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怎么忍?
自己要是假装没有看到,东林党不见得会发出什么样的呐喊。
自己如果把他们逼急了,估计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千万不要高估他们的底线,大明朝的士大夫就没有底线。
看了一眼身边战战兢兢的陈洪,朱由校随手把题本扔在了龙书案上,脸上带着笑容的说道:“看把你吓得。”
“是,皇爷。奴婢胆小惯了。”说着陈洪还做了做擦汗的手势。
倒不是光有动作,他的额头上确实已经汗珠密布了,至于是跑的快热得出汗了,还是出的冷汗,他自己都不是很清楚。
对于陈洪的担心,朱由校也是知道的。
陈洪这其实就是害怕了。要知道这一次的东林党可不光把一些大臣牵扯进来,而且还把宫中的内侍都牵扯了进来。
大明的皇帝陛下在皇宫里面被杀了,这些内侍全都可疑。显然这一招就是用来反击魏忠贤的,搞不好他们就会拿这个事攻击魏忠贤。
同时,这里边还牵扯到了福王的母亲,也就是万历老爷爷最宠爱的那个贵妃——郑贵妃。
很多题本里边都说是郑贵妇谋害了泰昌帝。
毕竟当年有争储君的事情在,朝廷上下也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当年万历爷爷临死的时候留下了遗诏,想要册封郑贵妃为皇后。
对于自己的万历爷爷的事情,朱由校多少也是知道一些的。当然了,大部分都是前世了解的。
万历爷爷是张居正的学生,从小被张居正教导,也被张居正压制得够呛。
所以在他成年得到权力之后,直接就对张居正展开了报复。这个朱由校倒不会去评判对错。
但是自己对于张居正的改革主要是不认同的,因为局限性太大。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并没有起到摊丁入亩的作用,最终的压力还是压给了老百姓。
但是张居正重新拟定了天下的田亩,使得百姓的压力减少了,不少朝廷的收入增多了。这又是他做的好的地方。
张居正还推行了考成法,让朝廷对地方的官员做了一些控制。
张居正这个人的功过,朱由校就不评价了。万历爷爷干的那些事,朱由校也不想评价。
因为如果自己处在那个位置上,没准自己也就那么干了。
要知道万历爷爷打张居正,很多人都是说因为他小时候被张居正给压制的,或者说张居正是一个伪君子。
真相是什么样的,朱由校也不想去追究。
自己只是站在一个皇帝的角度去考虑,新皇登基,朝廷的大权却被别人把持着,这是一个新皇帝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只不过万历爷爷的做法欠妥,或者说经验不足,被人给忽悠了。张四维那些人通过倒张居正,揽下了大权。
这里边的考量其实很复杂,万历爷爷想要收回权力,张四伟等人想要拥有权力,双方一拍即合。
只不过后来的事情让所有人都没想到。张四维的家里接二连三的死人,最后连他自己也死了。
如果从阴谋论的角度来讲,这个事情是谁干的都不一定。他家的人也是不是真的如史书上记载的那么死的,这事也说不好。
当然了,这些和朱由校都没什么关系,只不过是现在的弑帝这件事情牵扯到了自己爷爷的宠妃。
在东林党的这些题本里,详细描述了郑贵妃对泰昌帝怀恨在心,因为泰昌帝没有尊崇遗诏封她为皇太后,于是她就起了谋杀泰昌帝的心思,给泰昌帝送上了美女,同时提供了各种媚药,让泰昌帝花天酒地。
在泰昌帝的身体垮了的同时,郑贵妇勾结宫里的宦官和宫外的李可灼,将一份有毒的药给泰昌帝吃,直接就把泰昌帝给吃死了。这就是一个弑君的阴谋。
在这些文官的猜想里边,剧情跌宕起伏牵连甚广,朝中有无数人牵扯其中。牵扯最大的就是原内阁首辅大学士方从哲。
东林党在题本里声称方从哲与郑贵妃相互勾结,谋害先帝。
方从哲想要独揽大权,在朝外勾结了一大批自己的人员。先帝洞悉了他的阴谋,所以提拔了东林党这些人,只不过没等先帝去查他,他就已经害了先帝。
整件事情说的还真像那么回事,朱由校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扶手。
宫中还有奸党,朝中还有奸臣,所以这件事情需要严查。东林党的这些题本里的大意就是如此。
