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你这个他们指的是谁?”韩爌再一次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李如祯自嘲的笑了笑,摇了摇头。
这个韩爌啊,明明不可能不知道,但是此时此刻他就怎么就装是不知道,这件事情就是要由自己说出来?
所以李如祯只能仰了头说道:“是东林党。这个名字我不知道外面怎么想,但是我就是这么叫他们的。这些人大多都是东林书院出身,即便不是东林书院出身,也是他们的同科同年,甚至是同门。他们在朝中相互勾连,结党营私,所以我叫他们是东林党。”
“记录在案。”韩爌继续面无表情的说道。
虽然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是韩爌的内心是不平静的。
这一点从韩爌的眼神中就能看得出来,因为他的眼神中透露着一抹灰白。显然他也知道这一次东林党再也难逃了。
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韩爌继续问道:“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吗?”
“朝中还有他们的人。”李如祯继续说道:“都察院左都御史邹元标,还有光禄寺少卿高攀龙、礼部尚书孙慎行,全部都是他们的人。”
李如祯直接把这些人全都咬了进来。
韩爌心中一颤,他看了一眼李如祯,却发现李如祯也在看着自己,甚至嘴角还带着一抹嘲讽。
这一抹嘲讽是给自己的,因为自己也是这一派的人。
不过韩爌却不动声色,他知道这种事情是难免的,后面自己会面对更多的非议。
“让他画押。”韩爌直接说道:“带袁应泰。”
很快袁应泰就被押了上来。
原本很顺利的案子到这里终于出现了波折,袁应泰什么都不承认。
袁应泰表示不知道什么诬陷熊廷弼,也不知道什么东林党,他去辽东是朝廷任命的。
一句话,咬死了不承认。
所有人都看向了韩爌,包括魏忠贤。
所有人都想知道韩爌有什么办法。要知道从开始到现在,韩爌一往无前。所有人都希望了他继续创造奇迹,包括魏忠贤。
看了一眼袁应泰,韩爌叹了一口气。
这是韩爌从开始审问到现在,第一次表露自己的情绪。
不过韩爌还是很快就把情绪收了回去,直接开口问道:“先帝在世之时,曾经向辽东调拨军饷100万两。可是实际下发到辽东各军的银子,却只有60万两。这件事情你怎么解释?”
袁应泰抬起头看着韩爌,他没想到韩爌会问这样的问题。这是真的没想到,无论如何都没想到。
看着韩爌,袁应泰的脸色非常的苦涩。
这件事情怎么说?
难道说这是朝中的规矩,官场的潜规则?
这话没法说,一旦说出来,自己的下场就很惨。
“账目没有问题,到了100万实发100万,”袁应泰面无表情的说道。
事到如今他也只能抵赖了,没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
“事到如今,你再抵赖也没有用。李如祯已经如实招供了,辽东那边我们只要派人去查,必然能够查出来。你想等到那个时候再来定你的罪吗?朝廷的这40万两银子,绝对不可能凭空就没有了。你要想好了,贪污40万两银子,你扛不起。”
说完这句话之后,韩爌没有再开口。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47章 杀
韩爌知道,事实上自己在这个时候说这句话已经非常的不合适了。
如果在场有人弹劾自己,这都是一个问题,不过韩爌还是选择说了,因为他觉得袁应泰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这是一个真心实意在为朝廷做事情的人,他不应该得到这样的结果。
袁应泰抬起头看了一眼韩爌,满嘴都是苦涩,沉默了半晌,才低声自喃道:“真的要如此吗?”
