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东宫女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张佳音
大阿哥以为他也是来为太子说话,双手环胸,扬起下巴,示意他有话便说。
“关于这借据……”九阿哥一脸不适,提示道:“先前大哥以重炮换得皇阿玛十万两借据凭证,乃是以物易物。”
“你想说什么?”
九阿哥一脸“怎么还不明白”的神情,解释道:“可此次大哥虽得借据一张,火器课用什么开?”
大阿哥初时不以为意,随后便反应过来,他费力至此,确实坑了太子一把,可开火器课,还是没钱啊!
而三阿哥听到两人对话,哈哈大笑起来,笑了几声之后,声音又突然停住,“皇阿玛是……太子二哥无缘无故便背上债,这……这也……”
太过可怜了……
四阿哥叹气,拉着三阿哥离开。
不止太子,大阿哥也要像先前造大炮似的,先掏出一大笔钱,然后只有一个不知何时会兑换的借据。
三阿哥跟着边叹气边摇头,“竟是皆自作聪明了……”
“也不算自作聪明。”四阿哥背手,淡淡道,“至少太子二哥和大哥都达成了各自的目的。”
“你是说……”三阿哥眼睛睁大,忽地拍向额头,他才是蠢而不自知!
第205章
由始至终, 惨还是太子惨,他什么也没得到,身上却又背了十万两的债。
这件事传到容歆耳朵里, 她只有一个想法:康熙,果然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如此想下来,容歆能安然无恙地活到现在也不容易,她记那些仇, 现下也不能做什么, 最重要的还是要养好伤身体,免得太子担心,她自个儿也难受。
这一入秋, 容歆便开始保养起来,当作是一个事业认认真真地做。
此时就显出多年抄医书的作用来,但凡容歆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方子,她稍一回想,便是不能迅速默出内容, 也能想起从那本书能得到她想要的。
这能力, 容歆为自己养生的同时,连毓庆宫的宫侍们有个头疼脑热都能关照,闲来无事大家喝些强身健体的汤汤水水, 极少有人风寒。
太子妃不吝啬这一点普通药材,甚至还极为支持, 毕竟宫侍们生病,极易过到孩子们身上去, 后来, 她干脆请容歆选出一个方子, 隔几日便教宫里熬出来, 供所有宫侍喝。
这事儿,实则是大功德,太多底层的宫侍不懂医理,生病无人医,熬到上年纪便一身伤病,一时间太子妃在宫中人人称道。
太子支持她如此做,并且表明:“若后宫有人说你此举有不妥,便与我说,用我的私库。”
太子妃笑着拒绝道:“满京皆知太子殿下欠大哥二十万两,这点花销,便不劳烦殿下了。”
太子扶额,“你也如此促狭,那借据上可未曾指名道姓是由我还。”
“哈哈哈哈……殿下莫要再辩解。”太子妃笑不可抑,伸手推太子,“我掌管后宫,花用这点钱,谁敢说嘴,殿下担心太过。”
太子无奈地摇头,回头却是命人传出消息,方子乃是由容歆所出,不希望太子妃太过张扬。
而太子的做法导致宫中不少人以为容歆如今医书小有说成,一些相熟的人便请容歆帮他们看病。
容歆懂这点皮毛,哪敢给人看病,万一出差错,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还是苏麻喇姑,在她去探望时,劝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些底层宫侍若得重病只能等死,若你果真能帮一帮,好歹给人些希望,会有福报。”
莫说宫侍,有些低阶庶妃,生病后想要有人医治,还需得请示,太子妃仁慈,从不视人命如草芥,若换个冷血的掌事人,不嫌她们麻烦便不错了。
宫中如容歆和苏麻喇姑这样的人,有主子敬重,生病连御医都能来,那些寻常宫侍却是不能。
宫中只太医院通医理,其他人皆不准学此道,容歆这样的情况,实属难得。
她真的去医治,兴许会下错药致人病情加重或是亡故,可也有治愈的可能,毕竟除非疑难杂症,大部分皆是小病熬成大病。
若她不去医治,宫侍们只能在病死前便被扔出宫去……
容歆只稍加思索,便作出决断,点头道:“嬷嬷说得是,报一人性命,亦是功德。”
苏麻喇姑跪在蒲团上,嘴角含笑,面容一如佛像般慈祥。
容歆跪在她身边,忽然问道:“您劝我医治他人,为何您生病时却不用药?”
