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刘一璟之前愿意放弃这个位置,可是现在他还愿意放弃吗?
这一次的攻击这么剧烈,他老孙敢说就是刘一璟这个老狐狸在背后捣鬼。如果说不是有刘一憬在背后策划,他老孙就辞官。
别说是刘一璟,内阁的几位大学士怕是都出手了。即便是没有出手的人,也是站在一边看热闹,比如韩爌。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高攀龙还想推举叶向高坐上内阁首辅大学生的位置,简直就是在做梦!
事实上,孙慎行觉得自己比较合适。只不过他没有办法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更为关键的一点,在陛下那里边他过不去关。
如果真的要推举一个内阁大学士,那么要考虑的是如何让陛下同意,而不是选择一个最有利的人选。
最优的选择是陛下那边同意,对自己这边又最有利。
“我觉得孙承宗更合适一些。”孙慎行开口说道。
说完这句话之后,孙慎行就不再开口说话了,而是留给高攀龙一些反应的时间。他相信高攀龙能够想明白。
首先孙承宗就在北京城,所以只要孙承宗进了内阁,那么第一时间就能够发挥作用。
其次,孙承宗也算是东林党,虽然牵扯的不深,但是这些东西只要想让他牵扯的深,大家必然会将他牵扯到深处。
至于孙承宗在东林党的地位不够这个问题,这个也没有关系,只要自己这边给予他足够的支持就行了。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孙承宗是陛下的老师。
别的事情不说,单单是什么时候进宫都能见到陛下这一点,这就不是任何一个人能够比拟的。
提名孙承宗进入内阁,是会得到陛下的同意的。
从这三个角度来看,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
高攀龙的脸色有些难看。
他当然知道孙慎行提这个事情的原因,孙慎行和孙承宗的关系不错,并不像自己这边。自己是铁杆儿的东林党,而孙慎行和孙承宗都要差一些。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孙慎行想的居然是夺权?!
一旦举荐了孙承宗,那么这两个人联合起来,绝对会获得很大的权力。
关键是还有一个韩爌在一边虎视眈眈。
可是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19章 三江感言
非常感谢编辑虎牙小姐姐的照顾、主编锐利的厚爱、运营编辑组的看好,以及广大书友们长久以来的支持。
周周曾经写过好几本小说,全部毫无例外都扑街了,而且扑得特别惨。
(╯°□°)╯︵┻━┻
大概有一年左右吧,周周意志消沉,看着诸位好友起高楼,心中可谓是渴望又失落。(? ̄??? ̄??)
考虑了良久,正巧书架上有几十本历史类文献,从小我爹给我讲的历史也够多,于是周周想试试写历史小说。
成绩竟然出乎意料的好,第一次达成了收藏破千收成就!第一次达成了收藏破万收成就!
眼看着上三江了,周周内心惶恐,平生头一遭呢。
在此,感谢诸君多日来的照拂!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20章 掀起更大的浪
抬起头看了一眼孙慎行,高攀龙开口问道:“孙承宗的确比较合适,但是其他的事情怎么处理?总不能光是举荐他入内阁吧?”
看了一眼对面的高攀龙,孙慎行轻轻地捋了捋自己的胡子,面容严肃,压着嗓子才开口说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事情到了今时今日,非壮士断腕不可以解决。”
事实上,在孙慎行看来,如果高攀龙早早的就听韩爌的话,何至于有今日?
从案件爆发的最初开始,不要想着保护什么人,而是直接按照陛下的意思办,该惩罚谁惩罚谁,该处罚谁处罚谁。
陛下将交案件的审理权交给了三法司,其实就是对大家的一个考验。只不过在这一次的考验里面,所有人都让陛下失望罢了。
等到杨涟等人被抓进东厂,按照韩爌所说的,那个时候就应该壮士断腕。
结果大家并没有这么做,还在继续保护着杨涟他们。
结果局势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现在如果要断腕,那么必然就要采取更为激烈的手段了。
听到孙慎行这么说,高攀楼的脸上顿时出现了一抹喜色。
这是这么多天以来,他听到的最好听的一句话了。
而且通过他对孙慎行的了解,这不是一个说大话的人。之前自己那样说,也是在告诉孙慎行,你想要夺权没有问题,甚至想让我帮你也没有问题,但是有一点你要做到,那就是这一次的难关,你想渡过去可以,还得帮着我们也渡过去。
现在看来,孙慎行还真是有办法。
高攀龙不禁有些急切的开口说道:“该怎么办?”