朱由校冷笑连连,斜靠在卧榻上,微微的眯着眼睛,将所有的事情在自己的脑海里边过了一遍,最终还是不得不感叹,东林党不但胆子大,这手段玩的也是十分的高明。
这个案子如果要是翻腾起来,那死的就不一定是谁了。
整件事情可以说东林党谋算的都不错,甚至将自己这个皇帝都谋算了进去。
时至今日出了这样的事情,自己这个做儿子的总要做点什么事情,不可能对这件事情假装不知道。这就是东林党要做的事情。
他们要把朝堂上的水给搅浑,甚至把自己的后宫给弄乱,出手也很老辣,角度选的也很刁钻。
朱由校轻轻地站起了身子,面无表情地向大殿外走了出去,站在台阶上眺望着远方的天空。
别说,今天的天气还真的挺不错的,颇有几分云卷云舒的感觉,只不过朱由校的心情却没有刚刚那么美丽。
果然出了意外。
这党争,只要一开始,就没完没了。
即便是自己准备得再充分,人家也不会坐以待毙,反击起来的手段也足够犀利。
事情倒是变得有意思了。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27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从这一刻开始,朝中的局势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刘一璟那边开始对东林党下手了,这是朱由校没有想到的,却是他所喜闻乐见的。
除了这两股势力之外,东厂和锦衣卫那边也开始斗了起来。
魏忠贤和陈洪两个人之间也开始变得不好了起来。锦衣卫倒向了陈洪,魏忠贤和陈洪双方现在算得上势均力敌,只要自己不瞎搞,这种情况估计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在文官那边还有一股自己要扶持起来的势力,那就是心学的门人。
当然了,说是心学其实也不恰当,其实就是李贽的学说,或者说是自己改变过的李贽的学说。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主要是这个学说是自己改良后扶持起来的。
慢慢来吧!
现在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大幕也已经拉开了,这场争斗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具体有多长的朱由校也不知道。
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大家都按照自己的安排来做事,那么自然很快能够完成。
但是现实显然不是这个样子,东林党玩命反扑,而且出主意的这个人非常的阴狠要命。
刘一璟那边想要做收渔翁之利,想要在皇帝对东林党出手的时候捡一个便宜,在东林党虚弱的时候上去狠狠的踩了几脚。
这老狐狸的做派可以说尽显官场老辣风范。这让朱由校对刘一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在朱由校穿越前的意识里面,对于刘一璟的评价并不高。
原因也非常的简单,在治理这个国家上边,或者说在所有的政事军事上边,一点儿都没有看到刘一璟展现出什么超凡的能力,这一点从他的履历就能看得出来。
刘一璟这人就是一个典型的清流官出身,万历年间的进士,选了庶吉士,做的官也是像国子监祭酒礼部佐侍郎那样的,现在进入了内阁。
另外一个有这种观感的原因,就是后世的一些说法,那就是刘一璟的位置让的太轻易了。他直接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东林党的领袖叶向高,这就让很多人看不上他。
朱由校虽然没有看不上刘一璟,但是也没有对他高看一眼。甚至在准备打击东林党的时候,朱由校第一个想到的不是他这位内阁首辅大学士,而是已经被东林党收拾回老家的方从哲。
只不过这一次落井下石的事情反而让朱由校对刘一璟刮目相看了。
这老狐狸在这之前没有贸然出手,可见是个沉得住气的,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出手异常地果断,搞出来的事情也足够大,可以说下手稳准狠。无论是时机的选择还是事情的把握,都非常的恰到好处。
现在朱由校对刘一璟有一些期待了。
既然刘一璟愿意站到台前来,那就让他先顶上去吧!
