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他们想用皇家书院来培养他们自己的人,同时在朝堂上打击别的官员,不让他们培养人才。这就是彻彻底底的党争,我们现在真的没有必要踏进去!”
“以你的学识,考一个进士没什么难度。到时候朝廷自然会给你派官,你可以到地方去任职。何苦非要去趟这一趟浑水?”
“你要知道,你现在考进去了皇家书院,那么这一生你都洗不掉皇家书院的痕迹,你都洗不掉自己是徐光启和沈庭筠的人。虽然你可能会不服气,可这就是事实。”
“这些人看起来声势浩荡,可是他们的人并不多,如果真的从皇家书院出来去别的地方,你恐怕会寸步难行。”
被称为建斗的是一个年轻男子,他抬起头看着说话的人,缓缓的开口说道:“可是你不觉得皇家书院更适合我吗?你看他们这一次考的东西,四书五经、算数,还有武学。”
“我是一个举人,四书五经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你都说我考进士没问题,所以你也相信我这方面没有问题。虽然我不会是最好的,但是肯定也不是最差的。”
“算数,我这些年也是研究过的,你也知道我的算数有多好了。武学,从小到大,弓刀石、马步箭,我差什么?从小到大我喜欢练武,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够报效国家。”
“皇家书院虽然是新鲜的事物,是沈庭筠他们搞出来的,可那是一条路。三项加起来,我必然能够名列前茅,这是我的机会。”
“如果我能够做到,我卢象升,必然能够名扬天下!说不定我能够考到第一名,到时候连陛下都会惊动!即便是这一次我考不好,可是如果我能够做到排名靠前,我一样能够参加科举。”
“而且你也说了,现在当权的是徐光启和沈庭筠,你怎么知道下一次科举不是他们的人做主考官?到时候你一样逃不掉。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去皇家书院试一试。”
最后,卢象升看着男子,眉眼温和的笑着说道:“刘贤,我知道你的能力,和我一起去试一试吧。”
被称为刘贤的男子看着卢象升,半晌无奈的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刘汝能早晚被你害了。行,我跟你一起去!”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98章 国丈头上两口锅
把事情都办完、把官员都换成了自己的人之后,朱由校有一个非常深切的体会,那就是自己的事情少了。
朝堂上的大臣们都能够独当一面,不用自己操什么心。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没有人再对自己后宫的事情指指点点,也不会整天有人想着上书劝谏自己。
这对自己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于是朱由校的后宫生活也开始变得和谐了起来。
这其实也是朱由校清洗内廷后的结果,后宫里面没有人敢再炸刺。
这一天朱由校正在陪着张皇后放风筝,两个人有说有笑的,周围站着一圈内侍和宫女。
大家全都羡慕的看着这天下最尊贵的一男一女。
宫女们艳羡的看着张皇后,陛下对张皇后的宠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皇爷,方正化来了。”朱由校回身喝茶的功夫,陈洪来到了朱由校的身边,恭敬的说道:“国丈也跟着一起来了。”
听了他的话,朱由校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然后笑着继续陪张皇后放风筝,似乎对于国丈和方正化两人的到来并没有什么想法。
一直到玩闹累了,朱由校这才牵着张皇后的小手往回走。
看着额头有些微汗的张皇后,朱由校笑着说道:“去准备一下,朕和皇后要沐浴。”
“是,皇爷。”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
听到朱由校的话,张皇后脸色微红,娇俏的看了一眼自家陛下,跟着他一起去沐浴了。
一番不可描述的洗澡之后,朱由校换了一身衣服,回到了乾清宫。
轻轻敲打着桌面,朱由校沉吟道:“去把他们两个叫来吧!”
“是,皇爷。”陈洪答应了一声,急忙去传话了。
时间不长,张国纪和方正化两个人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臣等参见陛下。”
朱由校看了一眼方正化和张国纪,面无表情的问道:“你们两个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回陛下,关于内务府的事情,臣想和陛下说一说。”张国纪面容严肃的说道。
朱由校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张国纪,点了点头说道:“爱卿有话尽管说吧!”
