇上不会亏待十二阿哥和苏麻喇姑,太子不会亏待容歆和齐嬷嬷。
这行宫里,虽然冷清,可有宫中没有的自由,只是他现在还不懂而已。
两人一左一右牵着十二阿哥的手,缓缓走入行宫中……
銮驾离开之后,行宫中迅速归于平静,行宫离太皇太后的暂安奉殿近,苏麻喇姑便每日去太皇太后灵前诵经念佛。
容歆则是每日坐马车到山上,然后步行进入景陵,为讷敏和孝昭皇后上一炷香,一来一回,也常要半日左右。
齐嬷嬷腿脚不便,且她只要离皇后娘娘近一些,也不强求日日祭拜,便几乎都留在行宫中。
十二阿哥年纪小,跟着苏麻喇姑在太皇太后灵前,根本坐不住,待在行宫里也无聊,便常跟着容歆往返于山上山下。
康熙作此安排之后,只给容歆留了一句“照看好十二阿哥”便不管了,但照看不好,定然是不行的。
四岁的十二阿哥也已经开始启蒙,然行宫之中,能为他启蒙之人,数起来只有苏麻喇姑、容歆和太医。
容歆总不能教太医教导十二阿哥,带偏了属实无法交代,便和苏麻喇姑商量,由她教十二阿哥认字,然后苏麻喇姑教十二阿哥满文和蒙古文。
至于骑射,十二阿哥的年纪还不必急于安排,所以容歆一开始并没有打算那么早提上日程,但太子的一封信改变了她的懈怠。
“殿下和太子妃信中说了什么?”
八月份正值酷暑,然山间行宫中清爽宜人,并不酷热,坐在亭中,微风吹过时极舒适。
十二阿哥捧着一只瓜慢慢吃着,听到齐嬷嬷的话,抬头好奇地看向容姑姑。
容歆将信递给齐嬷嬷,道:“殿下问候咱们,太子妃说大福晋有了身孕。”
信上说大福晋月份尚浅,可能查出来,怎么也得有将近两月,应是大阿哥随圣驾从直隶回去没多久便有的。
齐嬷嬷专注于看信,十二阿哥兴奋道:“大哥的孩子,胤祹要有侄儿了吗?我以后也带他骑马!”
容歆闻言,笑道:“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也比您小,怎地未见您说带他们玩儿?”
“弟弟和侄儿不同。”十二阿哥脸颊鼓起,“而且胤祹只见过几次……”
年纪小的阿哥长在后宫,除非年节,确实很难见到年长的阿哥们,十二阿哥所谓的见过几次,约莫也是在太皇太后丧仪之时,从前大概都没多少印象。
而十四阿哥胤祯正月才降生在德妃的永和宫,这个见过几次的人定然是专指十三阿哥胤祥。
容歆擎着扇子为十二阿哥赶着蚊虫,笑着说:“等咱们从这儿回去,您可以与阿哥们讲一讲您在行宫的事,兴许极羡慕您也说不定。”
十二阿哥欢快道:“宫里没有山,没有茂林,没有山泉水,也没有野鸡野兔,到时我定要好生炫耀一番。”
他每日在山上山下跑来跑去,除了偶尔生出的几分思念,早已是乐不思蜀,恐怕真到了回宫的日子,便没这般轻松了。
不过容歆还是附和道:“皇上预备在新建的畅春园中留几亩地教皇子们种菜,不若咱们也在行宫外开一片地,免得您回去之后,在此处逊色于诸位阿哥们?”
十二阿哥一听,捧着瓜沉思片刻,点头认真地答应:“依姑姑所言便是。”
容歆险些没绷住笑出声,但她年岁小时便自诩表情管理王者,现如今更不能在一个小娃娃面前失控,更加认真地应了声“是”。
此时,齐嬷嬷也看完了信,暂且略过大福晋怀孕之事,气道:“这准噶尔部真是一日也不消停,战火纷飞,劳民伤财,可真是……娘娘和太子殿下期望海晏河清、山川无恙的盛世,到底何时能来?”
苏麻喇姑走过来正听得她这一句,便关心道:“准噶尔部又怎地了?”




[清穿]东宫女官 第101节
“太子殿下说,噶尔丹率准噶尔部大举进攻漠北喀尔喀蒙古。”容歆为苏麻喇姑倒了一杯水,“喀尔喀部不敌,向大清求援,朝中正吵闹呢。”
蒙古战乱,苏麻喇姑自然忧心,然只能叹息一声,再无办法。
“满蒙联姻多年,若是确实危及,大清务必得出兵了……”
苏麻喇姑的语气忧愁,容歆想到太子信中还提及索额图主张和沙俄谈判,也忍不住一叹,这些人可不就是看清廷分身无暇,所以故意勾连着吗?
十二阿哥年幼,分不清她们口中这部那部,只知道要打仗了。
他小胸膛一挺,捏着瓜大声道:“我是大清的巴图鲁,谁敢犯我山河,我定要打得他们落花流水!”
十二阿哥边说,还挥舞着手臂,手中的瓜汁液四溅,宫女连忙接过去。
而容歆等人则是忍不住笑起来,然后对他的话给予强烈的支持。
苏麻喇姑也知道容歆对十二阿哥课程的安排,此时笑过了,便道:“太子和诸位阿哥习骑射时也不过是十二阿哥这般年纪,还是尽快选一位骑射师傅吧,不能教十二阿哥落后于宫中阿哥们太多。”
她先前确实想得不够周全,遂容歆肯定地点头,“您说的是,我回头便看起来。”
武艺老师只能从驻守行宫的侍卫中选一人出来,能力较京中的师傅多少有些许不足,但先期教导,应是足够的。
容歆已经在心中琢磨开来,究竟哪一人较为合适,及至晚间回屋,已经大概有了想法。
她看着十二阿哥睡了才回来,见齐嬷嬷还未躺下,便关心道:“嬷嬷,可是哪里不适?”
齐嬷嬷摇头,直言:“我是想着大福晋有孕一事,睡不着。”
“您是思虑皇长孙的事吧?”容歆了然,“您离得这么远都挂念着,可想而知,京中该有多少人心思浮动。”
“皇长孙地位非凡,自是无法等闲视之。”
容歆能够理解,但以康熙的性子,定然不会因一个长孙轻易改变格局,便耐心劝慰道:“且不说大福晋未生育,尚且不知是长孙还是长孙女,就算真是皇长孙,现在便担心起来,也为时尚早。”
一个优秀的继承人,确实能够增添砝码,但现在孩子还没生呢,去想十几二十年之后的事,平添烦恼。
毕竟新旧交替,还有的等呢。
容歆顿了顿,又道:“您该相信太子才是。”
而京中不出容歆所料,大福晋有孕一事,确实是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不小的石头,但相比太子妃,反倒是大福晋压力更大几分。
太子妃是个疏朗的性子,她对太子也直接,大福晋有孕的消息一传经出,当即便问太子:“您可急于生下继承人?”
太子手不释卷,慢条斯理道:“不急,子嗣不在早晚,亦不在多少,德行俱佳为上。”
“您不急,臣妾便也不急。”太子妃专注地望着太子,眼神中尽是爱慕之意,“臣妾未嫁给您之前,听闻您学识出众、端方有礼,溢美之词无数,可嫁进毓庆宫方知,殿下属实是天下间少有的男儿……”
1...5152535455...1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