苏麻喇姑未睁眼,一边拨弄佛珠,一边道:“这关于我的信仰,旁人自不会懂,待我病重之日,也不必强求于我。”
她的信仰容歆也不懂,不过苏麻喇姑已快要九十岁,口齿依旧清晰,便是颇有些怪癖,也可当作是超脱之人不做凡俗之事,尊重便是。
而从这一日起,容歆便开始为宫侍们看些小毛病,她并不无偿,也不收取高价,就按照宫外头寻常人看病的价格,收取药钱。
有些她摸不准的,便去太医院请教当值的太医,回头再行用药,及至腊月将至,颇治愈些人,未出现过大纰漏。
浅缃闲来无事,整日里跟容歆在宫中,倒是比她还要上心些,有种找到事业第二春的感觉,容歆见她精神奕奕,便由着她在当中安排。
唯一对此不满的便是东珠和宝珠,东珠只盯人不说话,宝珠却是每每见容歆回来,便小嘴吧嗒吧嗒地表示不满。
容歆才从外头进来,命两人身边伺候的人拦住她们,回去梳洗换过衣服,才靠近两人,问她们,她不在时二人都做了些什么。
其实不问也知道,可宝珠说时,容歆还是听得极为认真,不教两人感觉到任何一点轻忽。
宝珠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没说几句话,便对容歆抱怨起来:“不想读书嘛,为什么姐姐可以玩木头,宝珠却要读书?”
“太子妃如何对您说得?”
宝珠噘嘴,“额娘说姐姐聪明,只要看一眼便什么都会,我如果不读书,长大会变丑。”
变丑可还行……容歆哭笑不得,搂着她耐心地问:“格格不想读书,是想做什么?”
宝珠不知道她要做什么,只撒娇道:“不想写字,累——”
容歆摇头,认真道:“您总得有一样喜欢的,否则日后漫长的人生,该如何过呢?”
宝珠格格相较于皇长孙和东珠,就是一个很普通很可爱的小姑娘,她喜欢吃,喜欢撒娇,也怕累怕痛怕很多东西。
东珠哪怕不说话,可她不知何为畏惧,她自成世界,宝珠不同,普通人有的烦恼她都会有,所以长辈们能做的便是教导她更多,即便孩子叫苦。
容歆的想法是,就像八福晋一样,只要有一样东西能教她欢喜,那她往后的人生,便不至于太过无趣。
“所以,书是一定要读,可您还喜欢什么呢?”
“她就喜欢吃。”
门口传来一个少年的声音,容歆闻声望过去,笑道:“殿下,您今日不忙吗?竟回来的这样早。”
[清穿]东宫女官 第190节
“嬷嬷。”皇长孙冲容歆微一拱手,继续逗宝珠,“宝珠你都圆了,就不能少吃些。”
宝珠挥起小胖手,啪地打在皇长孙的手上,气愤道:“就不少吃!”
这时,旁边一只手伸过来,塞了一颗蜜饯到宝珠口中,宝珠顿时便开心起来,“还是姐姐待我好。”
皇长孙惊讶的眼神一直不离东珠,“嬷嬷,东珠……她们……”
容歆含笑,正要说是怎么回事,就见皇长孙忽然生气道:“东珠,兄长白白对你好了,你竟然对才相处四年的宝珠比对我好!”
宝珠炫耀地舞动手臂,表情也很是气人。
皇长孙更加火大,掐着腰怒视东珠和宝珠,而东珠完全不为所动的同时,宝珠笑得更欢快。
容歆夹在三人中间,看皇长孙没了皇长孙的稳重,宝珠还越发嘚瑟,决定不插手,随他们闹去。
都那么幼稚的一大一小,对峙许久后,以皇长孙对妹妹无计可施重重地坐在椅子上为终。
容歆便又提起方才的问题。
皇长孙答道:“皇玛法命弘昭先行回毓庆宫的。”
他紧接着又道:“皇玛法、阿玛还有叔伯大臣们在讨论从何处开荒,大臣们争论不休,后请阿玛定夺,然后皇玛法便叫我先回来,我还想听一听呢。”
容歆确认似的问:“殿下是说,大臣们当着皇上的面……请太子殿下定夺?”
“是啊。”皇长孙肯定地点头,“先是户部一位大人问阿玛的意见,然后其他人也纷纷看向阿玛,不就是请阿玛定夺吗?”
容歆长长地叹出一口气,这不是,当众往康熙眼睛里送沙子吗?