孙慎行捋着胡子,笑着说道:“现在的局势非常困难,陛下已经不再相信我们了。邹元标和杨涟等人的案子,已经是铁证如山了,想要更改是不容易的。既然在这里没有办法破局,那我们就换一个办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插入,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高攀龙听的云里雾里的,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所以我们该怎么做?”
“其实也很简单。再说他们结党营私的时候,有一条很重要的罪名,那就是他们私纵方从哲。为了调查这件事情,锦衣卫已经将方方从哲带进京了。陛下要做的事情已经很清楚了,陛下他有意重查红丸案。”孙慎行面无表情的说道。
听了孙慎行的话,高攀龙的眼睛一亮,颇有茅塞顿开的感觉,略微有些兴奋地说道:“从这里入手?”
孙慎行点了点头,不等高攀龙催促,随即开口说道:“现在对方站在高处指责我们,这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要把他们都拉下水,这样一来水就浑了。水浑了之后,很多事情就好办了,浑水摸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可以让人上题本弹劾方从哲、弹劾李可灼,罪名一定要大,说他们勾结后宫,谋逆弑君。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朝中的很多消息都会被压下来,那些想要针对我们的人也就掀不起什么浪花了。用一件更大的事情把现在的事情压下去,这是最好的办法。”
“同时也有意无意的把涉嫌案子牵连到几位内阁大学士的身上,尤其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刘一璟。如此一来,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就没有心思在针对我们,他们得先把自己身上的事情解释清楚再说吧。”
“比起我们结党营私的罪名,他们弑君的罪名更大。另外就是这一次的事情,一定要把后宫也牵扯进来。郑贵妃不是还活着吗?用她来说事,就是她勾结外臣弑君。”
高攀龙看了一眼孙慎行,他从始至终都没有发现,这个孙慎行居然这么狠!
一旦这个案子被掀起来,那会有多少人被搅进来?
他甚至还要把手伸到后宫里面?
这简直就是在玩火。一旦玩不好,那就是引火烧身,直接完成了自焚。
可是孙慎行却不在意,他觉得自己的计划一定能成功。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次主要的事情不是什么案子,而是新皇帝登基后,朝中所有人事的排位,尤其是重要位置的重新排位。
有的人要上去,有的人要下来。
但是现在有很多人不识时务,他们不但不想自己下来,还想提拔自己的党羽,把党羽全部都推上去。
东林党之所以会成为众矢之的、会成为出头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所有的人当中,东林党把这件事情干的最大。
虽然陛下在收拾东林党,但事实上内阁的那些人,陛下也不会放过,只不过还没有到收拾他们的时候。
自己现在把这些人拉下战场,陛下必然会同意,同时也会借机收拾他们。
这样一来,孙慎行就为自己赢得了喘息之机。
同时也让陛下知道,我们是有用的,我们也愿意听你的话干活。
如此一来,自己就有了生存的余地,陛下必然不会死追不放。事情到了最后,必然是双方各有损失,但是能够达成平衡。
至于把手伸向后宫,那就是给陛下一个整肃后宫的机会,看看陛下是不是有这个意思。
如果陛下有这个意思,那么他必然会抓住这个机会;如果陛下没有这个意思,那么也无所谓。
见高攀龙看着自己不说话,孙慎行开口继续说道:“一旦事情闹了起来,朝中就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这件事情。至少也要审清楚问明白,为一些人洗刷冤屈。”
“到时候我们就力推孙承宗。孙承宗是陛下的老师,深得陛下的信任,得到这个位置必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在整个案件的审理上,要从严从重。无论是我们的人,还是其他人,只要有所牵连,全部从严从重的处理掉,为孙承宗树立了一个刚正不阿、不偏不倚的形象。”