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陈洪,朱由校面无表情的开口说道:“你去传朕的一道圣旨,去告诉内阁首辅大学士刘一璟,最近有不少人上书要彻查东林党一案,诬陷熊廷弼与勾结辽东李如祯一案,也有人想要一起查办,还说要并案处理。”
“朕想要知道百官是怎么想的,你指导内阁下一个条子,问问官员们的意见,然后让内阁汇总上来交给朕。”
陈洪连忙躬身答应道:“奴婢这就去。”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就向外面跑了出去。
朱由校转身走回了自己的卧榻,悠闲地吐了一口气,斜靠在了卧榻之上。
他脸上的表情也露出了几分闲适,整个人都安稳了不少,葛优瘫的确是非常的舒服啊。
现在事情反而好办了,自己的人没必要这么早站出来。
既然文官们愿意斗,那就让他们这些文官自己先打着,等他们什么时候打出一个结果再说。
其他的事情自己就不操心了,等着看好戏也就行了。这将是一场非常好的戏。
朝廷这些日子,局面可以用波谲云诡这四个字来形容。
各方人马可以说是粉墨登场,所有人都在演着自己的角色,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目不暇接,更多的则是让人不知所措。
此时的内阁里气压就非常的低。
无论是韩爌还是刘一璟,两个人的脸色都非常的难看。
最近搞出了一个方从哲,还上书弹劾郑贵妃,说朝廷内外有人结合起来组成了逆党,不但谋杀了先帝,还对当今陛下图谋不轨。
这种事情一出来就震撼了整个内阁。
韩爌和刘一璟压根不用去仔细了解,只要看看上题本的都是哪一些人,瞬间也就明白了是谁在背后搞鬼。
两个人的表情都不是很好看。
刘一璟直接说道:“这些人真的是太可恶了,这种话也是随便乱说的吗?这个案子也是能随便翻腾起来的吗?闹腾起来对大家谁有好处?当真是不要命的,全都不要命了!”
对于刘一璟的说法,韩爌就颇为不以为然。
现在发这样的脾气有什么用?
还不是因为你直接下了狠手?
你做初一,我就做十五,大家有来有往的也算不了什么大事情。
如此失态就有一些玩不起了。
不过韩爌也知道,刘一璟这是在害怕了
对于东林党有什么样的实力,两个人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
现在自己这边刚下了手,那边就来了如此强有力的反击,大有一种我不好,你也不能好的意思,搞出了一副玉石俱焚的架势。
这对两个人来说实在是有些吓着了
这都能搞出来的,可是谋逆大案,谁牵扯进去都不会有好下场,双方可以说已经较上了劲。
韩爌站起来身子,径直来到了刘一璟的身边,将茶壶拿起来给他倒了一杯茶,然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这才重新转回身,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坐到位子上之后,韩爌轻轻的抿了一口茶水,这才慢悠悠开口说道:“阁老,这世上的事情总是千头万绪,如果不想着做事,也就没有这么多烦恼了。可是既然要做事,那么这种烦恼就少不了。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说其他的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怎么解决这一次的事情。”
说着韩爌再一次喝了一口水,声音有些低沉的说道:“毕竟他们是不会再放过我们了。”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28章 说曹操曹操就到
这一次韩爌的话说得十分的直白,丝毫没有以前绕弯子的感觉,或许也是因为两个人的关系到位了的缘故。
毕竟在这一次的合作之后,两个人也算是同党了吧。
抬起头看着韩爌,刘一璟嘴角勾起了一抹嘲笑,冷声道:“他们原本就会放过我吗?除非我们听他们的,否则没有戏的。”
韩爌也没有反驳刘一璟的话,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当初自己很大程度上是被刘一璟逼着上了贼船,现在想下去自然是不可能了。
如果自己出去和高攀龙他们说,我是被逼的,他们会相信?
在这之前高攀龙他们都不相信自己,何况经历了这一次的事情以后?