“臣今日过来是想跟陛下说说关于内务府官员的选拔问题。”张国纪拱手说道:“臣想通过招募的方式选拔内务府的官员。这样一来的话,内部府上下可以招募更多的人才。”
“何况内务府本就是为陛下服务的,如此做法能够彰显陛下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方略。同时也能够给那些科举无望的人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进入内务府来为陛下尽忠,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所以臣想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来选拔内务府的官员。”
朱由校看着一眼张国纪,笑着点点头说道:“这是一个好办法,那就按照爱卿说的办吧。”
似乎没有想到自家陛下这么容易就答应了,张国纪微微一愣,连忙站起身恭恭敬敬的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心尽力,绝对不会让陛下失望,一定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
轻轻的点了点头,朱由校笑着说道:“朕相信爱卿。”
“那臣等先告退了。”
事情说完了,张国纪和方正化两个人也就告辞了。
只不过转了一圈之后,方正化又回来了,“皇爷。”
朱由校也没有走,在这里等着方正化。看了一眼方正化之后,他面无表情的说道:“说说看吧!”
“是,皇爷。”方正化连忙答应了一声,躬着身子说道:“其实臣并没有出什么力气。这些日子虽然表面上没有人再找国丈了,但其实私底下找的人还是不少。只不过比起上一次要谦卑了不少,他们更多的是通过行贿的手段来进行的,希望能够安排人进内务府。”
朱由校点了点头,这件事情自己倒是知道一些,因为已经有人向自己汇报过了。
不过朱由校却没有戳穿,转头看着方正化,皱着眉头问道:“这个主意是谁给国丈出的?公开招募?有些人呢,钻到钱眼里边了就什么都忘记了。”
“回皇爷,据说是国丈的一个心腹,叫做刘炳。”方正化有一些迟疑的说道。
“那就接触一下,让他听话。”朱由校面无表情地说道。
方正化正想答应,朱由校又说道:“算了,这件事情朕让陈洪去办吧。”
“是,皇爷。”
略微沉吟了片刻,朱由校面带肃容的说道:“你把人盯好了就行,不要出什么纰漏。到时候把名单拿过来给朕看一下,朕会从中筛选一些,然后让这些人进入内务府。”
方正化有一些迟疑的说道:“皇爷,国丈那边……”
“这里面有他什么事吗?”朱由校有一些疑惑的问道。
“唯才是举,才是你该做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你也什么都不知道。明白吗?”朱由校发现方正化的脑袋有点直,可能这是练武之人的通病。
要是魏忠贤或者是陈洪,一点就透了。这个方正化居然还要自己把话说的这么清楚。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方正化不会自个儿瞎理解把事情办坏了。说清楚就说清楚一点吧,至少他清楚地知道该怎么去办。
“是,皇爷。奴婢明白了。”方正化连忙答应了一声。
首先通过公开选拔,这就代表着内务府的选官方式其实就是另一种变相的科举,在官场上不得志的人可以去考内务府。
一旦进入了内务府之后,他们就和官场上的官员对立了起来。正规科举出身的官员肯定会瞧不起他们,他们也必然是要反击的。
最为关键的一点,张国纪这么干会得罪一大片文官。
对于文官们来说,内务府就是他们的囊中肉,随时都想一口吞下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其他各个衙门抽调官员过来补充进内务府。
六部都有很多官员想去内务府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选择了公开招募,让这些文官怎么办?
很多大佬都想把手伸到内务府,或者安排自己的人进内务府。若真是公开选拔,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大佬们会怎么办?
张国纪肯定是瞒不住的,估计很快就会被弹劾了。
当然了,这还不是第一个大坑,做这件事情得罪人是肯定的,所以张国纪现在做的事情也算是中规中矩。
第二个大坑是张国纪收受的那些贿赂。收受了贿赂就要安排人,可是安排什么人进内务府却是方正化在管,更多的是朱由校这个陛下在做主。
朱由校自己勾选的人,自然不可能是张国纪收受贿赂的人。也就是说,张国纪还会再得罪一些人。这些人给张国纪送了钱,他却没给他们办成事,那些人会不会生他的气?