“嬷嬷,有何不妥吗?”
容歆不好当皇长孙的面说康熙和太子之间此时的矛盾,只摇头道:“无事,只是想起太子殿下监国以来,呕心沥血,百官信任。”
皇长孙一听,骄傲道:“正是,我随皇玛法出巡时,皇玛法数次说有阿玛在京中,他才能无后顾之忧。”
容歆微微弯起嘴角,心里却在疑惑,人为何皆是这般复杂呢?
若说康熙不信重太子,亦是不可能,太子这些年做得事,康熙几乎皆有为他兜底;可若说两人父子相得,如今的状况,估计他们二人心里皆难过。
权力果真如此教人没有安全感吗?
容歆心下微叹,却没有再表现出来影响皇长孙兄妹三人的心情。
晚间,太子回来后,面上皆是为开荒一事进展飞速的欣喜,并无多少旁的情绪,容歆便装作不知。
而翻过年,康熙安排以大阿哥为首的几个年长皇子担任要职,这些皇子们在朝中势力越盛,太子依旧稳如泰山,一心一意做他想做的事。
大阿哥也懒理朝中百官们的暗潮汹涌,热火朝天开办专授火器相关的课程。
此时,福建传来消息,太子先前跟随海商去他国寻金鸡纳霜树和西方先进技术的商船回到福建港口,不日便送至京城。
太子立即便引大阿哥将小规模授课筹办成仁昭书院分院,不止有大阿哥希望的火器课,还有西学,不过届时西学课程的研究内容,要经他筛选后再进行。
一个火器课和所谓的分校,花销自然大不相同,为此,大阿哥愤怒地“逼”着三阿哥纳了一个江南富商的“女儿”为妾,代他收取嫁妆投入到分校之中。
三阿哥很无辜,只能将那妾室交由三福晋妥善安排,并且向三福晋表明心志,他对那女子绝无他想。
三福晋可有可无地应了一声,三阿哥不满,抽走她手里的书便将人扛进里间。
便是在旁人的和谐之中,康熙突然下令,命太子随驾巡幸畿甸和永定河,同行的皇子还有大阿哥、四阿哥和十三阿哥。
这是多年来,太子第一次伴驾出巡。
第206章
二月份, 太子和皇长孙随康熙出巡。
商船从海外带回的东西还在路上,太子不放心旁人,便在临走前嘱咐容歆代为收取,并且仔细查验筛选后再行交给旁人。
太子对西学的态度, 比朝中许多大臣更加包容, 然包容也是有限度的, 有些东西并不适合在百姓中传播开来, 必须过滤。
容歆明白太子的意思, 是以车队到达京城之后,她清点过数目后, 没有放走护送的人, 而是将人全都聚在一处。
收货的宅子便是当初太子送容歆的宅子, 容歆命厨房给众人准备酒菜接风,等候时, 对众人温和道:“诸位一出海便是两年多, 家中想必甚是思念, 我这接风洗尘宴属实有些不合时宜, 只是我出宫一趟不易,过后再寻诸位来说话,更耽误你们与家中团聚, 还请见谅。”
众人纷纷道“不会”, 打头的一中年男人客气道:“容女官言过,我等为太子殿下效命乃是福分,自然是有召必至,不会有半分怨言。”
“正是, 我等绝无怨言。”
“说得对。”
“……”
“非也。”容歆抬手请众人落座, 道:“诸位忠心于太子殿下, 殿下必然宽和以待,我备了礼,宴后一并带回去,聊表心意。”
其实他们此行,太子给酬劳,他们自己也会带些东西买卖,各个都不少赚,但出海危机重重,能够平安顺利地回来,容歆还是要替太子表示一二。
众人推辞时,侍女走进来,福身行礼后,请示道:“女官,宴席已备好。”
容歆便命她带其他人下去,然后转向中年男人,笑道:“杨先生,我得敬您几杯,此次全赖您辛苦。”
“容女官客气。”
这位杨先生名为杨镇,父亲曾经任职于鸿胪寺,于科举一途并不天赋,屡试不中之时,太子发现其语言才能,收为己用。
容歆脑中过了一遍此人的生平,一边邀请人落座,一边笑道:“此番回来,杨先生可以好生休息一段时日。”
杨震闻言,问道:“容女官,太子殿下没有其他吩咐吗?鄙人还想为殿下效命,无需休息。”
“您这样的才能,殿下自然要重用,不过不急于一时。”
杨镇面上肉眼可见地放松下来,“如此便好,不怕容女官笑话,鄙人并无他能,若非太子殿下看重,恐怕连家中老小都养活不起。”
这便是他谦虚了,容歆微笑,无论什么时代,有才能的人总会比普通人更容易找到立足之地。
不过容歆能够理解他的言外之意,能够为太子效命,前途自然与旁处不同,不想撒手也是常事。