虽然袁应泰的声音很低,但是韩爌听到了,他面无表情地说道:“你不说别人也会说。”
事实上,韩爌这样说就是在告诉袁应泰,已经有人开口认罪了,你就不用再死扛了,你也扛不住;事到如今,想办法保住自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没有办法再考虑其他的。
闻言,袁应泰的脸更拧巴了,嘴里愈发的苦涩,他也知道自己扛不起。
40万的银子,贪污40万两军饷足够自己家满门抄斩的了。
堂下许久未见得动静,韩爌静静的等着,他知道,得给袁应泰做好心理准备的时间。
大约是过了半柱香的时间,袁应泰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他缓缓的开口说道:“这笔银子到了辽东之后,其实有70万两。其中的10万两,被巡抚衙门和经略衙门的人都给分了。至于如何分的,在我的脑子里面都有记录,我可以告诉你们,给我支笔我写下来。”
袁应泰有些落寞的说道:“我拿了其中的2万两白银,不过这些钱我没有拿回家去,而是用来采买了一些粮草,补上了亏空,这些都能查得到。我在辽东,上无愧于君王,下无愧于百姓。”
韩爌就那么看着袁应泰,良久没有说话。
他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心里也是有一些酸涩。最后他点了点头,吩咐道:“来人,给他笔墨。”
事实上其实早就有人招了,这个人就是广宁巡抚王化贞。在东厂的时候王化贞就已经开口了。
所以没有办法,招供就是最好的选择,没有其他的选项给袁应泰。
接过笔墨纸砚,袁应泰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了起来,他在默写辽东是怎么分钱的。
紫禁城,乾清宫
朱由校面无表情地斜靠在卧榻上,站在他下面的是陈洪。
此时的陈洪面上带着忐忑,表情有些迟疑,想说什么又欲言又止的。
看了一眼陈洪,朱由校坐直了身子,笑着开口说道:“这些和你又没有关系,有什么不能说的?你在害怕什么?”
此时的朱由校手上把玩着一把刀,是一把唐刀,或者说是后世意义上的唐刀。
在这个时代这就是一把直刀,锻造工艺非常精良,使用的钢也是最好的,所以这把刀非常的好,在阳光下反着光。
自己家的皇爷把玩着这样一把刀,不时的还轻轻的弹一下,陈洪怎么可能不害怕?
听了朱由校的话,陈洪连忙说道:“奴婢不是害怕,奴婢是怕皇爷生气。”
朱由校面无表情的说道:“朕什么都生气?真要是这么生气,朕早就被他们气死了。行了,继续说吧,究竟怎么回事?那个袁应泰说了什么?”
这一次陈洪不敢再隐瞒下去了,将袁应泰的话重复了一遍。
朱由校笑着说道:“说的好啊!上无愧于君王,下不愧于百姓,说的真好。”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缓缓的站起了身子,面无表情的走到了大门口。
此时他想起了后世看过的一个电视剧,那个电视剧的名字叫做《大明王朝1566》。
里面的嘉靖皇帝曾经说过一番话,“一两银子,四钱归他们,十二钱归国库,朕认了;六钱归他们,十钱归国库,朕也认了。”
这段话的出处是在朝廷要给胡宗宪弄军饷,国库亏空,赋税收不上来,朝廷没有钱给前线拨付军饷。没有办法,只能让严嵩他们去弄钱,弄来的钱,皇上都要与他们分。
这是一个皇帝多大的悲哀?
可是不这样又不行。
因为朝廷弄不来钱,皇帝不可能下去弄钱;如果只让东厂和锦衣卫去钱,杀来杀去只能闹出乱子。总是要找人去弄钱,否则这个朝廷就维持不下去。
如今,到了现在自己这个时候,朝廷用钱的地方更多,贪污也越来越严重。
一个堂堂的辽东巡抚,自己不贪污都不行,拿到手的银子送去买粮草,悄悄的补上缺的粮草,这一切还只能在暗中进行;如果拿到面上来,这个巡抚都做不下去。
可见地方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朱由校也理解,朝廷大部分官员他们面对的是和自己一样的困境。
没有人给你办事,你的命令下去之后,到下面就成了一张废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想要去收钱,人家就不交。
万历皇帝曾经派过太监下去,为的就是弄钱,结果呢?
派下去的人被打死了,钱也没有收上来多少,反而惹了一身骚,你去治谁的罪?
人家说是百姓群情激奋,出于义愤群殴死了,你想找凶手都找不到。
百姓一呼而散,你去抓谁?
当地的地方官别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不定就是这些官员他们在背后下的手,你又能怎么样?
你能把那些地方官抓起来弄死?