“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的人在里面,他们的人在上面看热闹。只要把他们拉进来,哪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情。”
“如果不把他们拉进来,那么就是杀多少都是我们自己的,到最后只能是我们被杀死。只有让他们也感觉到肉疼,他们才会老实。”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21章 王化贞的供词
对于孙慎行的狠辣,高攀龙再一次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知道自己之前小看了孙慎行,心中顿时感觉有些无奈。
在东林党之中,要论谋略,最好的是叶向高,只是可惜叶向高如今不在这里。
而孙慎行和韩爌虽然也有谋略,可这两个人都不是真心实意的站在自己这一边。这就有些难办了。不过到了现在这种地步,自己也没得选了。
事实上,对于孙慎行来说,他更了解高攀龙等人。如果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高攀龙是绝对不会听他老孙的。
所以在这之前,他基本上不发表什么看法,也不出什么主意,任由他们自个儿折腾吧。
等真的到用自己的时候,他们才会服软才会听自己的。
如果他们真的愿意听话,这次开始的时候就听韩爌的了。如果从一开始就听从韩爌的做法,怎么会搞到今天这个地步?
不过这样也好,从现在开始他们就会知道他老孙的重要性。
“那一切都按照大人说的办。”高攀龙虽然心里边有些不舒服,但是也没有办法,直接开口应了下来。
到了今时今日,没得选了。
在同一时间,东厂的大牢里面。
魏忠贤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手中挥舞的一份供词。
他终于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杨涟和邹元标都是硬骨头,这是魏忠贤没有想到的。
以前魏忠贤也不是没有审问过这些东林党人,往往是表面上色厉内荏,但实际上没什么能耐。
这一次倒是让他吃了一惊。
自己对杨涟一顿好打,用了一些狠辣的手段,但是依旧没有什么用,对方还是不招供。
杨涟被打到没有力气了就算了,只要有力气了就咒骂魏忠贤。
魏忠贤在生气之余,也被深深地震撼了。
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硬骨头的人!
只不过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硬骨头,辽东巡抚袁应泰虽然也什么都不说,但是有一个人终于还是开口了。
这个人就是广宁巡抚王化贞。
王化贞被打得受不了了,开口供述了东林党在辽东贪污军饷的事。
他招出自个儿与李如祯勾结的事情是真的,而朝廷也的确是有一些问题,朝廷的问题就是贪污钱粮军饷。
除此之外,很多东西从京城的库房里出来之后,根本都不会运走,直接就会消失。真正到了辽东的东西,能剩下六成就不错了,剩下的全都没有了。
除了这些东西之外,工部生产的劣质火铳一样是大臣们捞钱的地方。边关的将士并不敢使用朝廷生产的火铳,因为火铳会炸膛。
甚至连火炮都一样,竟然也会炸膛。往往还没得用来杀敌,先把大明士兵炸死了。
可见偷工减料之严重,这是兵部捞钱的方法。
总之一个辽东就像一顿丰盛的晚餐一样,所有人都在里边伸手。
边关的将领也一样,有李如祯做主,东西到了地方之后,他们还要先盘剥一层。真正到了士卒手里面的东西,剩下三分之一都不到。可以说从上到下都在物资里伸手捞钱。
至于这些物资的去向,战败的时候多报一点战损就可以了,还能向朝廷再多要一些。
一个辽东,吏部靠的升官赚钱,无论是辽东的官员想调出来还是有人想升官,亦或者是被弹劾了,想摆平事情,这都是吏部出手的,收钱的是他们。
户部就更简单了,直接调拨出去的物资就克扣掉了,钱财也一样,甚至粮食也克扣。
至于兵部,军械的制造这一部分钱都被他们贪掉了,各种质量低劣不合格的军械物资出现在边疆。甚至有的连士兵的衣服都穿不上,衣不蔽体的像难民。
其他的各部衙门,虽然没有直接发财的手段,但是基本上每年也会收到一部分孝敬,冬天有碳敬,夏天有冰敬。
