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有了资金和实力之后,他们会把这样的会馆建得全国都是,主要的大城市都会有他们的会馆。
会馆除了为商人提供方便之外,也会为读书人提供方便;负责联系在外地的本地人,大家抱团相互取暖,甚至很多官员也会被他们拉拢;彼此之间做生意也可以相互沟通。
如果在一个会馆当中,你做生意坑了同乡,那你的名声就真的臭大街了,不会有人再和你做生意。
你想要去外地做生意,人家也会联系你家乡所在的会馆,来拿你的消息。如果没有你家乡所在的会馆担保,你的生意可以说得上是寸步难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会馆和商帮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
徽州会馆,是大明数一数二的会馆;徽州商帮,也是大明非常非常排名靠前的商帮。比他们更强大的人也有,但是不多。
原本晋商底子厚,只不过前些年在张家口折了一大半,这些年扬州这边又被徽商打压得厉害,所以现在的声势已经大大不如以前了。
随着盐的生意,徽州商帮就更加地强大了。
而除了本地的徽州人之外,这里还有一些其他做食盐生意的人,比如山阳的叶家。
山阳的叶家,崛起的年头并不是很成功,但是实力很雄厚。
原因也很简单,山阳的叶家祖上出了一个户部尚书。
原本户部尚书并不是什么太大的官,毕竟在这天下,内阁大学士有多少?如果每一个大官家里面都想弄那么大个生意,这天下也没那么多生意给他们。
但是叶家不一样,人家是山阳人,也就是后来的淮安,漕运总督衙门的驻地,可见山阳的地理位置有多么的重要。
叶家祖上是南宋宰相叶衡。也是叶淇在户部尚书的时候,成功地劝说了弘治皇帝,将朝廷的纳粮开中改为了纳银开中。
结果就导致了徽商携着在两淮的地理为优势。瞬间就崛起了;而叶家在淮安这个地方,也趁势做大,成为了非常有名的盐商。
当然了,叶家比起韩家来,还差一些。不过叶家也有自己的优势,人家就在淮安,漕运总督的老窝,在那里深入经营着。虽然官员总是换,但是人家叶家不换。
当年叶淇做的改革,表面上看是为了朝廷,可实际上,当时所有的盐商都在里面出了力,甚至有人去贿赂当时张皇后的哥哥寿宁侯张鹤龄。
那个时候,纳银开中已经成了所有盐商的利益根本,大家都在推动这件事情,也确确实实把这件事情做到了。
叶淇主持了改革,人家的地位现在很高,在官场上的名声很好。
毕竟得了好处总要给人宣传一下,甚至连当时的弘治皇帝也是勤政爱民的仁君。
只不过在朱由校看来,弘治皇帝干得还不如嘉靖皇帝。就弘治皇帝这个盐政的改革,直接就是一个大坑啊,到现在自己都没爬出来。
此时的徽州会馆里面,叶家的叶池坐在这里,百无聊赖的把玩着手指,仿佛手指上有什么特别好玩的东西。
这让周围的人不满地皱了皱眉头。
不过大家对叶池也得罪不起,人家握着漕运,这要是给你找点麻烦,你哭都没地方哭。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也只能是听之任之。何况这一次把叶池找过来,还想到要借他的力量。
在主位上,曹家的家主曹邦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目光缓缓地从众人的脸上扫过。
此时,曹邦很担心,甚至都谈得上非常害怕。
与很多盐商的感觉一样,他也十分心惊胆战。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529章 猛拍皇帝马屁
这种事情也怪不得他们不心慌,实在是有些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毕竟在眼前这样的情况下,大家的情况都不怎么好。现在韩家已经倒台了,整个扬州城都封上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跑都跑不了。何况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能去哪里?
曹邦深深地看了一眼叶池,脸上露出了沉思的表情。
在场的人当中,如果说谁不是那么害怕的话,恐怕也就是叶池了。除了他之外没有其他人。
如果是在张家口之前发生今天的事情,大家的心里面可能还有点底气;可是张家口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这里的底气就真的没有了。
原因也很简单,当初皇帝去张家口的时候,直接对张家口完成了清扫。
当初多少商人被牵连?多少人直接就被抓起来?多少人被砍了脑袋?