因而容歆笑道:“太子殿下出京前确实有交代,杨先生只管安心与家人团聚些日子,免得日后忙起来,家中埋怨您。”
“还请容女官转达,鄙人愿为太子殿下鞠躬尽瘁。”
侍女为两人倒酒,容歆端起其中一个杯子,杨镇连忙双手端起另一杯,与她碰杯时,杯子几乎低到杯腹下。
容歆上一次和男人对饮,也是为了太子殿下,不过那时候,对坐的是个器宇轩昂的年轻男人。
这酒,也比不得那时烈,清淡的像水一样。
容歆嘴角上扬,回神,闲聊似的随口道:“杨先生,太子殿下要的图纸,我方才好似未曾见到……”
“方才人多口杂,是以未特意点明,那书箱之上的两个箱子便是。”
容歆一听,赞道:“杨先生心细如发,正该如此。”
“本就该如此,容女官过奖。”
当时商船出海,太子还派一名擅长工笔的画师随船出行,为的便是更加了解西方各国。
不过那位画师,是个极为不羁之人,在返程途中与太子新出海的商船碰到,便又再次远行,并未回来。
容歆听太子说起时便极为期待,此时听说画册近在咫尺,越发心痒难耐,极想一观,却还得耐着性子款待杨镇。
两人席间没说什么,宴后,杨镇打开硕大的书箱,拿着书单为容歆一一说明都有什么书,然后又打开另外两个稍小的木箱。
容歆见其中一个全都是画筒,另一个箱子里依旧是书册,并未立即打开,而是问道:“可有按照要求,每日清理船舱?”
杨镇点头道:“容女官放心,我等依照殿下吩咐,每日仔细打扫,也一直用雄黄等物驱虫。”
容歆用手帕隔着,拿起一本书册,问道:“这字迹,瞧着是杨先生的?”
“容女官好眼力。”杨镇介绍道,“这是途经各地的记录,按照殿下吩咐,每一日所见所闻,没有一件事落下。”
容歆简单翻阅,确实极为详尽,便又道:“辛苦杨先生了。”
“不敢当。”
随后,容歆命人将礼物拿出来分发下去,又亲自送杨镇等人离开,而后才返回去查看那些东西。
除了屋内装书籍的木箱,院子里还放置着十几个大木箱,皆是从海外带回的物件儿,钦天监推算近几日皆晴朗无雨,容歆便任由它们暂且待在院中晒太阳,直奔大厅。
此时,后院里的浅缃听闻外人离开,便带东珠来到此处。
三人套上罩衫,带上面罩和手套,慢慢整理那些书籍画卷。
杨镇和画师所作,皆用汉字,而那些外国书籍,各国语言皆有,哪怕杨镇已经极尽可能将其中一小部分作翻译和标注,依旧教人一头雾水。
浅缃拿起其中一本,不解道:“太子殿下和您寻这些天书来,真的有用处吗?”
“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并非只用在战场上,无论这些书有无用处,也得咱们了解过后才能评判。”
容歆对英语还有些记忆,比起浅缃她们,好歹不至于毫无头绪,此时望向浅缃手中的书,便见封面上的字母拼出来的名字,正是艾萨克·牛顿。
而浅缃一听,点头附和道:“您说的有理,咱们大清是天朝上国,哪能叫那些红头发绿眼睛的人蒙骗了去。”
容歆本意并非如此,不过按照本朝人普遍的心态来看,浅缃这么说确实更能够接受,便点头认可她的说法。
三人带着几个毓庆宫的宫侍折腾一下午,总算将书都搬到书房中去按照分类摆放好,然后赶在宫门落锁前回到宫中。
太子妃只简单问询几句便罢,并不多关心。
之后的日子,容歆一有闲暇便带东珠和浅缃去宫外宅子里整理东西,浅缃看到稀奇古怪的东西只觉稀奇,东珠却是对某些东西表现出非常直白地敏锐。
有几本书,容歆看上面的图画图形,大致能猜到是物理数学相关的书籍,但像她和浅缃,不感兴趣或是看不懂,很快就会放弃去关注,东珠却能盯着一个图形看许久。
容歆忙碌之余便会想,或许他们先前对东珠的安排,仍然有些偏差,如若倾尽全力去教导她,不知道会成长到什么样的高度……
这样的念头,产生之后便无法消除,因而容歆也不等太子回来,便请九阿哥胤禟到她的宅子做客,又提前依照太子的吩咐,向九阿哥引见杨镇。
九阿哥这些年一直在学习西方语言,与杨镇简单交流几句,便邀杨镇每日到他府邸教导。
容歆在一旁等他们交流完,这才拿出东珠比较感兴趣的书,对九阿哥道:“可否请您帮忙,命鸿胪寺的大人先将这些书翻译出来?”
