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这一招实在是太阴损了,刘一璟看向了王国祯。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个王国祯有现在这个能耐,这是长本事了?
朱由校看着下面神情各异的臣子,强迫自己忍住别笑。
这些老家伙一个个的真的是都有自己的招数,而且对对方都是非常的了解,可以说是招招致命。
这一下轮到刘一璟难办了。
刚刚还是刘一璟占据上风,可是仅仅片刻功夫,攻守又反转了过来。
“不知诸位爱卿对此提议可有意见?”朱由校继续问道。
此时此刻自己就是一个工具人。人家说完了,自己必须问这么一句。
所以朱由校尽忠职守的问了。
这句话出来之后,工部侍郎赵南星第一个站了出来,直接说道:“臣以为此事可行。韩阁老资深望众,名声遍布朝野,一向公正严明,对于奸佞宵小之事,可以说是洞若观火。这个案子交给韩阁老审理,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臣赞同!”
要说现在谁最恨刘一璟,非赵南星莫属。
他上来就成了刘一璟的目标,被坑得很惨。现在有机会报复回去,他自然不会手下留情。所以这话赵南星说的掷地有声。
赵南星的话音刚落,站在一边的高攀龙也站了出来,同样掷地有声地说道:“陛下,臣以为此策甚好。由阁老主理此案,必然可以服众,平息朝廷内外的物议。毕竟韩阁老资深望重,朝野上下深感敬佩,同时深深宾服。”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38章 韩爌被坑(求月票!求订阅!)
赵南星站在大殿之中侃侃而谈,朱由校却有一些走神,或者说是神游天外。
倒不是因为朱由校不想听赵南星说话,也不是因为朱由校觉得他说话不好听,而是因为赵南星说的话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把事情都做在背后,现在朱由校彻底明白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不过朝堂上的交锋也的确很有意思,双方当然算得上是你来我往。
只不过对于朱由校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因为结果是已经注定了的事情。
东林党的意思很明显,如果把这一次的案子交给韩爌,那么他们自然不会再搞事情,让这件案子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审理。至于舆论方面,东林党他们也会想办法平息掉。
这也就是为什么高攀龙会说,韩爌是一个朝野宾服的人。
无论是朝中还是朝野外,韩爌审理出来的结果东林党那些人都是认的,不会再反悔耍赖。
这里面的潜台词朱由校当然听得出来,心里面也瞬间就明白了。
东林党还是相信韩爌的,知道韩爌不会落井下石,即便是他之前做了这样的事情。东林党他们相信在这一次的案子里面,韩爌会保住他们。
当然了,这里的他们并不是关在东厂大牢里的邹元标杨涟等人,而是指现在站在皇极殿里的这些人。
朱由校知道,这一次的事情只能是这样做了,所以他也没有什么兴趣听赵南星说话。
“是以,臣以为将此案交给韩阁老主审,实在是一件再合适不过的事情。”赵南星掷地有声的说道,随后躬身站到了一边。
在赵南星之后,又有不少人站出来赞同将这件事情交给韩爌来处理,其中甚至包括礼部尚书孙慎行。
可以说,东林党这一次算是孤注一掷了。
在这几个人说完话之后,朝堂上呈现了一面倒的趋势,所有人都赞成由韩爌处理此案,一副这个位置非韩爌莫属的架势。
朱由校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没有办法阻止了。
看刘一璟的那些人就知道了,到现在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不过朱由校还是决定问一问。至于问谁,除了内阁首辅大学士刘一璟之外,朱由校也没有其他想问的人了。
“阁老以为此策如何?”朱由校转头看着刘一璟,脸上带着询问的说道。他目光真诚,表情真挚,一副请教的模样。
到了这个时候,虽然心中很不愿意,甚至想要站出来和大家大吵一架,可是刘一璟知道如果自己这么做了,那么结果必然是众叛亲离。
所以这件事情绝对不能这么干,自己不但不能反对韩爌审理此案,而且还要支持,必须是绝对的支持!