在这个时候,如果皇帝在扬州搞这么一次,那所有人都完了。
“叶池,你是不是知道点什么?”曹邦看着叶池,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曹邦的目光就没有离开叶池,紧紧地盯着他,希望从他的脸上能够看出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这个时候,一点点蛛丝马迹都很重要。
听了这话之后,原本喧哗的屋子里面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原本这还没有到议事的时候,可是现在这个时候,大家的精神都很紧张,听到这样的话,自然就全都关注了过来。
所有人都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消息,他们是做生意的,心里面很清楚消息代表着什么。
叶池这个时候也不把玩手指了,抬起头看了一眼曹邦,笑着说道:“这扬州城可是你们的地盘。咱们在扬州可没有多少人手,这事情你问我也是白问。如果说知道点什么,那是你们知道,而不是我。”
说完,叶池直接靠在椅子上,没有再说话的意思了。
事实上,叶池的心里面很清楚,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总结起来就一件事,皇帝来扬州了。
比起在场的这些盐商,叶池有自己的渠道。还有一件事情,他比这些盐商清楚。
虽然大家都培养人手,虽然大家也都让自己的人做官,可是在很多事情上,有些人就没有叶池这样的见识。
毕竟叶池的家里面就有人做官,与眼前的这些人不一样;这些人就知道捞钱,就知道给人送钱。
真真正正论到政治智慧,他们这些人差远了。
但是叶池就不一样,他不但有消息渠道,而且还有这方面的想法和智慧。
当年皇帝在张家口搞出来的事情,所有人都觉得是张家口爆发了通敌走私的案子。可叶池却不这么看,他只清楚的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皇帝在找钱。
当今皇帝的年龄虽然不大,但是自从登基之后,可以说是励精图治,一方面清扫朝堂加强实力,提拔人手;另外一方面整训军队,培养天子亲军、提拔锦衣卫和东厂,分化朝堂、掌控势力。
一看就知道这位皇帝的野心非常大,历史上的中兴明主基本上都是这么干的。
看看当年的汉武帝,面对的压力大多了,但是也逐一化解。当今皇帝所做的事情何其相像?
培养天子亲军、提拔喜欢的将领,同时利用忠心的文官,在思想上推出自己的思想,这些东西都是很切实的东西。
当年汉武帝不也是推出了儒家用来打黄老吗?
当时朝堂上做主的都是黄老的人,而儒家有了皇帝的扶持之后,开始打压朝堂上的人。这样就形成了分而治之的局面,皇帝就可以居中调停。
当今皇帝也是一样,登基之初就提出了四民平等,抬了一把心学,甚至抬的还是心学一脉之中比较偏激的人;重用了当时还不被人看好的徐光启,开始打理学,把朝堂上的东林党一扫而空,而且还留下了韩爌来安抚人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就彻底掌控了朝局。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这就是第一步。
在掌控了朝局之后,便是对外战争。于是皇帝清扫了张家口,在辽东打了一仗,拿回了铁岭和清河,还占据了建宁三卫。
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人分析出来了,皇帝还会有大动作。
叶池也知道。
只不过大家都醉生梦死,没有人往过看而已。
但是叶家的人不一样,他们沟通南北、见识不凡,比这些只知道花钱的盐商知道得多,而且在官场上的人手也多,家里面的人也有官场上的支持,所以叶家看得更透彻。
接下来几年,皇帝停下来了,可那是停下来了吗?
那不是皇帝在积蓄力量?
自从皇帝从京城出发开始,叶池判断出来,皇帝要南下了,皇帝要动手了。
北边已经清扫完毕,张家口没了威胁,那里现在为皇帝提供源源不断的金钱。
建奴那边上一仗被打残了,蒙古诸部也不敢闹腾,这两年他们倒是打了几次,但因为有大明的存在,全都无疾而终。
而现在皇帝到南边了,这不和上次去张家口一样吗?
南边有什么人值得皇帝惦记?