所以这个想法直接就在韩爌的脑海里边取消了,无论如何这一次自己都要一条道走到黑了。
“你有什么好办法?”刘一璟略微平复了一下情绪,将面上表露的心思收回到肚子中,继而问道。
事实上关于这件事情的题本已经送到皇宫里面了,想来陛下也已经看过了。现在两个人在想办法怎么应付陛下接下来的反应。
虽然大家表面上说都不会揣摩皇帝的心思,但实际上所有人恨不得都想一眼看出皇帝的心思。
为此他们琢磨皇帝的逻辑行为,用来判断皇帝接下来会做什么。除此之外,他们还收买宫里的太监,来为自己打探消息。
这些文官们可以说想尽了一切办法来窥视皇帝的心思,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很多时候他们说的很多话其实也就只是表面上说说罢了,谁要是真的相信了,谁才是真的傻子。
现在韩爌和刘一璟两个人其实就是在揣摩皇帝的心思,只不过不好说出去罢了。
听了刘一璟的问题,韩爌的脸色也没什么变化,轻轻的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开口说道:“阁老,其实我们在这里说什么都是杞人忧天。我们要等的是陛下的意思。”
“这老夫又何尝不知道?”刘一璟有些无奈的说道。
刘一璟轻叹了一口气,半晌才说道:“咱们在宫里没有人啊!”
事实上刘一璟两个人谁都知道,皇宫大内有一个自己人对文官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基本上每一个内阁大学士在宫里边都会有交好的内侍用来及时传递消息。
东林党那边儿的能力更是没得说了,人家直接找上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抱上了宫里边最大的大腿。
其他人都不知道的消息,王安依旧能够在第一时间传出来。这是什么?
这就是命啊!
要知道情报有多么重要,哪怕即便是一样的通报,早一个时辰传出来与晚一个时辰传出来,那是真的不一样的。
“宫里面的公公,我们怕是交不到合适的人。”韩爌也有些迟疑的说道。
对于刘一璟想出来的事情,韩爌自然早就想到了。他对东林党的了解比刘一璟更深入,当然知道这么干会带来哪些好处。
只不过这种事情想做到不是一朝一夕一夕的。
如果这个公公不是和自己一条心的,很可能最后会出卖自己这边;如果这个公公能力要是不行的话,很有可能会办错事。
所以结交内侍一定要谨慎,而现在朝中的实权派太监有三个。
一个就是和东林党交好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
另外一个就是现在司礼监排名第一的秉笔太监,奉旨提提督东厂的魏忠贤。这位倒是位高权重,也深得陛下的宠幸。
但是刘一璟两人谁都没有往他的身上去琢磨。魏忠贤对付东林党的时候,可以说是心狠毒辣。
虽然刘一璟两人也踩了东林党一脚,但是情况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所有的时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如果两人联合了魏忠贤,他们的手下人肯定会有很多人背叛他们。这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所以两个人自然也不能考虑魏忠贤,那么也就只剩下一个人了。
在陛下身边伺候时间最长,司礼监秉笔太监陈洪。
这个人看起来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这个人在陛下面前很受宠,平日里基本上也不朝外面伸手。对于他的心思,谁也不知道。
“陈公公可以接触一下?”刘一璟抬起头,略微有些迟疑的问道。
对于刘一璟提起陈洪,韩爌倒是早就猜到了。
韩爌对陈洪这个人选没有什么意见,但是怎么接触陈洪却没什么想法。
看了一眼刘一璟,韩爌直接问道:“阁老可是有什么办法?”