于是刘一璟平复了下内心,轻轻舒了口气,笑着说道:“陛下,臣与韩爌相识多年,在内阁中又多有接触,深知其学识和才能。当今天下能出其右者不多,韩爌为人公正无私、嫉恶如仇且刚正不阿。如果说有谁能够审明此案,查清真相,那么非韩爌莫属。将此案交给他的确很合适。”
刘一璟说到最后一个字时,已然有些咬牙切齿,拳头攥得紧紧的。
朱由校点了点头,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朗声说道:“既然群臣都赞同,首辅也这么说,那么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吧。将此案交给韩爱卿来审理,可以从刑部和大理寺抽调人手,东厂那边朕也会交代下去。”
“如果有什么需要,韩爱卿可以找朕,朕会吩咐下去。爱卿要做的就是尽快查清楚此案,勿使朝野猜忌震动。”
“臣遵旨。”韩爌连忙行礼道,心中也略微松了一口气。
韩爌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看了一眼刘一璟,又看了一眼高攀龙和孙慎行,韩爌也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得到这个好处。
因为自己现在正处于双方的争取之中。无论自己倒向任何一方,都会影响这一次的争斗。
所以双方现在都不敢得罪自己,自己也可以趁机捞一些好处。
不过韩爌的内心还是清楚的,不能贪得无厌,同时心里边也要明白,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这一次的这个案子也是一个烫手山芋。
将案子给自己的东林党,以及看似支持自己的刘一璟,他们心里边是怎么想的,谁都不知道?
这个案子本身的问题就很严重,如果自己严查严办,东林党的人会怎么看自己?可以说自己就彻底没有了退路。
事后自己想收服一些东林党的人,基本上是已经没有可能了。
而刘一璟看似信任自己的背后,是不是想要挖断自己的所有后路?韩爌也不敢肯定。
刘一璟是不是已经洞悉了这一切?只是表现的有很委屈,事实上在等着自己走这条路?
事实上韩爌清楚,他猜得到刘一璟也清楚,那就是这一次的案子绝对不能再保东林党。
如果自己还像上次高攀龙他们一样,那么真的就没有办法收拾了,直接会把自己也牵连进去。
所以自己的选择余地并不多,东林党不会让自己有选择的余地,刘一璟也不会。
东林党将这个烫手山芋给自己,看似安了好心,实则说不定就是在等着和自己决裂,把责任全部推给自己,他们对其他人也有一个交代,这是很阴损的手段。
刘一璟则是在等待自己和东林党决裂,然后全面倒向他。
双方都在自己的身上较上了劲,一方看似对自己信任无比,另外一方看似委曲求全。但是这后面肯定都埋着别的心思,刘一璟肯定不害怕自己保下东林党。
因为他心里面清楚,自己不敢那么做。
韩爌心里边十分的委屈,双方都摆出了一副吃定自己的架势,显然知道自己没有选择,必然是严惩东林党,但是却不敢把事情做绝。
东林党借自己脱身,自己身背骂名,好处一点没捞到,以后还得靠着刘一璟。这简直就是里外不是人。
在憋屈的同时,韩爌看了一眼刘一璟,你这就是在逼我!
如果刚刚刘一璟反对,韩爌还能对他高看一眼,算是一个合格的合作伙伴。
现在你刘一璟居然搞这种事情?
你这是在嫌我死的不够快!
那就别怪我了!
此时韩爌的心里生出了一股冲动,那就是我可取而代之。
东林党这一次会被自己削弱,东林党肯定会打刘一璟,双方都在自己这里较劲,都有一种吃定自己的感觉,那么自己为什么不两头吃?