在叶池看来,有两种人。
一种就是他们这些做盐的,这些人太有钱了,而且太肆无忌惮了,皇帝收拾他们理所应当;另外一种人就是那些搞海外贸易。
叶池今天到这里来,与其说是参加会议,不如说是做切割的。
曹邦深深地看了一眼叶池,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虽然不知道叶池在想什么,但是曹邦总觉得没什么好事。不过看叶池的样子也是不打算说了,想从他的嘴里面问出什么来也是不可能了。
曹邦说道:“开始吧。还有人没有到,想来也是不能来了,那咱们就商议一下吧。”
目光从众人的脸上扫过,曹邦继续说道:“现在的事情关乎到了大家,所以我们要团结一心。如果谁有什么消息的话,请说出来,这个时候就不要吝啬了。”
众人把目光都落到了叶池的身上。
显然刚刚曹邦的动作,让大家产生了某种想法。
叶池一皱眉头,他的确是来翻脸的,但是没想到这么快。
曹邦的确给他吸引了不少目光,不过叶池也知道,这个时候如果再不翻脸就完了。反正机会已经到手上了,那就索性痛快一点。
叶池看着所有人,站起来身子缓缓地说道:“你们也不用看我,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来这里只是想和你们说一件事情,那就是这次的事情我们叶家不会参与,也不会管。”
“我们是大明的子民,做生意无可厚非。但既然是大明的子民,那么就不能违反大明的律法。安心经商,本本分分做人,这才是我们该做的事情。”
“韩家的事情,你们人心惶惶。你们是在害怕吗?你们害怕什么?”
“只要我们遵纪守法,当今皇帝英明无比,自然不会冤枉我们,也不会让我们倾家荡产、死无葬身之地。”
“我相信朝廷、相信陛下,韩家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好辩解的。勾结官员、贿赂官员,行那些不法之事,甚至贩卖私盐,韩家的人落得这个下场,没什么好说的。”
叶池对着众人抱了抱拳说道:“诸位,我言尽于此。今天到这里来,就是告诉大家,我不会和你们一起做什么,你们也不要牵扯上我。”
“今天这种聚会实在是有些不伦不类,原本大家在一起喝茶聊天,交流一下生意上的心得。”
“你们现在要做什么?聚众对抗朝廷?这样的事情我不会做,我们叶家忠于朝廷、忠于陛下,怎么会做这样忘恩负义的事情?”
“诸位,告辞了。”
说完,叶池抱了抱拳,转身就向外面走。
屋子里面瞬间就安静下来了,所有人都用古怪的目光看着叶池。
这家伙是怎么了?难道是吃错药了吗?这个时候说什么乱七八糟的话?
曹邦的瞳孔微缩,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这个姓叶的果然知道一点什么,但他就什么都不说。
不过曹邦已经听出了一些意思,刚刚叶池的话里面很多次都提到了皇帝,为什么呢?
作为一个精明的生意人,曹邦知道,拍马屁这种事情要当着人的面拍才行,不然的话人家也不知道你这马屁就拍在马腿上了;如果人家不知道的话,也要想办法让人家知道。
叶池在这里大拍皇帝的马屁,那就说明,这样能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也就是说,皇帝已经到了扬州。
这个想法产生了之后,曹邦瞬间猝然而起。
他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叶池如果能够让皇帝知道他今天在这里说的话,那么就证明在这里有皇帝的人。
曹邦猝然而惊,这种可能有吗?