“这种事情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刘一璟苦笑着说道:“无非是晓之以情,动之以利。”
韩爌轻轻地点了点头。倒也是这么回事儿,只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见到韩爌迟疑的模样,刘一璟笑着摆了摆手,开口说道:“其实也没有我们想得那么难。你仔细想一想,陈公公在宫里面可没有什么人和他互为援手。无论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还是的司礼监排名第一奉旨提督东厂的秉笔太监魏忠贤,这两个人在职位上都比他要高得多。”
“同时王安有东林党为外援;魏忠贤虽然没有外援,但是这些日子也开始收人了,不少人都跑过去投靠他。”
“而这位宫里面的陈公公,虽然很得到陛下的信任,但是毕竟势单力薄了一些。面对王安魏忠贤两人,陈洪陈公公的压力恐怕也很大。如果我们和他结交互为外援,想来他是会愿意的。”
看着刘一璟的样子,听着他笃定的语气,韩爌没有在说什么。
韩爌总觉得这一次的事情怕是不简单,也没有刘一璟说的那么容易。不过此时刘一璟正在兴头上,自己也没有办法说服他。
两个人在这件事情上算是达成了一致,准备先和陈洪接触一下。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有人进来报告了,说是司礼监的陈洪陈公公来了。
刘一璟两人顿时就是一愣。这难道就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
不过两个人也不敢耽误正事,陈洪跑到这里来,必然是有事情的,不然他也不会来。
很快刘一璟两个人就见到了陈洪。
见陈洪一脸严肃的样子,韩爌刘一璟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知道这一次事情怕是不小。
果然,陈洪拿出了一份圣旨。
见此,两个人就更诧异了。
要知道平日里陛下都是给口谕的,动用中旨的次数可不多。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29章 一份题本引爆了大明官场
宣读圣旨并没有用了太长的时间。
虽然这是一份中旨,但是在朝为官,也没有人敢轻易地拒绝中旨。
因为拒绝了这份中旨,代表着你拒绝了皇帝。这事没有人敢干,除非是实在头铁的人。
“两位大人,旨意呢,咱家已经传到了。咱家就先告辞了。”陈洪笑着说道,对着人两个人拱了拱手,随即转身向外走了出去。
刘一璟和韩爌二人也没挽留陈洪,有些话现在说并不合时宜。
等到陈洪走了,刘一璟和韩爌也坐了回去。
圣旨的内容并不多,也没有说什么太多的事情,对于两位朝廷大佬来说,理解起来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在这一份圣旨上,陛下看起来什么都没说,只是让自己这些人询问群臣的意见。
事实上陛下已经什么都说了,这是让自己询问群臣的意见吗?
这是让自己表态。说白了就是让自己这一方的臣子们表态,表态支持彻查东林党一案。
无论是东林党他们诬陷熊廷弼,还是勾结李如祯,亦或者是结党营私,总之全都要调查起来。
这些案子没有再查吗?
并不是的,这些案子一直都在查,东厂那边的魏忠贤就没停下来过。
那陛下为什么要逼自己这边表态呢?
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不可能让自己这些人白捡了便宜。
“看来陛下已经洞悉了我们的想法。”刘一璟面无表情地说道。
韩爌则是无所谓的摆了摆手,直接开口说道:“事情从一开始我们也没打算瞒住,即便是我们不去说,也会有人提醒陛下,预料之中的事情。只不过没想到他们为了反击,把事情搞得毫无底线。现在我们怕是没什么选择了。”
说起这个,韩爌心里面就发恨。
整件事情就是邹元标你们搞砸了,没有什么好说的。
如果不是当初你们不听我的,何至于落到今时今日的下场?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不乖乖的认输,还要搞出类似这样的事情。这样一来大家都麻烦了。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韩爌开口问道。
刘一璟轻轻的叹了口气,语气之中略微有些无奈的说道:“我们还有什么选择吗?”
听了刘一璟的话,韩爌顿时有些漠然。
自己的确没什么选择了,这也是陛下这么做的原因,他不需要墙头草和骑墙派,需要的是愿意冲在前面的人。
“那就让大家写题本吧!”韩爌一字一顿的说道。
这句话的字数虽然不多,但是对眼前这两个人来说却是重过千斤。
朝堂上的斗争一直都是合而不破,大家私底下你来我往,斗得你死我活,但是不到万不得已都会留有余地,在最后斗输的时候也好有转圜的余地。
自己之前让下面人写那些弹劾的题本,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一旦事情不可维持,那些人就是弃子,双方也会在弃子被对掉之后,达成某一种协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