只不过张国纪的身份特殊,他是皇后的爹,估计也未见得有人去告他状,但是名声肯定就臭了。
这两口锅砸下去,张国纪直接就残废了一半,以后想要在内务府能混到风生水起,基本上已经是不可能了。
也就是说,等到内务府的整个架子搭起来,自己的这位老丈人就该下台了。
得罪这么多人,张国纪是没办法在内务府做事情的。当然了,这也是朱由校最早的计划。
所以朱由校才会交代方正化即便没有人去找自己的老丈人说要采取选拔招募的方式,自己也会安排其他人去说这事。
“行了,回去好好办事吧!”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
“奴婢告辞。”方正化答应了一声,然后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等到方正化走了之后,朱由校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事情终于要走上正轨了,现在自己不需要再做什么了,只需要安稳的看着和等待就行了。
在张国纪和方正化回到内务府之后,立刻就有消息传了出来。
内府将会采取选拔和招募的制度,凡是有举人以上功名者,全部都可以报名参选;一旦参选通过之后,便可以去内务府任职。
这个消息一出来之后,整个京师瞬间风涌云动。
因为皇家书院的事情,京师聚集了不少读书人。谁都没想到内务府居然也这么搞,于是又是一片议论纷纷。
与民间的有支持、有反对的态势不同,朝堂上可以说是一面倒的反对,根本就没有人赞成内务府这次搞的事情。
六科给事中开始上题本弹劾张国纪,说他任人唯亲,收受贿赂。
这种事情当然就是真的,可是朱由校却选择了无视。
张国纪的名声开始迅速的滑落,很多读书人都说他变了,他现在已经变得和那些勋戚没有什么区别了。
与此同时,张国纪那儿增加更多的则是那些勋贵和勋戚的拜访。
同时勋贵勋戚们送来的礼物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贵重,张府呈现出了一片繁荣的样子。
这就导致了张国纪的名声在读书人之中变得越来越差了。
京城这边热热闹闹纷纷扰扰,辽东那边还是冬天的尾巴,不过也开始变得暖和了。
自从上一次大战之后,辽东倒是也安稳了很长一段时间。
建奴没有再派人来骚扰,这倒是让熊廷弼松了一口气,他可以安安稳稳的收拾辽东的防务。
“熊大人。”一个声音突兀的在熊廷弼的身后响了起来。
熊廷弼转过身看过去,发现是魏朝。
这位宫里面来的公公,熊廷弼可不敢得罪,连忙笑着迎了上去,拱手说道:“见过魏公公。”
自从上一次来宣旨之后,这位魏公公就一直没有走,好像是在等什么东西。
熊廷弼也不敢去问,这个公公不走就不走呗,辽东也不怕他吃饭。不过魏公公倒是有些日子没过来了,今日看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熊大人,咱家等的东西来了。不如熊大人和咱家一起去看看?”魏朝笑着说道:“相信熊大人一定会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99章 送枪到辽东
听了魏朝的话,熊廷弼也来了兴趣。
事实上,熊廷弼对于魏朝在等的东西也很感兴趣,便笑着跟魏朝走下了城门。
魏朝在辽东休养了一段时间,病养好了,心里也想通了。他的脚步很轻快,脸上也带着笑容。
这一次的事情过去之后,他终于可以回到北京城去了,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而不是在辽东这个地方浪费时间,他相信自己会有更好的前程。
很快两个人就来到了教场,这里其实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了。见到熊廷弼二人,辽东的将士们分散开来,让出了一条路。
很快熊廷弼就看到了一群与周围不一样的人。这些人全部都穿着黑色的衣服,规制十分的统一。熊廷弼发誓自己绝对没有见过,这就让他有一些迟疑了,转头看向了魏朝。
魏朝知道熊廷弼想问什么,便笑道:“他们是百工院的人,他们的衣服都是这样的。”
熊廷弼点了点头,默默记在了心里。
两人一起走过来之后,百工院那边也有一个人笑着迎了上来。
这是一个50多岁的男子,看着十分精干,整个人都带着一股精明强干的气势。
见到熊廷弼和魏朝之后,这人笑着拱了拱手说道:“下官百工院赵岩,见过魏公公,见过熊大人。”
魏朝和熊廷弼也连忙还礼。