答案是有,而且非常有可能。
这里虽然都是徽州的商人,可是谁知道背后是什么人?也没人知道私底下有没有人投靠着朝廷。
今天在这里的人,不一定都靠得住。
想想无孔不入的锦衣卫,曹邦觉得有一股凉气从身体里开始直冲天灵盖。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530章 直接抄家
想到种种可能之后,曹邦的脸色瞬间就变得很难看,心惊胆战的,整个人都不好了。
同时他暗自决定了一件事情,不能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了。无论事情的真相如何,自己现在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做任何的决定都是愚蠢的。
本来今天曹邦把这些人找来,就是想看看他们手上有没有什么消息。
事实上,曹邦一直盯着的都是姓叶的那个家伙。现在姓叶的那个家伙跑了,已经找不到人可以了解什么情况。
曹邦直接站起来身子,面色平静的说道:“我觉得叶池刚刚说的有道理。”
说完,他拔腿准备离开。
原本他不想再说什么的,但是迈腿的时候,突然间心中有了一个想法,这个时候如果自己要是不说点什么的话,恐怕不太合适。
于是曹邦对着窗外的蓝天拱手说道:“当今陛下英明神武,自从登基以来,百姓安居乐业,大明中兴盛世已经显现。我等身为大明的子民,自然应当拥护陛下、拥护朝廷,不能够做什么忘恩负义的事情,更不可能做对不起朝廷、对不起陛下的事情。”
“韩家这一次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你们都要引以为戒。我今天把你们叫过来,就是为了告诉你们,如果你们做了什么不法的事情,赶快去衙门自首,不要想着对抗朝廷、对抗陛下。”
说完,曹邦鼓着腮帮子,一甩袖子,迈步走了。
在场的人全都是一脸懵逼,半天没反应过来,都没有人说话。
谁也没搞明白这两个大佬究竟要干什么?
叶池先说了那么一堆云山雾罩的话,然后脚底抹油一溜烟的就跑了;现在曹邦也来这么一手?
不过虽然这些人反应是慢了点,但是不代表他们智商低。在场的这些人可都是商人,他们的嗅觉可是非常灵敏的。
如果说叶池干的事情让他们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曹邦的所作所为就让他们嗅到了不好的味道。
虽然缺少信息,不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他们知道不是什么好事情。韩家现在已经完了,现在大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应该是有关系的各自去找关系。
至于说曹邦说的话,那就当做没听见好了。
如果这要是治罪的话,也是曹邦叶池这些人先被治罪。那些大户人家干的那些事情,可不是咱们这些小户人家能够比得了的。大户人家都不去衙门,还让自己这些人去?
谁听了要是真去了,谁才是傻子。
众人一哄而散。
有人随着人群就往外走,其中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脸色很难看。只不过与其他的人不同,他是真的心里面很难过,却没有多么的害怕。
因为他本身就是内务府的人,同时还带了一个锦衣卫的人过来。两人到这里来就是相互打探情报的。
结果什么都还没干呢,进来就听了一顿马屁,然后所有人都跑了?
谁都知道这些马屁拍得是有多么的虚假,可是这种消息传出去之后,自然会让人琢磨不透。这对内务府这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情,显然是有人走漏了风声。
陈钊看了一眼赵岩,沉默了片刻,问道:“现在怎么办?”
陈钊就是锦衣卫的人,赵岩则是内务府的人。
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陈钊一直之间也不知道怎么办好了,心里面总是在担心被扣上帽子。
毕竟他是跟着内务府的人来的,原本没什么事情,他一来就走漏了消息。如果双方推卸起责任来,他肯定会被扣上泄密的帽子。
不过赵岩显然懒得搭理陈钊,更没有陈钊那样的想法。
赵岩直接说道:“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消息送回去,至于如何调查和怎么处理,那就和咱们这些人没有关系了。所以现在各自回去送信。”
说完,赵岩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看着赵岩离开的背影,陈钊叹了一口气,也转身向另外一方走了出去。
两人要快速去送信,把消息传递出去。
消息传到了锦衣卫和内务府之后,双方的气氛变得凝重了起来。
原本一切进展得很顺利,双方配合得也很好。许显纯这边抄家抓人,内务府那边接手,双方配合得可以说是十分的默契,大家都准备庆功了。
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搞出了这么一件事情?