借着刘一璟吃掉东林党,再借着东林党吃掉刘一璟。如此一来,自己就能够成为最大的势力,甚至能够坐上内阁首辅的位置,到时候自己说了算。
如果想要达成这个目的,我只能依靠你一个人!想到这里,韩爌下了决心。
与此同时,又有一个人向前走了一步,躬身行礼道:“陛下,臣有本奏。”
说话的是刑部给事中赵春平,所有人的目光又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朱由校看了一眼赵春平,又看了一眼站在一旁不动声色的刘一璟,心里明白东林党这是打算乘胜追击了,也不知道刘一璟准备了什么反击手段,这可是一件大事情。
一旦这一次的案子牵连到刘一璟,别说他之前设想的那些事情了,连他的官职都不一定能保得住,搞不好命都没了。
不过此时看刘一璟的样子,似乎并没有担心的意思,显然是心里面有了把握。
朱由校可不觉得张春平的题本刘一璟不知道。
通过内阁的题本那么多,不可能瞒过他这个内阁首辅大学士。
显然刘一璟知道了,只是不动声色罢了。
看了一眼张春平,朱由校继续问道:“爱卿所言何事?”
张春平向前走了一步,开口说道:“臣弹劾前内阁首辅方从哲勾结后宫,善权弄政,勾结李灼弑杀先帝,谋反逆天!”
虽然这件事情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也算不得什么秘密,但依旧是有很多人不知道。
所以张春平的话,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无数人都转头看向了张春平。
这个人已经疯了吗?
如果说之前的斗争,虽然很激烈,但起码本质上一直算是党争。
可是现在张春平的爆料,使得现在的斗争有些变味了,这是要弄死人了!
如果这个罪名被确定,其他人不说,单单是方从哲搞不好就会被抄家灭族!
这是干绝户的事情,实在是太大了!
在这片刻,大殿上没有了声音,所有人都被震撼得喘不过气来了。
同样是在这个时候,依旧有人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高攀龙。
朱由校看了一眼高攀龙,这个人果然是不怕死,恐怕这一次也是报了必死的决心来的。
不过朱由校觉得自己还是不杀高攀龙比较好好,毕竟像他这样的人也不多了。
“不知高爱卿有何想说的?”朱由校看着高攀龙问道
高攀龙连忙说道:“陛下,此事坊间多有传闻,臣也曾有耳闻。只是事关内庭国体,又涉及到了先皇,臣一时之间也不敢妄言。虽然臣平日里多有查证,但是暂时没有收获。”
“原本臣想着查清楚一些事情之后,在对陛下据实以奏。谁想到今日便有人提了起来,于是臣有些话想说。坊间传闻甚多,实在是有损先帝盛名,也有损陛下清誉,所以臣请陛下下旨察查。”
“无论是否有这样的事情,全部都可以查一查。如果有这样的事情,那么朝廷查出一惊天大案,对外可震慑宵小,对内则可肃清后宫。对先帝有一个交代,对陛下则可使天下明白陛下仁孝之心!”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39章 化险为夷(第七更,求打赏!)
说到这里高攀龙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才继续说道:“所以臣请奏陛下,朝廷当选一贤良之臣,此人人品才能俱佳,方可担当此大任。臣请陛下准臣所奏。”
朱由校看了一眼高攀龙,开口说道:“事关重大,朕也要与诸位爱卿一起商量,万万不可独断专行。”
“高爱卿一片忠君爱国之心,不但朕知道,想必先帝也知道,所以高爱卿还是先听一听群臣的意见。”说着朱由校转头,目光在群臣的脸上一一扫过,开口问道:“不知诸位爱卿有何想法?”
事实上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放屁的事情。
先帝的确是死了,但却不是被方从哲谋害而死的。郑贵妃之所以给先帝送女人,原因也很简单,那是她害怕了,她害怕自己不明不白的就死在皇宫里。
当初她可没少对先帝不好,尤其是先帝和她儿子争太子之位的时候,她可没少干坏事。
后来先帝登基了,这个郑贵妃必然要巴结先帝的,不然她怎么死了估计别人都不知道。
送先帝那些女人,代表着郑贵妃的臣服,同时也代表着郑贵妃在讨好先帝。
女人是送过去了,可是谁能想到先帝竟然一股脑的就全收了。
先帝可能是这些年憋坏了,连续几天日夜笙歌,根本就停不下来,于是身体一下子就垮了。然后在治病的时候,吃了李可灼给的丹药,前后吃了两颗,直接就把自己给吃死了。
这里面或许有不通的地方,甚至真的有人下了药也说不定,但是事实绝对不会像张春平说的那样。
所以这件案子本身就是无中生有,将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弄到一起,把这件事说的看起来和真的一样。
只不过朝堂上相信此事的人却并不多,但是大家却都会把这件事情当成真的事情来说,这就是官场上一件非常非常奇怪的事情了。
有些事明明自己心里不相信,但是说出口却和真的有这么一件事似的。
在朱由校的问话之后,果然又有人站了出来,说的依然都是那些话,大意上与高攀龙差不多,甚至态度还缓和了不少,摆出了一副查查看架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可是这件事情是随便查查看的吗?