两人对百工院这个衙门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虽然没见过,但绝对听说过,这可是陛下的宝贝衙门,谁都不允许触碰的存在。
很多人都说陛下在里面生产了很多东西,有人说是为了大明为了百姓,也有人说是为了供陛下玩乐。
这一次百工院的人到辽东来,这倒是让人挺意外的。看着他们身后一辆辆的大马车,显然他们是来送东西的。只不过不知道他们有什么东西送到这里来了。
“熊大人,这是陛下让我们送来的。”在客气了几句之后,赵岩对着身后招了招手。
很快就有人把一个木头箱子给抬了上来。
赵岩点了点头,
抬箱子的两人见状,拿起撬棍直接把箱子的盖给撬开了。
在撬开了箱盖之后,里面的东西就露了出来。
一杆杆崭新的火绳枪,静静的躺在木箱里的绒布上。
这些,正是百工院用新工艺生产的那些试验品。
改良版火绳枪其实与即将生产的燧发枪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了,只不过是打火系统的不同。
百工院生产这些东西只不过是为了试验改良后的新工艺,但是既然已经生产出来了,自然就不能浪费。所以朱由校就让百工院弄五千条改良版火绳枪给熊廷弼送了过来。
“熊大人,这是百工院生产的新式火绳枪,得到了陛下的赐名,为天启一式火绳枪。这里一共有五千条,是陛下让我们给熊大人送过来的,熊大人可以让看一下。”
听了这话之后,熊廷弼脸色顿时大喜。
事实上在看到天启一式火绳枪的那一刹那,熊廷弼已经意识到这些东西的不凡了。
在军武多年,火绳枪熊廷弼也见了不少,可是大部分都是粗制滥造的,少有制作精良的。
很多士卒们都不愿意用火绳枪,因为很多质量太差了,打着打着就堵了,导致的结果就是直接炸膛了。
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士卒自然就不愿意用了。只不过生产这些东西的不归地方将领管,又没有人敢说这样的事情,所以情况越来越糟。
熊廷弼没想到这一次陛下居然让百工院送来了五千条天启一式火绳枪。
在看到天启一式火绳枪的一刹那,熊廷弼就意识到了一件事情,这是自己生平仅见的最精良的火绳枪,可以说没有比这个再好的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熊廷弼怎么可能不激动?
要知道这里可是足足有五千条!
此时此刻熊廷弼也顾不得太多了,快速的走了上去,伸手将天启一式火绳枪拿了起来。
沉甸甸的手感,冰冷的枪身,全都预示着这是一件杀伐利器。
“来人,给我装上。我要试试!”熊廷弼兴奋的说道。
见到熊廷弼这么说,赵岩笑着对身后招了招手,开口说道:“把子弹给熊大人拿一盒来,让熊大人试试咱们的最新式的子弹。”
很快就有人捧过来一个小木盒子,赵岩将小木盒子递到了熊廷弼的面前,笑着说道:“天启一式火绳枪使用的是最新式的子弹,原先的子弹可往往不能给天启一式使用,熊大人切记。”
一边说着,赵岩一边将盒子打开了。
在盒子里面,摆放着整整齐齐的一卷卷小纸筒。
“这是全新的纸壳枪弹,在这里面装有火药和弹头。只要这样就行了。”说着,赵岩将纸壳子弹拿起来一个,然后快速的撕了一个口,直接倒进了天启一式火绳枪的枪管里面。
一边往里面倒火药,赵岩一边向熊廷弼解释道:“天启一式火绳枪虽然是新式的,但是一定要从前面装入火药和子弹,所以以前有的问题现在还会有。”
“从枪口往内加火药,然后再装入弹头,操作缓慢而且每次的装药量不确定,因而射击效果也不稳定。把火药装的多了容易炸膛,还容易堵塞枪管。但是如果装的火药不够,那么威力也不够。”
“所以在研究天启一式火绳枪的时候,我们百工院就想了一个办法,把所有的火药和弹头全部做成这个样子。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方便装填,同时也能够定量装入,不存在装多或者装少的情况。”
将火药倒进去之后,压实了子弹,赵岩笑着将枪递给了熊廷弼,说道:“枪里面我们装入了新研制的火药,所以威力会大一些,熊大人小心一点。”
熊廷弼脸上全都是兴奋的神色,对于他来说,这种枪绝对是非常非常好用的存在,
不但提高了射速,而且还提高了威力,关键是质量上乘不会担心用着用着就是炸膛了。
伸手把火绳枪拿过来,熊廷弼熟练地压住了火绳,然后扣动了扳机。
轰隆一声之后,一道白烟直接冲天而起。
感受着火绳枪上传来的后座力,熊廷弼大笑着说道:“果然是好东西,有了这些火绳枪之后,一定让建奴好好的喝一壶!”