九阿哥二话不说便接过来,看向她们正在封箱的书,问道:“那些是什么?”
“是些别国的宗教书籍,不便传播,我准备等太子殿下回来,便交由太子殿下封存起来。”
九阿哥嫌弃地皱眉,“这杨镇难道不知道甄别吗?带这些乌七八糟的书回来作甚?”
那些外国的传教士,有一些确实为大清带来许多先进的东西,可还有一些人,傲慢地对大清指手画脚,不遵守大清律法,朝中众多人极为厌恶。
人们对异族本就易存偏见,且九阿哥因为打交道的多一些,见识过一些百姓被洗脑,是以更加不满。
容歆也听闻过一些,因而也不去劝解九阿哥,只为杨镇说话:“太子殿下命杨先生收罗,他自然不敢擅作主张。”
[清穿]东宫女官 第191节
就像容歆所说,这些东西有没有用,拿回来,太子自然会评判,但是杨镇不能主观评断。
此次借用海商的商船,他们拿回来的有限,等到太子和大阿哥的商船回来,估计上头的东西更是五花八门,需得更加费力的甄别,这是为保安全,必须要做的步骤。
而他们做这些究竟有没有用?恐怕得百年后才能见分晓。
第207章
太子随驾出巡, 便无监国之责,随康熙回京后, 并不去关心朝政,而是问候过太子妃和孩子们之后,第一时间请容歆出宫去看商船带回来的东西。
太子妃看太子风尘仆仆的模样,劝阻道:“殿下,您才回来,好歹休息一日,明日再出宫也不迟。”
“皇阿玛下月要巡视塞外,这期间有许多事亟待解决, 恐怕不得空闲。”太子只来得及喝一杯茶, 便起身道,“我和姑姑会早些回来。”
太子身上便是常服,连衣服都不用换, 容歆却需得再换一身衣服,便请太子稍等片刻。
东珠立刻跟在容歆身后,宝珠见她们的动作, 连忙手脚并用向软塌边缘爬去。
太子妃迅速伸手抓住她的后襟, “你想去哪儿?”
宝珠两只小胖手已经碰到软塌边缘, 被额娘生生拽回去,满眼不甘,大声控诉起来, “宝珠也要出宫玩儿!”
“不行!”太子妃箍住女儿,不容拒绝道,“额娘都不能出宫玩儿, 宝珠孝顺, 怎能放额娘一人孤苦伶仃?”
额娘怎会孤苦伶仃?宝珠不信。
太子妃继续哄骗:“你别看你兄长和姐姐成日在外跑, 他们幼时也要陪在额娘身边孝敬的,这可是孝道。”
宝珠依旧怀疑,转向阿玛,“阿玛?是真的吗?”
太子自然顺太子妃的意,点头表示肯定。
宝珠欲哭无泪,悲伤地靠在额娘怀里,嘴上说着孝顺的话:“额娘,宝珠陪你。”
太子妃掩住眼中的得意,极欣慰道:“额娘就知道,额娘的宝珠最是乖巧。”
太子垂眸沉思,太子妃的话或许只是随口一言,却入得他心。因而,太子对太子妃道:“颂宜,我会向皇阿玛请示,你侍奉皇玛嬷去畅春园避暑,到时带姑姑和孩子们一同过去。”
太子妃看向太子,眼神缱绻。
夫妻二人对视,满是浓情蜜意,宝珠小大人一般无声叹气,小胖手捂住眼,非礼勿视。
容歆和东珠换下宫装回转来,便见到夫妻俩含情脉脉的模样,眼神在两人身上来回,问道:“太子殿下,出宫……可要延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