那可是先帝被杀!
一旦这件案子开始查,必然会血流成河、人头滚滚。到时候恐怕想收都收不住了!
有些人总想控制他控制不了的事情。朱由校很无奈。
看了一眼身侧的刘一璟,朱由校直接开口说道:“不知爱卿怎么看?”
听得朱由校的话,刘一璟顿时回过神来了。
刚刚的刘一璟就像一个庙里的泥塑菩萨,一副魂游天外的模样,似乎还沉迷在刚刚的失败中不能自拔。
现在刘一璟听了朱由校的问话,顿时就是一个机灵,随后开口说道:“臣以为此案的确该查,只是需要像刚刚一样,派遣一位老成持重的朝廷重臣去查。如此方不会坏事,也能够彻底查清此案的来龙去脉。”
朱由校看着刘一璟,心里面有些疑惑。
你刘一璟就这两下子了吗?
前面不是做的挺好的吗?怎么到了这个时候就什么都没有了?
如果剧情真的这样发展,那刘一璟就真的太让自己失望了。
不过朱由校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扶刘一璟一把。如果这个时候让刘一璟倒了,那事情就麻烦了。
朱由校实在是想不明白刘一璟在想什么。
这件事情摆明了就是东林党弄出来报复的,或者说是为了摆脱东林自身的危机,将刘一璟拉下水。
一旦开始查,刘一璟绝对跑不了,和他有关的人也都会受到牵连。
现在刘一璟居然摆出了一副无所谓的架势?居然还同意让查?
是,事关重大,如果不让查会受到别人的攻击,可是你也应该想一点别的办法,而不是这样就答应下来。
难道你刘一璟真的想等死了吗?
“爱卿是这么看的吗?”朱由校再次开口问道。
刘一璟依旧脸色丝毫不变,继续缓缓的说道:“回陛下,臣以为此事的确应该查一查,不过臣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这句话倒是让朱由校有些满意了。
这才对嘛!
你刘一璟怎么能认输呢?
还不到你认怂的时候,好好干才是王道。
事实上刘一璟也没有办法,他不是没有应对,也不是没有措施,只不过这个应对和措施由他来说不合适,他已经安排好了其他人来做这件事。
不过陛下再一次追问,态度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陛下不希望别人来替他老刘出头,而是要他自己顶在前面,那也就没得选择了。
虽然自己来说不合适,但是还是要说。当然也可以选择不说,那估计陛下就要教训自己了。
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档口,得罪了陛下,可真没有什么好下场。陛下都不用伸手推一把,只要袖手旁观,自己就完了。
所以刘一璟也顾不得很多了,直接开口说道:“臣以为,此事应该查一查消息的来源。事情本身要查,消息的来源也严查。”
“事关先帝,又牵扯了这么多人,尤其是牵扯到后宫,所以不得不慎重。臣以为应该好好查一查,以免有人借机兴风作浪。”刘一璟一脸严肃的说道,看起来一副忠心为国的模样。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爱卿说的有道理。”
“那爱卿以为该怎么查呢?”朱由校继续问道。
刘一璟也没有再瞒着,恭敬的直言道:“既然事情牵扯到了后宫,那么外臣自然是不方便的。臣子应该恪守为臣的本分,宫中的事不是臣子应该参与的。至于查案的人选,也应该由陛下来定。”
“至于宫外的消息,臣倒是以为可以让锦衣卫来查。锦衣卫对此比较擅长,应该会有所收获。至于是不是钦定为大案,先查过再说。如果确实有证据,那么自然是要严加惩处的。”
刘一璟说完这些话之后,躬身站到了一边。
朱由校赞赏的看了一眼刘一璟,老家伙果然不同凡响,就是一个老狐狸。
首先将事情拆成了两半,宫里一半宫外一半;其次他说得也很明白,宫里的事情外臣不能插手,甚至连查案的人选都不能够谏言。