即便你弄死了,又怎么样?下一个上来,他还是这么干。他不敢反抗官场的大环境,如果真的反抗了,死的会更惨。
与其这样,不如同流合污,如果皇帝要治你的罪,顶多也就是昏聩无能,罢官免职也就是了。
朱由校自嘲的笑了笑。
大明朝真的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了,自己还真第一次真真正正的感受到,这种感觉让他冰冷彻骨,既愤怒又无奈。
转头看了一眼陈洪,朱由校笑着说道:“你说辽东的那些人应该怎么办?”
辽东的什么人?
辽东的那些官员,无论是巡抚衙门还是经略衙门,又或者是辽东的那些将领,他们在从上到下的贪污朝廷的银子,他们应该怎么处理?
处理了袁应泰,那他们要不要处理?
如果把所有人都处理了,辽东怎么办
巡抚衙门不要了,经略衙门不要了,还是辽东的各级将领都不要了?
如果这么做,是不是等于把辽东拱手让给了努尔哈赤?
朱由校不是心疼这些银子,而是想着该怎么办,究竟要从哪里下手?
辽东如此,大明的其他地方呢?
东林党的老巢江南,自己的圣旨到了江南,究竟还能有多大的作用?
别说在现在,即便是在后世,地方搞得乱七八糟的事情还少吗?
上面下来的文件,到了下面被曲解的乱七八糟的少吗?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情少吗?
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朱由校缓缓地将手中的刀插回了刀鞘。
朱由校知道,这些事情他早就知道,不然他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做事情。
他转头看了一眼陈洪。
此时的陈洪已经跪在地上了,一言不发。
这话不是陈洪敢回答的,他也知道陛下在说什么。
“行了,起来吧,丢人!”朱由校走到陈洪身边,轻轻的踢了他一脚,语气之中带着调侃的说道,仿佛刚刚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陈洪从地上爬了起来,语气之中带着关切的说道:“皇爷,没事吧?”
“朕能有什么事情?朕是天子,朕永远都不会有事情。”说着,朱由校再一次走回到卧榻前坐下,慵懒的斜靠着,伸手轻轻敲打着扶手。
“不用管他们,让他们去办吧!”朱由校笑着说道。
陈洪知道这件事情没完,他太了解自己家的陛下了,事情绝对不可能这么容易就过去。
不过这件事情自己绝对不能掺和,否则自己就完蛋了。
这件事情的确没有完,朱由校也不可能这样放下,只是暂时没有办法罢了。
不过自己可以拿个小本本全部给他们都记上,等到以后自己会找他们一样一样的讨回来。
这些自己会和他们一笔一笔的算清楚,到时候谁都别想跑。
宫中继续风平浪静,朱由校熄灭了怒火之后,一切又恢复原来的样子,阳光明媚,景色宜人。
“皇爷,工部侍郎赵南星来了。”陈洪走到朱由校的身边,躬身行礼道。
“让他进来吧。”朱由校面无表情的说道。
时间不长,赵南星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赵南星脸上也没什么表情,见到朱由校之后直接就跪下了,手中捧着卷宗说道:“臣,参见陛下。”
“起来吧,爱卿何必行此大礼。”说着朱由校坐直了身子,带着笑容问道:“爱卿今日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臣彻查了工部的所有账目,的确如他人所奏,工部有情弊。臣是来请罪的,这是臣审问的案卷,请陛下过目。”赵南星站起身子,继续面无表情的说道。
这一次朱由校没有说话,脸上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示意陈洪把东西拿过来。
陈洪快步的走到了赵南星的身边,将卷宗捧着交到了朱由校的手中。
朱由校拿起来快速的翻看了一遍,开口说道:“这就是爱卿查出来的?”
不是朱由校诧异,而是他不敢相信。
居然就这么糊弄皇帝的吗?
这上面的确查出来一些贪污的事情,但可以说只是浅尝辄止,只查到了一个清吏司的郎中身上,这不是很滑稽吗?
朱由校往前坐了坐,看向赵南星的目光很不善,心里面不禁产生了疑问。
赵南星的胆子这么大,真的就对自己视而不见?