一边说着,熊廷弼一边摸着火绳枪,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
“对了,赵大人,我有一个事问你啊,你们百工院能产多少天启一式火绳枪?”熊廷弼看似随意的笑着问道。
可是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谁都知道熊廷弼绝对不是随意这么问的。他这就是在打听百工院的消息,想知道百工院还有多少天启一式火绳枪。
至于知道了以后那就更容易了,这个熊廷弼肯定会回去马上写题本向皇上讨要库存的天启一式火绳枪。
赵岩看着熊廷弼,似笑非笑的说道:“我在百工院里面不管铸造,所以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百工院里应该没了。”
“为什么呢?怎么没了呢?”熊廷弼有一些激动的说道:“这么好的东西要多造一些才是。”
“因为这种枪已经在百工院里面淘汰掉了,这只是第一批,当然也是最后一批,是陛下让我们送来给熊大人应应急的。”
“百工院已经在生产新式的没有火绳、自生火种的枪械了。相信以陛下对熊大人的看重,辽东这边应该很快就能用上了。”
“还有就是百工院,目前在生产火炮,全部都是新研制出来的。熊大人应该很快也能够见到。”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熊廷弼顿时百感交集,看向几个人,面容严肃,语气中带着感激之情的说道:“陛下对辽东如此看重,对熊某如此看重,实在是天恩浩荡!我要马上回去写一份谢恩的题本。诸位,熊某告辞了!”
说着,熊廷弼对着众人拱了拱手,一副我十分不好意思的样子。
熊廷弼都这么说了,自然没有人会阻拦他。
人家回去是向陛下写谢恩的题本,自然是不能够阻拦的。你要是拦着,那你成什么了?
于是几个人连忙说道:“熊大人,请,请!”
熊廷弼也没有客气,直接转身就走了。
看着熊廷弼匆匆离去的背影,赵岩笑着说道:“熊大人的性格很直爽。”
魏朝看了一眼赵岩,好笑的说道:“就是这副直爽的性子,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再说了,他也未见得有多直爽,估计这次回去向陛下上书了,谢恩是真的,但更多的应该是要火枪和火炮。”
说着,魏朝看了一眼赵岩。有些玩笑的问道:“你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不怕回去被收拾?”
“不怕!”赵岩摇一摇头,一幅理所当然的说道:“百工院生产的这些东西,自然是要用在战场上的,不然生产出来有什么用?魏公公,我要在辽东待一些日子,熊廷弼题本怕是得让魏公公带回去了。”
听了赵岩的这句话。魏朝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凝固了,有些尴尬的看着赵岩,讪讪的问道:“赵大人此言何意啊?”
“原本熊大人的谢恩题本应该由我带回去的。可是我要在这里检测这些火绳枪,想要看看它们在军中的使用情况,了解一下士卒们是怎么使用的,看看哪里还有改进的必要。所以我暂时不能回到北京城。”
赵岩一副纯真善良的模样,理所当然的说道;“既然魏公公要回去,那么这份题本自然是由魏公公带回去比较合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