出了这样的事情之后,心情要是好的话,才能有鬼了。
许显纯和黄昌宗两人也不敢耽误,第一时间就跑到了丽春院求见朱由校。
在见到朱由校之前,许显纯两人也是忐忑不安。
屋子里面,朱由校斜躺在卧榻之上。
朱由校这一次没有枕着陈玉儿的大腿,而是整个头都被陈玉儿抱在了怀里。
陈玉儿在一边的桌子上拿起了一颗鲜果放进了朱由校的嘴里面。
听了许显纯两人的话之后,朱由校转过头看了两人一眼,随后坐起身子说道:“你说天下呀,总是有一些聪明人,或者是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总想着去猜别人的心思,想要拿各种各样的好处。”
“可是,这天下的好处是拿不完的,也没有人总能够猜到别人的心思。”
“这个叶家非常有意思,他们家在山阳县,也就是淮安那么一个交通要道、漕运要地,两淮的盐全都要从那里走,可见她们家占据了地利之后,会获得多大的利润。”
“当年的户部尚书叶淇,当真是一个好官。他世代生活在那里,不可能不知道那里是个什么情况,可还是向朝廷提出了这样的策略。虽然当时大明的盐政也的确很烂,皇帝挥霍肆无忌惮,朝廷勋贵占窝严重。”
朱由校语气平淡的说着,可是下面的人全都不敢抬头。
毕竟朱由校可是在说自己的祖宗,这种话别说插嘴了,听一听都是罪过。
可是他们这些人都是朱由校的心腹,也明白朱由校说的是什么意思,显然皇帝对这些人非常非常不满意。
“结果呢?皇帝信任叶淇让他改革,改了一个什么?”
“边关的将领们原本是有粮食吃的,甚至还能从盐商那里收点贿赂过点好日子,结果财路断了。边关的将士们没有盐没有粮,日子难过啊!”
“可是肥了谁?肥了这些商人!看看他们叶家,这个时候了还自作聪明,当年怎么就没这么聪明呢?聪明人就应该干点聪明事。装聪明?”
“去把那个叶池抓了,派一队人去淮安,传令给漕运总督,让他派人把叶家抄了,顺带把他们家的买卖都查封了。对了,派人去盯着漕运总督,别让朕看到什么幺蛾子。”
说完,朱由校看着许显纯两人吩咐道:“黄昌宗。让你的人准备好,随时准备接手漕运。”
“许显纯,派你的人过去看着点,别漏了什么东西和人。”
“是,陛下。”许显纯两人连忙答应道。
朱由校又转头看向戚元辅说道:“马上派你的人去一趟南京,告诉南京的卢象升,让他派人去淮安,同时让成国公朱能也派人去。”
“是,陛下。”戚元辅恭敬的答应道。
几个人都没有想到朱由校居然如此的雷厉风行,甚至连什么罪名都没说,也没查,直接就下令抓人了,而且直接是抄家。
不过他们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
朱由校也知道自己的做法过于霸道了,对他们就没有什么理由可讲。他们干的破事就是那么回事,也没有什么好查的。
作为皇帝的确应该尊重程序正义,自己这么干,反而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可朱由校得心里面很明白,自己没有办法在这里和他们绕。
将来那个地方被他们经营得铁桶一块,整个长江以南两淮地区,上到大小官员,下到微末小吏,甚至是民间的百姓,全都被他们经营得铁桶一块。
如果派人慢慢查、慢慢搞,能不能搞得下来都两说;即便搞得下来,需要多长时间也不知道。
朱由校不会在这里投入那么大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也懒得和他们去斗,索性就直接下手吧。
大兵压境,强势出手,把人抓了、家抄了,什么罪名都来了。
等到彻底平定了南方的这些人之后,再重新树立规矩也不晚。有他们在这里,也没什么好树立的。他们一套规矩,自己一套规矩,听谁的啊?
至于说没有人敢经商,朱由校就更不担心了。内务府那边虽然力量还不足,但是已经积蓄了很多的力量,只要想扩充的话,肯定会有很多人加入,根本就不成问题,自己用不着这些人。
八年了,整整忍了八年了!
这八年自己是怎么过来?现在怎么可能还对他们优柔寡断?
而且这是大势之争,自己要做的事情太多,没时间浪费。历朝历代皇帝需要钱的时候,收拾起人来从来都不收,汉武帝干得比自己绝多了,收拾起人来也更加狠,无非就是自己手上有没有人的原因。
1...241242243244245...323
猜你喜欢