此时此刻,朱由校对赵南星动了杀心。
这样的臣子,杀了都不多余。
“启禀陛下,这就是臣查出来的。”赵南星开口说道。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48章 第一四六 杨涟的三观崩塌了
朱由校没想到赵南星居然会这么回答自己,脸上顿时就露出了笑容。
这些人还真的是够刚。不过现在也好,自己可以动刀子了。
说起来这么长时间自己还还没有杀人,还真是有些失败。作为一个昏君,不杀几个忠臣怎么能行?
朱由校刚想开口,赵南星先开口了。
只见赵南星向前走了一步,沉声说道:“臣以为此事必有蹊跷。”
看了一眼赵南星,朱由校突然有些恍惚,刚刚提起来的杀气也没了。
他还想问一句:“元芳,是你吗?”
不过最终还是忍住了。
清了清嗓子,朱由校的脸上有疑惑的模样,问道:“爱卿此话何意?”
“陛下,此事必然有牵扯,只不过臣乃工部侍郎,不能妄动刑法,审案亦不是臣所长。臣请将此案交于大理寺审理,一定查一个水落石出。这件案子的背后必然有其他人,如此大规模贪腐案,必须要一查到底。”
赵南星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需要一查到底,臣也愿意做这件事情,只不过臣的手下没有人,想单独做这件事情并不容易,所以想把大理寺也拉进来。
看了一眼赵南星,朱由校面无表情,心里面有些同情大理寺。
自从自己穿越之后,大明朝若是要评选一个最悲催衙门,那么非大理寺莫属。
大理寺什么事情都没有,但是每一次事情都牵扯到他们。平日里好处一点没得到,吃苦耐劳的全是大理寺。
最关键的是大理寺活干的挺多,功劳却没有,还总当背锅侠。
“这件案子爱卿没有办法查了吗?”朱由校笑眯眯的问道。
“臣有办法查,”赵南星说的铿锵有力。
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绝对不能退缩,也绝对不能把锅甩出去。
真的这么干的话,那自己这条官路就到头了,哦不,是这条命也就该结束了。所以自己也必须把事情扛下来,反正都开始了。
“只是臣以为此案牵扯重大、案情复杂,所以需要大理寺和刑部的配合,最好是三堂会审。”
朱由校看了一眼赵南星,点了点头。
听赵南星这话就知道他并不是要推责任,确实是想查案子。今天他到自己这里来,无非就是来要人手来了,同时也是来要权力的。
一句话,这件事情我要干一票大的,但是我人不够,你得给我足够的人手。
“既然如此,那这一件案子就交给爱卿来吧。朕会让大理寺和刑部配合你,都察院那边也会出人手,爱卿为主审官,一定要把案子给查清楚。”
“陛下放心,臣明白。”赵南星连忙开口说道:“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那臣告退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赵南星便躬身退了出去。
朱由校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自己的做法还是有效果的。
赵南星要对工部开刀了,韩爌在对东林党开刀了,所有的一切进展的都挺顺利,最重要的是朝堂没受什么影响。
捅破了一个大脓包,朝堂上下的人也都还在。当然这些都不是关键的,关键的是自己在暗戳戳做的那些事情。
看了一眼站在一边一声不吭的陈洪,朱由校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身子骨,笑着说道:“今天朕胃口不错,让御膳房那边多准备几道菜,再温一坛好酒,朕要喝几杯。”
“是,皇爷。”陈洪恭敬的答应了一声。
这边朱由校正准备享受一顿的时候,锦衣卫那边审案仍旧在继续。
袁应泰被带下去之后,王化贞也被带了上来。
王化贞的供述就更彻底了,直接把东林党卖了一个底儿掉。
所有人都审问完成之后,韩爌舒了一口气,然后端起了有些微凉的茶水,轻轻的抿了一口。