都察院的御史们则是收钱弹劾人,甚至还能够收到一些钱财的贿赂,让他们不要弹劾人。
总之所有人都在朝着这个锅里边伸手,无数的钱财就被他们这样瓜分掉了。
根据王化祯的供述,先帝登基之后,曾经拨发了200万两内库银子。
这200万两银子,100万两是给辽东用来犒劳辽东边防将士,另外100万两则是给其他地方的。
给其他地方的银子王化贞并不知道,但是给辽东的100万两银子,从京城出去时就只剩下75万两了。
到了辽东之后,各级官员和将领分润了40万了。剩下的35万,才算赏赐到士卒的手里边。
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只有那些将领的亲信,也就是他们的亲兵才能够拿的到。
每一次朝廷拨款,或者说每一次陛下从内库里边拿出来的银子,对于官员们来说都是一场饕餮盛宴。
虽然不知道其他的地方是什么情况,但是在王化贞看来,基本上也就是大同小异。
看着手中的这一份供词,魏忠贤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
这是什么?
这就是罪证!
他们即便是不承认,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必须要搞他们一家伙。
同时魏忠贤心里边火热。因为这些东西代表着的是不光是权力,而且还有钱财。
一旦这一次的案子被掀起来,那么就会有无数人被查。首当其冲的就是工部侍郎赵南星。
只要把他们牵连进来,那六部衙门之中就会倒下一大帮人,都察院也是如此。
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在里面插一手。
最为关键的一点,如果承办这些人的事情将来交给自己做,那么自己能从里边捞多少好处?
这可都是钱!权和钱自己都要!
想到这里,魏忠贤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
“给咱家准备车。”转头看了一眼孙云鹤,魏忠贤大笑着说道。
自己的手中只要有了这一份口供,其他的几个人招不招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有了这一份口供,自己就可以在李如祯那边得到证实。
只不过现在不能审问,要先去请教陛下。
“是,公公。卑职这就去准备。”孙云鹤答应了一声,连忙转身出去准备马车了。
他现在也兴奋不已,自从自己家的公公上任以来,东厂声势一日胜过一日。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22章 锦衣卫,出发!
这一次又搞出了这么大一个案子,东厂上下绝对会享受到无数的好处。跟着自己家的魏公公干,那必然能够前途无量。
无论是孙云鹤,还是东厂上下的其他人,此刻全部都是干劲十足。
在魏忠贤入宫的同时,锦衣卫从北镇抚司里边蜂拥而出。
带队的不是别人,正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
此时的骆思恭身上穿着锦衣卫的制式飞鱼服,腰间配着把绣春刀。
虽然他还有其他的官服,但是此时此刻,他就是想穿着飞衣服。
看着站在自己周围的锦衣卫,骆思恭脸上前所未有的严肃。
事实上,他的心里面有一些担心,但是更多的则是兴奋。
多少年了?锦衣卫多少年没有这样子做事了?
终于,
在自己的手上,
就在此时、就在此刻,
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出发!
骆思恭迈步走向自己的马车。
周围所有人的呼吸声都非常轻,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所有的锦衣卫手都按在刀把上,他们目视着骆思恭,脸上带着兴奋和期待,
锦衣卫从今时今日开始,不再是以前的锦衣卫了。
上了车,骆思恭轻轻地撩起了马车的窗帘,开口吩咐道:“出发。”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面无表情的放下了窗帘。
马车缓缓的启动,整队的锦衣卫四散而出。
街道上瞬间就乱了起来,无数的百姓纷纷躲开,锦衣卫实在是太吓人了。
锦衣卫如此大规模的出动,显然是要做大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敢阻拦在前面?