他可是内阁首辅大学士,他都不能做的事情,其他人更不能做。这就等于给东林党埋了一个坑,不要在陛下宫里的事情上指手画脚。
同时刘一璟也是在讨好朱由校,表明自己是一个听话懂事的臣子。
至于宫外的事情,他提议直接让锦衣卫去查,断绝了东林党伸手的可能,一切皆由陛下说了算。你们想掌控?才不给你这个机会。
我没机会,我也不可能让你们有机会。
从当前的态势上来看,打击东林党还是首要,所以刘一璟暂时还是可以借到这个东风。
事情交给了锦衣卫,绝对比让东林党插手来得好。
因为刘一璟也知道,这个事落不到自己的人手上。
在张应道的事情上,刘一璟已经被坑了一次了,索性这一次就来个稳妥的。
至于最后面的说法,则是把事情大事给化小了。
在东林党的说法里面,这已经是一个谋逆大案了,别说调查了,直接下旨抓人定罪都是可以的。
刘一璟向后退了一步,将案子重新归到了调查上,可以说是以退为进。
这几招比划下来,虽然没有逆转局势,但是也基本上化险为夷,暂时不会有什么风险。
现在的事情成了这个样子,刘一璟相信会有人想办法,这个人就是方从哲。
方从哲虽然已经退下去了,但是门上党羽依旧不少,他们怎么可能会坐以待毙?
说不定他老刘还能趁机收了这些人。
虽然他们不一定愿意帮助方从哲,但是他们肯定不愿意被方从哲牵连,所以这些人必然会站出来保方从哲。
到时候自己只要在背后推一把,东林党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刘一璟的想法自然有人读不懂,此时孙慎行的脸色就变得非常难看。
目前的局势与他们原本的计划是不相符的,他们原本是要推孙承宗的,这是自己这边唯一一个能被陛下接受的人。
现在刘一璟这么一搞,自己这边再推出孙承宗怕是也不合适了。
外臣不能调查内宫,这话是刘一璟说的,但是针对的却是所有人。
在孙慎行的心里,他甚至都怀疑刘一璟和锦衣卫有了什么牵连。如果真的是如此的话,自己这边怕是要麻烦了。至于皇宫大内,魏忠贤会放过这个机会?
想到这里,孙慎行也倒吸了一口冷气。
刘一璟这招实在是太阴狠了,这么一搞,说不定事情最后会被查到自己这些人身上来。
孙慎行的脸色能好看都怪了。
看着下面各人不断交替闪烁的眼神,朱由校差点儿没笑出声。
这才对嘛!
就得这么斗才行!
踏踏实实安安稳稳的才不行!
自己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臣子,一团和气的朝堂自己不想要。
于是这一次朱由校根本就没问,直接就说道:“既然爱卿都这么说了,那就按照爱卿说的办。”
这是在给内阁首辅大学士面子,人家都开口了,作为皇帝自然要给尊重。
所以朱由校也没有去询问群臣的意见,直接就把这件事情给敲定下来了。
下面大部分人也不怎么觉得意外,但是脸色难看的却不少。
有的人则是有些迟疑,显然大家好像低估了这位内阁首辅大学是在陛下心中的重量。
如此看来,陛下还是很看重内阁首辅大学生刘一璟的。有些策略是不是可以调整一下?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40章 丈夫未可轻年少(求首订)
要知道朝堂上,虽然很多时候党派分明,但是更多的时候是犬牙交错。
各个党派基本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的时候今天是你,明天是我;来回乱跳的人也一大堆,加上还有一些墙头草摇曳,就更显得纷乱不堪了。
现在不少人都在选择站队,只不过站在哪一边还没有想好。有一些人还在想着该怎么脱离原来的队伍,然后加入新的队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