魏忠贤在一边看着韩爌审案,从始至终他一句话都没说。
魏忠贤原本是来监督韩爌的,甚至是抱着找麻烦的心态来的。可是现在别说找麻烦了,他从心里面已经佩服起对方来了。
不过后面还有两块难啃的骨头,一个是邹元标,一个是杨涟。暂且看这个韩爌怎么处理吧。
放下手中的茶杯,韩爌清咳了一声,沉声说道:“把杨涟带上来。”
很快杨涟就被带了上来。
韩爌看了杨涟一眼,脸上没什么表情。
这位东林党的后起之秀,此时略微有一些狼狈,但是消瘦的身材上目光却很明亮,看得出来精神头还行。
“杨涟,本阁问你,你可曾与人串联上书弹劾熊廷弼?”韩爌面无表情的问道。
“我没有。”杨涟站得笔直,直接摇头说道:“我弹劾熊廷弼,不为私仇,那是为了辽东,是为了大明,是为了天下!熊廷弼为人桀骜不驯,不尊礼法,无才无德,怎么能够坐镇辽东?所以我才弹劾他,并不是因为其他的事情。”
韩爌点了点头,然后对一边的文书说道:“将姚宗文、冯三元还有刘国缙的供述给他看看。”
这句话一出,魏忠贤猛地站起来了,阻止道:“韩阁老让犯人看卷宗,此举恐怕不妥吧?这不但不合规矩,而且还有串供之嫌,请韩阁老详查。”
“出了什么事情本阁负责。事后本阁会向陛下解释。”韩爌面无表情的说道,不再看魏忠贤一眼。
韩爌这次虽然选择了对付东林党,但是不代表他看得上魏忠贤,这样的宦官就应该拉出去凌迟处死。
这个阉狗给陛下敬献道士,因为一己私利不顾家国天下、蒙蔽圣聪,凌迟处死都不多余。
被韩爌怼了一下,魏忠贤也很无奈,只能愤恨的看了一眼对方,刚刚产生的好感瞬间就没有了。
自己只能是提醒一句,如果要是强行阻拦,皇爷就会直接收拾自己。
要知道韩爌这个主审是皇爷任命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的权威必须保住。
这不光是保住韩爌的权威,同时也是保护皇爷的权威。如果连皇爷任命的人自己都不尊重,那就代表自己不尊重皇权,无论是什么原因自己都可以去死了。
韩爌转头看着杨涟,开口说道:“你看看吧。”
杨涟倒是面色平静,丝毫没有变化,对韩爌也没有感激,不动喜怒。
将文书拿过来看了一眼之后,杨涟脸上全都是苦笑,最后将文书还了回去。
“所托非人,所信非人。我杨涟空有其志,却识人不明,落得今时今日的下场,也是罪有应得。韩阁老,我有一些话想要说,可否请你代为呈奏陛下?”
“我是来审问你的,你说的话我都会呈奏陛下。”韩爌面无表情的说道:“至于让不让你说话,我来审问你,自然就是让你说话的。我不会堵住你的嘴,说吧。”
“弹劾熊廷弼,我问心无愧;对于陛下,我忠心不二;对于大明,我愿以死明心志。我只是想呈奏陛下,熊廷弼并不是良将,如果将辽东交付给他,辽东必然会出大事情。我大明不能没有辽东,请陛下详查。”
说完这句话之后,杨涟直接叩拜在了地上,半晌无言。
看着叩拜在地上的杨涟,韩爌眼神之中闪过一抹悲哀,开口说道:“来人,将李如祯、袁应泰和王化贞的供述给他看一看。”
魏忠贤欲言又止,但还是忍住了。
杨涟抬起头看着韩爌,脸上的表情有些迟疑,这个时候了还给自己看供述?
不过他还是伸手接了过来,将文书看完之后,整个人顿时呆傻在了当场。
如果说前面的文书让杨涟心痛不已,但还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因为那些人无非就是收受贿赂,弹劾人罢了。
这种事情他在都察院虽然没见过,但是也听说过,算不上什么稀奇的事情。所以即便是对他有所打击,他也还是能够说出后面的话。
因为自己一心为公,不管那些人怎么样,自己问心无愧。
可是这些文书就不一样,在这上面清晰的写明了他们是怎么收受贿赂的,是怎么样诬陷熊廷弼。
赶走熊廷弼也不是为了什么辽东,也不是为了什么大明,更不是为了什么天下。
简简单单的就是为了银子,那是大明唯一一个适合捞银子的地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