一时间整条街上鸡飞狗跳,越发衬托出了锦衣卫的嚣张与跋扈。
骆思恭挑着窗帘儿看向车外,脸上的表情慢慢变得玩味了起来。
这才是锦衣卫应该有的样子。
无论走到哪里,神鬼退让。
大队人马停到了一家客栈的前面,锦衣卫整队人马快速地将整间客栈围了起来。
骆思恭被人扶着从马车上走了下来,面无表情的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客栈。
这家客栈叫做兴盛酒家。
骆思恭面无表情的扫了一眼周围的人。
虽然他们躲得很远,但是依旧在那里看热闹。
骆思恭对这些也不管不问,这里面虽然有人是看热闹的,但是更多的人则是打探消息的。
对他们来说,锦衣卫如此大规模的出动,连自己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都出来了,必然是有大事情。现在的京城处于敏感期,自己的锦衣卫和魏忠贤的东厂都是处在风口浪尖上的衙门。
现在锦衣卫竟然有了动作,而且还是大动作,这必然会引起所有人的关注,尤其是那些牵扯到这一次大案里面的人。所以有人在这里打探消息也就不足为怪了。
骆思恭轻轻的抖了抖自己的抖风,看似漫不经心的吩咐道:“将整个客栈围起来,一个人都不许放走。”
话音刚落,除了把守的锦衣卫外,剩余的人马呼啦一下子冲进了客栈。
瞬间,整个客栈鸡飞狗跳。
“锦衣卫办差,闲杂人等,速速退避!”
原本正在吃酒的客人们,被锦衣卫拎着衣领一个个核对过去,与案子无关的都被放走了,剩下在名单上的人,则被绑了手押了起来。
“掌柜的,掌柜的,不好了!”一个伙计从锦衣卫踏入门槛的那一刻起就奔向了后院。
客栈的掌柜听到伙计的呼喊声,急急忙忙的从后院跑了出来,脸上全都是焦急的神色。
见到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冲了进来,掌柜连忙迎上去,卑微的躬着身子,谄媚地央求道:“诸位,诸位,诸位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本店一向是合法经营,平日里一位孝敬也没有少过。在下和城南千户李柏儒是有一些交情的。”
兴盛酒家客栈的掌柜名叫廖元,是一个50多岁的男子,身材有些清瘦,留着一抹八字胡,眼睛比较圆润,整个人看起来透着一股精明。
见到锦衣卫如狼似虎的冲了进来,他知道自己需要抬出一个有实力的人物。
如果是其他衙门的人,他抬出身后的靠山或许有用。但是锦衣卫衙门他们是不一样的,这些人非常的肆无忌惮。
原因也非常简单,锦衣卫不受任何人节制,也不受任何人管辖。
你管不到我,我自然不用给你面子。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你既然管不到我,你是再大的官,我都可以不搭理你。
所以廖元直接抬出了锦衣卫的城南千户。
自己的客栈就是在城南,在这里自然是要交钱的,该打点的都要打点。
锦衣卫的千户自然也是需要打点的,虽然自己和他的交情并不深厚,但是城南的这些商铺每年都送钱给他,每个月还得有份例,这些钱数可不少。
我们把钱都交了上去,你自然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我们。如果这一次的事情城南千户不出手,那么以后他也就不用想着收钱了。
冲进来的锦衣卫是一个百户,听到掌柜的话,心里边瞬间明悟。
他们虽然是在北镇抚司当差,可是下面的事情他们也清楚的,因为每年他们也会从里边分到钱。
看了一眼掌柜的,回头偷偷看了一眼,这位百户连忙低声说道:“不是来找你们麻烦的,我们是来抓几个人。其他的你就不要问了,我们指挥使在后边。”
说完这句话之后,百户瞬间站直了身子,看着掌柜的廖元,大声呵斥道:“哪来那么多废话?锦衣卫办差,快快给我让开!”
廖元既然已经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也知道对方不是来找自己麻烦的,心也就放下了。至于对方是来抓人的,这就不是自己能够干涉和管的事情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